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抑郁与焦虑和抑郁的症状的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

为什么我们会忽视抑郁症? - 壹心理
为什么我们会忽视抑郁症?
发表于 08:00:07
& 心理导读:在今天这个有这么多可利用的信息的年代,抑郁症怎么可能仍会走向未确诊从而不被治疗的呢?这里有一些为什么聪明的人会错过抑郁症症状的原因。 ——
&& & 一个45岁的教授,几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一个退休的心理医生,一个贴心的丈夫和一个大学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嘛?这些人正在经历临床抑郁或者密切的与正在经历临床抑郁症而接触而不自知。& 在今天这个有这么多可利用的信息的年代,抑郁症怎么可能仍会走向未确诊从而不被治疗的(境地)呢?也许这就是这个夸张或半夸张的博客“抑郁症1第二部分”为什么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的部分原因了(除此之外这篇文章实在是特别具有创造性)。这里有一些为什么聪明的人会错过抑郁症症状的原因:& 1、抑郁症会悄悄爬上你身 && 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严重到让你不能停止哭泣或者起床。对于很多人来说,忧伤的感觉表现为逐渐对生活中的活动失去兴趣。那些曾经有趣的事情,现在看来显得并不重要和肤浅。你不再想要去你朋友的生日派对,所以你编造了一个借口。你开始觉得那些曾经吸引你的书本或者电视节目变得那么无聊。你没有发现你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与别人疏离,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花更多的时间一个人独处。& 2、抑郁似乎是对生活的挑战所作出的合理应对 && 因为抑郁症经常恶化或可能被失败或压力触发,你认为你正在对你生命中实在是痛苦的一段时光做出合适的应对。也许你刚和男朋友分手,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学校的功课也做得不好,或者搬离了一个支持性的环境。甚至连当你的生活环境好像开始变好的时候,你都不能从中摆脱出来,你没有意识到你的消极情绪状态已经存留了好几个月甚至几年。& 3、有些抑郁症表现为易怒而不是悲伤 && 抑郁症最普遍被误解或者被忽视的表现之一就是高度敏感或者易怒。你身边的人跟你说你时常很狂躁2。你看起来对每件小事都很烦躁。那些你过去不喜欢的人或者活动现在变得无法让你忍受。我的一个客户莎莉,因为对着电视的广播员大吼大叫和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想批评和品头论足一番,而令她的丈夫和孩子感到心烦。只有当我询问莎莉是否可能是抑郁症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她睡得过多而且没什么胃口。她从来都不觉得伤心,只是不停地发怒。& 4、有些抑郁症表现在极端焦虑 && 许多人没有认识到焦虑是抑郁经常的伙伴。马克,一个地方大学生,因为对考试焦虑的麻痹和社交恐惧而来找我。因为他不觉得悲伤而且从不哭,他把他的问题全都归于他的害怕。在经过一个彻底的评估后,发现他自高中以来体重一直在逐渐增加,睡眠也有障碍,对运动的兴趣下降(这曾是他所热爱的),马克开始认识到他的焦虑是他抑郁症的众多症状之一。& 5、如果你一生都很抑郁,那么这只是看起来平常的事 && 我和兰德尔一起工作,一个对抑郁只字不提的54岁的数学教授。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甚至有过自杀的想法。兰德尔的妈妈长年不开心,他的爸爸是一个酗酒者。被这样不开心的一家人包围着,他认为他的情绪状态这样很正常。他从来没有想过,她也许可以学着更宽容地对待自己。开心,对兰德尔的世界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6、已经被提高到面对任何形式的痛苦都没有感觉了 && 贾斯廷娜因为她的孩子在适应学校生活有困难而来就诊。她一直坚信,她的生活过得很好。直到她的孩子告诉她他不想去上学,因为他的妈妈可能会伤害她自己时,贾斯廷娜才开始讲述她每天早上都很难起床。随着话题深入,她讲到她成长在一个高度宗教信仰的家庭中,不被允许抱怨。她的父母教育她为她在这个世界所享有的生活抱有感恩的心,因为这个世界还有人忍受着贫穷和宗教压迫。贾斯廷娜对她所知道的她的个人劣势阻止了她谈论她的不好感受而感到羞愧。& 7、你感到无望,相信没有什么会改变你的感觉 && 另一类人群仅仅是迎难而上,相信没有任何人会来提供帮助。由于抑郁引起人们退出生活,停止接触其他人,和被不安全感和焦虑固定化,他们的不幸是无法改变的这个想法就变成了一种自证预言3。正是亲人或爱人所试图要去提供的帮助:劝告抑郁的人去锻炼,多到外面去,少喝酒,和多看好的一面,多看阳光的一面,才使得抑郁症变得不那么可能。& 注释:& 【1】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抑郁症临床症状典型的表现包括三个维度活动的降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另外一些患者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为主。& 【2】狂躁:躁狂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情绪高涨(躁狂)和情绪低落(抑郁)反复交替发作,通常起病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躁郁症可以表现交替性的抑郁和狂躁。