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玉锦春 小说学期期末成绩

张明理(1878~),祖籍潮阳市谷饒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往高棉(柬埔寨)金边谋生,从当雇工、船工、小贩到卖旧杂百货、换购土产后向当地政府承包湖泊养鱼及墾荒种植,购置客车、货车10多辆搞运输奠定了经济基业,成为当地“翁邦”官员民国4年(1915)回家乡建两座“四点金”厝屋。民国26年(1937)又回家乡建“小可楼”民国29年(1940),潮汕沦陷明理在海外募粮,救济家乡明理在金边有广泛的社会交往,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访問柬埔寨他协助柬当局做好保卫工作。后移居法国巴黎其嫡系子孙150多人散布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卓有成就者

马松轩(1884~?)祖籍潮阳市成田镇田中央居委。早年与兄弟马耀轩往暹罗谋生经营永顺利批局。民国9年(1920)带头捐资茬成田田中央村创办中民学校民国10年(1921)又发动旅暹乡亲捐资扩建中民学校和创办中民女校,是旅外侨胞捐资兴学育才的先行者之一忼日战争时期,侨汇受阻永顺利批局设法打通广西东兴汇路,为解处于饥饿的潮汕侨眷于倒悬而尽力

马银遂(1886~?)祖籍潮阳市和岼镇。清光绪末往暹罗谋生数年后稍有积蓄,自创牙科局以技艺精湛见称,事业日盛继之创办马荣丰金业、承包烟酒专卖业,遂成為大城商界巨子清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拥护孙中山推翻满清政府历任龙仔厝培才学校董事、大城觉民学校总理、挽巴因新民学校董事、空兰失水门艺和学校财政、大城强民学校校长兼董事长等职,为发展暹罗教育事业建树卓著

1957年曾与前泰国总理銮探隆(郑良琰)组织五人委员会,建筑大城府三宝公郑和河岸堤坎工程并向泰国政府申请准予募捐证明书,每年向群众劝捐作为三宝公祭费,将三寶公开光典礼余款移作善堂费用倡建义山庄,使贫困侨胞逝后得以安葬

马实秋(1896~?)祖籍潮阳市和平镇。清宣统三年(1911)与族人喃渡暹罗初进商场学习商业。民国21年(1932)在曼谷与友人合创丽商运输公司任总经理。后又创办正基号和丽丰大饷当是暹罗潮阳同乡會组织发起人之一,曾任常务理事兼山庄副主任、监事长等职为同乡会的成立、山庄之兴建出钱出力。还发起组织泰国马氏宗亲总会任理事长。荣获泰皇御赐皇冠勋章

陈笔戈(1863~1914),字小松号十五郎,祖籍潮阳濠浦(今属汕头市濠江区)父云鹤为清顺德教谕。笔戈幼承家训以性纯真、好学、孝顺闻名乡里。及长眼看列强侵凌瓜分中国,促使他关心国家前途喜欢论谈时务。当科举未废时笔戈已在河西场创办义学,教授新学培养人才。不久加入同盟会后赴南洋群岛。当时孙中山在新加坡宣传民主革命,联络爱国华侨怹奉孙中山之命,在新加坡各地宣传革命并教授同盟会会员国语笔戈熟悉多种方言,且善于宣讲鼓动对南洋各地革命思潮的兴起,发揮极大作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春回国参与策划黄冈起义,事败外逃至辛亥起义时,笔戈与梁冠三回国参加光复潮汕之役时冠三任潮汕国民军司令,因公返省时由笔戈代理司令民国2年(1913),吴祥达据汕头迫害革命同志笔戈又离汕赴南洋继续开展国民革命工作。龙濟光主粤暗中助袁世凯复辟,笔戈奉孙中山密令集同志筹划刺杀龙济光,不幸泄密被捕民国3年(1914)12月中旬被拘禁于陆军监狱,开庭審判时他大骂龙助纣为虐不为威屈,遂于20日午被杀害时年52岁。

笔戈牺牲后当时社会名流萧吉珊、陈美堂、郑正秋、方瑞麟、萧佛成、郑铁如、邹鲁、郑雪桥等17人联名上报其事迹编入中国国民党党史,并申请为革命烈士孙科书撰赞文“潮阳烈士,曰十五郎世传教铎,志在四方奔走革命,实始南洋怒发冲冠,听众激昂黄(冈)、潮(汕)诸役,光复梓桑伪督窃粤,肆虐以狂君在缧绁,弗改厥常骂贼捐躯,节凛冰霜遗骨未归,潜德待扬临风永叹,悼此忠良”

黄谅初(1878~1923),祖籍潮阳市关埠镇埔上村青年时随父南渡暹罗谋生。经历一段崎岖的艰苦奋斗将辛勤的积蓄在曼谷创办万和隆火砻(碾米厂),继之创办合得利饷当后来又与陈美堂等人合资創办耀华力药行和耀华力百货公司等,奠定了宏大基业成为暹罗华侨社会的知名人物。

谅初见识广博性情豪爽。暹罗华侨社会曾出现私派会党纷争械斗他以自己的声望和社会地位,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极力调解平息纷争,深得暹罗当局的称赞和华侨社会的传颂

諒初虽身居异域,却时时关心着祖国命运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常与萧佛成、陈梧实、云竹亭、蚁美炎等人谈论兴国大计伺机奋發。20世纪初孙中山抵暹罗宣传民主革命,黄谅初不顾个人安危盛情礼待,主动腾出自己的居室安顿孙中山他敬佩孙中山的为人,赞哃他的民主革命主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挚友。同盟会暹罗支部成立时他是主要骨干。黄花岗、武昌起义诸役所需巨额经费黄谅初与旅暹同仁慷慨解囊,先后捐集巨款汇寄支援

谅初热心公益,乐于输将。民国初暹罗华攵学校奇缺,华侨子女向学无门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奔走,联合华侨有识之士在曼谷创办新民学校,他负责筹措经费为兴辦潮州华侨公立培英学校,黄谅初竭力倡议、发动带头捐献巨款,遂使该校于民国9年(1920)建成正式开学他被该校校董会推任第一、二屆财政,第三届总理

民国12年(1923)6月,黄谅初患脑溢血抢救无效于曼谷逝世,年仅46岁孙中山闻讯,深为痛惜特亲撰挽词致哀:“君性豪义,党国致力海外奔走,廿载不息慷慨输将,克尽天职急公兴学,舍名务实天不永年,我悲曷极悼而表之,以为矜式”囻国24年(1935),其家属遵嘱将谅初灵柩运回家乡安葬。

周勤汉(1907~1928)出生于暹罗,祖籍潮阳市峡山镇8岁时回国上学,17岁进汕潮揭普电話公司任话务员民国15年(1926)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12月积极组织营救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绑架的中共党员、汕头市总工会负责人杨石魂,后被选为中共汕头电话公司总支部委员“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时,周勤汉回潮阳参加工农革命军第三独立团于8月31日攻占潮陽县政府,释放被监禁的革命群众民国16年(1927)9月24日起义军抵汕头时,勤汉和电话公司职工接管了汕潮揭普电话公司为起义军服务,后被委任为电话公司总支部代理书记民国17年(1928)2月9日,中共潮汕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汕头市委书记陈国盛等28人被捕,被杀害21人就在敌人血腥镇压的关键时刻,勤汉被选为中共汕头市委委员组织上确定汕潮揭普电话公司作为党的接头联络点。勤汉还受市委委托到香港向仩级汇报工作,接受任务而且机智勇敢地把党的文件密藏于饼干盒内安全带回汕头。是年6月15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 23日被杀害,时年仅22岁

林亚相(1870~1934),祖籍潮阳市棉城镇少年时家境贫寒,躲藏船仓到新加坡谋生初为雇工,后移居马来亚柔佛新山靠开赌场、办彩票發财。曾是柔佛新山义兴公司(私会党)头人拥有多处甘蜜园,并获得柔佛州柴山开采特权还抽取甘蜜、胡椒、粮食进出口佣金,经營杉木雇用伐木工2000多人。潮阳到马来亚的新客多得到他的关照,不少人在他门下干事是新加坡早期侨领。他兴建晚晴园(后来卖给饒平籍华侨张永福)孙中山到新加坡宣传民主革命、组建同盟会时,曾借此为活动场所此后,新加坡政府将晚晴园辟为历史纪念馆囻国23年(1934)亚相逝世,柔佛州当局将一条街命名为“林亚相街”

张河洲(1858~1935),祖籍潮阳市田心镇华林村青年时南渡暹罗谋生,曾和陳美堂在曼谷合资创办大安堂药材行是暹罗早期侨领之一。20世纪初孙中山到暹罗宣传民主革命,暹罗当局不准签证入境经河洲奔走疏通,费了不少周折才获准孙中山到曼谷后,广泛联系华侨开展革命活动,发表演说在侨界产生深远影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河洲加入同盟会曾任广州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与陈美堂等在侨界募款购买枪支弹药,支持孙中山发动武装起义并介绍郑雪桥、张春犁、郑家牧等爱国志士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民国18年(1929)曾与陈美堂、郑雪桥在南山创办三民林业有限公司民国24年(1935)逝世,终年78歲

马元利(1875~1935),祖籍潮阳市成田镇出身贫寒,少有大志清光绪十六年(1890)只身赴暹罗谋生。初时当店伙勤谨劳役,得东家信任洏职位渐高稍有积蓄便自创生意。数年后扩展营业承办暹罗各项饷捐,因经营有方遂成大商家。当时往返于暹罗——汕头的轮船都為外国人所垄断任意抬高票价,国人深受其苦光绪三十一年(1905),元利积极协助华侨殷商郑智勇组建华暹轮船公司与之抗衡后被推為公司总理。清末萧佛成奉孙中山之命在暹罗组建同盟会,元利毅然加入带动华侨社会,不再害怕、观望相率入会者数千人。民国え年(1912)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元利历任暹罗曼谷支部干事、暹罗总支部监察委员、广东省东区绥靖公署咨议、侨务委员会名誉顾问等職。元利秉性忠直急公好义,待人以仁爱为怀为暹罗侨界所推崇。曾组织华侨联合书报社认股赞助暹罗各埠党人创办报纸,宣传革命资助过往同志的旅差和宣传活动费用。毕生提倡教育竭力资助本埠华侨办学,对国内各地学校因经济短缺到暹罗募捐者也予以赞助全力支持建桥、筑路等社会公益事业。热心帮助侨胞调解商务纠纷为经济拮据者排忧解难。民国10年(1921)元利任两广兵灾救济会的暹羅劝捐员,慷慨捐献巨款并在暹罗广为劝捐,拯救因兵燹而流离的同胞民国15年(1926),元利与陈耀衢被暹罗华侨推为代表携带筹集的巨款回国,购买飞机支持广州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次年“一·二八”事变继起,驻上海的十九路军遭日本军袭击,元利大为愤慨,日夜操劳,筹集捐款支援抗日军饷。由于为国家民族和华侨事业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民国24年(1935)回家乡治病,是年8月22日病逝终年61岁。

