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有机化学命名题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
已有 4630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科学技术名词是科学技术得以描述、记录传播和交流的基础和载体。而对于主要从事化合物分子研究的化学学科来讲,除了需要一般的化学术语之外,还必须对迄今已超过数以千万计的,而且还在与日俱增的化合物分子给予各自的名称,更为重要的是从这样的名称上应该显示出名称与化合物结构间清晰的或含蓄的关系,这就要求对它们建立起科学的、系统的命名规则。国际上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状况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提出了《有机化学命名法》(IUPAC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而且还在不断地修订和补充,并形成了一个长期处理命名问题的运行机制,这一命名系统因而也成为全球有机化学界最广泛使用的系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系统命名方法,如美国化学会有因《化学文摘》索引需要而建立的CAS命名系统,德国也有从Beilstein大全发展起来的命名法,但这些系统的基本框架与IUPAC的差别不大。我国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历史、发展状况及修订的必要性我国化学界过去也曾对中文的化合物系统命名原则的制定给予极大的重视,1978年百废待兴之际,中国化学会专门成立了“有机化学名词小组”,针对1960年《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进行增补和修订,1980年发布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1983年审定后正式出版。但是此后30年间,有机化学学科又有了新的飞跃发展;再者,由于《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在当时也只是一个比较简洁的版本,因此确实已远不能适应当今有机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给中文有机化学的信息交流、教学带来诸多问题。为此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组建的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有机化学学科组,在审定名词后,开始探索《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的更新修订工作。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 考虑到1983年出版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制订时,虽然参考了IUPAC有机化学命名委员会1979年发布的有机化学命名蓝皮书,但是该蓝皮书较为简单,一些当时国际上命名采用的概念和提法也还未有提及。《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为命名中的一些中文字用法作了规定,但有些提法还有待修正或明确,并需补充一些中文命名中需要的连缀用字。修订的基本设想与思路这次修订的基本设想是:中文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在基本原则上应与当前国际命名规则一致,在内容上能大致涵盖IUPAC 1979年发布的有机化学命名蓝皮书、1993年出版的命名指南和迄今在其网站上正式发布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建议,同时也适当参考IUPAC 2004年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有机化合物首选名命名建议(预览稿),之后也参考了该建议10年后以新一版蓝皮书的名义由英国皇家化学会正式出版的Nomenclature of OrganicChemistry—IUPAC Recommendations and Preferred Names 2013;在形式上符合中文构词的习惯,而且又易于与英文相互转换,便于国际交流;对于1980年版中已作的规定、采用的中文译名和用字尽量少作改动,但对一些不够确切的规则和用字还是必须加以仔细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和说明此次修订主要参考了IUPAC 1993年建议的命名指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增补,尤其是对多环母体氢化物部分作了较大的扩充,此外,还增加了我们1980年版中已有的天然产物部分,并增加了内容。由于“命名原则”不涉及有机化学的其他术语,因此参照IUPAC 1993年建议的名称,改称《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80年代以后,IUPAC在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的编排和叙述上有一些较大的改变,主要的改变有:以母体氢化物(parent hydride)的名称统一处理碳氢化物和其他杂原子氢化物的命名;以特性基团(characteristic group)代替官能团(functional group)。