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国考面试过了不去是试水去的,我还是想认真试试,有好的备考推荐没?

当前位置: >>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备考之热点预测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备考之热点预测国家公务员考试马上进入倒计时了, 中公教育专家在每日提供热点标准表述的基础 上, 根据历年国考实际考查的热点问题的特征, 结合国考的命题规律和今年的可能变化, 按照热点的社会、媒体关注度、热点与国考申论命题的匹配度,当前国内社会生活各个 领域出现的 30 个热点话题划分为红、橙、黄、蓝、绿五个级别,最高为红色,最低为 绿色,标志着该热点进入国考命题的可能性由高至低。供考生备考参考。 关注度 百度搜索 谷歌搜 命题热 度序号热点关键词与政府工 敏感 问题性指 宏观性 (国考 性指 索结果 作关联性 数 指数 考察几 结果数量 指数 数 率) 数量 (万) (万) 30
70 871 50 30 0 0 127 0 900 0
10 9 10 10 10 7 7 6 8 7 10 10 9 7 8 9 9 8 6 8 9 9 10 7 6 9 10 9 8 8 8 10 10 10 7 9 9 10 10 10 10 10 1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信息公开 让人民批 评政府 战略性新兴产业 社会公平 社会诚信 低碳发展 规范执法 依法行政 西部大开发十周年 特区先行先试 产能优化 减灾救灾 公共安全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教育改革 破解人车矛盾 文化创新发展1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地方历史文化热 生态安全 治理隐形贿赂 加强 廉政建设 中国海外投资 三网融合 鼓励民营资本发展 房地产调控 城乡融合 养老盲区 整治低俗文化 实名制连续出台 加 强互联网监督管理 节能减排 整治文风 官话 食品安全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90 000 000 246
413 10 8 10 7 8 9 9 10 10 9 10 10 10 10 109 7 9 7 8 9 8 9 7 9 4 8 8 7 610 10 8 8 8 10 9 10 10 9 6 10 6 10 4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一、信息公开 让人民批评政府 【关键词】政务公开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公信力【背景链接】● 在 201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条件 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不少领导干部在不同场合表示,欢迎媒体监督批评政府,多反映 百姓呼声。这显示出中国在巩固经济复苏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奉行以人为本理念、广开 言路、打造责任政府的决心。2 ● 2010 年 3 月 30 日,国土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 2010 年部门预算,这是我国 决定三年内公开中央部门预算后,第一个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委。第二天财政部、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相继在各自官网亮出 2010 年收支预算总表。● 2010 年 3 月,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络上公示乡政府的公务开支明细, 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还在网上公布了个人财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全裸”乡政府。【标准表述】[内涵]政务信息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 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信息公开是群众知情权的重要内容,是参与权、表达 权、监督权的基础。[原因]批评监督政府是现代国家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也是现代政府自我检视、 自我完善的 必要一环。信息公开,让人民批评政府,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 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意义] 政府信息公开, 减少了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 会极大地改善社会公众的 监督条件,提升公众的监督能力,对政府的渎职、贪污、滥用职权行为产生极大的抑制 效果,是反腐败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政府官员廉政、勤政的重要措施。[权威观点]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3 在阳光下运行。――温家宝[措施]推进政务公开, 需要从各个制度层面逐步推行, 现阶段可以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契机,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 制度。初步形成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体系。二是依法清权确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各个部门要狠抓清权确权, 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权力事项、工作规则、流程图等,便于 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三是创新审批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各级政府要努力将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改革现场审批方式,建立网上审批平台,促进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一句话点评】政务公开符合公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和要求,能够有效避免“暗箱操作”,使政府工 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信任。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夺取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 目前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把抢占经济 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夺取未来产业发展4 的新优势。这是我国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趋势,着眼于中国经济可持 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一些传统产业难以为继,一些 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萌生和发 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将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去年 9 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 高质量就业》方案,仅开发新能源美国计划 10 年投资 1500 亿美元,创造 500 万个就业 岗位。2006 年欧盟推出《创建创新型欧洲》报告,仅发展绿色经济就拟投资 1050 亿欧 元。日本政府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 2025》报告和“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全世 界已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到来的步伐!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为了夺取竞争新优势,我国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 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使我国的经济和产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 然资源大规模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办法是:加快发展高效、 清洁、 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 它将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向的战略性能源。 据统计, 中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也 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要加大财政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 扶持风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 水电、生物质能、核电等产业的发展,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产业结构升级 的重要保障,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虽然我国已是材料生产大国,但在新材 料领域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专利成果少, 某些高 技术、高品质、高性能材料尚依赖进口,新材料成果转化率和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我们 要成为材料生产的强国,必须抓好重点领域:超级结构材料,如高性能金属件化合物材 料和智能材料与结构;新一代功能材料,如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战略能源材料和特别 功能材料等;环境友好材料,如生态建筑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如器官的修复与替代材 料; 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等, 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 需要。5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我国能效比发达国家约低 10 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能耗 比发达国家高 30%以上,因而节能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大力研制先进设备,加快节能 技术改造; 要扩大节约新技术和发展新能源汽车; 要开发和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技 术。 同时, 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环保产业的投入, 在环保设备的制造、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噪声与震动控制设备等方面取得新的战略性的突破, 大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 好型的社会。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预计 2011 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将达 980 多亿美元,欧美 公司约占销售额的 90%以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 加强基础研究,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国际合作,争取在医药生物、后基因组技术、再生 医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 美国在诸多至关重要信息领域引领发展潮流, 2009 年又提 出发展“智慧地球”, 把发展信息产业提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 我们要加速构建无所不 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三网融合、推进“感知中国”建设,研发后 IP 时 代技术,抢占信息网络的制高点,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这个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 制造业大国,但总体水平处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低端,缺少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重大装 备和核心部件依靠进口。我们要在发展光电一体化技术、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大 型清洁火电、核电设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 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 我们只有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尽快抢占制高点,提高国家竞争力。在此 过程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队伍,使我国经济的发 展走上内生创新增长的道路。 三、社会公平 胡锦涛的“社会公平观”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 核心提示:国家主席胡锦涛最近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部长级会议上提 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6 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 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观察家认为,胡锦涛的“社会公平观”第一 次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公平热点难点问题作出了全面、客观、理性、科学的阐述。 