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规划州扑口克 发牌规法则;操作要领图解吗?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难点与对策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难点与对策
“”“”“”2004320367&&&&
&&&&&&&&&&&&“”“”&&&&1995227“”&&&&&&&&()
“”“”“”&&&&&&&&&&&&1&&&&&&&&2&&&&&&&&
&&&&&&&&&&&&
&&&&&&&&&&&&&&&&&&&&&&&&&&&&&&&&
2&&&&“”“”&&&&3&&&&“”“”“”&&
&内容提要:&&&&一、 德育原则概述&&&&二、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原则是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和贯彻德育原则,对完成德育任务,具有重大作用。历史上的一些教育家,根据教育实践经验曾提出过不少反映德育工作客观要求的有益经验。如“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长善救失”、“防微杜渐”等等,批判吸收这些有益的经验,作为我们工作上的借鉴,是十分必要的
&&&&一、德育原则概述&&&&(―)什么是德育原则&&&&学校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实施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二)确定德育原则的主要依据&&&&德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德育目标提出的,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是广大教育者德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并批判地吸收了古今中外教育的优秀成果,体现了一定社会的民族、文化特点。&&&&我们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原则体系,应是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党和国家的德育目标及人们对德育规律的认识,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原理,对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实践经验进行的理论概括,并批判地吸收了中外教育的历史精华和当今国外的有效成果。它应具有正确的方向性、明确的目的性、理论的科学性、实践的可行件和体系的完整性。&&&&学校德育原则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将随社会的发展、德育实践经验的丰富和人们对德育规律认识的深化而日益丰富、发展,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三)学习和贯彻德育原则的意义&&&&德育原则是德育工作的内在需要。由于多种因素的参与程度不同。德育过程各构成要素的组合状态不同,德育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些关系和矛盾,在客观上就需要有一定的原则作依据。德育原则在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各种关系和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对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德育不仅反映社会及其教育目的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而且也是人们对教育规律、教育实践经验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反映。因此,它对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二是对德育工作的评价作用。德育原则不仅能为人们处理、解决各种关系和矛盾提供一般的策略性要求,而且还反映出一定的德育要求、德育思想、德育价值取向等。能为检查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评价依据。依据德育原则来评价德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德育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二、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原则&&&&德育工程中的关系和矛盾复杂多样,解决这些关系和矛盾的原则也多种多样。每一条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丰富的内涵。本教材仅对以下基本原则加以阐述。&&&&(一)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供他们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贯彻知行统一原则是符合德育的客观规律,是德育应当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人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的必要条件,是行的先导。道德行为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指标。在德育工作中,首先应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培养道德情感意志,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在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尤其要使学生在知和行的方面做到和谐一致的发展。
在新时期,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联系实际,讲清理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晓之以理,就是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了结和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导之以行,不仅要注意使学生知其然和所以然,还要注意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而努力地提供多种帮助和指导,使其行为持之以恒。第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有关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方面的问题,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和解决思想道德问题的能力。第三,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同时,教育者自身要注意以身作则,教育者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不公平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也会是学生对所进行的教育产生虚假感。 &&&&(二)启发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启发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诱导,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同时又要辅之以必要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纪律约束,实行严格的教育管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颇,以保证学生沿着德育任务所规定的正确方向健康成长。&&&&这一原则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符合德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点。青少年正在成长时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但知识、经验不足,分辨力、控制力较弱,在正面引导的同时,仍需一定的外力制约,才能形成良好品德。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又相辅相成。没有一定的纪律约束,正面教育的结果难以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没有说服教育的纪律约束,只能成为学生成长的羁绊,难以发挥教育的功能。&&&&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正面的道理,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扬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前进。&&&&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的原则,引导学生自觉前进,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3、说服教育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严格管理,认真执行。&&&&4、在正面教育的基础上,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在严格管理和纪律约束的过程中,做好思想上的说服、疏导。&&&&(三)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按照教育方针、德育的要求进行严格教育和管理,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力量和能力。通过二者的相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1、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管理和教育。严师出高徒。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把他们培养好。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还说:“如果对个人没有要求,那么,无论建立集体、无论建立集体纪律,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马卡连柯全集》第6卷,第136、137页)严格要求是建立在讲道理,启发自觉的基础上,不是刁难学生,苛求学生。&&&&严格要求的提出要合乎道理,令人信服;要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要求要具体,易于掌握,便于实行。那种无理要求,过多的要求,不明确的要求,不但不能达到严格要求而且还会产生不良后果。提出要求后,就应严格贯彻要求,不能半途而废,而应坚持到底。要求提出前要反复研究,慎重考虑。要求提出后,应经常督促检查,力争实现,不能朝令夕改或放任自流。严格要求应从热爱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讽刺挖苦,有的教师对学生讲:“瞧你这德行!”“你这讨厌劲!”等,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要求即使合理,也不易为学生所接受。&&&&2、教师要尊重学生&&&&教育学生还必须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常言“通情”才能“达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说明爱生是师生沟通思想情感的桥梁和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事实证明,一个被教师尊重的青少年,由于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肯定,经常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相反,一个遭受教师厌弃的学生则往往会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有时就会自暴自弃,消极无为,不思上进。这说明,教师尊重学生的这种情感的力量,能转化为学生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影响到个性发展的方向。&&&&严与爱又是辩证统一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何说过: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失去严格要求的爱,只能是迁就、溺爱、放任自流;缺乏尊重、信任的严格要求,只能是刁难、苛求,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只有将严与爱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四)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不断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并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学生的积极因素常常表现为学生的优点,消极因素常常表现为学生的缺点。学生的积极因素、优点和长处,是正确的教育和学生努力的结果,是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影响,形成新的思想品德的基础。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积极因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索,首先,就要了解和发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人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是很多的。比如说:人的自尊心。自尊心人皆有之,青少年更为强烈。这种自尊心表现在:自己的人格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言行想争取社会的承认、对人争强好胜等等。这是一种要求向上,不甘示弱的积极因素,是青少年追求进步,渴望成材的潜在动力。人的智趣、志向也是一种积极因素。兴趣就是对某一事物的强烈追求和热爱。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向上的前导,成功的前奏。我们应当允许和鼓励个人的正当需要,但也应当对同学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调节,把个人爱好建立在正确思想的基础上。志向是由兴趣发展而来,是鼓舞人前进的一种力量。人的优点、长处也是积极因素。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点处主要地位,表现明显稳定,容易看到,但又容易忽视他的缺点和潜在的消极因素。品学中等的学生,身居中游,优点时显时隐,有时模糊不清。品学皆劣的学生,缺点外露,随时可见,优点往往是少而微,隐而藏,闪光点为也往往被遮盖,被忽略。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工作深入细致,能辩证的看问题,具有教育机智,才能敏锐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扶植和培养。&&&&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我们要做到:&&&&1、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要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各方面去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并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2、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3、要帮助学生总结自我成长的经验,充分发挥同龄人小榜样的作用。同龄人的小榜样与同学距离更近,更容易成为激励学生自觉上进的动力。&&&&4、要勤于察觉处于萌芽状态的积极因素或消极因素,及时引导。教师要从细微处体察学生,时时刻刻关心着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强化或提醒制止。
