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 我想嫁给你女儿要给远在外地的女儿寄物品,她的包裹重14千克

一个并非遥不可及的天堂(打造8月最长游记,附海量照片)【多图】_青藏高原游记_途牛
自由行邮轮门票自驾游当地参团当地玩乐酒店旅拍定制包团
一个并非遥不可及的天堂(打造8月最长游记,附海量照片)
一个并非遥不可及的天堂(打造8月最长游记,附海量照片)
浏览数:24112
西藏,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一个梦想,而直到自己真正动身的那一刻,它才终于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于我而言,那里,是一片神秘的净土,是可以荡涤自己灵魂的圣地。
而对于每一个想去却未曾去过的人,西藏,始终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心驰神往的地方。
早就想过,一定要在自己毕业之前去一次西藏,这个暑假,似乎就是最后的机会。
许多朋友一听说我要去西藏,大都会询问我一个问题:“是一个人去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的脸上总会表现出一丝惊讶。对此,我并不意外,若不是因为已经独自旅行了多次,我亦不会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毕竟,那里或许是整个中国最神秘的一片领域,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她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并非都是祥和与安宁。
但对我来说,即使没有旅伴,即便前方充满了未知,也无法阻止自己年轻骚动向往自由的心。
现在,从西藏回来已经整整六日。我终于开始动手写这篇游记,此刻的心已经足够平静,这让我相信,自己敲下的文字也一定是平静的。希望就在这样的平静中,能够同大家分享这次藏地之旅的一点一滴。
好了,文艺部分到此结束,现在让我们切入正题:
每年的七、八、九月,是西藏旅游的黄金季节,这个时候来西藏,你可以在最好的气候中感受最美的风景,而藏族同胞特别重视的雪顿节也正好是在这个时候(今年的是八月十七号,会有很多有特色的隆重的庆祝活动)。因而各种消费也水涨船高,其中比较明显的是住宿费、门票费和包车费,很多地方甚至能比淡季上涨将近一倍。但是这仍然阻挡不了从全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们。
对于我这样的穷鬼,要想尽量实惠地在西藏玩好,精心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就要留意一些驴友们所发布的攻略和游记,多总结情报,多留意细节。这样,当你背上旅行包踌躇满志地迈出家门的时候,心中就会很踏实。要记住,准备工作务必要做到前边,不必细致入微面面俱到,但关键点一定要有,只有这样才能玩得省心舒心。
首先来说说入藏交通方式的选择:
关于这还有个段子:“来西藏玩,乘火车的看不起坐飞机的,自驾的看不起乘火车的,骑单车的看不起自驾的,徒步的看不起骑单车的……”
其实,上边说的也是五种不同的进藏方式。当然,除了真正富有冒险精神的一些人会选择骑单车和徒步,具备一定条件的个人或者组织会选择自驾外,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方式还是火车和飞机,虽然这俩相比前面三种都有些弱。
乘坐飞机固然舒适便捷,但动辄四位数一张的飞机票还是令人望而却步,而且由于飞机是采用快速提升海拔的方式,人体对于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难以作出及时反应。所以一般乘坐飞机后高反症状会比较强烈。至于火车,尽管票难买耗时长,但价格相对低廉,而且海拔高度是逐渐上升的,人体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控自己,且一路上将饱览青藏铁路沿线的美景。可以说这二者各有利弊,想去的筒子们可以量力而行。
也有不少人推荐这样的搭配:乘火车上去,坐飞机下来。
至于我,自然会当仁不让地选择坐火车,而且因为家住在西宁和兰州之间,相对于华东华南的朋友们可以省下足足一半的里程。所以,我一早下定了决心,并提前十二天就在铁道部的网站上订好了车票。说到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开往西藏的火车票到了旅游旺季都很抢手,平时也很紧张,所以建议大家最好早作准备,售票窗口和网购不妨都试试,要是实在买不到也可以分段购买,选择兰州或者西宁作为中转站,这样买票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假期开始后,从学校回到家中的我,经过了临行前一番紧张细致的准备(临出发四个小时之前我还在整理着攻略),终于在几天后的七月三十号义无返顾地坐上了开往兰州车站的长途汽车。直到这一刻,我才突然感觉到,原来梦想,其实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到达兰州车站已近中午,看看时间还有富余,于是便先去了车站对面不远的“酸菜牛肉面”里抚慰了一下自己辘辘的饥肠,而后才打着饱嗝背着包去售票大厅取了票。车站专门为青藏铁路设置的候车室中,此刻已经是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于是举手拍下这张照片留作纪念。
很巧的是,因为经常玩人人,我在一个小组里偶然结识了一位恰好与我同一日出发乘坐同一车次去西藏的朋友——小昭。我们预先交换了联络方式,并顺利地在火车站与他和他的同学大光接了头,上车后还顺利地通过换票把座位调到了一起。刚出发时的单枪匹马就这样演变成了三人行,单调的旅途也因此变得有趣多了。
安置好所有的行李后我才有机会细细打量这趟列车,车厢显得要比普通的火车小一些,定员人数少了将近20个,只有98人。而列车也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拥挤,后来得知青藏铁路上基本不会售卖无座票,或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吧。硬座车厢的地上铺设着普通列车上只有卧铺车厢才有的地毯,车厢内挂出的标识上大部分都采用了汉藏英三种文字,车厢的首尾处各有一块醒目的信息滚动屏,显示实时的车外环境参数和车辆行驶速度。
此后,我们又顺利“捡”到了一个只身前往西藏的“小”女生——她就坐在我们的邻座。其实,对于很多自助旅游的人来说,“捡”与“被捡”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这,也不失为是一种能够丰富自己阅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方法。在青藏铁路上,这显得相当容易,因为进藏的乘客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来玩的游客,只要你够热情,够积极,上车后孑然一身的你下车时完全可能拉出一支颇为可观的队伍来。
上车后不久,我们就被要求填写这样一份表格,里面主要是一些要求乘客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承诺书,以保证万一出现问题列车可以免除干系。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生死状嘛。。。
火车准点从车站出发了,选择乘坐铁路就意味着可以有机会近距离饱览两侧的风景,所以只要你的身体允许,在白天可别光顾着打盹了,时刻留意窗外,或许下一秒钟你就会遇到自己前所未见的美丽景象。
出发五个小时后,我们已经进入了高原地带,映入眼帘的也从起伏不断的座座山峦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时而出现的高原湖泊。我的相机比较坑,再加上车窗的反光。。。大家凑合看看吧。。。
高原上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蓝天和白云了,我们来的这一路上基本都是阴天,所以蓝天见到的并不多,但云彩倒是比比皆是。而天空中的云彩也显得十分厚重而低沉,仿佛触手可及,带着一种顷刻间即将直直地压下来的气势。
而此时的海拔高度,也已经比出发时上升了整整一倍。
天色渐晚,我们在聊天中渐渐地睡去,又在颠簸中偶然地醒来。列车一路上停靠的站点并不多,即便停也不会太久,所以我们也很难有机会下车接接地气,直到列车于凌晨抵达了西北重镇格尔木,才有足够充裕的时间让我们下车看看。
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这里是一座由青藏公路的缔造者慕生忠将军率领军民共同创建的高原城市,位于青海省境内,却由青海西藏共同管理。这在全国估计也是绝无仅有的。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进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作为北京奥运奖牌用玉的昆仑玉就出自这里,而这里同样也是“福娃迎迎”的故乡。
留影一张,起驾走人。等下次有机会务必要来探访这座传奇城市。
半夜醒来的时候有些轻微的不适,仔细看了看发现海拔已经一路飙升到了四千多米,但身上的不适倒不一定是高反,更大的可能是因为自己没休息好——我的高反准确说是从下车前的两小时开始的。
再说说高原反应这件事。
所谓高原反应,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人体不适应氧气含量相对较低环境的表现。具体到每个人的症状都不一样,有的是流鼻血,有的是头痛。我就属于后者。而身体较好的年轻人,高个子,胖子,男性相对更容易高反。因为这些人群所需要的氧气量更大。另一方面,高反的严重程度和你的紧张程度成正比,所以说,大家大可不必太在意这件事,初到高原地带,身体出现一些略微的不适应是非常正常的,千万别没事找事给自己徒增心理压力,要知道心理暗示的作用可比生理作用强烈得多。
提前跟大家说一声:无论你乘坐的是火车还是飞机,因为这两种交通工具上都会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所以高反症状一般来说不会有多厉害,但千万可别被这种表象蒙蔽了。进藏后的第一天,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最好不要洗澡(洗澡的环境含氧量更低),别得瑟,早点擦擦睡吧。闷声发大财,好日子在后边呢。
终于熬到了早上,睁开眼睛发现这时候天空还只是泛出一片鱼肚白,心中不禁一片窃喜,可以拍到日出了!于是我抓起相机就沿着过道冲向了车厢之间的连接处,因为那里的视野最开阔!