& 【3】自证预言:自证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如:你认为你的英语肯定不及格了,于是你就用不及格的态度来面对英文(当事人不自知)。考试完了之后往往就是不及格,于是又再一次确认了你的印象。& 译者: && 原文:7 Reasons Why We Miss the Signs of Depression& 作者:Debra Manchester Mac& 来源:&& 【本文由壹心理用户& 翻译,经由编辑。非商业转载须保留译者、与本文链接。商业使用请联系】抑郁,其实离我们很近。长期处在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之中,让我们的快乐转瞬即逝,生活也被蒙上一层灰色。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我疗愈能力的,我们的人生可以再好起来。面对抑郁我们可以怎么自救,拿回生活掌控权?如何走出抑郁的状态,重见生活中的阳光?如何帮助身边抑郁的人,重获快乐?向你推荐壹心理团队特别研发的课程,兼具医学和心理学专业资质的彭旭老师,将把他从业20余年,帮助7万余人走出心灵困境的经验总结在课程中,帮你摆脱抑郁。对于每个在抑郁长夜里行走、恐慌不知所措、甚至不被理解的的人,壹心理想说,嘿,别害怕,我看见你了~& 心理延伸 & & 会员测试: && 心理FM: && 趣味科学: &
金盏花心理创始人 成都精分中心西安负责人
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知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
400.00元/50分钟
xinli_2344
刚刚看到此文章,就在昨日体验了一把这种感觉
健康专栏·壹心理日常你可能会忽视的轻度焦虑症的表现
来源:健康一线日
焦虑症的存在方式有很多,有些时候朋友们的认识并不清楚,所以就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好的情况,这些心情上的不顺就会影响朋友们进行正常的生活,哪怕是轻度的焦虑症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需要对轻度焦虑症的表现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握轻度焦虑症的最佳治疗时机,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轻度焦虑症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病理性焦虑情绪。发作性或持续性地出现莫名其妙的害怕、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患者可能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许多患者同时还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等。
二、躯体表现。躯体上的不适表现常为焦虑症的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加快,全身疲乏,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等。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焦虑症的表现包括认识障碍。轻微性焦虑症患者有时还存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如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等。
四、病理性焦虑情绪。轻度焦虑症患者还可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地出现莫名其妙的害怕、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患者可能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
轻度焦虑症的表现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的非常清楚了,相信现在大家知道了焦虑症的发作都存在哪些症状了吧。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己存在以上症状之后就应该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焦虑症的病情加重,因此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才好。(实习编辑:晓东)
相关知识扩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日常你可能会忽视的轻度焦虑症的表现抑郁症最容易忽视4个患病信号
2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到总人口的4%,女性、青年人及老年人都是容易因此致残的群体。当前,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头号致残元凶,全球3亿人患病无法正常生活。 除了由于生理因素主导而诱发的抑郁症,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可以看作持续或长期压力的结果。以下四个抑郁症信号,非常容易被忽视!
