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7000,新版个税计算器要交705,是不是财务计算错了?

11月30日更新:&br&&br&很多人在问听的谁的课,本来就怕大家以为是打广告的就没有说,既然这么多人问,那我就来回答大家一下:&br&课程是东奥的,全部都是东奥的。&br&会计:张志凤张老师&br&审计:以范永亮老师为主,如果听不进去范老师的可以选择刘圣妮老师。都是大师,看个人喜好&br&财管:闫华红老师&br&税法:刘颖老师&br&战略:吕鹏老师&br&经济法:郭守杰老师为主,黄洁洵老师为辅。当然你也可以听一个老师的,主要当时我的时间比较多,两位老师的都听了。&br&&br&&br&-------------------------------------------------------------------------------------&br&分享一下2013年一次过6门,考了483分的经验分享&br&为什么我要一次考六科?&br&因为没事儿干。。。&br&大四毕业没有什么事儿可做,就等着毕业了,所以就考了呗。&br&当时虽然报了六门,但是一开始认真准备的就只有四门,经济法和审计完全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报的,没有抱考过的心态去准备。&br&结果就是,我听审计听入迷了,真的是入迷了。就是听伟大的范老师的课然后就入迷了,我的审计完全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的,相信我,我到最后考试前审计做的题目不超过100道。。。&br&&br&从啥时候开始准备的?&br&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答案是从报名的时候开始准备的。&br&这个问题问的好奇怪啊,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问。报名了就要认真对待了啊是吧,我看很多人是从上一次考完就开始准备了。&br&&br&查成绩时的心态?&br&查之前在抖,查完了也抖,但是其实内心一直特别平静。&br&出成绩之前其实我是抱着能过四门就足够的心态查的。倒不是说觉得自己考的不好发挥不行,而是怕期望太高失望,所以我已经做好了进去就找40分50分的心态,就是找最低分和最高分,然后登录了。&br&在出成绩的大概三秒钟,我很诧异,因为好像没有四五十分,我一直在找没找到。然后我就心想找个最低的”数”,就是看看哪个数最低,找了一圈好像是71。这个阶段持续了大概五秒&br&五秒钟之后我才反应过来,噢,我过了六门。(好像我很迟钝的样子。。。当时脑袋是一片空白)&br&然后内心狂喜了大概2秒,项目上的人就开始讨论过了几门了。&br&我一直没说话,然后有人问我过了几门,我说,六门。&br&然后我就平静下来了,虽然项目上的人开始不平静了。。。&br&现在想想,其实我心态真的蛮好,没有那种狂妄轻浮的心态,或许这也是为啥我能考483的原因吧。。。&br&&br&有没有基础?&br&全部0基础那是不可能的。说实话有基础的情况下考CPA真的是比没基础轻松愉快很多,虽然结果不一定有太大差异但是这个过程绝对不一样。&br&我13年毕业,是全国前三的财经大学毕业,非会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br&审计:完全没基础,完全不知道审计为何物。&br&财务成本管理:除了成本管理大概有一半没基础其他都基本学过(财务管理分析、公司理财、投资学等财管这本书的组成部分都学过,连冷门的运营管理 就是营运现金的那两张的模型我都会推导)&br&经济法:基本处于法盲状态,只知道零星的法律知识,连政府行为是不可抗力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物上代位合同相对性邀约承诺。。。。&br&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基础。BUT,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觉得会计巨难无比,包括会计专业的人(什么ACCA专业一类的)。所以基本上大家的会计基础对CPA来说都是1%~5%吧。。。个人观点&br&战略与风险:除了不知道PRC准则或者规定,其余的地方都学过,包括但不限于战略的种类、战略的思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模型等等。&br&税法:完全是法盲。分不清营业税增值税,没听说过消费税土地增值税,不知印花税是什么花这么贵,就知道个人所得税税率有的分级有的20%,连起征点和生计费扣除的区别都不知道。&br&所以你们可以推测一下我准备时候的心情:看财管和战略就特轻松愉快,看审计觉得好玩,看经济法觉得像小说,看会计感觉像解谜,至于税法。。。那是真的把我虐惨了。&br&&br&一天学多久?&br&我反问你想考多少?&br&如果想考70+,建议每日有效学习时间2个小时/门。注意,1.有效;2.2小时。(当然有效时间高于2小时更没问题了)&br&什么叫有效?1.有效的休息之后开始学习。2.头不晕脑不疼脑袋里没有去想爸爸去哪儿或者这个好声音那个好歌曲。3.能把学到的东西再过一遍或者讲一遍给别人听。100%有效。&br&我没有考60-70的经验,所以没得可参考。。。。(从来不是60分的幸运儿,我的成绩要么就是砸要么就是特别好,很少有低空飞过的经验)&br&&br&哪个最难?哪个最简单?&br&对于这个问题,我可真是有话要说:没有哪个最难,也没有哪个最简单,完全是因人而异的。&br&有人觉得经济法难于上会计,有人觉得通过审计之后别的科目都跟玩儿似的。所以,真的是因人而异。&br&我的个人看法呢,对我来说,难易程度是:&br&审计&税法&会计&经济法&战略与风险=财务成本会计&br&奇怪的组合吧?大家都说俩法简单,我可从来不这么觉得。&br&你给一个法盲说,经济法最简单,我可真会反驳的。&br&知道我第一次看税法是什么心情吗?&br&&br&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么多数和条款,我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怎么记得住啊。&br&怎么一会儿增值税不扣又扣了,这里倒扣哪里又补扣了?&br&0.8微米,0.25微米,0.8微米西部地区,新成立的。。。。。啊这原来只是集成电路企业啊,我还以为软件企业也是呢。不对,软件企业也有个新开的规定。软件企业有没有0.8微米?。。。。。。。。&br&不对,软件哪儿来的微米。。。。。。。。。&br&#×(¥&(×@%#@@(×#)@)(#@×(#@#@×@¥(@@&br&疯了!啊啊啊啊啊&br&The end.&br&&br&你知道为啥税法难了吧?我也常常看见有人说财管难于上青天。在我的眼里,财管是这样的:&br&这个学过了,就是求导推出来的。&br&噢,那个就是跳一跳财务费用。&br&这个就是库存的那个公式嘛,这俩公式之间就是乘除一个K嘛&br&天哪,怎么WACC都要讲?!&br&这句话/这段话写得不好,应该这么些&br&这道题出的不好,坑应该这么挖&br&。。。。。。&br&&br&我没有刺激大家财管的意思,我的意思是,难度因人而异,还是要自己先看看书,了解了解自己的情况,再下结论。&br&你说一个不知道CAPM为何物的化工专业的人和我比财管,或者我和一个学财政学的人比税法,那不就是小孩儿和大人踢球一样嘛。&br&&br&你最爱哪一门?&br&审计。&br&审计。&br&审计。&br&我好像给Seven_什么来着说过,听老范的课,那绝对是一种享受。我都想听上五遍听个够。&br&审计太有意思了。说句心里话,审计的难度就是读古文。读懂了,想透了,那可真是特别有意思。&br&审计不需要会计的各种具体处理,不需要财管的计算,不需要战略的思想。&br&个人意见,审计的难度是,1.读懂古文;2.记住那些123456(其实后面发现理解了之后没啥记不住的)&br&最后范老师讲完那套卷子的时候我真的蛮伤感的。没得可听了。&br&好像我在给范老师做广告似的。。。严重声明啊,本人一没见过范老师,二没收过范老师一分钱,三没有范老师电话,四不知道范老师住哪里。就知道范老师是农大的还是林大的教授来着。。你看我连大学都没记住。&br&开玩笑,我可真想见见范老师,那绝对是我的梦中情人儿!啊不对。。。是我的梦中偶像!&br&&br&好了要开工了,暂时写到这里吧!谢谢大家听我念叨。有问题回帖吧!yin&br&&br&会计&br&&br&我一直在想第一份经验分享应该写哪个科目好,后面想想,历来都是考会计的人最多,那我先更新会计好了。&br&&br&说到会计,力劝大家千万不要死背死记。《会计》这书是粘贴准则原文的,自身不像教科书充满逻辑,但会计这门“学问”非常富有逻辑。想学好会计,个人认为,必学其中精华。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取其精华。&br&&br&Part I 复式记账法的起源&br&&br&不要不耐烦哦,我这么紧张的时间下都要给大家讲解复式记账的起源,可见他多么重要。 &br&1494年卢卡·帕乔利这个伟大的数学家,发表了著名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书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流行的威尼斯复式记账法,被称为“不亚于牛顿和伽利略的发明”,更被马克思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起源。为什么复式记账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原因只有一条:&br&复式记账将资金/资产的来源和运用分成两半。也就是说,资产是运用,负债和权益是来源。&br&结论是:当我们试图对一个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我们要考虑他的两方面甚至更多方面&br&举个例子:&br&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资产的运用,即资产间的增减而总体未变 其分录中只要出现了负债、权益或者利润表科目:绝对是错的&br&企业购买原材料,两个月后付款——这可就是资产的“获得了”,因为在短期内资产增加却无相应的减少,这必然就有资金的“来源”,也就是应付款了(负债)&br&企业卖出原材料——这不仅是资产的运用,更会带来资产的增值或贬损,这个增值或贬损,当然就是“损益”,这就是“权益”增值的“来源”&br&所以 无论在任何时候,遇到会计处理时一定要思考,它到底影响的是哪些方面&br&正好大家做个小测:企业发行可转换贷款,贷款方和投资方影响的是哪几个方面?&br&&br&Part II 确认和终止确认&br&&br&我在刚看到这两个词的时候简直觉得就是有病。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就不是我的,什么确认不确认。但当我后来真正理解到为什么要用这两个词写准则的时候,才体会到这里面的深意。&br&所谓确认,大白话就是:是不是你的。例如,我今天去超市拿了一堆卷纸。请问 1是不是我的 2确认成什么。第一个问题答案显然很简单,毕竟卷纸付钱之前不是我的,付了之后就是我的了,物权法上好像叫对世权?忘了名词儿了,大概就这意思。第二个问题可麻烦了,卷纸用处这么多,我是用来擦嘴呢还是用来当厕纸呢,或者奢侈的家里会不会拿来擦碗?显然,在使用之前,我们都无法准确确认它的属性。&br&那企业就更加复杂了。企业买了一只股票,请问 1如何确认是不是它的 2确认成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第二章 金融资产中 我就不赘述了 但我们一定要注意 确认和终止确认为什么重要&br&这决定了我们把一个东西当牛还是当成人一样,选择科目的问题&br&在我们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时候,牢记两件事:&br&1 确认的标准是什么:交易性金融资产要在一年中“交易”掉;预计负债“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非货币资产交换的“非货币&25%”&br&2 被确认的标的特征是什么:归属、占比等等&br&当我们对这两件事特别是第一件事牢记于心的时候,已经对会计非常了解了。