因此在这次中文命名的修订中,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动,但由于特性基团与官能团的含义差别不大,而有机化学界也已习惯官能团这一名称,故仍保留两者同时使用。中文有机化合物名称中组合各结构构成名称时,需要采用各种连缀字来表达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与英文中以变换字母,尤其是元音即可表达构词的方法是不同的。此次修订对1980年版相应的章节作了较多的更动,不采用该版在有机化合物名词中使用语法中“介词”或“连缀词”的说法,而代之以构词学中的连缀字、前缀字和后缀字,并作了较多的补充。对中文有机化合物名称中最常见的后缀字“基”字作了更多的补充,使各种取代基都能有明确的表达方式,并与英文名称中的后缀一一对应。中英文有机化合物命名相互转换时另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前缀中取代基的排序。在1980年版命名原则中各取代基的名称系按其立体化学顺序规则中的大小由小至大依次排列,但在IUPAC英文命名时则采用各取代基的名称按其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由于取代基,尤其是多键取代基的大小有时难以按立体化学顺序规则确定,而且这一排列顺序有时还涉及命名中的位次编号问题,因此本次修订建议采用IUPAC的按其英文字母顺序的排列次序。类似的排序问题也存在于并环中多个拼合体时的排列和多螺环时各螺联环的排列,本次修订建议均采用IUPAC的方式。对含杂原子的3~10元单环化合物除有俗名外,在英文中命名采用扩展了的Hantzsch-Widman杂环命名系统,这一命名法在英文文献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对此命名系统,1980年版中未作相应处置,实际上中文文献中源于该命名系统表示含氮六元环的嗪、含氧饱和六元环的烷,以及含氮五元环的唑则已普遍应用,为此此次修订中除保留上述三字外,对其他的 3~10 元杂环作了对应于Hantzsch-Widman杂环命名系统的统一规定,以环丙熳至环癸熳字样表示具最大累积双键数的3~10元环,再以杂原子名称加“杂”字来进行命名,对饱和的环则用系统命名中的环烷表明;此外用噻表示硫杂,用表示氧杂也已较多采用,建议也可继续使用。“蕃(phanes)”是IUPAC 1998年明确建议的一类复杂环系的类名,其中的“环蕃”(cyclophane)则早已在文献中出现并见于IUPAC 1993年建议的命名指南,我国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1年将其译为“环芳”,也有译为“环番”的。蕃命名法是较为简单明了的命名方式,涉及的结构不仅只是环状的环链体系,更不是局限于中文“环芳”所意味的芳环-链体系。因此书中第3章中增补了“3.9节蕃母体氢化物”内容。其他一些中文用字上的修订,如、膦、胂等的使用,酮在两种命名方法中的不同含义等,请参见相关章节。一些类型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轮烷(rotaxane)、富勒烯(fullerence)等,IUPAC已有建议,因目前使用还较少,未收入此次修订稿中。硼化合物的命名一般归属无机化合物命名规则中,故本次也未列入。最后必须说明的是,“命名原则”是建议表达的各种类别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名称,但不一定是该结构的唯一名称,可能还有俗名、半俗名,也可能还有由不同命名途径得到的其他不同名称。IUPAC 2004年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建议(预览稿)”和10年后正式出版的蓝皮书中就提出了“IUPAC首选名(preferred IUPAC name, PIN)”和“一般IUPAC名(general IUPAC name)”的说法。但是无论以何种方式命名,化合物名称所表示的结构应是唯一的。本次《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的修订由中国化学会专门组建有机化合物命名审定委员会并负责实施,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支持。具体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吴毓林研究员担任组长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修订工作小组负责进行起草,初稿经由网上公告征求意见,并同时进行多层次、不同范围的评审,根据意见修订—再评审—再修订后定稿。尽管经过如此反复修订,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十分繁杂,难免还有不少命名的表达尚未妥善处置,为此竭诚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需要不断修订更新,涉及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展,建议确立一个长期的运行机制,定期对《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进行修订和补充。 本文摘编自编《》前言,内容有删减。 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12责任编辑:杨震 &周巧龙ISBN 978-7-03-《》是1983年出版的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年)的增补修订本。书中主要参考了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历年来推荐的命名原则文件,并结合中文构词的习惯,修订了有机化合物中文系统命名的原则,增补了多种有机化合物结构类型命名的内容,尤其对主要天然产物命名一章作了较多的扩展。全书突出用例解说明命名规则,并采用中英文对照命名,以利于理解和国际交流。(本期编辑:安 静)一起阅读科学!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出版社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2007-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有机化学命名小史