(五)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境施教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既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现状出发,又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教育力量的实际状况,灵活地确定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也是教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我国优良教育传统“因材施教”的继承和发扬。&&&&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发展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实际,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应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重点和教改的突破口。&&&&2、了解和研究影响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各种外部因素和环境影响,机智地创设―定的教育情景和有利的教育时机,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积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3、根据学生和教育影响的实际状况,提出切合实际的德育要求,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克服德育工作的一般化、模式化等形式主义弊端。&&&&(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按照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步调一致地去教育学生。教育的一致性性是德育过程中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多种因素所要求的,是指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各方面的因素和力量要相互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教育的连贯性是指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培养和塑造,是指学生的教育工作要有计划性、系统性,前后一贯地、连续不断地进行。&&&&这―原则是由思想品德成长受多方面教育影响和思想品德成长的长期性规律决定的。思想品德成长是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综合结果,这些影响既可产生一致的积极影响,也可产生不一致的消极影响,按德育目标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由许多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相互衔接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德育内容又具系统性、逻辑性,因此教育的要求和措施必须是连贯的、相互衔接的、循序渐进的。&&&&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做到:&&&&1、统―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2、学校和教师要主动联系并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3、处理好德育工作的阶段性与衔接性的关系。首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确定各年龄、年级段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重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同时,做好各阶段的交接和衔接工作,保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以上六项基本原则既有相互独立的意义,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的。教师必须掌握各原则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灵活掌握才能提高德育的效果。上述德育的基本原则并不是经久不变的。由于人们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次穷尽,因而,德育原则也要随着人们对德育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变化发展、日趋完善。
内容提要:&&&&一、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地位&&&&二、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作用&&&&对于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是关系到办学方向,关系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认清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地位&&&&(一)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地位&&&&在教育史上和当今世界,把德育置于与其它各育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是一种科学态度。因为任何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无论什么社会角色,都应具备德、智、体、美、技等基础素质,各基础素质都在其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同时,在受教育者的发展中,其德、智、体、美、技各种素质之间,又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这种互为条件的互补功能,也要求对各育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的重视。&&&&&&&&认定德育同各育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并不否定德育的特殊性。德育的特殊重要性就在于,它所培养的良好思想品德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作用。德育使受教育者形成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素质等良好思想品德,不论是对受教育者其他多种素质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他们走上社会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来说,都起着定向、驱动和监督的重要作用。同时,科学研究还表明,人类共同的和不同民族的崇高品德和“德治”,是人际间产生相容、进行交往和社会安定的思想基础,是与“法治”并行不悖的一种维护社会秩序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科技和经济不可缺少的动力和保证。总之,只有从思想品德所固有的这种特殊功能的角度来论证德育重要地位的特殊性,才能在不否定、不贬低其它各育重要地他的特殊性的前提下,肯定德育应有的重要地位,也才能为在教育实践中全方位地实施多方面教育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二)要正确理解学校德育的地位&&&&在不同的时代对德育重要地位的表述也不尽相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同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种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德育在多方面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的明确表述。如何正确理解“首位”这种表述的含义呢?我们认为,“首位”绝不意味着要从理论上在德育与智育等其它各育之间划分次序和等第关系。从我国一贯重视德育及当时做这种表述的历史背景来看,这里“首位”一词是表明再次重申德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只能从德和德育的特殊功能意义上去理解,才能领会“首位”的确切含义和精神实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在这里把“首位”作为量词来理解,很容易形成各种误解和不良影响。例如,“既然德育占首位,其它各育就是次位了,就可以放松一点了”。这显然夸大和孤立了德育,贬低了各育的重要性,降低了对各育的要求,是不妥的。再如,“既然德育占首位,就应该在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上,多给德育一些,越多越重视。”这种不顾各育特点,人为地盲目地为德育争时间、抢空间的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背景及相应的国家政策来科学的认识德育的地位,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
二、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作用&&&&(一)学校德育的作用&&&&1、学校德育在社会进步中起积极作用&&&&一般说来,任何社会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与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两者缺一不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明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学校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转化为受教育者全体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品德,作用于社会。&&&&2、学校德育在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中有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学校在制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实践证明,德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遵纪守法的多,违法犯罪的少了(正如有的专家提出“办好一所学校,等于少盖一所监狱”)。&&&&3、学校德育对学校教育的性质起决定作用&&&&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为培养青少年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德育制约人的发展方向,是解决一个人为谁服务的问题,最集中地反映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利益。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十分关心德育的性质和地位,通过控制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通过规定德育的性质、内容来决定和保证教育的性质与方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与资本主义社会学校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德育的性质和内容。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教育学生,培养无产阶级所需要的革命接班人,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服务。我国学校通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服务。&&&&4、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中也有导向作用。德育决定各育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保证。通过加强德育,可以促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5、德育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青少年是整个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的素质。因此,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必须加强学校的德育。&&&&(二)坚持德育为首,强化德育作用&&&&学校教育是一个整体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历史责任。