9 月 16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 APEC 人力资源开 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 济发展、 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 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这样主张的 ,而且有的已经做到,有的正在去做,有的还没 有来得急做,正在努力去做,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 越来越超前,理念越来越先进,决策越来越科学,为民越来越贴近。 权利公平体现地位平等权利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出身、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在生存权、 发展权等基本权利方面是平等的, 至少包括人的话语与行为等的权利的平等 (言论和行动等)。中国政府继续把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贯穿于政治文明建设之中, 进一步加强民 主法治建设,努力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困难: 机会公平体现利益起点平等 机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待机会问题时应该采取的态度。“一是阻碍某些人 发展的人和人为障碍,都应当被清除;二是个人所拥有的任何特权,都应当被取消;三 是国家为改进人们之状况而采取的措施,应当同等地适用于所有的人。”7 实现教育公平,需要抓住机会公平这个关键。教育一直是人们改变自身命运、实现向上 流动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区域发 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下,保障教育公平,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合理配置资源,重点照顾 落后地区、 困难群众、 弱势群体等, 使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公平分配分布, 尽量使人人都有相似的教育机会、成长环境。困难: 规则公平体现衡量标准平等 规则公平,亦可称形式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社会成员在 法律规则面前一律平等,无差别地对待,至少包括规则内容对涉及所有对象的平等(制 定和遵循等)。 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 一个账号,一个文字框,一个提交发言的按钮,“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 的诠释。困难: 分配公平体现利益获取平等 分配公平,是指社会成员通过付出劳动,在劳动成果的分配以及最后目标的实 现上体现公平,至少包括分配权利与获得利益共同享受的平等(权利分配和利益分配 等)。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如何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把社会财富 这个“蛋糕”分好,值得关注。 四、社会诚信问题的再思考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 但是社会上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 诚信缺失现象犹如毒瘤正 在日益严重地侵蚀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肌体。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 社会诚信这一重要保障。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社会诚信主要包括个人诚信、 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 社会诚信缺失大量地表现为不 讲真话、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等。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如说假话、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彩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 虚假广告、假球黑哨、假医假药等等,不一而足。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近年来侵 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禁不绝, 在人们购买的书刊音像制品当中, 盗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据对北京、沈阳等地古玩文物市场调查,有些摊点摆放的全部为假货。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不讲诚信的现象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一是企业不守信用,恶 意逃废银行债务。二是企业不讲信誉,相互之间拖欠货款。三是企业合同违约严重,利 用合同进行欺诈。四是企业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五是假冒伪劣盛行,制假贩假猖獗。政府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 作。还有一些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久前,中纪委、中组部 巡视组组长任克礼发表文章,认为“现在的危险是滋生腐败和不讲真话”,提出要把“不 讲真话”当作一个严重问题来解决。(2)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首先,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 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法制和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交往活动少、 活动地域窄、生产规模小,基本是“熟人关系”,一般不会担心相互失信。在市场经济环9 境中,随着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交往层次和交换频率的迅速扩大与增加,信用作为一 切交易活动的基础, 必然要求被人们认同和遵守。 因为只有交易双方建立在相互信任基 础上的承诺和践诺,才能使得双方无须付现即可获得商品、服务和货币,从而促进经济 的发展。而诚信的缺失,一方面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 另一方面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 使得经济活动萎缩, 经营效率低下甚至破 产。最重要的是造成了社会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损害,破坏了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则。其次, 诚信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假冒伪劣、 坑蒙拐骗, 造成无数个人身心伤害, 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大量企业举步为艰;失信使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消费者的 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 使得消费者对社会和政府失去信心信任; 失信使一些 人靠骗人暴富, 也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导致人民群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第三、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 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更 为严重的是, 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 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人利益受到损害, 认为“老 实人吃亏”的思想占了主导,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道德水平下降。第四、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据统计,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现汇交易达到 80%,信用交易方式仅占 20%左右。落后的结算方式 严重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另外,由于我 国一些企业和个人制假贩假, 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抵 制,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 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 体系的机制。(3)社会诚信缺失原因探究社会诚信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经济的 原因, 也有社会的原因; 既有体制的原因, 也有管理教育的原因; 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10 也有个人自身的原因。我认为,具体原因主要是:第一,“文革”及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新中国是从旧社会中脱胎而来的新型制度, 为了彻底消除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思想影响, 解放以来对旧的思想文化和传统进行了多次 大规模的清算和批判,其中有许多成功的方面,也有一些惨痛的教训。特别是“文革” 使很多优良传统遭到破坏。 在批判摒弃封建思想糟粕时, 将中华民族许多优良的传统美 德也丢掉了。讲真话、实事求是遭到打击和批评,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反而得到赞扬好 处多多。同时,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封建思想影响下,人们或缺乏独立人格、或迫于 压力,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只好违心地说假话。久而久之,社会诚信就自然 被破坏了。第二、道德教育的虚化。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思想都把诚信看得非常重要,但却仅 仅或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上, 仅仅或主要局限在强调注重个人自觉自省上, 对实践层面 和社会约束方面的要求和设计不足, 从而导致了诚信教育的苍白无力。 如“狼来了”和“烽 火戏诸侯”等教导人们不说谎、不作假的故事,谁也没有真正拿它当回事。当今包括诚 信在内的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也还是局限于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缺乏针 对性,缺少有力和有效措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教育者说 的和做的不相一致,致使被教育者不以为然,大大地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效果。第三、 对市场经济的模糊认识。 在学习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也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 伦理道德是密切联系的, 而资本主义社会 的意识形态统统都是腐朽落后的东西, 因而在学习市场经济模式的时候把信用等一些与 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合理理念也给否定和排斥掉了。 还有人认为,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只要有法制保证和制度约束就可以了, 诚信等道德观念在市场经济中不很重要。 实际上, 法制和诚信是市场经济的两个轮子,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没有法制,市场 经济将出现混乱, 没有契约, 市场经济也名不副实; 但是没有诚信, 法律就会大打折扣, 契约也是一纸空文。第四、个人主义膨胀,利欲熏心。在计划经济时代,强调的是“一大二公”、“毫不11 利己,专门利人”,要求绝对服从组织,不讲个人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获得了独立经济人地位,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尊重,利益最大化 成为人们遵循的最高原则和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膨胀,为追求 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 坑蒙拐骗, 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伦理道德观念的矛盾 和冲突,使社会诚信受到冲击。第五、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由于市场经济活动数量大、变化快,加之信息的公开 公正和迅速有效传递尚未实现, 使交易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 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趁 之机; 因为社会流动性加大和市场交易的不确定, 也使失信者有了从事欺诈而逃避打击 处罚的社会环境。同时,政府在市场准入、市场管理、市场监督、信息反馈等许多方面 还缺乏完善的制度, 在对失信者处罚力度上还缺乏有效的措施, 政府一些工作人员特别 是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方法和自身素质不高, 社会中介组织、 社会舆论环境作用不充分 等,也是失信存在和蔓延的原因。