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甘肃庆阳镇原邮编新城耿沟石头崾岘特种野猪养殖场具体情况吗?

镇原四大古镇——新城_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屯字镇街道社区-村网通【全国村网通工程】
与事实不符
恶意泄露他人私密
镇原四大古镇——新城
&镇原四大古镇——新城& & &秦& 铭&&庆阳市镇原县新城镇西汉时就为安定郡重镇,南北朝属北周原州辖地,隋唐因其地处县西南部五指原西端,即中指与食指原分岔处,故称八岔口。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十一月,渭州(今平凉市)驻军、泾原节度使种师道率诸路兵民在八岔路口修筑城池,因其用芦苇席包土夯筑,取名“席苇平城”。新城竣工之时,便遭到西夏骑兵袭击。据《宋史》载:“夏人大举攻泾原靖夏城,时久无雪,夏人使数万骑绕城践之,尘起涨天,乃潜穿壕为地道入城中,城遂陷,屠之而去。”随后,种师道与副将姚平仲率领诸路精兵收复了席苇平城,战绩报于宋廷,宋徽宗闻报下旨奖赏将士,并赐名为“靖夏城”,寓平定西夏之意。政和七年(1117)七月,环庆,泾原诸路发生强震,关堡城壁皆被摧毁,靖夏城变为废墟。重和元年(1118)四月,种师道奉诏节制诸路兵士在废址上重修靖夏新城,故“新城”之名由此始来。金时沿宋制,仍为新城镇。后改镇为里,明万历十年(1582年)将新城里析并,设新城驿站。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西兰道开通,新城驿迁至平凉白水,新城又复为镇。后将新城、平泉、合道、崾岘、瓦窑五里并为舒长里。舒长里设新城、平泉二镇。是时,新城镇东五里至林家洼、南十里至仙鹤咀,与平凉连界;西四十里至梢头王家,与彭阳连界;北三十五里至袁家岘子,共管庄29个。清雍正五年,将平凉所属的闫寨,杜寨划入新城管辖,其境再次扩大。民国初年,沿袭旧制。1928年改“里”称“区”,新城、平泉、瓦窑(今中原)三镇划为第五区。新城镇共辖新文、杜寨、寨李、沈新、小岘、高河、西杨、麻王、北原等9村79庄。至民国末年全镇共15保,一保杜家寨,二保闫寨,三保高庄,四保郭沟圈,五保新城,六保秦家庄、西庄、兰湾,七保孙家奄,八保孟家寨,九保小岘,十保梢头王家、惠沟,十一保上杨家,十二保景家原,十三保西杨,十四保耿沟、张沟门,十五保麻王家,红河徐。1949年7月新中国建立后,将平泉区并入新城区。随后,又分设。新城区下设西杨、新寨、新民、小岘四乡。1958年成立新城人民公社。1962年将新城划分为小岘、洪河、西杨、新城人民公社,1965年又合并为新城人民公社,下设17个生产大队、279个生产小队。1966年6月,将杨原、景原、张湾、袁岘、西杨、寺沟等大队划分至郭原公社;将麻王、坪边、阳坡、红河徐等村划归平泉公社;新城公社所属有小岘、高巨、朱原、曹城、孟寨、孙奄、南坡、东庄、耿沟、新城、郭沟圈、高庄、小寨、闫寨、杜寨15个生产大队、254个生产小队。1980年3月将曹城、小岘、高巨、朱塬4个大队及郭原惠沟大队分置小岘公社,1983年12月恢复乡建制,2004年将小岘乡整体并入。2016年8月又改乡为镇,辖14个村139个组,总农户8591户,总人口34979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33516人,城镇户籍人口1463人。境内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川、塬兼有,以山、塬为主,总面积34.08万亩,耕地面积14.2万亩。改革开放后,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杏子、油料、瓜菜为主,畜牧业以生猪、牛、羊、家禽为主。种植全膜玉米、一膜两用冬油菜2.4万亩,发展瓜菜1.5万亩以上。全乡建立养殖示范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建成养殖专业合作社55个,家庭农场2处,郭沟圈、小岘、孙奄、东庄4个专业养殖村。2015年,生产总值增长达到1.69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3.77万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亿元,农业总产值125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8元。