&br&&br&Part III 计量&br&&br&我说这句话不是欠骂,不过计量绝对是会计中很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简单在:&br&我觉得会计只有三种计量方法&br&以前我一直觉得学会计的时候有一层窗户纸,老是捅不破,在原地绕圈绕啊绕啊绕不出去,有一天我终于大彻大悟,这层窗户纸是什么:&br&会计算“数”的时候其实是这样的思路:&br&我先看看有没有人人认可或者行业认可或者市场认可乃至于交易对方认可的“公允价值”&br&实在不行我就用“初始成本”&br&特殊情况下,如果一次说明白更好,更利于别人看懂,我就用“净额结算”,或者倒挤一个“差额”&br&没了&br&我现在随手翻翻会计书,看看我说的对不对。&br&投资性房地产第二节:初始计量:按成本进行;第三节:后续计量: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br&第九章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递减的销项税额)”——就是“公允价值”,税务局以后是实实在在会可以让我抵减掉的“被认可”的金额&br&第十一章 提供劳务收入 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时 用“完工进度”法且成本可以可靠计量——“公允价值”:当交易结果可以可靠计量并且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是意味着我完工多少发包人就“认可并应当支付”我多少&br&当你理解为何各种会计处理要用自身的“计量”方法时,你会感觉到会计真的一点也不难。&br&&br&Part IV 结语&br&&br&WHAT?这就结束了?!&br&是的,至少我认为的会计就结束了。整本会计书,其实就是一个资产运用和资金来源、确认和终止确认、确认后如何计量的“表达课程”,其中的表达方法就是会计分录。&br&似乎我到目前为止没有分享过所谓的“学习经验”,其实我已经表现出来了:&br&学习会计,靠的是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分录?1影响什么资产资金 2如何确认 3如何计量&br&一般是这样,第一遍学习的时候,明白了企业是如何吃掉资产或者减肥的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感觉到确认的奥妙 第三遍的时候 算数也能算准了&br&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背”,真正的理解之后,你只需要背一个东西:科目名称。别的东西,迎刃而解。&br&&br&Appendix&br&特别提醒,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一定要一起学习。我就是一起把这三章一起看掉,多看多悟,才能学好。&br&在学习这三张的时候,张老师的那章椭圆图一定要理解,很简单,但一定要理解,合并的时候为什么要那么做,那一张图足够了。&br&其实就可以这么想,你买一个大塑料袋把那几家公司捆在里面,内部的交易你看不到,所以要抵掉。只有他们“穿透”塑料袋的东西,才是真正报表里“被认可”的。&br&这里面有一个法宝,我想给大家分享,把这个东西读十遍背下来深刻领悟和体会,绝对不吃亏,这就是:&br&控制权之后: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计量&br&真的,读十遍,背下来,深刻理解,你试一试&br&其他的诸如同一控制下调资本公积,非同一控制下溢价这家是商誉损益这种很好领会的东西我就不给大家说了。。。&br&哦对了,只说了有控制权,当我们丧失控制权呢?记住,有控制权就是亲妈,丧失控制权,那就是后妈了。后妈怎么对儿女,企业就怎么对那些卖了又没彻底卖干净的子企业。&br&&br&审计&br&&br&说到审计,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想通,我怎么就过了,居然还是七十多分。&br&出分前,我心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心里想,审计考不过,正常,审计考过了,不正常。不仅因为今年题难到选择题没几个是心里有底的,更因为今年非常不按套路出牌的简答题,好像考质量控制还是考独立性等等规定考了一遍又一遍,Anyway,审计其实我真的平心而论,没有什么经验。&br&因此本文,仍然只适用于无审计工作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同志们。&br&&br&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说我审计能过,无非以下几个原因&br&1.把审计当情景喜剧来听。真的,我在学习审计的时候就在想审计师和企业管理层(现在想想应该就是财务部)打太极的。审计师手里有哪些牌,怎么打牌能打赢,最经典的比如函证程序,那审计师可是必须自己亲自发出去或者亲眼看着发出去,然后亲自收回来。为啥?你要是不这么打牌,那到时候寄出去收回来的函证谁知道那些财务部的坏会计有没有动过手脚。&br&再比如,确定是否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我们要评价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执行工作是是否可能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以及是否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好,我们现在来想一下,如果这个内部审计和他们的坏会计沆瀣一气或者听风就是雨(没有客观性)、然后连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股利都分不清楚,不知道增值税票和营业税发票的区别,乱开票报账报销都看不出来(没有专业胜任能力),整天的工作就是喝茶聊天看报纸甚至买菜做饭回家带孩子(没有职业关注),完了沟通起来支支吾吾遮遮掩掩说三道四问东答西(无法有效沟通),你敢“利用这些内部审计师的工作”?这张牌你敢打?&br&你看,审计有意思吧,看似审计那本书难受的要死,难以理解,这么自己一乐,啥事儿都解决了。&br&2.和老范一起乐。范老师讲课就是生动形象,经常用反例来让我们听懂,所以当你听懂的时候就要和老范一起乐。我还记得范老师当时说到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时候说,对不重要的组成部分怎么办?我们分析分析就行了。你想啊,一个大企业,利润上亿,好多子公司,一个子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只占那么一点点,好比就一年营业额三五万,你要是当成重要的组成部分,派个人坐飞机去审甚至一个组去审,那点利润都被审计的折腾没了。所以我们分析分析就够了,就不用亲自审了。&br&这笑话,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要睡觉的时候都被逗乐了。&br&3.和经济法一样,想想审计准则背后的道理。其实就是一样的道理,懂得审计背后的道理,就像懂得法条背后的事理,审计的目的是合理保证无重大错报,一切的审计准则规范都是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审计准则的道理的时候,审计就会很简单。&br&比如,我们对第一期后事项要进行“审计”,执行很多必要的诸如检查观察甚至重新计算的程序。第二、第三期后事项,我们没有义务执行程序,只是说管理层修改或者应当修改时,我们才去管。为什么?因为在审计报告日前,我们有很多张牌可以打,并且根据会计准则,在管理层批准报出前期后事项不进行说明是错误的,有理有据还要牌,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二第三期后事项,好比老范所说的,房子着火了可是消防员已经坐上飞机度假去了(我又乐了。。。)你管那么多干嘛,审计业务约定书一般就是签到审计报告日,合同都到期了,之后只有出大事儿大变动我才管一管,其他鸡毛蒜皮的破事儿,Nobody Cares.&br&&br&平心而论,当做过审计工作,特别是经过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做过非常多审计程序和科目之后,再看审计真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有事务所工作经验的同志们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学习,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志们,可以参考以上的经验,把审计的学习当成是工作的培训吧。学了审计之后再干审计,也绝对比不懂来干好很多。&br&&br&财务成本管理&br&&br&我知道同志们非常期待我出财管这一期的经验分享,已经有无数同志们通过各种渠道催我发发财管的考试经验。事实上,我8、9号都被要求加班,结果周末加了整整两天,还是晚上十一点左右回的家,可能是加班的缘故晚上还失眠没睡好。心想着连轴转十多天终于休息了,这周末一定给同志们更新,结果手给削皮刀划了,手指破了出了好多血。所以这个更新姗姗来迟,希望大家理解,其实发这些帖子东奥没给我一分钱好处,连免费的综合阶段考试都没有送给我,眼看要报名了也没给我个奖励,今年大家都问奖学金的事儿,我可以告诉大家,神马也木有啊。&br&&br&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说一下财管。对于没有基础或者基础很弱的同志们,我实在是爱莫能助,因为我在考财管前对这个学问是知根知底,如果让我像审计那样从零开始慢慢了解,我真的没有这个经历。没有任何瞧不起的意思,只是说如果这文章让你们失望我也没有办法了。&br&&br&教材将财务成本管理分为七个大章节,按照我的理解,财务成本管理是这样组成的:&br&&br&财务报表分析——长期筹资+长期投资+营运资金(短期投融资) |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br&其中估价/估值是以上左方(即除成本管理会计外)的基础&br&&br&这样看或许抽象了点,我把它形象化一下,假设这是一个大家庭,家里的各种爷爷奶奶三姑二舅各色人等经营着各种业务(上各种班),财务管理者就是管家大帐房先生。&br&这些三姑二舅要求管家把它们上班/业务的各类“信息”搜集起来,比如挣了多少亏了多少等等,这个“信息”的汇总是什么?——财务报表&br&好了,拿着这些财务报表,三姑妈二舅舅想看什么?想知道什么?当然需要“分析信息”,因此,我们管钱的第一步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看看我最近上班挣钱多了多少,借钱占比多少,还得起借钱的利息吗等等。各种Ratio、横比纵比环比等方法就用上了,这就是第二章和第三章。&br&&br&但是光是自我评估也不行啊,评估的目的是理财嘛对吧,要是三姑的钱多,她可以把它贷出去,甚至厉害点的放高利贷去。要是二舅最近要投资花钱,那二舅就要去借钱,弄不好还得借高利贷。这就是“长期投融资”,闲钱或者缺钱怎么办的问题。假设三姑闲钱多,二舅缺钱多:&br&&br&三姑应该做的事儿就是——资本预算(大家头疼的第八章)。三姑的那些钱甚至厂房破设备等等叫做资本,预算就是怎么把这些资本拿去投资。假设三姑找到了她的几个关系好的朋友,三妹儿,三姨太,翠芬儿,桂花,各个都想找她要钱,怎么办?三姑肯定得合计合计(这合计不就是预算吗)。三妹儿说她家姑娘要结婚花钱,三姑想,这个项目都没有盈利现金流,不得行。