太阳升起的速度出乎所有人的想象,仅仅十分钟后已经根本看不出现在只是清晨了,而我也在乘车以后第一次看到了西藏的蓝天。
远处的雪山,拉近以后就是这样了,此时此刻的我对拥有一部好相机的渴望是多么强烈啊。。。
带着些许的遗憾,我恋恋不舍地回到了车厢,准备用早膳的时候却大吃一惊,原来随身携带的包装好的食品一个一个都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膨大了。。。
达利园派,连中缝都给挤出来了。。。
奶粉棒此时相当坚挺。。
阿尔卑斯来到喜马拉雅的故乡也一样发福了。。。
其实想想原因并不难,高原海拔高气压低,食品包装的气压值相对高,所以内外压差一大里面的气体老想往外跑自然就膨胀了。。。同理,对于人体而言,这个时候一样会感觉到肚子胀得难受,要是一不留神就会很容易。。。
青藏铁路沿线的很多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大草原或者戈壁滩,坐在车厢里,两侧是一望无际的广袤地带,看上去真的很有一种苍凉感。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首著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我想,若是此时乘坐直升飞机从高空俯瞰,定然又是一副壮丽的景象。
此时的海拔高度——半夜的时候曾经到过5000多,当时没顾上拍。
在藏语中,”错“就是湖泊的意思,比如纳木错,羊卓雍错。藏族人民相信一切的高山大湖都是有神灵常驻的,一生中总要围绕着某座神山或某个神湖转上一圈,称为转山或转湖。据我们和同车的一位藏族大姐聊天后得知,她小时候就曾经和自己的母亲徒步绕着圆周六十公里的圣湖转了一圈, 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她将来也一定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再去转湖。
从窗外可以看到青藏铁路上有很多修建的动物通道,这是为了不对当地动物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特意修建的,能在照片中看到很多牦牛正在怡然自得地吃草踱步,运气好的时候甚至能看到有藏羚羊站在远远的地方好奇地注视着我们,而从中也能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
再上传两张在火车上拍摄的珍贵合影:
这一张是我和此行的同伴,恰好也是甘肃陇南的老乡大光一起照的,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几个人一起经历了拉萨、珠峰和纳木错之行,共同度过的这段时光令人珍惜而难忘,而我们也因此结缘成为了真正的朋友。能够在旅途中邂逅新的人,分享彼此的经历,拥有新的友谊,正是旅行的一大意义。
这一张,是我同一位藏族老阿妈和她的外孙,在快要到达拉萨的时候的合影,当时的窗外在我们这一侧的阳光已经十分强烈,所以我不得已戴上了自己预先准备的廉价墨镜。老阿妈很和善,但是不擅长汉话,小孙子很聪明,能说流利的汉语。他们和之前提到过的藏族大姐是一家人,就住在拉萨大昭寺附近,也是我们一路上第一次接触到的藏族同胞,和他们在一起相处的两个小时,我们过得十分愉快。我也借机向藏族大姐请教了一些关于藏民族的文化传统方面的问题。
终于,在历时整整27个小时以后,我们顺利抵达了拉萨!此时我的心中已经没有了刚刚出发时候的那份激动异常,而是在喜悦中带着平静。现在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该找人打听一下方舟的船票在哪儿买了,哈哈。。。
D1:拉萨车站——行者驴舍 &
刚从站台进入候车大厅,我就被这里的气氛镇住了。全副武装的武警和民警随处可见,来之前搜集到的游记攻略里都说这里的治安系数贼拉高,果然名不虚传。我们跟随着庞大的人流,一点点缓慢地向前挪着步子,刚开始还以为这么慢是在逐人检票的缘故,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在逐人查验身份证——别以为可以浑水摸鱼逃掉火车票,之前在火车上已经检过三回了。。。
约莫过了五六分钟,我们终于顺利地出了站,四个人中,小昭和大光提前预订好了一家客栈,而我和另一个“小”女生之前各自预定好的青年旅社碰巧就是同一家,这家青年旅社在网上的名气远没有“东措”“平措”那么大,但它的地理位置却很不错,就在布达拉宫的背后。经过向一名武警战士的询问,我们出火车站以后就右转去了公交车站,然后乘车一路驶向布宫。
提到拉萨的公交车,不由得要多写几笔。首先,这里的公交车票价都是一元,而且是不报站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去某个地方却又对具体的地理特征不甚明了,建议你上车以后不要离司机大叔太远,而且要提前跟他说好到站了务必提醒一下你。其次,百度地图上的公交线路不可轻信,很多都是错的,鬼知道用的是哪一年的数据。站牌上的信息也不可信!我离开那天赶火车,在旅社门口的公交车站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一位路过的大妈告诉我站牌上的信息是错的。。。唯一可信的办法——恐怕就只有多问问当地人或者司机大叔了。。。
当然,打车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不过拉萨的出租车是不打表的,这在全国省会级别的城市中估计也是独一份了。一般短距离的费用都是十元,要是再远一点的价钱就要上浮了,上车的时候先谈好。最昂贵的路途莫过于从市区到火车站,二十分钟的路途一般都要三十到四十,所以建议你最好找人和你一起拼车,费用会节省不少。
在拉萨市内还有一种便捷的人力三轮车穿行于大街小巷,估计这在同级别的城市里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种车的起步价好像也是十元,我从未坐过,有兴趣的童鞋不妨试试。
再把镜头切回到我们身上,过了很多站以后,正望着窗外拉萨市容出神的我听到司机大叔说:“要去布宫的在这里下。”于是我忙不迭地招呼上一群人(现在变成了六个,在公交车上我们又拣了两个来自内蒙古的女孩,她们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一起稀里糊涂地下了车。这是让我十分懊恼的一个决定,其实之前按照路线已经查好了应该在另一站下车,结果现在我们不得不背着大包提着小包淋着雨湿着鞋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才到达目的地,要是我一个人也就算了,但是连累了这么一大帮人陪我走冤枉路,真的是发自肺腑地过意不去。。。
这里就是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的青年旅社,名字十分文艺,叫做“行者驴舍”,不好意思的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忘记动手拍几张旅社的照片,上面这张是从网上盗来的,大家请包涵。。。
至于下面的这几张,是托朋友帮我拍的,绝对真实新鲜。。。
这里是旅社的大门,藏式风格。
从大门进去还要经过一小段走廊,两侧的墙壁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壁画。
这是一座独门独院的建筑,走进院落可以看到里边是一栋上下共三层的楼房。经过和前台的沟通后我们得知,现在所有的房间都已经被预订一空(旺季的生意就是好),因此和我们同来的那两个内蒙古女孩就不得不另找栖息地了。
这里是一楼的大厅,里面设置了公用的笔记本电脑和电视,有供人歇息的沙发、茶几和座椅,甚至还有PS游戏机,照片中的这个帅哥正在玩得津津有味。顺便说一句,整栋旅社都是可以无线上网的。
大厅墙上还有手绘的西藏旅游地图
大厅侧面的墙壁上醒目地标出了旅社目前(8月18日)的房价,刚刚调整过不久,和淡季相比有所上浮。我之前预定的是一个屋住十个人的多人间,后来一共住了五个晚上,先住的204,从珠峰回来后又住了205(我在七月底入住时的价格是35元/天,虽然八月份的价格上涨到40,但前台美眉还是让我按照35的标准一直住着,尽管中间我还跑出去了两回)。这次旅行我在住宿上只花了175,够省吧,而且这种多人间还是男女混住的哦!
