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怎么可以盗取别人的无线流量流量吗

向偷流量说不,手机安全还得软硬兼施
稿源:科客网
小编点评:对智能手机而言App级的安全防护已不够保险,系统级甚至是硬件层面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关注。
自国内4G网络正式商用以来,天价流量费相关的新闻报道就层出不穷,中招者不计其数,最近流量门事件再度引发民众强烈关注,上个月佛山龙女士手机3小时用掉23GB流量一事才刚查明是App感染病毒所致,扬子晚报刊发报道的《宿迁一市民,一觉睡醒手机流量&疯跑&近2GB》引来热议,紧接着又有媒体报道武汉电信用户陈女士的iPhone 6流量一夜疯跑50多GB,账单总费用高达15425.51元!尽管随后查出是开热点分享功能产生的费用,然而专业人士指出此情况很罕见,应该与手机硬件无关,可能是手机中了病毒或木马并在后台进行下载。
分析近期接连多起偷跑流量产生天价流量费事件,背后元凶均指向手机病毒或木马程序,和以往不同的是连iPhone用户也难以幸免,手机安全隐患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虽说公安部早前专门发微博紧急提醒六种手机红包千万不能抢,但光是抢红包就有那么多陷进了,普通用户日常使用手机很难做到对恶意应用免疫,或许有人会说装个某安全卫士或某管家不就行了,然而笔者身边就有朋友装过被植入木马的某手机管家App,防护应用本身已经是漏洞来源了,还谈何查杀木马病毒?
除了偷跑流量,手机支付密码泄露导致用户金钱损失的案例近年来也有显著上升的势头,调查显示安全性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选购手机的重要考虑因素,与调查数据高度吻合的是,前不久天猫双11热销手机榜上,以安全见长的魅蓝metal跻身单品销量Top3,同样在安全性方面做得较好的奇酷大神也挤进品牌销量排行的Top10,可见主打安全的手机日渐吃香。
魅蓝metal是10月魅族携手YunOS推出的一款千元金属+指纹识别手机,YunOS团队深度参与手机的硬件研发,系统方面则是运行Flyme 5.1 powered by YunOS,简而言之即基于YunOS的Flyme 5.1用户界面。多年来YunOS在安全功能领域有着丰富且专业的积累,能成为2014年政府唯一采购的移动OS足以证明其安全系数之高,此外警用PMOS也是基于YunOS的开发,安全指数不言而喻。有了软硬兼施的安全基因,YunOS提供周全的手机流量管理,用户能在保证高自由度使用手机前提下得以真正向偷跑流量Say No,个人信息隐私与安全也得到全面安障。
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系统本身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否安全还得用用看才知道。为此,YunOS为了让安全特性更加具体化,其安全指标经过权威的泰尔实验室提供了专业数据加以验证,根据今年6月泰尔实验室对魅蓝手机Android版与YunOS版的测试结果显示,Android版的魅蓝手机不支持网络反钓鱼、隐私文件、防止App通过发送短信恶意扣费、广告扫描等检验项目,在敏感数据访问监控的测试中结果为&不符合要求&,至于YunOS版的魅蓝顺利通过了所有的安全检验项目,对比之下谁更安全就一目了然了。
(Android版魅蓝检验结果)
(YunOS版魅蓝检验结果)
当然,如今用户所需要的也不仅仅是足够安全的手机,系统易用性以及体验也是主要加分项。喜人的是最近两年iPhone所一直领先的使用体验正在被Android和YunOS迅速缩小差距,加上这两个系统开放性所赋予用户更灵活的手机个人化设定,如iOS版顺滑、人性化更优的交互体验已成现实。
综合以上来看,之前双11魅蓝metal交出的漂亮成绩也就并非偶然了。YunOS做移动操作系统多年,近期与手机厂商的合作不仅只是基于系统,而是更深度地参与到手机的硬件研发中,故在手机软硬件结合方面越来越游刃有余,爆款机型可谓是水到渠成。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透露YunOS系统激活量已超过3000万,其中不单单来自魅族的贡献,这两年YunOS操作系统在中小手机品牌的覆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若从今年上半年的出货量数据来看,YunOS甚至超过了Windows Phone挤进前三。微软收购诺基亚、升级Win10的大动作并未如愿刺激到Windows Phone在市场份额上的进步,反而导致WP阵营比过去更显孤立,反观YunOS广结盟友势头正劲,即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一些质疑,但这并不能阻挡它要做好国产操作系统的雄心。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心有多大就会发展到多大,YunOS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运营商在“偷流量”?用实验告诉你真相_网易数码