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教授:别以为抑郁症状只有心情不好、焦虑绝望,在抑郁发作期间,也有患者会表现出注意力集中困难、健忘、犹豫不决等症状。目前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普遍停留在情绪症状层面,比如出现持续显著的情绪低落、悲伤,入睡困难、失眠或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等情绪和躯体症状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抑郁症,但对于健忘、犹豫不决这样的认知问题,人们不会觉得这是一种病,更不会刻意去治疗,但这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比平时更容易出错。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于生元教授:临床上看,抑郁症患者偏头痛的患病率是非抑郁症患者的3倍。由于抑郁症易与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伴发,常导致临床上存在严重的漏诊现象。偏头痛伴发抑郁焦虑患者只进行止痛治疗,对抑郁焦虑无益,且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程度加重。尽早准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有利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功能康复、预防非正常死亡,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赖床不起超两周
美国Irvine加州大学精神病学与人类行为学系脑电图室主任金怡教授:总是赖床,醒了觉得全身乏力,没兴趣干事,没有起床的动力,这种情况要是持续个十天半个月的,要查抑郁症了。因为影响睡眠的是褪黑素,体内褪黑素值最高时是晚上9~10点,但抑郁症患者的日夜周期发生改变,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这在睡眠理论中称为睡眠时相延迟。
消化道心脏不舒服
一些患者可能比较内向,平时不轻易流露感情,抑郁的情绪表现不明显,常常出现躯体化障碍,比如食欲减退、不想吃饭、便秘等,或是常感到心悸、胸闷等症状,上医院检查又没有异常,但患者常常会纠缠在躯体症状上,越没病越觉得这儿疼那儿疼,天天奔波在医院的各个科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临床医学需要实现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心身整体医学模式)转变
WHO健康概念: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今日搜狐热点哪些抑郁与焦虑的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 - 知乎99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515分享邀请回答59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还有 15 天结束丘吉尔曾说,「抑郁」就像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在今天,抑郁状态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有或无的问题,似乎每个人都曾落在「抑郁」的不同梯度上,时间或长或短,造成的影响或轻或重,恐怕没有人对它完全陌生。本期圆桌,知乎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与你共同关注这只「忧郁的黑狗」。分享1757433 次浏览 &关注自尊(self-esteem)的核心在于自我评价,测量自尊的量表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感到我有许多好的品质/我对自己基本感到满意/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等等。我不确定心理学之外的学科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个概念,在我现在的心理咨询硕士项目里,这个词被提及的频率还是挺高的。比如说,我们会讲,婴幼儿时期(三岁之前)的小朋友会根据照顾者的行为和态度来形成对自己和外界的最初评价,如果照顾者足够敏感细心,婴儿的需求被满足,会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外界是安全的,「被关注、被照顾、需求被满足」的感觉有可能就是形成高自尊的一个基础;再比如,小朋友上学之后,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任务,和老师同学愉快相处,并且常常受到表扬和鼓励,儿童也会觉得自己很棒,很有能力,对生活有掌控感,这些关于「成功」的体验也会为高自尊的形成做出贡献;而当我们提到美国的一些少数群体,比如黑人,亚裔,拉美裔,性少数群体,残障人士,我们会提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会自尊很低,不相信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同时也不愿意付出努力,这种情况下,咨询师要做的并不是批评他们的懈怠,而是试着探索他们的内在世界,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怎样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对外界的知觉,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一些关于自尊的讨论。基于组织的自尊 OBSE自尊可以是普遍意义上的,人对自己的总体的评价;也可以是针对任务和情境的,比如员工在工作组织里的自尊水平。「基于组织的自尊」这个概念最初应该是美国人提出来的,最早的一篇文献应该是Pierce等人1989年发表于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的文章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Construct definition,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而「基于组织的自尊」这个说法是对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一词的直接翻译,后来也有人翻译为「组织自尊」。为了方便,下文中将使用OBSE这一简称。OBSE是指自尊在组织特定情境中的体现,是员工对于他们在组织中的价值和影响组织的能力的自我评价。OBSE量表中的问题包括:周围的人认为我很有影响力;周围的人认为我很真诚;我是重要的;我是值得信赖的;周围的人对我很有信心;我与众不同;我是有价值的;对别人来说我对他们是有帮助的;我是有效率的;我是合作的。(英文版:I I I I