这里是前台,旁边是整栋旅社的入口。
从入口进来,你会一眼发现在楼梯侧面的墙壁上满是各色人等留下的各种涂鸦,房间里也一样。这也是青年旅社的一大特色:自由,无拘无束。
留言板———想要捡人或者被捡的都可以在这里留下信息,很方便。
今天,我们就要下榻在这里——不好意思,这张图也是我盗来的,如果你和我一样选择了多人间,请不要奢望这样的环境会真实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图片上这种部队级别的内务标准估计只在开业那天出现过。。。其实联想下自己的大学宿舍就很好理解了,你住的四人间六人间到底有多整洁应该心里有谱吧,要知道这里基本每天都会满房,住的可是整整十人哦。。。
前台MM微微一笑,将我和小女生一同分配到了204,因为住进来之前我就压根没对多人间的整洁状况抱有任何的幻想,所以在走进房间的那一瞬间,看到桌面上地上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各种杂物各种包的时候,我毫不惊讶。对我来说,只要我的被褥枕套是新换的,只要房间里没有异味,就完全可以对其他一切做到无视,甚至有人晚上喜欢喧哗都没关系,因为我对没人会睡得比我晚这一点拥有十足的把握。。。而且,我对一个只花35就能从窗外看到布宫的房间真是没有什么太多好要求的了。。。
再说说多人间的那点事儿吧:里面的驴友天南海北哪儿的都有,但主要阶级成分还是大学生和穷游党,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其中有一路搭车从内地来西藏的,有辞职后瞒着家人偷偷跑来的,还有花了不到一千五却在西藏待了将近一个月的,大家在一起交流彼此旅行的见闻和经验,经常七嘴八舌地商定未来出游的计划,然后搭伙拼团结伴去下一站。等到了饭点也很热闹,经常是全屋人倾巢出动,一起找一家便宜的店大快朵颐。所以就算你是孤身一人来到西藏,也不难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旅伴。
如果你也是个热爱自助旅游对睡眠环境整洁程度要求不高的背包客,大可以选择这里,省钱省事不说,关键是还可以交到很多新的朋友!而且交通也很方便,从窗外就可以看到布宫的背影!
这里给出他们家的联系方式:
西藏行者旅舍
地址:拉萨市林廓北路宗角新村478号,从林廓北路路口到旅社要经过一段石板路。旅社的旁边就有一个公交站:林业局。
联系电话:;。
放下自己的行李后,我们这一支小分队就出门去觅食了,我们初来乍到毫无方向感可言,一路上看到的很多饭店贴在墙上的价格都令人乍舌。绕了好大一圈才找到了一家看上去还不算太贵的小吃店,这家店主营的是川菜,老板娘也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西藏当地的汉族人中,四川人和重庆人占据了大多数。所以在这里基本上是三种语言的天下:藏语,普通话,四川话。
大家各自找位置坐下点菜吃饭,我要了一份“冒菜”,素的小份要十元——虽然之前从没听说过这道小吃,但等端上来以后直观的感觉就是麻辣烫,里面有各种蔬菜。再要上一份米饭,连汤带水地吃下去这一大碗,瞬间就饱了。外加当天拉萨还下了雨,正好吃一点这个驱驱寒。建议来西藏玩的同志们可以点这道菜尝尝,别的不说,光是里边这些青菜包含的维生素就足够身在高原的你好好利用了。
吃饱饭,结完帐,我们径直往马路对面的百益超市走去。之前就看到来过的人都说西藏这边的物价高昂,只有百益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才会相对便宜。进去以后发现大部分商品的价格还是要比内地高出一些,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西藏的大部分日用品都是从内地长途跋涉运过来的。超市里价格最低的莫过于当地出产的一种湿纸巾了,每袋八角钱,这也是我所见到的唯一一种比内地便宜的商品。
而我此刻手上拿着的这包奶就很彪悍了,不要以为特仑苏舒化奶有多高级!22块钱一盒的250ml装高原之宝西藏牦牛奶足以秒杀一切!
我们在这里补充了些给养后就离开了,之后大家在门口分手,各回各家。而我因为还要在附近采购些物品,就又多逗留了一会儿,结果没想到的是,临下车前就开始的隐隐头痛现在忽然愈演愈烈,十分难受,我心里意识自己是高反发作了,于是就一边强忍着头痛,一边缓慢地挪步向一公里开外的旅社走去,生怕自己的动作要是一大头痛就会变得更加严重。这段不长的路我足足走了快二十分钟。直到回到旅社坐在自己的床上,感觉才稍微好了些。我倒了点热水喝下去一颗芬必得,过了一会儿就没什么事了。
因为临出发之前我就知道高反其实心理作用更大,所以也没太做准备,从超市买的红景天也只是草草地喝了三回。但是事实证明,我照着网上人说的带着可以治头痛的芬必得绝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因为我前后高反了三次都是靠着它挺过去的,一颗见效,绝非广告。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刚刚从高反中喘过气的我,转身后忽然发现窗外夜幕下的布宫在灯光的照射下竟然如此之美,立马来了精神,拉着同屋的一个带着三脚架的小伙就冲上了屋顶的天台,靠着我的破相机用夜景模式拍下这张照片,虽然效果依旧很差,但好歹也算是自己的最高水平了。让乡亲们见笑啦!
从天台回来以后,我在房间里看了会儿奥运会,又把自己的一大堆需要充电的设备安顿好(建议大家出门的时候一定要预先带上一个两相的插板,而且线越长越好,省得到时候不够用),洗漱完毕后就上床了。按照计划,我们这群人明天一大早就要起来碰头,所以我必须早些休息,尽管我知道现在躺下去也睡不着,但躺着本身就是一种休息~~~
晚安,拉萨,晚安,行者。
D2:布达拉宫广场——八角街——大昭寺——东措青年旅社
还没等手机上的闹铃响起,我就醒了。昨晚上依旧很晚才睡着,按理说旅途劳顿应该嗜睡才是,可我却只睡了几个小时就自然醒了。拉开窗帘,一眼就能看到窗外的布宫,白云和蓝天。
起床后洗漱,和大光发短信联络今天在哪儿碰面,结果得知小昭不幸高反了,卧床不起,大光要照顾他,所以今天我只能先自己行动了。看看窗外的蓝天我不禁又痒痒了,于是再一次抓起相机冲上了天台。。。
昨天的阴雨天现在看来已经彻底消失了,用句南京话讲那真是“迪奥天气好得一笔”。
远方山上此刻正环绕着一层厚厚的云彩,酷似一条长长的哈达,看上去很低很低。。
再来张广角的布宫,呵呵。
既然原定的计划取消了,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精神,我果断决定要去“对面的”布宫广场一探究竟。出发之前必须先做做准备,所以就有了下面的这张照片。。。墨镜和帽子都是用来抵挡高原上的毒辣阳光的,因为在家没买到魔术头巾所以不得已戴上了口罩,其实我还破天荒地抹了一层从家带来的防晒霜(防晒指数25,据说来西藏至少要准备40+的)。关于这里的阳光中紫外线的恐怖程度,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听人提及过。已经先后在三亚的沙滩和华山上被晒脱过两次皮,请理解我实在是不想再脱第三次了。。。
事不宜迟,精心准备完毕后出发!其实我这身装扮在当地实在是司空见惯,很多外来的游客都是这样的行头,因此我也没能引起行人的侧目。
在通往布宫的路上恰好有一个邮局,N多人挤在这里给自己刚刚购买的一大摞明信片加盖纪念邮戳,其中还有很多戴着头盔外加一身运动装扮的,一看就知道是刚刚骑行到拉萨。我也不能免俗,随即也买下几张盖上邮戳后寄了出去。话说上回寄明信片的时候我还上小学呢,岁月不饶人呐。。。咳咳。
走过邮局,再经过一个地下通道就可以直达布宫广场了,不过之前还必须经过一道安检——类似于在天安门广场那样。
可算让我绕到你前面了O(∩_∩)O~先拍个侧脸儿吧!
站在布达拉宫广场留影一张,证明我来过西藏。。。
正面标准照~~~布达拉宫,应该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宫殿了吧。其依山而建所营造的那种俯瞰万物的气势,放眼世间恐怕也找不到出其右者。布宫对面的药王山,据说是拍摄布达拉宫和观看日落的最佳场所,我虽然几次路过但都没能去实地尝试一下,只能期待下回啦!
