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云南省18届应届生,我被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哪里农业职业学院录取了,但是因为专业的原因我不想去读,今天是征集志愿

我的职业不高尚?但我干好该干的事儿不昧良心啊!
你这工作毫无价值
不像我如此高尚
7年前还在北京的游戏公司上班时,有一天我们小组的头儿请假去看了医生。回来后垂头丧气说,在医院被一个女大夫给怼了。大夫问他做什么工作的呀?他说做网游的。结果大夫回了句:“嗨,干这工作那就活该发烧好不了。网游多害人啊!你是自己没孩子吧?”
我们就安慰他,大夫一句玩笑话而已,别当真嘛。但是他真在意了,因为在那一刻,他竟然连一句调侃都承受不起。面对着大夫救死扶伤的职业高度,你所处的行业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行业鄙视生态圈
为什么7年前的一句对话,我记得那么清楚?因为事后我也一直在思考,
什么是个人价值,职业价值和行业价值。
那会儿的大学还没有设置CG游戏相关的专业,最接近的可能是动画和计算机专业了。我们这一拨人,有从各个艺术院校出来的,也有凭着兴趣转行进来的。顺着网游崛起的大潮,进入了这个新鲜行业(当年来说)后,很多东西都是摸索着成长,像3D Max,Maya,Zbrush,BodyPaint等等游戏美术必备软件都是进公司后由老同事带着新成员现学现卖的。作为从业者,我们是兴奋的。
美术部负责原画设计和模型制作,
特效和动画师让每个角色活起来,
程序员开发引擎,实现游戏画面,
还有负责剧本,地图设计,推广,
和服务玩家的运营团队等等。
(2011年我的3D模型作品)
对于游戏制作的这份工作,我的工作伙伴和所有同行们,都有着很纯粹的热情,骄傲和自豪,有自己所崇拜的CG大神。那时候,觉得自己好幸福,因为居然可以靠画画为生,被热爱绘画的人包围着。
(曾经的team leader-Franc10年前的场景大作)
中国的CG圈,最初只是帮国外的大手游戏公司,比如日本的Capcom,美国的EA,微软,法国的育碧等等,还有帮一些知名动画公司做美术外包。
(2018年参与过的育碧外包项目)
后来国内的大佬们闻到商机开始投钱开发自己的产品,网游大军瞬间崛起,如金山的《剑侠情缘》,网易的《大话西游》,史玉柱的《征途》都曾占下半壁江山。巨大的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涌入这个圈子指点江山。但是,那些粗制滥造的,or制作精美却可玩性不高的项目,只会迅速被逐渐饱和的市场吞噬而石沉大海。
(年参与过的国产网游项目)
从早期的任天堂的电视机游戏,到后来的PSP,NDS,Xbox,PS4和网游,页游,手游。在这众多的游戏平台和方式中,网游是最遭骂的。
网游是互联网巅峰时期的产物。随着青少年沉迷网瘾的新闻报道频出。社会对“游戏”一词贴上了负面标签。好像那些不爱回家的孩子,都是被游戏公司下了降头的。家长们不去自省家庭教育的缺失,把罪责全推在做游戏的人身上。
不好意思,各位家长,这锅我们不背。那沉迷电视剧和麻将馆的父母,孩子们是不是得组团去谴责电视机和麻将桌的厂家?香烟还百害而无一利呢,烟企照样归国有全资控股,没见你们BB。
同事们聚在一起闲聊时,也会为游戏圈打抱不平,也吐槽也别人的职业选择。总之,任何和艺术无关,即使收入可观却平庸无奇的,都让文艺青年们不屑。大家都觉得自己在画画的小圈子里很与世无争——自视清高。
跳开自己的圈子,同行也有鄙视圈:
传统外科医鄙视整形外科医。
学院派鄙视江湖派。
老牌艺人和地下派鄙视选秀派。
甚至还有职场妈妈鄙视全职太太的。
说好的职业不分贵贱呢?
不高尚,也不可耻
一个护士,辞掉了医院的工作,跑去当了保姆。因为有着医护的知识,是个吃香的高薪保姆。于是有人就说:“前者虽钱少,但那是多么高尚的工作。不应该为了钱就跑去当个保姆。”
护士和保姆,都是照顾人的职业。要说不同在哪?只是服务的场景不同而已。而随着社会老年化,一个懂医护的保姆,在未来肯定是稀缺的。物以稀为贵,这并不可耻。
每个键盘侠都只会要求别人要高尚,自己当那个坐享其成的人。
而且,往往认为高尚=钱少。钱多=不高尚。
那为什么高尚的职业反而挣不来钱呢?
或者说,为什么必须不挣钱,才能显得高尚呢?
那些你觉得充满了卑鄙,奉承,尔虞我诈的职业,到底是因为行业分贵贱,还是人性在作祟?你不愿意干,是这个职业不值得干,还是仅仅只是因为贪图安逸、钝感或自我暗示而产生的偏见?甚至,仅仅只是干不来?