中小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翻开古今中外教育史,任何阶级培养人的基础素质都以“德”为首。因此在当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要善于找到突破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这里以合肥市第四中学为成功典范,介绍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渗透作用,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的实例。&&&&合肥市第四中学在强化常规管理、抓好“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每年组织高一新生入学前的军训,通过活动,使学生的体魄得到了训练,意志得到了磨练,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加强;每年组织初二学生进行清明节“远足”活动,即全体初二学生自带干粮,排队从学校步行到大蜀山烈士陵园参观,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举行初二年级首批新团员入团宣誓;每年3月份组织“学雷锋月”活动;每年8月份开展“拥军拥属”活动;每年教师节组织尊师重教活动;每年秋季组织初二学生到合肥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学到烹饪、陶艺制作、摄影、缝纫、手工制作、果树栽培等知识。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友爱的精神;每年重阳节,开展“敬老周”活动,并组织“学雷锋活动小组”给学校的离退休老教师送温暖做好事。每学年均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校学生会、团委学生干部竞选,通过竞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基础。在学生中成立了白桦林文学社、漫画社、篮球社、足球社,均由学生自己负责,定期开展活动。每学年在学生中进行一次广播员选拔赛。&&&&此外,每学年举行校田径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和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等。另外,还经常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大合唱比赛、普通话比赛、征文比赛、拔河比赛、球类比赛、书法绘画和手工制作比赛、风筝制作比赛等。同时,经常参加省、市组织的一些活动,如“保护母亲河”绿色传递活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宣誓签名仪式、参观《雷锋精神永恒展》、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等。&&&&学校在组织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恒”字,突出一个“活”字,体现一个“实”字。通过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展示了学生各方面的才华;同时,促进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从而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五节:新形势下强调学校德育的意义
内容提要:&&&&一、加强学校德育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加强学校德育是教学工作的保障&&&&三、加强学校德育是学生成才的助推器&&&&四、加强学校德育是学校品牌的标尺&&&&面对当今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的中学德育工作如何赶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知识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代中学生要想在未来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远大的目标。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没有空气人就不能生存;没有目标,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成功,拥有目标,才会找到方向。远大的目标给人以创造性火花。成功者无不凭借过硬的本领和远大的目标作为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同时学生也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思想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只有通过学校德育工作,使每个学生把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和自己的长远利益联系起来,在坚持校园活动整合的过程中,实现新的精神追求,才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加强学校德育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确确实实给我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都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谁也不能否认。但同时它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道德上的新问题:重利轻义,重实惠轻道德。大家在谈到这些社会现象时都能举出很多例子,都表现出对当前社会大变革时期所出现的道德危机的担忧。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受到冲击。文化的每一次蠕动、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会波及校园。在社会各种信息不间断地刺激下,我们的校园也表现了种种躁动不安,我们的学生也出现了一种反常情绪。商业繁荣带来的感性文化冲击使一些学生扑朔迷离,社会各阶层价值多元化使一些学生感到前途莫测,由于改革的不配套而产生的腐败现象与社会风气不正也使一些学生失去了信仰和信心。那么,我们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培养一批新的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应该加强德育,以增强我们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抵御能力,以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二、加强学校德育是教学工作的保障&&&&校园安全、规范、和谐,才能保证师生安心工作学习。以基础道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抓住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这一关键,加强校风、校纪建设,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下介绍一些比较成功的学校德育措施。&成立校园学生文明监督岗,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增强自律意识。狠抓课堂纪律、出勤纪律、就餐纪律、考试纪律;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有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就能更好地促进学风,使主动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意识。通过有计划的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和心理环境;建立“学生心理情况”反馈体系,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关注“特殊生”群体,尤其注重“尖子生”心理疏导,关心他们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愉快地学习。
三、加强学校德育是学生成才的助推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然后再向有德性的人过渡。《中学德育大纲》确定的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当今青少年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一是对前途理想淡漠,当然这不是就整体而言。对学生讲共产主义理想,讲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觉得是一种笑话,觉得你在开政治玩笑。有调查表明,很多学生不清楚毛泽东、周恩来是什么人物,倒对香港歌星、影星的详细情况了如指掌。二是道德是非的判断标准方面出现了问题。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在有的学生中出现了颠倒、模糊不清。三是艰苦朴素等传统美德淡化了。这代学生普,遍过急地企求进入享受人生阶段。当他们的父兄还在节衣缩食供给他们读书时,他们却心安理得、毫不客气地超前消费并享受人生。曾有报上报道某地组织小学生去日本,那些几岁、十几岁的小孩,买东西很潇洒,出手就是几百元,连日本人都十分吃惊。&&&&学校德育工作就是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源。总之,学校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能为学生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做准备。&&&&四、加强学校德育是学校品牌的标尺&&&&看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看看校风,基本情况就掌握了。行为习惯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看得见,摸得着,既是学校德育的“质”的指标,也是学校品牌的标尺。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学校在上级领导视察期间,凉亭旁有棵桃树,枝头挂满了果实,让视察的领导吃了一惊;第二天再次踏进校园时,他们又特意看了看那棵桃树:它的枝头依然挂满黄澄澄的果实;第三天,视察领导忍不住说了一句:那棵桃树证明了这个学校师生品德修养的内功之深。凉亭旁的这棵樱桃树不禁让人想起郁达夫的一句诗:一粒砂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学校政教工作的好坏,德育成果如何,的确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甚至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命运。 &&&&在新的形势下,强调学校的德育,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直接关系到未来接班人的素质的大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民族兴衰成败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第二章 德育对象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科学认识德育对象的意义
内容提要:&&&&科学认识德育对象的现实意义有哪些&&&&青少年学生是学校的教育对象。学校要完成思想品德教育任务,开创新的局面,使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加有成效,关键是要下功夫认真研究教育对象,掌握青少年的特点。研究德育对象是实现德育科学化,取得德育成效的必要前提。做任何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路线,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着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德育的对象是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青少年。他们有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是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依存于社会生活条件,也有赖于其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教育者必须研究他们,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按照他们成长的客观规律去加以教育引导,才能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自觉行动。反之,如果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研究他们的思想特点,不掌握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只凭主观意志盲目地灌输,必然会遭到学生的拒绝和反感,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效的。科学地认识德育对象,对于统一思想,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和完善中学德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科学地认识德育对象,是增强德育主体性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上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科技、广信息、大文化的时代背景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当代学生的自尊、自主、自立、自爱意识比以往年代的同龄人都要强得多。这种日益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客观上要求改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传统关系。在共青团湖南省委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90.4%的学生认为“学校、家庭教育要对他们多理解和平等交流”。座谈中,很多学生希望家长“既是父母,又是朋友”。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学校德育沿袭一套“运动式”的教育方式,说教式的长篇报告作得多,适应学生特点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少;空洞的大道理讲得多,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少;责难和训诫多,说理和疏导少。