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华北豹豹的老家在哪?

&&&&华北豹种群&&&&发现了最大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上个月有了一个重要科学发现:通过长期野外观测,在延安的子午岭林区发现迄今最大的华北豹种群,同时证实陕西省子午岭林区和山西太行山林区分布着华北豹重要种群。&&&&研究者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以陕西延安子午岭林区的800平方公里核心调查区域内,共计拍摄到华北豹个体数量达到至少28只。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比较显示,这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豹密度最高区域。&&&&作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大型猫科动物,豹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顶端物种之一。根据2017年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豹的全球种群和分布区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在很多历史分布区,豹栖息地和种群消失达到90%以上甚至全部消失,豹的全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博士说,历史上,中国豹相关的野外科学调查十分稀少。先后多次试图获得华北豹及中国豹种群的实地信息,但每次都无所收获,以至于关于中国豹数量分布等信息上是空白,而物种的濒危等级只能基于少数专家的经验推断给出。这些显示了获取华北豹乃至中国境内所有豹种群基础科学信息的迫切性。&&&&从2011年开始国家组织力量开始系统调查和监测华北豹种群,一张由无数红外相机形成的无形网络在可能存在华北豹分布的华北森林中逐步延伸和展开,随着豹种群调查和评估工作计划不断推进,中国境内的野生豹尤其是华北豹的分布和生存信息逐渐丰富起来,调查结果令人振奋:华北豹在调查区域内的多个林区均有分布,而陕西子午岭林区和山西省太行林区为华北豹的重要繁殖种群。&&&&调查还发现,在陕西子午岭林区和山西太行林区,狍、野猪等有蹄类动物种群分布和数量得到很好的恢复,不仅仅是食草动物得到恢复,同时,如獾、赤狐、果子狸、黄喉貂、豹猫等食肉动物群系也得到良好的恢复,走在林间,与这些野生动物相遇甚至亲密接触并不罕见。这些组成生态金字塔基的物种一旦得到良好恢复,豹自然会得到充足的食物来源而维持整个种群的健康发展,这就是延安林区能够庇护迄今最大的华北豹种群的真实原因。&&&&豹,作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顶端物种之一,只有其生存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恢复到良好状况,才能支撑豹种群的有效繁衍和发展。而豹作为进化辐射最成功的大型猫科动物,有着广泛的食谱和强大的适应能力。当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时,豹种群能够很快随之反弹。&&&&冯利民说,从目前豹的调查结果和分布态势,可以折射出我国在全国尺度上,尤其是华北和西部脆弱生态系统正在或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华北豹重要野生种群的发现,以及豹在其他历史区域重新出现,是华北和西部的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逐渐开始恢复的直接标志。&&&&“我们可以乐观地看到,豹作为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和生态恢复的指示物种,继东北虎之后,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旗舰物种。”&&&&让豹回老家&&&&会带来危害吗&&&&可能有人会问,北京有了豹子和没有豹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把豹子带回“老家”北京,它会不会和人发生冲突呢?&&&&在宋大昭看来,与漠不关心的态度相比,有质疑有疑虑也是好事。