粮食总产量2.8万吨,人均产粮808公斤,其中小麦1.4万吨,玉米1.3万吨;经济作物种植4.35万亩,产量5.2万吨,其中油料1822吨,瓜菜4.6万吨,杏子1800吨。生猪饲养量6541头,年末存栏5324头;牛饲养量7179头,年末存栏8102头;羊饲养量1.0263万只,年末存栏11099只;家禽饲养量13.7966万羽。&&& 乡镇企业有养殖、加工、制造等十多家,重点企业有甘肃恒发肉用羊养殖场、甘肃华荣食品有限公司种羊场、甘肃永安工矿配件有限公司等,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000万元。新城古城位于新城镇新城行政村下壕自然村,新城中学东100米处的原面中心。东、西、南临耕地,北邻新城中学。城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整个城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城墙保存较好,城墙为黄土夯筑而成,东、西有门,形制清楚。现残存东、南、西城墙长共1200米,残高0.80—6米,底宽4—5米,顶宽1.5—2米,夯层厚0.12—0.21米,其余城墙被夷为平地,部分可见基部。北墙破坏无存,东、南、西城墙角墩保存较好,呈馒头形,高3—7米,南墙马面保存较好,形制可辨。从遗址查勘,东门口有瓮城,见方20余步。东城墙上复筑城墙,南城墙内有暗道,四面城墙之上均匀地分布着12座堡楼,高约丈余,东南城墙上至今留有3孔军营洞。城外有护城壕(河)沟,宽约10步,深约丈余,整个城池布局有东门、西门、甬楼、哨楼和瓮城,城内有暗道可以通往城头的堡楼,守兵通过城墙上的哨眼,可以瞭望城外10余里的敌情。&& & &新城古城出土标本 (后补) & & & 耀州窑青釉瓷碗(后补)&&& 从新城古城遗址采集到标本有宋代灰陶盆口沿、绿釉印花瓷碗、明代黑釉瓷碗、清代青花瓷碗等残片,曾出土耀州窑青釉瓷碗、黑釉梅瓶等器物。《辑志》载:“县西六十里,城尚存。宋种师道督诸道兵城席苇平(考《慕志》即新城,后赐名靖夏),与夏人战于葫芦河浒即此。宋为镇,熙宁三年省截原载入焉,后为驿,今复镇。”此城是北宋原州临泾县管辖的二镇之首,南紧邻泾州,向西直通固原,是一座具有较高历史、考古价值的军事重镇。新城镇是镇原县四大古镇之一,自古为商贸和战略要塞,有“左瞻萧关近,右顾陇及肩”之说,是扼控南北二原之咽喉的交通要道。据史书记载,隋开皇初年,博陵安平人崔宏度以行军总管检校原州事时就驻军在新城东的城子沟。西域商旅来中原的必经之地得月氏故道穿村而过,南10余里便是汉置高平县(今新城镇杜寨村);30余里为接待西域献贡之使“武亭”亭障;正西10里为金斗关口,金斗关(即今镇原新城之断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是宋夏边境上的重要关隘之一,它与北面的萧关、函谷关,西面的三关、大散关形成一道狙击西夏入侵的军事防线,北宋曾派大将张守约率军驻守金斗关。据《重修镇原县志》记载,张守约曾与羌人大战于此,击败羌人首领水令逋等十七族,一万八千帐。30里为宋代曹城古城。近年来,经过史学家数次考察发现,新城镇沿线存有多处汉、宋、明代烽火台,以及杜寨、闫寨、小寨、大寨、孟寨、巨寨、彭寨等堡寨及曹城等遗址。这些城寨多因宋夏之间的敌对关系或被重视或新修建,曾是北宋王朝抵抗西夏入侵的一道又一道屏障。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宋夏之间爆发全面战争,北宋宝元二年(1040年)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强盛,为扭转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北宋在西北沿边采取了多项措施。同时,下令封夏竦为陕西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特别是范仲淹知庆州时,提出进筑战略,要求沿边各地尽快修筑城、寨、堡,且要步步为营,不建立孤城,防止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而形成了城、堡、寨、墩相呼应的防御体系,使沿边守军具备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可靠据点。这些堡寨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史念海教授说道:“这些堡寨实际就是关隘,扼守着西夏向东南进攻的要道。”同时为了加强各城寨之间的联系,沿边各地还修筑了大量烽火墩。通过精心布局,城寨之间形成了坚固完整的作战体系。