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反应,这个反应是怎么发生的呢,回答好的多给分啊啊啊

高考600分学姐分享化学有机部分知识点梳理及复习方法高考600分学姐分享化学有机部分知识点梳理及复习方法疯狂高考网百家号本次撰写的科目是高考理综中的化学,主要是化学有机这一部分,本经验的适用对象当然是广大的理科生,尤其是对于化学有机部分有困惑想提高的同学,经验之谈不是为了一定要同学们按照某种方式去做,而是能让同学们在困惑时得到启示或者有尝试的方向。化学有机部分高考中通常会出现在三处,首先选择题会有一道,大概就在第8题,大题中会有一道,分值大概是14分,然后就是选做题中会出现,对于考生来讲,虽然有三道选做题但是我们都在化学与技术和有机化学基础这两道题里二选一的,如果你选择了有机化学基础,很容易注意到,有机有关题目分值占比是很大的,6+14+15,达到三十多分,这也就是我想和你们分享有关有机化学学习经验的原因,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化学中记忆与灵活运用同样重要,之前一直觉得物理算是理综里最难的一科了,可是越到后面越来越发现,化学的难度可不比物理低。首先你要做的当然是最基础的:在理解的条件下把知识点记清楚,这里我就把主要的高考关于有机的考察内容罗列一下,从刚开始就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有助于你们有条不紊的学习。(其实这些基础考察内容考试大纲里都有,当时老师介绍过,明确需要学习的内容更有利于我们查漏补缺)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列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5.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加聚和缩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回归到题目,高考常涉及的内容也在这里给大家罗列一下。1.常见有机物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2.官能团或有机物类型3.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酯水解、卤代、硝化、磺化、醇成醚、氨基酸成肽、皂化、多糖水解、肽和蛋白质水解。烷、苯、醇、羧酸、酯和油脂、卤代烃、氨基酸、糖类、蛋白质。卤代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消耗量;酯皂化时消耗NaOH的量(酚跟酸形成的酯水解时要特别注意)。(2)加成反应:氢化、油脂硬化C=C、C≡C、C=O、苯环酸和酯中的碳氧双键一般不加成;C=C和C≡C能跟水、卤化氢、氢气、卤素单质等多种试剂反应,但C=O一般只跟氢气、氰化氢等反应。(3)消去反应: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脱卤化氢醇、卤代烃等(4)氧化反应:有机物燃烧、烯和炔催化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氧化成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可发生氧化反应)醇氧化规律;醇和烯都能被氧化成醛;(5)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中消耗试剂的量;苯的同系物被KMnO4氧化规律。(6)还原反应:加氢反应、硝基化合物被还原成胺类烯、炔、芳香烃、醛、酮、硝基化合物等复杂有机物加氢反应中消耗H2的量。(7)加聚反应:乙烯型加聚、丁二烯型加聚、不同单烯烃间共聚、单烯烃跟二烯烃共聚烯烃、二烯烃(有些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炔烃等)由单体判断加聚反应产物;由加聚反应产物判断单体结构。(8)缩聚反应:酚醛缩合、二元酸跟二元醇的缩聚、氨基酸成肽等酚、醛、多元酸和多元醇、氨基酸等加聚反应跟缩聚反应的比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醇、醛、酸、酯转化关系的延伸知识点不一定能够完全罗列,大家平时用的辅导资料中一般都会有这一部分,有的在知识点下面还会有相应的一道例题,大家要利用好这一部分,辅导材料不在多,而在于你能否好好利用它。如果还是不够网上也有好多资源,关于知识点的总结都是大同小异,但注意筛选有用的信息。知道了该学习的内容是哪些以后接下来首先要记忆,而这个记忆一定是我说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这个理解关键在于你能否把握好上课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好好听课,说起来简单的几个字,可是它要求你能坚持,一次认真听课不难,难的是次次认真,无论你觉得老师讲的这些内容你觉得你掌握的有多好,认真听绝对是有必要的,养成习惯,不认真也难了,其实你自己或许能看懂但是不听课你可能需要花比课堂多好几倍的时间,也或者你花的时间少了但是吸收程度一定不高;听了课,理解了内容但是不巩固,过几天就忘了,人的记忆结构相信你们也有所了解,这里就不再赘述,那么我们该记忆,记忆有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我认为都是有必要的,具体来说,第一.利用好早自习或者早晨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多看看知识点,进行记忆,建议大家按顺序或者分版块,尽量不要东一个西一个,知识点间都是有联系的,一起记效率会更高。