运营商在“偷流量”?用实验告诉你真相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运营商在“偷流量”?用实验告诉你真相)
“手机充电3小时,耗流量23GB”,“武汉一女子,一夜间用掉流量53.3GB”……近期的几则新闻,让“疯跑的流量”成为网络热词。不少网友称,最近他们的流量消耗快得惊人:原本1个G足够用一个月,而现在却挺不过15天。是手机的问题?是软件的问题?还是运营商的问题?运营商在“偷流量”?安卓系统的流量消耗远大于iOS?本报联合省质监局——“疯狂的流量”,我们用实验告诉你真相质疑声四起的时候,钱江晚报联合省质监局,对多品牌手机、多种网络信号源进行较严谨的流量试验,试图弄明白几个问题:关闭“蜂窝数据”、“4G”、“WiFi”等开关,流量是否还会走动?仅关闭其中某一项,流量表现如何?手机有没有自带的、随时消耗流量却无法删除的软件?同样的文字、图片、视频,在不同的手机中是否消耗流量也不同?传言:“流量不清零”后运营商“偷流量”真相:实验结果,误差最高仅0.15%“流量不清零”后运营商会不会“偷流量”?这种猜测于10月中旬开始蔓延。提出质疑的网友说,流量不清零后,和往常一样的使用习惯,但流量消耗却快得惊人。于是用户质疑是运营商刻意调整了流量计算方式。11月16日、 18日,钱报联合省质监局进行了实验,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地点在研究院通信参数实验室。流量检测,使用的是多制式无线通信上网流量监测器。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杰调试好三台该种设备,每一台对应一个通信制式。它能看到流量消耗。更重要的是,监测器没有安装任何其它软件,是一个100%“纯净”的系统。实验开始。在同一地点、时间内,在三台监测器中插入三大通信运营商SIM卡,下载一个大小为10M的文件,重复测试数为10次。实验室里的三大运营商信号强度不一,传输速度也有差异。大概20分钟后,所有下载结束。18日,孙杰得出了两组数据:第一组来自监测器,第二组是运营商网站账单。对比发现,6对数据的偏差值小于0.1%,4对数据的偏差值为0.1%~0.15%。看来,运营商调整计算方式“偷流量”的说法并不存在。传言:接收文件消耗的流量 > 实际大小真相:传输时会产生10%以内的“快递费”这个实验依然选择大小为10M的文件,A点发出,B点接收下载——这样的实验更简单,很快得出了结论:10 M 的文件经传输接收下载后,60个数据中有40多个超过了10.5M,最高的达到了10.759M。这其中不到1M的流量“超支”,就是数据“运输”过程中的“额外开销”,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文件在传输中产生了一个 打包 流量。”孙杰说,传输一段视频,往往是分段式进行的,需要先拆分、打包,然后是传输,到接收时也是这样,分段接收最后拼接整理。因此,计费节点统计的数据量会高于文件的实际大小。现在我们知道了,在网络上收发各种文字、语音、图片、视频、文件时,需要交“快递费”。只是这个“快递费”一般只占文件的5%~8%之间,不会超过10%。当然,这也是一笔必须支付的“开销”。传言:安卓系统的流量消耗远大于iOS真相:相同网络下,不同系统耗流量不会差太多不同品牌的手机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流量?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钱报记者用不同手机做了一个实验。实验一是苹果手机:退出后台运行的所有软件,关闭WiFi,打开4G,用QQ接收一个13.32M的文件——通过流量监测软件发现,这个过程消耗的流量为14.67 M;更换三星手机再重复实验,显示消耗了14.69 M流量。实验二依然选择苹果和三星,但实验场地更换到了电梯内。因为信号关系,接收速度明显变长,结果是苹果手机显示为16.25 M,三星手机显示为16.17 M。流量防盗:不能控制但能规避选择信号好的地方上网,拒绝不正规软件最要紧“关闭蜂窝数据、4G和WiFi,就关闭了网络的大门,手机是不会产生流量的;如果仅关闭4G一项,就等于给网络留了一扇门,还有3G或者2G流量在跑,依旧会消耗流量。”