高尚的是人格,不是话语,不是职业。
高尚的人,不管身处哪个行业,都可以做高尚的事儿,或者利用那个行业去完成他的理想价值。
怕的是卑鄙的人混进原本应该做到高尚的行业,比如疫苗,儿童教育和公益。说着漂亮的话却干着肮脏的事儿才是最恐怖的。
谁来养活高尚
如果说到哪个行业的平均收入最高,那肯定是金融业。
即使所有人羡慕这行的收入,但没有人会发自内心地称赞一个在金融业工作的人,包括我。以前的我也认为搞金融的人,每天只和金钱数字打交道。三句话离不开钱,那不就是传统中的一身铜钱臭么?炒股的就更不用说了,天天盯着K线来回蹦,银行账号里的数字不受控制的来回变,人生意义在哪?
那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对金融业改观的?2011年3-11東日本海啸时。
那天几乎所有人都守在荧幕前不断地看滚动新闻。木头当时还在汤森路透工作,负责新闻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回家后他说,路透的记者真的很强,海啸的第一条确切新闻就是由路透社发出的。
我很奇怪,问他,谁早发点晚发点,这对既成事实来讲有很大关系么?
他说,当然。这关系到全球投资市场的震动。
路透社大家肯定不陌生,全球最早由英国创办的通讯社之一,也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这个在大众心中,算是非常高尚,且有社会价值的行业了吧。
但其实呢,它的“外在”是个新闻社,而核心业务却是为金融业服务的:为128个国家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还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价和外币汇率,让交易员可以分析金融数据和管理交易风险;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路透的系统让客户可以在网上完成交易,取代电话或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买卖大厅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电子交易服务串连了金融社群。
而他们作为收集新闻的系统工程师,是会比普通人更快的看到准确且真实的消息。并把各类消息第一时间发送给客户——金融机构。尤其是收到海啸核泄漏级别特大新闻的金融机构就会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投资判断,应该抛售哪些股票(比如房地产,旅游业,农业必然受重创);大规模灾害就会需要大规模重建,建材类股票要在大涨前买入,哪怕只快出几秒去操作。符合形势的投资是为了向他们的股东负责。
这就是为什么金融业会青睐路透社,因为它快而准,且专业。
大家都认为金融业是最狡猾的,但新闻业就是为金融业服务的,甚至就是靠金融业养活。一个提供专业服务,一个购买专业服务。金融业不仅养活了诸如路透的专业的新闻机构,让路透可以提供更好的薪酬给前线记者,让他们的付出有应得的回报,带回有价值的新闻。这是良性循环。
所以,谁正谁邪?谁又更高尚?
他们不挣钱,谁该挣钱?信息和渠道为王,肯定轮不到后知后觉的人,事后看热闹打骂战的人挣到钱呀。几年前,在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就赤裸裸地叫做 “数学滚出高考” 。超过7成网友投出了赞成票,他们觉得学数学就是浪费生命。
实际上,金融业也养活了诸多高智商理科生。木头有个懂7国语言的同事,博士毕业就职才一年就被知名银行以双倍高薪挖走,在同行里,除了投行没有哪家公司开得起那个价。可以说世上最聪明的数学家,密码学家,软件工程师等等都被世界各大银行和投资机构纳入囊中。他们分析解密量化投资,构建金融模型,确保金融安全(如今这些人才也开始转战区块链)。
最为华尔街敬仰的数学天才——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23岁就取得博士学位、26岁任破译密码情报的特工、30岁回归学界任数学界主任,并在7年后获得几何学最高学术荣誉“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学奖”、44岁转战华尔街,以85亿美元的身价成为最富有人之一。他还是缔造了量化投资的先驱,Brookhaven 国家实验室的董事,洛克菲勒大学高级研究会的成员,伯克利大学的数学研究院的成员,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董之一。
(对话西蒙斯-TED)
钱就不应该和“高尚”对立,钱从来就是最佳奖赏。让专业的人挣到钱,并赢得尊重,这个社会才是健康的。才不会让教师,医生,搞科研的人拿着微薄的薪水顶风作案;才不会让学生误认为“读书无用”放弃术有专攻。
(从世界级数学家到亿万富翁)
能做到以你的品格和才华吸引人;以你的专业度服人,并挣到钱,这事儿本身就很有价值。
傲慢与偏见
各行各业是因为有需求,符合市场经济的东西才能存在于世的。行业之间形成了一个鄙视生态圈。是因为“价值差别”,还是来自我们的傲慢与偏见呢?
我爹和木头他爹,就是傲慢且清高的人。把这世上90%的职业都鄙视遍后,坚定了人无外财一身轻,今朝有酒今朝醉。虚情假意,点头哈腰的事儿决不能干的价值观,0理财0存款地清高(失业)了大半辈子的活神仙。
环顾四周,专注于挣钱的人反而不会去评论别人的职业,因为他们没空。而那些视钱财如粪土,这不愿干那不肯干的人,都是挣不来钱的。一个脑子不笨,四肢健全的人承认自己不会挣钱,不如说自己不在乎钱来得心安理得。敢说有钱不快乐的,那是真不差钱。
我们往往会和自己有共性的人在一起。一个人所处的圈子,最亲密交往的10个人的平均薪资,代表了他所处的消费层。
80后这一代,起点原本都差不多,光着脚丫玩着泥巴长大。但这15年,逐渐分化为有资产的,和月月光的。造成分化的节点就在于,谁能先拥有一笔用于付房贷首付的钱。
这笔钱从哪来?