第六、法律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在美国,有关诚信方面的法律有十多部, 对不同方面、 不同环节的信用要求都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 还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如对造假,在美国可以最高处罚 500 万美金,加上 10 年徒刑,而我国《消法》对造假 的赔偿只有两倍。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近年来做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是还不够完善和具体, 特别是对于社会失信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不够, 使得失信者敢 于违法。(4)打造诚信社会的对策社会诚信的重建必须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以诚实守 信为重点, 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 胡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多 次强调加强诚信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我们应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社会诚信观。12 第一、加强道德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共铸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从 每一件小事做起。 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教育和帮助全体公民牢固树立诚实信用是一种 财富、信用的建立不容易而失去是很容易的观念;使人们真正认识到诚心诚意、说话算 数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 真正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树立起真诚 守信的道德品质, 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真正把诚信的要求 视为一种谋利和促进发展的手段, 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和内在的义务。 要教育各类企业 家认识到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强化信用伦理,这是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先 决条件。只有守信用的企业,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也才有从事商业活动、提高企 业效益的良好环境。未成年人正处在思想观念形成阶段,应高度重视其品德培养。要通 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牢 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乐于助人,言行一致,不 说谎话的习惯;培养学生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 就改的品行。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共同促进中小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各类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领导和教职员工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将诚实守信首先落实到自身的教育行为上。 各 机关单位也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多种方式的道德教育活动。 要充分发挥妇联、 共青团和 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使人们 真切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努力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 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开展如百城万店无假货、评选诚信企业诚信公民、打造诚信地区等 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使人们在广泛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第二、健全法制,加大惩处力度,使失信者无利可图。防范和治理失信,仅仅靠道 德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对社会公民和市场主体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法 律、法规、制度、准则,把社会诚信纳入法制的轨道,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 必严的法制环境, 维护和培育良好的市场信用秩序。 要结合我国实际尽快颁布制订有关 规范诚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的惩处力度,例 如, 对直接损害消费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食品药品、 家用电器等制假贩假者以故意 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修改《消法》第 49 条,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或服务退一赔 一的赔偿金额增加到 100 倍, 同时对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经营者、 批发商 (中13 介机构) 、厂商三者予以并罚。政府各部门应依据自身特点,建立健全相关失信处罚制 度,例如,工商部门对制假贩假者不能只罚款了事,除了给予经济重处外,还应有失信 纪录,性质恶劣或屡犯者则限制其终身不得从事商业活动;其他部门对不守诚信的人, 除予以处罚外,应记入黑名单,累计多次便取消其从业资格。通过严厉的制裁措施,加 大失信者的经济成本,使其无利可图,以起到震慑作用。第三、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使失信者无处藏身。要建立各类企业、组织、个人的诚 信信息的征集和公开机制,建立统一集中或政府、行业、信用中介机构三个层次的资信 数据库,及时有效地向全社会提供和发布信用信息。大力发展社会信用中介组织,为客 户提供规范的资信调查服务和信用评估服务。 通过信用信息网络化, 使失信者无处可躲, 无机可趁。第四、加强舆论监督,让失信者身败名裂。舆论监督是全体公民获得知情权,广泛 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途径, 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维护市 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 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要力量。 在揭露市场欺诈和弄虚作假、 维护公民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舆论 监督作用, 通过对诚信者的社会褒扬和对失信者的舆论谴责, 促进社会形成更好的诚信 氛围,使失信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加大失信者的道德成本。 第五、 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表率, 提高公信力。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和关键, 政府的公信力对全社会影响极大。要社会讲诚信,首先政府要做好表率,领导要以身作 则。 任何政府和制度都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组织和建构, 各级干部都应按照诚信的原则 行使其职权。一旦背离了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历史上孔子认为,建 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甚至比拥有强大的军队和充足的粮食更为重要。荀子也认为,政 令取信于民则国家强大,政令失信于民则国家衰弱。在现代社会,建设政治文明要求按 照诚信的原则规范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 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 避免行政垄断和行政 工作的暗箱操作,做到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建立诚信政府。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观 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切实从“重审批、轻监督”的传统做法中解放出来,从“重收 费、轻服务”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从“重局部、轻全局”的本位主义中解放出来,尽 快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效能型政府转变。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 ,坚持诚信原则,14 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部门的公信度, 取信于民。 组织部门应当把诚信作为考核干部的一 个重要内容。诚信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和 全球化、 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 无不凸显着诚 信的价值并要求践行诚信。加强诚信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但更重要的是靠全 社会的实践。 五、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排放、 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 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 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 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 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能源使用带来 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 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 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 “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 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 20 世纪的传统 增长模式, 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 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 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 其涉及 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 2003 年的英国 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 1992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 1997 年的《京都协议书》 。 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15 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 对中国来说,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 第一,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制定国 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 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 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 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 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第三, 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被认为是有效的经济政策手段, 应充分利用节能减排 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 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 政策体系。 第四,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 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 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 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 验试点,寻求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在认识低碳上,有哪些误区? 