这些城寨,进可相互策应、主动出击西夏,退可对其进行警戒、监视,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必要的补充与休整,在巩固边防、抵御西夏进攻方面,收效最为显著。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派遣10万大军兵分两路大规模进攻宋朝。一路从刘燔堡(今宁夏隆德)出击,一路从彭阳城(今宁夏固原东南部)出发向渭州发动攻击。宋将王沿闻知急忙派葛怀敏等人率军增援刘燔堡,宋军在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部)陷入西夏军队的重围,宋军大败,葛怀敏等15员将领战死,宋军九千余人近全军覆灭。但西夏另一路遇到宋朝原州(今甘肃镇原)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他充分利用各个城寨主动出击,西夏士兵全军覆灭。西夏景宗李元昊直捣关中的美梦就此破灭。于是宋夏正式达成和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新城镇是红军长征进入庆阳的第一站。1935年8月30日,红25军经平凉市草峰原张寨村,越潘杨涧河进入镇原县新城,开始了在庆阳界内的长征。红二十五军3000多名指战员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的带领下,到达新城后,随即袭击了镇国民党镇公所,捉拿了横行乡里、作恶多端的国民党镇原县警察局长党效贤、南三镇特税卡长孟维铎、乡公所书记王锡文,并于当晚将其处决于平泉镇,为民除了大害。红军摆脱了跟踪追击的敌人,在此修整了两天,打土豪,补充部队给养,救济穷苦农民,并开展了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红25军经过新城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红军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勇猛顽强的精神和一心为民的宗旨在新城广为传播。红军长征沿途尽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追击、阻截,面临饥饿、寒冷、疲劳、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但在战斗、行军和驻扎休整过程中,仍然严守纪律,对群众秋毫无犯,不损坏一棵庄稼;尊重群众,说话和气;买卖东西价格公平合理。凡是借用了群众的东西都能如数归还,吃了群众的米、面、菜,烧了群众的柴等都照价付款。群众不在的,把钱放在群众家中。当时镇原人民由于长期遭受封建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政治热情被压抑,加上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和丑化诬蔑,不明真相,还一时不敢接近红军。有些人听说红军来了就吓得躲藏起来。据新城镇新城村村民张继英在1988年9月回忆红25军长征到达新城那天中午,村里大部分人都跑光了。红军二三千人在其家南边大涝池周围支起了不少锅做饭,到群众家里借碗盆家具,有两个红军战士借走他家灶具和一篮子鸡蛋。当时他担心红军会把借用的灶具带走,他家无法做饭。可是红军临走时不但还了他家的灶具,还如数付给了鸡蛋钱。红军战士每到一处宿营地,总是尽力帮助群众挑水劈柴,打扫卫生干农活。虽然红军到来时已是秋天,战士衣着破烂单薄,加之饥饿和劳累,官兵个个清瘦。尽管粮食、医药匮乏,但还是尽量帮助生活困难群众解决缺粮、少衣的问题。行军作战途中抓紧一切机会,打土豪劣绅救济穷人。&& & & & 新城镇新农村照片新城这块富有光辉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也留下了老区人民无私奉献、支前抗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新城镇新城行政村武咀自然村的贺正廷老人家里,至今仍保存着一面红25军长征路过新城镇时赠送给他家的锦旗。此锦旗长150㎝,宽97㎝,红底白边白字,正中为“替国出力”四个大字,锦旗右边竖写“贺世贤先生”,左边竖写“人民抗日红军政治部赠”。据贺正廷老人回忆,他的父亲贺世贤老先生思想比较开明,对当地政府的腐败极为不满,当看到红军的模范行为与国民党军队截然不同时,深受感动。在红25军筹补之时,因他家为当地富户,当即便向红25军捐粮15石,活羊数只。红25军政治部当时给他留下了字据和借条。