=================================================
布达拉宫简介:
布达拉是“普陀罗”的译音,意为菩萨居住的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早期的布达拉宫已毁,现今人们看到的是清代建筑,是17世纪以来的历代达赖不断扩建的结果。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被称为“世界屋脊明珠”。1961年,布达拉宫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的中心的红山上,最高处海拔3767.19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从山脚入口处到顶端,一共有900多级石阶。布达拉宫由红宫、白宫两大部分组成,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红白相间,群楼重叠,是集宫殿、城堡、陵塔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
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的大量历史文物有佛塔、塑像、壁画、唐卡、经文典籍,还有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以及金银器、玉器、瓷器、珐琅和工艺珍玩等。
红宫为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佛堂,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心和最高点。其中当属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庞大,通高12.6米,高三层,内有16根柱。塔身包裹着黄金,据说有3721千克,塔面上镶嵌着各种宝石有上万颗之多,价值连城。
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西藏地方政府的办公机构,总共7层,其中4层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是白宫最大的殿堂,是达赖喇嘛坐床、亲政大殿等重大宗教活动的场所。5、6层是办公和生活用房,7层是两套达赖喇嘛的冬宫,也称东、西日光殿。
=================================================
据说去布宫要先参观白宫,再去红宫,否则就从红宫直接下山了。
来之前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消息:“5月1日起至10月30日(西藏旅游旺季时间),游客参观布达拉宫须提前一天在布达拉宫西门门票预订处预订门票。门票预订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5时,预订不收取任何费用。散客可凭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预订门票,另外,为尽量减少游客对布达拉宫土木结构建筑的人为损害,7月初开始,布达拉宫管理处开始限定每日参观人数为4000人,规定每20分钟时间允许100人左右参观,宫内参观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也就是说布达拉宫每天游客是限制量的,所以必须提前一天拿身份证去预约门票,第二天在指定时间来参观。
我刚到的时候听说因为现在是旺季,所以要排布宫的预约票,大概凌晨两三点就得起床去排队,不然早上开始领预约票的时候根本就轮不到你。不过一个人好像最多可以帮四个人代领,所以有的人就托别人代排,代排一张门票的价格是一百元,而布宫在旅游旺季本身的门票票价也翻番后,从一百变成了两百。等于说现在要去一次布宫需要花费三百元。不过也有比较有头脑的,自己去排队之前就先联系好要代排的人,等排下来不但能白玩布宫还能倒赚一百。
这里顺便再贴出一个自己之前搜到的票价信息供大家参考:
“6月1日起,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等在内的西藏四大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将上调。其中,布达拉宫景区旺季门票涨至200元/人次,上调一倍。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此次进行门票调整的旅游景点(区)包括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白居寺、巴松错四大著名旅游景点。6月1日起,布达拉宫、雪城景点将合并为布达拉宫景区,门票实行一票制,旺季门票由原先的100元/人次上调至200元/人次,淡季门票依然保持100元/人次;扎什伦布寺旺季门票80元/人次,淡季40元/人次;白居寺旺季门票60元/人次,淡季30元/人次;巴松错旺季门票120元/人次,淡季60元/人次。
西藏旅游旺季时间从每年5月1日起至10月31日结束,淡季时间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另外,现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教师、学生等凭有效证件将享受半价优惠。对教师在教师节、现役军人在建军节、小学生在儿童节实行免票;对信教群众继续执行现行政策。”
上面的最后一条颇为关键,其实经过我实地验证后发现,所谓的优惠政策基本上是不会被执行的。但还是建议大家多带几个证吧,有多少带多少,万一到时候出现了奇迹也说不定哈。不过对于信教群众的优惠政策倒是坚决执行的,像布宫的门口就排着两条队伍,一条是游客通道,一条是信教群众通道。信教群众们所有的景区基本上都可以免费进出或者只是象征性地交几块钱,直教我等俗人艳羡不已。。。
布达拉宫广场上的花坛,此时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愈加美艳动人。
广场上好多人。。。 不过这里边应该不止是游客。另外在布宫广场上,你不可以把包放在地上,更不可以席地而坐,如果你敢于这样,那么很快就会有警察叔叔来给你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国旗,卫士,布达拉宫。。。
这里是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其实说起来布宫广场真的和天安门广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对着一座宫殿,都有一座纪念碑,都有国旗台且有卫士站岗,都蕴含着重大的象征意义。。。。
布宫门口的巨石。
我终究未能走进布宫大门一睹她的风采,并非因为高昂的票价,而是因为要赶回来参加好兄弟的婚礼,这也是此次西藏之行所留下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行至布宫西侧的时候,我偶然发现有家旅行社,因为之前就已经计划好要去珠峰和纳木错,只是没有确定下具体的方式,所以便进去看了看。这家旅行社开设在一间小小的斗室里,不过接待人员倒很热情,给出的报价也比较实在。我向他征询了在不同参团人数下最为优惠的价格,然后记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以备后用。
这时候,小昭联系我说他的高反症状已经好多了,问我下午有什么安排。看看表此刻已是中午了,于是便跟他约好去大昭寺碰头,顺便叫上了同在布宫的“小”女生。恰好我们同屋还有一个已经来西藏多日的小伙子要去八角街,据他说相隔并不远,可以直接走过去,于是我们就由他带路步行前往大昭寺。
初到拉萨,我们还是有点心有余悸,没敢走得太急,但没到半个小时也由布宫晃到了大昭寺广场的位置。至此我才发现原来拉萨城区并不算大,很多景点之间都可以步行来往。
大昭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要进入大昭寺广场,安检必不可少。在西藏的这段时间,安检几乎是每天都要经过的一项课程。而大昭寺广场和八角街上随处可以见到执勤巡逻的警察或者武警,但是你绝对不要试图去拍摄他们的任何影像。
说到这里,再顺便讲一下在西藏摄影的那点事儿:
西藏可谓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拥有全世界最晴朗的天气,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来到这里,你不必担心自己的摄影水平,不必为自己的器材不够先进苦恼,只要带上足够多的备用电池(至少要两套)和足够大小的内存卡,用心去观察,这样的话,只要你的相机中途别罢工(比如我们去珠峰时同行的王博士就很悲催,在扎什伦布寺门口拍完照相机就歇菜了,我们开玩笑说它一定是得了高反),基本上都可以拍出令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好照片。
西藏不允许拍摄的主要有两大类:佛堂和军警。
佛堂是宗教场所,照相是明令禁止的,此外在里边也不可以高声喧哗,不能戴帽子墨镜之类的,大家即便不信佛,也应该尊重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这一点自然不消多说。另外,如果你看到了在佛堂周围磕长头的人们,也请大家尽量不要去拍摄他们。或许你不能理解他们的信仰,但至少这份虔诚值得我们尊重。
而自从PI以后,为了保障稳定,西藏当地部署警力的强度和密度都很大,但这也很容易被某些人拿来作为攻击中国的理由。如果你真心热爱这片土地,不希望你的照片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一定不要拍摄在街头巡逻的军人或警察(如果被发现了,后果轻则删除照片外加接受一番爱国主义教育,重则。。。自己想想吧),就算你在无意中拍摄到了并且侥幸没被人发现,也千万不要传到网上去。
此外还有一些不可以拍照的事物,比如在一些风景区随处可见的藏獒啊,牦牛啊,石碑啊,身着民族服饰的小男孩小女孩啊,我会在后边举出活生生的例子给大家听。
这里是大昭寺的正大门,不允许游客进入。
大昭寺是拉萨的“心脏”,在藏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很多来过西藏的人眼中,大昭寺是活的,而布达拉宫只是一个大型的“展览馆”。
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磕长头的信徒,他们双手合十举过头顶,而后轻碰额头、嘴唇、胸口。屈膝,跪地,伏下身躯,让双手分开后划过地面,于身前汇合,再重新站起,从早到晚,周而复始。这是一种怎样的虔诚和信仰,或许我们无法对此真正地理解和共鸣,但不妨碍我们抱以感动与尊敬。
大昭寺西侧的一面墙壁,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等死墙加艳遇墙,拉漂聚集地。不过实地观察了一下后觉得等死的可能性还是更大一些。
小昭他们还没到,于是我决定先去附近的八角街逛逛。
=================================================
八角街简介:
八角街是围绕大昭寺修建的一条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西接藏医院大楼,南临沿河东路,北至幸福东路,东连拉萨医院河林廓东路。到拉萨的人没有不知道八角街的。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其实,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确称呼。据说,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后来,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甚至以为八角街是因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了。
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多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
八廓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
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大转、中转、小转)之一。后又出现了来自蒙古、汉地、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发展成为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
这里就是八角街了,它简直就是购物的天堂,各种东西能满足你的需求。开店的有当地人也有来自内地的,一般来这边都是买点民族风情的小饰品。在这里购物砍价的本领是必须的。比如说单卖五元一件的小饰品你完全可以花十元钱拿下四件,至于再贵一点的你照着三分之一的价格砍就行了,要价25的东西有人曾花了6元就拿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标榜着藏银、尼泊尔银的纯手工打造的小饰品其实大部分都是内地产的,俗称“义乌货”,但拿来作为小礼物送送人也已经足够了,何况这些东西好歹也进过西藏,沾染了些高原的气息。也有买围巾的,实价一般是十五,这是普通的。贵的几十几百的都有,这就要看你的眼光了。
很多人在内地逛街有个不好的习惯:看到什么新奇的玩意儿都喜欢问个价格,然后狂砍价,但砍下来却不买,找个理由就溜了。提醒大家,在这里买东西砍价是可以的,也可以很过瘾地砍到很低的价格,但是如果砍下来了你却不买就要当心人家砍你了(虽然我没见过),特别是在一些当地人开的店面,人家是有很多方式让你最后高价买下来的——因为藏族人理解的是你要的价格既然已经满足了就必须买下,所以如果不是你很想要的东西看看就行了,尽量别去问,免得自找麻烦。
藏药、虫草、藏红花一般不要在八角街购买,那里基本都是假的,要买就去西藏藏药厂、拉萨藏药厂或其门市部买,价格是贵了些但是质量一般有保证。人造的天珠绿松石之类(别指望能买到真货)也可以不在这里买,去西藏其他地方旅游的时候会有当地人兜售的,价格如果谈得拢远比在这里的便宜。另外看到喜欢的也别立刻下手,多比较下,回家前再抽出一天时间专门来shopping好了。
在八角街里边逛得久了,有时候会让人感觉仿佛是回到了南京的夫子庙。
毒辣的太阳直勾勾地炙烤着大地。车轮底下好乘凉,狗狗好惬意。。。
烟很大,我也不知道这里面烧的是什么……
玛吉阿米,这或许是八角街上最出名的一家饭店了。关于这个名字可能不那么熟悉吧,但是下边这两首诗你一定耳熟能详:
&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 & ”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
而它们的作者都是同一个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也是在布宫里唯一一位没有灵塔的达赖。1697年16岁的仓央嘉措进行了坐床大典,成为六世达赖。但他也向往普通人的生活,经常化妆出宫,尽情享受着世俗的快乐。他既是一位伟大的精神领袖也是一位浪漫诗人,他的诗作极富感染力。这样的一位特立独行的人也是为世俗所不容的,在他坐床后的第九年,就因不守法规而被废,流放途中又离奇死亡,时年仅25岁。
在根据仓央嘉措的诗作改编,由谭晶演唱的著名歌曲《在那东山顶上》中,也曾经反复用藏语提到过这个词汇:mageiama——音译过来就成了玛吉阿米了,其实我觉得单纯考虑发音的话“玛接阿玛”更准确一些。
“玛吉阿米”这个词汇,属于作者本人的独创,这在藏族文学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很多人从宗教角度、政治角度和文学角度都曾试图对她作出过解释。不过大家现在更愿意把她当成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玛吉”意为未生或未染,可解读为圣洁、无暇、纯真;“阿米”是“阿妈”的介词形式,意为母亲。在藏族人的审美观中,母亲是女性美的化身,母亲身上浓缩了女人内外在所有的美。因此“玛吉阿米”的全意是:圣洁的母亲、纯洁的少女、未嫁的姑娘或可引申为美丽的遗梦。
于是,人们就此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大约在几百年前的某个月夜,坐落在古城拉萨八廓街的一幢藏式酒馆里,来了一位神秘人。他看似普通,却拥有着不寻常的身世。恰巧这时一位月亮般纯美的少女掀帘窥望,她那美丽的容颜和深情深深地印在了这位神秘人的心里和梦里。从此,他常常光顾这家酒馆,期待着与这位姑娘的重逢。遗憾的是,这位月亮少女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位神秘人物为追忆月亮少女而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而仓央嘉措的这段情歌还引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年他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就在“八廓街上的黄房子”。
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在东南角处有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而它也已经拥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因此这里也就被人们理解成了这段浪漫邂逅的发生地——也就是现在的玛吉阿米餐吧所在的位置,十分显眼。于是我和小昭他们约定了就在这儿碰头。
在餐吧的外墙上,悬挂着玛吉阿米的画像。
餐吧的底楼是厨房,二楼、三楼作为大厅接待慕名而来的客人们,以经营西藏、尼泊尔和印度菜为主,也有西餐供应。虽然价钱不菲,但还是有很多人在这里排号,其知名度可见一斑,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想来感受一下几百年前的那场邂逅所遗留下的浪漫气息吧!
PS:餐吧楼顶的平台是俯瞰八角街的绝佳地点。
约莫过了十五分钟,我们小队的人陆续都来齐了,经过简单的商量后,大家决定先一起去大昭寺参观,晚上再去东措青旅确定去珠峰的具体事宜。
在等候小昭他们的时间里,我结识了这位叫做白姆的藏族女孩儿,她负责在这里安排那些排队的顾客们按次序入座,要一直站着,十分辛苦。我被她一口流利的汉语所折服,后来在交谈中得知她原来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生,趁假期回家的间歇来这儿勤工俭学。离开这里前我还特地和她合了影,最后我要说,她本人真的比照片漂亮多啦!可惜你们没眼福,哈哈!
站在八角街上合影留念,拍完这张照片后我马上就在旁边的小摊上买到了魔术头巾,耗资五元,这下可算是告别口罩了。。。
沿街走了一圈后我们又回到了大昭寺的入口处,在大昭寺正门的西边。门票价格85,没有任何优惠。同布宫类似,设有游客和信教群众两个入口,到了下午,信教群众入口就会封闭,所以如果想避开人群就等下午2点以后再来。
在西藏旅行,进寺庙参拜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日程。藏传佛教同我们在内地所接触到的佛教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而这一点在寺庙内所供奉的人物造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建议大家在实地探访前可以先简单地了解一些藏传佛教的相关知识,这样再去参观会更有感触。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花钱请导游为你讲解,或者就干脆趁着有导游讲解的时候在旁边蹭着听,我们就经常这么干。。。
迈过大昭寺的入口,站在底层就可以看到寺院偏殿的屋顶。
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建。
十二岁等身像现在是大昭寺的镇寺之宝,这是大唐文成公主入藏时从长安带去的,而八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
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大昭寺的主殿金顶正在维修中。每年中央都会拨巨款专门用于西藏各地寺庙的修缮和维护,算得上是真正的“民心工程”。
金碧辉煌这个词用在此处倒是显得恰如其分。
站在大昭寺的二楼楼层之外,可以看到布宫就在不远的地方。
李白有句诗中说“手可摘星辰”,如果说此刻是“手可探浮云”也恰如其分。哈哈,文艺一下!
继续装文艺~~~
大昭寺正门顶上的雕塑
西藏这边狮子的长相和内地有很大的区别,绿色似乎是主色调。
和正门雕塑如出一辙的画像,后来去罗布林卡的时候也见到过。。。
大昭寺正门口的两根柱子上,被虔诚的信徒们缠绕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经幡和哈达。
从大昭寺参观完毕后出来,时间以后已经到了下午的六点。这时候拉萨的阳光依旧很刺眼,令人不敢直视。犹如内地的正午时分。
而此刻我们每个人的肚子也都饿得受不了了,因为之前在网上查到说毗邻大昭寺的苍古寺附近有很多不错的甜茶馆,所以大家一致决定要去那里吃藏餐。
转了好半天终于摸到了苍古寺的所在,但现在不少店面已经关门停止营业了。藏族人似乎并不重视金钱,他们享受生活,不愿意工作得太久。不过好在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家仍然开着的藏茶店,于是便迫不及待地进去坐下。店老板是一位十分精干的藏族大姐,知道我们是游客,还给我们推荐了适合内地人口味的饭食。
进藏第二日,这是我们的晚饭:甜茶,注意不是酥油茶(酥油茶似乎没有几个内地人喝得惯)。甜茶用红茶和奶粉熬煮制成的,其实就是奶茶,醇厚飘香,像这样三磅大小的卖一暖瓶七元,够我们四个人每人喝三小杯,店里最后的两瓶甜茶都被我们喝掉了;三元一份的藏面,面条口感略硬,但汤极其鲜美且牛肉不比兰州拉面的少!
这个我就不推荐了。。。糌粑,六元一份,青稞面制成,阿佳(对藏族妇女的尊称,一般用在四十岁以上的对象,可千万别用错了)一开始不肯卖,说我们肯定吃不惯。可我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强烈要求来一份,阿佳看我们是内地人没怎么吃过还特地放了酥油和奶渣,但是我依旧是吃不惯。。。酸味甚重,奶渣也有点咯牙,我是就着甜茶才勉强吃下去两块,大家量力而行吧!