这种教育忽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和日益强烈的平等要求,不仅压抑了孩子们创造力的发挥,拉大了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了德育的效果。所以进行学校德育改革,一定要重视现时代学生的身心特点变化,尤其是思想变化,加强教育的主体性,才能提高教育效果。&&&&二、科学地认识德育对象,是提高德育针对性的迫切需要&&&&做德育工作,就是塑造人的工作,如果对人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变化规律没有正确的了解,那么德育工作就会失去针对性,过去,学校德育工作无论在内容和方法,还是在目标要求上都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单一化”的倾向。这不仅表现在“运动式”、“集中式”的政治教育方式及教育者对学生人格塑造上的“单一模式”,评价标准的“成人化”。用成人的评价标准来匡正孩子们的言行,以一口“成人腔”来训诫孩子,是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受到压抑,孩子们与教师、家长之间的心理行为间距也逐步拉大。&&&&中小学生是处于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他们既渴望自主自立,又摆脱不了对成人的依赖;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既具有很大程度发展,但又克服不了简单、片面的倾向;情感日益丰富强烈,但又易走极端。面对这些“观其外表,貌似成人,察其内心,稚气未尽”的中小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就要打破过去“成人化”的模式,减低过高标准,提出适度要求。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基本态度、基本观点、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训练;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的层次性、差异性,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思想素质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既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又要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三、科学地认识德育对象,是促进德育开放性的需要&&&&当代学生处在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这种开放和变革的社会氛围中,接受着国际社会影响。而学校德育教育相对而言,就好比一片净土,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接受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熏陶。而在家庭、在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这样,当学生接触社会或一旦走向社会,就深深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是一纸淡薄的空文,一种理想的情境。学校筑起的这一信念大堤,在复杂纷繁、五彩斑斓的社会面前,显得十分脆弱。这种学校德育与学生认识社会的反差,已经成为影响中学德育质量的根本原因之一。共青团湖南省委在对学生的一次调查问卷中,发现有21.2%的学生认为:“社会环境影响更大”。92.8%的学生认为“要改革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你认为学校德育要不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的回答中,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分别占70.4%和28.5%。&&&&学校德育走向开放,就要求打破过去僵化封闭的体系,研究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模式。&&&&总之,要使学校德育工作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就要研究德育对象,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变化的规律,研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品德和素质,以提高德育效果。
第二节:认识德育对象的观点和方法
内容提要:&&&&一、认识德育对象有哪些正确的观点&&&&二、认识德育于对象的方法&&&&完成对教育对象科学认识的任务,必须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点和方法是否正确,不仅决定着认识的过程,而且直接制约着认识的结果。&&&&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当代中学生这个共同认识对象面前,有人着眼于他们积极的一面,认为他们勇于思考、开放进取、锐意创新,是“大有希望的一代”。从感情上乐意接近他们,对这一代人的成长持乐观的态度。有人则着眼他们消极的一面,认为他们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知受爱不知爱人是“难以教育的一代”。从感情上疏远他们,在他们面前感到无能为力,一筹莫展,对他们的成长持悲观态度,忧心仲仲。同样一代中学生,为什么得出不同的结论,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认识的观点和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又如,近两年中学生要求自立,要求活动交往的呼声日益强烈,有的中学生为表现和锻炼自己的才能,甚至背着教师去组织活动。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虽不宜提倡,但对当代青少年渴望自立的要求应予理解,主张通过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民主意识,为他们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也有人认为,这是“越大越难管”,必须“高筑坝、严堵洞、快枪险”,加以管制和防范。这些情况表明,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教育对象有多么重要。&&&&事实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难物主义的方法,是我们统一对青少年认识的思想武器,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分析德育对象的正确观点和方法。&&&&一、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认识。这―基本观点也是我们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我们研究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必须从人的本质对社会环境的依存关系中去把握他们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动因,考察他们思想发展过程和变化的规律。研究每一时代青少午的思想特点。不能离开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同五十年代的青少年,由于成长的历史条件不同,各有长处和不足,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简单地对比,从而做出褒或贬的结论。当然,人们的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社会存在。青少年学生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在接受各种影响时也表现出积极的能动作用。我们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要坚待存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观点。&&&&二、辩证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青少年的思想也不例外,他们的精神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统一体。当代青少年成长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又处于其自身生理和心理剧变的时期,客观存在的矛盾与主观存在的矛盾,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内心世界。在心理上,存在着自主要求与依附关系的矛盾,活动能量与认识水平的矛盾,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未能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性的萌发与成熟同道德法制的矛盾等。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在关于政治方向的抉择、关于升学就业和人生道德的抉择,关于友谊交往的抉择过程中,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在青少年中,由于环境条件、个性倾向、知识基础、道德水平、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都有自己的特殊矛盾。就每一个学生来说,其内心世界又包括多种层次的矛盾,每一矛盾又包括着许多不同的侧面。坚持辩证的观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祛,才能使我们从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住主要矛盾,把握其规定质的主要矛盾方面,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从而分清青少年思想的主流和支流,长处利短处,本质和现象,现状和趋势,达到对青少年有切合实际的、全面的科学认识。
三、发展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易发展变化的,都是由量的渐变到质的飞跃。青少年的思想永远在发展变化之中,可以看作为一个不定型的动态结构。坚持在发展变化的动态中进行考察,才能真正掌握住青少年的思想脉搏。青少年的思想发展遵循着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客观规律进行,经过不同质的发展阶段向前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才能使我们从学生思想发展的起伏变化中,把握其变化的趋势,冷静地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及时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促成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四、系统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都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系统之中。学校德育是―个系统,青少年思想品德也是一个系统,它不仅与整个社会系统、教育系统发生联系,而且与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系统、心理系统也存在着联系。坚持系统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认识教育对象时,不仅要把青少年思想品德看成是一个多因素结构的整体。而且还要把它放在相关的系统中加以考察,充分认识青少年思想的复杂性、多样性,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受多因素的制约,防止孤立片面的“单打一”和简单化。
五、学生是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唯物辩证法认为,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中,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得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按照这一观点,学生也是一个系统,它不仅有自身的生理系统、心理系统,而且还受制于整个社会大系统和教育系统,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相对于成年人,学生尚未跨入社会,其主要任务是初步完成社会化,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受学校的正规教育。另外,家庭教化还担当着相当一部分重任。在九十年代,信息的广发传播和膨胀使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学生是一个和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在分析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时,不仅要把握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而且要把握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规范影响,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找到个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从整体出发,把各种要素有机的组织起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影响力,建立一个立体网络结构,形成学校德育的强大合力,争取最佳效果。
第三节: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