  摘要:介绍了有机化学命名的发展概况,简述了中国有机化学命名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论文网 /9/view-916186.htm  关键词:有机化学;命名IUPAC   文章编号:(58-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E      在化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化学命名系统,是从1787年Lavoisier等人的《化学命名法(methode de nomenclature chimique)》开始的,在书中氢和氧被赋予了现代名称,另外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如硫酸、磷酸、碳酸及其盐类也给出了系统命名。不过这里的方法仅适用于无机化合物,直到1830年才出现了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如Berzelins、Liebig和Wohler等人提出的苯甲酰氯和碘乙烷等化合物的名称[1]。   由于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以及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命名远比无机化合物要复杂得多,另外许多有机化合物还有叫法不一的各种俗名。当有机化合物的数量越来越庞大时,建立国际上统一的命名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了。   有机化学系统命名的工作始于1889年,国际化学命名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Chemical Nomenclature)成立。这个委员会在1892年邀请了当时欧洲34位著名的化学家在瑞士的日内瓦进行讨论,制定了被称为“日内瓦规则”的51个命名规则,其中包括现在还在使用的von Baeyer提出的二环桥环化合物的命名和以ene表示烯键的建议。这是有机化学命名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会上所提出的命名规则是以法文记载的,仅有一个简短的英文摘要。   1911年国际化学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emistry Societies)成立,继续开展有机化学命名方面的工作。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化学会联合会的工作陷于停顿。1919年国际化学会联合会改组为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为IUPAC,隶属于它的有机化学命名改革委员会(Commission for the Reform of the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1923年恢复了命名工作。   1930年在比利时的列日举行会议,对“日内瓦规则”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确定了被称为“列日规则”的68条命名规则。关于羧酸的命名规定保留日内瓦会议的命名规则,当对有些酸按此规则不便命名时,可以把羧基作为取代基来考虑,羧酸的名称是在烃名后加上后缀carboxylic acid而成。对有支链的烃类规定作为直链烃的衍生物,名称由最长的碳链加上侧链的名称而成,当选择最长碳链做主链有几种可能时,以带最多支链的碳链为主链。带官能团的化合物,规定仅含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主链应包括官能团,含有几个相同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则主链应是包括最大数目的官能团;对含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建议以主要官能团作词尾,其它官能团则以适当的前缀表示;在基团或前缀的排列顺序上,Patterson和Curran主张按字母顺序排列,而不是按传统的以基团的复杂程度排列。规定饱和烃的词尾用炔烃的词尾由日内瓦规则中的ine改为 yne[2]。列日会议的命名原则是有机化学命名中的一个明显的进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切工作又被迫停止了。IUPAC的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下设有机化学命名工作委员会,1949年以后在有机化合物命名方面继续作了大量的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有机化学命名法》的A、B、C、D、E、F、H各部。