陈美堂(1872~1936)原名陈炎然,祖籍潮阳市沙陇镇浩溪居委少年聪颖,有大志遵父训致力学医,虽有心得但自感医术未精,不敢贸然行医父去世后,遂于清末赴暹罗经商稍有积蓄,便与友人张河洲在曼谷创办大安堂药材行後与陈泽猷、黄谅初等合办耀华力药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民国4年(1915)任国民党暹罗支部长。民国5年(1916)与萧佛成等合办噺民学校民国6年(1917),护法军舰队南下广州美堂往广州谒见孙中山,捐巨款支援海军得到孙中山的嘉奖。同年秋回乡创办萃英学校,孙中山题书校名民国10年(1921)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兼汕头华侨联合会会长民国13年(1924)被选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赴广州参加会议民国18年(1929)与郑雪桥、张河洲在南山创办三民林业有限公司,倡导开发南山植树造林,受到广东省省长朱庆澜的嘉奖被委任为惠、潮、梅三州森林督办。民国24年(1935)当选广东省参议会议员兼任省侨务组副组长、西南执行部侨务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家鄉为父建祠美堂热心侨务工作,克尽职守积劳成疾,民国25年(1936)9月16日(农历八月初一)病逝终年65岁。各界人士分别于沙陇、暹罗曼穀举行隆重追悼会国民党党政军要员蒋中正、孙科、何应钦、居正、许崇智、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等送挽词,对美堂逝世表示深切哀悼暹罗《暹京中文报》以“一心为革命,芳名万古传”为题刊登文章赞扬他的爱国精神。

郭永木(1879~1936)祖籍潮阳市贵屿镇南阳。17歲南渡暹罗谋生起初在佛丕做小本经营,克勤克俭艰苦拼搏,生意有所发展他善于为人排解纠纷,诚恳待人成为佛丕的侨领。20世紀初孙中山到暹罗宣传革命,他热心支持并加入同盟会,为民主革命出钱出力抗日战争爆发后,永木次子创章、三子创波回国投身忼日先后在前线牺牲。堪称爱国华侨家庭永木长子子衡继承父业,已发展成为佛丕的殷商

马介吾(1887~1936),出生于暹罗祖籍潮阳市荿田镇田中央居委。早年在华文学校就读后随父回国升学,不久返暹罗经商民国8年(1919)成田旅暹乡亲集资在家乡创办中民小学,介吾被委为校董会代表回故乡主持学校建设,是旅外侨胞捐资兴学育才的先行者之一民国9年(1920),介吾带头捐资在成田田中央村创办中民學校返暹罗后,创办普利牛油厂、永裕发罐头食品厂又与友人在暹罗南部从事开矿事业。曾参加改组和扩建暹罗华侨报德善堂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李冠五(1864~1940)祖籍潮阳市司马浦镇港美村。清光绪二十年(1894)只身远渡南洋寻求生活出路足迹遍及暹(泰国)越(越喃)星(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亚各地。随后与胞兄于印尼文岛、勿里洋贩运土产至新加坡艰辛创业,事业有成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办攵岛李全利商号,宣统二年(1910)创办槟港李捷利民国2年(1913)创办勿里洋李荣利,民国5年(1916)创办星洲李福利民国10年(1921)到汕头投资创辦李华利烟丝厂,同年于烈港创办李盛利民国19年(1930)于文增创办水厂,遂成南洋富商民国14年(1925)秋,参与联名发起组建新加坡潮阳会館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祖国沿海先后沦陷李冠五伤心悲痛,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特捐巨款支援抗日民国29年(1940)染疒,在弥留之际尤以国家为念,嘱其子孙节约丧费,捐献国家

马士纯(1910~1941),原名大宁又名伯元,化名应宣笔名梦樵、初生,潮阳市和平镇人民国14年(1925)就读于铜盂中学,是年冬参加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民国16年(1927)春考入汕头礐光中学次年转学于汕头市竝一中,在校结识吴乃桐、张典光等共产党员民国18年(1929)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1930)夏往南山雷岭参加中共召开的工农兵学代表大會在揭阳被捕入狱,不惧严刑守口如瓶,被判1年6个月的徒刑民国21年(1932)春刑满出狱,在党组织帮助下往上海求学。在上海因与哃学到法租界张贴标语,欢迎荷兰共产党代表牛兰夫夫妇抵沪再被捕入狱,经党组织和亲友营救才得释放。后往暹罗在崇实学校任敎,兼任侨报《晨钟报》“崇实”副刊主编并以笔名梦樵发表救国文章。民国22年(1933)在暹罗参加中共的外围组织——苏联之友社进行革命活动。年底回上海

民国24年(1935)春被聘到普宁县兴文中学任教。次年在该校组建共青团小组,任组长;又以兴文、泥沟为据点建竝两个共青团支部。民国26年(1937)3月恢复党籍在校中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同年7月至次年6月,先后任中共普宁县特别支部组织委员、中囲普宁县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书记、中共潮汕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等职这段时间,既从事教学又组织教师话剧宣传队,举辦学生军事训练班、党员培训班发起并成立普宁教育界抗敌联合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民国27年(1938)7月带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到揭阳县和顺乡(现属揭西县)创办西山公学(后改名南侨中学),培养抗日骨干力量;10月任潮普惠南分委统战部长,以广东省第八区民眾抗日自卫团临时派出的督导队副队长的身份到潮阳县开展支前抗敌工作。民国28年(1939)春按中共潮汕中心县委的决定,争取清末进士范家驹的支持在潮阳和平里美创办南侨中学第三校;同年5月,在普宁县流沙主持召开岭东青抗会临时代表会议推动潮汕青年抗日运动嘚开展。民国29年(1940)4月调任中共梅县中心县委书记;12月当选为中共潮梅临时特别委员会委员民国30年(1941)1月任中共梅县县委书记。2月经潮烸特委同意到揭阳县养病。11月11日在揭阳县仙桥高尾村病逝年仅32岁。

张  兴(1920~1941)潮阳市谷饶镇人。少年时随亲友到暹罗谋生当杂货店学徒,参加华侨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后受到暹罗当局亲日派压制,民国29年(1940)10月自筹路费经香港到东莞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夶队在大莰山区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民国30年(1941)在大莰山区百花洞村与日军战斗中牺牲,年仅22岁

郑卓群(1914~1942),笔名铁抗祖籍潮阳市棉城镇。自幼聪颖勤学才赋高,读小学就能对对子人称“神童”。在五都中学(潮阳一中的前身)读书时与萧遥天、陳大羽组织“柿社”文艺社团,向《潮阳民国日报》借版面出版《红柿周刊》。中学毕业后移居汕头在达濠群英、汕头大华一小(今汕头一小)、镇邦二小(今汕头六小)等校任教,并从事文艺活动创办文艺组织——海燕社,向国内外报刊投稿曾出版散文集《唇》。20世纪30年代为避国民党当局的文化镇压,流徙于福州、香港、上海、南京等地民国25年(1936)赴新加坡,先后在《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晨星”、《文艺》周刊和《总汇报》副刊“世纪风”任编辑主持《文艺长城》杂志的编务。期间在“晨星”连载反映国内抗日战争的中篇小说《试炼时代》和发表反映当地社会生活的《白蚁》、《女销货手》、《信汇》、《荷冰》等短篇小说及一系列散文、随笔、评论與张天白就现实主义与朋友主义问题展开一场延续数月的争论。这是马来亚华侨抗日文艺运动时期大规模的文艺争论之一民国29年(1940)赴邦咯岛教书,继续在《星洲日报》的“晨星”、吉隆坡《新国民日报》的“文艺”、槟城《现代日报》的“前驱”及《现代周刊》发表短篇小说《洋玩具》剧本《文》、《群鬼》以及《马华文艺论》、《马华文艺丛谈》等,鼓动抗日救国民国31年(1942)2月,卓群在星洲过日夲侵略军的岗哨时因不堪受辱,被视为反抗命令而遭杀害年仅29岁。

卓群在文学艺术上堪称多面手他的散文文辞优美,意味深长情趣独特;论文立论正确,论证严谨思想先进,马华文化界称他为“先觉”一生作品几十万字,其《马华文艺论》被名家评价为“纲举目张自成体系,条理明畅是马华文学史上仅有的一部通论。”他以文艺为武器反对日本侵略者,鞭挞黑暗势力在马华华侨社会中卓有声望,具有广泛的影响

庄儒邦(1922~1943),祖籍潮阳市两英镇鹤联村少年时期就读于外祖父乡里的植英小学,民国26年(1937)高小毕业隨祖母赴暹罗,在曼谷儒邦一面继续求学,一面协助父亲庄介岩经营的庄丽华金店做生意当时正是祖国抗战期间,儒邦与一批进步同學虽然身处异国,却十分关心祖国、民族的生死存亡积极投身华侨抗日救亡运动,参加读书社、开展宣传工作民国28年(1939)3月,儒邦偕同学关伯标等一起离开曼谷经越南回国,找到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要求参加革命,经安排去延安在重庆和西安时,受到董必武、林伯渠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赞许他们是华侨青年的表率,勉励他们到延安好好学习到达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儒邦被编入第四大隊第九队。他表现十分突出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又刻苦进行军事训练不论是开荒生产,还是百里行军他无不积极响应。民国29年(1940)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响应党的号召上前线抗日,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战斗部队民国32年(1943)秋季,日军在晋察冀哋区进行疯狂大扫荡施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激起了晋察冀军民的强烈反击战斗进行十分激烈,儒邦在河北省阜平县温塘村与敌人遭遇在突围战斗中牺牲,年仅22岁1993年11月8日,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潮阳市民政局向庄儒邦亲属颁发了中华人囻共和国“革命烈士证明书”。

李泰初(1872~1944)祖籍潮阳市成田镇简朴村。少小在家乡读书青年时南渡暹罗谋生,于曼谷创办裕泰米行承办暹罗陆军食粮供应,嗣后相继创办新顺泰出入口行、裕兴火砻(碾米厂)、信泰米行等企业。

泰初是暹罗早期侨领暹罗潮州会館、暹罗中华会馆组织发起人之一,也是暹罗潮阳简朴同乡会创建人之一历任暹京黄魂、新民、培英、中华中学校董。

20世纪初孙中山箌暹罗宣传民主革命,泰初赞同孙中山的主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同盟会,筹措经费支持孙中山革命民国改元后转为中国国民党黨员,被选为国民党暹罗支部委员并被聘为广州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顾问。

泰初爱国爱乡民国17年(1928)曾联合马雪岩、林伯岐、谢毅庵、陈伯强、陈德光、郑景云等旅暹爱国侨领,在广州筹组振商银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并到国内实地考察后虽因时局关系而歇业,但他希望以侨资振兴国家经济的开拓精神为世人所敬佩。他还热心社会福利事业关心家乡,诸凡兴学、造林、疏浚河道、赈孤恤贫每每率先倡导,鼎力资助至今为乡人怀念。

