老师让同学辨认一块矿石辨认篆书?

/&&&&【墨客书院】吴昌硕篆书的结构特点——程先进老师讲授?
扫码分享到微信
【墨客书院】吴昌硕篆书的结构特点——程先进老师讲授?
前言今天我们学习吴昌硕篆书的结构特点,先讲共性,再讲特点,特点是对比出来的。我们在临帖的过程中,放大共性,减少个性,这是学习书法的方式。光冲着个性去写字,共性不把握,往往容易写跑了,走上一条不归路。
以《峄山碑》来举例。
邓石如之前,篆书中的经典,被历代书家所认可的经典。
后来邓石如之前所有篆书最高取法对象。
楷书在方方正正的框子里。
当然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的正方形,因为每个字都有不同的姿态嘛!
偏长方形,至于长宽比例是多少,不一定都一样。
李斯的和李阳冰的不一样,邓石如和吴让之的不一样,吴让之和吴昌硕的不一样,吴昌硕和赵之谦的也不一样。
但是大概来说,多数情况下是长方形的,1:1.5的比例。
举例子,写一个&帝&字。
李斯《峄山刻石》中的帝字。
吴昌硕的篆字。
重心偏低 &——
钟繇的小楷,重心偏低,显得高古。
王献之的字显得飘逸,潇洒。
总体高低相差不大,大概在中宫的位置上下摆动。
但是篆书的重心偏高。(红线处)
图:纵有行 ,横有列。
臣:特例。
重心居中。
处理方式:
"刻 ""死"写好后,中间写个"臣",但这个字不会居中摆放,如果居中,那么在视觉上,感觉上蹿下跳的,非常的不整齐。
篆书是一种偏静态的字体,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的一致,整个字往上移。
如果中宫紧收了,那么下面的线条就辐射出去了,如果不放出去,就没有婉转流美的感觉。
人体比喻:
如果你下身和上身一样长短,那么你就不会给人有大长腿的感觉。
如果下身长一点,那么你的腿更加突出,有修长的感觉。
这是收放的问题,也可以叫"擒纵"。
明显重心低,这种字非常少,但不是没有。 &
就像我们前面的课程讲到,任何规律都不是完全如此的,会有一些特例。
  如黄庭坚的字
中宫收得特别紧,然后朝几个方向发射。
三结构对称
《峄山碑》中的字,看右边"皇帝立"三个字,左右对称。
如果整个字不能左右对称,那么看部件:国:
大口框左右对称(红线标记),里面左边也对称(绿色标记)。
绞丝旁左右对称。
左上部分对称。
请的言字旁:对称。
青:对称。
合体字很多字形都对称,只是有的是局部而已。
四笔画匀称请的横向距离。线条划分均匀,空间距离合理。精心安排的感觉,感觉用尺子量过。1笔画的方向。 方向一致横:如果第一个横是这样的,所有的横都是一致的。
2笔画的间距。
间距一样。
3笔画的弧度
弧度的一致。
补充:左右结构的字:左右拉长,靠得近一点儿。修长,不仅单个部件挤紧,左右部件也要挤紧。
例如死:穿插。
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挤紧,下面拉长。才能符合重心高的要求。
自:单独写可以写得长。
王单独写可以拉长。
皇:压缩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相应的压扁。
上下靠近处,挤得更紧。
篆书总结(五要点):字形1字形修长左右结构的字:
要么左右部件之间靠得近,要么左右部件之间穿插,两者都要求压扁。
对于上下结构的字:
1上面压扁,下面相应的小小的压扁。
2上下之间的距离靠近。
3上下有穿插。
中间偏上部位收紧,这样下半部分的笔画可以拉长,有飘逸之感,小篆的流美感出来了。
4对称性强。
字本身很多独体字是对称的,合体字也是对称的,多数字本来就是由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单独是对称的,放在一起也是对称的,不要把对称性写没了,美就破坏了。
5笔画排列均匀。(1)方向的一致性。(2)间距的等距性。(3)弧向的一致性。匀称、均衡、精心排布的美,精致感。
篆书一般规律总结:字形1字形修长左右结构的字:要么左右部件之间靠得近、要么左右部件之间穿插,两者都要求压扁。2重心高:对于上下结构的字:1上面压扁,下面相应的小小的压扁。2上下之间的距离靠近。3上下有穿插。3中宫紧收中间偏上部位收紧,这样下半部分的笔画可以拉长,有飘逸之感,小篆的流美感出来了。4对称性强。字本身很多独体字是对称的,合体字也是对称的,多数字本来就是由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单独是对称的,放在一起也是对称的,不要把对称性写没了,美就破坏了。5笔画排列均匀。(1)方向的一致性。(2)间距的等距性。(3)弧向的一致性。匀称、均衡、精心排布的美,精致感。
吴昌硕篆书的特殊结构
? 打破篆书精致?