采纳了Verkade的建议,统一使用英文来命名。   IUPAC于1979年出版了《有机化学命名法》第三版,将A、B、C、D、E、F及H部汇集成为一册。针对研究中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又在1993年出版了《IUPAC有机化合物命名指南(A Guide to IUPAC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作为《有机化学命名法》的补充。1993年IUPAC推荐的指南和1979年的命名方法的主要内容,由IUPAC授权公布在Advanced Chemistry Development, Inc.的网站上,查阅时可以访问:www.省略/iupac/nomenclature。   IUPAC规则并不是现在使用的唯一的命名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收录了全世界主要科学期刊中与化学有关的论文摘要,因此化学文摘及其索引对化学工作者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化学文摘的命名系统和IUPAC系统非常相似,但是近年来化学知识的信息迅速递增,这就要求化学文摘修改它的命名方法,使其索引能更加适应计算机检索的要求。这意味着可能的话一个化合物只能对应着一个化学文摘名称,但如此一来化学文摘名称和IUPAC名称可能就有所不同了。   十九世纪以来,化学发展很快,从而产生了不计其数越来越复杂的新名词。中国的化学研究较西方起步晚,势必要以翻译西方文献作为基础,中文又有着与西方文字不同的特点,因而就有了创立中文命名系统的要求。在1912年以前,就已经有了虞和钦的《中国有机化学命名》、李景镐的《有机化学命名例》等,但都未能得到普及。   1932年5月,国立编译馆成立,便开始着手整理化学名词,聘请郑贞文主持此项工作,郑贞文根据他多年对化学译名研究的成果并参考各方意见,编纂成了《化学命名原则》一书,于1933年6月出版,是国立编译馆最早出现的科学名词专著[3]。   在《化学命名原则》中确定了烃类的名称,把碳键饱和的称为“烷”,意思是“完满”,不饱和双键的称为“烯”,意思是“稀少”,对于不饱和三键的化合物称为“炔”,意思是“缺乏”。并根据中文的特点,对10个碳原子以内的径用天干加类名表示,超过10个碳原子的则使用中文数字,如“甲烷”、“乙烯”、“十一烷”等。对于芳香族化合物,采用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每种化合物都用一个带有“草”头的字来表示,并采用了与英语接近的谐音方法,如“苯”、“萘”等[4]。   在三十年代,中国化学家以西方已有的命名体系为模式,创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国的研究状况并能较好与西方相呼应的较为完善的化学命名体系,为中国尽快地引进西方新知识,发展自己的化学研究事业扫清了障碍。半个多世纪以来,它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1949年后,我国的科学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编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于1960年出版了《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1961年在《英汉化学化工词汇》一书中又作了一些修改。1978年中国化学会成立了“有机化学名词小组”,参考IUPAC于1979年出版的《有机化学命名法》,结合中国文字的特点对《原则》进行修订和增补,1982年在《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第三版中正式公布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年)》,重点修订了化学介词、基的命名、支链和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以及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扩充了立体化学的内容,增加了变丰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两章。1983年出版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年)》单行本。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图文】有机化学英文命名大全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有机化学英文命名大全
&&考英文命名的考生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图文】有机化学所有的命名
超全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有机化学所有的命名
&&有机化学所有的命名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化学趣闻 | 为什么化学命名中有辣么多生僻字?
为什么化学命名中有辣么多生僻字嘞?(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醛、酮、酚、醚、酯、
酰、胺、腈、肼、肟、甾、
甙、膦、胂、腙、脎、
吖啶、吡啶、噻吩、吡咯、
吲哚、嘌呤、嘧啶......
但其实中国的化学命名是有很多学问哒~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化学元素的命名
