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联络通道喷射混凝土试块制作没有做试块怎么办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广州地铁某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塌方处理探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广州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监测分析--《中国市政工程》2010年05期
广州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监测分析
【摘要】:广州地铁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中,对冻结盐水温度、冻土温度、隧道变形等方面进行了跟踪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的建议。
【作者单位】:
【分类号】:U455.4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晓敏,苏立凡,贺长俊,关继发;[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盛平,于广云,王立波;[J];地下空间;2005年03期
仇培云;岳丰田;杨国祥;孙猛;;[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李双洋;张明义;高志华;张淑娟;;[J];冰川冻土;2006年06期
李大建;;[J];都市快轨交通;2007年02期
张景钰,方江华,汪仁和;[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王星华;汤国璋;江亦元;巢万里;;[J];矿冶工程;2006年03期
,杨国祥;[J];力学季刊;2005年03期
陈明雄,翁家杰;[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罗俊成,史海鸥,徐兵壮,王建平;[J];现代隧道技术;2002年04期
王晖,竺维彬;[J];现代隧道技术;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国璋;[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先龙;[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2年
付国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冯建伟;[D];河海大学;2005年
陶德敬;[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吴清民;[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张瑞;[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宁方波;[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张玉娟;[D];天津大学;2006年
毛良根;[D];同济大学;2007年
崔安杰;[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庆贺,宋杰,阮林军,吴立鹏;[J];施工技术;2001年01期
周晓敏,苏立凡,贺长俊,关继发;[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柽;笱松平;吴义明;;[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04期
张宇华;;[J];市政技术;2010年S1期
刘书荣;;[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7期
江洪;;[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王迎新;;[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S1期
张春杰;马喆;邱怀骏;;[J];信息通信;2011年04期
张文城;童念远;;[J];隧道建设;2011年S1期
肖双全;宿利平;;[J];市政技术;2010年S1期
何刚;;[J];市政技术;2010年S2期
林文书;林建平;王金峰;黄万平;马学忠;;[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宁;薛绍祖;;[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薛绍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王二平;刁国君;;[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宁;谢益民;;[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丙辉;刘卫功;王文正;沈辉;;[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李志强;;[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陈仁东;;[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A];天津市测绘学会四届十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4年
邢琦;;[A];济大学术论丛土木工程2005专辑[C];2005年
任中杰;郭辉;;[A];2008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敬泽;[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杨捷;[N];长江日报;2008年
周炜?实习生
薛婷婷;[N];西安日报;2008年
方列 何玲玲;[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李坤;[N];北京科技报;2008年
陈劲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新华社记者
方益波 方列;[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魏涛 彭红丹
颜开云;[N];长沙晚报;2010年
陈永刚 通讯员
李亮;[N];湖南日报;2011年
章盛莉 实习生
杨益;[N];长沙晚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正宇;[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韩煊;[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柳厚祥;[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孔戈;[D];同济大学;2007年
瞿万波;[D];重庆大学;2009年
王建炜;[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彭波;[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华骏;[D];浙江大学;2008年
王涛;[D];天津大学;2005年
丛恩伟;[D];天津大学;2004年
赵永正;[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王乾;[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吕虎;[D];同济大学;2006年
郭栋;[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姜波;[D];同济大学;2006年
孙玲玲;[D];清华大学;2008年
刘金生;[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广州地铁某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塌方处理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广州地铁某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塌方处理探讨
【摘要】:以广州地铁某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一次塌方事件的处理过程作为实例,介绍此类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及时、有效地降低损失、减小影响,以最快的时间恢复正常施工,为类似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分类号】:U45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志奎;张智博;;[J];安徽建筑;2006年02期
丁常国;[J];地下空间;2002年03期
