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题鸡兔同笼公式

考试指南:
备考真题:
教师资源: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语文试题:
语文考点:
数学试题:
数学乐园:
英语知识点:
英语试题资源:
编辑推荐 |
奥数网微信
中考网微信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奥数网微信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中考网微信ID:zhongkao_com
奥数关键词查看: 2031|回复: 7
Excel解方程 之 鸡兔同笼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祝洪忠- 于
17:21 编辑
_17-19-22.png (414.26 KB, 下载次数: 8)
17:21 上传
感谢帮助,高等数学忘完啦.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包贝尔这样算过
阅读权限95
在线时间 小时
祝老师辛苦,是时候复习一下矩阵运算了。{:soso_e163:}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 小时
忘光了,不过大概的原理逆推了一下:
用行列式来表示就是:
mmult({1,1;2,4},{x;y})={15;40}
所以{x;y}={15;40}/{1,1;2,4}
(当然这里不是用除,准确来说应该是行列式的一个除运算,是mmult的逆运算,不过不会表述,用&/&替代一下,数学老师你死的好惨……)
但是excel里面是没mmult的逆运算的,还好可以表达为:
{x;y}=mmult({15;40},{1,0;0,1}/{1,1;2,4})
而单位矩阵(顺便一提,munit可以直接给出单位矩阵)“除”了原矩阵以后得出的是它的逆矩阵,还好逆矩阵咱们excel是有公式的:minverse
所以最后就得到了:
{x;y}=mmult({15;40},minverse({1,1;2,4}))
也就是祝老师所引用的区域的值了。
拜一下祝老师,太强了……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线性代数全部都忘光了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谢谢祝老师了{:soso_e163:}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 & & & & & & &
我爱祝老师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推荐,收藏
最新热点 /1
本活动是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发起,申请通过者可以得到Office 365企业级E3 试用账号,并享有全套Office 365客户端及云端高效、协作办公体验。 机会有限,先到先得!
玩命加载中,请稍候
玩命加载中,请稍候
Powered by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任何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言论,本站将协助国家相关部门追究发言者责任! & &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徐怀玉律师 李志群律师鸡兔同笼问题五种基本公式及例题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鸡兔同笼问题五种基本公式及例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用两种方法解答)-..
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用两种方法解答)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方法一:假设全是兔,鸡有:(35×4-94)÷(4-2)=23(只);兔有:35-23=12(只)。方法二: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4x+2×(35-x)=94,x=12鸡:35-12=23(只)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用两种方法解答)-..”主要考查你对&&鸡兔同笼&&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之中。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型。是指已知鸡与兔的总头数和总足数,求鸡和兔各是多少只的应用题。解决鸡兔同笼一般用“假设法”来求解。即假设全是鸡或是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足数差,推算出鸡或兔的只数。最后求出另一种动物(鸡或兔)的只数。基本数量关系式,可分两个方面:①假设全是鸡,则有:兔的只数=(总足数-2×总头数)÷2;鸡的只数=总头数-兔子只数。②假设全是兔,则有: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足数)÷2;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鸡兔同笼公式:公式1:(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公式2:(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公式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公式4: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公式5: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公式6:(头数x4-实际脚数)÷2=鸡公式7 :4×+2(总数-x)=总脚数(x=兔,总数-x=鸡数,用于方程)
例1 、(古典题)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分析 如果 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 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就没有了呢?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解:①鸡有多少只?(4×6-128)÷(4-2) =(184-128)÷2 =56÷2 =28(只)②免有多少只?46-28=18(只)答:鸡有28只,免有18只。&&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兔.于是根据鸡兔的总只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相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鸡;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鸡。我们称这种解题方法为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鸡数=(每只兔脚数× 兔总数- 实际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  当然,也可以先假设全是鸡。  例2 、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分析 这个例题与前面例题是有区别的,没有给出它们脚数的总和,而是给出了它们脚数的差.这又如何解答呢?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只)这时兔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数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鸡(100-20)=80(只)。解:(2×100-80)÷(2+4)=20(只)。100-20=80(只)。答:鸡与兔分别有80只和20只。常见思想:中国古代:孙子的解法“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半其足得四十七。以少减多,再命之,上三除下四,上五除下七。下有一除上三,下有二除上五,即得”。翻译成算术方法就是:兔数(94÷2)-35=12鸡数35-12=23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美国数学家美国杰出数学教育家G ?波利亚对这种解法创设了教学情景:意外地看见笼中的禽畜正在作一种古怪的姿式,每一只鸡都用一条腿站着,而每一只兔子都用其(两条)后腿站着,在这个不寻常的情况下,只用了半数的腿,即47条腿。在70这个数目中,鸡的头只计算了一次,而兔子的头则计算了两次,从47这个数减去所有头数35,就剩下兔子的头数了。当然,鸡的只数可立刻求出。这种解法是巧妙的,但它需要清晰地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的。
