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或强碱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如何计算,求具体实验及数值计算

噢哦,这个页面找不到了
下载作业帮可以找到更多答案中和热一定是57.3kJ/mol吗?弱酸、弱碱发生中和反应测出的中和热是否也叫中和热?
问题描述:
中和热一定是57.3kJ/mol吗?弱酸、弱碱发生中和反应测出的中和热是否也叫中和热?
问题解答:
以下是教师用书上说的,很权威.所以我的回答是:弱酸、弱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也叫中和热,不过不等于57.3kJ/mol了.1.中和热发生中和反应时,由于所用的酸和碱有强弱不同,又有一元、二元或多元之分,因而中和热各不相同.(1)一元强酸跟一元强碱的中和热一元强酸跟一元强碱中和时,中和热为-57.3 kJ/mol.(2)一元强酸跟一元弱碱或一元弱酸跟一元强碱的中和热如果有一元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其中和热所放出热量一般都低于57.3 kJ/mol,也有个别高于57.3 kJ/mol的.这主要取决于弱酸或弱碱电离时吸热还是放热.一般地说,弱酸或弱碱的电离是吸热的,因此,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还要扣除电离时吸收的那部分热量,中和热也就低于57.3 kJ/mol.例如,1 mol CH3COOH跟1 mol NaOH溶液反应时,中和热是56.0 kJ/mol.有的弱电解质电离时是放热的.例如,1 mol氢氟酸电离时放出10.4 kJ/mol热量.当它跟1 mol NaOH溶液反应时,中和热是67.7 kJ/mol.(3)二元酸跟一元强碱的中和热二元酸的电离是分两步进行的,两个H+的中和热各不相同.中和第一个H+的中和热,等于57.3 kJ/mol减去二元酸电离出第一个H+所吸收的热量ΔH1;中和第二个H+的中和热,等于57.3 kJ/mol减去二元酸电离出第二个H+所吸收的热量ΔH2.因此,二元酸跟一元强碱的中和热ΔH可用下式表示:ΔH=-〔2×57.3 kJ/mol-(ΔH1+ΔH2)〕(4)多元酸跟一元强碱的中和热三元酸跟一元强碱的中和热为ΔH,三元酸里的三个H+电离时所吸收的热量依次是ΔH1、ΔH2、ΔH3,则得:ΔH=-〔3×57.3 kJ/mol-(ΔH1+ΔH2+ΔH3)〕 再问: 不是说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为标准的吗?怎么会出现“三元酸跟一元强碱的中和热为ΔH,三元酸里的三个H+电离时所吸收的热量依次是ΔH1、ΔH2、ΔH3,则得:ΔH=-〔3×57.3 kJ/mol-(ΔH1+ΔH2+ΔH3)〕 ”?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是的,定义说的!中和热指1molH+和1molOH-中和生成1mol的H2O所产生的热量.
中和热的测定需要在溶液之间进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大量热,但这不是与稀硫酸反应出的中和热.如果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测定的话,放热会远远大于57.3KJ. 再问: 放出的热量远大于57.3KJ是不是因为固体变溶液需要放热呀? 再答: 是的,氢氧化钠溶于水大量放热
该反应除了生成难容物硫酸钡,还生成的有水.一般中和反应指在稀溶液里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是放的热量,即等于57.3kj,该反应有生成了硫酸钡,故中和热要大一些
少,弱酸电离要吸热
强酸强碱反应前已经全部电离了,因此中和反应的时候没有新的电离,即电离的热效应没有计算在中和热里面而弱酸弱碱反应时,会有新的电离,这个电离会产生热效应. 再问: 这是因为强酸强碱是强电解质,而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的缘故吗 再答: 是因为弱电解质反应时还会电离出新的离子,而强酸强碱反应时没有电离出新的离子。
是1mol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完全中和 放出57.3kJ/mol题目中没有说物质的量
1.中和热是稀强酸和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而不是KJ/MOL2.乙醇是可再生燃料3.HF为弱酸.57.3是稀强酸和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HF电离为H+与F-时还有能量变化4.Mg+H2O2+2H+==Mg2+ +2H2OMg(OH)2在碱性环境下能存在
必须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才是57.3kJ/mol,而且△H=-57.3kJ/mol,这个应该是你打错了.如果是浓溶液会大于57.3kJ/mol,因为浓酸和浓碱稀释放热.如果是弱酸和弱碱会小于57.3kJ/mol,因为弱酸和弱碱电离需要吸热.