I c I I I and I am cooperative.)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量表的指导语——个体需要回忆他们在与上司以及同事的互动中所感受到的对方的行为与态度,并由此判断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符合量表中的条目描述。也就是说,高OBSE的人相信自己对于上司和同事来说是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不可忽视的、高度参与的、值得信赖的;而低OBSE的人则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不重要、可以被替代。和OBSE相关的一些因素此处罗列一些基于统计分析的研究结果供大家参考,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和低OBSE的原因,对个人职业发展未必具有指导意义。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整体自尊水平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在平时相信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个体的OBSE和个体针对工作内容的自尊水平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相信自己在技术上擅长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当工作中没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个体的OBSE通常来说是稳定的。个体越能知觉到组织的管理层(高层)对员工对尊重时,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相比于有机式(弹性)组织(organic organization),机械(刚性)式组织(mechanistic organization)更有可能造成员工的低OBSE。个体的OBSE和个体所知觉到的工作复杂性(perceived job complexity)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相信自己的工作任务是有难度的,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内在工作动机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完成工作任务,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工作表现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表现越好,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理论提出者注:理论上,工作表现是OBSE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OBSE和个体整体上的工作满意度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一份工作整体而言越是满意(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挑战性、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参与度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做出越多的「有益于组织,但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确认的」行为,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组织承诺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所属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越是认同和信任,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组织满意度(organizational satisfaction)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所属组织越满意,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组织满意度这个变量不太常见啊…)学界对于OBSE的预测因素的猜想如下: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有自信去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生活中的各种任务,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情绪稳定性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情绪越稳定,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在工作情境中具有高OBSE。其他正向预测因素还包括:工作复杂性,个体在工作中所能发挥的自主性,有效的领导行为(组织高层的决策行为是否合理),个体所知觉到的社会支持和来自组织的支持,心理所有权(员工是否认为自己是组织的主人),薪酬,等。负向预测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角色模糊(role ambiguity),工作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工作角色超载(role overload)以及工作不安全感(job insecurity)。学界对于OBSE所造成结果的猜想如下: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抑郁以及躯体症状负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工作情境中的OBSE越高,那么这个人就越有可能较少体验到抑郁或是躯体症状。个体的OBSE和个体的离职倾向负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工作情境中的OBSE越高,那么这个人就越不倾向于跳槽。其他结果变量还包括: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工作表现+,组织承诺+,等等。其他猜想:相比于个体的整体自尊水平,OBSE和工作相关的变量(例如工作态度、员工行为、对工作条件的偏好等)之间的正相关更强。相比于OBSE,个体的整体自尊水平和个体身体健康状况之间的正相关更强。当你下一次感觉到自己的休假焦虑时,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对公司不满意,是不是平时工作中没有获得足够的来自上司和同事的支持,是不是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并且工作职责不够明确,是不是从心底里并不认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另外,有没有感到抑郁情绪和小病小痛,有没有在考虑离职……「害怕休假」只是一个很细微的表象,这背后有可能存在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原因。作为个体,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文献里讲的是研究者的思考角度,顶多在结尾谈谈对企业的应用意义,似乎不太有人完全在个体层面讨论这个议题(也可能是我文献查得少,没注意到)。