三姨太说她想开个米粉店,三姑可以入股当股东,三姑要了份商业策划书,算了算营业现金流贴现。翠芬儿说她想开个纺织厂,三姑借钱给她不入股,三姑想到了道德风险,算了算回收期太长。桂花说她借钱来买房子,借钱按银行利率来,三姑回家想,干脆让她把老房子给我抵押,结果发现内部收益率是负的。最后三姑把钱给了三姨太,当上了米粉店股东。&br&所以资本预算是很有价值的,人人都有点闲钱,更不要说有闲钱的企业,一个企业投资实业也好炒股票也好,利用长期的资金来投资,就是长期投资,用资本预算。&br&当然还有个期权的问题(第九章),期权是投资的一种,了解金融业的人都知道远期、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也是帮助我们投资理财的工具。&br&&br&现在轮到二舅子缺钱了。二舅子缺钱是财务管理最经典的部分,这出戏最有意思。缺钱的第一步不是去要钱,而是看看自己缺多少钱,应该找哪些人要,这就是资本结构(第十章)。二舅子发现杠杆率有点儿低,想多借点儿钱。&br&好了,分析出来自己的结构,二舅子该去要钱了,别忘了三姑有好多闲钱,二舅子给三姑说,你投在我这儿的钱还要继续投资,我们今年就不发股利了,三姑答应没得问题,我们对股利政策就是剩余股利政策,投资我们肯定支持,反正今年我钱多,不发无所谓。(这就是第十一章)&br&二舅子发现不发股利钱还是不够,于是想去其他地方捞点儿钱,比如让三姑找点儿其他股东啊,看能不能上市啊,发点儿债券啊,找银行啊等等。这就是第十二章,其实就是普通的找钱方法(有的地方方言好像叫讨钱)。&br&但是除了普通的正道找钱方法之外,还有些歪门邪道,这就是第十三章,这些歪门邪道不是直接讨钱,但是也可以起到讨钱的作用,比如我融资租赁、不发普通债而发可转债、不发普通股而发优先股等等。为啥很多人说十三章难学?其实就是歪门邪道有点儿难得走而已。&br&二舅子也真够辛苦的,找了股东找银行,发了股票发债券,最后不行还得来点儿歪门邪道,总算把投资的钱搞定了。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为啥有的CFO这么管钱,这些融资活路以点不比投资简单啊。&br&&br&三姑投资完了,二舅子融资完了,管家发现这么一整家里面活期存款缺钱了,买菜怕都不够。这就是“短期筹融资”,长期资金折腾来折腾去,短期我们还得留点儿“饭钱”(营运资金),饭钱多了浪费,需要“营运资本投资”,饭钱少了要饿饭,需要“营运资本融资”,就这么简单,所以14 15章没啥难度。总的思想就是我们要定一个“营运资本最佳持有量”,或者说“存多少米合适”,比如家里每天吃10斤米,管家觉得一周买一次米最合适,但是还是要留20斤怕出什么幺蛾子,所以管家应该每周买70斤米,并且保证家里最少还有20斤。(存货模式就这么来的,虽然需要求导推导,但是理解起来是不是特别容易?)剩下的那些什么应收款、商业信用、短期融资就更简单了,其实就是成本分析,买多少米成本最小又饿不死人。&br&&br&到这里,“财务管理”水落石出,它的组成你也看出来了吧:长期投资+长期融资+短期投资+短期融资。但是别忘了,这些投资融资的具体金额是需要计算的,那么这些计算的数是基于什么来的呢?这就牵扯到“估值”。金融学中的估值非常复杂,有各种各样的模型,什么时间序列啦截面分析啦,但是财管中的估值只取了其中很简单的一部分,这就是第4、5、6、7章以及成本会计(专门对存货成本进行估值)。4章是估值的入门介绍,第五章讲股票和债券的估值方法(是不是对应着十二章普通的找钱方法?),第六章讲资本成本,也就是乱七八糟各种融资/投资活动应该怎么估他们的成本,第七章将整个企业打包进行估值(对应着部分估值,比如13章租赁活动,第8张长期投资活动预算)。其实第七章也可以看做“长期投资”嘛,对不对。&br&成本会计,其实就是估存货成本和生产成本用的,用的方法全是小学数学。&br&&br&最后就剩下一个管理会计了,其实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站在企业的两面进行分析的,财务报表是三姑和二舅用的,管理会计出的管理报表是管家用的,管家站在内部管理层的角度来“评价”用的,比如本量利的弹性关系,做一做短期预算,最后评价一下各个部门什么的业绩,进行内部业绩评价,比如跑堂部门、账房部门、厨房部门等等。&br&&br&我画图不好,也就不给大家画了,现在大家明白了财管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吧,其实就是股东和总经理怎么分析企业和相关投资活动的方法。现在我来分享一下学习的经验,对于有金融学/财务管理底子的同志们(指懂得估值、资本成本、现金流估值思想,知道资本市场构成和融资的同志),我的经验就一条:少看书多做题。题目中,特别是用现金流估投资价值类的题,小的细节特别多,但是财管的判分要求让我们一个地方都不能错,所以要多做题,多错一些地方,最后才不会错。看书也就是记一些定义、名词,因为这些词都是翻译过来的,名字可能不太一样,你懂的。书上例题做一做,再拿题目多做一做,就行了,不要过分依赖书。没有底子的同志们,我就只能帮你们帮到这儿了。&br&&br&税法&br&&br&Anyway 税法对我来说 真是难得心痛啊&br&我在复习CPA时第一本书看的就是税法 唉 第一遍看税法的时候我的小心脏收到了莫大的打击 因为实在是不相信自己可以把那本书上的所有内容都记下来&br&印象太深刻了 好不容易搞懂增值税 然后看到营业税那里再往回看 唉 增值税的基本算法和税率又给忘了 什么图书报刊13%的&br&没办法,我硬着头皮接着看 看完之后整个人感觉都崩溃了 有一个词叫三观竟毁 Trust me
我对Tax真的是百万观竟毁 大跌眼镜 “再也不相信爱情了”&br&&br&所以 本文对第一次看到税法就三观竟毁的同志非常有参考价值 什么参考价值? &br&我首先要声明一下 本人没见过刘颖老师 也没有刘颖老师电话 更没有收过刘颖老师一文钱 但是 我税法能过 101%是因为听了刘颖老师的课&br&税法没有逻辑 这和经济法完全不是一个套路 经济法充斥着很多法理思想 税法就是征税 有什么逻辑可言&br&However 税法有意思 有什么意思?&br&你知道 当我听完刘颖老师的课 再去复习一遍课本的时候 发现税法竟然是如此的简单 因为税法其实几乎不用“背和默写”任何东西! 请注意 “记”和“背”的区别就在于 记是有“线索”的 题目中会告诉你 这房子是一个居民“第一次”“购买”的“公有住房” 线索出来之后 自然而然我们就能“推理”出 肯定这玩意儿不需要缴纳契税了 需要背诵默写吗?当然不用 我们只需要“记住” 看到“第一次”和“共有住房”的时候 马上反应过来 这狡猾的一家子 不用交契税了&br&&br&在“记住”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经验给大家分享 那就是 编顺口溜 这是我高一的时候对付历史的方法 历史太难记了 特别对于我这种记忆没有逻辑的东西能力非常不怎么样的人来说 当时我们老师就给我们说 编顺口溜 最好是自己的 还给我们编了个他的记忆方法 所以我现在还记得我们中共革命时期的那几个苏区根据地 什么陕甘宁(闪干泞) 鄂豫皖(鳄鱼碗) 晋察冀(警察季):闪干了泥泞的土地,露出了一个鳄鱼的碗,吓坏了人们,成了警察办案的季节(陕甘宁鄂豫皖晋察冀) 现在脑海里还浮现出那只鳄鱼的碗。。。&br&同时 我们亲爱的敬爱的可爱的刘颖老师也在帮我们记 比如 一个房子一个地 还有商标和专利 营业执照别忘记 我这辈子都没法忘记了看来&br&我来个顺口溜看大家能不能看出来我在记什么?答案在以后的贴子里我会公布哟:&br&酒表车艇 房车地印&br&&br&当你把这些“坑”都“记住”(再次强调,不要背诵)之后 好了 来做一做题检测一下 看看你能跨过多少坑 当然先从单选多选题开始 当我听完刘颖老师的课再去做轻一之后,那可真是轻易的准确率就上了80%90% 这时候 你还怕税法过不了?我曾经怕过 现在看来 真是 Too young too naive.&br&&br&大题是有些“综合” 因为“线索”可能比较分散 不要怕 只要单选多选能搞定 大题只是个“熟悉”的过程 绝对不是什么挑战或者难得很的东西&br&这话说的可能有些早 但是当我们遇到变态的考题的时候 千万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怀疑自己 我记得我做过一道题把我打击惨了 是09还是11年的一道题 讲的是城市建设维护税 那道题有4个坑 我迈过去了三个 结果第四个好像是11月份要交税 12月份之后按照税收优惠不交税 我清楚地记得答案是A 1250 印象太深刻了 因为这题没做对让我不敢相信我居然城建税这种弱智级别的税种都会错 后面想想 能把前三个坑都迈过去已经相当不错了 能把这道题做出来的人 咱也就别跟他竞争了 我敢大胆猜测 当年考场上做出来(不包括蒙的)的人 绝对不会超过考生的5% 这种题错了 不要怀疑自己 要怀疑这题就是出来不让大家得分的&br&类似的还有一道题是外孙子承让房产要不要交契税还是土地增值税的一道题 最后发现孙子没有税收优惠 这题错了大家也千万要淡定 儿子媳妇老娘老爸甚至爷爷奶奶都优惠 就是孙子不优惠 明摆着故意给你使绊子 栽下去太正常了 不丢人的 要么是过目不忘 要么是运气太好蒙对了 总之 不要挫了自己信心&br&&br&关于几个我经常在复习时见到的问题,见解如下,供大家参考:&br&Q:只复习轻一可以吗&br&A:不可以,原因只有一条——起码你要把税收优惠看了,刘颖老师的轻一篇幅受限,前面可能基本涵盖,但税收优惠一定要看书。别的个人认为不看是OK的,刘颖老师抓重点可是大师。&br&&br&Q:税收优惠太多不想/来不及看怎么办&br&A:听课 刘老师说的都记下来 其他的能是多少是多少 看命了&br&&br&Q:考试做题做不完,如何加快速度&br&A:1. 单选多选一次选 选了千万别回头 全部做完了有时间再回头 大题不做一分没有 小题模糊还有机会得分 2.打字要快要快要更快 3.少动笔多用电脑多用人脑&br&&br&最后总结一下我最想说的话吧:&br&不要怕税法 有刘老师&br&要爱上税法 可有意思了&br&要找到税法的乐趣 后面我不听税法课或者不做税法题都难受 毕竟能虐题感觉真的不错&br&千万不要背书 要记 动脑子 Learn By Heart, Mind, Use it, Never recite.&br&遇到变态题 要淡定 遇到弱智题 要开心 遇到正确率高 要相信自己&br&试一试编顺口溜 特有意思 洗澡的时候什么的回忆回忆 可有意思了&br&&br&周末结束了 只能更新到这里 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文笔不好 大家多多包含 天生不是一个文字高手 有任何问题欢迎回帖 我会集中回复大家的问题并且将新的思考或者没想到的想法写在下面 应该点击“只看该作者”就可以 PS:领到专业阶段合格证的时候心情还真的是无比的平静 心态好能决定很多问题 我更加相信这一点了&br&&br&经济法&br&&br&因此本文仅适用于没有在考试前接触过CPA经济法的同志们&br&&br&经济法是有魅力的,因为经济法可以很生动很形象,可以编出很多个故事,有很多的判决可供参考。&br&法律说的事儿,其实就是个情理。杀人偿命啦,欠债还钱啦,老婆老公离婚啦,伪造个支票造个假币啦,这些说小很小说大又很吓人的问题,其实就是个事理,用法律来保障每个人的权利,约束每个人的义务。&br&所以,现在看起来,学经济法其实很简单,目标就是学个人情事理,懂得如何对待各种各样的扯皮规范约束罢了&br&&br&以下是几个很简单的例子,我随手翻书写写我的心得:&br&诉讼时效意味着债权请求权将丧失。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债权二三十年后要求偿还,这不是乱了套吗。诉讼时效有长有短,也是因为涉外进出口等合同涉及时间长,而质量不合格产品等应当及时发现,如果一年内都没发现不合格,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追究的了。&br&不允许设立流押和流质条款。这个情理更简单。我把一百万的房子抵押5万块,还不起钱我的房子就归你了?当然应当把房子卖了,5万和利息归你,剩下的还是归我。&br&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视为新要约。当然了,原来我卖五万,你改成卖五千,这还能是承诺吗?要是这样合同都能成立,这合同法不白规定了。