焦苍;祝江林;范鹏;徐成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丁常国;贺淑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周海涛;[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4年01期
陈晓东;[J];都市快轨交通;2005年05期
胡怡东;;[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6期
唐忠;;[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5期
罗伟雄;;[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7期
吴祥红,古力,熊跃如;[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永胜;焦苍;;[A];大直径隧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2005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C];2005年
赵明好;张显杰;崔志刚;;[A];大直径隧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2005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C];2005年
徐成家;潘海洋;焦苍;范鹏;;[A];大直径隧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2005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秀竹;[D];中南大学;2005年
齐锋;[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王维;[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勇;[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沈尧兴;[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孙永刚;[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白中仁;[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曾令标;[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黄正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仝学让;[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卓普周;[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刘荣明;[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刘辉;[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忠隆,聂炳红,马晓力;[J];地下空间;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海彬;;[J];山西建筑;2011年21期
蒋连玉;;[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杨武;;[J];建筑施工;2011年07期
江洪;;[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张文城;童念远;;[J];隧道建设;2011年S1期
林文书;林建平;王金峰;黄万平;马学忠;;[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3期
李开文;毛勇;孙闯;朱泽奇;;[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7期
刘斌洲;贾高峰;;[J];四川水利;2011年04期
王法雨;;[J];隧道建设;2011年03期
王小龙;;[J];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典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许熠;陈柳娟;狄永媚;朱祖熹;;[A];渗漏工程治理技术论文集[C];2008年
林文书;林建平;王金峰;黄万平;马学忠;;[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李荣智;陈馈;;[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张琦;;[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邱仁科;;[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杨国涛;肖广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吴佩轸;卢中原;李正刚;林建华;;[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何冬明;;[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王宁;薛绍祖;;[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李棽棽;[N];滨海时报;2011年
杨捷;[N];长江日报;2008年
王立波;[N];中国建设报;2005年
;[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N];中国建设报;2006年
杨建平;[N];陕西日报;2009年
潘勤毅?刘旦
刘文亮;[N];广州日报;2008年
文雄 郭宗华 王海蓬;[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许霞 通讯员
张国杰;[N];国际商报;2009年
章华平;[N];建筑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戈;[D];同济大学;2007年
瞿万波;[D];重庆大学;2009年
王建炜;[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永正;[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王乾;[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吕虎;[D];同济大学;2006年
姜波;[D];同济大学;2006年
李明;[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王鑫;[D];中南大学;2009年
刘海林;[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丁良平;[D];同济大学;2008年
李桂;[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沈华骏;[D];浙江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地铁联络通道施工方案 广州地铁某联络通道施工方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铁联络通道施工方案 广州地铁某联络通道施工方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工程师曝料称广州地铁检测不合格仍验收成功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工程师曝料称广州地铁检测不合格仍验收成功
月底将开通的三号线龙归地铁站。《新快报》供图
  地铁三号线北延段被检测单位的工程师曝出结构强度不合格却成功验收后,引起舆论哗然。10月11日,广州地铁及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均表示,三号线北延段的一条联络通道确实未达到设计标准,但地铁公司称,该工程经设计单位验算,结构仍处于安全合格范围,遂已验收,将如期于10月30日开通。
  ■工程师爆料
  三号线北延线验收作假
  最近,广州地铁三号线被曝可能有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引起广泛关注,而爆料的是来自广州一家检测机构的高级工程师钟吉章。
  钟吉章最早反映地铁三号线北延线的质量安全问题,始于今年8月30日。他在新浪博客上贴了一篇文章,题目很惊人,自称“冒死爷”爆料。
  钟吉章在文章中提道:广州地铁三号北延长线的一段,去年由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了6个地方。按设计要求等级为C30,但结果只有一个地方刚合格(30.9MPa),其余的都相差甚远,基本全部不合格,据此构件强度应判为不合格。
  钟吉章在文中还说,检测结果出来后,施工方曾要求退回检测报告,被拒绝。待他再度问起此事,得知对方已经把事情“搞定了”。
  10日凌晨,钟吉章反映的情况在()上出现,引起网友强烈反响。钟吉章的前同事说,由于检测点下方有排水通道,一旦混凝土结构坍塌,会造成整个隧道被淹。