首先,就像是别的回答里说过的,「不休年假」这事儿,在绝大多数行业和工作单位里,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员工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低OBSE的人,很难通过不休假的方式真正提高OBSE。而且,我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明白这一点。其次,你并不是必须得提高自己的OBSE——你的工作、你整个的生活,要不要做出改变,要往哪个方向改变,要改变多少,什么时候改变,怎么改变……这些事儿都是你自己说了算。我确实认识一部分人OBSE低得不要不要的,但人家的生活却好得不要不要的。如果你和我一样,觉得眼下的这份工作对生活整体对影响并不大,OBSE低点儿就低点儿,没必要较劲,那么大可以把这件事儿放下,琢磨琢磨别的,比如今儿晚上吃啥。就我个人而言,我目前并不是太好的员工,也不想在这个岗位上成为太好的员工,既然「少休假多坐班」对我来说难度最低还收益最大,它就是我现阶段把OBSE保持在可接受范围里的最佳策略。这对我来说挺好的。如果你不是很确定自己想要什么,觉得自己陷入了试图改变却不知如何改变的困局,或许李松蔚老师的这篇文章可以作为「战略」层面的启发:如果你特别确定自己想要在职业发展方面向前一步,这一步可能是提升OBSE,具体表现为「今年休年假」,那么可以移步职业规划、人力资源等话题的优秀回答者主页寻求「战术」层面的指导。最后,祝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权力交回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承担生活的责任,成为自己的主人。相关资料:陆欣欣, & 涂乙冬. (2014). 基于组织的自尊的情境化与适用性. 心理科学进展, 22(1), 130-138.Bowling, N. A., Eschleman, K. J., Wang, Q., Kirkendall, C., & Alarcon, G. (2010). A meta‐analysis of the predictors and consequences of organization‐ased self‐esteem.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3(3), 601-626.Pierce, J. L., Gardner, D. G., Cummings, L. L., & Dunham, R. B. (1989).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Construct definition,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2(3), 622-648.Pierce, J. L., & Gardner, D. G. (2004). Self-esteem within the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 review of the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literature. Journal of management, 30(5), 591-622.收藏感谢举报4504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临床心理18年说来感慨,十几年前我觉得有好多人不知道抑郁症这回事,总是希望人们能有所认识。现在可好,抑郁症已经变成了一个大众词汇,家喻户晓,我反倒开始担心这个词会不会被过度引申,啥都往上套了。 本文不涉及生物学改变,不涉及社会人文影响,专门说抑郁和抑郁…收藏感谢举报13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劳动法小法师在求职期间因为抑郁症或者其他精神类疾病遭受歧视时,请先保证自己得到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免加重病情。正常情况下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求职权利同所有劳动者一样,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首先,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收藏感谢举报136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我是妈妈,我是我自己。公众号:Momself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句话就是:可不可以不上班啊??然后睡眼惺忪的刷牙、洗脸,开始日复一日的生活。 1 如果有一种简单的思维习惯,又可以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话,我的建议是:在每天日常的行动中停下来,看看自己在做什么,再问自己一个问题。 「可不可以不…收藏感谢举报310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我是不是萌萌哒?来交作业~一、作为稳定倾向的厌弃在我看来,「厌弃」这个词描述的是一种现象,而深层次上,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很多深层次的原因造成的。每个人的厌弃感里面,既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原因,还有性格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论。可是,总体来说,对于工作的…收藏感谢举报50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学心理咨询,到简单心理Uni大家都知道焦虑和抑郁可以去寻求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帮助,例如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等。这些心理专业人士可以帮助被焦虑和抑郁困扰的人们,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能幸免于抑郁和焦虑的侵扰,甚至患上心理疾病都是有可能的。那么心理学专业人士的焦…收藏感谢举报47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劳动法小法师谢邀。 这个话题其实相对聊起来有点沉重。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多样,种类多,程度差异大。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大概率情形下易复发,就像感冒一样。 可是关键抑郁症的问题在于,它对个体情绪的破坏力极强。严重的可能引发厌世、幻觉或者自杀行为。多数抑郁症…收藏感谢举报254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留美心理咨询师,提供当面和远程心理咨询和临床督导我临床上曾经遇到过的,躯体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胸闷、头痛、头晕、四肢酸麻,个别可能出现手脚肿胀(压力源消失后肿胀消失)、皮疹、其他原因不明的过敏、神经性腹泻、原因不明但持续复发的妇科疾病、肩颈酸痛、睡眠时间颠倒。当然每一种都还是先…收藏感谢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焦虑症是什么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