不对~高中所学的中和热是酸碱中和(通常是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H2SO4与Ca(OH)2发生反应的中和热仍为-57.3KJ/mol.理解这句话主要是要弄懂中和热的定义.高中所学的中和热通常不考虑弱酸弱碱,强酸强碱的中和热通常均为-57.3KJ/mol.如果这句话这样说“H2SO4与Ca(
不是.只有强酸强碱稀溶液中和热才是57.3KJ/mol,弱酸弱碱溶液的中和热会低于这个值,因为中和中弱酸弱碱发生电离,而弱酸弱碱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因为1mol氢离子和1mol氢氧根反应的中和热是57.3k/mol,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是2mol.另一方面,中和反应指酸和碱反应生成水的过程,硫酸钡的影响不应考虑在内.
错误,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HF是弱酸,不是强酸,在反应过程中电离会吸热,导致反应热小于57.3kJ/mol ,所以是错误的.
选CCH3COOH是弱酸,电离过程要吸热,所以Q1最小;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所以Q2最大,而HNO3的Q3正好是中和热的数值,介于Q1和Q3之间,题目中的Q前面有负号,所以不必考虑负号的影响,所以选C.Q2>Q3>Q1
我怎么看这都是对的,如果实在要说有错,可能就是溶液要用(aq)来标注吧.
HCl+NaOH=NaCl+H2O+57.3KJ/mol 或HCl+NaOH=NaCl+H2O △H = -57.3/mol
20g即0.5molNaOH放热=0.5*57.3=28.65
中和热为53.7 kJ/mol中和热△H为-53.7 kJ/mol燃烧热也是一样的,只说燃烧热,就不加负号.如说焓变,就加负号.因为中和和燃烧一定是放热的
对,另一部分热量是由浓硫酸被稀释放的热
弱酸电离需要吸热 再问: 谢谢 这个我知道 还有就是实验中可能导致他小于数值的原因 再答: 反应慢 释放热量多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298K时,∧m(LiI)、λm(H+)和∧m(LiCl)的值分别为1.17×10-2、3.50×10-2和1.15×1
问题描述:
298K时,∧m(LiI)、λm(H+)和∧m(LiCl)的值分别为1.17×10-2、3.50×10-2和1.15×10-2S•m2/mol,已知LiCl中的t+=0.34,则HI中的H+的迁移数为(设电解质全部电离)()(A)0.082 (B)0.18 (C)0.34 (D)0.66
问题解答:
百度知道趣味化学团队乐意为您解决问题!首先,我从您给出的条件单位上猜测应该是极限摩尔稀释电导率,那么这个题目就非常简单了!根据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既然已知LiCl中的t+=0.34,那么LiCl中的t-=0.66,也就是在,∧m(LiCl)的1.15×10-2中,锂离子贡献了三分之一,氯离子贡献了三分之二,算出来锂离子的极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3.91*10^(-3),进而又因为碘化锂的值是1.17×10-2,那么碘离子的贡献是1.17×10-2-3.91*10^(-3)=7.79*10^(-3),又已知氢离子的摩尔稀释电导率为3.50×10-2,那么氢离子的迁移数就是3.50×10-2/{3.50×10-2+7.79*10^(-3)}=0.8179四舍五入以后选A(你的A选项是不是打错了?否则就没有正确选项了)至于楼下几个答案,表示无力看懂,求给出证明.拒绝泛滥回答,拒绝粗制滥造,百度知道趣味化学团队,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0.34*1.15*10-2=Li的“栏母大”=0.7-0.79,这个数就是碘的“兰母达”电子迁移数(好像是这么叫得)0.=0.04279,这个事碘化氢的摩尔电导率0.035/0.9,这个就是结果约等于0.82公式都在付现采那本书下册
Q1>Q2因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是完全反应的焓变,即使标明了可逆反应,仍就代表完全反应的反应热.而实际反应是不能完全转化的,所以有一部分热量未转化,所以方程式代表的转化的更多,所以Q1>Q2
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表示1mol氮气(g)与3mol氢气(g)生成2mol氨气(g)反应的热量为92.4kJ,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1molN2和3molH2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kJ,故答案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N2和3
c ,因为反应是不完全的,消耗氮气不足1mol,所以产生热量小于92.2KJ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1mol HCl的稀溶液与含1mol NH3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但是HF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热,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mol,故A正确,故选A.