1 父母的积累。
2 自己从0开始积攒。
也就是说父母那层的分化,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我看着那些原本有文化,甚至满腹笔墨的父辈人,开始变得愤愤不平。他们到头来被那些只有小学,初中文凭的煤老板,房地产商,炒股发家的人们抛得远远的。他们是不认同这种成功的。所有人都会说,是这波人赶上时代的高铁,不是他们有能耐。
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后来,我就纳闷了,这趟高铁开过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看到了,有些人看不到?
就拿我家来说,我爸妈可在刚改革开放不久,就坚决离开了体制,去了深圳的人。他们决定奔向改革大潮的那年,我才2岁,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代留守儿童。等到我父母带着弟弟妹妹从深圳搬回老家的时候,我已经要高考了。是的,在深圳将近20年的黄金岁月里,他们都没有在那置下一砖一瓦。
但90年代那会儿,在大部分城市的居民工资只有七八百元,顶多1千冒头的时候,我爸在深圳的月薪是过万的。我们租住在深圳的房子月租高达3千,是其他城市不敢想象的。那时候他出门就打车,香烟只抽万宝路,鞋子袜子是playboy,在盗版横行的年代我家的磁带和黑胶全是正版的,音响还是索尼的,亲子活动就是带我们去泡吧。可以说,比大部分的人都过得潇洒。但这么嗨的日子只维持到千禧年,然后,就没然后了。以至于我大学时的学费都得靠亲友凑,大一就开始自己挣生活费。弟弟高考胡乱填了个志愿,高三一毕业就留下一封家书出走了:“家里拿什么供起两个大学生?”
我一个一个电话地通过他身边的同学找到他后,和他沟通了很久,他并非意气用事。既然知道家里的状况,也知道他不是会胡来的人。于是我这个狠心的姐姐跟他约法三章:姐姐泥菩萨过河,帮不了你。既然你决定不念书,那就得打工养活你自己。而且,每个月要支援我的生活费,多少都行;有个大学文凭也没什么了不起,这个社会可以不靠学历,靠资历。但一定要保持你的学习能力,以后想念书了,任何年纪都可以去念。而且,到那时候你就知道自己该念什么。
于是,他就来了广州在专卖店打工。晚上就租住在广州石牌村的铁皮屋子里。因为顶层的铁皮屋最便宜,每个月挤出2-3百余钱就给我。10几年前的3百元够我一个月的伙食费。
他第一个打工的地方,上面是希尔顿的公寓,我一个和他同岁的朋友就住在上面。朋友的父亲是某国有集团的副董事长,家里挂着和某一任中国元首的合照。大三时,我和动画班的人一起参加比赛,我负责短片的配乐。而这个朋友正好是念音乐的,家里很多音乐素材。那段时间我就经常去他家借用软硬件编辑配乐,顺便看望我弟弟。我跟他说,楼下店里的人是我弟弟。我跟弟弟说,楼上那个是我朋友。
这是同龄人的不同人生。每个人的赛道起点就是不同的,我希望他有勇气面对这种落差,并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赛道。
再后来,弟弟干过各亲戚们听了都摇头的职业。从打工仔到时装店长,到贷过款创过业;再到接待过诸如陈小春,任达华等港台明星,策划主持过很多成功的活动;从三亚辗转到内蒙,又调回珠海。最终,他说要回深圳。深圳有他的童年和想念的朋友,也会有他的未来。
那趟我爸错过的车,他要去追上。
现在,他是一个火爆品牌的中国区首席运营官。
我爸和木头爸就是那个,在别人困苦自己优越的时代,却把手里的一张张好牌肆意地扔了出去的人。以至于没有留下任何弹药去对抗之后的人生。不过,他们也忠于了自己的内心,赚自己能赚的钱,没有为了钱为难自己或做昧良心的事儿。没钱了,头也要昂着,不委屈,也挺好。
20年前的万宝路,和现在的万宝路没区别。但中国已经翻天覆地。
我是一个不想受别人身上的负能量影响的人。如果你的作为并不能说服我,即使是父辈,我也不会盲目顺从。我想,我们是没有权利去对别人的职业和选择评头论足的。与其讽刺别人,或眼红别人,或抱怨社会,不如多想想怎么提升自己的战斗力,去助力家人。
中年转行要果敢
2010年前后,网游开始走下坡。很多烧不起钱的公司和小工作室纷纷倒闭。而页游崛起,然而火没2年,页游也迅速消亡。这都是因为败给时代:大屏大内存的智能手机,成就了如今手游的天下。一个行业的兴衰,是由时代决定的。今天的游戏行业开始和偶像经济挂钩,比网游时代更多元,更容易吸引资本了。以前的游戏业是独立的,但现在它更像是娱乐衍生品。只要是成功的作品,就会以小说/电影/动画/电视剧/游戏等形式进行改编发行。游戏行业作为其中的一环,只会不断进化,永远不会消亡。
但大多数游戏从业者,只能吃青春饭。如果不能坚持更新自己的“技能”,很快就会被更年轻,更有才华的人淘汰出局。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很难作为终身职业。同行里有一半转行了,剩下的人,选择跟着整个游戏产业进行转型。
我从游戏公司辞职,不单是因为正好怀孕了。而是画画这件事儿,开始让我产生挫败感。我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天赋很高的人,单靠画画,是无法让我跑上赛道的。