吃过饭,我们和藏族大姐坐在店里闲聊,得知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刚刚参加了高考,正在等待录取通知书。西藏这边的高考录取工作很奇怪,来自不同的生源地的考生能够投报的院校和专业似乎也不一样。我们七嘴八舌地为她女儿该上什么学校出谋划策,又聊到了一些藏族的习俗和生活趣事,大家就这样在闲聊中度过了愉快的半个钟头。。。
现在想想看,甜茶馆的确是一个相当让人放松的地方,宁静的午后,靠着松软的沙发,坐在这里点上一壶甜茶,自斟自酌,慢慢地度过一个下午,未尝不是一种对身心极大的放松和享受。所以,大家要是进藏了可别忘记去当地随处可见的甜茶馆实地感受一下藏餐!相信也会给你留下相当美好的回忆!
起身告别藏族大姐和她的甜茶馆,获赠一句“扎西德勒”后,我们又沿着路慢慢地走到了东措青年旅社,因为这里是各路驴友们的聚集地,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拼车及拼团的信息。而我们此时已经定下要去珠峰大本营的计划,只是尚未确定该以何种方式进行。
东措青旅的大门显得十分有气魄,也是藏式风格,走进大院,可以看到一座小楼和一圈低矮的平房,一大群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们正围在一起讨论各自的行程,我们很快就在其中又捡到了一个要去珠峰的同行者——王博士。
然而不凑巧的是在大院的公告栏上,我们没能发现符合要求的信息,倒是被开设在大院内的一家旅行社悬挂在外面的广告吸引了过去,里面的接待人员留着孟非的发型,和我们交谈的时候显得十分坦诚,给出的报价似乎也很低廉,大家差不多已经决定要和他们当场签下合同,但我还是有点儿不放心,于是就又把所有人都叫出来商议。然后把白天搜集到的其他几家旅行社的电话都拨打了一遍,果然,相同的线路,我在布宫那里接触到的旅行社报价要低得多。于是我们就在电话里约定好第二天去那里签合同交钱。
其实我在来之前也曾经一心想要和几个人自己找司机包车带我们去珠峰的,之所以最后选择了采用参加旅行社的方式,一是因为现在是旅游旺季,包车价格已达四元每公里,来回的路费外加上这一路的食宿费,门票费,珠峰的进山费,环保费还有办理边防证的费用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算下来和旅行社提供的全包价相差无几。而相对来说具备合法资质的旅行社所能够提供的车辆和司机则更让人感到放心,毕竟去珠峰的路况不是一帆风顺。并且旅行社所签订的正规合同也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总体上看参团要比自己包车省心不少。这些意见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在选择出游方式的时候,对“安全,经济,省心”这三个方面都要有所顾及,不可偏废。
确定好报团的事宜和明天的行程后,我们在东措门口分手了,各回各家。今天虽然走了很多路,但也饱览了风景,还定下了去珠峰的方式,显得十分充实,而最令我惊讶的是仅仅睡了几个小时的自己居然精力如此旺盛毫不疲倦,想起来之前听老牛说神经兴奋也是高反症状之一,吓得我赶紧回宿舍休息。。。
D3: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 &
早上醒来后,刚刚洗漱完毕的我就接到了小昭的电话——他和大光已经到了我们旅社附近。于是赶紧出门和他俩碰头,“小”女生怕晒干脆不出去了。我们在一家小饭馆里吃了早餐(里边矿泉水盖大小的包子卖七毛一个),然后就乘坐公交车一路驶向今天的第一站——罗布林卡。
结果这一次我们又下错了站。下车后看到前边不远的地方有好多人在排队,还有武警军官在维持秩序,凑过去看才发现原来这里是尼泊尔的领事馆,而那些排队的人是为了办签证。因为尼泊尔这个国家距离西藏实在是很近,且签证很容易办理,物价水平也不高,因此来西藏旅游的人有很多都会顺便去尼泊尔玩几天,花很少的钱就能体会一次异域风情。
往回走了一段不远的路,我们终于到了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正门
罗布林卡简介:
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每到夏日,布达拉宫内的许多政府机构,都要随着达赖喇嘛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 &
18世纪40年代以前,罗布林卡还是一片野兽出没,杂草、矮柳丛生的荒地。后来,由于七世达赖喜欢并常来这个地方,所以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便为其修建了一座鸟尧颇章(凉亭宫)。公元1751年,七世达赖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贤杰宫),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等,被历代达赖用为夏天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官员的地方。
罗布林卡经过历代达赖喇嘛的悉心经营,建筑各种宫殿、别墅、凉亭、水榭,栽种大量花草树木,已经形成为占地36万平方米的大型园林,古木参天,芳草遍地,鲜花盛开,果实累累,宫殿精美,泉水清新。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向广大游人开放的公园和博物馆,供人们参观游览,并举行各种节日游园和度假活动。
罗布林卡的票价是60,在我看来这里就相当于北京的颐和园。内部的范围很大,园内有一种旅游观光车,10元每人,可以便捷地带你到各个景点,也可以请导游随车陪同讲解,讲解费是100元。
罗布林卡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是雪顿节了,每年的雪顿节开始后的一周,在这里都可以免费观赏到最出色的藏戏表演,可以从早上一直看到晚上5点,一周内,在罗布林卡上演的藏戏基本不会重复,这也是拉萨全年藏戏演出中,阵容最强、内容最丰富、班底最强盛的演出。也只有在这个节日,罗布林卡才免收门票。还有套圈、打枪、射箭、骑木马等等的游乐项目供游玩,藏民们三五成群地又唱又舞。如果你在雪顿节期间来到拉萨,一定要来这里看看。
和大门口的狮子来一张合影。
这位就是神秘的小昭同学。。。(*^__^*) 嘻嘻……
这里也同样是世界文化遗产。
走进一处颇章(就是宫殿的意思)的大门,抬头看到的这个标志和昨天去大昭寺见到的一模一样。
在颇章的院落里看到了这块告示牌,心头不由得一震,莫非是藏獒?!
然后我就看到了这一位,嗯,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
金色颇章的大门,这里由十三世达赖兴建于1922年。
这一次我们依旧发扬了蹭导游的传统,每走到一个景点就守株待兔,等导游带着游客们乘坐观光车到了以后,就尾随在他们后面听免费的讲解。导游小姐也见怪不怪了,看到我们后很友善地没说什么。
一段长长的红色围墙,靠在边上合个影吧。
这里是达旦明久颇章(永恒不变宫)的大门。
达旦明久颇章建于1954年,竣工于1956年,是所有颇章中规模最为庞大和富丽堂皇的一座,由中央政府拨款专门为十四世达赖喇嘛拨款修建而成。
园内的湖里修建有许多这样的亭台建筑。
湖中放养着大量的鱼和鸭子,没有天敌的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着。
步行逛完罗布林卡,我们足足用了三个小时。现在已经顾不上吃午饭了,我们马不停蹄地奔赴对面的西藏博物馆。这里如此吸引我们的原因,除了其中藏有无数奇珍异宝之外,就是它完全免费对公众开放!
西藏博物馆简介: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宏伟壮丽。
西藏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珍品,诸如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菩萨人物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历代中央政府颁给大活佛的金印,金瓶掣签仪式使用的金瓶和玉签,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别有风格的陶器等等。展出的一千多件精选的文物展品,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西藏博物馆”馆名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藏文馆名则是从17世纪金写《大藏经》上临摹下来的。
这应该是藏博的镇馆之宝了——金瓶掣签仪式使用的金瓶和玉签,自乾隆年间起,达赖和班禅大活佛的转世灵童就要最终由此决定。
《梵文贝叶经》(11-12世纪),这是在贝多罗树叶上书写的经书,是至为古老和珍贵的佛教经典。
《观音菩萨立像》(14-15世纪),合金铜材质。藏传佛教中的观音菩萨是男性形象,这和内地的“观音姐姐”有很大的区别。
这是在藏戏表演者所佩戴的服饰和面具,这个形象代表“自白者”,很具有代表性。
这是西藏当地的财神像(鎏金铜材质,15-16世纪),上边红色的部分应该是珊瑚吧?