除了自己向红军捐赠之外,贺世贤老人还动员其他人积极向红军捐赠和筹补。当时,高庄西湾村王凤荣家虽为当地富户,因对旧军队的成见和对红军缺乏足够的了解,不愿意将自家粮食捐赠给红军,并将粮食藏到了附近的玄凤山。王凤荣又偷偷地向贺世贤求教,贺世贤听后,对他进行了的一番开导和劝说。经过贺世贤的一番工作后,王凤荣最后也同意将自家的部分粮食捐赠给了红军。红25军将赴陕北临行时,政治部将那些积极向红军筹补和捐赠的人士请到了镇上的临时驻地,向他们表示了感谢。之后,红25军将一面绣有“替国出力”的锦旗送到了贺家。据贺正廷老人回忆:当时红25军战士将锦旗送到他家之后,在院子里整齐列队,齐声高唱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后便离去。贺家为了感谢红军,将家中仅剩的两只羊又赠送给了红25军。红25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扑倒算,对于那些曾支援过红军的人士,国民党反动派恨之入骨,并进行了报复和清算。他们威逼贺世贤老人交出红军的遗留物品,并说出支援过红军的人名单,可贺世贤老人威武不屈,宁死不泄漏半点红军的秘密,终被国民党反动派活活折磨致死。临死之前,他将儿子贺正廷叫到跟前,流着泪水叮嘱儿子无论如何要严守红军的秘密,一定要保存好这面锦旗。这面无比珍贵的锦旗历经磨难和岁月沧桑终被保存了下来,它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更是我们进行爱国教育无比珍贵的历史资料! & & & & & & 红25军赠给贺世贤的锦旗红25军途经新城镇,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使李义祥、孟致才等一批热血青年受到影响,开始萌发革命意识。1937年刘伯承率援西军驻防镇原县,所属三十一军在南三镇一带宣传抗日,开展民运工作,建立党的秘密组织,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并先后入了党,成为当地农村第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1936年5月,新城镇惠沟村李义祥与本村农民惠玉民、惠新民等人参加抗日救国会活动,在庞家村阎家湾建立了两个党支部,发展党员30多人,不久成立了中心支部,李义祥又担任中心支部书记。此后,又以中心县委特派员身份,到华亭县安口开展工作。1938年,建立了中共华亭秘密党支部。1943年,李义祥任中共平东工委委员,负责以华亭为中心的平凉、华亭、崇信、陇县一带中共地下党的工作。1945年夏,他被中共甘工委任命为特派员,回到新城一带整顿和恢复党组织。1947年6月,李义祥协助张可夫组建了平东游击队。1949年2月,李义祥协助张可夫先后成功地指挥收缴了平凉眉岘、崇信赤城、灵台梁原等地国民党乡、镇公所的枪支弹药。同时,指派杨希江、孙克录等人带领游击队与当地党组织和游击队小组配合,处决了与人民为敌的恶霸特务,为平凉地区的解放扫清了障碍。建国后,李义祥先后任华亭县县长、甘肃省农会副主席、武都地区副专员、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同时,新城镇还涌现出阎生甲、李义海、李玉清、杨廷俭等一大批革命烈士。阎生甲自幼性情耿直,立志长大后,打富济贫,为民除害。1937年,就投身革命工作,在中共平凉工委领导下,他以商贩身份作掩护,来往于平凉和镇原解放区之间,传递情报,进行联络,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46年11月,他奉中共平东游击队指示,除掉了经常抢劫群众财物、迫害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平凉县梨花乡乡长。1947年8月,为加强固原、镇原、平凉三县交界地区的工作,甘肃工委在定边县四合塬作出决定,建立中共镇固工作委员会,下属游击队,有二十多队员,李万福任队长,阎生甲任指导员。镇固工委机关初始设在镇原县开边镇的陈家坪,后移驻新城镇,在以新城镇为中心的南三镇,秘密发展党员,建立红色政权。1948年10月,经中共甘肃工委批准,他在平泉骆驼脖项处决了作恶多端、残害共产党人的国民党新城镇镇长李应凯。1949年1月,中共平东工委书记张可夫、副书记李义祥、委员张友三和阎生甲在土谷堆开会,商量对国民党作分化瓦解工作。阎生甲自告奋勇去做平凉县国民党自卫队队长段祥麟的工作,被国民党抓捕,关进监狱,严刑拷打,但他坚强不屈、守口如瓶,被国民党杀害,终年27岁。