我幻想当个“有社会价值”的人,并在脑海里列了一份理想职业清单。但,却都是我现阶段无法实现的事儿,而且还很抽象。我跟木头分享后,他只默默说了句:“那妳当初就应该听我的,不生孩子。妳现在去实现理想了,孩子给谁管呢?”看着自己的全副身家,最值钱的东西只有电脑和画具。比起丰满的理想,骨感的现实让我当了回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职业观和金钱观是苍白的。不知道自己除了画画还能干什么,常年只和电脑打交道,也不怎么和圈外人来往。符合傲慢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宅。
直到我跟木头孤投一注,在30岁那年转换跑道来了东京,才开始真正融入这个社会,和各行各业的人发生化学反应。我这几年一边拉扯孩子,一边干过的事情相当的跨行业——典型的斜杠青年,哦不,斜杆中年妇女一枚。
为了钱在居酒屋打工
为了钱开了代购淘宝店
借钱跑去早稻田大学念日语
消遣开自己的公众号
为了巩固日语当医美翻译
不再负债后开始学习投资并产生收益。
当你手里的牌不够好,起点比人低,还轮不到做减法的时候就别学人佛系,只能打鸡血不断做加法。我很认可李笑来的一句话:人要有切换苍蝇模式和蜜蜂模式的能力。像苍蝇一样四处寻找出口,尝试各种可能性,找到活路后再变成蜜蜂去耕耘。
不要小看不起眼的职业
所有人,包括我的家人,听说我来日本的第一份工作居然去居酒屋打工时,第一反应都是:“日本不是动漫王国么?为什么不找一份画画的工作?”
不会日语,谈何容易。再者,我就是想看看自己除了画画还能干什么。
在居酒屋打工时,我上的是从下午5点-晚11点的班。这个时段的日本人,卸下了白天拘谨的伪装,状态松弛,和谁都能侃侃而谈。从他们的谈话和神态里,可以判断出他们的职业,关系和地位。可以说,居酒屋就是都市众生态的浓缩。
我们店是三得利旗下的连锁居酒屋,跪式服务,中档消费水平。虽然是标准化的流程,但每家店的店长拥有细节的制定权。我的店长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头,明知我当时相当于半个哑巴,却还招了我进去,并用非常高标准的服务规范要求我:衣服的穿法,站姿跪姿,倒酒的礼仪,上菜撤碟的细节,观察客人的关系(谁是主谁是客,谁在上谁在下,是情侣还是朋友),站位(要能看到客人,但又不会盯着客人),避嫌(空间感的制造,尤其女伴在场时),巡场(眼疾手快,在客人没开口前就看到他的需求),及时续杯(酒水是利润的重要来源),啤酒泡打出的比例是否得当,结账(催账的时机,账单反面递上,递给主而不可给客),迎客送客的礼仪,等等。
我心想,又不是接待国宾,一居酒屋有必要这么讲究么?!
嘟囔归嘟囔,但我还是默默把这些细节都照着做了,经常会有客人在看到我以一气呵成的姿态,跪着平端起一大支2L的冰镇日本酒,倒满瘦高的玻璃杯,再淌到杯下的底碟,碟满而酒不溢后,惊讶地抬头看我,并注意到我胸牌的名字不是日本名后说“呀,日本人都不见得比你懂得酒礼仪”。店长说,他在这行这么多年,也招过不少的女生,但我是唯一一个会不断被客人打听名字,和收到贵客名片的アルバイト(打零工者)。
(打工的制服↓)
正因为他对我有过此等训练,去外面消费时我也有个了职业病,总会不自觉地观察起每家店的服务水准。还真没有一家分店,能做到古怪店长那么细致。
(每天6~7小时,跪得膝盖一站起来就直发抖的日子↓)
跪了1年后,我跟店长请辞,跑去早大念了1年日语。就在我写到上面这一段的时候,进来了一个小插曲。我已经有2年没跟这个店长联系,那晚我打了个电话,让他给留个位子,我要带1位朋友过去店里吃饭。
到了店以后,发现虽然是周一,却已经客满。他把我们领到一个4人位的宽敞单间。在用餐期间,我发现了3个细节:没有上お通し,酒的浓度高于标准量,多上了道当季的菜品。
我以前带过很多朋友去店里用餐,抠门的店长从来没有赠过菜。这是他第一次这么大方。也就是说,他看出我今天带来的人不是普通的朋友。说不定他原本给留的只是普通坐位,临时改变路线带到单间。
在我以前打工时,要是忘了给客人上お通し,他可是会恼火的~因为这是明摆的利润。但是这一次,他撤掉了收费的前菜;把酒调浓,还多给了我一份奇异果兑酒用;发现我们的菜吃得差不多,我还没来得及加,他就立刻送上一道炭烤和牛,并说这是他个人赠送的。期间他夸赞我带去的客人是美人。是的,这美人是我们集团的老总。她是来说服当时处于苍蝇状态下的我加入集团当只蜜蜂的。当只苍蝇也得认清时势降低试错成本——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时间与精力。一个人风尘仆仆赶过来,初次会面坐在妳面前4小时,说她愿意当妳的托底,让妳发挥能量,这比情话还打动人不是?而我也喜欢她的脾性,我请求出一些时间处理掉手里的事情后,决定跟随她采花蜜。
店长还是老样子,虽然当他手下时免不了被呼呼喝喝的;我犯错时,他会纠正;有喝多了不礼貌的客人时,他会及时挡在前面去处理,维护员工。但我来店消费,他就会以待客之道待我。我以前总数落他“以貌识人,老奸巨猾”。损归损,我还是认可他的职业嗅觉和态度的。