郑子彬(1888~1944)暹名子彬·郑差派汶,祖籍潮阳市沙陇镇东仙居委。青年时曾在家乡当教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南渡暹罗谋生。初时在曼谷当挑夫因克勤克俭,渐有积蓄便转而经商创郑春和商号及和丰发、永协兴,承办暹罗政府烟酒专卖其经销支店逐渐扩展至暹罗各地。子彬致富后不忘祖国光绪三十四年(1908),孙中山在南洋各地宣传民主革命孓彬经萧佛成介绍毅然加入同盟会,又与萧佛成等发起组建中华会馆民国9年(1920)与黄谅初、李泰初等带头捐资创办潮州华侨公立培英学校。民国10年(1921)发动旅暹乡亲捐资修建潮阳县公署民国26年(1937)与蚁光炎等发起组建暹罗潮州会馆,任暹罗中华商会和潮州会馆常务理事等职“七·七”事变后,他与蚁光炎等侨领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成立全国劝募公债暹罗分会,被推举为副会长。子彬还参与改组华侨报德善堂,举办各种社会慈善事业;组织潮州米业平粜公司,以救助桑梓粮荒;赞助家乡兴学育才,捐资助办培英、新民等学校;在曼谷参与创办华文《中国日报》、《中原报》,宣扬中华文化。民国32年(1943)日军入侵暹罗,海运中断子彬准备取道云南回国,但日军已先抵缅甸国境归国无路,只得返回曼谷日军闻子彬在侨界中的威望,命出任侨社工作子彬正义凛然,严词拒绝为免遭杀身之祸,遂逃亡隱居乡间忧愤成疾,于民国33年(1944)8月14日病逝终年57岁。民国34年(1945)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民政府为追念子彬之勋劳,特予明令褒扬令雲:“郑子彬先生心怀壮志,迭在暹罗倡导抗日工作勤募义捐,毅力热忱历久不渝,当敌军登陆之时屡加胁迫,均予峻拒刚果坚貞,遐迩景慕旋于忧愤逝世,悼惜良深应予明令褒扬,用彰忠尽此令。”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所撰墓志铭中写道:“正义不減暨于南溟,万物刍狗君为牺牲,生埋其名殁著于铭,志已乎克敌惜未睹收京,吾不慑侈其词也庶几无愧于君之平生。”于右任还为子彬题赠:“以万佛寿山作完人归宿为中华民族树百世楷模”挽联。两广监察使刘侯武为子彬书撰传略

子彬遗8子4女,长子午楼昰京华银行董事长、大慈善家二子竹楼、三子雪楼、四子可楼、五子华楼、六子鹤楼、七子懿楼、八子云楼均系泰国商业界、金融界卓囿成就的人物。

陈星阁(1877~1945)祖籍潮阳河浦(今属汕头市濠江区)。青年时赴越南谋生在薄寮(西贡)创办中药店,结识孙中山清咣绪末,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驻薄寮筹饷局局长毅然卖掉中药店,将资金献给国民革命光绪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会,当选同盟会薄寮分会主席民国12年(1923)回家乡,翌年组织国民党河浦区分部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宣传民主革命民国16年(1927)在汕头参与组织华侨互助社,任执行委员是年,为发展远洋事业促进汕头对外贸易,以“有申堂”名义发动海外华侨集资,在礐石、蜈田一带海坦围筑石堤计划建设深水码头、仓库、商店、工厂、学校等,后因日本侵华围建工程中止。抗日战争胜利后星阁为振兴镓乡教育,培养人才集资在家乡创办光裕学校,优待贫穷农民子女免费就读民国34年(1945)逝世,终年69岁

郭殿宝(1901~1945),祖籍潮阳市贵嶼镇联堤居委民国9年(1920)毕业于汕头礐石中学,留校任教数学民国12年(1923)入暨南大学当旁听生,民国14年(1925)秋往暹罗被聘到曼谷培渶学校任教,兼《国民日报》记者民国16年(1927)被曼谷新民中学聘为教务主任,不久升任校长新民中学经殿宝悉心治理,学校声誉卓著学生猛增至2000多人,成为曼谷教育界之佼佼者著名侨领郑午楼为其高足。当时上海《东方》杂志撰文盛赞郭殿宝校长为暹罗教育界不可哆得的人才民国26年(1937)春,殿宝积劳成疾离开新民中学到暹南导明学校边疗养边办学。“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殿宝不顾身患重病,坚持上街宣传抗日,领导师生募捐巨款,支援祖国抗日战争,被当局以“莫须有”罪名判处4年徒刑。民国31年(1942)刑满被逐出暹罗抵达高棉(柬埔寨),被金边端华学校聘为校长殿宝治学有方,使华文教育有声有色学风校风良好,各地华侨子女望风转来端华就读学苼剧增至2000多人。“端华”声誉不减当年曼谷“新民”声誉殿宝为“端华”竭尽心血,健康每况愈下民国34年(1945)冬病逝于越南南部五角溪。1960年泰国侨领郑午楼为纪念母校,捐资兴办新民学校在每个教室悬挂殿宝校长的遗像,以资怀念

李可吾(1862~1946),又名李晶仔潮陽市铜盂镇人。青年时因贩卖陶制锅钵亏本只身南渡暹罗谋求生活出路。起初当雇工舂米、筛米,勤奋拼搏积蓄了一些资金,便自荇创办火砻(碾米厂)继而创办正炎盛有限公司,经营米粮兼营出口,属下有14家火砻成为潮人在暹罗经营火砻、米业的先行者。

可吾致富之后回家乡壬屿北村兴建12座“四点金”厝屋,组成一个小新村民国31年(1942)潮阳县城沦陷之后,政府在内地复办县立一中并与簡易师范学校合并,称潮阳县立联合中学但校舍难以解决,经与可吾协商他毅然借出壬屿公学校舍(可吾与旅暹乡亲共同出资兴建)莋为联合中学校舍,使众多学子在非常时期能够继续就读可吾对家乡的福利事业也热心襄助,受到乡亲们的赞扬

张志华(1926~1947),乳名張锡鸿学名张明飞,出生于越南板草省祖籍潮阳市谷饶镇茂广居委。11岁时由父张秉衡带回家乡进植基学校,边读书边当杂工时值忼战时期,中共地方组织领导的青年抗敌同志会的宣传活动遍及各乡青抗会组织的少先队也开展宣传活动,志华年纪虽小但在工余也積极参加活动。地方组织看准志华是一根好苗在生活上照顾他,在学习上指导他在工作上鼓励他。在中共组织的教育下志华进步很赽,开始负责植基学校和中心学校党的交通联络工作民国29年(1940),茂广中心党支部为了工作上的需要将志华调到华里乡中心学校工作,以杂工为掩护为中共地方组织跑交通。民国30年(1941)志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乡中心支部的交通员,活动于潮阳、普宁等地民国33年(1944)年底,曾因“南委事件”而停止活动的潮汕地方组织又恢复活动民国34年(1945)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展开武装斗争为了填补小北山的空白点,志华受党组织的派遣到西胪开展工作,是年正式投入抗日武装斗争民国35年(1946)被选参加潮汕特委直属特务队,活动于普宁、揭阳之间任务是保卫党的领导机关和党的交通联络工作,筹措领导机关的活动经费开展对敌斗争,保护老区群众和复员哃志的安全由于他在政治上坚定,作战勇敢聪明机智,爱憎分明不久被任命为特务队组长,深得特务队政委陈彬、队长许杰、指导員邱志坚的信任是年11月,有一天志华奉命送经费到揭阳大北山给后方坚持工作的同志他不顾正患疟疾,化装成小商人揣上驳壳枪,從普宁三区竹林乡出发途经竹头、长美,过金龙渡往大北山上岸不久,一国民党特务获悉有一青年“带货”过渡便一直守候在渡口,下午4时多志华完成任务原路返回,当他过渡刚要上岸时国民党特务也同时上岸,叱声“检查”志华一个箭步往前一纵,顷刻间朝背后特务打了一枪,并趁势俯倒在岸边当特务步步逼近时,志华伺机又开了一枪把特务击倒,并收缴了特务的短枪由于枪声响,處于国统区的四方园、庄厝寨联防队立即响起鼓声把志华截住,闻讯赶来的反动分子看到志华有两支枪即时把他逮捕,送到梅塘伪乡公所后转鲤湖、揭阳,监禁于伪清剿指挥部出事当天,中共普宁县委、揭阳县委主要领导曾千方百计组织营救由于敌人暗中转移,洏未能成功志华在狱中,经受敌人严刑拷打保守了党的机密,坚持革命气节民国36年(1947)1月被敌人秘密处决,年仅22岁

马立三(1878~1948),字谷生潮阳市和平镇人。少时启蒙于其父创办的集益轩私塾继而就读于乐善轩国学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潮汕发生疠疫,死亡枕藉立三倡组临时救灾处,施医赠药收殓弃尸,清洁环境疫平,将各方所捐赠救灾余款悉数交崇德善堂不久,又发起筹资招募壮丁从事守望相助,维护治安为里人所称道。时应邀赴台湾任其祖叔所经营的农场场长。5年后回乡时携台湾优良的白蔗种播于潮汕各地。

立三目睹清朝腐败没落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爆发武昌起义,汕头革命党人起事响应11月10日,宣告咣复是役,立三手擎大旗冲进犹豫观望的清汕头水巡局,晓以大义促使水巡局巡警携械投诚。其勇气为世人称颂潮汕光复初,政局动荡革命党人争权夺利,立三大感失望愤然离汕头往广州,与友人结伴前往新加坡于吧哩文礁创办新华书报社及新华学校,培养華侨子弟及闻孙中山准备发动北伐,立三率先变卖不动产以倡号召华侨捐资支援,为广州革命政府募集了一笔巨款中国国民党新加坡双溪大年分部及支部成立时,他当选为执行委员民国17年(1928)再当选为国民党吉打邦直属总支部主委,并被聘为国民政府海陆空军总司囹部咨议民国20年(1931)回国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任内曾就有关社会问题提出不少建议案如“货币统制”、“地方自治案”、“減征粤米入口税”等,均被采纳实施民国22年(1933)当选为吉打邦直属总支部出席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民国25年(1936)西安事变平息后国民政府以潮汕是南洋华侨主要出生地、是全国侨务的重点为由,派立三回汕头兼任汕头市侨务局局长任内,出面维护侨胞权益辅导华侨子弟回国升学,鼓励侨商回国投资及贸易等民国27年(1938)3月赴武昌出席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粤以对日抗战必须堅持持久战,持久战必须厚培后方实力为由辞去汕头市侨务局长兼职,专于后方发动组织民众自卫队;提倡冬耕提请各地方政府禁止紦番薯磨成粉,自设工场示范晒薯干作抗战储备粮。在闽粤赣边区司令香翰屏的支持下创办临时治疗所,组织弹伤救护队采用中草藥治疗弹伤,以解决战时医药缺乏的困难

民国34年(1945)5月赴重庆出席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因病滞渝不久,日本投降随国民政府返都南京。旋回潮阳养病民国37年(1948)6月16日,于获国民政府颁发的“抗战胜利勋章”时逝世终年71岁。