发现相似题
与“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用两种方法解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8227010922651041338507499613561082070鸡兔同笼问题公式、思路整理,学好鸡兔同笼很简单鸡兔同笼问题公式、思路整理,学好鸡兔同笼很简单亚里士多德的小屋百家号极客数学帮鸡兔同笼问题公式、思路整理,通过思路、公式以及例题的讲解,帮助同学们学好鸡兔同笼这一小学阶段较难但又比较常见的题型。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典型例题解析:例1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分析: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解:有兔(44-2×16)÷(4-2)=6(只),有鸡16-6=10(只)。答:有6只兔,10只鸡。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16只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16=64(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少了64-44=20(只)脚,这是因为把鸡当作兔了。我们以鸡去换兔,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减少了4-2=2(只)。因此只要算出20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有鸡(4×16-44)÷(4-2)=10(只),有兔16--10=6(只)。由例1看出,解答鸡兔同笼问题通常采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也可以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因此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例2100个和尚14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本题由中国古算名题"百僧分馍问题"演变而得。如果将大和尚、小和尚分别看作鸡和兔,馍看作腿,那么就成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来解。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需馍300个,比实际多300-140=160(个)。现在以小和尚去换大和尚,每换一个总人数不变,而馍就要减少3--1=2(个),因为160÷2=80,故小和尚有80人,大和尚有100-80=20(人)。例3彩色文化用品每套19元,普通文化用品每套11元,这两种文化用品共买了16套,用钱280元。问:两种文化用品各买了多少套?分析与解:我们设想有一只"怪鸡"有1个头11只脚,一种"怪兔"有1个头19只脚,它们共有16个头,280只脚。这样,就将买文化用品问题转换成鸡兔同笼问题了。假设买了16套彩色文化用品,则共需19×16=304(元),比实际多304--280=24(元),现在用普通文化用品去换彩色文化用品,每换一套少用19--11=8(元),所以买普通文化用品24÷8=3(套),买彩色文化用品16-3=13(套)。练习题1、鸡兔同笼,共有头30个,足86只,求鸡兔各有多少只?2、有20张5元和10元的人民币,一共是175元,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3、王老师圆珠笔和钢笔共买了15枝,圆珠笔每枝1.5元,钢笔每枝4.5元,共花了49.5元,圆珠笔和钢笔各买了多少枝?4、鸡兔同笼,鸡兔共35个头,94条腿,问鸡兔各多少只?5、在一个停车场内,汽车、摩托车共停了48辆,其中每辆汽车有4个轮子,每辆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72个轮子,停车场内有汽车摩托车各多少辆?6、小刚买回8分邮票和4分邮票共100张,共付出6.8元,问,小刚买回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7、在知识竞赛中,有10道判断题,评分规定:每答对一道题的两分,答错一道题要倒扣一分。小明答了全部题目,但最后只得了14分,他答错几题?8、某运输队为超市运送暖瓶500箱,每箱装有6个暖瓶。已知每10个暖瓶的运费为5元,损坏一个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10元,运后结算时,运输队共得1350元的运费。问损坏了多少暖瓶?9、鸡兔同笼,头共20个,脚共62只,求鸡兔各有几只?10、小华买了2元和5元邮票一共34张,用去98元钱。求小华买了2元和5元的邮票各多少张?11、全班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5人,小船每只坐3人,求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12、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汽车和摩托车一共32辆。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有3个轮子,总共有108个轮子,汽车和摩托车各多少辆?13、红旗小学举行数学竞赛,共10题,做对一题10分,做错一题倒扣两分。小明得了52分,他做错了几道题?14、100名师生绿化校园,老师每人栽3课,学生每两人栽1棵,共栽树100棵。求老师和同学各栽树多少棵?15、东风小学有3名同学去参加数学竞赛,一份试卷共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不但不得分还要扣去3分,这三名同学都答了全部题目,小明得74分,小华得22分,小红得87分,他们三人共答对多少题?答案:1、答:鸡17,兔13。解,设都是兔,则30只兔应有120条腿,而现在只有86条腿,多算了34条。这是因为每把一只鸡算成一只兔就会多算两条腿,多算了34条腿一定是因为把17只鸡算成17只兔了,所以鸡是17只,兔就是30-17=13只。2、15张10元,5张5元。3、6支圆珠笔,9支钢笔。4、鸡23只,兔12只。5、汽车28辆,摩托车20辆。6、8分邮票70张,4分邮票30张。7、错2题。8、损坏了10个。9、鸡9只,兔11只。10、2元邮票24张,5元邮票10张。11、大船5只,小船7只。12、汽车12辆,摩托车20辆。13、错4题。14、老师20人,学生80人。15、答:共答对21道题。以上就是极客数学帮整理的有关于鸡兔同笼问题公式、思路整理,学好鸡兔同笼很简单的全部内容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亚里士多德的小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我想拥有一个装满书籍的小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兔同笼顺口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