在认识低碳经济问题上,还必须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 低碳不等于贫困, 贫困不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第二, 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 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 并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术, 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 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的;第五,发展低 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防范全球变暖,需要国际合作,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 区,关乎每一个人。六、规范执法 依法行政16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法治政府 【背景链接】 [理论背景]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 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 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 [政策背景] 2010 年 8 月 27 日,国务院总理总理在召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依法行政是现 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 化, 是规范权力运行和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各级政府和所有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 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国务委员、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 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事关公安工作全局的大事 来抓,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既要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 法,又要坚持理性、平和、规范执法。要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紧密结 合基层民警日常执法活动的实际,制定简洁明了、操作性强的执法规范,切实提高执法 精细化水平。 [典型事件] ● 2010 年 5 月,西安市政府收到一张由省环境保护厅开出的 40 万元罚单,同时宝鸡和 咸阳市政府也收到这种罚单,这三个城市因向关中地区“母亲河”渭河超标排放污染物, 被罚交纳 70 万元“环境补偿金” 。 ● 2009 年 10 月,司机孙中界称自己被指认涉嫌黑车经营,车辆被行政执法局扣留,一 气之下用菜刀切断了左手的小指以示清白。孙中界称自己遭遇了“钓鱼”执法。 ● 2010 年 7 月 17,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发生了群体性械斗,根源是矿权纠纷,导火索是一 起久拖不决的“民告官”案。并不复杂的矿权纠纷案,经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省高级 人民法院裁定,至今仍得不到执行,致使价值数亿元的集体财产归于个人名下。针对陕西 省国土厅的抗法事件,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对于法院的生效判决,行 政部门不能够干扰生效判决的正常履行。2010 年 8 月 1 日,在陕西省横山县,在最高 人民法院审理的过程中, 一份来自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的密函称, “如果维持省高级人民法 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17 院的判决,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对陕西的稳定和发展大局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 , 。 这份密函被指与陕西国土厅亦有关联。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向最高法院发出“公函” 要求 , 对省高级法院的一审判决进行改判。法院独立、公正审判遭遇“行政门” 。 【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 ――总理 [原因] 近年来,依法行政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还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 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更为复杂,挑战增多。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 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部分地区和一些领域社会 矛盾有所增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深化 改革,同时也要求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重要性] 建设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所谓法治, 首先是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 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 如果有人提出请求, 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 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 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措施] 规范执法,依法行政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全面推进依 法行政实施纲要》 ,把法治规律与行政执法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和构 建和谐社会,从完善立法、规范行政执法、强化监督制约、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通盘考 虑,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 第一,树牢行政执法理念。通过多种富有成效的形式,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 者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别18 让错误执法为社会和谐添乱,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制 度来保障树牢行政执法理念, 着力消除理念在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 摈 弃“高人一等”的观念和单纯追求执法“效果”而忽视群众的感受和感情的做法, 使社会主 义法治理念从口头走进生活,从期待走进现实。 第二,完善行政执法立法。依法行政执法的基础是有法可依。这就必须通过完善行政执 法的立法特别是行政执法的程序法来节制“钓鱼式执法” 。 第三,严格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权力也同样有被滥用的危险,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 和制约。 要形成一个以各级党组织和人大的监督为核心的上下左右内外相结合的全方位 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四,建好行政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执法,根本在人。法律是靠人去执行的,法律秩序 也要靠人去维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是依法行政执法的组织保证。 第五,呼吁最高人民法院“抵制非法函件干预司法” 仅仅是抵制干预是不够的,法院可 , 以抵制,而某些地方政府也可以继续干预。防止行政干预司法,必须在政治的高度作出 安排,使之成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一个政治禁忌。 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 政权力,如果有人提出请求,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 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一句话点评】 政府不仅要按法定权限办事,还要按照法定程序办事。没有程序的民主,就没有实质的 民主;没有程序的公正,就很难保证实体公正和结果公正。七、西部大开发十周年 中央在 7 月上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 在这个关键节点, 人们既看到西部大 开发取得了丰硕成就,过去十年西部地区 GDP 年均增速超过 11%,同时也看到,与同 期东部地区相比,仍落后 1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西部大开发的十年,东西差距还在持续 扩大。 当然, 期望短短十年就改变过去几千年积累起来的西部落后状况, 不现实也不科学。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1999 年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后,尽管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19 民生保障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下了大力气, 却没有在体制上创出一条适应西部社会经济特 点的发展新路,更没有催生出一个深圳那样的窗口或榜样,像为中国改革开放“杀出一 条血路”那样也为西部摆脱落后贫穷打开新的发展境界。 西部大开发之初,中央就提出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 川秀美”的二十字目标。但在具体执行中,现实的体制环境难以给这些内容留出充裕的 创新空间。 目标和方法不协调。 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目标是一个小康社会的概念, 但现行 行政考核体系是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由此, 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很容易变形为缩小东西 部经济差距。这种“GDP 挂帅”的简单方法带来的后果,一方面与目标“南辕北辙”,另 一方面不协调性不断挫伤西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力度不足。东部地区引领改革开放,是该地区干部群众的智慧所致,更是 举全国之力的政策倾斜的结果。相比较,占全国 80%陆地边境线、与 13 个国家接壤的 西部,对外开放政策广度有限、深度不够,远落后于东部。体制改革方面,亮点是 2007 年重庆试水“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但远不能和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改 革政策相比。这些大大制约了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创新发展的热情和智慧。 “东重西轻”观念仍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东部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提 高东部战略地位的同时, 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东部经济和东部发展经验的依赖, 也影响 到一些部门和地方领导干部轻视或忽视西部的战略地位, 在制定政策或影响决策中有意 无意地折扣了西部发展的政策、投入等资源,削弱了西部大开发具体实施的效果。 因此, 西部大开发要有大成就, 只有先解决好这些问题, 才能摆脱“GDP 追赶”的“死 路”,才能“杀”出一条适合西部现实环境的发展道路,才能在 2020 年和全国一起走进小 康社会。 八、特区先行先试 30 年前,在中国南海边那个 2.14 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率先掀起了一场影响中 国当代历史进程的改革, 如今, 边陲小镇迎来成为中国首个经济特区后首个“而立大典”。 昨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30 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20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强调,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中央将 一如既往地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有关专家认为, 胡锦涛亲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并在讲话中明确表明中 央对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支持,意义深远。中央除积极肯定深圳在过去 30 年 的探索成就,并且对特区在未来继续发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的精神寄予厚望。新一轮“先行先试”胡锦涛说,“30 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深圳经济特 区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率先进行市场 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我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胡锦涛希望经济特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 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 顺应人民新期 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 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 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我对深圳过去 30 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感到振奋。”