&br&法定抵消以通知到达对方时,双方债权债务于抵消数额内消灭,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这就是法定抵消的意义,不想抵消的人不让你当老赖。&br&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当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其他各方无权分享。这当然是为了保护和促进技术变革。&br&有限合伙人不得执行企业事务也不得对外代表合伙企业。如果有限合伙人掌勺,那就是拿着普通合伙人的命玩钱了,权利义务完全不对等。&br&独立董事需要对提名、任免董事和高管人员以及他们的薪酬发表独立意见。这就是独立董事的作用,股东会对董事会的监督非常有限,董事和高管又容易沆瀣一气,要是非上市公司倒是影响不大,上市公司就得有人帮中小股东看着点儿,所以独立董事的主要目标就是看住其他董事和高管。&br&&br&好了,时间关系我就不再写下去了,经济法的这些故事写三个月也写不完。&br&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法为什么不难,因为他讲的就是事理,作为社会成员,哪些行为被保护,被促进,哪些行为被约束,被禁止,被惩罚。&br&学经济法不仅仅是通过考试,这让我们变得更加有底气。比如房东把房子卖了,非逼着租户出去,大部分人的选择是默默忍受,这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买卖不破租赁,以及房屋租赁合同带来的优先购买权。&br&&br&所以,我学习经济法的经验就是,明事理,想情理,探索背后的道理。只要想通了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背后的逻辑和意义,经济法在半个月之内搞定都不是神话,当然我不是主张大家只看半个月就考试,但经济法“入门”了,基本也就差不多能通过了。&br&有一个我思考了很久,也看到很多人问的问题,在此写一写我的思考。&br&Q:经济法要不要背法条?我现在学了很多东西,就是答题的时候用自己的大白话去答,不知道行不行?&br&A:法条背不下来是人之常情,我们不是机器。我的经验是,要记住关键词,一定要把关键词写下来。举个栗子(下次举榛子)&br&票据未在规定期限内提示付款,丧失对出票人、承兑人之外的前手的追索权。&br&“未提示付款”和“出票人、承兑人之外的前手”“追索权”这三个词就是关键词,如果你这么答,肯定能得分:&br&汇票在出票日后规定时间内未提示付款,则汇票的持票人就无权向出票人、承兑人之外的牵手进行追索,丧失追索权。&br&如果你这么答,肯定不得分:&br&汇票出票后没有及时找汇票债权人要求付款,则持票人没有了追索权。&br&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我的意思,用大白话大题没问题,语序、表达不一致也没有关系,但是关键词的地雷一定不能踩,该正确写下来的关键词一定不要瞎写&br&我们来做个测试:以下这条法条关键词是什么&br&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终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br&&br&最后,我要向大家郑重推荐一个老师(同样郑重声明我没有拿他的钱),他就是黄老师。黄老师在整个讲课过程中就是把法理事理说的非常清晰明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讲善意取得,讲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透透彻彻里里外外干干净净,什么破犄角旮旯张妈二太太扯皮的情况全部理清,现在遇到善意取得我都能想到当时黄老师用什么小龙女还是郭靖扯皮的那个例子,忘都忘不掉。最让人惊讶的是黄老师讲非重点章节一样非常精彩,比如什么国资委扯皮法。(国资委扯皮法应该是被公认的无聊章节吧我觉得=。=)&br&公司法证券法数据太多怎么办?和税法一个招式:顺口溜。比如说:5230 哈哈哈 你们要是看懂了这串数字 能解决好多问题噢&br&&br&战略&br&&br&我们来讲讲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br&可能新考试的考生不知道,2013年注会把战略和风管这本书完完全全重写了一遍。我对此深有体会,因为去年三月我在买书的时候先买了12年的战略和风管以及税法来看,结果13年的书来了之后就发现,12年的那本书简直写的是一团糟。我个人认为,在我所有看过的战略和风管的书中,注会这本书写的最好,提纲挈领废话不多,读起来简直非常舒服。&br&为什么说他写得好?请翻目录。光是目录就很好的给我们介绍了整个企业战略和风险管理的体系:&br&首先我们来说说战略。战略有很多种,本书将介绍“企业”战略(第一章)——而不是军事战略&br&企业战略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轮回有四个部分:&br&战略分析(出生和初等教育)——战略选择(上大学和实习)——战略实施(上班)——战略控制(不成功便成仁)&br&出生是第二章、选择是第三章、实施和控制是第四章&br&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战略和一个企业的战略有十分相通的地方,我们不妨以人做比拟,来理解企业战略的过程&br&那么在出生和初等教育(战略分析)时,我们要做什么?当然是认识自己。怎么认识自己?就是第二章的三节:从外部认识自己、从内部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差距。&br&比如有个淘气蛋叫二蛋好了。二蛋从不爱上学,整天就爱出去瞎玩,什么捅马蜂窝啊偷萝卜呀啥淘气的事儿都干。有一天二蛋淘气从山上摔下来,摔断了腿,躺在床上他就问他妈妈,为啥他掉下来,他妈妈说:人家孩子成天学习,就你淘气,你不掉下来谁掉下来。可是二蛋心里却想:现在家家都说要学习,可是我既学不好,也不想学,天生不是这块料。等到期末考试一出来,二丫比二蛋数学整整多出去80分,二蛋找到了差距,可是他并不觉得失落,因为内心里他觉得太正常不过。&br&好了,你看出来了吧,二蛋是如何进行战略分析的?外部分析——大家都重视学习、不重视玩,内部分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差距分析——虽然比二丫少整整80分,但是和内部基准比起来,差距并不大。&br&二蛋在战略分析后就发现自己的未来夭折了(战略失败的原因之错误的分析环境和能力)。我们来看看二丫。二丫考大学考到了北京城,随便举个例子啊,比如考到了广院(不要瞎猜,我可不是广院的,没那个福气天天看帅哥美女)。好了,作为二丫来说,她心里有好多小算盘:广院美女如云、大把帅哥又喜欢男的,估计自己谈恋爱是够难了;自己专业抓瞎不太懂,你说要学个卫星大锅盖专业真是一团乱麻;学校五环外,离通州不近离国贸也不近;要不要找个实习兼职赚点零花……真是乱死了。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是由上而下慢慢捋。(公司层面-业务层面-职能层面)&br&首先二丫决定,作为一个艺术院校为主的工科学生,拼美丽是拼不过了,她还是以学习工程成为一名工科女工程师为总目标好了。(总体战略)&br&然后,二丫聪明的划分了自己的角色(业务单位战略):学习上当学霸(标准化战略),学习后如果没找到男朋友就一个人到处玩(差异化战略),找到男朋友后就多考虑恋爱(集中化战略)&br&最后,她为自己定的若干子目标设立了计划(职能战略),比如如何找个男朋友,去哪儿旅游,学多少门课修多少学分等等&br&战略选择完毕后,我们就要实施战略了。其实实施战略本身并不难,比如二丫,有了计划之后按照计划执行就可以了,等到上班后更简单,按照规定干活儿就是了。可是战略实施本身并不简单,他的难度并不是在执行计划上,而是在执行的人身上。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敬业,也不是所有人的手脚都麻利。&br&还是以二丫为例。二丫毕业后顺利的进入了某电视台做工程师。她本打算着周五开个会总结一周大家的工作,奖励整个技术团队加班加点的保证某晚会的录制播出,然后周六去看爹妈,然后请几天年假周日出发去大连玩。&br&结果黑色的日子到了。周五早上起来上吐下泻吃坏了肚子,浑身酸软的去开会迟到了俩小时,整个团队人人生气,各个想造反。(文化对绩效和战略的影响)会没开好,鼓励会变成了造反批评会,突然发现另一节目组的组长被挖走,不但年假请不了,周六周日还得加班加点的赶那个节目组的活儿,别说去看爹妈和大连了,连大马路都旅游不了了。&br&时间仓促啊,这个例子举的不大好,但是希望大家懂得这个意思,就是战略实施本身并不难,但是要想保证不走歪,这些保证战略实施的要素就要格外注意。对一个企业来说,最关键的实施问题当然就是企业这个小社会的运作,一靠硬性职能分配(组织结构),二靠软的气氛(企业文化),一个高效的组织职能外加与战略合适的企业文化,能高度保证企业的战略被员工高效又愉快的执行。&br&战略控制我就不用多说了,就像是查错防弊一样。&br&战略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和人一样,就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而已。小时候我们偷偷溜出家门的计划就是个战略,所以理解战略并不难。&br&除了战略,一个企业还要做的就是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兴起其实并不久,因为一般对风险管理感兴趣的企业都是金融企业,只是随着后来地区和全球化竞争越发激烈,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也感受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个什么关系呢?从字面上其实就能看出来:“控制内部的风险”。所以最后一节为什么说要整合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说白了就是要把控制内部的风险和管理外部的风险整合起来而已。&br&好了,那么怎么学习风险管理?其实就是那五步。识别、分析、计划、监督、应对。有没有一种感觉,看起来风险管理也很像战略?那就对了!风险管理就是“实现企业风险最佳状态的战略”,所以我们仍然可以用学习战略的思路去学习风险管理,其中最难办的就是那十多个风险管理办法,什么优缺点啦之类的。&br&内部控制其实更简单,之所以把它单独成立一个章节,原因就是我国出了一个《内部控制指引》,以后上市公司都要做内部控制审计,事务所是要出内控报告的。&br&所以学到这两章,我敢说绝大部分的同志都在纠结,那十多个风险管理工具、十多个内控指引,我要不要背啊?&br&其实我可以更延伸出一个大问题,整个战略要不要背啊,要背多少啊。背背背背背……也就是我今天最后想说的内容,你到底是想学习,还是想背书?&br&在我大二上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管理学这门课,主要讲的就是战略和文化。按东北话说,我当时上的可得劲儿了,但一直都没有背书。结果期末到了,我心想完蛋了,这么多优缺点模型乱七八糟的,我怎么记得完?我们期末考试课和课直接相差非常短,我能专注在管理学上的时间就非常紧张,后来眼看把一本书的优缺点背完是基本不可能了,我就把所有的模型、优缺点列在一起,然后自己总结了两派(行政管理派和组织行为派),惊人的发现其实大多数的优缺点是共通的,比如有效率就是专业化、但客户需求往往有多样性等等。复习的时候我就想,肯定不会不通过,我不如多学点自己的东西,然后总结了很多。&br&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战略考试让死背优缺点的题目其实并不多,绝大多数题目是理解型的。