我曾见过他因为人手不够,让店员保证出锅的热菜在口感不掉之前送到其他餐桌,而怠慢了等待结账的客人,他亲自去谢罪被骂到深跪不起;因为不满厨师长在宴会高峰期去了趟厕所,在后厨两人互怼得摔东西;因为一个客人吃了马肉刺身投诉拉肚子,被封店整顿一周不许营业,还被调离去其他分店;每周工作6天,每天10点到店夜里12点后才能回家,从没见他请假。我问他,就这样一直当个店长,整天跪着伺候别人,有意思么?
他答:“有意思哦,我干了30多年了。每天观察客人,让客人愿意带着家人,朋友,重要的客户来用餐,并服务好他们,让他们还来。这就是我年轻时一直想干,并干下去的事儿。”
基础的服务是客人随喊随到;
优质的服务是客人还没喊你就看到;
极致的服务是悄无声息替客人化解尴尬。
把一件件小事干到极致,这就是日本服务的精髓。在居酒屋跪得双腿淤青的那段时光,教会了我重要的三件事——高效,细致和敏锐。
临走时,店长问我现在有没有名片,我说不是不给,是真没有啦。
他笑说,没名片不要紧,能不能再介绍位中国人来店里帮忙,就像妳这样的。
君子爱财就别扭捏
从去年开始我经常在朋友圈里分享和金融相关的文章,朋友戏谑我是不是作为潮汕人的基因觉醒了。我回答说,它早该觉醒了,希望还不晚。我很关心钱怎么挣怎么花,而且对于该花出去钱也绝对不扭捏。
钱从哪来?
资本会流向哪里?
为什么挣得少花得多?
哪个行业集中了最聪明的大脑?
是你选择了行业,还是行业相中了你?
排除事后诸葛亮,如何判断别人的选择?
支撑你做出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选对伙伴重要(包括嫁娶),还是选对行业重要?
如果失败,你的退路是什么?
如果不退,你的进路是什么?
这些问题,是活的,没有标准答案。
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在了解了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知识后,我不再以行业分友,而更看重对方的人格,心智,胸怀,见识。就像公司招聘时不是单看简历的上的“专业”去定夺一个人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而是在合作的过程中看这个人的行事是否具有专业度。慢慢的我发现,身边聚集的人开始不一样。朋友和工作伙伴来自各行各业(横向),且职业的专业度也越来越高(纵向)。
中国人爱钱却羞于谈钱。
这可不是什么美德,是给自己和别人添堵。
学你该学的,挣你该挣的,做你该做的。
谈钱别扭捏,一扭捏,你就离坏事儿不远了。
绘画|料理|育儿|翻译|冻龄|杂谈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是双211冷门专业女硕士,可是我找不到工作 - 简书
我是双211冷门专业女硕士,可是我找不到工作
两个月的秋招进行得如火如荼,工大的秋招结束得有点早,而我却依旧是一颗无人问津的小草,还在继续寻找着可以依靠的参天大树。
2011年高考录取结果
一、高薪的能源公司收到短信的那天,我刚下火车,尽管是卧铺,但是20个小时的行程并没有那么轻松,随后便找了个离考场较近的宾馆安顿下来。一个人在异地他乡,心里难免孤寂,再说这场考试我也没复习好,四科也就两科复习得比较好。我一个人走了好久才找到考场,又走了好久才找到一家面馆,吃着那掺着水的怪异蛋炒面,心里止不住地难受起来,我从来不会打没有把握的战,但是这一次,我却是抱着必输的心态来考试的。吃过饭,洗了个澡,然后便收到了那条短信,17号面试,而那天是15号。为什么偏偏是17号,17号考的恰恰是我复习得比较好的那两科,我本想今年过两科,明年再过两科,也就算过了。一切都来得太突然,这面试也彻底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落荒而逃。弃了考试,也正式开启了我的秋招之旅。这个公司的面试一共有四轮。而那天下午我需要参加两轮。第一轮就是群面。一个桌子围着12个人。先轮流来个30秒的自我介绍,大部分人都说不完,只有我随便说了两句就不知道该说啥,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参加面试,还是坐了20个小时的火车赶过来的。之后,面试官很体贴,问我们有多少人是第一次参见面试,举手的人不少,于是他就让大家放轻松,挨个儿问我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或者有什么兴趣爱好,事实上,这也是套路,大部分人都说王者荣耀,并没有他想要的某个设计类游戏。接下来便是分组,12个人分为3组,一起讨论一个题目,有时间限制,最后让一个人起来总结。题目大概是这样的,作为项目经理,如果你的团队里出现了小团队,互相推卸责任,影响了项目的进展,你要怎么办。其实,讨论过程中,我是那种几乎说不上两句话的人。绝对不是团队的领导者,最多算一个参与者。每个组都汇报完毕之后,每组推选两个在讨论中贡献最大的,并说明理由,为什么贡献最大。然后有人说,女士优先,结果都选了我和总结的那个。