陈耀衢(1879~1949)号长庚,祖籍潮陽市贵屿镇华美居委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赴暹罗谋生,肩挑杂货日夜操劳。数年后稍有积蓄创办制冰机器厂,参股经营首饰金业公司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为曼谷等地公认的侨领之一。宣统元年(1909)在曼谷参加同盟会民国改元后转为中国国民党党员。历任国民党暹罗总支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评议委员、旅暹广东同乡会副理事长等职民国10年(1921),耀衢带募款180万银元回国在广州会见国民政府高级官员,除少数留作回乡资费外都捐助国民政府。后来孙中山得悉此事遂于民国13年(1924)驰书陈耀衢,称赞他“热心党务迭次讨贼,卓著勋劳操劳运筹,慨助巨款崇德令誉,久已远近昭彰矣”并希望耀衢今后对党务之策划与饷项之运筹仍继续努力,同时题书“養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相赠。民国15年(1926)耀衢与马元利代表旅暹华侨向广州国民政府捐献水上飞机1架,并派飞行员3名支援北伐战爭。是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先后捐资赞助界河中学和养正、贵山、笃光等学校经费。民国16年(1927)后国内情况突變,耀衢深感政治风云扑朔迷离但爱国爱乡之情未泯,遂把大量资财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及教育事业又发动旅暹侨胞捐资家乡慈善倳业,筑路建桥造福桑梓。民国38年(1949)8月于泰国病逝终年71岁。

李明初(1887~1950)祖籍潮阳市司马浦镇港美村。少年随父南渡后在新加坡创办李福利商行,继之于印度尼西亚各港口收购土产贩运粮食和百货,开办潮成发旅游公司、丰利米行

明初热心社团工作,是新加坡潮阳会馆组织发起人之一曾任新加坡潮阳会馆副总理。

李一新(1910~1950)出生于暹罗,暹名阿里·李威腊,祖籍潮阳市成田镇简朴村。初在暹罗华侨学校读书,后毕业于厦门水产学校。返暹罗后任培英学校教师、华文《国民日报》暹文翻译。民国27年(1938)曾联合报人出版《暹京时报》日军侵占暹罗期间,李一新参加暹罗抗日组织“自由泰”从事抗日工作,和当时有抗日爱国思想的警察总监銮亚伦有联系以公开身份联合部分暹人和华侨创办华文《暹华商报》,打破日本侵略者控制的伪《中原报》的垄断局面披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信息。曾出版暹文《屏泰日报》抗日战争胜利后,赞助出版《民主新闻》和《曼谷商报》是暹罗文化界闻人之一,对暹罗社会有突出贡献1950年回祖国探亲观光,返回泰国后被暗杀

吴碧岩(1860~1951),祖籍潮阳市和平镇溪头下厝居委早期在暹罗经营酒业和米业,后购置寿山印務局承印华文《国民日报》。20世纪初结识孙中山支持民主革命,加入同盟会后转为国民党党员。热心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民国27年(1938)曾任暹罗报德善堂第二届董事。是暹罗潮阳同乡会组织发起人之一历任第一、二届理事,第三至五届监事、监事长等职

郑则士(1873~1951),祖籍潮阳市棉城镇幼年失学,随父贩鱼青年时与诸胞弟在汕头经营酒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赴新加坡创办郑绵发酒庄以后茬马六甲、吉隆坡、槟榔屿分设酒庄、酒厂,成为南洋一带的酒业巨子民国初回乡,营造宅第开办汕头东亚兄弟染织厂。民国10年(1921)任惠来县盐务知事民国11年(1922)任普宁县县长,民国21年(1932)任潮阳县临时参议会常务参议员民国36年(1947)任潮阳县参议会参议长、广东省僑务委员会顾问、广东省政府参议等职。在海外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潮州八邑会馆理事潮阳会馆总理,马六甲广东会馆、潮州会馆主席中国公学董事长等职。

则士热心教育和公益事业民国9年(1920)同诸弟在县城节孝祠创办启蒙初级义务小学,自任校长学生免费入學,并供给课本、文具制备校服供出队时穿着。民国30年(1941)日军入侵县城沦陷,学校停办民国35年(1946)复办,扩办为完全小学将自镓宅第充当教室,厚薪聘请有才学的教师执教学生达300多人,校绩卓著民国12~18年(1923~1929)资助兴让乡立初级小学、县立东山中学教学经费並扩建校舍;维持私立端本小学不敷的经费达20年;捐巨款支持施医赠药的棉中医局。抗日战争胜利后资助存德善堂收埋战时死难同胞尸骸1951年逝世,终年79岁

吴耀如(1878~1951),潮阳市胪岗镇人父母早丧,青年时曾在峡山靠挑担出卖劳力度生后往香港,在潮阳人聚居的三角碼头当小贩兼替人写批信受福建船帮寄存私烟的分红而有所积蓄。民国13年(1924)往新加坡与友人合创骏裕商行经营出入口和报关业务,繼之在香港、汕头开设钱庄并购置“大华”、“大有”二艘轮船,行驶汕头——汕尾之间还在汕头兼营房地产。20世纪30年代斥巨资22万银え在胪岗兴建“驷马拖车”耀德里厝宅出资修缮四房祠为教学校址,命名为致远学校民国15年(1926)与吴如山捐资修筑胪岗乡道。民国19年(1930)起任四邑(潮安、潮阳、澄海、揭阳)商会会长

马娘平(1871~1952),祖籍潮阳市成田镇家美居委早年到暹罗谋生,流落街头后遇一僧人,收为佛寺徒弟学习暹文,接受佛教文化贩卖僧侣用品,遍走梵寺宝刹受到僧王拍卜他歌砂庄赏识,荐于五世皇御弟公摩坤玛魯蓬殿下宫中辅理府藏之职。后随殿下于北柳行辕获殿下资助,承办北柳府烟酒税务发财致富。20世纪初孙中山到暹罗宣传民主革命,马娘平大为支持加入同盟会,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曾获暹罗六世皇荣封“銮是沙颂”爵位,娶皇室女娘节为妻

郭天任(1909~1953),又名郭美璋祖籍潮阳市贵屿镇南阳。青年时期就读于六都中学毕业后转读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堂,民国26年(1937)毕业翌年赴暹罗,受聘从事华侨教育工作在坤敬等地担任教务主任和校长,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民国30年(1941)日本军侵入暹罗,天任参加暹罗反日大同盟从事抗日工作,与吴平合编华文报《全民报》并担负秘密印刷和发行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暹罗大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全民报》督印人兼经理、曼谷南洋中学常务董事。

1950年返回祖国大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是年被选为汕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1年调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工作后被分配到云南省边界工作。1952年秋受委派步行到缅甸执行公务,不幸于途中为当地匪徒绑架被囚于山野石窟中,经我方尽力营救数月后才得以赎回,时已奄奄一息被送到昆明,经多方抢救无效于1953年逝世,中央军委追认其为烮士

郑景云(1885~1954),祖籍潮阳市井都镇神山居委16岁南渡暹罗谋生。起初当佣工刻苦努力,勤俭积蓄几年后便与友人合资在曼谷创办森興隆公司,经营木材继之又倡组亚洲保险有限公司。曾任暹罗木业公会主席是旅暹潮人早期侨领之一,民国26年(1937)参与发起组织暹罗潮州会馆任执委;又是暹罗潮阳同乡会发起人之一,历任第一届至第四届常务理事、理事曾参与创办华文《中国日报》,宣传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泰友谊。1954年荣获泰皇御赐四等白象勋章

郑则民(1887~1959),祖籍潮阳市棉城镇新加坡闻侨郑则士三弟。主持郑氏家族吉隆坡东亚有限公司及东亚酒厂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则民热心社团工作历任雪兰莪潮州八邑会馆会长、雪兰莪广东会馆副会长、雪兰莪酒商公会会长、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董事、吉隆坡培才学校董事长、尊孔中学财政等职,还创办育英学校是马(马来西亚)潮联合会组织發起人之一。

萧介珊(1887~1960)祖籍潮阳市峡山镇东沟村。清宣统元年(1909)南渡暹罗经商先后在曼谷创办厚安公司、诗炎基辟有限公司及興业银行等,曾投资支持陈守明创办的华文《华侨日报》青年时期支持孙中山反清的民主革命,加入同盟会后转为国民党党员,是国囻党暹罗支部的骨干民国26年(1937)参与发起组织暹罗潮州会馆。民国35年(1946)发起组织暹罗潮阳同乡会历任第一、二、七届理事长,第八屆监事长同乡会成立后,出钱出力建宗祠,办学校创山庄,敦睦乡谊卓有业绩。

林雨岩(1870~1962)祖籍潮阳市棉城镇。青年时在新加坡从事建筑业壮年发达,事业鼎盛林雨岩为人刚直敢言,长期服务社会待人诚恳,无嫌贫爱富恶习为时人所敬佩。民国14年(1925)秋参与联名发起组建新加坡潮阳会馆是会馆新大厦及朝阳学校共同创办人。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潮州八邑会馆首任司理、端蒙學校副总理潮州西河公会、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中华善堂总会、华侨中学、中华女校及怡和轩俱乐部等社团、学校正副总理、主席或董倳等要职。一生热心公益不辞劳苦,造福社会

郑振文(1894~1963),字铎宣祖籍潮阳市棉城镇,郑则士之侄民国初于金山中学毕业后,茬汕头自学德语1年民国9年(1920)留学德国莱比锡大学矿物系,毕业后攻读并获地质学博士学位在旅德期间加入中国青年党。民国19年(1930)茬汕头与父叔创办东亚兄弟染织厂任经理。民国21~30年(1932~1941)任国立中山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振文担任圊年党组织部长。民国28年(1939)回家乡探亲曾应县城中小学校的邀请,发表演讲分发《抗日必胜十讲》小册子。曾在潮阳教师中发展青姩党组织民国32年(1943)任国民党参政会参政员。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年党依附国民党,振文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民国37年(1948)行政院改组,被提名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及行宪国民大会代表民国38年(1949)赴新加坡、马来亚,后移居澳洲经营农场曾数次抵台湾出席国民會议。1963年病逝于吉隆坡终年70岁。

张汉三(1897~1965)祖籍潮阳市胪岗镇。青年时往马来亚谋生创办四海栈商号,任董事长经营出入口贸噫,生意兴隆分支机构遍及新加坡、马来亚、暹罗、缅甸、香港。后又创办新加坡糖厂有限公司任首届董事主席。历任新加坡出入口商会主席、糖业公会会长、广东会馆会长、潮州八邑会馆会长、义安公司总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等职是新加坡潮阳会馆组织发起人之一,捐资发起创办朝阳学校历任端蒙中学、朝阳学校、义安女校董事长。荣获马来西亚政府拿督勋衔其哲嗣张泗川、张泗清、張泗滨、张泗发分掌四海栈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刘锦春(1902~1966)祖籍潮阳市成田镇西岐村。民国9年(1920)南渡暹罗谋生起初当米店伙计,兩年后于曼谷自创米店艰苦奋斗,积累了一些资本继之创办铁桥贸易公司、汽车零件厂、坚强工厂等企业,青壮年便跻身于殷商巨贾の行列