昨日在庆典致辞时,香港长实主 席李嘉诚表示,深圳特区的经历并不容易,过去 30 年世界经济多番波动,深圳经历了 多番磨炼,显示了中央的改革决心从未改变。“30 年来,深圳在取得自身成绩的同时,更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名词及中国经济 的?试验田?。”昨日,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对《国际金 融报》记者说,同时,深圳也紧紧抓住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及制度创新方面的优势。 这也是深圳 30 年取得重要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21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表示, 自诞生之日起, 经济特区就肩负着为改革开放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行探路的特殊使命。“作为中国结构转型、科学发展的先锋,特 区之?特?不在政策,而是在新任务、新使命和新一轮的?先行先试?上。”政改“杀出一条血路”胡锦涛在讲话中对经济特区提出5点要求,要求深圳特区“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探索新路”,并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 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 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 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扩大开放领域, 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表明,中央对深圳的期待,从当初单一的经济改革向综合、纵深方向发展,中 央希望深圳在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继续发挥勇于探索、 先行先试的先锋作用。”谭刚说。对此,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深圳要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走出一条新路。而 长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朱慧强则认为, 深圳实际上是 在进行“第二次经济改革”:“这意味着深圳正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调整经济结构, 从而解决过度依赖外向型和投资型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种种问 题与弊端。”对此,徐长乐也执相似观点,他认为,未来深圳需要继续在转型上下功夫,“从制 造业向金融、服务业进行转型,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从依赖引进 外资向自我输血转型,乃至从代工企业到发展自主品牌的转型。”22 “未来在贯彻国家相关战略的基础上, 深圳的优势仍不可小觑。 ”徐长乐分析, 首先, 深圳仍可借助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区位优势吸引外资;其次,借助毗邻香港的优势,继续 深化与香港的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再次,仍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试验田的作用。此外,专家指出,深圳未来发展探索的另一个重点方向将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探 路社会管理和公民社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说:“如果说前三十年特 区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效率优先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 那么从现在开始特区的主要使命 就是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建设体系。”近年来, 深圳在“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 推动市民参与社会管理方面作出巨大努力, 例如,公推公选多名正局级官员、改革公务员制度、提出“我们一起当市长”的倡议等。 人们期待未来深圳在缩小贫富差距、 完善公共服务、 建设和谐社会方面能够积极打破现 有种种深层次矛盾,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九、产能优化 国务院最近印发的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了抑制产能 过剩的四个原则、九项措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后劲再上新台阶 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保增长中要更加注重推进 结构调整。 据介绍, 《若干意见》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六个行 业确定为调控和引导的重点。主要把握四个原则:一是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二 是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 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 四是市场引 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同时, 《若干意见》针对六个行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支持、限 制和禁止的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导向。 此次调控采取的对策措施有九个方面。 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有关部门将尽快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进一步提 高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传统煤化工等产业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23 方面的准入门槛。对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将建立和完善准入标准,避免盲目和 无序建设。 二是强化环境监管。推进开展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估。区域内的钢铁、水泥、 平板玻璃、传统煤化工、多晶硅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文件必须在产业规 划环评通过后才能受理和审批。 三是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未达到现行《工业项目建 设用地控制指标》或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 四是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对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 策要求,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一律不得通过 企业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 五是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对这六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原则上不再 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 严格防止各级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大产能项 目。 六是做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有关部门按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将尽快 制定出台加快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七是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 加强行业产能以及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 八是实行问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强制企业投资低水平产能过剩行业。对违 反国家土地、环保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产业政策规定,工作严重失职或失误造成重大 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行为要进行问责,严肃处理。 九是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价格体制、社会保障体制 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形成有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我国工业 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体制环境。 十、减灾救灾 减灾救灾的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各界对减灾救灾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 全体社会成员的防灾救灾意识与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灾害的积极应对; 二是 突发事件的管理部门对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执行以及相关制度安排。24 强化减灾救灾体制建设中的社会责任,首要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应急意识和应 急能力。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来减缓或消除危机,是一种最基本 的办法,也是各国的通行做法。比如,开展火警演习、安全疏散演习,相关部门为市民 发放防灾应急手册以及开展应急培训等。在这里,强化社会责任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 一,公众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从自己负责的部门做起,努力提高应急意识 和应急能力;第二,公众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采取监督、报告等有效措施积极应 对。 强化减灾救灾体制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关键是吸引社会成员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 组织社会讨论是形成减灾救灾应急预案的基本途径。所谓社会讨论,就形式来说,需要 吸引所有的相关者参与。讨论内容包括:一定期间内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有哪些,怎样 发现危机,在危机中如何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等等。社会讨论的过程也是交流与达成 共识的过程,它有利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个方面能够迅速行动、有效配合。在这里, 强化社会责任也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 公众有责任参与涉及其利益的减灾救灾应急 预案的讨论和审议,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在应急预案中,必须明确公众参与的方式 与方法。 强化减灾救灾体制建设中的社会责任,根本是根据应急预案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 建立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制度, 是应急预案得以确立并有效实施的关键。 应当通过正 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安排,引导人们把应对突发事件、减灾救灾内化为自己的理念,自 觉形成相应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 资金支持是减灾救灾的基本保证。 应当进一步规范 各级财政对减灾救灾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捐赠机制。 强化减灾救灾体制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实质上是对“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社 会主义协作精神的弘扬。在重大灾害面前,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起减灾救灾的社会 责任,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展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也是应对灾害 危机最有效的办法。 十一、公共安全 2006 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题是关于“公共安全”问题。虽然在试题的三道 题中,没有明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是在第一、第三两题中,却包含着对策内25 容。第一题要求“概括 D 部长的谈话”,而 D 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离不开提高各级政 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这一对策方面问题; 第三题更为明显, 它直接要求“就如何提 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写一篇议论文”,这其实更是在考察解决问题的对 策。 