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过了群面,当然,另一个被推选的却没通过面试,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个贡献度排名到底有啥作用。接下来是二面,一对一单面。还是自我介绍。然后,他会针对我介绍的项目提问。比如,问我在项目中的角色,问我遇到瓶颈怎么处理,问我具体的工作内容等等,我自认为回答得很好,结果就这样无疾而终。没错,我二面没通过。还是自己发短信问的,因为我同学过了,通知他去参加三面,而我没接到任何消息,我真正的邮件通知是在一个多月之后。二、小论文被退稿坏消息接二连三,小论文被拒。某工程学报说,我们审稿慢,你投机械报吧。机械报说,创新性不明显。没想到他是个EI,果然拒绝得有个性。然后,我只好投了用来保底的本校校报,结果,几周之后,一个电话告诉我,没有这类专栏可以刊登这个题材。拒绝的理由也是够了。真伤。只好再次另寻下家。三、只要211结构工程男硕士的设计院其实这个设计院的宣讲会我并没有去,因为没看到要水利专业的,但是见到室友一脸愤懑地描述,让我感觉到没去是对的。她说道,宣讲没说多长时间,然后开始投简历面试了。“我们只要双211及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其他人可以走了。”走了一批人。“不要女生。”又走了一批。“只要结构工程专业。”没剩下多少人了。“好了,开始面试吧。”筛选就是这么残酷。四、地产刷人也残酷后来看到同学都去报地产,我便也开始听地产的宣讲,宣讲之后也是投简历,然后直接面试,我就试探性的问了问那个收工程岗简历的人,要不要水利的,然后收简历的人头都没抬,“你这个专业不对口,你看看其他岗位有没有需要的。”其实,我早就看过了,就这个岗位最合适,其他的都是管理岗,更没有对口的了。之后,没看见水利二字的岗位我都不怎么投。房地产,我更是望而却步。五、官网投递无果,便去现场我开始寻找各大水利相关的设计院官网,收藏,然后只要有招聘的,我都投。水利院、勘察院、市政院、交规院、水规院、城建院......无一放过,邮箱官网都投,甚至打电话询问。可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不甘心,上海某设计院是第一个投的,因为关注他的官网好久了,当那天看到有招聘信息的时候,我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投递的简历。可是一直没有消息,我一边关注着官网的消息,一边关注着水利各大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终于在那一天,发现这个设计院要去南京某高校,我兴奋坏了,赶紧买好当天的火车票。结果,很让人失望。就招那么几个人的岗位,简历足足有几百份,而且对专业的要求很高,甚至明确规定了具体的研究方向,所以,在此,希望广大考研的学弟学妹谨记,选对研究方向很重要,一定要提前找一些导师的论文看看,了解清楚他研究的课题是适合找工作还是适合读博,这真的很重要!还有个治理水的上海公司,老师说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我甚至找到了上海的公司本部去了,就为了给人一份简历,因为网投之后基本没有任何消息,真的是会等得花儿都谢了。可是,即使我去了,即使我花了几百块钱的路费和几百块钱的住宿费去了上海,专业不对口就是不对口。水文和农水就是不一样。只要水文,不要农水。而且这个公司并不敢招研究生,他只是想找个干活的,听说他们要去我们省的某个职业技术学校招聘,也不来我这个传说中的211高校。五、终于被邀约直到有一天,我的邮箱收到了来自上海某咨询公司的邮件,说是看了我的简历,感觉我很适合他们单位的助理咨询师的岗位,印象里,我好像并没有向这家咨询公司投递简历,于是,到处查找这家公司,发现他是智联招聘的会员,估计是系统把我的消息推送给他的。我盯着“你很适合我们公司的助理咨询师”这几个字兴奋了好久,既然他公司都觉得我很适合了,那就一定没错了,于是我打电话问需不需要面试,那边回复说,有笔试,但是必须去公司参加笔试。我又一次兴高采烈地去了上海。去之前,我搜索了很多关于这个岗位的信息,并且打印出来背了好久,我想,我快要结束我的求职之旅了。到了上海,下了火车立马去赶地铁,转了好几站,然后出了地铁又找了一辆小黄车开始骑,最终还是很遗憾地迟到了几分钟。HR小姐姐让我做了一套卷子,除了行测部分都做完了,专业知识类都是和管理学相关,我一题都不会,都空着,看来专业还是不对口。然后,小姐姐和我聊了两句,便让我离开了,说是一周之内通知复试。而今,一周已经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估计已经GG了。而我当初的那份希望也一点一点变成了失望。六、某水务管培生一次次打击终于让我意识到了专业不对口的严重性,我开始定向投简历。终于,某省水务来宣讲,宣讲会现场着实很冷清,就那么几十人,座位都坐不满,我想,这次机会大大的,几乎来投简历的都通知面试了,我就想去城建院,问我职业规划,我也是冲着高级工程师去的,可是城建院只要土木,这个水务单位搞的是城市地下水,主要是要给排水专业,都是水,区别咋这么大呢。