下面出场的是一组唐卡。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拉萨返回内地的列车上,我结识了一位藏族大哥,他早年也曾经学过绘制唐卡,但因为耐心不够而最终放弃了,据他说,要画好一幅唐卡最关键的是确定好画面中人物身材的各部分比例。
《大威德金刚》 18世纪 &注意到了吗,这尊金刚是牛头人身的。藏博里边拍照是不允许开闪光灯的,所以效果也就只能这样了。
《六世班禅洛桑班丹益西》18世纪
《唐东杰布》()著名建筑师 藏戏创始人 &
相传他为了在西藏的一些贫困地区建桥,曾请六位少女通过表演来募集资金,因此他也被认为是藏戏的创始人。
《宇妥宁玛 云丹贡布》 (708-835 )法王赤松德赞的保健医生 著有流传至今的《四部药典》,是藏医药的创始人,享年127岁,驰名中外的奇正藏药消痛贴膏包装上印着的老人像就是他。
胫骨号(19世纪),是希觉派修行时的常用法器,据藏族大哥说,这种法器会在天葬的仪式上吹响,声音十分低沉肃穆。胫骨号的用材一般是取自因难产而死亡的妇女的胫骨,它由死者的亲属捐献给寺院。佛教信徒认为,一个妇女之所以难产而死,是因为她前世的罪孽太重。把她遗体上的胫骨献出来做成法号,就能洗清她前世的罪孽,以求得来世的转生。
娘热大王面具(20世纪),这一位是拉萨娘热地方的护法神。
尸陀林主(18世纪),铜合金材质,产自喀尔喀蒙古。
石刻大成就者像(18-19世纪)
这尊铜像是著名的赤尊公主,高1.8米,重220公斤,由铜鎏金制成,塑像由尼泊尔著名的雕塑家完成,是在2010年中尼建交55周年的时候由尼泊尔阿尼哥协会向西藏博物馆赠送的。大家都知道文成公主进藏后嫁给了松赞干布,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松赞干布其实之前就已经迎娶了来自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公元7世纪,吐蕃藏王松赞干布和尼泊尔赤尊公主联姻,开启了中尼友好往来的历史篇章。
藏博从外面看上去并不算大,里面主要的展馆有二、三两层,但是要看下来还是需要很长时间,尤其像我这种看得比较仔细的,等我看完以后小昭和大光已经在外边的休息区等了我半个多小时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呵呵。
结束了这一天的主要行程后,我们即刻通知了小女生和王博士一同奔赴昨晚联系过的旅社签合同。旅行线路是&羊卓雍错——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珠峰大本营&,乘坐越野车,所有费用包括进去以后是每个人1800元,为了确保安全我们每人又多加了10元的人身意外险(据说哪怕被野狗咬到了都可以保,不过每人想要这个)。
由于是五人团,必须有一个人乘坐在越野车行李舱加设的位置,费用可以降低200,我自告奋勇地报了名。小昭作为法律系高材生,当仁不让地将合同条款逐项研究过了,并要求把一些具体的食宿和车辆标准都标注上去,直到他确定没问题了我们才交钱签字。旅行社记录下了我们的联系方式和身份信息,告知我们明天早上会有司机来和我们接头,之后我们才离开。
从旅行社出来后,小女生径直冲去了酒吧,我们几个男生经过商议后打车去了冲赛康市场,听说那里的东西也卖得很便宜,想去准备一些给养。路上大光和小昭还各自进药店准备了一罐氧,留着在上珠峰的路上以防万一。不过到了以后却发现冲赛康市场已经关了门,所以只好又去了百益超市。
买好东西后,我们各自返回了自己的旅舍。我将行李简单地整理了一下就上了床,珠峰之旅明天就要正式开始了,但愿一切都能顺利。
D4:羊卓雍错——扎什伦布寺
一大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司机师傅昨天晚上打来电话,说好今天早上八点半左右会开车到旅社门口接我们。
迅速洗漱完毕后,正巧司机的电话也打过来了。我带着行李就和小女生一起出了门。因为此行要离开拉萨好几天,担心回来时房子会不好找,于是我跟前台美眉预先订了三天后的房间并交了钱,这才安心上路。
到了门口就看到车子已经在路边停着了,是一部丰田4500,而这应该也是在藏地最为普遍的越野车了,上边坐着刚刚接到的王博士。司机师傅姓梅,重庆小伙,长得很帅气,后来才知道他竟然是90后。接到我们以后,他又去接了小昭和大光,然后就带着我们一起去边防总队办边防证。
每天一大早就有不少来这里办理边防证的人,当然大部分都是为了旅游用,不过当场拿不到。为了节约时间,负责团队旅游的司机或者导游们,一般把需要的资料交了以后就会带队离开拉萨,等边防证办理完毕之后,会有专人来领取,并于当晚送到日喀则与我们汇合。
这里跟大家说一下办理边防证的问题:
在西藏玩需要边防证的地方:
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聂拉木县、定日县、康马县、亚东县、岗巴县、定结县、吉隆县;
山南地区:错那县、隆子县、洛扎县、浪卡子县;
林芝地区:米林县、朗县、察隅县、墨脱县;
阿里地区:普兰县、扎达县、日土县、噶尔县。
关于这个证,尽量拿身份证到自己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或者分局办理,即到即办,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费用,直接告诉民警你要去的地方。要是去珠峰的话,边防证上要写明“定日珠峰地区”。
如果办不了就到拉萨找旅行社代办,手续费大致100元/人,需要一个工作日的时间。
据人说还有这样一种办法:
&先去拉萨市公安局,凭你的身份证(最好有单位的介绍信)去办一个开边防证的介绍信,一张介绍信最多可以介绍八个人并且不管多少人都是收十元(所以凑满8个最划算)然后出来打车去武警边防总队,在边防总队大门边有一小房间专门办边防证,不用进大门,办证费用八元,另交押金三十元,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可退押金。&
不过我打电话到边防总队的时候,人家明确表示不接受游客以个人身份办理边防证。当然大家可以再碰碰运气试试看。
梅师傅交完材料后就驾车带我们离开了,而与我们同行的还有另外三辆满载游客的越野车:两部丰田4500和一部三菱猎豹,司机都是四川或者重庆的。拉萨到珠峰来回要将近1300公里,期间有些地段的路况很糟糕,所以走这条线路的司机们一般都习惯和熟人组成车队,万一发生什么意外也好有个照应。
照片上的这个标志,在西藏境内跑着的大大小小的旅游车辆上经常可以看到,据我分析是这样的:一般各个旅行社将所签约的游客信息汇总以后,交给博达这类旅游客运公司,再由公司安排专门的司机和车辆来负责具体的线路。因此旅行社和旅游客运公司除了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正规的旅游合同及保险)外,其实就相当于中介的角色。
清晨的拉萨,路上的车辆还不是很多,越野车一路疾驰,很快就离开了市区,继而又上了一条环山的公路。海拔也在不知不觉中迅速攀升。
在西藏开车,很多地方都有限速,而检查你是否限速的办法是这样的,你的车开到某一站,人家会给你发一个类似路条的东西,上面标记着你从这一站出发的时间和应该抵达下一站的时间,而等你到了下一站,如果早于上面标记的这个时间的话,就会被罚。
我们就这样被限速了一路
车开了大约两个小时的样子,忽然看到一个峡口,从这里可以鸟瞰蓝天白云映衬下远方的座座山脉,很壮观。于是我们就叫梅师傅停了车,下来拍照。而我此时却感到自己有些轻微的头痛,知道高反又来了,赶紧吃下一粒芬必得,在地上行走的时候也小心翼翼,不敢太快。不过所幸的是这一次高反很快就结束了,这充分显示了信心的重要。
三十分钟之后,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第一站:梦幻一样的羊卓雍措。
当这样如诗如画的景观第一次真实地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情,已经不能用任何语言形容。
羊卓雍措简介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距拉萨不到100公里,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拉萨市西南70多公里。 & & &
羊卓雍湖在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我用相机的全景模式拍下了这张照片,原图很漂亮,传上来之后受宽度所限效果就坑爹了。。。如果有朝一日你也去了这里,强烈建议用全景模式多拍几张照片!一定不会后悔!