内容提要:&&&&一、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关键、最富有特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体迅速发育成熟各种器官功能日趋成熟,在心理上,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兴趣、能力都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充满生机、风华正茂,在各方面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使人感到火一般的青春活力。&&&&一、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中学阶段,青少年在身体发育和生长的快速阶段。人的生长发育不是均衡的,而是时快时慢,呈波浪式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儿童从出生到成熟,生理发育有两次迅速增长期,成为生长发育高峰期。第一次是在人出生后的第一年。即乳儿期。第二次是青少年期或青春期。这第二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的突飞猛进的生长和急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身体机能与素质的增强。脑机能的显著和性机能的成熟。&&&&1.身高、体重和体态的急剧变化&&&&身高、体重和体态的变化,是中学生发育的明显的外部特征之一。据我国1985的调查,在青春期之前,学生的身高、体重增长量平均每年为4.7cm、2.38公斤。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身高、体重增长量平均每年为6.35cm、4.62公斤。身高增长7、8岁到17、18岁期间,最快是12、13岁到14、15岁左右。中学生的身高、体重变化,男女生有明显的差别。一般来说大约在11岁到18岁结束,女孩比男孩发育早一年到两年,女孩从11岁到12岁开始步入成年人,男孩是从12岁到14岁这要持续几年时间,直到男孩和女孩的发育达到同步。&&&&2.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能的成熟&&&&中学生在青春发育期表现出的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这就是第二性征。在青春发育期,性激素的分泌促进男女第二性征的发育和性机能的成熟。&&&&男生的第二性征及性成熟:男生的第二性征的发育,主要表现为喉节突起,声音变粗,长有胡须和体毛,肌肉和骨骼发育坚实,体态显得魁梧。男性的发育是在12岁左右,从睾丸的增大开始,随着睾丸的发育,开始出现遗精,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4到15岁左右。&&&&女生的性征及形成熟:女生的性征发育,主要表现为声音变尖,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皮下脂肪增多体态显得丰满。女生性的发育是在11岁左右,从乳房的发育开始。在乳房发育之后,生殖器官增大,待时出现月经初潮,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3到14左右。但由于遗传、环境、营养和疾病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早熟、晚熟现象,这些个体差异一起,使早熟和晚熟面临着不尽相同的心理适应问题。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1.独立意向增强,自尊、自信&&&&在少年期以前是幼稚的儿童期,儿童要更多地依赖父母和成年人的保护,独立性、自觉性都很差。进入少年期以后,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地增强,集中地表现在开始关心自己,开始考虑我是个怎样的人?别人怎样看我?从而产生了“成人感”,把自我评价提高到社会公德的高度,有了“理想自我”的雏型,产生了摆脱对成年人依赖的独立意向。进入青年期(十四、五岁)以后,已经可以靠自己增长着的体力和智力进行活动,独立性、主动性显著地发展,自尊心、自信心明显地加强了。不再唯父母师长之命是听,不再人云亦云。从生活小节到国家大事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好胜心强烈,总想有机会显示自己的力量与才能,希望成为人生旅途中的强者。青少年这种自尊心、自信力是引向珍视荣钱、开拓进取、不甘落后的心理基础。但是,如果引导不好,也会目空一切,自高自大,产生虚荣心,甚至分不清什么是英雄行为,什么是盲动逞能,以致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2.观察力、想象力新著发展,富有理想和幻想&&&&观察力是在事物的表象中看出它的属性和特征的能力。在儿童时期认识事物还多限于五官的作用。少年期认识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发展,但一般还限于形象和直观。到了青年期开始能认识事物的特征、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和深刻了。&&&&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形象的能力。青少年刚刚迈进知识的世界。成年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使他们都感到新奇,都会想这是为什么。正像鲁迅所形容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观察力和想像力的发展,是青少年思想活泼,敏于思考,富有美妙的幻想利追求的心理基础。青少年的理想和追求,对未来生活的愤慨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品质,可以推动他们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为人类酌进步、国家的富强而建功立业。青少年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对真理的向往和挚着的追求,也常常孕育着一些伟大的发明。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青少年的这些幻想和理想,常常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由于他们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坚实的生活根基,他们的志向、理想往往脱离生活实际,如果遇到了某些困难和挫折或发现自己的追求无法实现,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变得消极泄气,悲观失望。&&&&3.记忆力达到高峰,求知好学&&&&心理学实验表明,十六岁至十八岁时人的记忆力趋于成熟。青少年时期,随着大脑的发育,记忆的储存量达到最佳阶段,意义识记逐渐代替了机械识记,记住的东西往往一生难忘。因此人们称青年期为“记亿的黄金时代”。 &&&&青少年时期记忆力的发展,理解能力的不断增长,促使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肯学习、爱思索。在知识的海洋里,他们什么领域都想涉猎,什么道理都想探求,什么本领都想学会,贪婪地渴求学到一切新鲜的知识。青少年求知心切,是引导他们开阔视野、立志成才、丰富精神生活的良好条件。同时也要充分看到,由于青少年的识别能力还不强,如果他们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时,也容易良莠不分,饥不择食。如一些武侠格斗、色情淫秽的读物得以在青少年中流传,迷信的落后的“卜卦术”得以在少数学生中流行,都与这一心理特点有关。&&&&4.情感丰富而强烈,易激动、多变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心理体验与感受,是客观事物刺激的反映。喜、怒、哀、欲、爱、恶、惧七情,是情绪的基本形式。青少年随着脑神经兴奋与抑制的强化,以及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增多,产生高级情感的能力也与日俱增,逐步形成了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青少年情绪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易冲动,多变化,情绪体验来得快而强烈,常会出现“疾风暴雨”般的激情状态,往往理智驾驭不了感情,正义的激情可以做出见义勇为的壮举,也可由于不冷静的盲动,干出一些蠢事和坏事来。因此有些心理学家把青春发育期称之为“疾风怒涛”的时期。此外,在这个时期,青少年情感开始具有比较曲折和文饰的特点,也不可忽视。他们有些心里话有时不愿对长辈说,对某些明明是厌烦的事,表现为不在意或较好的态度,对自己明明爱慕的人,故意回避或表现疏远等,这常常是青年人“闭锁性”心理特点的表现,不可轻易地看做是虚伪或不坦率。&&&&5.意志、性格正在形成,未定型、好模仿&&&&意志力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少年期,由于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不平衡,自制力还较弱。进入青春期以后自制力逐步增强,意志品质如目的性、坚持性、调节行为的能力等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但仍不够稳定。&&&&性格是贯穿在一个人整个行为中具有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稳定倾向,决定于个人的意识倾向和行为习愤。青少年时期正是形成性格,从不定型到逐渐定型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青少年具有好模仿的特性。这有两点原因:一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处于由逻辑抽象的经验型向理论型的发展、思维品质的独立性与片面性交错发展的时期,容易接受生动形象化的教育。二是由于他们意志的独立性还未成熟,“受暗示性”仍较大。如用良好的榜样去引导,能够激发起青少年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树立高尚的品德情操;坏的榜样也会导至青少年形成不良的品德习惯,甚至违法犯罪。&&&&6.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好玩好动&&&&青少年身心迅速发展,体力和智力都处在人的一生中最活跃的阶段。他们精力充沛,爱玩、好动,蹦蹦跳跳,不甘寂寞。参加文娱活动、体育竞赛,阅读文艺作品,观看电影、电视,到大自然去领略风光,对他们都有巨大的吸引力。通过这些丰富多采的活动可以使青少年良好的性格特征和各种才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得以充分地发挥和表现。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仍较弱,常常玩起来无节制,动起来无约束,对某种活动一旦着了迷,就将倾注很多精力,无法摆脱,不由自已,甚至会造成学业荒废、成绩下降。
7.性意识觉醒,春情萌动&&&&青春发育期正处于性的萌发到成熟的过程之中,机体内部猛然增加的性腺索分泌的刺激,促使着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产生对异性特殊的好感、好奇心、想象两性生活等。由于不懂生理知识,女生因为初经,男生因为梦遗,常产生惊恐焦虑,又不愿同大人讲,或有时胡思乱想,或由于一时快感染上一些不良习惯。这些情况都需要教师和成人体谅关心,进行必要的生理知识教育和各种暗示和引导。否则由于他们缺乏性知识和有关的道德观念,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要求或不道德、不法的行为。教师要注意了解这一特殊心理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引导。应恰当地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性的知识,只有科学地理解了生理现象,才可减少神秘感、好奇心和盲目无知的行为。总之,春情萌动是人生进入青年期的重要标志。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研究育年心理如果不关心性的问题,如同研究儿童心理不研究模仿的本能,是同样的愚蠢。
第四节:现阶段青少年的思想特点
内容提要:&&&&一、当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二、现阶段青少年的思想特点&&&&青少年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有赖于他们成长的社会条件。研究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青少年思想特点的重要方面和前提基础。如果忽视了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研究,就不可能全面地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甚至可能把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当作错误的思想问题来对待。但是仅仅从自然属性方面去观察学生思想形成的生理过程,不从社会属性方面加以更深入的考察,是无法说明青少年思想意识的本质的特征的。因此,我们必须遵照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遵照“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把当代青少年放到他们成长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和分析,从社会属性方面研究他们的思想特点,寻找出当代青少年与其他时代青少年相区别的思想特征。&&&&一、当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认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不能离开社会存在的特点。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必然给不同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打上不同的时代的印记。:&&&&(一)他们成长在新旧交替、全面改革的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是经济建设,政治、经济体更加开放、逐步实现多元化体制。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得以恢复,国家的生活远比过去更加民主和安定。在经济建设方面,大胆地进行体制改革,实行了灵活的政策,在原先的纵向的计划体制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横向的市场联系,企业和劳动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大为增强,经济结构更为合理,生产水平大为提高。在总的目标更加一致的前提下,社会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也更加生动地、公开地、多样化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为了把我国迅速建成四化强国,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措施进行全面改革,逐步改变着陈旧、过时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在改革中,社会上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临着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问题,人们渴望着四化早日实现,人们拥护这种除陈布新的变革,但也难免对某些事物看不惯,对某些新问题不理解,因而也必然存在着某些不同的认识,某些观点的分歧。&&&&(二)他们成长在前所未有的开放年代里&&&&在新形势下,国际交往不断增加,空前扩大了对外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疏通了更多的信息渠道,适应世界市场和理解国外事物的能力有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改善。