  ■质监站答复
  施工方违规检测性质恶劣
  据钟吉章举报,因为施工方制造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相关部门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通过了验收。但是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却否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目前该工程正进入验收阶段,完成日期是10月28日,但并未验收。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袁鄂称,其实此前该站就接到了网监部门传来的关于三号线北延段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信息,该站经初步核查后发现情况基本属实。
  袁鄂表示,在确认了施工方存在瞒报行为后,立即进行核实,施工单位隐瞒了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基本属实。
  袁鄂称:“施工方本身没有资格去委托检测机构对工程进行检测,他们这一行为是严重的违规。”施工方违规检测和瞒报行为,已经达到“性质恶劣”的程度,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将对其进行严惩。
  袁鄂说,施工单位将被标记不良行为,并将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再投标;另外,已启动立案调查程序,将根据情况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
  &&检测中心
  两个检测点未达到设计强度
  ■各方回应
  11日下午,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综合部部长毛吉化证实,钟吉章公布的检验报告正是检测中心最终出具的报告内容,确有两个检测点未达到设计强度。但他否认检测报告造假:“我们没有修改编造数据,检验报告没有问题。”
  他说,他们和地铁工程的施工方(北京长城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我们就根据检测样本实事求是地出具检测报告,合格就合格,不合格就不合格,至于施工方如何处理不合格的检测报告,是否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只能去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我们根本不参与。”
  毛吉化最后表示,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在检测报告上帮施工方作假。
  &&广州地铁
  地铁工程安全月底如期开通
  对于联络通道混凝土结构强度未达到设计标准但验收通过的疑问,广州地铁11日解释,设计单位对3号联络通道进行的安全验算结果显示,混凝土材料试件强度均合格,配筋和结构厚度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联络通道结构安全。
  日,在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下,地铁公司组织了该工程的子单位质量验收,根据设计单位的确认意见,一致同意该工程通过质量验收。该区间从去年8月完工后至今一年多来,地铁公司持续观测,联络通道未发现有开裂、变形和渗漏情况,使用正常。广州市地铁总公司11日通报称,三号线北延段隧道结构安全,按计划在本月30日开通试运营,市民可以放心乘坐地铁。
  广州地铁方称,由于地铁联络通道施工场地小,工程难度大,设计单位设计时有意提高联络通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强度验算,安全值明显高于工程规定的安全系数。
  施工方隐瞒不合格检测报告
  广州地铁公司质量安全部副经理苏振宇曾表示,在钟吉章网上发布相关信息后,今年9月30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将“不合格”的检测报告送到了地铁公司,“我们才知道,我们是被施工方蒙骗了!在去年验收这个工程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份标示工程不合格的检测报告。”
  施工单位11日称,由于子工程验收时隔已久,目前不能明确答复为何没有提交相关检测报告。但其项目经理认为,因为通过了结构安全验算,即便提交了相关检测报告,也并不影响验收。
  地铁公司解释说,联络通道的结构安全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不能说二衬混凝土厚度未达到设计标准,结构安全就不稳定。
  达到设计要求:不是验收唯一标准
  一位在建筑领域从业10年以上的资深专家11日称,在工程中确实存在某个建筑在一些构件上达不到设计强度但却能满足安全系数,最终通过验收的情况。他认为,一项工程是否可以通过验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因为设计强度通常都会“拔高”一些技术要求,比如强度为C25就可以,为了保险一点,设计强度就定为C30,如果实际强度只有C28,其实还是安全的,也可以通过验收。
  但该专家同时强调,地铁三号线北延线是否属于上述情况,首先取决于被检测点是否属于建筑的受力点,这个只能由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判断和计算。
  ■专家说法
  不达设计等级:肯定有安全隐患
  11日下午,从事多年隧道工程研究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房营光表示,如果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工程确实抗压强度不够高,必须要在评估之后进行修复。
  房教授称,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他无法对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工程的质量作出评判。但是,地下隧道的施工不同于地面建筑的施工,标准更加严格一些,所以如果达不到设计的标准和等级,那肯定就需要进行加固和修复。如果没有达到设计等级或标准,那就肯定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具体有多大的安全隐患,必须进行评估和复检,进行科学的评判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对话钟吉章
  我只相信舆论监督
  古稀之年,不安享天伦,反倒爆料,捅出了“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验收造假”的大娄子,钟吉章到底在想什么?他不怕招来打击报复么?11日,记者专访了这位70岁老者。
  记者:有人说,你是在被公司调岗减薪后,一怒之下,才把事情捅出来的?
  钟吉章:当然不是这样。对于造假的事,我一直都是不配合态度的。再说,我又不缺钱,有房有车,什么都有;我就一个高级工程师,又不图捞什么官做。我是本着对工程质量负责,才这么做的。
  记者:那你爆料的导火线是什么?
  钟吉章:发现问题后,没爆料,是因为觉得事情有解决的可能。但今年8月,有同事跟我说,地铁三号线北延段11月要启用了,我当时就急了,觉着不合格的东西启用,不是在拿生命安全开玩笑么?我决定把真相让大家知道。
  记者:从发现真相到现在,有没有向市政府、建委等单位反映过情况?
  钟吉章:没有。我也没有给政府部门写过信,觉得作用不大。我只相信舆论监督。所以我选择通过网络,通过媒体的方式,把真相广而告之。
  记者:从博客到()爆料,您当初最想达到什么效果?
  钟吉章:我想达到的效果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强大的舆论民意,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让领导管管这个事情。
  记者:作为爆料人,你居然还大方把自己的照片贴上网。
  钟吉章:因为遮遮掩掩的话,大家肯定不信,所以要大方一点。为了曝光这个事,不怕任何威胁恐吓。据《南方都市报》《新快报》报道
  安全与否一方说了不算
  由于工程师揭露的问题属于行业专门问题,技术评估的门槛比较高,一般人等难以置喙。而且在内部,工程验收的标准、测试样本的推定值和安全值之间又存在相当的弹性,如何取舍取决于很多业内规则,非专业人员实际上没有什么发言权。然而,此事已经引起公众普遍不安,带来安全阴影。如果要彻底消除恐慌心理,巩固对地铁的信任,局限在行业内发言是不够的。
  ――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线运营前夕,有资深工程师向媒体爆料,称该延长线的辅助通道在验收时有猫腻,向地铁公司提交了虚假的合格报告。《南方都市报》社论说,地铁投资巨大,因其功能之重要,因而不能存有半点闪失。人们有权知道,这是一次怎样的安全风波?通稿之后,地铁公司还欠市民一个圆满答案。
  据《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
& 相关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喷射混凝土试块的做法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