高级工程师孙杰解释,流量消耗和“安卓”还是“iOS”关系不大,更重要的取决于手机和信号强弱。信号差可能会导致传输中的数据多次重发,流量增加。“很多手机安装了不少自带软件,也会消耗流量。”孙杰说,即便是退出后台应用程序,定位、推送等服务也会“偷”走流量——在记者实际实验中,能确认即使不进行任何操作也会有流量消耗,但无法具体到是哪一个自带软件消耗了流量。看来,想让手机流量走得“中规中矩”,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心疼流量的手机一族们,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专家给出了几点建议:选择信号好的地方上网,减少重发产生的流量开销;下载文件时,尽量选择带有“断点续传”功能的软件进行下载,以免中途断线后需要全部重新下载;不要安装不正规软件,一旦带有恶意插件,“被偷走的流量”就真的无处可寻了。
本文来源:cnbeta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正在阅读:你见过偷流量的吗?一青年因偷流量被判三年!你见过偷流量的吗?一青年因偷流量被判三年!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小偷我们见得多了,偷东西的也见得多了,可是曾几何时,见过有人去偷流量的?  还真有人就这么干了。  据《法制晚报》报道,江苏人徐某在毕业后黑进某通讯公司后台,无意间发现一个员工套餐存在漏洞:
用普通账号登陆后依然能享受员工福利,每个月有300GB的免费流量。  在这之后,徐某一直利用这个漏洞非法享受每个月的免费流量,
累计共偷用流量3416.52GB
。被徐某&偷取&的这3000多GB的流量总值约17万元,也就是每GB流量约合51元。  根据上述事实,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徐某3年有期徒刑,并且还要罚款3万元。  现在高手都是在民间啊,只不过他们总是把自己的聪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总以为自己的技术了得,存在侥幸心理,不会东窗事发。
而事实证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受刑伏法也是迟早的事情。  为了这么点流量就浪费了三年的青春,可真是太不值得了。而且现在WIFI已经覆盖得这么广了,再怎么缺流量也不至于要动运营商的歪脑筋吧。
手机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您当前的位置 :&&&&&&&&&
流量真的被“偷”了吗?去运营商的后台找答案
来源:天津北方网
 作者:李Z
 编辑:李Z
  天津北方网讯: 2015年10月,三大通信运营商宣布“手机流量不清零”,可是,很多小伙伴却觉得手机流量比之前“跑得快”了。为了帮大家解除这个疑惑,12月8日至10日,天津市消费者协会组织消费者代表走进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实地了解手机流量的计量计费情况。
消费者代表走进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了解手机流量的计量计费
  流量是如何计费的?
  用手机打开网页、用微信聊天、用客户端看视频听音乐,这已经是最常见的几种上网方式了,但是,在手机完成这些功能的时候,有多少设备和程序在后台提供支持?从哪些程序和环节开始计算流量呢?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在体察中了解到,流量计费,大致有三个环节。
手机流量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热点
  第一个环节是生成流量话单。比如,在微信中给好友发出一句话,这个时候,在运营商机房内一个名叫交换机的设备上,就会实时自动生成一份计量数据,也叫做计量话单。计量话单产生后,机房里的一个采集设备就会立即把这份数据传入后台的计费设备中,此时就完成了流量计费的第二个环节。计费设备就像是一个“账房先生”,它会马上对计量话单进行分拣和解析,这是计费的第三个环节,每个月的流量清单和费用就在这里生成。
  那么,运营商是如何确保流量计费的准确性呢?运营企业技术人员介绍,在计量计费的各个环节,使用的通信设备主要来自华为、爱立信、中兴等为全球多数运营商提供产品的设备厂商,产品在投入市场前,也必须要通过工信部的官方入网检测。
  “在计量话单的采集设备中安装有监控,并且能够自动识别和断点续传,能够在数据传输突然中断后避免重复计量,保证流量计费的准确。这也方便我们定期对流量计费进行核查,方便工信部定期对计量环节和计费环节进行稽查。”天津联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董大武说,“另外,用户上网流量轨迹记录可以随时查询,我们在充分保护和尊重消费者隐私的情况下,可以向流量争议用户出示‘流量详单’。”
上传、下载、访问网页操作不适当等原因都是流量消耗过度的原因
  手机流量过度消耗是怎么回事?