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一方面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使他们的眼界大为开阔,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活跃,他们思考问题时有条件不仅从我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中,而且从与世界各国的横向比较中,更深刻地认识我们国家和制度的优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肩负的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重任的艰巨。这是主要的方面。同时,另一方面,随着开放,外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入,也必然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对这一点,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三)他们成长在世界技术革命兴起的国际环境中&&&&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全球性的技术大革命正在兴起,它的特点是发展快,综合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吸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不仅可以大大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对于人们摆脱封建的、小生产者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对于形成人们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思维方式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立志成才的阶段,世界新技术革命信息的传来,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头脑更加灵活丰富,思维领域更为广阔,他们能更加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和技术上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的差距,激励他们奋发进取,立志成才,增强他们早日实现四化的责任感,坚定他们早日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爱国信念。同时也应注意到,少数学生看到这种差距之后,又产生了民族虚无主义和自卑感,看不清资本主义制度腐朽没落的本质,看不到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前景,个别人甚至认为,生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就是一切,管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好,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好?对这种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应加以教育和引导。
二、现阶段青少年思想的新特点&&&&在大变革的历史新时期,随着开放、改革的日益深入,青少年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产生许多新的追求。从分析他们这些新的变化、新的追求中,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青少年思想面貌上一些新的倾向、新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渴望祖国富强,追求自我完善&&&&开放、改革取得的成就,使青少年受到鼓舞,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也认识到了自我价值。他们中的多数都有理低有追求。但不少人的现想追求还停留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上。关心自己的发展、自己的荣辱、自己的利益,这种自我完善的愿望,直接构成了某些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动力。他们从小在和平的顺境中长大,对艰苦奋斗没有多少切身的体会,他们比较强调社会应为自己的成长多创造条件应更多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别人为他们服务看做是理所当然。还不大懂得个人完善与社会完善的辩证关系;不大懂得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青年一代付出艰苦的劳动,考虑问题的着眼点应是对祖国和人民做了多少贡献,而不是伸手向社会索取。&&&&(二)拥护改革,思想解放,求实求新&&&&当代青少年接触事物多,思想容量深,开放活跃的程度,是其他时代的青少年所不能比拟的。青少年敢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最少保守思想,考虑问题没有框框,他们厌恶空谈,讲求实际,什么新事物都想涉猎,什么新问题都要思考,相信“眼见为实”,“先思后信”。他们拥护改革,寄希望于自己早日投入改革的洪流中去,施展才干。他们关心改革,积极为改革献计献策,敢于介入学校管理,提出许多改革学校工作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对旧事物、旧观念敢于否定,对新事物、新观念勇于接受,求实求新,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反映了青少年新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十分可贵,应该大力提倡。但是青少年毕竟涉世未深,比较幼稚,观察社会现象、思考问题有它的局限性,对复杂的社会信息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三)追求新知,渴望成才&&&&当代青少年崇尚科学,渴求所知识,深感科学校术知识在实现四化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为自己成长在一个科学技术繁荣的新时代而自豪,立志做“新技术革命的应战者”。当代青少年有成才的渴望,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充满着时代的气息。他们有理想,有作为,然而他们的许多设想并不切合实际,他们对于四化建设需要的是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还没真正理解,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只有成名成家,有经济地位,有社会地位才是人才,志愿当工人、农民、教师的学生寥寥无几。&&&&(四)要求自主、自立,要求开放、交往&&&&渴望独立、要求自主,本来就是处于青春期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使当代青少年的这种需求进一步强化,为他们独立意向的发展、社会化进程的加速提供了各种有利的条件。他们不满足别人提供的现成结论,他们不愿意跟着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体验、经过一番思考再去接受别人的影响,他们愿意自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寻求做人的楷模。他们渴求得到适应复杂社会生活的能力,早日自立于社会,并在竞争中成为强者。当代青少年对自主、自立的渴求,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这种要求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愿望,是他们在社会化进程中日趋成熟的标志,也体现了青少年不满足现状、奋发进取的创新素质。但是,事实上他们还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许多方面还要依赖成年人而不能完全自立。他们往往过于自信,片面地理解自由和民主,对教师、家长知道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把自主、自立与成年人的正确指导和帮助对立起来,由此引起成年人的某些反感,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走一些弯路。&&&&(五)爱美求乐,向往新的生活方式&&&&青少年爱玩爱动、求美求乐,从来就不喜欢平淡乏味、缺乏情趣的生活。新形势下,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信息传播的现代化手段日益普及,贯彻双百方针后,文艺、出版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人民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给青少年展示了新的生活方式,增添了新的生活内容,带来了新的生活节奏。青少年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促使他们产生了更多的追求。他们希望从文艺书籍中增加对社会生活和民族历史的理解,他们希望有多方面的爱好,有关的鉴赏能力,要把自己的服饰打扮得更漂亮。爱美求乐,向往新的生活方式,是青少年一种健康的、合理的要求。我们应该多方面创造条件去满足他们,发展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现在青少年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审美的情趣不高,对于物质提高的欲望,超过了实际的可能,大手大脚,任意浪费向高消费的生活看齐,追求外在美的自我表现忽视了艰苦勤俭美德的培养,对“金钱潮”的刺激,缺乏足够的抵制能力。&&&&(六)需要友谊、需要尊重、需要理解&&&&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当代青少年生理发育出现早熟的情况,这已被许多调查研究材料所证实。生理上的早熟、社会化进程的加速在青少年的友谊感方面也有明显的表现。青少年不愿在交往中处于从属地位,受成人的监督与限制,乐于在同龄人之间寻觅知已,咨询疑难,在自己的小群体中得到安慰与信赖。开放社会打破了男女交往中的封建思想束缚,文艺作品中大量的男女性爱的形象描述,对青少年的性成熟也起了某些刺激作用。一些青少年较早地产生了异性感,在一些中学出现了早恋现象。青少年友谊感、异性感的发展,从一般的情况来说是符合发育规律的,只要我们加强教育与引导,使道德教育赶在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之前,这个问题是可以得到圆满解决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性道德教育目前还没有真正提到日程上众有些青少年过早地落入情网不能自拔,有的受到不良的社会影响,出现了不健康的越轨行为。青少年不仅需要同龄人的友情和温暖,还渴望着成年人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由于成长条件的不同,现在的两代人之间在评人论事的标准上,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在向青少年调查“什么使你最苦恼”的问题时,有许多学生为成年人对自己不够理解而感到苦恼。
第五节: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内容提要:&&&&一、思想品德在社会环境下的形成和发展&&&&二、思想品德通过个体内在心理因素的形成&&&&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既受客观条件(外因)制约又受主观条件(内因)制约,这就是思想品德形成的“两因论”。&&&&(一)思想品德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从客观上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环境。思想品德的内在机制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它对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人的思想品德就其本质而言是他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我国古人也有所谓的“进墨者黑,进朱者赤”,“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说法,也说明环紧的重大作。中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阶段,还缺乏把握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因此,环境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意义。因而,研究客观条件――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把握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对于提高德育的科学性有重要意义。&&&&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对学生的影戏那个一般说是最大的,其决定性作用的。社会教育信息面广、量大、速度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社会环境从广义范围上可分为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国际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目前主要是两种社会制度间的对立和斗争对思想品德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颠覆政策不断碰壁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用“和平演变”的方法消灭社会主义的战略,他们想方设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思想文化。在思想文化上,他们把思想文化交流作为“传播西方文明的重要途径”,通过电视、电台,报纸、图书、学术交流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和侵蚀,这种渗透和侵蚀使得一些人,特别是涉世不深的学生,在公有制好还是私有制好,社会主义制度好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好,一党制好还是多党制好等一系列政治立场问题上发生迷惘动摇。同时,在一段时间里,引起了价值观问题上的混乱,如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种物质价值的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实现;中现存价值观的多元性,轻价值观导向的一元性等倾向很有市场。另外,具有行为特征的生活方式在一些人中也曾一度背离我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向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畸变。