要提出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对策, 就必须找出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 能力的原因。从对资料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提高政府应对公共事件能力的原因是: (1) 政府是有组织的力量,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 是为了有效应对海啸、地震、飓风等重大自然灾害; (3) 是为了有效应对日趋增多的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 (4) 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共服务机制和预警机制不完善; (5) 政府常设机构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不高; (6) 对社会公众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不够; (7) 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针对上述原因,应提出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对策: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不同 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 第二,提高政府常设机构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常态性预防机制; 第四,鼓励非政府的民间机构的积极参与; 第五,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有关常识的宣传教育; 第六,搞好商业保险;26 第七,必要的物资储备; 第八,建立健全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公共安全”型试题对策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十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关注平等并不等于强制性分配 公平机制 收入分配(distribution of income)一直是经济理论的关注中心,古典经济学家亚 当?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主要关注要素收入(即生产、土地、劳动力和 资本这几种主要生产要素)的分配。现代经济学家也强调这一问题,但是更加关注的是 个人与家庭之间的收入分配。 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思考包括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 关系。 一个共同体内部的收入分配也许可以通过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来展示,它与 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比如说基尼系数)紧密相关。 在美国, 最高收入的两大群体所获得的 收入超过中下层 60%人口的收入总和。然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并不像在许多发展中 国家那样明显。因为美国劳动收入的大部分落入中产阶级手中。 所谓收入分配,就是对一定时期的生产成果进行的分配。收入分配的类型分为国民 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有两个层次: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 是国民收入在生产过程的当事人之间的分配。 经过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分解为劳动报酬、企业收入、政府收入(间接税);再分配 是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再次分配,又称第二次分配。再分配的基本途径有:(1)国家凭借 行政手段进行的强制性再分配。 主要手段是赋税制度(所得税、 遗产税等)和财政转移支 付。(2)自愿性的再分配,如捐助、赠与等。 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测度27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由意 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于 1922 年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基尼系数为 0,表 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基尼系数为 1,表示绝对的不平均。在这一区间,该数值越小, 社会的收入分配就越趋于平均;反之它越大,则表明社会收入的差距越大。通常把 0.4 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基尼系数在 0.2 以下,表示社会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 之间表示“相对 平均”,在 0.3-0.4 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 为“差距偏大”,0.5 以上为“高 度不平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 A,实际收入 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 B。并以 A 除以(A+B)的商来表示不平等程度。收入分配越是 趋向平等, 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小, 基尼系数也越小, 反之,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图中,OM 为 45 度线,在这条线上,每 10%的人得到 1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完全 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OPM 表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全部收入集中在 1 个人手中, 称为绝对不平等线。介于两线之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就是洛伦兹曲线。它表明:洛伦 兹曲线与绝对平等线 OM 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平等;与绝对不平等线 OPM 越接近,收入 分配越不平等。 差距扩大并不等于“两极分化” 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出的基尼系数 1978 年为 0.16,1988 年 为 0.23,2000 年为 0.32,这说明 1978 年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平均程度 较高。1988 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拉开,1992 年 20%的高收入户的人 均收入与 20%的低收入户的差别由 1991 年的 2.6 倍扩大到 2.8 倍。2000 年以后城市居 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从地区差距看,2003 年东部地区人均 GDP 分别相当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 1.91 倍和 2.38 倍。2004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 3.2∶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到 6∶1。 我国目前低收入及中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 80%,中等收入者也仅占 15%。2004 年, 占城镇居民 20%的高收入群体获得了城镇全部可支配收入的 40%以上, 而占城镇居民 80%28 的中低收入群体只获得了城镇全部可支配收入的 60%, 收入分配严重地向高收入群体集 中。据曾参与分配制度改革问题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永海等人调查,10%的最高收入 家庭,和 10%的最低收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已经扩大到 8.8 倍。 撇开影响收入分配的公有制方面的因素不谈,仅就收入分配差别的程度而言,参照 私有经济社会的经历看,至少基尼系数要达到 0.5 以上的水平才算得上是两极分化了, 而我国即使各种财产及非法收入的影响都计算在内也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赵人伟、 李实等人通过引入两极分化的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来加以验证。 他们在 《中 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年)一书中通过对 1986 年到 1995 年各年的城镇居民抽样调查的分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其中只有一年(1988 年)同时通 过了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进入 1990 年代以后中国并没有 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 认为主张“两极分化”论点的学者大多数是将“两极分化”混同 于收入差别扩大。 居民收入来源于多种途径。居民拥有的劳动能力、资产、社会关系等的差异往往会 带来收入差异。比如各部门垄断程度的差别、政府对就业和工资水平的直接干预等。资 产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在于居民拥有资产的数量与种类以及资产获得渠道的差异(比如 企业内部股等)。 转移性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在于居民所在单位的收入、 福利偏好以及政府的福利政 策、居民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伦理倾向、居民个人的社会关系、居民所在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伦理偏好等。 总之,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一两种测度办法 加以判断,有关收入分配(或者收入分布)的经济理论也仍然处于争论和发展之中。 十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 国际竞争的新形势, 2010 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 20 字工作方针。29 这是进入 21 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是指导未来 10 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 件。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 流国家。 保证教育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 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 制等方面深化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发展的三十年也 是教育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群众新的期盼,大力推进教育 事业科学发展,仍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2010 年 1 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办 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二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 三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使教育资源更多 向农村地区、 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 等原因而失学。学校还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鼓励出名校、出名师、出名人。 四是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 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十四、破解人车矛盾 本期“市民论坛”从近日广受网友热议的兰州老汉砖砸违章车说起。兰州老汉的疯狂 砸车行为,有人反对,也有人赞同。反对者说,兰州老汉的行为过激,本身也属违法, 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不可取;赞同者言,兰州老汉的砸车行为虽说也违法,但他是想30 用一种“非常手段”来唤起媒体、政府和全社会对交通违章之危害的共同关注,老汉的行 为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民意诉求。如闯红灯、占用斑马线、超速、乱超车、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还有占据人行道 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交通违章现象。尤其是闯红灯和酒后驾车,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也 很多,成了社会的一大安全隐患。在西安,随着私家车和公车的增多,交通违章和停车 难等问题日益凸显。针对交通违章现象严重,大家畅所欲言:交警说,据统计,西安的交通事故,大多由行人的违章引起。很多市民没有养成 良好的交通习惯, 如闯红灯和任意横穿马路等时有发生。 交警部门对行人的处罚有些执 行难,开了罚单他会按规定去交罚款吗?不交又如何落实?而且执勤的多是些男交警, 遇到女性市民违章,往往可能引发更多的矛盾。出租车司机说,按交通法规,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应该主动让行人,尤其是在斑马 线。但如在东大街、骡马市,人流量大,时时刻刻都有人横穿马路(包括斑马线) ,要 是给他们让路,那车子就无法通行,交警还会给你处罚。这又该如何解释?另外,司机 在行车过程中, 因主动避让行人而给自己造成伤害甚至致死, 那责任又该怎样理论呢?律师说,现今有很多“特权车”,包括政法和政府部门的车辆,首先就不带头遵守 交规,这也给交通执法带来很大的难度。