新城镇因其悠久的历史,烽烟古墩地理险要的地理环境,也孕育出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境内现存有青峰山、玄凤山等较多的宗教文化名胜遗产。青峰山又称青凤山,位于新城镇景沟自然村,是镇原五大峰之西峰(中峰潜夫山,东峰覆钟山,南峰原峰山,北峰老爷山),青峰山背靠东山,面向“花牛疙瘩”山,四山环绕,气势磅礴,洪河从脚下流过,是一座风景优美、地势奇特的宗教名山。&&&&&&&&&&&西峰青峰山青峰山名的由来,有一段美妙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古僻幽封闭,连遭年馑,加之匪患不断,民生维艰。群众也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群众商议建了一个砖瓦窑,靠卖砖瓦度日,因砍了山上太多的树木,玉帝就派了一只青凤凰下界阻止,凤凰看见这里的民俗淳朴,人民善良,不忍心伤害他们,又不敢抗旨不遵,但又不能阻止其砍伐树木,也深深地知道只要他们停止生产就会饿死,于是善良的青凤自己投身窑口,先民们知道了之后忍痛停止了烧砖瓦,人们怀念凤凰献身为民的义举,便把这座山称为青凤山,并筹资修建庙宇作为纪念。又因黄土高原的冬天万木皆枯,只有这里古柏郁郁葱葱,因此亦称青峰山。从此这里香火不断,每当庙会时间十里八方百姓赶来这里祈福问事,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可惜文化大革命时期庙宇被毁,2003年群众筹资又重修了青峰山庙,使历史宗教文物重放光彩。位于新城镇南隅的另一座名山叫玄凤山,亦称堡子山。因其壁崖陡峭,群山环抱,三面汇水,形如金凤饮水,故曰“玄凤山”。玄凤山占地四十余亩,环境清静幽雅,松柏自然而生,参天耸立,实为奇观。据史料记载,明时套虏不断侵略关内,三边总督张王行令镇原县修堡筑寨,以防匪夷。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在新城里大王家修堡一座,即今大王村堡子山。自清末民初,饥馑连年,兼以兵燹迭起,生灵涂炭,乡人无所避遁,遂蜂涌至此。他们修葺堡垒,挖掘城壕以避战乱,因而又名堡子山。同时,他们还修建关圣帝君宝殿以佑梓里战乱。后贼屡攻此堡,圣帝威灵感应,浮空显圣,贼人退之,四方之民感神恩护佑,遂建修戏台一座,定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演唱。春暖花开,善男信女进庙焚香以感神恩,并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设清醮一坛。民国以降,有四川王老居士讳正德星旅居于此山,协同合社善性人等不辞劳苦,经数季后即修庙院一处,迎设大雄宝殿、子孙宫、药王洞、龙王宫、土地祠藩就,四时享祭,威灵感应,保四方安康,风调雨顺。1960年季起,多次遭受毁坏,诸神造像毁于一旦,令人扼腕叹息。1993年时,群众自发筹款投工投料复之原貌。新城不仅是少数民族融合之地,也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其酿制和饮用黄酒的历史悠久,尤其是罐罐黄酒在农村十分盛行。罐罐黄酒是一种低浓度黄酒,是以本地特产酒谷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剂,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饮品。饮用时,将发酵后的酒醅舀入煨罐(瓦罐或瓷罐),加水煮沸,以竹或芋子筒作为吸管,一端套着用冰草根编制的过滤网或用箩底纱网扎在竹筒的一端(用于隔酒糟),插入罐中吸饮,俗称咂酒罐子。虽说喝酒过量会伤人,但纯粮食酿制的罐罐黄酒,因用本地特产酒谷、土生土长的传统工艺酿造而成,酒香四溢,但浓度低,所以畅饮而不醉。这里的人常常以它为载体,化解恩怨,消除误会,使邻里亲戚和睦相处。可以说罐罐酒是老百姓的酒,农民们每天下地干活回来,都要喝上一罐,一气酒下肚,困意全消,一罐酒下肚,舒坦逍遥,赛过活神仙。其实,《诗经》中有许多篇幅记载了醇酒宴宾、周鼓助兴的盛况,篇中词句中提到的“芦酒”就是罐罐酒的雏形。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一首《咂酒歌》,“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可谓是对吸饮罐罐酒颇为形象的描绘。吴家沟水库位于洪河支沟新城乡吴家沟,是一座黄土均质大坝,集防洪、灌溉、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效益水库,属全国为数不多的拦泥水库之一。