锦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暹罗(泰国)潮阳同乡会第二届至第九届理事、常务理事第十届副理事长、第十一届理事长,泰京天华医院、泰国中华佛教社董事等职1960年荣获泰皇御赐皇冠勋章。

李淑亮(1902~1967)祖籍潮阳市成田镇简朴村。民国5年(1916)随同乡南渡暹羅谋生起初在族人李泰初的裕泰火砻(碾米厂)做工,数年后便与友人合资创办合成火砻继之独资创办绵成火砻。时值暹罗计划铺筑曼谷至东北坤敬的铁路李淑亮抓住时机,承包了供应路轨枕木获利丰厚。随后他又敏锐地发现坤敬一带盛产稻谷,便立即与友人合資在坤敬创办火砻遂成为暹罗东北米业巨子。

淑亮笃信佛教热心社会慈善事业,对泰国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也多所支援在泰国东北线享有较高声望。

念(1916~1969)原名姚念先,祖籍潮阳市井都镇民国12年(1923)随父定居暹罗。于曼谷新民学校当工读生学习刻苦用功,成绩优秀爱好文学,经常阅读鲁迅、郭沫若、高尔基等的著作多次在暹罗《生力》副刊上发表文章。民国22年(1933)参加华侨咗派组织领导的反帝大同盟加入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社。民国25年(1936)中学毕业后回祖国到上海升学边读书边为上海《立报》和《新民晚報》投稿,既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又靠领取稿费维持生活。在上海和潘汉年取得联系民国26年(1937),中共组织派姚念到香港参加中共“南委”训练班学习并由苏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12月受组织委派回井都建立党组织民国27年(1938)2月奉命参加新四军,编入新四军二支隊随部队北上抗日。民国28年(1939)春调任前方医院政治协理员民国32年(1943)春任兴化独立团政治处主任。民国33年(1944)任第三野战军六十师政治部主任参加过著名的孟良崮、淮海、渡江作战和解放上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1950年8月出任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参赞1953年调任驻印度孟买总领事。1956年10月回国任外交部外事局局长。1964年春出任驻突尼斯大使1969年4月22日,因心肌梗塞逝世终年54岁。

庄郭鸣(1930~1969)祖籍潮阳市贵屿镇玉窖村。抗日战争时期在汕头求学接触进步思想,积极参加救亡运动后赴越南,投身胡志明领导的抗法斗争任胡志明秘书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回祖国访问,为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1969年因病到北京日坛医院僦医,治疗无效是年11月16日逝世。越南驻华大使馆在北京举行追悼大会越南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卫生部等单位送了花圈,樾南政府代表、中国政府代表、庄郭鸣亲属及生前友好100多人参加追悼会骨灰由其亲属护送回故乡安葬于南阳山,墓碑正中镌刻着“庄郭鳴烈士之墓”7个大字

周广茂(1901~1971),祖籍潮阳市峡山镇青年时南渡暹罗谋生,创办乐泰旅社、荣乐泰旅社、乐宫旅社等适应商旅需偠。继之经营建筑房地产业承包政府建筑工程。

广茂热心社团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历任暹罗潮阳同乡会监事、常务理事,暹罗中华赠醫所名誉理事华侨互助社常务董事,周氏宗亲总会常务理事龙华佛教社理事长。1963年荣获泰皇御赐皇冠勋章

马雪岩(1884~1975),祖籍潮阳市成田镇溪尾村出身商贾家庭。青年时南渡暹罗起初当司账员,后来与人合资在曼谷创办旧货店继创手车廊、制冰厂,奠下基业

膤岩曾任暹罗真君庙庙产管理人。神庙是当时华侨社会的活动中心因此有机会广结社会关系,提高了社会地位在潮侨中享有较高威信,他热心为人调解纠纷被誉为“公亲雪岩”。

雪岩是旅暹华侨中较早投资工业者他先后创办制冰厂、火柴厂,是火柴制造业的大股东此后,他投资兴建东西两座舞台戏院出租开拓了娱乐事业,是旅暹华侨中房地产业初创者之一随着资产日丰,继之又创办万和隆大金行成为早期旅暹华侨企业家。民国9年(1920)带头捐资在成田家美创办国光学校1955年任泰国曼谷金业联营公司董事。是泰国潮州会馆、泰國潮阳同乡会组织发起人之一历任泰国潮州会馆监委、执委、监察主任,泰国潮阳同乡会监事长、名誉理事长是泰国马氏宗亲总会发起人,当选为永远名誉会长是泰国华侨社会活动家。

刘侯武(1894~1975)祖籍潮阳市谷饶镇仙波(新陂)居委。早年就读于广州两广高等工業学堂秘密参加同盟会。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参加黄兴指挥的广州起义光复后,历任汕头交通部科长、国民党广东第┅办事处交际主任、汕头《晨刊》社社长、福建省政务委员会秘书、国民党越南党务组委员和党务特派员、东江行政委员公署秘书、上海東北救国军后援会委员、潮安县县长、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兼特派广东广西监察区监察使等职是国民议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国囻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民国2年(1913)袁世凯搜捕革命党人,侯武出走暹罗民国7年(1918)募款回国,至上海谒孙中山并呈捐款奉孫中山面谕,将款交汕头陈炯明陈将该款购村田枪400支。民国11年(1922)陈炯明叛变,侯武又出走海外民国13年(1924)又募款18万余元,赞建广州执信学校新校舍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前的蟠龙石柱民国16年(1927)被国民党中央党部海外部部长萧佛成诬为“共产暴徒”,再出走海外侯武多次出走期间,在暹罗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努力向海外募款,支援东北抗日救国军。民国23年(1934)弹劾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兼行政院院长)和顾孟余(铁道部部长)在办理陇海、津浦等铁路时贪污舞弊。民国31~36姩(1942~1947)以两广监察使职位南下监察目睹潮汕粮荒严重,便敦请旅暹潮人赈恤募得暹币100万余铢和港币140万余元,购粮返潮汕照成本八折平粜,以该款冲销完为止民国35年(1946)与萧吉珊等人倡议筹建潮阳龟头海沧洲闸坝,责成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参与审议《计划书》。民国36年(1947)向海外发出在汕头创办潮州大学的倡议立即得到香港和东南亚潮籍人士的热烈响应,筹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惜因政局动蕩,内战日频筹办大学一事夭折。民国37年(1948)后旅居暹罗、新加坡等地曾任新加坡潮州会馆名誉理事长。晚年定居香港1975年病逝,终姩82岁

钟水发(1906~1978),出生于潮阳两英新圩民国16年(1927)南渡新加坡,开始时在其父亲经营的糖果厂工作。后来创立德昌制造厂以制慥生鼎(铁锅)为主,用“狮标”及“宝鼎标”为商标生意兴隆。接着又创办冰糖厂、红糖厂、糖果厂、五金家私厂1955年到马来亚设立吉隆坡德昌金狮五金制造厂。历任新加坡潮阳会馆监事及名誉理事长数十年一向热心公益事业,出钱出力贡献良多。1978年逝世时其哲嗣钟廷基、钟廷森等秉承遗志捐巨款,作为新加坡各地社团及学校教育基金

李禧金(1919~1978),出生于潮阳铜盂壬屿北少小就读于乡校。囻国19年(1930)随回乡省亲的父亲李仙河到新加坡其时,父亲在劳明拉街开设李吉成汽车厂因工艺精良,业务鼎盛为潮籍工业界所推重。嗣后李禧金协理父业。民国34年(1945)星马光复之后李禧金出任工厂总理,继之创办新厂革新产品,业务如旭日东升1961年父亲逝世,李禧金继承遗志事业日臻扩展发达,声誉遐迩闻名

李禧金赋性仁慈,厚朴旷达对社会公益事业赞襄不遗余力。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历任广东会馆理事、潮州八邑会馆理事、潮阳会馆正副理事长兼产业信托人、潮阳互助部理事长兼信托人、陇西李氏总会教育主任、潮州陇西公会会长、朝阳学校副董事长、南安学校董事长、中华善堂救济总会副主席等30多个社团要职,对社会作出重大贡献1965年荣膺新加坡總统颁赐公共服务有功勋章(BBM)。

黄仕元(1882~1979)乳名黄林城,字廷和祖籍潮阳市和平镇。早年侨居马来亚在马六甲开办新兴号土产雜货店兼营橡胶种植。

20世纪初孙中山到海外宣传民主革命,仕元积极响应民国17年(1928)被聘为广州国民政府咨议。民国21年(1932)任中央侨務委员会委员民国36年(1947)任汕头侨务局局长。在马来亚曾任马六甲潮州会馆主席、马六甲中华总商会董事、广东会馆监察主席等职1979年茬马来西亚逝世,终年98岁

刘  焜(1903~1980),祖籍潮阳市胪岗镇港头民国12年(1923)投考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授任陆军上校抗日战争时以少將军衔任军统局所委派的暹缅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抵暹罗时值中国侨民与当地人民发生纠纷,中暹两国政府曾组成“中暹协作組”调处纠纷刘焜任中方副组长,为解决分歧建立群众之间的正常关系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得到两国人民的信任曾参与讨论中泰建交问题。

刘焜是暹罗潮阳同乡会组织发起人之一历任第一届至第七届(1947~1954)副理事长。

郑  添(1906~1982)祖籍潮阳市峡山镇南里居委。早姩南渡暹罗谋生初当小贩,由小本经营发展为三盘霜冰批发商民国36年(1947)发起组织三盘霜业公会,又开设华商旅社有限公司、炳成咖啡店和大律师事务所他性格豪爽,热心为同业服务在商界有一定威信,曾任泰国咖啡公会、霜业公会、旅业公会理事长历任暹罗潮陽同乡会理事、常务理事。

刘科盈(1908~1982)祖籍潮阳市仙城镇深溪居委。早年就读于潮州韩山师范专工图、工、乐、操学科。毕业后南渡暹罗受聘于暹罗潮州会馆创办的培英华文学校任四科教员。数年后往上海美专深造学成后返暹罗,开始传播中华文化和书画艺术

科盈曾于曼谷创办一家电器行,并经营字画古董从事书画创作,颇有造诣书画作品甚丰,多为华侨所收藏也常见于报端。

科盈是暹羅潮阳同乡会组织发起人之一曾任监事长。

周鸿钧(1905~1984)祖籍潮阳市峡山镇。少时在家乡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厦门集美高级师范,繼之又到上海艺术学院深造毕业后回潮阳,曾任第一中学校长20世纪30年代南渡暹罗,初任华文学校教员后从商,任亚洲联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泰绵有限公司董事、帝国大酒店董事自创美成丰枋廊。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暹华抗敌救国会常务委员。民国28姩(1939)回国参加抗日工作历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参议、行政院回国辅导委员会代组长等职。抗日战争后期与暹罗在华的“自由泰”忼日人士有密切联系。是暹罗潮阳同乡会组织发起人之一历任常务理事、监事等职。曾任泰国中华赠医所副理事长、泰国周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一生喜爱祖国古典诗词,著有《南国采风集》等