一、对称性打破
其、帛:二李一路对称,吴昌硕大体感觉在,但弱化对称。
二、重心打破。
独体字在一个地方,合体字左低右高,打乱字的重心,有高低之分,徒见其耸右肩尔。
彤:右边三撇方向、距离打破。
三:匀称、笔画、线条打破。
君从方向、弧度、间距三方面去打破。
中国艺术思维方式:秤杆
钩的东西不管多重,通过秤砣的移动来平衡。
可调节的,不是一定、非得、必须。难就难在这个度了,哪儿是恰到好处的?
线条排列方式特别匀称, 不可调节,精致到无法动。
如二李的篆书:李斯 李阳冰
吴昌硕篆书笔画变化多,结构变化也大,打破对称,打破均匀排叠非常明显。作业:
1按照吴昌硕方式临写几遍。
2把不匀称的写匀称。
错落的写成不错落的。
不均衡的写均衡了。
吴昌硕篆书总结一:对称性打破。二:重心打破。三:均衡打破。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欣赏吴昌硕临《石鼓文》
线条上由原版的平稳沉实变成了笔意流转、天趣飞动,线条虽圆实,但无草率油滑之意,都是扎实的篆书线条,有残破感,具金石气。
结构上由原来的平正之姿转化为高低不平之势,字字飞动,呼之欲出;空间分割打破均衡,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用笔老辣苍迈,万毫齐力,充满霸悍之气;用墨上有浓枯湿润之分。
这是吴昌硕借古开今的成功尝试。
篆书属静态体势,吴昌硕将篆书写得具有飞动之感和抒情之意。
程先进字引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师从王世徵先生、云志功先生。《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春风十里不如你 篆书艺术之芳华—记“滁州文艺大讲堂安轩老师篆书艺术专题讲座” - 文学雅玩 - E滁州|bbs.0550.com - Powered by Discuz!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9|回复: 1
春风十里不如你 篆书艺术之芳华—记“滁州文艺大讲堂安轩老师篆书艺术专题讲座”
积分帖子主题E币 个
转发朱晓静:
& && && && &春风十里不如你&&篆书艺术之芳华
——记“滁州文艺大讲堂安轩老师篆书艺术专题讲座”
& & 2018年三月的最后一天,“滁州文艺大讲堂——安轩老师篆书艺术之芳华专题讲座”下午两点在滁州美术馆举行。这是滁州女子书法协会(筹)在市文联党组的重视和支持下,承办的本年度第一次“滁州文艺大讲堂”,滁州旗袍会、滁州朗读者协办,邀请了滁州定远籍著名书法家、北大教授安轩老师做了题为“篆书艺术之芳华”的公益性讲座。安轩老师是国内当下在篆书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他主讲了七个小主题,即两条线的哲学、都是因为火、马槽的呼唤、走秀的石墩子、火急火燎的判官、书法殿堂的隐形门以及腰斩的鼻祖-永恒的定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篆书艺术的简史。两个小时的讲解,真可谓是妙趣横生,意犹未尽。洋洋洒洒,上下千年。古往今来,一往情深。在来自全市各地的书法爱好者的期待中,他首先讲述了甲骨文的被发现以及甲骨文的神秘之美,继而金文即青铜器铭文的神圣之美,特别推荐了篆书的白盘发现以及石鼓文作为小篆的前夜的特殊地位,之后安轩老师隆重推出了小篆的李斯的《峄山碑》,它对于书法而言堪称第一法贴,李斯定律,又可作为书法之标本,被视为规范文字的鼻祖。为学习书法的朋友提供了学习《峄山碑》的十条标准,即:圆头、圆尾、水平横、垂直竖、线条粗细一致,结构左右对称,空间分割均匀、字字大小一样,整体结构完美,通篇章法完美。他戏称此法为“先穿小鞋登高塔,再放赤脚奔四方”,把握小篆的艺术要领,坚持练习,一定能够少走弯路,多有受益。安轩老师两个小时的讲演,博古通今,一气呵成。满含着对祖国文化尤其是书法艺术孜孜以求赤子情怀,阐释了他在书法尤其是篆书领域里的独到的见解,彰显了一个立志终生与书法为伴的书法工作、书法教育者的的赤城与文化自信,同时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文化尤其是书法艺术的热爱与痴情。他在讲座中把自己几十年在书法殿堂中的所学所得所思所悟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听众,传递出自己对家乡书法艺术的发展以及滁州女子书法协会的筹建的一份美好祝福和一份真诚奉献。他的讲座得到了全场书法爱好者的热情响应和真情互动。整个讲座井然有序、雅雀无声,结束后,一些书法爱好者围绕讲座受益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着安轩老师的下一场讲座。最后,大家合影留念。滁州女子书法协会(筹)举办的第五期书法讲座圆满地落下了帷幕。讲座由滁州文联调研员、滁州与旗袍会、滁州朗读者、滁州女子书法协会(筹)三大文化平台的发起人朱晓静同志主持,近百人参加了今天的书法专题讲座,滁州市文联和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都为讲座圆满成功举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在此向安轩老师、向所有的工作人员、女子书法班班委会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借这春风沉醉的夜晚向大家送去美好的祝福:滁州女子书法任重道远,大有可为。(朱晓静)
积分帖子主题E币 个
01.jpg (181.91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02.jpg (162.14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03.jpg (206.39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10.jpg (136.29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04.jpg (219.94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05.jpg (178.49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06.jpg (183.67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07.jpg (169.52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08.jpg (136.38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09.jpg (144.23 KB, 下载次数: 0)
07:22 上传
Powered by象形意境下的篆书之美——李少白老师镜头下的南极 - 简书
象形意境下的篆书之美——李少白老师镜头下的南极