综合各种违章现象,唯有加强处罚力度,并借 鉴国外的一些做法, 最大力度地遏制交通违章的发生。 还有律师表示, 现在提倡的是“以 人为本”,和谐执法,制定法规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处罚,过严了则有可能激化新的社会 矛盾。应该采取措施,限制车辆数量的过快发展,包括公车的增加。网友等说,在日本,“红灯停,绿灯行”的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汽车还是行人, 都很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欧洲有些国家对超速、酒后驾车等的违章现象的处罚很严厉, 除了罚款金额高,还可能吊销司机的驾驶执照,我国也应该多借鉴学习。有网友表示, 对酒后驾车特别应该加重处罚,致人死亡者,当按故意杀人罪论处,“杀人偿命”......31 有车就有违章,车多了,管理难度也就大了。交通违章有很多,除了常见的闯红 灯、占用斑马线和酒后驾车等,还有机动车在遇到塞车甚至不塞车时,经常行驶到非机 动车道上;或者非机动车也加入了机动车行列。等等。除了大多交通违章由交警执法处 罚,而还有其它由车子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当有相关的职能部门予以监管。如车辆肆 意占用人行道和盲道、 修车和洗车对人行道等路面造成的破坏等。 这其中有市容或市政 管理的责任,可他们又在哪里呢?!社会的和谐需要共建,良好的交通秩序也要靠司机和行人的共同营造。面对日益 突出的人车矛盾问题,加强地铁、公交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遵章守纪体现 一个城市的文明,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种种交通违章,除了或进一步细化交通 法规的内容,或并加大处罚力度(处罚只是手段,目的是希望能借此更有力地“警戒” 交通违章现象的发生) 或在学校的教学中重点突出交通安全课的设置与教育, , 力争“从 娃娃抓起”,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加强对市民的交通法规宣传,促使大家真正懂得生 命安全的重要性,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交通习惯。此外,交警部门理应加大力度对交通 秩序的监管,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交通违章和事故的 发生。 十五、文化创新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 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 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 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 责任。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 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 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 健身运动。办好 2008 年奥运会、残奥会和 2010 年世博会。32 城市和谐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使人们的精 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二、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经济市场化使竞争日益激烈,形成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欠缺,导致关系冷漠。三、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淳朴的民风渐渐 被多元的社会风气所掩盖, 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和善友爱的社会氛围夹杂了更多的不缺 定的因素,使人与人之间的多疑、猜忌、戒备心理加强,不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主要对策:一、针对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情况,应增加更多的缓解精神压力的活 动和形式。二、营造和谐的邻里社区关系,形成互相帮助、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三、 树立以“诚信”、“爱心”为核心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以“诚信友爱”的和谐氛围。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主要问题分析: 一、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还不丰富,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二、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 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三、农村文化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容易被低俗、不健康文化侵入, 并且缺乏文化创新。主要措施:一、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 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二、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和农民提供优质和优秀的33 文化产品。 三、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 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 想基础。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 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 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 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 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 研方法创新, 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推动我国哲学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34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民族文化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 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 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 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 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创新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 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 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 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 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 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 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 业,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35 创新文化生产方式, 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加快构建传输快捷、 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十六、地理历史文化热 空缺 十七、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状态。当代,人 类生态系统处于脆弱状态:水污染严重,黄河断流,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污染,环 境污染, 森林大面积的减少, 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种种现象都表明我们赖以生 存的生态环境已不再安全,如何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已迫在眉睫。 第一,树立维护生态安全的危机感。在影响生态安全的所有因素中,应该说最关键 的因素就是人类自身。 一国生态是否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民众对生态环境的干 扰活动的大小, 因此, 维护生态安全第一重要的就是在民众中树立维护生态安全的危机 感。 第二,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建国后在经济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是以牺牲 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在我国已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以后的发展中应注重工、农 业生产的技术改造, 注意生产技术向高质量的生态型技术转变, 要彻底放弃落后的粗放 型生产方式。 第三,加快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目前,大多数人对生态安全的具体内容还不甚 了解, 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是否与维护生态安全的目标是一致的, 从而 也就失去了社会衡量标准。因此,建立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很重要。 第四,加强生态安全网络建设。在网络经济时代,生态安全的维护同样也离不开互 联网的支持。生态安全信息网的作用是巨大的。人们需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交流信息、 研究成果和各自的看法, 尤其是生产决策者更需要去了解目前的生态发展动态, 从而不 会做出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相冲突的决定。 第五,加强生态安全的法制建设。虽然我国也就生态安全问题作了一些宣传,但人 为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因此,维护生态安全离不开法律的强制手段。 我国已经制定了有关环保的法律。 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法律并加强执法力度, 另一方面,36 要尽快出台生态安全法规, 对破坏生态安全的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 对违法者进行严厉 的处罚。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平均受教育水平状况差别较大,要实现国家生态安全仅 仅依靠宣传、 引导是远远不够的, 依靠法律手段来推进我国生态安全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是有一部科学、完善的国家生态安全法律才能使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有所约束, 才能有效地实现我国的生态安全建设。 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不再安全,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争的事 实。 如果我们不能实现国家生态安全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 社会安全乃至国家 安全,因此只有尽一切努力确保国家生态安全才能实现我国的长治久安。 十八、隐形贿赂 商业贿赂已成为当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败坏社会风气的顽疾。 治理商业贿赂专项 工作是党中央、 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党和国家在反腐败的 统一框架下,把开展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 开发和经销六大领域作为 2006 年专项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重点, 也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准确把握现阶段商业贿赂的特点, 积极探索反商业贿赂对策, 不仅是维持市场经济 秩序的需要,而且也是将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 期,我们对商业贿赂的重点案例及如何治理商业贿赂进行解读和分析。而且,相对其他 几年以来一直在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 商业贿赂是今年才被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大家 需要重点掌握的是解决商业贿赂问题的对策方案即如何治理商业贿赂 一、商业贿赂的重点案例解读 国家药监局商业贿赂大案 《京华时报》2006 年 2 月 7 日版报道了一则爆炸性新闻:《国家药监局多名官员 涉嫌经济犯罪被刑事拘留》。 该新闻中说: 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涉嫌受贿案发后, 与之 有相关联系的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卢爱英(药品注册司助理巡视员、注37 册司化药处原处长)、 王国荣(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原副所 长)及另外 3 位药品注册司的处级干部,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检察机关刑事拘留。 检察院一次便抓走了国家药监局 6 名重要官员。 看来, 这绝非国家药监局个别官员 的个案,而是一烂烂一窝的商业贿赂大案。 发生在国家药监局的商业贿赂大案,2005 年便已初露端倪。 