被誉为五指原第一坝,它的建成和运用是镇原人民在水利事业上的一个壮举。日正式开始动工修建,抽调新城、平泉、郭原三个乡镇民工680人,进行三通一平和库区居民的搬迁工作。日,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吴家沟工程指挥部,从上肖、屯字、曙光、南川、武沟、湫池、中原、平泉、新城、小岘、郭原等11个乡镇抽调筑坝民工3500人,日夜三班。6月中旬完成了土坝回填任务。1981年建成蓄水,国家投资173万元,由土坝、泄洪输水洞和引水工程组成。坝高34米,长280米,顶宽7米,库容520万立方米,投放鱼苗200万尾,控制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泄洪输水洞为钢混圆形结构,洞径2.7米,最大泄洪能力每秒42.03立方米。引水渠道长4.98公里,引水流量每秒0.7立方米。库区灌溉渠道长11.83公里,有效灌地6620亩。1991年7月,发现因干缩造成大坝裂缝16条,11月,对裂缝进行压力灌黏土浆处理。又于2002年1月,由地区水利处技术人员进行大坝安全鉴定,确定为三类坝,提出加固处理意见。并上报黄河水利委员会,核定工程总投资698万元。工程于2008年5月初动工修建, 2009年7月全面竣工,并通过省市验收,交付使用。现在,鱼类成群,戏游其中,是境内最大的水库鱼池。春夏之际,流水淙淙,为旱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目前,吴家沟水库逐渐发挥出旅游和生态效应。& & & & & & 吴家沟水库新城地处关隘,古代曾是拱卫中原的西大门,也是关中去西北诸郡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虽然悠悠历史淹没了许多古迹,但却留下了许多故事。在新城镇有一个叫潘杨涧的地方,它是庆阳市与平凉市的交界线,又是古代拱卫中原的西大门,是关中去西北诸郡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虽然悠悠历史淹没了许多古迹,但至今却一直流传着一个潘杨涧的民间故事。传说,北宋时期,李元昊脱宋自立后,宋仁宗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此后,李元昊称帝,宋室不予承认,自此宋夏连年战争。为了巩固边防,尤其是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之战,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强盛,下令封夏竦为陕西路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当时,名将韩琦派杨文广、潘壁(潘仁美的孙子)率领部队前往宋夏边境地区驻守防御。虽然,潘杨两家曾有世仇,但杨文广、潘壁都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计前嫌,同心协力。到镇原南部以后,杨、潘查看了地形,发现秦铺、湫池、中原、新城及平凉的草峰为五条南北走向的狭长小原面,如人伸展的五指一般,新城原面恰处食指与中指分岔处,呈“八”字分开,有“八岔路口”之称,地处关隘,不仅是连接为拇指的草峰原,而且是通往中指中原,无名指湫池和小指秦铺三原的咽喉要道。此处距宋夏边境金斗关不足10里,便下令在新城修筑城堡。由于先前宋军修建城堡,西夏人都会出兵破毁。于是杨文广采取声东击西之计,明修宋夏边境截原寨城,引西夏军队前去破坏。随后率军迅速在新城修建城堡,构筑防御工事。西夏发现上当后便派骑兵攻打新城,但看到宋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做好了准备,只能无奈地撤退。此时,杨文广立即派兵遣将出击追杀,打的西夏士兵不知所措,死的死,伤的伤,几乎没有抵抗就很快败下阵来仓皇逃走了。此后,元昊又派遣5万大军从彭阳城出发向宋朝原州(今甘肃镇原)发动攻击,杨文广、潘壁会同知州景泰在新城与平凉、彭阳交界之地,进行顽强阻击,西夏士兵全军覆灭。西夏景宗李元昊直捣关中的美梦就此破灭。此后,为了纪念杨文广的恢廓大度,弃瑕忘过和潘壁化仇为友的精神,人们按照杨文广、潘壁所驻守的地域,把新城与平凉交界的这个地方称为潘杨涧,这段美丽的民间传说,把潘杨两家与新城镇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今天,新城镇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郿(岘)肖(金)公路穿镇而过,位于镇东的靖夏城古城废址略显矮小,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靖夏城古城雄姿犹存、风采依然。