第二,在做题练习中记忆,其实在你不知不觉中每做一道题都会加深你关于某个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所以对待作业一定不要敷衍,迅速粗略的完成作业节省下时间再去自己找练习题不是本末倒置了嘛。而且作业的题目老师之后还会讲解,当然比你自己去看辅导书上的题有用得多。还有一点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准备一个错题本或者采用其他的方式将自己的错题积累收集起来,做的题多了你就会发现,会的内容什么样的题都对,而错的都是那些,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保证会的不要错,不会的一点一点解决,所以整理自己的错题是很有必要的,当你看知识点看烦了的时候不妨把错题拿出来做做,看看你能不能做对。记忆部分结束后,就到了应用层面,这一部分就有点抽象了,能不能灵活用取决于记忆以及你对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具体怎么办?多做题,自己体会。多做题可是不要滥做题,每次做题、考试有关那个部分的你还要平时刷这部分的题就没有必要了,找典型例题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得再次说作业的重要,基本上老师布置的题就是我所说的典型例题,当然自己还要去多练习,与同学讨论也是一种好方法。做题速度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考试一道选择花二十分钟也太不值了,平时自己算还可以,每次做题都当成最后一遍,因为你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来返工,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会放弃,你真的花了很久没有做出来,哪怕它的分值再高先做后面的,挤出时间回头写,换换脑子可能一下子就清楚了。可能最让同学们头疼的就是有机推断题了,我个人而言考试百分之九十选做题会选有机推断题,为什么?除了个人偏好以外就是我认为有机推断只要抓住关键推出几个剩下空的答案马上就能得到了,做的好不但准确率高能的15,14分还节省时间,但是化学与技术选做题就不容易拿高分了。不过需要提醒同学们一句,也是当时老师提心过我们的,就是在真正高考前不要做选择,哪怕你每次某一种选做做的都很好也不要确定了你高考就要选这个,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不可测的,所以平时都要兼顾到,让自己有更充足的准备来面对高考。关于补课培训机构,我是从来没去过,不过这是个人偏好,觉得自己如果上课不能好好听,补课也没多大用,关键是高三休息时间少,想好好休息调节,但是每个人偏好不同,如果有需要,建议大家去自己的老师那里补,他最了解你,你也最容易跟上他的进度。关于购买教材,我是以老师布置的题为主的人,其实老师提供的题目,是由整个教学组很多老师在一堆材料中费心挑选的,和自己选的相比当然是老师更靠谱,但是自己买也是有必要的,上面刚说了练习速度,所以你得准备好练习的东西,尤其是做完整的高考模式的试卷很有必要。所以市面上热销的啊,一般的都可以,我用的那些都是并不觉得他们特别好,这里说几个老师提供的吧,全名是记不清了应该叫《疯狂600提分笔记》,良心推荐,还有衡水的卷子其他试卷。都挺好的,友情提示,网上买应该更好买,当时在书店没见过。最后想提醒大家在高考备考期间注意合理作息,避免不必要的晚睡情况,注意饮食,早饭是很重要的,平时也可以准备一些小零食在班里,放在书包里。健康才是第一,其次要尽量使自己的心态平和,高考考的不光是你的知识,还有你的体能,心理素质。客观看待得与失。希望大家都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高考顺利。PS:推荐教材辅导材料:《疯狂600提分笔记》衡水试卷,历届高考考卷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疯狂高考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高考政策解读,高考资讯,高考励志文章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高中化学20分怎么办如何提高成绩_高三网高中化学20分怎么办如何提高成绩 13:21:18文/叶丹化学成绩差,无从下手怎么办?下面我将所有的方法与建议都以最详细的方式呈现出来,力求“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当然,方法因人而异,供各位学弟学妹参考。1“手把手”教你学会化学很多同学想要学好化学,于是急着去做题、去看书,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高中的化学分为好几个类别,总的来说高中化学通过图表总结,类比学习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最为有效,然而对每一个类别都有不同的方法来学习,都有自己的知识图表,如果连自己究竟是哪一块最薄弱尚未清楚,所做的努力可能就是事倍功半了。总的来说,高中的教材分为了必修1、必修2、反应原理、有机、结构、化学实验、化学技术等好几本,一般前4本是高考所要求的。而从知识点上分,必修1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元素化学(无机化学),必修2是有机与结构的初步涉及,所以我们可以将高中的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分为:元素化学、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四大部分。以下分别对这四点进行展开。一、元素化学元素化学实际上就是集中在第一本书(必修1)后半部分的无机化学内容,它是整个高中阶段知识最琐碎的一块内容。