因此,国际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国内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主要有国内社会的物质环境和国内社会的精神环境。国内社会的物质环境包括社会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制度等三个方面。社会制度确切地说,是社会的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是思想关系得物质附属物,这种物质附属物一经形成,对人的思想品德来说就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环境因素。现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对当代学生就有双重冲击,一方面使大部分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学习中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使一部分学生讲究实惠,追求享受,相互攀比,损人利己。可见,社会制度直接影响和规定着人们的政治立场,同时,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更替也势必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同时,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条件和由它们所决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诸因素对人的思想观念都有重要影响;物质生活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也决定人的思想意境的高低和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国内社会的精神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生活、意识形态、文化氛围、道德风貌、党风和社会风气等等,都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各种真、善、美、假、丑、恶的人和事都在这里竞相表演,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灵上留下种种痕迹,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诸种影响中,危害最强的是黄色电影、录像和思想上不健康的文艺作品,其次是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和各种腐败作风。这些现象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地持久地影响学生,其结果实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评价和对真、善、美的曲解,最终导致家底或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和威信。社会影响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以强有力的冲击波的形式发生影响,教育者要敏锐地把握社会风气的变化动向、准确地判断社会风气的性质,在可能的条件下,经过教育者的主观努力,积极预防和努力排除歪风邪气对学生的影响;教育者要充分运用社会积极的影响力量,呼吁社会支持,并尽最大可能“净化”社会环境,以扶正确邪,促进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 2.家庭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影响实质上是社会影响的特殊表现形式。学生从小在家庭里受到爱抚,得到温暖,家庭是他们生活的“据点”或生活的“庇护所”,使他们从孩提起的第一个学校,父母则是他们的依靠和最亲近的人,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有着多种功能,可以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多种需要,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起点和基础。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看,家庭教育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受教育者在家庭中受到其他成员的多重水平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成员的文化教养的程度,思想品德的优劣,往往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获益,坏的影响也容易留下劣根。二是家庭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产生的“潜在”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坦诚相待,而且会在他们的情感体验上激起对友爱及幸福的理想与追求。与此相反,家庭成员之间的斗争和欺诈,则会在学生的心灵留下黑暗的阴影和消极的体验,他们会因此怀疑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情谊,甚至把社会上的斗争和欺诈视为理所当然。家庭影响对于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又是一种难于控制的影响。家庭影响对于学生的成长一般具有指导的或半指导的意义,监护关系,因而使得家庭教育具有亲和性和深刻性的特点。但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应宽严有度,强权与溺爱都是对学生有害的。家庭教育的这三个方面的功能,在德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为突出。现代家庭,应增强民主气氛,父母要倾听小孩的心声和意见,平等商讨问题,以利于更好地把家庭教育与学校结合起来。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启迪学生思想,开发学生智力。同时,使小孩在家庭受到民主空气的熏陶,为今后参加工作,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奠定基础。凡是经过这种家庭教育的小孩,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走向社会后与同志和睦相处。因此,增强民主气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3.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成才的摇篮,这点对学生特别重要。因为,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所受的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大小是不相同的,而学生阶段的学校生活往往会在人的一生中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学校德育环境是指学校内部存的、影响着学生品德心理的客观现实,它包括自然、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使一所学校占主导地位的传统、风气、人际关系气氛、道德风貌的综合体,对学生起着重大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也是学校加强德育工作的关键内容。因此,学校自然环境的不同,校园文化环境不同,班集体发展的状况不同,教师、干部的表率作用不同,校园人际关系不同都会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之强烈常常使人感到瞠目,使教育显得软弱。如学生的行话,对流行歌曲的热衷,对时装和时髦发型的追求等等,家长和教师往往欲禁不止,反而尤甚。因此,要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影响是各种各样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有自觉的,也有自发的;有强有力的,也有影响微弱的;有显而易见意识得到的,也有潜移默化意识不到的;有学生乐于接受的,也有学生不乐于接受的;这些不同影响综合作用于学生的结果,势必造成不同的学生和同一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二)思想品德通过个体内在心理因素的和谐发展而逐步形成&&&&从主观上看,个体的思想品德又依存于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的形成及和谐发展,是通过自身内部思想矛盾斗争的发展,逐步形成认识并向行为习惯转化的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包含有知、情、信、意、行几个心理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难以形成完美的思想品德。知、情、信、意、行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只有当上述几种心理因素都得到辩证发展时,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形成。所以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他们的知、情、信、意、行几个因素能够求得平衡发展的过程。
&内容提要:&&&&一、德育过程的概念&&&&二、德育过程与其它教育过程的区别&&&&三、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四、德育过程的结构&&&&五、德育过程的矛盾&&&&六、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的任务是在德育过程中实现的。认真研究德育过程的矛盾、特点和阶段,对于我们掌握德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增强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德育效果,十分重要。&&&&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很复杂的。德育工作中的各种因素、各种关系、各种矛盾,都要在德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形成错综复杂的情况。因而,能否正确地处理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科学的组织德育过程,对完成德育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这一概括,指明了德育过程的本质,揭示了德育过程的结构和德育过程同智育过程、体育过程的根本区别,显示了德育过程的特殊性。学校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遵循社会主义社会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影响,在学生主动参与下,通过学生思想、心理的矛盾运动,使其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与其它教育过程&&&&德育过程和其他教育过程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显著差异。德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影响,区别于环境的自发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育者的主导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但各教育之间又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各教育的目标不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遵循的主要规律不同。如智育过程是培养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过程;主要解决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的问题;应主要遵循掌握知识、技能的认识规律和智力发展规律。而德育过程是陪养学生形成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主要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学生对待客观世界的主观态度问题,包括思想意识和相应得行为倾向;应主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所以,虽然各教育中都渗透着德育,但都不能替代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应主要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三、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差异的两个概念。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学校德育,顺利、有效的学校德育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两者具有通过学校德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内在联系。但两者又有显著差异。德育过程的主体是教育者;是教育者通过有效组织德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属教育范畴:是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相互作用方式来解决社会德育要求与学生品德现状的矛盾;其实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主体是受教育者:是受教育者自觉或白发地接受外界影响,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是个体品德的发展过程,属素质范畴;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来解决多种社会信息影响与学生品德基础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同时,虽然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德育要求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主要源泉,但学校德育代替不了家庭、社会等其它方面的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所以,德育过程代替不了品德形成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也不能简单替代思想品德教育规律。