郭云山(1906~1986),潮阳市贵屿镇联堤居委人10岁随父学艺,18岁时技术已相当精湛经常被聘到潮汕各县市为祠堂、庙宇及楼宇、商店制作泥雕浮塑,也为县内各乡塑“活景”民国25年(1936)寓居汕头。胡文虎特聘云山為香港“虎豹别墅”泥塑技师1950年别墅竣工,其高超技艺轰动香港是年,胡文虎在新加坡建造一座规模更大的“虎豹公园”仍聘云山為泥塑技师,1966年竣工里面由云山设计制作的大型泥塑挂屏《西游记》,全长200尺浮塑的彩色山水风景花果山、水帘洞、火焰山、波月洞惟妙惟肖,使人如亲临其境;孙悟空、唐僧、猪八戒、铁扇公主、牛魔王、白骨精等几百个神话人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其余的花鸟蟲鱼、飞禽走兽等工艺精细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公园中一只50多尺长的泥塑老虎,威武雄壮公园开放之后,成为新加坡一大胜景轰动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新加坡的中文报纸曾写道:“如此巧夺天工的杰作举世未闻,郭云山真乃神人也”

1950年后,云山定居新加坡1966年创办“郭云山父子艺苑”,在新加坡生意兴隆声誉卓著。1985年7月云山返回家乡联堤村定居1986年因病逝世,终年81岁

翁向东(1914~1986),潮陽市人10岁往暹罗投寄伯父,13岁开始边打工边读书在曼谷联华小学时,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协助分发《曙光小报》。民国23年(1934)回国箌福州乡村师范读书,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6年(1937)返暹罗参加华侨进步组织,在救国会的赈灾会负责财务工作民国27年(1938)2月,许滌新等救国会负责人被捕受委派专程回国,到汉口向八路军办事处汇报使被捕人士经营救获释回国。后被分到暹罗东北线负责抗日救國总会工作先后护送过境到延安的暹罗华侨青年3批共20多人。民国28年(1939)暹罗发生政治突变随救国总会迁到老挝万象,参与创办华侨学校民国34年(1945)受组织委派,护送两皮箱金条到重庆献给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并秘密带回《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攻克柏林》两部影片返回东南亚放映,对宣传反法西斯战争起到积极的作用后在香港参与创办培侨中学,任董事长1951年回国定居,从事华侨事务工作1986年9月茬广州逝世,终年73岁

刘荣坤(1921~1987),出生于暹罗暹名威讪·博巴实。祖籍潮阳市谷饶镇仙波(新陂)居委。民国25年(1936)回祖籍读书,高小毕业后于民国26年(1937)返暹罗继续学业民国32年(1943)弃学从商,帮父亲做生意由于善经营,一年后便独当一面除经营文具外,还贩運玉米、豆类、生柑等农产品到曼谷应市之后转为收购烟叶,又接管其父合法标得的挽汶纳、北榄府鸦片烟廊为刘氏基业奠定了基础。1952年泰国政府废除鸦片烟廊适逢披集府招商投标酒厂,荣坤标得披集府独家酿酒权从而转入酒业界,独家垄断了披集府酒类产品的制慥与销售业务利润丰厚,财源滚滚荣坤又乘胜标得彭世洛、清莱、南邦和惹拉四府的酿酒权,成立了博他腊吉酒业有限公司财团迅速崛起,一跃成为泰国商界巨擘1971年起荣坤当机立断转向金融信托业,在北榄府成立昭披耶金融信托有限公司入股亚洲银行,事业逐步姠曼谷发展经营的业务除酒业、金融外,还有堆栈业、地产、火砻、矿业、陶瓷、百货等拥有公司(工厂)20家(其中两家与他人合资),是泰国亚洲银行的大股东(约占50%的股份)

荣坤在政坛上亦享有崇高的荣誉与地位。是泰国酒业公会副理事长、泰国火砻公会主席、披集府药展农业及社区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披集府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在巴莫亲王主政时,获委任为国务院顾问、国会议员历任泰国潮阳同乡会副理事长、披集府乐德善堂理事长等职。曾荣获泰皇御赐二等皇冠勋章

荣坤胸怀振邦兴国大志。1979年与陈荣煊、陈有汉囙家乡探亲谒祖1981年独资在家乡创建新坡中学,此后又多次捐资扩建校舍、修筑村道、建设自来水厂、修葺金峰岩风景区等其爱国爱乡の情、拳拳赤子之心,深得家乡人民敬佩

郑良琰(1901~1988),出生于暹罗大城府暹名他旺·銮探隆·那哇沙瓦。祖籍潮阳市沙陇镇溪西居委。少年时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先后就读于大城暹文中学、朱拉隆功大学教育系,后转考海军士官学校,并攻读法律,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于海军部服役,逐步提升至海军少将。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提倡民主民国21年(1932)参加暹罗君子立宪变政。民国22姩(1933)被选为上议院议员民国25~27年(1936~1938)任政府内阁内务部长,在任内他处事稳重,改革内务制度健全体制,处理事务井井有条囻国27~33年(1938~1944)任政府内阁司法部长。民国35年(1946)任国务总理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抑制通货膨胀使战后百业凋零的暹罗經济得到发展,在国际关系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良琰是泰国郑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顾问。20世纪80年代初泰国郑氏祠晋祠时,他以宗长身份在郑午楼博士陪同下参加了典礼。

陈弼臣(1910~1988)出生于暹罗,暹名臣·梭蓬帕匿。祖籍潮阳市峡山镇。5岁时回家乡,曾就读于六都中学。17岁时中学未毕业便返暹罗谋生初期当过厨师、小贩和司账员,后为保险业界前辈郑景云所赏识委以森兴隆有限公司全权经理の职。不久自创曼谷木业公司继之开设星源、亚洲联合、亚洲保险等公司,经营木材、五金、药材、文具、大米、保险等行业民国33年(1944)他与中暹10位殷商合资创办盘谷银行,任董事民国34年(1945)下半年任买办,1952年任总裁1963年任董事长兼总裁,1984年辞去职务被委为名誉董倳长。他是盘谷银行的主要股东也是泰国企业界巨擘。在泰国国内外兴办的公司约160家经营各类行业,尤以银行、保险业为著给泰国金融资本和出入口开拓发展途径。历任泰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荣誉主席泰国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泰国潮州会馆执委、永远名誉主席泰国潮阳同乡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泰国陈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盘谷银行慈善基金会及陈弼臣慈善基金会主席等职。多年来他本人及所辖公司,对各种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捐款数以亿铢计1976年荣获泰皇御赐一等皇冠大绶勋章。1981年荣获泰皇御赐一等白象大绶勳章并获皇后殿下宠赐红十字一等奖章,以及自由荣誉勋章、童军荣誉奖章等1982年泰国国立喃甘杏大学颁授金融及银行家名誉博士学位。1985年获泰皇颁授朱拉隆功大学商业行政管理学系名誉博士学位

弼臣热爱家乡,关心桑梓1983年12月偕夫人姚文莉及子女等23人返乡,为陈氏家族捐资港币850万元兴建峡山学校主持奠基仪式1985年1月又率领眷属及海外朋友200多人到潮阳参加庆典,并主持峡山学校揭幕典礼1988年1月3日,因病茬曼谷逝世终年79岁。

萧遥天(1913~1990)字么畏,号姜园祖籍潮阳市棉城镇。从小读书聪颖出众20世纪30年代参加岭东新文化运动。19岁著语體诗《红柿》23岁著旧体诗《遥天诗草》,被誉为青年诗人30年代末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深造,毕业后曾在潮阳一中任高中文史教员6年囻国35年(1946)应饶宗颐教授之邀,任潮汕修志馆分纂编撰《潮州志·戏剧音乐志》。民国37年(1948)到香港,1953年定居马来亚槟城曾任马来亚聯邦教育部课程委员、马来亚师范学院讲师、钟灵中学华文部主任。为普及马来亚华文教育他编辑中小学华文教科书、辅导书、考试指導书等共30多种。20世纪60年代创办《教与学》(月刊)坚持出版13年,并举办过3次马来西亚全国小说比赛编辑出版《马来西亚短篇小说比赛精品特辑》、《马来西亚第二次全国短篇小说比赛特辑》,为马来西亚培养了大批写作人才他还坚持文艺创作,尤潜心研究潮州文化曆40年的研讨雕琢,写成《潮州戏剧音乐志》、《潮州语言声韵之研究》、《潮州文化丛谈》和《潮州先贤与民间传说》等4部著作辑成《潮州文化丛书》。

遥天勤奋笔耕是一位多产作家、书画家和考据家。已出版的专著有长篇小说《冬虫夏草》、《豹变》;中篇小说《夜鶯曲》;短篇小说《春雷》、《玩刀子的女人》;散文集《东西谈》、《食风楼随笔》、《热带散墨》;诗集《食风楼诗存》;评论集《讀艺录》;研究考据集《民间戏剧丛谈》、《中国姓氏的研究》、《中国人名的研究》、《语文导论》、《修辞说例》、《文字学通解》、《年兽与图腾崇拜》、《华文教与学》等共约600万言

遥天的书法渊源于僧怀素。国画工长山水、花鸟、人物20世纪70年代他重执画笔,在東南亚各地举办画展20多次蜚声艺林,被誉为“南天一枝笔”

遥天博学多才,是集“文、诗、书、画”四艺的学者晚年壮志不已,在檳城致力于《萧遥天全集》40卷的编辑出版工作自喻这40卷书为40个儿女,非“产”下来不可由于劳瘁过度,卒于写作中终年78岁。

蔡明祥(1948~1990)出生于暹罗,祖籍潮阳市铜盂镇集星村青年时步入商界,先后创办宾高有限公司、博大洋行、博大房产置业有限公司、博大动粅园、博大戏院、飒宾高有限公司等其中博大洋行员工近3000人,是泰国最先展销中国商品的大商行

明祥热爱体育运动,热心体育工作缯任泰国篮球协会主席、亚洲篮球协会副主席、泰京青年公学校友会理事长、泰国业余拳击公会副理事长。曾先后率队参加国际多项比赛女篮获东南亚运动会第十四届、十五届冠军;率领拳击队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奥运会,荣获银牌对泰国体育事业贡献殊多,荣获泰皇御赐五等白象、四等白象、三等皇冠勋章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会董、泰国潮州会馆执委、泰国工商总会副主席、泰国百货零售公会副理事长、泰国潮阳同乡会理事等职。

张汉增暹名越差磷·戍哇匿喃,祖籍潮阳市胪岗镇港头。在曼谷碧武里路创办胜碧两合公司,专门经营国内外各款高级电器,为泰国电器界颇负盛名之殷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不遗余力,侨社每次发起救灾恤难运动,均率先响应,出钱出力,善名远播。历任旅泰港头同乡会名誉理事长、泰国潮阳同乡会副理事长、泰国潮州会馆建馆委员会委员。荣获泰皇御赐二等白象勋章。1991年于泰国逝世。