确实,豹子毕竟不是狍子,它是大型猛兽,只要存在于人类社会周边就会对人产生威胁。但是在北京,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宋大昭给出了一些数据:北京市目前有可能出现豹回归个体的地方包括远郊区县的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延庆,而潜在栖息地还包括昌平、平谷和海淀的一小部分。从人口数量看,五个远郊区县理论上可能受到豹影响的人口约占北京总人口的1.4%。即便在远郊区县,北京的居民现在也主要生活在主干道附近,而非山里;北京并不发展畜牧业,除了少量山区农田外,人类居民进入山林的机会微乎其微,还不如驴友遇到野生动物的几率高。&&&&北京虽然地大山多,但这么大的地方可能有多少豹子呢?&&&&虽然现在没有足够的华北豹研究数据,但从远东豹以及少量发布的华北豹调查数据来看,在现存较完好的华北豹栖息地里,每100平方公里的成年定居豹数量约为1到2只;而北京山地面积约10317.5平方公里,考虑到森林质量、猎物数量等栖息地影响因素,北京在10至20年内可看得见的金钱豹潜在栖息地面积也不会超过100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北京地界上大概能养住约10至20只豹子。&&&&“换个角度说,即便北京有豹,人们也是基本不会感觉到其存在的。”宋大昭说,比如北京有野猪、狍子、中华斑羚这三种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还有豹猫、猪獾、狗獾、果子狸、貉、黄鼬这些中小型食肉目动物,那么除了黄鼠狼以外,有多少人觉察到过这些野生动物呢?可以不夸张地说,北京99%的人都没有在野外见过这些动物。为什么,一是数量少,二是动物怕人。&&&&国内大多数地方的野生动物都很怕人,伴随着中华农耕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野生动物早已把躲避人类深深刻在自己的基因里。至于数量少、性情机警的豹,更不要去想那些走在山里会和它遭遇的事情,即便在有豹子活动的地方,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在野外见过一次豹子。&&&&宋大昭说,猫盟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曾经在山西和顺的项目地访问过不少人,豹子有没有伤过人?打听到过两次:一次是一个人下套子套住了豹,结果去查看时被豹反扑抓伤;另一次是一个伐木工人在山上遇到豹子,然后他用石头去砸,反被豹抓伤。而在四川等地,从没有听到过一起豹子伤人的事件。&&&&华北豹需要&&&&完整的太行山&&&&说起这些年寻豹找豹的经历,宋大昭最难忘的是一次豹的死亡。&&&&去年5月,在结束山西的外勤返回北京的路上,他得知,一只山西的华北豹在路上被车撞死了。&&&&豹子怎么会上公路?虽然不知道现场的情况,但熟悉豹习性的宋大昭知道,豹并不喜欢在公路上行走。&&&&作为一种森林型动物,豹倾向于选择封闭性生境。它虽然喜欢利用山里平坦的兽道、小径乃至防火道、机耕道等,但过于暴露开放的公路并非豹所喜好。这只豹之所以会被路杀,是因为它不得不上公路。&&&&一只成年雄性华北豹的领地可达200平方公里,即便是一个很小的豹种群也会覆盖数百至上千平方公里。而华北,没有这么大的无人干扰的栖息地。太行山里如今密布着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防火道、游览道等道路构成的路网,这些道路中只有极少数能被豹等野生动物所利用,而其他的都会成为野生动物的活动阻碍。一只华北豹的一生中会无数次跨越这些人工建造的道路,而每一次都是冒险。&&&&在此次事件死去的豹看上去像是一只很年轻的公豹。它或许刚刚独立,正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独自探索,寻找自己的领地,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应付复杂环境的经验。然而,这个世界对它来说太过凶险,它的独立生活才刚刚开始就结束了。&&&&在猫盟多年的监测中,华北豹会挑选道路两边植被遮蔽性好、山体接近而坡度较缓的地方过马路,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在公路和空旷地带的时间,而它们也倾向于选择车流量较低的道路和时间段过路。&&&&但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过马路的危险有增无减。