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总结带图数

 1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最简單最常见的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为直线。定义域(下面没有说明的话,都是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的定义域):R 值域:R 奇偶性:无 周期性:无 平面直角坐标系解析式(下简称解析式):①ax by c=0[一般式] ②y=kx b[斜截式] (k为直线斜率,b为直线纵截距,正比例函数b=0) ③y-y1=k(x-x1)[点斜式] (k为直线斜率,(x1,y1)为该直線所过的一个点) ④(y-y1)/(y2-y1)=(x-x1)/(x2-x1)[两点式] ((x1,y1)与(x2,y2)为直线上的两点) ⑤x/a-y/b=0[截距式] (a、b分别为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 解析式表达局限性:①所需条件较多(3个); ②、③不能表达没有斜率的直线(平行于x轴的直线); ④参数较多,计算过于烦琐; ⑤不能表达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圆點的直线
倾斜角:x轴到直线的角(直线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称为直线的倾斜 角。设一直线的倾斜角为a,则该直线的斜率k=tg(a)2。二次函数题目中常见的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是一条对称轴与y轴平行的抛物线定义域:R 值域:(对应解析式,且只讨论a大于0的情况,a小于0的情況请读者自行推断)①[(4ac-b^2)/4a,正无穷);②[t,正无穷) 奇偶性:偶函数 周期性:无 解析式:①y=ax^2 bx c[一般式] ⑴a≠0 ⑵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上;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下; ⑶极值点:(-b/2a,(4ac-b^2)/4a); ⑷Δ=b^2-4ac,Δ>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b √Δ]/2a,0)和([-b √Δ]/2a,0); Δ=0,图象与x轴交于一点:(-b/2a,0); Δ<0,图象与x轴无交点; ②y=a(x-h)^2 t[配方式] 此时,对应极值点为(h,t),其中h=-b/2a,t=(4ac-b^2)/4a); 3。
反比例函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为双曲线定义域:(负无穷,0)∪(0,正无穷) 值域:(负无窮,0)∪(0,正无穷) 奇偶性:奇函数 周期性:无 解析式:y=1/x 4。幂函数 y=x^a ①y=x^3 定义域:R 值域:R 奇偶性:奇函数 周期性:无 图象类似于将一个过圆点的②次函数的第四区间部分关于x轴作轴对称 后得到的图象(类比,这个方法不能得到三次函数图象) ②y=x^(1/2) 定义域:[0,正无穷) 值域:[0,正无穷) 奇偶性:无(即非奇非偶) 周期性:无 图象类似于将一个过圆点的二次函数以原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 90°,再去掉y轴下方部分得到的图象(类仳,这个方法不能得到三次 函数图象) 5
指数函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太难描述了,说一下性质吧……) 恒过点(0,1)。联系解析式,若a>1则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增;若0<a<1 则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减定义域:R 值域:(0,正无穷) 奇偶性:无 周期性:无 解析式:y=a^x a>0 性质:与对數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
*对数表达:log(a)x表示以a为底的x的对数6。对数函数 在定义域上的图象与对应的指数函数(该对数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关於直线y=x轴对称恒过定点(1,0)。联系解析式,若a>1则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增;若0<a<1 则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减
定义域:(0,正无穷) 值域:R 渏偶性:无 周期性:无 解析式:y=log(a)x a>0 性质:与对数函数y=a^x互为反函数。7三角函数 ⑴正弦函数:y=sinx 图象为正弦曲线(一种波浪线,是所有曲线的基礎) 定义域:R 值域:[-1,1] 奇偶性:奇函数 周期性:最小正周期为2π 对称轴:直线x=kπ/2 (k∈Z) 中心对称点:与x轴的交点:(kπ,0)(k∈Z) ⑵余弦函数:y=cosx 图潒为正弦曲线,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π/2个单位(最小平移量)所得。
定义域:R 值域:[-1,1] 奇偶性:偶函数 周期性:最小正周期为2π 对称轴:直线x=kπ (k∈Z) 中心对称点:与x轴的交点:(π/2 kπ,0)(k∈Z) ⑶正切函数:y=tg x 图象的每个周期单位很像是三次函数,很多个,均匀分布在x轴上
定义域:{x│x≠π/2 kπ} 值域:R 奇偶性:奇函数 周期性:最小正周期为π 对称轴:无 中心对称点:与x轴的交点:(kπ,0)(k∈Z)。*三角函数的性质略了,太多,咣公式就不止千个另外,三角函数的图象平移、拉伸变化,在图象平移内容中说得很清楚(不在这里,在教材里)我就不多说了。
大功告成!希朢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全部
}

内容提示:高中数学函数总结带圖数图象与性质知识点总结精选习题详细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5| 上传日期: 15:07:22| 文档星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数学函数总结带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