NH3.H2O ==可逆== NH4+ + OH- 含1molNH3 的稀溶液,并不是含1mol NH4+,即便是含1molNH4+,NH3.H2O 也不可能完全电离,弱酸弱碱永远存在电离平衡,并且电离出的H+和OH-永远是少量的,大量未电离,那么在发生中和反应的时候就会不断电离出来,要吸热,所以放出的热量要偏小NH3
C.因为是可逆反应,没办法完全放出热量.
NH3溶于水后形成NH3·H2O.一水合氨是弱碱,电离时需要吸收一部分的热量.因此测得的热量会偏小,答案选C.
2H2S+SO2=3S↓+2H2O,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S,S质量为48g.当n/m=1/2时恰好反应,现在n/m=1/5,明显是m过量因此拿SO2去计算.96 148g n=0.5molm=5n=2.5molm+n=3 再问: n=0.5这一步不理解。 再答: 计算啊姐姐 3S~~~SO2 96 1 48g n 9
先来计算△S么,△S=(1.895-2.866)*.258J*(mol*K)-1S金-S石=-3.258J*(mol*K)-1,所以S金=5.964-3.258=2.436J*(mol*K)-1由S金小于S石,所以金刚石的排列更加有序.从结构上也可以看出来,金刚石是典型的正四面体结构,很有规整性,
△H-T△S=2.886KJ/mol1.895-298*△S=2.886△S=-0.003KJ/mol·K=S(金刚石)-S(石墨)=S(金刚石)- 5.694S(金刚石)=5.691KJ/mol·K 不过我感觉,熵的单位是不是错了,应该是“J/mol·K” 吧
白磷有2mol原子,氧气有4.5mol氧原子;设二个未知数可计算出最后生成0.375molP4O10,0.125molP4O6mol,故物质的量之比为3:1.给的条件有点不足,算不出放出的热.只能说因生成P4O10而放出的热为614.25kj.因打一些字母等较麻烦,未给具体方程式,请谅解!
白磷有2mol原子,氧气有4.5mol氧原子;设二个未知数可计算出最后生成0.375molP4O10,0.125molP4O6mol,故物质的量之比为3:1.设完全燃烧的白磷为nmol,未完全燃烧的白磷为mmol,则有m+n=62/124=0.55m+3n=50.4/22.4=2.25则m=0.375 n=0.1250
酸和碱抑制水的电离,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对于氢氧化钠而言,溶液中的氢离子是由水离出的,PH=9,则c(H+)=10-9mol/L,因为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的浓度等于10-9mol/L;对于Na2CO3而言,碳酸根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是水电离的,PH=9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根浓度为
ln(K1/K2)=(H/R)×((1/T1)-(1/T2)) 假设H(500K)=H(298K)带入求得K2=1.4×10^10
HAc + H2O = Ac- + H3O+ Ka=1.76*10^-5Ka= [H3O+][Ac-]/[HAc] 设[H3O+]=[Ac-]=x mol/Lx^2/Ka = 0.10x = (0.10*1.76*10^-5)^0.5 = 1.33*10^-3 mol/L
pH=4 c(H+)=10^-4 mol/LKa=c(H+)^2/0.01=10^-6 再问: 稀释一倍后的Ka和解离度是多少 再答: 只要温度不变,Ka不变,再问: 我知道,问你解离度怎么得到再问: 再问: 谢谢,我会做了
(一式*2)减去2式,得答案,-221-(-393.5)口算出选B 再问: 一式为什么要*2??做这类题有什么技巧么?? 再答: 孰能生巧,你要仔细观察啊,前面的氧气没了?为什么没了,因为用加减减掉了啊,前面是0.5的氧气,后面是1的氧气,自然想到1式*2,-2式,目的就是要吧氧气消掉,明白拉吧再问: 谢谢啦~~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噢哦,这个页面找不到了
下载作业帮可以找到更多答案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HI(g) 1/2H2(g)+ 1/2I2(s);△H = &#kJ/mol,由此可知1mol HI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可以放出26.5kJ的能量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C.由C(石墨) ===C(金刚石)& ΔH=1.90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在100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酸强碱溶液的ph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