是的,考战略确实要背,但是战略本身就是个很灵活的东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任何一本战略书敢说我的优缺点总结的最好最全,考试时的题目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热点、常考点”,比如业务单位战略就是那三种,财务战略按照现金和绩效分成四种等等,这些板上钉钉的东西要背,或者说,要用推理的方法熟记。那么剩下的东西,特别是优缺点,怎么办?当然就是理解关键要点,去记关键词,最好的办法还是推理出来。请注意,千万不要“背”(除非那个地方只考选择题),因为一旦你是背下来的,表面上很省事儿,但考试的时候你答题将一塌糊涂。就像吃饭一样,囫囵吞下去,受伤的就是胃和小肠,要细嚼慢咽,才消化得好。总有人说,这个很好理解,我要背下来。如果你“很好的理解”之后居然还要“背下来”,我只能说,战略考不过太正常了。&br&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以一个小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来举例,来告诉大家如何学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分为两种:全资企业(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这个分类是需要你记的,其实也很好记:自家做生意和搭伙做生意。这个记下来的时候我们再来看优缺点,你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这么看:全资企业就是自家生个儿子,合资企业就是认个干儿子。&br&全资企业的好处就是自家生儿子的好处:听话(生产制造物流营销统统是自己的)、肥水不外流;不用像认干儿子一样扯皮(比如过节去哪家过)。自家生儿子的坏处?需要足够的资金(生娃娃养娃娃费钱啊这个年头);占用大量资源(起码这个当妈的就要怀胎九月,大喊大叫才能生出来,生完了还要喂奶,上班、事业都要担误)、没有当地支持(认干儿子好歹还有儿子原配爹妈管教,自家生儿责任都在自家头上)。&br&那么合资企业你也可以理解了,认干儿子的好处就是有人当帮手:加强现有业务(干儿子可以当帮手);打入国外市场(国外的干儿子可以在国外当出口的帮手);将国外产品引入国内(干儿子可以在国外当进口的帮手);一种新业务的经营(干儿子的原配爹妈可以搭伙做买卖)。认干儿子的坏处?就是不听话:目标有差异(毕竟不是一家人,想法不一样);文化有差异(吃饭吃不惯一样)。所以这个帮手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大忙。&br&所以在学习去对外直接投资的时候,需要记住的是:分成“全资”和“合资”。这是四个字需要一字不差的记下来,这个不难。然后优缺点怎么记?自己生儿子和认干儿子。生儿子听话(两个好处)但是花费大(三个花费);干儿子当帮手(四个帮手)但是不一定听话(两个差异)。你看,优缺点需要背吗?不需要。优缺点需要的是“推理”,是“记”,而不是“背”。通过这套推理,在看材料时,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企业要选干儿子——缺钱/选生儿子——不想扯皮。你要是把这套推理灵活的写出来,战略考不过才是怪事。比如:A企业有大量资金和资源(生儿子不缺钱),并希望在日本投资建厂时保有其竞争优势(要个听话的),如商标、产品质量等,因此A企业更适合在日本采取独资企业的形式进行投资。&br&好了,战略和风管就写到这里了,我想大家已经懂得了我所说的意思。战略本身就灵活多变,风险管理更是以一套灵活的机制去进行管理,千万不要死背,理解后记忆是上上策,只背书是下下策。很多人以为自己理解了,但事实上理解的不深入不深刻,背下来也是冤枉的。该记的确实要记,但不要只记,也不要记太多,我们要考的是60分,能够记下合理多的东西外加深刻的理解,以我自己的经验表明,考上80分轻轻松松。这就是我学习了战略将近四年的感想。&br&至此,我已经将六门学习经验都进行了分享,老天啊,我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已经做足了好事,万万不要在综合阶段给我难堪啊,哈哈。开个玩笑,我始终还是相信多行善多积德人就多幸福多幸运。各位有问题的同志们,千万不要忘了尽快留言,我本周不定时的会将所有问题都进行回答,六门课每门都会回答。&br&好了,今天报名开始,我从来不祝大家考试都通过,只祝那些付出了足够辛苦和努力的人考试通过。当你感觉自己学得越多没有搞定的东西越多,越害怕自己通不过时,差不多你就能通过了。&br&相信我,注会考试智商确实占一部分,但是根据我的经历,通过考试,至少是专业阶段,努力和付出要占80%以上,只有多没有少。当你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付出了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之后,通过考试并不难,也祝这些付出了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的同志们,在查分时心想事成。
11月30日更新: 很多人在问听的谁的课,本来就怕大家以为是打广告的就没有说,既然这么多人问,那我就来回答大家一下: 课程是东奥的,全部都是东奥的。 会计:张志凤张老师 审计:以范永亮老师为主,如果听不进去范老师的可以选择刘圣妮老师。都是大师,看…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32f9e543fcf39c97d34a81_b.jpg&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32f9e543fcf39c97d34a81_r.jpg&&&/figure&&p&自学ACCAer以来,我游览过各种ACCA网站,质量良莠不齐,感觉很多网站都不是很好,要么是水贴,要么就是广告,还有各种大量无意义的吐槽,实在不敢恭维。&/p&&br&&p&但重点是,其实每天还有很多小伙伴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逛这些论坛,企图从这些乱七八糟、毫无意义的内容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实在很浪费时间。&/p&&br&&p&不过这年头还是有良心产品的,今天我就从我用过的那么多的ACCA论坛和网站里,为大家介绍几个特别好用的。&/p&&h2&1.PQmagazine&/h2&&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247fcf243a7cc979b5674_b.jp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247fcf243a7cc979b5674_r.jpg&&&/figure&&br&&p&这是一个全英文的界面,虽然网站看起来有点非主流,但各种信息以及最新资料的更新都是最快的,有的信息连ACCA官网上也没有。&/p&&br&&p&其中,值得一看的页面是,&strong&study zone,career advice和pq magazine. &/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eaf6ae02f20d8d1fe09915b_b.jp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eaf6ae02f20d8d1fe09915b_r.jpg&&&/figure&&br&&p&study zone会更新各种exam tips和资料&/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9ebd30b03f67_b.jp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9ebd30b03f67_r.jpg&&&/figure&&p&career advice是各种职场信息,也有小道消息。&/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22e59bae8f1b1e494f8bf7c0c77ab63_b.jp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22e59bae8f1b1e494f8bf7c0c77ab63_r.jpg&&&/figure&&br&&p&PQ magazine是月刊,里面会有很多ACCA的考经分享还有各种有趣的小故事。都是可以免费阅读的,学习ACCA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英语水平。&/p&&br&&p&&strong&网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qmagazine.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Q Magazine: part qualified accountants' news, advice, & careers. Free!&/a&&/strong&&/p&&br&&h2&&b&2.Exam Tips&/b&&/h2&&br&&p&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页面设计简洁到令人发指,目前看到保持更新和比较有用的信息,就是你们心心念念的exam tips和常见问题FAQ,还有考试的timetable。&/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8aab20defd_b.jpg& data-rawwidth=&936& data-rawheight=&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8aab20defd_r.jpg&&&/figure&&br&&p&&strong&网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ccaexamtips.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CCA Exam Tips&/a&&/strong&&/p&&br&&h2&&b&3.ACCA student blog&/b&&/h2&&br&&br&&p&这是一个集干货+经验分享+鸡汤文的ACCAer集合地!文章都很短,很精炼,很适合刚刚开始看论坛的小伙伴。&/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68ffff23a7e4a7b24faa98c7a9d21bb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3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68ffff23a7e4a7b24faa98c7a9d21bb_r.jpg&&&/figure&&br&&p&网站还很贴心地根据大家的需要,罗列了有超链接的关键词Tag,可以在这一堆词里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15a2c672febec_b.jpg& data-rawwidth=&292&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2&&&/figure&&br&&p&文章排版非常清新可人,用这个blog你会觉得学ACCA好像也变得艺术起来!&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e4b31bb0f66b6a6bdfd45391b4cecd8_b.jp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e4b31bb0f66b6a6bdfd45391b4cecd8_r.jpg&&&/figure&&br&&br&&p&&strong&网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tudentblog.accaglobal.