各版教材里面,都是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分别的讲解,换言之,就是把每一种元素分别有什么反应、有什么性质都一一讲解,学生去理解和记忆。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显而易见的一个特点就是:元素化学要记的细节特别多,而对于一种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种相关物质,知识点显得杂而碎。所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给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法:1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自己在纸上画一边碱金属这一块所有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把钠单质、氢氧化钠、氯化钠等等我自己能够想到的物质都写进框图里,并且思考每一步转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条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复习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从整体上对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了解。需要强调的是“自行”,很多同学喜欢直接看一些教辅资料上已经归纳好的类似框图而不愿自己动手画,我的建议是先自己画一遍之后与参考资料对比,一来自己画过的印象远比看书深刻,二来很可能你的确掌握了90%的内容,但是如果自己没有画过一遍,就可能发现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点击查看:2上课:自己记录常考点——克服侥幸心理。元素化学虽然知识点碎内容多,但是在考试中高频率出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常考点。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这样一来,学习元素化学的时候上课效率就很重要了,因为老师上课特别强调的,往往就是考试常出的。其实很多同学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上课时候仍旧是不愿意或者不习惯做笔记,认为自己能够记住或者潜在心理暗示自己“记了也不一定会考”——这就是一种侥幸心理。但是事实上,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就会导致忽略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到了考试又发现自己脑子里记住的东西半知半解,到头来还是失分。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不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老师强调过的内容,你不认真做点笔记而放之任之,于心何忍?3做题:总结高频考点与易错考点——做过就忘等于没做。很多学弟学妹问过我的一个问题是:对于高一刚开始接触的化学来说,元素化学这一块需不需要做很多题?我的答案是:有时间多做题绝对是好事,但是重要的不是题目做的多少,而是做过后你从这些题中收获了多少。一直以来,我对“刷题”这种方法都是持中立的态度的——有的学生题目做的很多,但是有些类型的题目仍旧是每次做每次错,那你做那么多题目的意义在哪里呢?元素化学这一块,如我上面强调的那样,虽然知识点多,但是每种物质常考的考点与题型也就那么几类。所以建议同学们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是要对做过的题目有印象,二是要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做好记录。举个例子,比如我今天做到了一道需要我区分液氯与氯水的题目,几天后又做到一道类似的,那么就应该提醒自己:这算是一类高频考点,可以在笔记本上专门记录下来;又比如,我今天做到了一道关于al元素的图像题但是做错了,那么首先要想错误原因究竟是计算问题、审题问题还是知识本身没掌握好?只有思考才能真正厘清问题所在处,然后再自己总结归纳:如果是审题问题,是不是以后可以读题时圈圈点点?如果是计算问题,是不是可以再细心一点?如果是知识点问题,有没有必要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以后提醒自己?如果用撒以上的方法做题,才是把一道题目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比盲目做10道题有用的多。最强高考励志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二、反应原理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中最偏于“理科”的一部分,它需要高要求的计算能力与逻辑推导能力。从本质上说,元素化学、有机化学都是在教学生“反应产物是什么”,而“反应原理”在教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反应”。所以,认识清楚这一部分它在化学中的作用,我们就容易对症下药地给出一些指导方法。1最基础——理解概念,自己区分易混淆处。很多同学认为反应原理就是“计算”,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反应原理这一部分的学习,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打好基础,这里的基础指的就是要把常考的概念理解透彻。