2005 年 6 月 22 日,中组部宣布,免去国家药监局局长、党组书记郑筱萸的职务, 其职务由邵明立接任。 2005 年 7 月,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因涉嫌受贿被检察院刑拘。 此案东窗事发于白云山制药公司举报郝和平收受 20 万欧元的巨额贿赂。目前此案 已经在检察院侦办完毕,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同时, 郝和平之妻曾经也在国家药监局工作, 后调入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直管的中国 医疗器械工业总公司。而郝和平所在的 SFDA 医疗器械司的工作职责之一,正是负责国 产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广告和出口证明等各类审批件的受理、 形式审查和发 证等工作。 郝和平落马之后, 中国药学会咨询培训部主任刘玉辉相继“出事”。 据知情人士称, 刘玉辉持有白云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 400 万元注册资本中 49%的股权, 此外他还涉嫌 挪用中国药学会资金。 专业从事商业贿赂的新行业 国家药监局的商业贿赂大案东窗事发于 2005 年 11 月间, 广州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 公司总裁张平被检察机关刑事拘留。 有人透露说, 此人交待出了一份在药品注册报批过程中, 涉嫌受贿的官员及专家名 单。“涉案金额之大、涉嫌人员之多,令人咋舌。”据说,此人在数年内敛财数额超过 两亿元。38 那么,广州天之骄药物开发公司是家什么公司? 该公司创建于 1992 年,注册资金 2000 万元,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中药新药研发、申 报注册、技术转让、咨询服务等。 仅看看这个公司的业务范围,你就会明白,它与国家药监局的关系何等密切。实际 上,它几乎是专为制药企业与国家药监局之间,从事商业贿赂的掮客及职业行贿人。 “天之骄”是广东省新药报批数量最大的企业, 近四年来发了大财, 它暴发于 2002 年的“地标”转“国标”。 自 2001 年开始,药监局开始推进地方药品标准转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工作,并于 2002、 2003 年, 完成了所有地方标准品种转国家标准品种工作, 所有药品统一使用“国 药准字号”,这意味着企业必须重新在药监局进行药品注册工作。 而“天之骄”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药注射液的报批, 在“地标”转“国标”的过程 中,主要从事改剂型、改包装的工作。 仅 2003 年,“天之骄”就累计“自主研发和投资开发”新药 100 余项,申报专利 150 项,新药项目技术交易总额达 2.8 亿元。 医药企业手里的药品没有获得注册批文,就不能上市销售。所以,对于医药企业来 说,负责审批药品批文的注册大权的政府部门,掌握着这些企业的“命根子”。 按照药监局正常的注册收费,一、二类新药从临床试验到生产许可审批,总费用是 4.8 万元。 正常情况下,一个新药批文从研发到审评通过,并投入市场,至少需要 5 年时间, 这已经是很快很快了。 在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这个过程会长达十年,投资会超过十亿美金。而在中国 会十分容易,并十分“廉价”。这一过程被商业贿赂压缩了。 在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暴利如雨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批文黑市。39 这几年,中国的医药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药品报批公司或机构,它明显地是在制 药企业与国家药监局之间, 从事商业贿赂的掮客。 他们把政府官员和业内专家聘为该公 司的顾问,按月或按项目给他们巨额提成,甚至参股分红。 在他们那里,搞一个新药批文的速度,竟能快到从一个星期到几个月不等,批文的 价格都不一样。价格低则数百万元,高则上千万元。 商业贿赂所导致的腐败, 危害的不仅仅是医疗业的上层管理机关, 还直接面对老百 姓,使老百姓深受其害。 二、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 第一,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在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方面, 最重要的是确立严格而明确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作 为这种条件的体现市场主体的经营资格。 只有取得了经营资格的主体, 才能够在某一核 定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建立市场退出制度方面, 主要是要做到将那些经营状况和信用 状况极差,以及存在商业贿赂行为的市场主体强制性清退出市场。 第二,建立与完善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体系 (一)加快市场主体信用档案管理立法步伐 (二)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 在建立与完善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体系后, 就可以通过对存在行贿记录等失信行为 的市场主体进行严格监管, 甚至将一些信用极差的市场主体强制性清退出市场, 减少商 业贿赂产生的源头,有效遏制商业贿赂的发生。 第三、完善举报制度 针对商业贿赂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的特点,要完善举报制度,畅通发现案件线索的 渠道。40 1.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 2.严惩侵害举报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3.改进举报人奖励制度 第四,建立健全商业贿赂高发领域的行政监管体系 从已经发生的商业贿赂案件来看, 相关领域行政监管的缺失, 是商业贿赂得以肆虐 的重要原因。 建立健全商业贿赂高发领域的行政监管体系, 已经成为治理商业贿赂的当 务之急。 1、完善商业贿赂高发领域的行政监管法律法规; 2、健全监管机构; 3、将监管职责落到实处。 第五,构建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 商业贿赂不仅涉及面广, 而且存在着极其复杂的情况, 仅仅依靠某一种或者某一类 法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 1.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在目前涉及到商业贿赂的立法中,《反不正当竞 争法》内容比较笼统,而一些部门规章,法律层级太低,法律效力较弱。这些都限制了 立法在遏制商业贿赂方面的作用。 所以, 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整合现有立法的基础 上,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 2.完善刑事惩罚法律。 要在刑法中明确规定对于商业贿赂罪的刑事责任, 增大这类 行为的成本,遏制犯罪者从中牟利的现象。 3.制定行政法规并将前述的行政监管法规也纳入统一的体系之中.在颁布统一的 《反商业贿赂法》 之后, 要通过国务院行政法规,细化《反商业贿赂法》中的有关内容, 解决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反商业贿赂问题。41 十九、中国海外投资: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 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 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从宏观上来看, 企业国际化发 展战略是指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以及 培育人才来融入国际化的过程。 从微观上来看,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国外市场目标的选 择、进入市场的方式选择、竞争方式选择等具体市场战略。一、中国企业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中国企业走国际化发展战略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 世界性的社会化 大生产网络已经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跨国公司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 格局已经形成。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也无可 回避。要么跨国公司走进来战胜我们,要么我们迎战跨国公司。张瑞敏指出:“应对跨 国公司的挑战,最好的办法是你自己要成为跨国公司,既然要?与狼共舞?,你自己就必 须成为?狼?,否则等待你的结果只有一个:被吃掉。”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已经刻 不容缓。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一些行业的国内市场日趋饱 和,价格疲弱导致市场机会越来越少,而企业积累的资本、技术、和产品需要更新、更 大的市场容量。加入 WTO 之后,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国际市场 的障碍大为减少, 大大改善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环境, 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更 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 中国必须遵照市场准入原则向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逐步开放市场, 中国企业全球竞争时代已经到来。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是未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举 措。二、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战略方面,已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例证。总42 结成功的经验,发现问题,汲取失败的教训,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是非常重 要的。(一)成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发展跨国 经营,使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方面,比较成功的有海 尔、格兰仕等企业。1、海尔国际化发展战略。海尔集团是在 1984 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在青岛电冰箱总 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海尔的 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第一是名牌发展战略阶段。自 1990 年以来,海尔采取“先难 后易”的出口战略,即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 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海尔产品的高质量树立了国际市场信誉, 并坚持在发展中对国际市场布局进行多元化战略调整, 因此创出了在国内市场稳固发展 的同时, 有力地开拓了国际市场的大好局面。 海尔在走向国际市场时由于坚持了创中国 自己的国际名牌的战略,因此,出口产品都打海尔自己的品牌,并努力通过质量、售后 服务等树立海尔品牌的国际形象。 第二是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 第三是国际化发展战略 阶段。在做海尔的国际化的时候,就是要海尔的各项工作都能达到国际标准,主要是三 方面:质量、财务、营销。质量要达到国际标准;财务的运行指标、运行规则应该和西 方财务制度一致起来;营销观念、营销网络应达到国际标准。2、格兰仕国际化发展战略。格兰仕从一个不知名的乡镇企业, 在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之后成为全球最大的微波 炉生产企业。格兰仕通过贴牌生产开始创业,也通过贴牌生产走向海外市场,并创出了 一条与众不同的、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制造中心”为目标的国际化经营之路。格兰43 仕坚持低成本战略, 逐步形成了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格兰仕一方面发展低成本 的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积极谋求新的竞争优势。 格兰仕不断关注全球微波炉等家电业的 产品、市场和管理发展动态,力求集成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工艺、装备和管理。格兰仕与外国跨国公司在组织形态方面大多是“哑铃型”结构――两头 (研发、 营销) 大、中间(生产制造)小――的模式不同,格兰仕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模式与跨 国公司的“哑铃型”模式形成了很强的互补关系,体现出我国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特 点,突出了企业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弥补了国际经营能力、经验以及人 才不足的弱势, 从而使得格兰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巧妙地避开了与外国巨型 跨国公司的正面交锋, 进而在竞争实力悬殊的情况下, 找到了企业生存机遇和较大的发 展空间。 同时, 通过 OEM 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以及逐步向外渗透“格兰仕”品牌的策略, 又为将来一旦资源和能力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以自身品牌自行开展跨国经营做好了准 备。3、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渐进发展是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市场选择来看, 成功进行 国际化战略转型的企业往往都是先占据国内市场, 然后是周边及发展中国家市场, 最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考面试过了不去体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