对野生动物而言,进化还来不及告诉它们如何去躲避耀眼的车灯、疾驰而来的车辆,有些动物学会了看到车就躲开,但还有很多动物在面临该种情况时会本能地静止不动,悲剧就此发生。&&&&兔子、松鼠、獾、豹猫……经常有因野生动物被车撞而死亡的现象,因此诞生了一个词:路杀。&&&&野生动物被路杀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鲜有人停车看看,只是这次死亡的是一只豹,一种罕见、珍稀的顶级猎食者,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如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宋大昭说,作为一个捕食者,豹只有足够大的家域范围、足够多的食物才足以支撑它的生存。通常食物密度越大的地方,豹需要的家域范围越小。&&&&对于一个物种来说,一只两只并没有什么意义,一个健康的种群才具有生态价值。对于豹这种需要大面积家域的物种来说,一个健康种群需要的就不只是一两座山这么简单,它们依赖整座太行山脉的健康和完整。&&&&“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提出修复太行山荒野的原因。有人热衷于质疑为什么不是在山西河北一带做好保护留住豹子。事实就是如此,那样一块看起来很巨大的栖息地并不足以容纳一个健康的华北豹种群,容纳几只豹没有问题,但是几只豹的种群不够健康,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基因衰退,被自然淘汰掉,或者因为某种人为干扰而被轻易瓦解。”&&&&宋大昭说,“带豹回家,任重而道远。”作为普通市民,也可以加入到这一行动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不消费野生动物及制品、拒绝野味、山区行车注意避让,不惊扰野生动物、实现生态文明游等,也许不久的将来,随着北京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恢复和完善,华北豹的矫健英姿将再次出现在京华大地。&&&&本报记者&蔡文清&J177&&&&&&&视觉中国供图&&您好!欢迎您光临延安市林业局
当前位置:
>>>>>>正文
本报北京6月7日电 (记者赵婀娜)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获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对外发布重要科学发现,通过长期野外观测,科学家在陕西延安的子午岭林区发现迄今最大的华北豹种群,同时证实陕西省子午岭林区和山西太行山林区分布着华北豹重要种群。
华北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介绍,过去的一年内,研究团队在陕西延安子午岭林区的800平方公里核心调查区域内,拍摄到华北豹个体数量至少28只,这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豹密度最高的区域。
版权所有 ?
延安市林业局 | 网址:lyj.yanan.gov.cn 地址: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综合1号楼五层 | 电话:   | 网站标识码 | 
您是本站第打死华南虎的“英雄”很多,打死华北豹的“英雄”大家听说过吗?_华北豹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2贴子:
打死华南虎的“英雄”很多,打死华北豹的“英雄”大家听说过吗?
打死华南虎的“英雄”很多,打死华北豹的“英雄”大家听说过吗?1975年农历3月25日,陈传香随生产队社员们到山上刨洋芋,到树林里解手的李守芝突然看到,约100米远的地方,一只金钱豹正扑向一只山羊,惊吓中的李守芝大喊&老巴子(神农架对金钱豹称呼)来了!&一边喊叫,一边躲避。地里干活的男女老少听见李守芝的呼叫后,一个个四散逃去。金钱豹听到喊声,掉转头朝人群扑来。金钱豹将来不及跑掉的农妇柯正玉扑倒,抓破了柯正玉的鼻子和手背。柯正玉和豹子滚在一起。听到喊叫声,陈传香刚准备起身逃跑,看到金钱豹正张开血盆大口扑向柯正玉。她想也没想,本能地从金钱豹侧面扑过去,转身骑到金钱豹腰背上。她右手扳住金钱豹下巴,左手扭住金钱豹头部,用尽全部力气,连踹带扭,金钱豹颈部和腰部喀嚓喀嚓直响。金钱豹受伤后,放掉了柯正玉。陈传香此时还不知道,她已将金钱豹腰骨压断,金钱豹的两条后腿已不能动弹。