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tudentblog.accaglobal.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strong&&/p&&br&&br&&h2&&b&4.财会金融考试论坛&/b&&/h2&&br&&p&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良心论坛,里面有各种整理好的资源下载和考经分享还有资讯更新。最棒的是,这是一个中文的论坛,但是没有水贴和广告。&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c1cc56bcc8d328e6468_b.jpg& data-rawwidth=&1041&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c1cc56bcc8d328e6468_r.jpg&&&/figure&&br&&p&资料下载的页面里都是干货啊!&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bf73c6d6a374d168666f_b.jpg& data-rawwidth=&726&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bf73c6d6a374d168666f_r.jpg&&&/figure&&p&考经分享,总有一款适合你&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8cad176b7c40fe_b.jpg& data-rawwidth=&705&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8cad176b7c40fe_r.jpg&&&/figure&&p&考试资讯及时更新&/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1cdfac3c6adf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1cdfac3c6adf_r.jpg&&&/figure&&br&&br&&p&&strong&网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xambbs.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CCA论坛丨CFA论坛丨CPA论坛丨CMA论坛丨FRM论坛丨财会金融圈&/a&&/strong&&/p&&br&&br&&h2&&b&5.Kaplan &/b&&/h2&&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04dde33c66e79e_b.jpg& data-rawwidth=&678& data-rawheight=&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04dde33c66e79e_r.jpg&&&/figure&&br&&p&说到Kaplan,大家一定不陌生,很多ACCA小伙伴都在用Kaplan的教材吧!这是Kaplan的UK官网,里面会更新各种business news以及ACCA的study tips,绝对是新鲜热辣出炉的,而且够官方。&/p&&br&&p&各种study tips&/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f79bdc4b97_b.jpg&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f79bdc4b97_r.jpg&&&/figure&&br&&br&&p&&strong&网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kaplan.co.uk/tag/acc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sights | Industry news and opinion&/a&&/strong&&/p&&br&&br&&h2&&b&5.BPP Blog&/b&&/h2&&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4159ffc282_b.jpg& data-rawwidth=&666& data-rawheight=&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4159ffc282_r.jpg&&&/figure&&p&有了Kaplan,怎么能没有BPP呢?推荐BPP的一个论坛,都是一些学ACCA老外在上面七嘴八舌的,但怎么说呢,虽然大家身处不同国度,但学的都是一样的ACCA,你会发现你的苦痛,老外都懂!&/p&&br&&p&&strong&网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bpp.com/tag/acc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CCA&/a&&/strong&&/p&&br&&h2&&b&6.Opentuition&/b&&/h2&&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a97e13f60ae889_b.jpg& data-rawwidth=&654&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a97e13f60ae889_r.jpg&&&/figure&&p&这个网站是我之前强推过的,除了全英文的网课之外,还有很多各种资料下载,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戳这里:自学ACCA的平台网站和学习资料汇总&/a&&/p&&br&&p&&strong&网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opentuition.com/star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penTuition.com&/a&&/strong&&/p&&br&&br&&h2&&b&7.ACCA blogs&/b&&/h2&&br&&p&这是来自ACCA全球官网的官方部落格,形式上和ACCA student blog非常相像,但内容偏ACCA专业知识多一点,非常实用。&/p&&br&&p&&strong&网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heaccablog.wordpress.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n WordPress.com&/a&&/strong&&/p&&br&8.ACCA考友论坛&br&&p&ACCA考友论坛一直致力于为ACCA小伙伴提供最新的资讯,整合各方面资源,尽最大的努力为小伙伴们提供干货和各种免费的学习资料,我刚才提到的所有信息,我们都会为大家及时做一个整合,并挑选出最有用的干货呈现在公众号上!不要犹豫,快来加入ACCA考友论坛的大家庭!&/p&&p&9.ACCA论坛&/p&&p&当当当~最后一个重磅!全新的ACCA论坛,最近才新做出来的一个网站,因为网盘太不靠谱啦,所以为了给学ACCA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专门下载ACCA资料以及ACCA学习中需要的干货和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就做了这个全新的网站啦&/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5fcf_b.jpg&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5fcf_r.jpg&&&/figure&里面除了常见的考官文章、考官报告还有学生必备的教材、练习册以及小册子等等实用工具。全部都是免费的哦,只有注册会员就可以下载啦,不需要积分也不需要做任务哒,是不是很棒呢&/p&&p&除了ACCA资料之外,还有ACCA资讯以及答疑的版块,学习可以在这里相互交流学习ACCA所遇到的问题,如果有我会的,我也会解答哒&/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12c0c9e0b371da29ee8_b.jp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1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12c0c9e0b371da29ee8_r.jpg&&&/figure&&br&ACCA名师专栏是ACCA老师的专业讲解,大多数是针对考官文章的讲解。学习ACCA的小伙伴们千万不可以错过哦~&/p&&br&&p&我们努力保证这里的学习资料都是最新哒,各位小伙伴可以放心大胆的下载哦~~&/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ccaer.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ccaer.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p&&br&&p&觉得不错的话点个赞或者关注一点吧,么么哒~&/p&
自学ACCAer以来,我游览过各种ACCA网站,质量良莠不齐,感觉很多网站都不是很好,要么是水贴,要么就是广告,还有各种大量无意义的吐槽,实在不敢恭维。 但重点是,其实每天还有很多小伙伴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逛这些论坛,企图从这些乱七八糟、毫无意义的内容…