  根据运营商的分析,手机流量过度消耗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用户忽略了网络设置。在没有WIFI的地方,使用手机进行上网只能依靠流量,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流量自然消耗快。
  4G导致的浏览信息增加。随着4G手机普及,原本半天打不开的视频图片瞬间就打开,特别是微博、微信等APP更是以视频图片为卖点,消耗流量虽与3G相同,但因为打开速度快了,相同时间内预览的内容变多了,流量消耗自然也会变多。
  软件后台自动更新也会导致流量的增加。系统后台运行各种软件,在处于上网状态时,后台程序会进行自动更新,长期下来会消耗大量流量。
  上传大型资源导致流量消耗快。下载需要流量,上传同样也是需要流量,现在很多人喜欢把照片和视频通过手机上传到互联网,如果上传的是原图等大型文件,流量自然花费的多。
  网站访问方式不同,消耗流量也不同。通过手机访问WEB版网页,就比访问WAP版网页更费流量。WEB网页中有各种图片、GIF等媒体内容,它包含的信息比WAP要多很多,打开网页时就会消耗很多流量。
  另外,手机中了病毒,也会消耗掉大量的流量。比如安卓系统手机在中木马病毒后,病毒会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自动下载各种APP或访问某些网站,消耗大量流量。
调整网络设置 改变使用习惯 优化手机设置 能有效节省流量
  如何有效地节省流量呢?
  调整网络设置。在有WIFI的地方尽量使用WIFI网络,同时为了增加WIFI网络的稳定性,可以关闭手机蜂窝数据使用。例如IOS9系统中可以关闭无线局域网功能,以免在WIFI网络信号弱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蜂窝数据上网。
  改变使用习惯。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安卓系统手机用户不要随意下载非官方的APP软件,软件需要更新时,通过官方渠道对APP软件进行更新,以免手机中毒产生不必要的流量消耗及安全信息泄露;下载或者更新软件时,在WIFI网络情况下进行,尽量不要通过3G/4G下载;不要使用3G/4G网络下载图片或者看视频;屏蔽不常用的QQ群/微信群等并关闭不必要的应用推送通知;上传照片时要将原图压缩上传;安卓系统手机退出应用程序软件要彻底,以防应用程序后台运行,消耗流量;登录网站看网络信息时,选择手机版,绕开内容多,图片多的WEB版网站。
  优化手机设置。可以适当选装流量监控软件,及时监控查询流量使用情况,控制流量费用;尽可能不要对手机进行非法刷机(越狱)操作,如必须需要刷机(越狱),要到厂家指定的维护点;卸载不常用的联网软件,防止软件的自动更新和升级;在浏览器功能设置中,将图频显示设计为微缩或不显示,并关闭GIF动画效果,待有WIFI的地方再打开相应功能。
消费者和运营商应共同抵制恶意偷流量的软件
  怎样明明白白地使用手机流量?
  “流量不清零”本是为消费者更好地使用手机上网的有利举措,可实行后却屡遭质疑。究其原因,是手机流量计量计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普通人既不掌握相关知识也无法参与其中,对于流量“跑得快”的感觉,消费者没有专业手段去判断。天津市消费者协会也给运营商提个醒:
  要让流量的计量计费工作更加透明。除了加强行政监管外,还要创造更多社会监督的机会和途径,让普通消费者参与进来。
  要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如流量使用情况提示、异常流量使用提醒、更加便利的流量清单查询、投诉争议的妥善处理。
  另外,运营商比消费者有更多的技术优势来监控和发现一些恶意吸费偷流量的软件,如果运营商能够及时作出消费警示、向有关部门报告,那么消费者对运营商的质疑也会大大减少。(北方网见习记者李Z)
我来说两句
?&????????????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运营商在“偷流量”?用实验告诉你真相!
& 10:06&&来源:钱江晚报&
  [摘要]流量不清零后,和往常一样的使用习惯,但流量消耗却快得惊人。
  &手机充电3小时,耗流量23GB&,&武汉一女子,一夜间用掉流量53.3GB&&&
  不少网友称,最近他们的流量消耗快得惊人
  是手机的问题?是软件的问题?还是运营商的问题?
  钱江晚报联合省质监局,对多品牌手机、多种网络信号源进行较严谨的流量试验,试图弄明白几个问题:
  ①关闭&蜂窝数据&、&4G&、&WiFi&等开关,流量是否还会走动?
  ②仅关闭其中某一项,流量表现如何?