她见金钱豹还没死,又连踹带蹬手捶,活活将金钱豹打死。陈传香打死的那只金钱豹,身子和尾巴加起来足足有7.6尺长(约2.53米)。顿时,各种荣誉向陈传香涌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湖北省军区作出决定,授予陈传香&打豹英雄&称号。日,湖北省革委会、湖北省军区、湖北省妇联在武汉为她举行授奖大会,1700多人参加大会。已被陈家卖掉的那张豹皮也被重新买回来,制成模型,抬到会场供人参观。省党、政、军主要领导向陈传香颁发了奖状及奖品(《毛泽东选集》一套、半自动步枪一支和子弹一百发)。此后,常有小车上门接她去出席省里和郧阳地区的一些会议。
1980年,事隔打死豹子5年后,有关部门为陈传香办理了招工手续,她成了一名养路工。由于陈传香没读多少书,调到神农架林业局后,一直做清洁工作。她和红坪镇高坪村小伙子郭道金结婚。1983年腊月初五,陈传香在家中生孩子时大出血,医生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抢救方才脱险,女儿平安落地。陈传香生小孩后长期贫血,体重也从当年打豹时的70公斤下降到50公斤。2001年,已干不了体力活的陈传香找到林业局领导,请求退休。45岁的她从这一年起一直退休在家,每月退休金为700元。退休后陈传香身体更是一天不如一天。2004年9月,陈传香在武汉同济医院检查,专家诊断她患上了脑梗塞,脑梗塞引发偏瘫。日,陈传香去湖北省宜昌市治病途中病情突然加重,因抢救无效,在兴山县病故,终年52岁。
2010年,武当山至神农架公路修筑时,人们在离陈传香当年打豹地点附近的燕子垭口公路边,竖起了一座&打豹英雄陈传香&的塑像。从此,雕像成为了这条路上的靓丽景点。
可见,自作聪明的人类有时候是智障。
是华北豹的过错吗?先不说“巾帼英雄的勇猛”,华北豹仅仅是为了吃一只羊,就判了死刑?其实过错在人!说明那时候华北豹已经没有充足的食物生存,生态环境已经变坏,人类的活动已经侵犯了野生动物的领地。
与此类似的还有砍树。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砍树“英雄”在长江上游砍树,砍得越多“功劳”就越大,评为劳模到北京领取荣誉奖状。生态的破坏终于报复了人类,长江水不再清澈,成为第二条黄河,水位不再稳定,或洪水,或接近干涸。有一次长江水位的骤降导致“千湖之省”之称的江汉平原湖泊无水,洪湖也接近干涸!
当初的江西革命根据地,红军有五次围剿和反围剿,惊天动地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历时十年!但是很少有人想到那时候的江西是有华南虎的!可见,尽管那时候的江西省有惊天动地的革命战争,但是华南虎并未灭绝。
但是建国后,出现很多“打虎英雄”,把饥饿、不得不吃人的华南虎灭绝了。是人类的智障和无知,让华南虎灭绝了!华南虎、华北豹都是肉食动物,都怕人、回避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与人类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华南虎、华北豹的生存空间被人类的活动破坏了……树被砍光(媒体多次有过曝光),山石裸露,乱狩猎造成野鹿、野猪等动物消失,食物链中断,华南虎、华北豹面临的是屠杀、是饥饿、是灭绝!这些“打虎英雄”和“打豹英雄”恐怕一辈子都没有反思过。这是谁的责任呢?
还可以看看中国牧区等各地的鼠害。因为乱用鼠药,消灭了繁殖力弱的老鼠的天敌,草原老鼠横行,草场退化(上过电视)。村里乱投放鼠药,猫头鹰开始不敢吃老鼠,改吃老百姓的鸡(上过电视)。毒蛇少了,老鼠成灾,在南方的水稻田里肆虐(上过电视)。后来,一些人觉悟了:鼠害的祸首是鼠药!人们开始禁止在内蒙、新疆、青海等牧区再用鼠药,改用天敌灭鼠。但是本地的老鼠天敌都被鼠药毒死了,怎么办?只有人工饲养培训一批狐狸,然后放进鼠害牧区。很快就见效了!村里也禁止放鼠药,经过一段时间,猫头鹰又开始捕鼠了。禁止捕蛇后,水田的老鼠解决了。
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觉悟!有鼠、无鼠灾才是正常的,因为生态的平衡是动态的!(老鼠多了,天敌就多;天敌多了,老鼠就少了……)鼠药还在全国贩卖。由于各级官员勤政廉政还不到位,法律上禁止的毒鼠强还在全国肆虐!喜欢捉老鼠的猫被鼠药毒死了,留下的都是不捉老鼠的猫。鼠药给罪犯带来方便,因为毒药容易得到。……人类犯下的这些愚蠢的错误,至今没有认识到。
中国人欠了它们太多还在自以为是
江西和湖南是华南虎两大传统故乡,这两个省的华南虎被群灭了,非常遗憾
2.53米的体长...