图片发自简书App
照片里的南极天地,动静相生,黑白相映,充满大气的韵律美。拍摄者将线条和点有机结合,从起伏的雪原到冰雪裂缝的轮廓,通过影线勾勒出抽象的肌理,让观者不由地游离于虚实之间。
远看,它像一张画,经由着上帝之手绘出各种或深或浅的有弧度构成的曲线,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黑。近看,仍然是画,冰雪上原来是企鹅。是柔和的线条,支撑起冰雪的刚劲。整幅画面,深浅之间,明暗之处,看着那样冷寂宁静,却又流淌着奇正相生、逶迤盘旋的生命活力。
西方艺术总是把女性人体当作灵感的来源,较为热情自我。中国艺术则常满足于赏玩世间万物,较为含蓄自然。此照片中曲线的艺术灵感,我猜测是来源于中国的篆书。篆书要求书者“行篇布局、结字变化,要了然于胸,用笔得圆中寓方、刚中济柔,墨色讲求润枯结合,笔势亦动亦静”,不正和此图意境类似? 这镜头下的篆书,舒和而静雅,稳健而高古。有的字头脚舒展,脚部拉长,似一人或俯或仰,或坐或卧。有的字圆媚劲逸,飞动自然,得婉转流丽之妙趣。更多的字,给人以力透纸背的感觉,如一颗颗老树,古茂遒朴而生气勃勃。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写篆书的人,得有一颗平淡而湿润的心。王羲之的行书如此登峰造极,是有篆书和隶书打基础——由繁到简,像生活,更似人生。没有那跌宕起伏,哪有行云流水的行书《兰亭序》?好的拍摄者,大抵也有如此的心路历程……
李少白,他眼里有束光,心中有片海……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凡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弗洛伊德阅读梦,发现一条直达潜意识的秘密通道。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加缪阅读卡夫卡,发现真理已经被讲完一半。在图与非图之间,琳达为你讲述画外的故事……
欣赏书法,你必须是个“大明白”,你明白了也就学会了。 欣赏一幅书法,怎么能看明白其中的内涵,这很不容易,往浅了说,那就是你必须得明白,是真明白,而不是假明白;往深了说,就是你得全懂,全懂什么概念?全懂就是历史呀,哲学呀,政治呀,文学呀,诗词歌赋呀,琴棋书画呀,戏剧音乐舞蹈等...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24.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和整体艺术特色。风格具有以下特性:(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 2.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25.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
01 姐妹们只要聚在一起,谈起老公,孩子,接下来必然会聊到婆婆,聊着聊着,大家发现怎么天底下的婆婆都一个样? 不论婆婆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教授;不论她在婚前多么的热情洋溢,表现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婚后都卸下了伪装,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综合下来,婆...
导读:“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www.uuqgs.com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这么成功,是因为里面有很多深刻的东西可以去挖掘,剧中的人物形象真实、接地气,他们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 祁同伟是《人民的名义》中的反面角色。他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赵立春去祭祀,他去哭坟;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上任,他便跑到和沙书记感情深厚的陈老家刨地...
远看,春山如黛,幽谷轻吟;近听,春水潺潺,碧波荡漾 好似一曲悠扬的旋律在心里泛起涟漪 春雨霏霏,滋润着每一个努力生长的灵魂 闲来漫步郊野,看春花浅笑,拂春草萋萋 四月的春韵,婀娜多姿,四月的花开,婷然美艳,四月的时光,是爱,是暖 是一回眸目光与目光的痴缠,是向着同一方向无悔...
文/小包总。
星期一 复盘37天 忙完了追分赶秒的十一月,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一大早起来,感冒有点好转,跑完步,去录早起60秒。因为工作原因,停录好久的60秒又回来了,但是感觉自己生疏了好多,磕磕巴巴的又锻炼了半个小时,但是录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然...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篆书作品欣赏与临摹
篆书作品欣赏与临摹
&&&&篆书是汉字的古代书体之一。古人认为篆书为仓颉所造,但不可信。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
&&&&广义的篆书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的篆书主要指“大篆”和“小篆”。大篆是周朝时期的文字,广义的大篆也包括甲骨文和金文。在周朝,经过了几百年的混乱后,不同的国家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字,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成各种大篆。在统一六国后,秦国综合了七国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种通用的文字,也就是小篆。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虽然小篆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但它仍然出现在我们今天的许多场合中,尤其是艺术设计和书画作品中。&&&&
我的更多文章:
( 09:21:28)( 08:56:09)( 07:07:44)( 21:29:46)( 11:40:37)( 21:17:17)( 13:17:12)( 08:40:06)( 08:32:48)( 09:13: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篆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