  ③手机有没有自带的、随时消耗流量却无法删除的软件?
  ④同样的文字、图片、视频,在不同的手机中是否消耗流量也不同?
  试验环境:11月16日、 18日,钱报联合省质监局进行了实验,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地点在研究院通信参数实验室。
  试验设备:流量检测,使用的是多制式无线通信上网流量监测器。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杰调试好三台该种设备,每一台对应一个通信制式。它能看到流量消耗。更重要的是,监测器没有安装任何其它软件,是一个100%&纯净&的系统。
  试验①:&流量不清零&后运营商会不会&偷流量&?
  质疑内容:流量不清零后,和往常一样的使用习惯,但流量消耗却快得惊人。于是用户质疑是运营商刻意调整了流量计算方式。
  试验过程:实验开始。在同一地点、时间内,在三台监测器中插入三大通信运营商SIM卡,下载一个大小为10M的文件,重复测试数为10次。
  试验结果:实验室里的三大运营商信号强度不一,传输速度也有差异。大概20分钟后,所有下载结束。18日,孙杰得出了两组数据:第一组来自监测器,第二组是运营商网站账单。对比发现,6对数据的偏差值小于0.1%,4对数据的偏差值为0.1%~0.15%。
  试验结论:看来,运营商调整计算方式&偷流量&的说法并不存在。
  试验②:接收文件消耗的流量 & 实际大小?
  试验过程:这个实验依然选择大小为10M的文件,A点发出,B点接收下载&&这样的实验更简单。
  试验结果:10 M 的文件经传输接收下载后,60个数据中有40多个超过了10.5M,最高的达到了10.759M。
  这其中不到1M的流量&超支&,就是数据&运输&过程中的&额外开销&,是不可避免的。
  试验结论:&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文件在传输中产生了一个&打包&流量。&孙杰说,传输一段视频,往往是分段式进行的,需要先拆分、打包,然后是传输,到接收时也是这样,分段接收最后拼接整理。因此,计费节点统计的数据量会高于文件的实际大小。
  现在我们知道了,在网络上收发各种文字、语音、图片、视频、文件时,需要交&快递费&。只是这个&快递费&一般只占文件的5%~8%之间,不会超过10%。当然,这也是一笔必须支付的&开销&。
  ③试验:安卓系统的流量比iOS大?
  试验过程:
  实验一是苹果手机:退出后台运行的所有软件,关闭WiFi,打开4G,用QQ接收一个13.32M的文件&&通过流量监测软件发现,这个过程消耗的流量为14.67 M;更换三星手机再重复实验,显示消耗了14.69 M流量。
  实验二依然选择苹果和三星,但实验场地更换到了电梯内。因为信号关系,接收速度明显变长,结果是苹果手机显示为16.25 M,三星手机显示为16.17 M。
  试验结论:相同网络下,不同系统耗流量不会差太多
  如何做好流量防盗?
  &关闭蜂窝数据、4G和WiFi,就关闭了网络的大门,手机是不会产生流量的;如果仅关闭4G一项,就等于给网络留了一扇门,还有3G或者2G流量在跑,依旧会消耗流量。&
  高级工程师孙杰解释,流量消耗和&安卓&还是&iOS&关系不大,更重要的取决于手机和信号强弱。信号差可能会导致传输中的数据多次重发,流量增加。&很多手机安装了不少自带软件,也会消耗流量。
  &孙杰说,即便是退出后台应用程序,定位、推送等服务也会&偷&走流量&&在记者实际实验中,能确认即使不进行任何操作也会有流量消耗,但无法具体到是哪一个自带软件消耗了流量。
  对于心疼流量的手机一族们,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专家给出了几点建议:
  选择信号好的地方上网,减少重发产生的流量开销;
  下载文件时,尽量选择带有&断点续传&功能的软件进行下载,以免中途断线后需要全部重新下载;
  不要安装不正规软件,一旦带有恶意插件,&被偷走的流量&就真的无处可寻了。
  转自&钱江晚报&微博,版权归原作者
  不管原因如何,大家都要养成&常关数据流量&的习惯,这样才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赞同的朋友们点击大拇指!