打豹子和打狼一样,打腰腰断了就废了以前说狼是铁头铜尾豆腐腰拿扁担打最好
2.53m......华南虎的大小
当时的人放卫星得还真够小的
所有灭绝的动物和快灭绝的都是人逼的!可惜啊!!!!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北京户口”华北豹在京消失十余年 改善环境让豹自愿回家 | 北晚新视觉
“北京户口”华北豹在京消失十余年 改善环境让豹自愿回家
作为最令人着迷的动物类群,虎、狮、豹等大型猫科动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种猫科动物竟然与北京有关,它就是华北豹。
作者:蔡文清
猫盟在晋中太行山区发现华北豹的粪便
来源:新华社
摄:陶希夷
豹,民间俗称金钱豹,在中国,有四个亚种,分别是华北亚种、印度亚种、印支亚种和东北亚种。其中,华北亚种与华南虎一样,是仅生活于中国的特有亚种,国际上又称中国豹,它就像华南虎一样,是唯一一个仅生活在中国的豹亚种,也是目前华北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最顶端物种。这个中国特有豹亚种的模式标本采自十九世纪的北京。对于有北京户口的华北豹来说,北京是它的家。
现在的北京还有没有豹子?如果有,又分布在哪里?即使是专门研究猫科教授的专家也很难给出准确答案,于是有些人就开始了调查走访。
宋大昭,中国环保民间机构“猫盟”创始人、豹项目负责人,酷爱猫科动物,人送外号“大猫”。“从黄河到长城,当整个太行山脉都有豹在林间漫步,这将是中国东部多么瑰丽的自然奇观!”怀着这样的梦想,他和朋友们从2010年起就在北京山区寻找华北豹,
“刚开始,我们是信心满满的。然而随着我们在怀柔、门头沟、房山、昌平等地的山里走了一大圏、装了一堆红外相机之后,我们的信心慢慢变成了疑虑:北京是不是已经没有豹子了?”
2012年让宋大昭惊喜的事发生了,在门头沟直线距离不足20公里的小五台山保护区,让大家魂牵梦萦的豹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红外相机镜头里,”当时的感觉是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如果小五台还有豹,那么北京一定能有。”
然而接下来的几年里,在小五台安装的红外相机再也没有拍到豹,如同一个幻影,给了宋大昭希望然后又将它浇灭。
“从豹生存环境的角度来看,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是一个连续完整的华北豹栖息地,豹会沿着山脉扩散、建立领地,两山交汇的北京拥有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山地面积,是它们的重要家园。”指着地图,宋大昭介绍,过去,河北、山西的华北豹可以沿着太行山脉北上一路进京,也可以一路南下进入河南乃至陕西秦岭。
但是,近50年来,这条天然的扩散之路不再畅通。公路切断山脉、村庄和农田蚕食山林,栖息地面积缩减,兽夹、电网、钢丝套屡禁不绝,野猪、狍子等猎物也随之减少;华北豹的扩散空间越来越有限,过去完整的种群逐渐孤岛化,残存的个体只能走向消亡。
2005年后,不管人们如何苦苦寻觅,北京再也没发现过华北豹的身影。
随着在华北地区“跑”的山越来越多,宋大昭也渐渐明白了什么样的山里才能留得下豹,豹需要适宜的环境需要一定的食物,作为华北地区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食肉动物,与之伴生的其它动物也不能少。
让宋大昭欣慰的是,虽然豹消失了,但是孢子、野猪、豹猫、赤狐等动物的踪迹依然存在,这些动物如此眷恋着山林,只要有一点点空间,它们都会顽强地生存。
那么,豹在哪里,能不能让它们再回到“老家”北京?2017年,一个公益活动“带豹回家”启动了。
在采访中,宋大昭告诉记者,“带豹回家”不是要向北京空投豹子,而是以豹之名,修复荒野,改善太行山环境,恢复其生物多样性;重新连通被割裂的生态廊道,帮助华北豹避开盗猎者的戕害,让豹从山西、河北沿着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自然扩散,重回阔别十多年之久的北京老家,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建立人与自然荒野的紧密联结。