日中午11:31,第二次补充说明:&br&&br&首先,很荣幸在这么一个仅有533人关注,40个回答的问题下面得到如此高票的赞同。感谢各位踊跃点赞,两三天时间,从几十赞到现在480多,谢谢。&br&&br&其次,私信中认为我这种内容教坏年轻人的朋友们,我只是分享个人经历的真实状况,并无意让人学坏。我衷心的希望每一个财会从业者、审计从业者、成控管理从业者都能谨守职业道德,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当利益和操守挣扎之际,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首先考虑风险,风险,风险。风险可控,操守和利益兼得;风险不可控,我还是希望首先选择操守,而不是利益。&br&&br&再次,私信询问审计技巧的朋友们,你们好。但并没有什么不能告人的秘密或者秘籍一般的技巧。把工业会计、商业会计、成本会计三本书仔细看看吧,那里面揭示了包括生产、制造、流转等环节在内的经营过程的每个细节。把这些细节搞明白了,技巧也就磨练出来了。&br&&br&第四,已不做财务工作近十年,想从我这里要财经或审计类论文题目的同学们……你们好啊。我在这里统一送你们三个题目吧。&br&1、小面额货币的硬币化探讨---小面额货币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有普遍的硬币化趋势。但在国内就较为少见。硬币化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为什么西方发展出了硬币化而我们没有?我们国家如果探索小面额货币的硬币化,会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着手?为什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如杭州、上海,小面额货币已经大量硬币化,而其他地区则没有?&br&&br&2、固定资产摊销---具体怎么写,各位自己想。摊销是个大问题,涉及到了纳税、资产定价、资产货币化等一些列的问题。比如明明使用20年的设备,企业偏要分8年摊销完,为嘛?对企业的好处是什么?对税收的影响是什么?对企业资产评估的影响是什么?深入地想想看吧,会很有意思的。&br&&br&最后,致谢!&br&&br&====================不知道为嘛分割的分割线=================&br&&br&日上午10:40更新:&br&一上午突然多了几十个赞,多了几十个fo,感谢大家的支持,也感谢知乎把这个回答分享到了“发现”栏目中。&br&&br&由于本文内容中均是亲身经历,所以不少信息有所调整或避讳,希望私信询问单位出处的朋友见谅,确实无法告知实情,见谅。若有旧识认出其中一二,并认为对你或其他人造成了困扰,我愿意修改或删除部分信息。&br&&br&第一,转载请征得本人同意,转载请征得本人同意,转载请征得本人同意。&br&&br&第二,拒绝截图转发至微博或微信公共号等类似公共平台。&br&&br&最后,再次致谢各位知友和知乎这个平台,感谢!&br&&br&&br&============原文分割线================&br&&br&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br&&br&作为财务从业人员,我考取了审计、统计两项职业资格证书,所以代表公司被上级主管单位以及中央级审计部门审计过。也根据公司要求对自己完成的账务及相关单位做过一般审计。&br&作为懂财务的管理者,我也代表公司对企业内部、企业的合作项目中对方相关人员进行过审计和调查。&br&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br&&br&但我一没有任何事务所从业经验,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学历,同时也未专业从事审计工作,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我的经验、视角和切入点也许有点不一样,甚至不是大家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审计工作。&br&&br&勉强试着答一下吧,不指望对知乎各路大牛有帮助,但也许会有点趣味性。&br&&br&&br&首先要说明,个人参与的审计或者审计类工作中的&b&诱惑&/b&,只有四个字:&b&无处不在!!&/b&&br&尤其是该如何定义审计过程中的“诱惑”,个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有知友提到金条、金粉、外币现金等,这些真的不能算诱惑。想拿走,那是人之常情,但拿不走,那是情理之中的。&br&至于红包、饭局,我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其实也算不上诱惑。后文也会谈到这个问题,相当一部分红包和饭局只能算是人情往来,或者属于文化糟粕当中的一部分吧。更何况西方文化中也照样有这样的做法,只是手段可能更隐蔽,方法可能更复杂罢了。&br&真正的诱惑,必然是和利益、责任挂钩的。代表某个机构对某个单位或某个个人进行过去一段时间工作成果、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审计。对方请顿饭、派几个红包,可能只是盼你上天言好事,至于是否真的有什么过失、错误需要你去帮忙规避,那可能不是一顿饭、几个红包能解决的了的。&br&&br&至于&b&抵御&/b&,个人认为谈操守和道德完全是不靠谱的。在&b&诱惑&/b&面前,关键是如何&b&管理风险。&/b&&br&&br&如果给你的诱惑远远低于你所需要承担的责任,那么任谁也不会被诱惑。&br&如果给你的诱惑远远大于你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但可能会导致你将来严重的利益损失,那么这种诱惑肯定需要思考。思考这份眼下的蛋糕和将来的蛋糕哪个更大,哪个更稳。&br&如果给你的诱惑和你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刚好配比,那么你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既能吃到眼下的蛋糕,又能分散责任风险。&br&事实上,审计实践中遇到的诱惑类型和复杂程度远高于上述三种……&br&&br&面对诱惑,我经常想起主祷文里的一句话&b&“不叫我们遇见试探”&/b&。&br&&br&&b&审计,尤其是对外审计,由于企业属性、行政级别、利益关系等各个方面的不同,面对诱惑也存在各种差异化表现。所以下面就分门别类的说一下&/b&&br&&br&&b&首先是国企央企面对中央级审计机构人员。&/b&&br&以我经历过的中央级的审计人员来说,我们公司是肯定给予了诱惑的。但是多大的诱惑能抵得过他们的工作所得呢??&br&&br&2002年,两个中央级审计部门外派地方的正科级审计人员每天的差旅补贴约为1000元。住宿、交通、通讯等费用另算。同时,该两人其中一名已取得北京户籍,另外一名也即将取得。其中年轻一点的那位即将在一年半后拿到单位在北京大概三环附近的集资建房,另外一位老同志更是早就有了单位分房。至于每月工资、每年奖金;以及因职务岗位在北京获得的各种便利条件(比如家人求学、比如个人及家人就医、比如为亲友安排工作等等等等);再综合考虑到退休之后的养老收入等各个方面都决定了---他们很难被买通,很难被诱惑,很难被打动。&br&&br&上述所有这些他们已经得到的和将来肯定会得到的利益总和,放在2002年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了,只要他们老老实实执行任务,那么到14年后的今天,我估计上述利益总和可能都要超过千万人民币。而企业当时能拿出来诱惑他们的现金远远比不上既得利益和将来必得利益,同时企业需要掩盖的问题,甚至还没达到这个数字。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是支持对他们采取高薪养廉政策的。而且通过接触也发现他们确实很清廉。&br&&br&当然,问题大到并非他们这个级别能够解决的时候,企业肯定会找更高决策者进行腐蚀。到了那个级别的时候,他所面对的诱惑是有可能远大于他需要承担的责任的,所以高层犯案也在所难免。&br&&br&&b&其次是地方一级的审计机构人员。&/b&&br&县、区级直属企业我没有经验,就以省及市级(副省级城市及直辖市)企业为例吧。&br&&b&讲真,他们抵御诱惑的能力很一般……&/b&&br&08年之后的情况我确实不清楚了,但是至少08年之前,客观负责地说,不用去诱惑他们,他们就会主动提出来的。究其根本,主要是两个方面:&br&&b&1、企业和政府的关系盘根错节。&/b&&br&这里面的道理我就不细讲了,全中国这方面的专家以及觉得能对这个问题发言的人加起来恐怕比知乎用户人数多。我这里就举一个典型例子:有些企业,法人在地方政府里的行政级别高于当地审计厅、审计局最高长官的级别,而且并不罕见。这就是典型的政企之间的盘根错节。至于更复杂的关系,那可能足够写篇论文了。&br&正是由于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导致了“审不得”、“不能审”、“审了不能报”、“报了一起遭殃”等潜规则横行。但堂还是要过,报告还是要出。你和我都清楚你有问题,你和我也都清楚我不会把问题捅出去,你和我更都清楚我会给你做个假,那么,这事也不能白干吧?所以,打点也就是必须的。&br&&br&&b&2、传统人情观和价值观。&/b&&br&新中国快70岁了,但不要忘了旧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差不多3700来年,就算是从新中国算到朱明皇都有五百七八十年。想拿不足几十年时间清除几百上千年的文化糟粕,哪有那么容易呢。&br&冰敬、碳敬,甚至干脆叫做“陋规”的这种明目张胆的贪腐,七十年前都还照样继续着呢。别人公事上门,我们迎迓接洽,都是“应该”的。&br&即便我明知你没多大财务上的漏洞,即便你也知道企业过去这段时间其实没啥弊病,但我辛苦来一趟,又是看账簿查合同,又是翻凭证找记录,又是找人座谈的,总不能白忙吧。所以,这在各级地方政府,至少2008年之前,就我的经历来说,一边给予诱惑,一边顺手笑纳,真是难免的。&br&&br&&b&3、监督不够,利益不多,风险不大。&/b&&br&监督不够这事,我也不废话了。如果把如何监督政府运作的专家和各种明白人全杀了,估计全国人口能减少十分之一。&br&利益不多呢,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审计人员既得利益和未来的收益看起来并没那么高。至少在我和他们打交道的2008年之前,是这样的。&br&省审计厅的正科级到正局级人员一年收入,真的比不过一家资产优质,运营管理水平较高的省级直属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高。当然,我说的是账面收入。所以,他们必然寻求灰色收入,寻找权力寻租的空间。&br&至于风险不够大,也就是我前面说过的风险管理。&br&&br&假设,我查出你一笔2000万的违规挪用,挪用了8个月,这件事到底性质多恶劣?作为一家一年利税过亿,创造就业几千人,又是当地知名的省级直属企业,这到底是多大的一件事?&br&作为一名地方政府的审计人员,我首先考虑的是你这事能不能给上级主管部门说得清?如果你都能说得清楚,甚至你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还在里面有勾连,我TMD操那份心干嘛呢?!更何况如果你这个挪用既没造成该资金对应项目的资金缺口或进度延误,或者你完全有能力通过将来资金回笼弥补这个缺口,那我更得掂量一下了有没有比捅出去了。&br&2000万,就按照3%每年的固定利率算吧,八个月也不过40万。我这次来审计一共三个人,一个人收你八千块,你觉得多吗?!&br&你会为了8000块去举报我?没必要啊。&br&你会为了24000块去举报我们仨?你疯了吧?!仨人里面有一个还是我们厅某处处长的亲戚呐。&br&所以,对你来说,给就给了,对我来说,收就收了。&br&当然了,如果你挪了2000万去给职工建房了,然后我眼红就要求你送我一套房……那是我疯了。这种事只能我们厅局级领导来做,我一个正科,这趟公差两三天,你给我八千块,足够了。过几天还有一家要送钱给我的呢。&br&&br&&b&再次就是社会审计机构人员了。&/b&&br&工作这些年,打交道最多的还是他们。&br&怎么说呢……用良莠不齐四个字是没法概括的。&br&&br&2010年之后,我没再和这类机构打过交道了,就说2010年之前吧。凡是能稳定接单尤其是政府指派或需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审计报告的审计事务所,就我打过交道的来说,无一例外是政府相关单位或部门的亲属关系发起成立或参与经营的。某个项目的审计交给某个事务所,都是通过桌面下的游戏规则完成的。甚至对一些企业来说,维护好他们的关系就等于是维护好了和政府中某个部门甚至某个具体重要人物的关系。&br&必须过审、必然过审几乎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那么怎么过审就是看如何交易了。&br&以我的经历来说,大概社会审计机构打过五六次交道。吃吃饭、喝喝酒、唱唱歌、旅旅游---每一次审计,四项至少占其中三项。当然了,我也参与了送送钱的活动。他们根本没打算抵御诱惑啊,他们也不觉得这是诱惑吧。&br&至于还有一类审计事务所,人家就是专门兜售那个图章的。不盖我的章,你接下来的各项工作开展就要受限甚至没法开展工作,那么你花钱买我一份美化完成的审计结果也是合情合理的。这种机构倒是不用吃拿卡要,因为你买这份报告的时候已经付了成本了啊。