不过,我自己也有问题,没有提前了解好这个单位每个分公司的具体情况,面试时,问我感觉自己最适合哪分单位,我却是一句都说不出来。最后,还要交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成绩单,之后还是一样,回去等消息。然后就再也没消息了。七、组团招聘也无果工大来了一次组团招聘,我屁颠屁颠地去了,工资不高,但是,此时此刻的我,只想要一份工作。我连施工单位都开始投了,虽然大学毕业的时候就知道施工单位不要女生,但还是想试试。投了之后,自然要坐下来聊聊。面试官问我,有啥要求不,我有气无力地说,没啥要求,只要给我一份工作就行。面试官都惊了,怎么把要求降的这么低,我答,因为受到了太多的打击。后来,面试官见我可怜巴巴地,这边人也不多,便和我聊了起来,说我的简历做得没有亮点,可以先找个单位实习,等经验丰富了,简历再加点内容,就可以再次找工作了。说实话,这次聊天,我的感触还是蛮大的。回去之后便开始重新思考,重新写简历,一遍一遍改了好几个版本的简历。虽然这次组团招聘也投了不少简历,有搞造价的,施工的,大部分都是施工单位,之后都是等消息,但是直到现在,都再没有任何后文了。
某施工单位招聘词
八、转农业试试?后来我一想,既然要专业对口的,我是农水,是不是更倾向于农业而不是水利呢?于是,我开始投农业相关的。看到袁隆平的某院在招聘,很兴奋。可是依旧无果,人家要的是农学,纯粹的农学!而我是农业水利!倒是某个农院,打电话说,要我去实习。可是我现在忙着毕业,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实习啊,后面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找工作找得我越来越迷茫,我一直想找个专业对口的,可是,似乎就没有专业对口的。除了水规院和中水,可是都不愿意要女生。还有一些不限专业的,说是不限专业,其实也是限制的。九、分公司深圳某院的分公司也来了,要农水,我自然是乐坏了。宣讲会上还提了好几个问题。我被抑制了好久的热情又一次被点燃。宣讲结束,我还找宣讲人私聊了好久,最后就得出一个结论:男生,只要你想来,都来吧,多多益善,女生,对不起。我不罢休,不肯走。最后他答应我,愿意给我实习的机会。后来,某省院的招聘群也是关注了好久,结果,连参与测评的机会都没有。我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单独私聊了HR小姐姐,他说没收到测评通知的都是因为没通过简历的筛选,那么我到底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而被筛选掉的,还是因为不是985,亦或是因为我不是男生?谁知道呢?西北某院也来了。打击一直有,今年特别多。HR在宣讲之前一直在下面走动,问大家专业,只有女生这一排没问,后来一对一简单地面试,女生每人面一分钟,男生每人十分钟,所以,还要说什么好呢?上海某局,据说是去了宣讲会的都可以直接签,我听了之后,兴冲冲地赶过去了,发现没有一个女生,同学说,你来干嘛,又不招女的,女生都走光了。十、海投和保底后来我便开始海投。销售,老师,管培生,这些不限专业的我也开始投,我自知不会与人打交道,面试的时候才发现,自身问题很大,印象最深的是面试官说的那句,“你说自己优点是自学能力很强,缺点是不太自信,这本身就是矛盾的,你既然学习能力强又为何不自信呢?感觉你就是激情满满,志向远大,但做起事来,唯唯诺诺……”我惊呆了,她几乎是完全看穿了我。这些面试完后来都没什么结果。我大概性格里真的有缺陷,就适合搞技术,不适合搞人际。我甚至投了很多搞平面设计,美工类的,可是,我这手绘的三脚猫功夫,其实根本拿不上台面。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戏。河南某设计院的一个小分院通知我去面试,我高兴坏了。可是地址是某个小区,让人心生疑虑,于是让男朋友陪着,东拐西拐终于找到了地方,电梯的灯都是坏的,进去了,倒不是之前想的那种传销之类的,但是就两间小小的办公室,一间是总工的。另一间一共也就十来人的样子,正在画图,总工对我们很热情,说是小项目很多,很缺人,可是工作来了,我却怕了,我怕我这辈子都待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楼里,天天画图,直到再也不知道梦想为何物。我们仓皇而逃。其实,心里一直拿他当做保底的。还有上海某小分院,估计待遇不咋地,平台又小,但是奇缺人,好像我想去就立马能去入职的那种感觉。打算过几天去那个小分院看看,不妨作为一个保底的选择。还有一个地产公司在等终面通知。如果一直没通知,估计也是say goodbye了。十一、经验教训以上,就是我这两个月停下画笔,一心一意找工作的经历,投了不止一百份简历,但是至今没有一个offer,就是这么悲催。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多,文章也写得没有任何逻辑,不知道大家看懂了没有。以下是我得到的几点教训:教训一:找工作一定要找专业对口的,不然成功率很低。教训二:去面试前一定要了解这家公司的背景,要让HR感觉你很有想法,非常想去。教训三:不要对自己定位太高,但是也要宁缺毋滥。教训四:简历里的重点一定要突出,简历不能做得太花哨。教训五: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能去参加宣讲就尽量去。如果能去公司更好。教训六:一定要提前看面经。对面试问题提前打好草稿。教训七:行测多做做,不会错。很多单位笔试里都考行测。教训八:专业基础要扎实。面试会问到,笔试也会有。教训九:先成人再成才。性格里的东西很重要。教训十:未完待续......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来自一个双211毕业却难就业的冷门专业女硕士