& 四、德育过程的结构&&&&事物都是由不同性质的各要素,按一定方式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德育过程就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根据它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通过施教、受教的活动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主体,居主导地位。德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既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又是积极参与德育过程的“主体”,具有双重地位和作用。德育内容和方法是教育者用以影响受教育者的中介和手段。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通过教育者施教和受教育者受教的活动发生一定的关系.相互影响构成德育过程。总之,德育过程就是由教育者及其活动、受教育者及其活动、德育内容和方法等三方面的基本因素。通过施教、受教活动,按一定关系结构而成的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五、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构成德育过程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德育过程的诸种矛盾。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了德育过程的发展。&&&&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能动主体,构成了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它具体表现为,教育者代表社会提出的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观状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德育要求与整个年轻一代思想品德现状之间这一社会矛盾的反映。&&&&六、德育过程的本质&&&&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包含着本身持殊的矛盾。这种持殊矛盾就构成了事物别干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说明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就是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因为正是这一特殊矛盾才是将德育与其它教育过程区别开来的本质所在。&&&&如何解决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这一持殊矛盾呢?在这一矛盾中,一定性会的德育要求是矛盾主要方面,它决定着德育过程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德育过程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政治、精神、伦理生活的社会人。因此,要求教育者通过德育内容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接受仕会的德育要求、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到社会要求的高度,实现个体品德的让会化。而个体品德社会化正是通过社会道德个体化实现的。社会道德个体化的实现,要求教育者通过德育内容和方法将社会的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所以,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考个体的思想品德,是个体品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有目的的或有选择性的道德的社会传递与个体道德体验相统一的过程。&&&&有目的地促使社会道德个体化,也就是要有目的地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因为,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内部机制。个体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源于思想品德结构的变化、即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心理内容、心理形式或能力方面,或增加了“新的成分”,或程度发生了变化,或各要素的组合发生了变化。所以,德育过程的实质也可以说,是形成受教育者完整思想品德结构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完善和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德育过程中的主体
内容提要:&&&&一、德育过程中教育者的特点&&&&二、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特点&&&&三、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了解受教育者的意义&&&&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利方法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构成了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所以,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德育目标必须突出人的作用,依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完成。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者居主导地位,所以,教育者必须对自身及其教育对象一一学生有正确的认识。&&&&一、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构成了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所以,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德育目标必须突出人的作用,依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完成。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者居主导地位,所以,教育者必须对自身及其教育对象一一学生有正确的认识。下面我们分两节,分别阐述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即指学校德育工作者。它是指校内能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并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职责和具有相应素质与修养的人。&&&&德育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居主导地位,应发挥主导作用。从德育过程中诸要素的关系,特别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来看,教育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虽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从政治意义上讲是平等互助关系,但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施教者,是德育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接受教育的对象;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教什么、怎么教,主要由教育者决定。虽然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受教育者能动性的发挥,也需教育者的引导、帮助。所以,教育者的情况如何,将对整个德育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当然,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有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配合,并落实到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功能动性上。&&&&二、德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德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指得就是学生,学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学生,泛指一切受教育的人。狭义的学生,指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的人。按受教育程度的阶段分,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本教材所提到的受教育者着重指得是中小学生,即正在中小学学习的人。&&&&中小学生是正在发育、成长中的人,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不能对他们提出与成人相同的要求,不能让他们承担与成人同等的社会责任。他们是需要得到成人关心、教育的人。教育得当可以培养其优良品格,矫正其不良品格,还能发挥其潜在能动性,造就良好个性。&&&&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目的是使教育者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被培养的人,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自我教育指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所以,学生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具有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的双重性质,学生可以发挥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两种性质的作用。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应虚心听取教师的教导,接受教育;学生作为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人,努力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教育客体和主体的双重作用是在德育过程中统一实现的。&&&&三、教育者了解受教育者的意义&&&&首先,研究教育对象是实现德育科学化,取得德育成效的必要条件。&&&&实书求是,从实际出发是马列主义的正确思想路线.也是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德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从教育对象一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实际出发,遵循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开展德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如果德育工作,不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只凭主观意愿要求学生,必遭学生反感,不可能有良好效果果。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必然法则。&&&&古今中外教育文跋经验也说明,认真研究教育对象是取得德育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就指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强调无论是长善还是救失.都要先知其心。前苏联教百家马卡连柯的成功之道,也源于他对于百名流浪儿的深刻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对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并能顺口说出一、二百名学生道德成长的曲折历程。他把研究学生视为创造性的教育工作的源泉,他认为了解教育对象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最主要的交结点。现实中教育成功者的秘诀,也多是有志于并肯定于在了解学生内心世界上下功夫的人。因为,只有知之深,才能教有方。&&&&其次,深入研究教育对象也是深入进行德育改革,建立有中国各色的德育理论体系的重要课题。&&&&从今前教育实践看,不重视新形势下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具有普遍性。这仍是学校德育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德育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的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入了解与研究当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心理需求和品德发展轨迹,是当前深化德育改革、开创德育新格局的突破口和重要前提,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
第三节:德育过程的特点
&&内容提要:&&&&德育过程有哪些特点&&&&德育是塑造与改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人和社会有广泛的联系,并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德育过程是个极其错综复杂的过程,它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一、广泛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思想品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影响的广泛性。德育影响的广泛性,又决定着德育过程的参加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在广泛的德育影响和各种各样的教育者中,由于社会矛盾的性质不同,教育者的水平不同,以及教育影响的方式不同,因而对被教育者所发生的影响和作用也就不同。其中有符合教育目的的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有可控制的因素,如学校教育,也有不易控制的因素。如个人的生理、心理状况,社会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