&br&&br&再强调一遍,2010年之前,我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到的社会审计机构,的确如此。2010年之后我就不敢妄言了。&br&&br&&b&最后就是企业审计,这是最近五六年打交道比较多的。&/b&&br&这几天看到知乎圆桌的话题就是审计相关,那么就借着这个答案多说点题外话吧。&br&&br&目前规模稍大的企业普遍都设置了审计部或者其他名称如稽核部、监察部等部门行使审计职能。个人认为,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对这类部门的职能定义和权利行使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br&&br&就如同我们有审计署、有纪检委、有监察部、有反贪局、有组织部一样,那么多的部门和人员都围绕贪腐做斗争,结果呢?照样还又成立了钦差巡视组!!!&br&这个比喻可能并不恰当,但事实上很多非公有制企业的审计监察部门设立的初衷和实际运作效果真的是要么鸡肋一般可有可无,要么以企业主钦差(亲信)之名作威作福,甚至再有些和其它部门沆瀣一气对企业上下其手。&br&&br&个人认为,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审计或稽核、监察部门至少应该具备&b&财务审计&/b&、&b&合同审计&/b&、&b&流程审计&/b&和&b&项目(工程)审计&/b&的四个职能。但事实上,诸多企业的审计部门设立初衷是源于企业主对各层级的不信任。所以企业主对审计的认识其实只有两个字:&b&查账!&/b&&br&好的企业审计部门应该是企业完善管理架构,梳理管理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最后往往却只是个查账的。&br&&br&&b&以&/b&我经历过的&b&一家企业为例&/b&,主营地产开发和商品贸易两个板块。商品贸易一年利税6000余万,在所在区、市甚至整个地理范围内都是大型企业。而负责商品贸易板块票据业务的居然只有一个主办会计。做商贸的,尤其是商贸企业做财务的应该了解,额度中小(30万以上,120万以内)但货物量大且交易频繁的经营过程中,票据的贴现、兑付时间是有机巧的。一个会计一年时间经办至少8000万到1个亿的各类承兑票据,全靠他本人手工填写的一套台账来登记这些票据的往来过程,其中漏洞可想而知了。暴露的原因也很简单,有一笔台账他登记错了票号和时间,月底审计核对时被发现,然后才顺藤摸瓜发现了此人的行为。&br&&br&事后处理过程中,我和审计部一起和他谈话。他很坦白,愿意把非法所得全部归还,但也谈到了其他很多细节。第一,他在职三年多时间里,整个商贸板块的票据就他一个人经手,抛开工作能力不谈,工作量也是完全超负荷的。第二,他第二年的时候就建议公司增加人手,并增加票据管理系统。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全都未予同意。第三,他认为换谁来做,在同样条件下都会犯这样的错误。&br&&br&开头就说了,我认为谈职业道德和操守都是胡说八道的。出现这种状况,首先是制度建设上出了问题,然后是流程管理上存在问题,其次是人员架构上有问题。结果……企业主认为,这是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不够到位。这件事导致了4个结果:1、原主办会计开除,两个会计一起负责票据业务。2、舍不得花太多钱,所以只是简单完善了一下ERP和财务软件的票据管理系统,手工台账改为电子台账了。3、10万(含10)以上的票据,必须老板亲自在线签批。4、审计部每个月需要把商贸板块所有营业部的账务进行审计,包括外地营业部。&br&&br&所以,身价几个亿的老板只敢利用国家统一的假期外出旅游或考察,其余时间每天十点上班,四点半下班。而只有两个人的审计部目前的工作负荷也是强到不能再强。&br&&br&其他非国有制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我就不一一举例了。&br&有审计部联手成控部搞垮总经理的。&br&有审计部作为结算的最后一环继续吃拿卡要的。&br&有审计部和财务部一起挪用公款的。&br&总之一句话,非国有制企业里的审计工作的实践过程是复杂曲折甚至搞笑且扯蛋的。&br&&br&我离开财务岗位挺多年了,但是凭借财务知识以及对本行业除工程施工板块之外的算是比较丰富的经验,所以在工作中也时常被企业主安排参与到审计工作中。那么,谈谈诱惑这个问题吧。&br&&br&&br&&b&我要再次表个态:职业操守和道德是靠不住的!!!关键是风险管理!!!&/b&&br&&br&&b&第一次被诱惑,那是十几年前了&/b&。刚刚走上财务岗位。为了避免引起麻烦,有些细节不得不略去或修改,请各位见谅。&br&&br&差不多&a href=&tel:&&&/a&年前后,我所在的公司负责一项惠及全省全部非城镇户籍居民的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的资金划拨业务。钱全部是来自中央财政和本省财政,由我按季度负责划拨到全省大概300余个县、区级单位。和前面那个企业的例子类似,虽然工作量没有那个企业的主办会计大,但是这笔资金的划拨,从省里到达最终使用单位手里的过程中,有且仅有我这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虽然被分解成为了填票、核对、盖章三个步骤,但事实上三个步骤大多数时候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这里面唯一的监管机制在于该笔资金在一个专用账户中,如果票据金额填错,那么银行出票时会发现账户里有余额或资金不足,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就要逐笔再核对一遍。所幸的是这种情况从未发生。但是,出现了另外一个状况。&br&&br&每逢1月,我会按公司要求,和各县、区收款单位核对一次账目。按照任务要求,核对工作包括了他们到账总金额、支出总金额、收款时间、向再下一级单位分别拨付的时间和用途等信息。这算是站在划拨主管单位角度对他们的一次审计。&br&但实践过程中,工作量决定了我只能对其中十到二十余个单位的明细进行抽检(那是个手工帐和电脑账并行的时期)。至于到账总金额、支出总金额,把他们每个单位的收付数字汇总到一张表格里,和我这里的汇总表核对就可以了。两张电子表,做个减法公式看结果,就知道是否都到账了,是否都用完了。就是在这个环节,发现了一个问题。&br&&br&其中A单位实到金额比应到金额少了300多万,B单位实到金额比应到金额多了300多万,而且两家的差值刚好等额。这时候我才知道,坏了!!!!应付A单位的账,付到B单位去了。而且是上一年度的3月份。&br&&br&当时不到23岁的我,面对这个情况,我们传统文化的糟粕短时间内就赐予了我的强大力量并让我鬼使神差般的顺利达成目的。&br&&br&第一,我需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解决这件事。&br&第二,目前这件事已经被哪个层级知道了?或者在省一级是否只有我知道?&br&第三,我TMD该怎么解决?!&br&第四,这件事一旦爆出来,两家单位和我们划拨单位都是有责任的。&br&第五,名义上我是有上级主管人的,虽然他每次在我填票时都是直接把章甩给我让我盖,并提醒我仔细核对。但我的工作事故她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而且责任比例大于我。&br&&br&把这五个问题考虑清楚了,我开始了实施过程。&br&&br&第一步,我要先给A单位打个电话。他们实到比应到的少,而且每年初他们都会收到一张全年应收金额明细表。先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看待少了这300多万的。&br&&br&那是我负责这项工作以来第一次给他们打电话,虽然通讯录上我的名字他们长久知道,但第一次接到电话居然有点诚惶诚恐,一口一个“经理”的喊着。&br&首先,我先是略带质问的口气问他们,为什么实收比应收少了300多万。对方的反应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先是说一直发现比年初计划少,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以为局里没批或者没钱如何如何。&br&然后我就继续追问,发现钱数不对,怎么不赶快来电话问或者直接问省局呢?对方更是紧张,说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也就没找过上级。&br&有了这句话,我就算踏实了,至少确定一点,目前这事在省里这个层面,我是第一个发现的。&br&接下来告诉对方,我们这里也是审计的时候才发现你们金额不对,正在查。查清楚之后会再和你们联系。以后再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和我这里联系,划拨资金肯定都是按时按点付的。一旦对不上,就赶快告诉我这里。&br&&br&第二个电话就要打给多收款的单位了。打电话之前已经核对了他们一年的明细,那笔资金他们并未动用。&br&抄起电话首先就是质问。为什么去年三月份调拨资金多了,不给上面反映?每年每季度的付款明细都是到你们手里的,发现不对怎么不上报?你们多收了几百万?账怎么记的?&br&对方面对省级来电照样是惶恐不安。说当时就发现了,给县里也说了,也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资金没动过,也没上账。&br&当然接下来就是扣帽子了。我们已经查出来了,知道这笔钱影响别的单位多大进度吗?知道这笔钱一年的利息多少吗?几百万财政资金都敢乱收款不汇报,知道多大责任吗?赶快来一趟看怎么处理!&br&对方接下来无非就是各种客气话,各种推诿和不知所措。&br&&br&第三个步骤就是把情况汇报给我的主管。公司内对于年级比自己大,行政级别又没到“总”的女性称呼为“某姐”。&br&姐啊,去年那一千多张电汇,有一张我填错了。&br&啊?不可能啊,金额错了银行不给发啊。多了少了都不会出票。&br&是啊。金额完全没错,有个收款人和账号写错了。把A单位的钱打到B单位去了。还好都是我们内部的企业。&br&啊?那怎么处理啊?局里知道了吗?什么时候发生的?&br&我已经给两个单位都打了电话了,确定是有这件事。多收钱的那个单位也没敢动这个钱,在账上趴了快一年。局里对总额,明细我们对完之后才交给他们。多收的这边也一直没入账,我想他们俩之间转一笔直接把这个数抹了,行不行?&br&你这边账当时怎么记的?&br&我查了,我按原始凭证入的账,也是记错了的。冲了重新记?还是怎么弄?&br&没入库吧?直接改那一页凭证,然后把他们后来转账的凭证也要过来,一起附在后面就行了。&br&&br&大概一天后,该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和一个行政口的负责人就到了省里。这笔钱到底是哪家单位该收的,他们如数转过去。盖了章的空白票据都带过来了,填好金额和收款单位马上处理。然后晚上我一个人参加了饭局。&br&&br&当时我和对方的立场、关系应该说既微妙又复杂。他们多收款项未如实上报,他们有责任。我作为唯一经办人,将近一年时间才发现款项划拨错误,我也有责任。但他们有既得利益,那就是300多万存款将近一年的活期利息收入,按当时利率我记得大概有个两万来块左右。如果来的两个人不给我塞那个红包,我认为我比他们更害怕这件事曝光。但他们塞了那个红包,我也就差不多知道来的这两个人是打算私分了那块利息同时更不希望我把这件事捅出去。&br&&br&那么,何乐而不为呢?&br&&br&&b&继这次之后,我再度被诱惑又是几年之后了。&/b&&br&知乎里各路高手都有,如果有企业主有幸看到我这个答案,我这里衷心提醒一下:&br&企业如果想用一个懂财务、懂营销、懂管理、又精于处理人际关系且善于整合资源的人,那么首先要考虑他的待遇。尤其是当你想用这个人去行使重要管理职能的时候。&br&再说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