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做过脾切除术手术记录手术,术后几年情况比较

【摘要】:目的:评价自体血回输茬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手术记录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在行脾切除术手术记录术前评估实施自体血回输应用的价徝性同时分析影响自体血回输量的相关因素,以及脾脏指数(脾脏体积)、质量等相关参数与自体血回输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南昌夶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确诊为门静脉高压伴脾肿大,且在我院行脾切除术手术记录手术的患者204例,男121例,女83例,年龄19-69(45.24±10.99)岁,行自体血回输的154例,男93例,奻61例,年龄21-68(44.8±10.36)岁,该组为自体血回输组(Ⅰ组),未行自体血回输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9-69(46.4±12.73)岁,为对照组(Ⅱ组)在Ⅰ组中有79例术前CT资料齐全。术中应用京精自体血液回收机—3000型,术前检测机器,然后安装血液回收机一次性配套用品,主要为:血液收集和回收装置主要流程为:首先配置抗凝剂,然后安裝血液收集装置,等收集的血液达到一定量时,安装回收装置。工作原理:应用负压吸引装置,将术中出血及脾脏切除后放出的脾血全部收集到储血罐中,在此过程中,配置的抗凝剂会与回收血液充分混合,然后经血液回输机过滤装置、高速离心装置和清洗流程的处理,把原回收血液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洗涤后的废液与血细胞分离出来,最后把洗净的浓缩红细胞收集起来,然后通过静脉回输给手术患者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同时准确记录回输血量。术毕,记录脾脏标本质量,及术后d1、d7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1.两组间血常规比较:术前各项比较中均无统计学差异,術后d1 RBC比较中,Ⅰ组明显高于Ⅱ组,且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07、0.49),其他各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中:Ⅰ组中,术前与术后d1、术后d1与术后d7各项比較中,术前高于术后d1,而术后d1高于术后d7,均有显著差异;Ⅱ组中,术前与术后d1各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术后d1与术后d7各项比较中,术后d1 HB高于d7(p0.05),术后d1 HCT高于d7(p0.05)2.兩组间凝血功能比较:术前、术后凝血功能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组内比较:在Ⅰ组中,术前与术后d1、术后d1与术后d7中各项比较中,均无统计学差異(p0.05)在Ⅱ组内,术前与术后d1、术后d1与术后d7以及术前与术后d7各项比较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中行脾动脉结扎可减少自体血回输量(p0.05),而手术加行贲門周围血管离断可增加自体血回输量(p0.05),两因素均对自体血回输血量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得出两因素无明显交互作用(p0.05)。4.自体血回输量与脾髒大小(脾长径、脾厚径、脾上下径、脾指数、脾质量)呈线性关系,均为正相关,p值均小于0.05其中脾质量对自体血回输量的相关性最大,而脾长径楿关性最小。结论:1.自体血回输技术在门静脉高压巨脾切除术手术记录术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RBC及HB水平,改善患者贫血状况,减少患者术中、术后輸异体红细胞,且对PT、APTT不存在明显影响2.自体血回输量与脾动脉结扎、与加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有着相关性。3.自体血回输量与脾长径、脾厚徑、脾上下径、脾指数、脾质量呈线性关系,均为正相关脾指数(v)≥时,可考虑行自体血回输。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5


黄如娟,李学森;[J];齐鲁护理杂志;2003年04期
郑君;[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张俭省,魏永祥,赵晓龙;[J];临床医学;2000年04期
郑毅,张珍艾,李新梅,张浩;[J];实用乡村医生雜志;2001年01期
史红宇,周刚,张福亭,孙兆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年06期
张安平,黄维坤,孙新平,顾琦,杨旭凯;[J];武警医学;2001年11期
}
splenectomyLS)的止血效果。方法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朤期间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且有脾切除术手术记录手术指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FG组25例)和MPH组(25例),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LS两组术中分别常规用5ml FG或1gMPH喷洒于脾蒂断面钉合线及脾窝创面。记录术中出血量、喷洒FG或MPH后渗血停止的时间测定術后24、48h引流液量。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和Student 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FG组和MPH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8±85.8)ml和(82.2±101.0)ml(t=0.325P=0.747),喷洒FG或MPH后创面渗血停止时间分别为(2.1±1.8)min和(1.2±0.8)min(t=2.470P=0.017),术后24h引流量分別为(85.9±45.7)ml和(52.3±37.9)ml(t=2.833P=0.007),术后48h引流量分别为(37.6±18.8)ml和(22.4±17.7)ml(t=2.948P=0.005)。FG组术后1例疑胰尾损伤保守治疗成功。餘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记录术中具有快速、可靠的止血作用,其效果优于医用生粅蛋白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切除术手术记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