如今,昔日的边关荒蛮之地已变成了欣欣向荣的商贾云集之地,在这里,各族人民亲同一家,他们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着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和谐新农村!附:&& & & & & & &新 &城 &赋&秦 铭&古镇新城⑴,北宋得名,五指原西,八岔口中⑵。东临武亭⑶,南壤高平⑷,北接萧关,西近曹城。芦席夯筑,席苇平城⑸;徽宗赐名,靖夏之城⑹。丝路驿站,军事重镇。人道南北之咽喉,自古战略之要塞。壤沃物阜,人杰地灵,崇文尚武,善良朴勤。文化遗迹,关隘新城。陇之东屏障,长安西大门。得月氏古道,西域商旅地。隋开皇初,崔宏度驻军城子沟,旗仗扬扬;北宋熙宁,张守约守卫金斗关⑺,威势凛凛。以大小寨林立⑻,名闻陇东;因之商贾云集,生意兴隆。千百年烟云,沐风雨兮阅沧桑;二十万方寸,撰汗青兮立丰功。遥想当年红军长征,金戈铁马途经新城,拨开乌云,播撒火种。缉特税卡长孟维铎,捉警察局长党效贤。打倒劣绅济穷人,处决恶霸平民愤。替国出力贺世贤,红军锦旗留纪念。阎家湾建党支部,星星之火可燎原;义祥威镇敌人胆,致才游击是骨干;革命烈士阎生甲,坚强不屈意志坚。新城古镇,文脉昌恒;民族融合,农耕传承。土产丰厚,地软遍野,小蒜丛生,草药广布。小吃兼有荞麦凉粉,鸡蛋汤死面饼,十三花全席,燕麦甜酒麸。罐罐黄酒,竹子管筒,纯粮酿制,酒香味浓,畅饮不醉,化解怨恨。悠久历史,人文新城,鬼斧神工,黄土独秀,烽烟古墩,山岳钟灵。西立青峰⑼,南有玄凤⑽。气势磅礴,群山若龙;壁崖陡峭,形如金凤。清静幽雅,松柏自生,城壕堡子,村寨恢弘,四大名峰,宗教史迹,美景佳境,举足可亲。借天然生态之秀美,因势利导,添古朴清嘉之气象,淡抹浓妆。团结沟土坝,蓄天地之灵气,淤泥田平;吴家沟水库,闪日月之光芒,灌溉防洪。五指原水利事业之壮举,黄土地农业发展之源泉。犹如明珠镶嵌,宛若白玉带横。鱼类成群,戏游其中,波光粼粼,流水淙淙。风情旅游,生态效应。改革开放,春风尤劲,古镇新城,和谐康宁。城镇建设示范带动,城乡一体方向引领。上下聚力,倡导新风,新农合保障民生,新农村众绽笑容。文化广场,村歌社舞;五保家园,老有所抚。支柱产业,兴牧牛羊,陇上果园,日光温棚。植树造林郁郁葱葱,集贸市场繁荣昌盛。嵋肖公路,连城贯乡,现代农业,谱写乐章。盛世改革焕新容,古镇崛起乘长风。  注:⑴据《镇原县志》记载,北宋晚期,原州辖二县、三镇、五寨,新城为五指原唯一的镇置,为镇原县四大古镇之一。⑵隋唐时因其地处县西南部五指原西端,即中指与食指原分岔处,故称八岔口。⑶新城东南30余里为古时接待西域献贡之使“武亭”亭障(今中原武亭村)。⑷新城镇南20余里为汉置高平县,即今杜寨村。⑸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十一月,渭州(今平凉市)驻军、泾原节度使种师道率诸路兵民在八岔路口(今新城)修筑城池,因其用芦苇席包土夯筑,取名“席苇平城”。⑹宋徽宗赐名为“靖夏城”,寓平定西夏之意。⑺金斗关(即今新城镇之断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是宋夏边境上的重要关隘之一,它与北面的萧关、函谷关,西面的三关、大散关形成一道狙击西夏入侵的军事防线,北宋曾派大将张守约率军驻守金斗关。⑻新城古时为战略要地,曾设有截原寨、巨寨、彭寨、大寨、小寨、闫寨、杜寨、苟寨等众多军寨。⑼位于新城镇景沟自然村青峰山又称青凤山,为镇原五大峰之西峰(中峰潜夫山,东峰覆钟山,南峰原峰山,北峰老爷山)。⑽位于新城镇玄凤山,亦称堡子山。因其壁崖陡峭,群山环抱,三面汇水,形如金凤饮水,故曰“玄凤山”。&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本文来源:村网通GOVE.CN,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由村网通注册用户发表,不代表村网通完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来源的作品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
扫一扫 进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庆阳镇原天气预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