举个例子,给出一道题目让你计算某种酸的电离度,可是你连电离度的定义都不清楚,或者明明要求算电离度你却算了一个电离平衡常数,像这类问题就是属于没有掌握好最基本的概念。所以,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往往被同学们忽视的“定义”、“概念”反而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学习中建议同学们认真地先把这类基本概念都记牢,并且自己在做题、考试前就区分开诸如“平衡常数与电离度”这类易混淆的概念。只有先知道了对象是什么,才有资格去讨论怎么计算的问题。2理思路——前后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是否可以相互解释?如上面所说的,反应原理本身就是一个很强调逻辑推演的部分,而且事实上,这一块内容前后有很大的关联程度:从热力学综述开始,先后引入了速率、平衡、水解、沉淀等等子章节,每一个子章节之间都是可以互相帮助解释、帮助记忆的。在平时的上课、做题当中,养成一个不断思考的习惯,自己把这各个原理之间的思路理清晰,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关键问题就是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举个例子,比如今天老师上课讲到一个关于化学平衡状态下的平衡移动问题,其中就用到了热力学当中反应速率的知识点,最后得出“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变大进一步导致平衡移动”这样的结论,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意识到“平衡”与“反应速率”就这样联系起来了。类似的,这样的情况可以体现在任何时候,比如自己做题、自己复习的时候,但是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自己要养成思考和梳理的习惯。我们常说要多思考,那么在这一部分,多考虑一下各个子章节之间的联系,如果能够在整体上有一个把握,自然对一些综合性的大题不会感到素手无策。3做归纳——变化到底有几种?每种都有什么方法?反应原理其中一个重要的考点就是考察条件变化时相应的物理量会怎么变化,对于这类问题许多同学肯定不陌生,往往会面对题目却记不清楚。所以我们要说的是:功夫在于平时,精华在于总结。比如平衡移动问题中,改变一个条件时别的物理量怎么变化,平衡怎么移动,这样的问题很多教辅资料上有详细归纳,老师也会做整理总结,但是关键在于,和之前说的一样:光看不做假把式。所有的总结,如果你只是听过一遍看过一遍,自己不花点时间想一想、动手写一写,那么很可能下次做题你还是要再去看一遍。所以,归纳总结的工作,自己做一遍,胜过听十遍。4谈计算——要用简便方法时认清前提,面对复杂问题时找好方法,任何计算都耐心仔细。在高考中,至少有一道大题专门考察反应原理部分的理解与计算,所以这部分一定是一个重头戏,往往一个答案就是好几分。计算问题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注意点:①上课时老师会讲一些快速计算的方法,比如“等效平衡法”、“中间容器法”等等,很多同学会感慨这样的方法计算起来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很多方法的运用是有它的固有前提的,比如“等效平衡法”的应用就要求必须是投料成比例的情况。所以,如果不关注方法适用的条件,用快速计算、简便计算还有什么意义呢?②有的问题看起来很棘手,这个时候就把自己所能写出来的东西先全部写下来,在已有东西的基础上去思考一般用什么方法去做。这里不便于举例,只是希望同学们记住一条:考试时再紧张,也稍微花点时间思考:在你已有条件的基础上,你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硬算法?转化法?……然后从中找出你认为合适的去尝试。③最后就是需要强调的计算问题。很多同学常说:不就是算错了嘛,小问题。事实上,如果你经常算错,这肯定不是小问题。计算出错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打草稿太潦草、计算时常弄错正负号等等,所以我的一个提醒是:务必把为什么会算错得问题从根本上揪出来,仅仅归结于算错却不知道原因到底是什么,很可能就成为了高中学习中的一个顽疾,影响的不仅仅是化学这一门学科。三、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可能是许多同学高中化学学习中最头疼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就是对这部分知识很陌生,与无机化学比起来有很大不同。另外一方面,有机化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也有结构、实验、合成等等方面。在这一块内容的学习上,下面给出一些可操作性高的学习方法:1分门别类,逐个掌握。有机化学东西这么多,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绝对不是值得提倡的。我们要学会按照一定标准分类,最普遍的一个分类就是按照官能团来区分。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双键、叁键、羟基等等来分类,分类可以不用很详细,但是就是要把有相同点的东西放在一起。分类完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逐个把每一类物质具有的的性质、会发生怎么样的反应了解清楚。这里仍旧是推荐同学们自己画一张表,按照“什么样的结构是什么物质,什么物质又有什么样的性质,什么样的性质导致有什么反应”这样的逻辑去归纳总结。