扫一扫关注A5创业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佩佩
5月2号的时候我在博客中发布了有关流量不限量套餐的文章,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经过两个不同运营商的体验效果来看,问题就出在超出高速流量的一定量之后,限制的流量速度还不如3G网络。
5月14日晚间消息,中国铁塔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高盛。招股书中,中国铁塔披露了上市前的持股比例情况。其中,中国移动公司持股38%,中国联通公司持股28.1%,中国电信持股27.9%,中国国新持股6%。
近来,不少用户反映,新买的手机号无法注册新的App账户,反而可以直接登录别人账号,其隐私信息一览无余。记者了解到,该情况主要涉及这两类人,要注销手机号的用户和新购买手机号的用户,处理不好一些事情,有可能注册不了App账号,还有可能遭信息泄露
许多人总是把自己当做样本,看到我们一线城市的人都完成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化,互联网应用的使用习惯也逐步稳定,大量针对一线城市人群的新应用也难以获取用户流量。然而这时候大量
27日,中国电信公布2018一季度财报,结合之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发布的业绩,由此得出一季度三运营商运营基本面。财务指标上,三运营商营收利润均实现增长,但具体又有差异。营收方面,移动增速最低,仅为0.8%,联通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59%,电信营收同比增长5.6%,其中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1%.利润
UPS,这里说的不是那个知名的快递公司,而是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的简称。不间断电源通过内置储电模块(目前普遍是铅酸电池)和逆变稳压模块,为网络设备、计算机、机房设备等提供持续不间断的清洁电源,解决断电
暑假剩下不到一半了,暑假家长是什么心情呢?《月薪三万,却撑不起孩子的暑假》类型的愿意为孩子的成长或教育大额投资的家长可能接下来的几个月都要为信用卡上的巨额账单发愁……那些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陪伴的家长或许在默默下决心:如果暑假可以重来,我一定好好陪孩子。
红色作为中国人最为喜爱的颜色,其在各类时尚产物上皆有应用,而对于我们的国产手机品牌华为来讲,其在色彩的搭配上更是大胆。此前发布主打时下年轻消费群体的全新机型华为nova3系列一经上市便凭借着靓丽的外观与强悍的表现深得一众消费者喜爱。
相比纵向线性震动马达,魅族16th所采用的横向线性震动马达响应速度更快,成本也高得多,震动的方向也更加多元化。目前来说,横向线性震动马达成本较高,体积较大,所以运用的还比较少,但它所带来的用户体验绝对是普通转子马达和纵向线性震动马达所无法比拟的,魅族16th的mEngine2.
魅族16th可以说是最近手机圈的大热门,除了旗舰级的配置,超高的颜值和给力的价格之外,魅族16th最大的优点恐怕就是拍照了。魅族16th采用了和广受好评的魅族15同样的1200万+2000万像素的双摄方案,主摄为索尼IMX380副摄为索尼IMX350。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8月23日消息,今天OPPO新品发布会上,R系列的最新力作OPPOR17将正式发布,并于8月30日正式开售。OPPOR17亮点多多,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日-19日,为期两天的粉丝嘉年华在北京成功举办。朱一龙、火箭少女、杨洋、NinePercent成员陈立农等数百位明星与在场的近万名粉丝一同创造并见证了这年夏天最具热情与激情的粉丝互动现场。但小编这次的注意力,却被另一群主角吸引了,那就是极具专业能力、追星拍照绝不含糊的——手持清一色
现如今手机可以说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了,对于80、90年代的人更可以说是手机不离身,不管是聊天,看各类新闻资讯,又或者是玩游戏、听音乐等都离不开手机。
JabraElite65T捷波朗臻律无线蓝牙耳机产品,适应最新产品潮流,化繁为简,每一处设计都只为让你告别束缚。出色的性能、优秀的外观设计与舒适的佩戴体验。采用先进的无线蓝牙设计,右耳塞6.5g,左耳塞5.8g,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入耳式设计,而且附送了大、中、小3对耳胶,更加适用于不同人群佩戴,还增加
前不久,面向年轻用户的品牌华为nova,推出全新智能手机产品华为nova3i,主打配色蓝楹紫,以蓝紫色渐变覆盖机身背面,配合2.5D玻璃工艺,色彩仿佛在机身流动,神秘感十足,果断跻身高颜值手机队列,受到许多年轻用户的喜爱。并且,针对年轻对手机流畅性以及大存储空间的需求,华为nova3i也给出了相应的
创业好项目
网络文学二十年: 意气江湖载酒行
创业服务平台,专注互联网创业创新
徐州好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偷流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