“带豹回家,就是让消失的华北豹重新回到北京,这便意味着修复扩散廊道,唤醒人们对身边荒野的关注和守护的热情,让人与自然学会和谐地共处,让太行山脉重新焕发生机,长出灵魂。一言以蔽之,以豹之名,修复华北的荒野, 青山绿水,万千生灵,以此为家。”
“带豹回家”活动一经推出便引来众多关注,不仅在短时间内筹集到一定款项,还聚集了很多热爱野生动物的志愿者,人多力量大,短短一年时间里便完成了跨度长达230公里的民间走访。对此宋大昭很是感动, “为大型食肉目猛兽重建栖息地,直至其悄无声息地重返我们身边,这件事情在过去可能是匪夷所思的,但是在生态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它看上去并不那么难以理解。”
在宋大昭的计划中,“带豹回家”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找到豹子。主要采用红外相机野外调查的方法,调查太行山北段华北豹的分布现状。第二阶段,找到归路。对太行山北段进行预设扩散廊道的走访调查,收集线索,评估当地生物多样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廊道路线,勾画华北豹种群扩散的廊道。第三阶段,带豹回家。利用猫科动物的扩散天性,让豹在自然状态下在畅通的生态廊道下扩散回京。
“只要山在,野生华北豹在,基因里的扩散天性总会领着它们回家。”
宋大昭说,前两个阶段并不难,一两年就能实现。然而第三阶段却非常难,因为人们并不能干预自然规律,必须让豹在自然状态下扩散回京才算成功,以监测到母豹在北京繁殖成功为标志。”这一阶段也许需要10年,也许需要50年,也许更久。 我们已经和华北豹打了10多年交道,不在乎把这场交往持续一生。因此,这个项目不设截止时间。”
(原标题:野生的豹子,北京还有吗)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vip.sina.com
工信部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带豹回家是什么?
“带豹回家”不是要向北京空投豹子,而是以豹之名,修复荒野:改善太行山环境,恢复其生物多样性;重新连通被割裂的生态廊道,帮助华北豹避开盗猎者的戕害,让豹从山西、河北沿着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自然扩散,重回阔别十二年之久的北京老家,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建立人与自然荒野的紧密联结。
志愿者团队于2017年4月开始集结,项目执行依托于科学的调查和评估,以及脚踏实地的野外工作。目前项目首期已经完成跨度长达230公里的民间走访,太行山北段的华北豹种群仍在持续寻找中。
为什么是华北豹?
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国际上又叫做中国豹,就像华南虎一样,是唯一一个仅生活在中国的豹亚种。这个中国特有豹亚种的模式标本采自19世纪的北京。对于有北京户口的华北豹来说,北京是它的家。
已经在北京消失12年的华北豹,是华北山地的灵魂。惟有华北豹的回归能唤回公众关注自然的热情,使太行荒野重新焕发生机。
您也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在腾讯公益发起了募捐,期待您的关注
了解更多信息,更懂动物保护
奔跑在山脊上
在猫盟老鸟带领下进山调查
森林的守护者
红外相机是如何安装的
有时会四脚着地
调试红外相机
湿嗒嗒的小蘑菇
冒雨在山林里做调查
您家有野货吗
暗访村民日常闲聊很重要
背影里的深情
看不够我们深爱的山林
林子里的小蘑菇
生物多样性调查也包括植物
相机破坏者
拍下这一幕的红外相机骂道
敏感的林中精灵
衡量生态指标的关键物种
镜头感很强的赤狐
拍我!拍我!我最可爱!
我是网红狗獾
我和狗獾长的一点儿都不像
感谢又漂亮又可爱的主食
这有两个性感的PP
小时候很可爱的野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中国野生豹数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