11.13日更新今天打算再来更新一次。文章结尾写的,那家房地产,在听完宣讲会、并宣讲会现场在朋友圈集了110个赞、然后一轮笔试、一次群面、一次单面,再加上两次视频面试之后,终于成功刷掉了我,泪奔……(之前那个HR小姐姐还说我专业匹配度不错,本以为到了最后一轮面试应该没啥问题了,结果被告知专业与该岗位不匹配……一时没忍住,哭了几个小时,然后该吃吃该喝喝)而上海那家小公司也亲自去了。地点超级偏,如图(你敢信这是上海吗)。一开始看了百度地图的全景图,都不敢自己去,让男朋友陪着一起去的,路费来回花了将近一千,公司就六个办公室,有四个大门紧闭,一个办公室是领导的,还有一个是设计室,和头儿聊了聊,长年几乎无休,就这样的条件,还说不太想要女生……心累。
某设计院上海分公司
某设计院上海分公司
后来,又参加了一个外企的宣讲会和面试,职位是管培生,工作内容是销售助理。一共5轮面试,没想到竟然输在英语上。由于本人大四的时候六级考了500+,然后读研期间,除了上课就再也没看过英语,所以导致水平急剧下降,面试口语水平时,一时语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得到的教训:不管曾经多么辉煌,永远不要放弃学习。今天又参加了一个宣讲会,是关于水利的,写着要水利水电的,可是我听完宣讲会,交上简历,然后HR看了一眼,就放在了一边,之后就读了七八个人的名字,说是留下来面试,其他人可以拿着简历走了,我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简历真的只是被瞟了一眼而已。现在还是没有offer,等待下周末的双选会。继续等待,继续寻找……我的未来在哪里?
你一直在做的事情,
慢慢地,就会变成你擅长做的事情。
所以,你想让自己擅长什么,
你就得去做什么。
秋招所谓“金九银十”,现在“双十一”都过了,对象还没着落,那工作找着了没有呢?哈哈!其实早就想写一波面经,今天就结合我自个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波面经吧! 个人介绍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学校是一般的211,学的是和李文星一样非常冷非常偏的专业,在市面上也完全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我成...
2016 腾讯 TST 校招面试经历,电面、笔试写代码、技术面、hr 面,共 5 轮 - 后端 - 掘金(出处:http://www.cnblogs.com/linguanh/) 前序: 距离2016 腾讯 TST 校招面试结束已经5天了,3月27日至今,目前还在等待消息。...
自今年6月开始投资黄金、白银的过程,漫长而经历波折,我为了多赚钱而第一次借钱投资,但市场打了我一记很响的耳光,让我最多亏损了十几万元,借来的钱使我没赚反亏,使我开始悔悟,等黄金、白银经过漫长的一个月时间在7月中旬升到我的买入价时果断卖出平仓出了局,然后把我借来的钱全部归还了...
第一次参加招聘会,在华北理工大学。 虽被冻成狗,但是效果还不错。
前几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她儿子比我们大半个月。
她问我用什么牌子的纸尿裤,大意是对目前的品牌不满意,想换一换。了解了之后说,太贵了,还是用原来的吧!
我愕然……
想想当初,我也是尝试了不同的品牌,价格不在考虑范围,完全从腰围和腿围的合适度,厚薄,吸水性,透气性考...
C、F和Q又和往常一样,如约一个月聚餐一次。大家都挺忙的,但对于每个月的聚餐都挺期待的。 大家边吃火锅边聊天,聊得不亦乐乎。 但聊着聊着,C开始抱怨:“最近超忙,这周都加班3天了,唉,领导有时真难说话,心累啊。” F接着说:“工作上压力大还可以自己解决,你们不知道我婆婆有多...
上周做了一场工作坊,似乎是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 半天课程中午午休的时候,我躺在那里,忽然就开始不停的流泪,是一种溢于言表的感动,也不知道在感动什么?好似有人告诉我:现在这个场是你的,你想怎么做?想怎么教?都可以,怎样都可以…这是一种“我有”的感觉。用真实、圆满、丰盛等等词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