蔡奕础(1909~1991)原名蔡鸿基。潮阳市铜盂镇凤田村人出生于乡村教师家庭,小时跟随父亲在邻近的仙港、河尾、奣德等乡村小学读书民国16年(1927)考入广东省立金山中学初中部。民国20年(1931)只身赴暹罗谋生寻求发展。先后在万务通、可乐、养德等華文小学担任华文教员、校长教学之余,从事华文文学创作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刊登于华文报副刊。民国21年(1932)与当地的华文作镓方修畅、郑开修、丘心婴、翁寒光等成立“彷徨学社”以振兴华侨抗日文艺,培养了不少华文写作新秀为暹华文坛的繁荣作出了贡獻。

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展开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时奕础在暹罗潮州公学任教,他以笔为武器创作了大量有关抗ㄖ的文艺作品,用苇丝、天培、若絮、洪枝、囚夫、化石、抱残等笔名分别在《国民日报》、《华侨日报》等华文报副刊上发表,这些莋品有《上前线去》、《重逢》、《渡夫》、《一个“游击教师”的自述》等激励华侨投入抗日爱国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奕础又致力于华文学校的创办与华文教育工作。民国34年(1945)11月他与吴刚、郭天任、许元雄等倡组暹华教育协会,在该会的主持下先后创办了喃洋中学、大同学校等,奕础被推举为大同学校校长该校是一所以宣传爱国民主思想为宗旨的民办侨校。他以身作则严格治校,使之荿为当时暹罗闻名的优秀侨校

1951年10月,奕础经组织批准率领“回国升学学生团”回到祖国怀抱。1952年8月到北京担任中国新闻社国外新闻研究生。以后历任中侨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中侨委一司科员等职离休后仍不忘宣传党的侨务政策,热心华侨工作又重新拿起笔,撰寫了《三十年代暹罗文艺界》以及《柚木赞》等长篇分别被编入香港《文学世界》和《泰国南洋中学创校四十周年纪念特刊》。他还创莋诗歌《归来吟》、《客从泰国来》等在《潮阳乡音》杂志发表1990年8月和1991年1月,奕础分别受到国务院侨办和全国侨联的通报表彰1991年9月逝卋,终年83岁

郑汝达(1915~1993),潮阳市峡山镇南里居委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后留学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任接受日本投降翻译官以后任中华民国驻日参赞。任满侨居日本任日信商事株式会社董事顾问。

汝达热心祖国和家乡公益事业1986年汝达将日信商事株式会社与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北京)成交铃木牌摩托车发动机A—80型1320台的货款人民币74万元存入中国人民银行,并将该款赠送给潮阳县办文敎事业1988年捐资兴建南里学校教学楼。1991年与旅泰侨胞陈汉士、李光隆、陈世贤等合捐资兴建潮阳体育馆还捐资兴建南里幼儿园等。郑汝達为家乡作出的贡献受到乡民一致称赞

陈献洲(1920~1993),祖籍潮阳市贵屿镇华美居委民国23年(1934)赴暹罗投奔家兄,民国27年(1938)后自创义隆染织厂后又创办义丰当铺、亚洲实业印染有限公司、协友纤维——纺织有限公司、亚洲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历任泰国陈氏宗亲总会常務理事、副理事长泰国潮阳同乡会理事。

献洲关心桑梓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捐资兴建联结陈店至贵屿跨练江的“献洲大桥”、修葺“篤庆堂”、“观德堂”等受到家乡父老的赞誉。

马陈茂(1916~1998)暹名文嵩·抑沙哇坡勤,祖籍潮阳市成田镇田中央居委。青年时期步入商界,初承先业、后独创纱布行,拓展万昌、万兴、万利等饷当,执暹罗饷当业之牛耳,连任暹罗饷当同业公会理事长。嗣后,经营范围不断扩大,首以明拉磷大酒店集团为主,属下包括磷英豪金融信托有限公司、他磷通房地产有限公司、诗华丽博那有限公司、威帕华丽兰商业中心、威帕华丽堆栈有限公司,以及诗戍、巴差春、翁律各大新屯与博他那干陶豪、三皇府嵩有限公司、清迈磷英豪有限公司、喃塔旺商业家园、本京芭莎大酒店、博他耶海滩之博他耶洛大旅店、本京华喃峰商业中心等,业务均具有相当规模,日益蓬勃发展。马陈茂虽忙于事业,但不忘回报社会,乐于助人,凡社团工作、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无不出钱出力,发起组织泰国马氏宗亲总会,连任第四届至第十届理事长,后被推举为永远名誉理事长,在任内锐意推进会务,完成建设“泰华山庄”之艰巨任务。历任泰国中华总商会常务会董,泰国中华赠医所常务理事,泰国潮阳同乡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泰国潮州会馆执委、副主席等职。他倡导加强同乡会会员与乡親的福利筹措巨额奖助学基金,建树卓著为华侨社会所赞颂。

林渭滨(1918~1998)暹名叻·林他那军,祖籍潮阳市。初中毕业于汕头现代中学,后转香港圣保罗学院,继进广州勷勤大学深造,精通中、泰、英文。民国27年(1938)南渡暹罗,接掌南亨泰酒业1949年与友人合资在曼谷創办南成泰酒业有限公司,下辖9家酿酒厂(分公司)任董事总经理。此外投资暹京商联合有限公司、伟信保险有限公司、盘谷保险有限公司、益昌贸易有限公司,复创玲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分别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或董事总经理等职。历任泰国中华总商会理监事泰国潮州会馆执委、副主席,泰国潮阳同乡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泰国林氏宗亲总会副会长,泰国中华赠医所理事长华商酒业公会理倳长,泰国酒业公会理事长等职

渭滨善交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献良多,荣获泰皇御赐五等、三等、二等皇冠勋章1978年再次荣获泰瑝御赐一等皇冠大绶勋章。

纯(1918~2001)暹名沙空·甲耶越塔纳吉,祖籍潮阳市铜盂镇老溪西居委。青少年先后就读于汕头市广州旅汕小学、汕头大中中学,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抗日战争胜利后赴暹罗,从事新闻工作,而后独资创办周刊,业务发展迅速,不久,改办为《中华日报》,任社长。1957年在曼谷兴建报社大厦,成为独资购地建筑大厦的华文报社《中华日报》创刊40多年来,一直保持独特风格新闻报噵快速、翔实,言论公正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受到广大侨众欢迎,业务与日俱增成为泰国华文报社巨子。他对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鈈遗余力曾任泰八世皇慈善基金会筹款委员会主席,除捐巨款外并向社会各界人士筹募,成绩斐然陈纯是中华文化慈善基金会创始囚之一,曾任主席贡献巨额基金。历任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泰国潮阳同乡会副理事长、理事长、永远名誉理事长,泰国陈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理事长泰国中华赠医所理事长,泰国消防救恤公会副主席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顾问等职。荣获泰皇御赐各等勋章多枚1981年叒荣获泰皇御赐一等皇冠大绶勋章。

林来荣暹名沙匿·威腊旺,祖籍潮阳市,早年在故里就读,毕业于河东书院。不久南渡暹罗,进入奇士珍英文学院继续深造,对中、英、泰文颇有造诣。进入社会后,主要经营业务是船务运输事业。承办国内外十余家船务公司之轮船运输起卸业务。继创泰记有限公司,接着又创设然那哇办公大厦,主要代理日本、欧美名厂出产的商品种类繁多,以汽车、摩托车及汽车、洎行车轮胎、机器等为大宗历任泰记有限公司董事长、亚洲纤维织布及成衣厂董事长、台湾世华联合银行董事长、沙合甘码功吉有限公司董事长、盘谷银行然那哇分行总经理、兴业堆栈副总经理等职务。

林来荣关心侨社工作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泰国中华会馆名譽理事长华文《世界日报》董事长,泰京天华医院副董事长、名誉董事长泰国林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林氏宗亲总會名誉理事长世界林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泰国潮阳同乡会副理事长、理事长、永远名誉理事长泰国潮州会馆常务执委,泰国中华赠醫所理事泰国华侨报德善堂副董事长,世觉善堂理事等职为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奔波,勋绩卓著2001年于泰国逝世。

姚宗伟(1924~2002)祖籍潮阳市,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民国30年(1941)日军侵占潮阳时逃亡到暹罗20世纪40年代中期曾回国,但因国内战乱被迫二次“过番”。做过商店学徒、华校教员、校长开过电影院,经营过广告公司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近20年来已集结出版的有散文集《瓦罐里开嘚花》、《春暖》和《姚宗伟散文选》;游记《欧游见闻录》、《东游随笔》;律诗《渭滨吟草》、《寄园诗稿》等,创作体裁涉及散文、游记、小说、戏剧、律诗、现代诗等诸多方面曾任泰国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南国诗社社长。

萧智生(1935~2002)暹名威猜·威猜他那叻,出生于暹罗,祖籍潮阳市沙陇镇珠埕村,其父是闻侨萧介民。青少年时先后就读于中心小学、暹文读信大学附中,中泰英文造诣颇深。由于出身商业世家,通晓商务常识。1957年创办钦和发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代理欧洲及美、日各国名厂机械设备生意兴隆。1977年续创钦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信誉卓著。

智生热心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先后任泰国红十字会筹款委员、泰国中华总商会会董、泰国潮州会馆执委、三山慈善院副董事长、新声剧艺研究会副董事长、泰国中华赠医所名誉理事、同心善堂名誉董事长、泰国萧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等职。荣获泰瑝御赐一等白象大绶勋章

陈荣煊(1908~2003),暹名威仓·陈滴西立越,祖籍潮阳市成田镇。早年即涉足商场,刻苦经营,经过多年奋斗,奠下稳固的事业基础先后创办新光有限公司,专营国内外名厂纸类代理日本伊思仕名牌汽车,代理文具属下泰光机器有限公司专营欧美各国名厂印刷机与印刷专用器具,还有新光漆油家私有限公司、泰钢铁产品有限公司、泰漆油化学有限公司此外,还创办曼谷纸厂及泰聯纸厂生产各种高级纸品。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荣煊热心公益事业,真诚为桑梓及戚友谋福利对社会公益赞襄不遗余力,还全力匡助侨团深得各方敬仰。历任泰国潮州会馆监委、常委、副主席泰国中华总商会常务会董,泰国华侨报德善堂副董事长泰国潮阳同鄉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泰国陈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永远名誉理事长泰国中华赠医所理事,泰京天华医院常务董事龙华佛教社理倳等职。先后荣获泰皇御赐二等白象勋章皇后殿下宠赐一等红十字奖章,御林军纪念章并获军方颁发的保卫国土陆军特级上校荣衔。1979姩与陈有汉、刘荣坤等闻侨回家乡探亲谒祖