当自己全部归纳一遍之后,一定会有十分深刻的影响。2如何串联,厘清条件上一种方法目的在于教会同学们明白单独的某种官能团物质有什么性质和反应,但是同样重要的是,要明白各类官能团之间是如何转化的。举例来说,当你知道醇、醛、酸、酯等等各自的性质后,就要来考虑这一条线上面的物质是怎么转化的,这就要去思考醇到醛、醛到酸、酸到酯各自反应条件是什么,反过来酯到酸、酸到醛、醛到醇的反应条件又是什么。这里要强调的是,各个反应条件并不是完全相同,千万不能草率地推广(比如看到醇可以催化氧化到醛,不能误认为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是可以用催化氧化这个条件)。所以一定要好好区分,理清反应条件到底是什么。3有疑就问,切忌拖延。惰性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无可厚非。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尝尝不求甚解,最多打个标记又放了过去。但是有机化学中,这是一个很严重问题。因为在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基础阶段,所有的结构、命名、书写、定义等基本概念,都是后面要反复用到的基础知识。在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前后的关联性也十分强。如果开头或者中间有疑问,一定要第一时间弄清楚。很多同学明明知道自己或多或少有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就会“习惯性”地听之任之而不去补漏洞。事实上,只是你不愿意花时间去问去学去弄明白,而不是你真的不在意。克服拖延症是一个很难的任务,但是你必须去做。四、化学实验实验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与理论相辅相成。有的同学对于实验这一部分感到头痛的表面原因在于操作细节多、步骤复杂等等,但是深层次原因是对实验目的以及每一步到底是在做什么根本不清楚。在这一背景下,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1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不管是课内实验还是课外实验,做题也好,复习也好,不要急着去看实验怎么做,第一步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合成某种物质?还是为了除去杂质?还是为了检验物质的某个性质?只有知道实验到底要做什么之后,再去看每一步的操作才会显得有理有据,自己就会明白每一步的目的是在干什么。2牢记操作细节。这一建议是针对课内一些常考实验的。许多实验考题反复考察的就是那么几个细节操作,而不是要你复述整个实验是怎么做的。所以,比如焰色反应中用铁丝不用玻璃棒、提纯实验中的加料顺序等,这些常考的操作细节在平时题目、老师上课时肯定都会多次出现,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两个方面:①记住正确的答案是什么;②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才正确。3反过头去联系理论知识。所有实验操作,都可以用理论知识去解释。比如为什么硫酸将醇脱水的反应温度不能过低不能过高?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联系到这个反应本身需要的条件以及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这样子我们就可以根据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反推理论上它有的性质。所以,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实验与理论割裂开,这两部分在化学中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写在后面:方法只是方法,行动才是王道。刚才讲的所有方法,其实同学们或多或少见过类似的,也知道该怎么做。关键问题就在于——缺少行动。我反复地告诉你要自己去画框图总结,结果你还是不愿意动手去做,那么你知道再多的方法也执行不下去。很多同学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我真的按照你讲的方法去做了,岂不是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吗?我的回答是:如果你自己归纳总结需要花很多时间,正说明你掌握的不够好,难道不应该花精力下去自己复习吗?等你某一天能够轻轻松松完成这项工作了,说明你已经对部分内容整体知识点了然于胸,后续花得时间自然就少了。事实上,相比于每次蜻蜓点水般的复习,这样一次辛苦换取以后的熟练,孰高孰低自然分晓。高中学习时间固然很紧张,但是把时间挤出来花在最薄弱的科目上,总是值得的。1必备的化学提分知识归纳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2、在水中的溶解度: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3、有机物的密度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醛:cnh2no或cnh2n+1酸:cnh2no2或cnh2n+1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猜你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机化学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