a.提到元素名称的中文译名,就必须要提到一个人——徐寿。
在徐寿生活的年代,我国不仅没有外文字典,甚至连阿拉伯数字也没有用上。为此徐寿花费了不少心血。
例如固体金属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近似的汉字,创造了“锌(Zinc)”、“锰(Manganese)”、“镁(Magnesium)”等元素的中文名称。
b.1932年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中有这样的规定:
便于书写,选用较少笔画,便于读音,以谐音为主,会意其次。
典型的谐音命名有如:氦、氩、锂、钾、砷、碲等。
而会意字就是取意造字,例如氢、氯、氧、氮等。
曾名为“轻气”,因为它是最轻的气体,改为单个字时,将轻字的偏旁去掉加气字头;
曾名为“绿气”,因其单质状态是绿色的气体,故把绿字的偏旁去掉加气字头;
出自“淡”,表示把空气中氧冲淡了,故把淡字的偏旁去掉加气字头;
带水旁表示其单质为液态,溴单质有恶臭味,故将“臭”加水旁而会意。
c.元素中还有些名称是很特殊的,它们也是谐音字
例如钌 Ru(liǎo)、钐Sm(shān)、钯 Pd(bǎ)、钫 Fr(fāng)、铋 Bi(bì )等,在古字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有自己的意义。
钌:在古代指金饰器
钐:指大铲
钯:指箭簇
钫:指量器
铋:指矛柄
但现在它们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作为元素用字存在于化学新字中。
有机化学物质名词的命名
a.19世纪,翻译西方有机化学名词基本上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按照西文原意或者化合物来翻译,比如:
盐精(氯仿)、
磺精(乙醚)、
蔗糖和葡萄糖。
代表人物是丁韪良和毕利干。
第二种便是音译,即以中文字来去模仿西文的发音,例如:
阿西多尼(丙酮)、
由里阿(尿素)。
代表人物是傅兰雅。
b.虞和钦的命名法
虞和钦的有机化学名词的命名,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特色:
第一,他按照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来翻译,例如:
矫质(烷类)、
赢质 (烯类)、
亚赢质(炔类)、
醇精(醚类)、
间质(醛类)、
拟间质(酮类)。
第二,以一、二、三等数字来表示有机化合物的含炭数,如:
一炭矫质(甲烷)、
二炭赢质(乙烯)、
三炭间质(丙酮)。
第三,以一个、二个、三个来表示拉丁字头“mono”、“di”、“tri”。
第四,他将“ortho”、“meta”、“para”翻译为真性、假性和异性。以天干的“甲”、“乙”来对应希腊字母的“α”和“ β”。
为了表示取代基的位置,虞和钦分别用了“易”和“化”这两个字来表示,这两者之间区别在于:
当用“化”时,如四氯化碳,自“化”字左右两边之物质相合而成;
当用“易”时,如三氯易一炭矫质(三氯甲烷),则自“易”字右边化合物中之一质或数质,同左边物质之一质或数质置易而成,故左边如增一质,右边物质减一质。
例如甲烷(分子式CH4),它里面的4个氢原子都可以被氯顺次置换,现在用一个氯取代一个氢,就称之为“氯易一炭矫质”。
c.根词用字:
①为了简化化合物的名称,中国化学家们给最常用的的化学集团创用了一些切音新字。如:
“羟”表示“氢氧基”、
“羰”表示“碳氧基”、
“羧”表示“含氧酸基”。
②有机化学中采用会意法造字的类名。如:
“烷”表示化合价完足之意,
“炔”表示化合价缺少之意。
③含氮化合物的类名,以月字旁表示,多为谐音。如:
④氮族元素的烃化物:
磷、砷同属氮族,它们的氢化物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与胺类似,所以也从月旁。
⑤非金属有机四价根,有类似金属的性质故其名称以金旁表示。
⑥芳香环烃的母核特定名称所创新字均加草头,读谐音。
⑦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所创新字一般加口旁,读谐音。
⑧象形字。例如很多回答中提到的“甾”,四个环三个支链。
比起日语来说,中文化学命名已经非常非常良心了,乃们随意感受一下~
H 氢(qīng) 水素(すいそ,hydrogenium)
He 氦(hài) ヘリウム(helium)
Li 锂(lǐ) リチウム(lithium)
Be 铍(pí) ベリリウム(beryllium)
B 硼(péng) 硼素(ほうそ,borum)
C 碳(tàn) 炭素(たんそう,carbonium)
N 氮(dàn) 窒素(ちっそ,nitrogenium)
O 氧(yǎng) 酸素(さんそ,oxygenium)
F 氟(fú) 弗素(ふっそ,fluorum)
Ne 氖(nǎi) ネオン(neon)
Na 钠(nà) ナトリウム(sodium)
Mg 镁(měi) マグネシウム(magnesium)
Al 铝(lǚ) アルミニウム(aluminium)
Si 硅(guī) 珪素(けいそ,silicium)
P 磷(lín) 燐(りん,phosphorum)
S 硫(liú) 琉黄(いおう,sulphur)
Cl 氯(lǜ) 塩素(えんそ,chlorum)
Ar 氩(yà) アルゴン(argon)
K 钾(jiǎ) カリウム(potassium)
Ca 钙(gài) カルシウム(calcium)
哈哈,是不是瞬间觉得中国化学命名中的生僻字其实也没有那么崩溃?~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方法: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有机化学命名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