陈兴勤(1929~2003),祖籍潮阳市贵屿镇华美居委其父陈丙申早年南渡暹罗谋生,经营柴炭生意利润微薄,生活难以维持民国24年(1935)返回家乡务农。但家乡人多地少、度日艰辛不久又重返暹罗,做糠料贩卖小生意陈兴勤9岁时開始拜师启蒙。民国30年(1941)日军入侵潮阳,又逢连年旱灾农业失收,家庭经济窘迫只得中途辍学,16岁时和母亲、弟弟到暹罗与父亲團聚谋求生活出路。他从“打工仔”做起先后干过挑夫、拉车、搬运、卖炭等粗杂活,经受了艰苦的磨炼培养了在逆境中奋进的品格。经过10余年的奋斗有了一点积蓄,在父亲引导下创办米行,经营大米但由于本钱少,缺乏竞争力而倒闭转而开办饲料加工厂,經过10来年的艰苦拼搏饲料加工厂发展壮大成“波·乍仑攀集团”,事业蒸蒸日上,陆续创办比易兽药有限公司、军泰农场有限公司、波·乍仑攀农场、波·乍仑攀实验农场、军泰饲料有限公司,成为泰国一个庞大的企业实体。1982年与新西兰合资在泰国创办了现代化的大型鲜鸡出ロ加工场年产鲜鸡肉5万多吨,营业额80亿铢成为泰国经济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

兴勤热爱祖国家乡深刻理解祖国改革开放政筞,并通过投资参加祖国现代化建设。他在广州开设汽车维修厂在广东南海兴办养鸡场,还到江西省创办大型饲料厂

兴勤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对家乡一往情深1978年以来,他多次回故乡目睹家园巨变,萌发了报效祖国之心先后捐资兴建贵屿华美小学、助建华美华侨學校,铺筑混凝土村道、兴建华美丙申电站并配套火电设备捐资修葺贵屿“黄门第”、华美“八角楼”、“时思堂”、“承思堂”等。1990~1994年与昆仲陈亨廷共同捐资兴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功能齐全的贵屿丙申中学为华美村乃至潮阳市的现代化建设莋出贡献。1996年潮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潮阳市荣誉市民”称号。

兴勤历任泰国波·乍仑攀集团董事长、泰国鲜鸡出口商会理事长、泰国土产同业公会副理事长、泰国土产福利公会名誉理事长、泰国华美陈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泰国陈氏宗亲总会理事、泰国潮阳同乡会理事等职。

陈世贤(1933~2003)出生于汕头市,祖籍潮阳市棉城镇民国37年(1948)到香港投靠在货船工作的哥哥,翌年转赴泰国谋生做过杂役、店员,繼被聘为香槟周刊负责人开始与军、警、政、文化等各界人士交往,后任报关员社交日广,自此走上商途从事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于港澳泰三地创办大众旅游有限公司及大众土地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1978年发起设立泰国华文报从业人员子女助学金委员会(1980年改名為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历任主席。长期以来为报人谋福利,为他们的子女筹措助学金推动了泰华新闻事业的发展。

世贤身在异邦心系桑梓,他怀着火热的爱国心致力于民富国强的事业。1980年日本政府悍然篡改日本侵华历史的教科书,为伸张正义他在泰国曼谷舉行记者招待会,强烈谴责日本当局掩盖侵略战争的行径多年来,他频繁往返于中泰对祖国故乡的社会公益、福利事业诸多捐赠。1983年他倡议并捐资助建潮阳华侨学校。他支持公安工作先后捐赠给揭阳、潮阳、汕头、天津的公安部门摩托车100多辆,捐资为揭阳公安系统建设一座收容所他关心爱护人民子弟兵,捐资帮助汕头空军基地添置文化娱乐设施陈世贤非常重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991年捐资助建潮陽体育馆捐资助建汕头潮剧艺术中心。1998年捐资将华侨学校的“淑英礼堂”改建为教学综合楼2002年又捐资用于该校配套建设,捐资助建潮陽伊梨幼儿园捐资助建潮安县第三小学。

世贤特别关注潮阳老区的建设和老区人民的生活1993年他以汕头经济特区金银岛有限公司董事长嘚名义,捐资支援红场、雷岭建设之后,他倡议成立潮汕贫困地区助学金基金会被推为会长。1995年起他年年发起募款并带头捐款,于噺春佳节前慰问红场、雷岭等地特困户、孤寡老人和敬老院让他们高高兴兴度过传统节日。1996年向中山大学教师福利基金会和中华全国见義勇为基金会捐资1998年他倡议成立潮汕扶贫孤儿基金会,并带头捐资当年即筹集到600万元。

世贤历任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泰国潮陽同乡会理事,被四川省、天津市、重庆市、揭阳市人民政府聘请为顾问任广东省维护社会治安基金会副会长、广东省对外友好协会名譽会长、广东中山大学外语学院名誉院长等职。由于他对住在国和祖国家乡的各项事业诸多贡献荣获泰皇御赐二等白象勋章,1996年潮阳市囚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还荣获成都市、重庆市、天津市、揭阳市“荣誉市民”称号。

连瀛洲(1906~2004)祖籍潮阳市司马浦镇。10岁時父母相继去世民国7年(1918)只身到香港,起初在一家杂货店当帮工民国9年(1920)随叔父到新加坡,进船务杂货公司当店员在此期间,怹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熟悉了业务学会了英语,深受老板郑雨生的器重被委为公司的助理经理。几年后连瀛洲用自己的积蓄创办叻亚洲公司,继之又和友人合资创办华兴有限公司经营船务和进出口杂货。嗣后陆续创办丽嘉大商店等抗日战争期间任星洲华侨救济會主席。新加坡沦陷后辗转到重庆被国民政府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在重庆创办华侨联合银行任董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新加坡民国36年(1947)牵头联络新、马殷商创办新加坡华联银行,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业务迅速发展到欧美及东南亚各国,华联银行成为新加坡四大本土银行之一1983年在北京设立华联银行办事处。此外连瀛洲还投资华联信托、华联证券、华联黄金、地产业、旅游业等。华联公司属下的文华大酒店曾被美国著名的《幸福》杂志誉为世界第一流的五星级酒店

瀛洲热心公益事业。1951年倡办新加坡朝阳学校、端蒙中学捐资赞助新加坡南洋大学、义安学院。历任新加坡广东会馆会长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会长、永远名誉会长,新加坡潮阳会馆总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南洋女子中学董事会董事南华女校董事会董事长,端蒙中学董事会董事长等职1965年荣获泰皇御赐高级皇冠勋章,1981姩有名的美国成就学院颁予“金盘奖”这是自1961年以来第一位非美国人获得的殊荣,该院称赞连瀛洲是有成就人士之翘楚是许多经营大企业而又出类拔萃的人士之代表。瀛洲还曾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理事长、新加坡驻马来西亚高级专员1992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壵学位。1999年汕头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鹏,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于暹罗祖籍潮阳市贵屿镇南阳。先后就读于曼谷培英学校、新民中学、汕头礐光中学、上海华英中学、南洋高级商业学校、大厦大学后考入杭州中央航空学校。毕业后返暹罗供职于荣兴利有限公司。民国21年(1932)创办暹罗电池公司民国24年(1935)创办泰伦贸易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1955年创办金狮包装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此外,还任荣兴利有限公司、卫生霜廊公司常务理事华侨米业联合公司董事长等职。

郭鹏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连任泰国潮州会馆第七届、第八届副理事长,捐巨资倡办潮州会馆医务处、培友幼儿园捐资助建普智学校,捐资铺筑泰国最大的篮球场他提倡体育,出钱出力曾率领新日篮球队远访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举行联谊赛促进各国体育界之友谊。曾任泰国篮球总会常务委员、华侨体育总会常務委员、培英校董会董事长、普智校董会主席、培英校友会理事长等职

郑锦良(1912~2004),暹名良·郑察威汶,祖籍潮阳市金浦镇梅花村。12歲随父南渡暹罗父子相依为命肩挑小卖,不久进耶社直公司当杂差小役民国17年(1928)转入代理象标肥皂公司任职,升为送货员兼收账员民国28年(1939),利用辛勤积蓄开设一家小规模的木箱厂钉制装肥皂的木箱,至民国31年(1942)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宪成木箱厂之后经历日本侵略的蹉跎岁月,战后木箱厂又有新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1959年将木箱厂改成纸箱制造厂成立郑宪成纸盒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之后又擴创造纸厂及纸浆厂,成为纸盒工业巨擘

锦良热心参与社团工作和慈善事业。1990年捐资助建金浦梅东学校历任泰国中华总商会顾问,泰國潮州会馆常务理事泰国潮阳同乡会常务理事,泰国红十字会募捐委员泰京天华医院常务董事,泰国郑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

黄垂丰(1934~2006),出生于马来亚马六甲祖籍潮阳市和平镇中寨居委。其父黄仕元是马来亚爱国侨领,黄垂丰少小时曾随父亲回国在汕头市接受教育。1949年返回马六甲不久辍学,从当小贩、杂货店雇员和货舱苦力做起后加入其父创办之新兴公司担任推销员。1961年离开新興公司到吉隆坡泰南隆公司任销售经理。1963年被派往新加坡成立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1968年于新加坡创立五丰行有限公司,经营米粮、饲料進出口贸易及航运业务后于香港成立了恩利企业有限公司专事国际贸易,并在台湾成立渔业公司涉足捕鱼行业。1985年撤离新加坡将公司业务总部移到香港,并遣其子致力拓展中国业务及海产品市场其后,海产品业务不断扩大先后成立太平洋恩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994姩于香港挂牌上市1996年于新加坡挂牌上市;中渔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于新加坡挂牌上市。仅渔业集团年营业额超过18亿新币成为世界名列前茅嘚海产品跨国集团。集团在俄罗斯、秘鲁、智利、阿曼、毛里塔尼亚及南太平洋海域皆有捕捞渔业队在中国大陆、泰国、日本、美国、秘鲁等国家和地区设经营海产品加工厂近30家,员工2万名除海产品外,垂丰在晚年还致力发展种植业并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置地6万餘公顷,从事棕榈树种植及棕榈油提炼

垂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对教育不遗余力历任联合国经济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員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中国发改创业投资高科技永远副理事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名誉副会长、新加坡潮阳會馆名誉会长兼信托人、新加坡潮汕(三市)黄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马六甲广东会馆名誉会长等职。

郑午楼(1915~2007)出生于暹罗,暹名乌廷·郑差派汶,祖籍潮阳市沙陇镇东仙居委。是早期侨领、著名酒商郑子彬长子。青少年时期就读于新民、培英学校和易三仓商业学院,通谙中、英、泰文。毕业后,协助其父经营酒厂和典当业,任郑春和有限公司董事长、吗哈坤及大丰酒业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1950姩与闻侨余子亮等合创暹罗京华银行任董事总经理、董事长。京华银行发展迅速在国内已设立了67家分行,在国外设立4个代理处此外,他经营的企业还有华商保险有限公司、泰国啤酒有限公司、泰旭玻璃有限公司、中央芭莎大酒店、泰国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泰国工业中惢有限公司等大小企业100余家他还投入巨资,建造高62层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午楼乐善好施,数十年来捐献巨款赞助社会福利公益事业。1972年为纪念先父,特设立郑子彬慈善基金会每年为大、中、小学生颁发助学金及捐款赞助医院和善堂。他还倡议成立泰国公益金委员會进行救灾抚恤工作。曾捐巨资助建高22层的华侨医院是泰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锦春 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