我们现在拍照的地方其实并不在羊湖的边上,这里是一个公路边的小山包,上边还盖有一幢不知道是什么的建筑物,貌似没有检票的地方。前来游览的车辆把这里挤得满满当当,有不少抱着小羊牵着藏獒的人向过往的游客们招揽着合影的生意。从小山包向下稍微走一段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了。在我看来,这里算是羊湖的最佳观景点。所以如果你是特地来羊湖玩的,我想到这里应该就足够了。虽然不能下到湖边,但毕竟能够省下来一张门票。
在这里逗留了大约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回到车里,梅师傅径直把我们带到了湖边的公路上,从这儿看羊湖虽然没有了刚才站在高处初见她时的那种震撼,但此处的风景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PS:从公路下到湖边要经过一块刻有羊卓雍措名字的大石头,在这里拍照是要交钱的,五元还是十元记不清啦。大家慎重。
湖边停靠着一艘木船,而离湖不远的地方正在施工,建设一些景区的配套设施。
我在写游记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消息:
今年6月曾有报道说这里将建观光项目,要引进观光游艇、水上巴士、牛皮船,并将在羊湖边上设置200多个遮阳伞、沙滩椅供游客休息。此消息一出,即遭到网友的强烈抵制。大家担心驴友心中的羊卓雍措会因为过度的民间商业开发,带来气质上的沦落。一种原本混沌一体的自然状态,将被商业色彩损坏。后来这个项目被山南地区行署责成浪卡子县予以立即停止。目前羊卓雍湖生态环境良好,水质总体达到1类水域标准,未受到污染。
如果真如报道中所说的这样,那真是羊湖的幸运,更是我们的幸运。
作别羊湖,我们回到车中继续行程,时间已经过了中午,梅师傅带我们去了浪卡子县城的一家路边饭店用餐。来这里吃饭的人络绎不绝,都是清一色的游客。因为午饭的标准问题,我们和梅师傅发生了一点点小小的争执,旅行社之前给我们承诺的正餐标准是20元,而梅师傅所在的公司告诉他每顿正餐的标准是15元,所以我打电话给了旅行社,请他们去交涉。
梅师傅怕时间会耽搁,就先给我们按照20元的标准交了餐费,而这顿饭也是我们此次珠峰之行吃到的团餐中最为合算的。五个人四菜一汤,其中荤菜占了大多数,而最后端上来的居然是香菇鸡汤,这标准的确超出了我的想象。味道也很不错,我们这饥肠辘辘的四男一女用了极短的时间就把所有菜品一扫而光,连盘子里剩下的菜汤都被毫无节操地用来拌米饭吃了。。。
因为我们来得很迟,所以吃完饭整个店里几乎都没什么人了。茶足饭饱之后回到车中,只见梅师傅潇洒地打火,倒车,然后所有人就在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巨响的同时感受到了越野车的虎躯一震。
大家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只见一根路灯悲伤地弯着腰。
前边说过我就坐在行李舱加设的座位,所以感受得也最为真切。梅师傅用川普骂了句脏话就蹦下了车,急冲冲地跑到车屁股,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貌似是撞在备胎上了,车体没什么大问题。
于是众人心中的石头都落了地,梅师傅这次很小心地盯着后视镜一点点地倒车,转向,直至上了公路。
我回过头看看,路灯依旧悲伤地站在原地望着我们。这时候我才注意到,这里的路灯也都是内地援建的,上面还标着某省市的名字。
车开出去没多久,我忽然发觉自己的脚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好多水,而所有人的行李都在我身边横七竖八地堆着,已经有两个包的底部和水亲密接触上了。
我赶紧把包拎了起来,同时叫梅师傅快停车处理一下。在拎包的一瞬间我看到了自己的水壶,才突然反应过来:刚才在饭店打了满满一水壶的开水,在越野车被爆菊的一瞬间几乎都洒了出来,所以才会水漫丰田。
我们手忙脚乱地把行李都转移到了无水的区域,这时候梅师傅发现车的后门关不上了——刚才和路灯相撞的结果,我们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他只能用铁丝先勉强把车门固定住,想等到日喀则再找修车铺处理。
而这样做对我的影响就是:现在只能从中间的侧门上下车了。具体步骤如下:
一、坐在第二排乘客座位的三名同志全部下车;
二、由两名同志合作,在越野车两侧同时动手,把第二排的乘客座位靠背放倒;
三、寡人起身后弯腰,跨过第二排的座位,从侧门下车;
四、上车时按照三二一的次序进行。
总之,感谢梅师傅用一扇后门的代价为我上了印象极其深刻的一堂交规课。
汽车继续行驶了不久,我们到了这次行程中唯一一个自费景点——卡若拉冰川。按照旅行社漏洞百出的说法,这个景点是由当地政府在通往珠峰的必经路上设置的,票价50,相当于买路钱。在其他旅行社的宣传册中,也大都明确说明这里是个要求额外交费的景点。不过梅师傅告诉我们如果不想去看,可以不停车直接开过去,前提是不要露出相机。大家对这种强制性消费的行为本身就没什么好感,一致同意了,车在开过冰川的一刹那我仔细看了下,感觉没什么,如果为了看这里就要花50确实有些不值。而下面的这两张照片,是后来当车行驶至冰川背后的时候,我从车窗向外拍摄的。
其实我发现自己选择的这个座位,想拍照真的很方便,因为两侧的车窗都可以打开,而且整个行李舱就我一个活人,看到心仪的风景随时可以挪过身子拍照。下边这些照片都是我一路上抓拍的。
一路上的大部分时间经过的都是这样的地带,经常能看到牛群和羊群在这里悠然自得地吃着草。
偶尔会有金黄色的油菜花田出没,点缀在绿色的野地、灰色的山脊和蓝天白云之间,令人格外惊喜。
开始的那股兴奋劲过去了以后,大家都渐渐地有些疲倦,我坐在最后边看得很清楚,除了司机以外其他人都在睡觉,身处如此和谐的氛围之中我也有些困了,靠着车窗打了个盹。
再次睁眼的时候忽然发现窗外的公路上停着好多车,有不少人都在下边拍照,定睛一看,原来这里是个水库,碧波荡漾,颇有些高峡出平湖的味道。本来想叫梅师傅停车下来拍几张照片的,可其他人都在睡觉,我一个人实在是势单力薄,稍一犹豫越野车已经转过了最佳的拍摄角度。无奈之下只得探出车窗拍到了上面这张照片。
一路上经过了不少村落和镇子,约莫着过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梅师傅把车停靠在路边,告诉我们江孜古城到了,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下面这张照片上的建筑就是江孜宗山抗英遗址,这里也是电影《红河谷》的故事发生地,至今此处仍保留着1904年江孜军民保卫祖国领土的抗英炮台。
而在距离抗英遗址左侧不远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白居寺了,这是唯一一座兼容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的寺庙,而在它的标志——菩提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余万之多,故得名“十万佛塔”。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能近距离感受这两处景点的风采,只能下车(我是趴在窗户上,兴师动众懒得下去)远远地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照就悻悻地离开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之前的行程安排里确实没有这两项。但也有部分旅行社的珠峰线路中包括了专门去江孜的内容,在我看来假如可以的话还是尽量来体验一下比较好。因为你以后也不太可能只是为了看抗英古堡和白居寺而特地来一趟。所以如果大家来玩的时候也选择了参团,切记除了价格之外还要仔细比较下不同旅行社的线路安排,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是最有性价比的。
下午五点半,我们到达了日喀则,奔赴今天的最后一站——扎什伦布寺。天气貌似不是很好,有些阴,但这丝毫不能影响我们无比虔诚的游山玩水的心情。
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我们的韩团长就来自这座小城。这里是历史上后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西藏在历史上分前藏和后藏地区,前藏以拉萨为中心,由达赖管辖,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由班禅管辖),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
梅师傅把我们送到了扎什伦布寺门口的停车场,然后潇洒地递给我们四张粉红的毛爷爷,让我们自行购买门票入场,他准备去修车。
时间虽然已经到了傍晚,但门口却依旧是数不尽的人。前边说过,现在是旅游旺季,扎什伦布寺的门票应声上涨了一倍,卖到了80一张,而且是任何证件都没有优惠。售票处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年轻喇嘛,态度很凶悍。不过我也能理解,换做是谁,坐在这样的小房间里一憋就是一天,还要跟无数的人重复同样的动作,估计都会受不了的。
检票完毕,进入大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导游。如果大家详细看过我之前的游记内容,一定会明白我们此刻心中的打算是什么。假如没有导游的讲解,内地游客到了这里基本上都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很快我们就相中了一位,打算依旧紧跟在她身边寸步不离,不料她随即就给自己所在团队的人们下了一道指示:上厕所。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整个扎什伦布寺只在大门口旁边设有一个公厕。所以如果现在不去一会儿就只能忍着。我在车上的时候喝水比较少,就没动,其他四人都去了,然后过了一会儿,三个男的都回来了,小女生却还不见踪影。我们都可以理解,毕竟办事手续的繁琐程度不一样。再过了好一会儿,小女生终于满面春光地回来了,询问后得知她和一群大妈大姐实在是忍不了,再一看男厕也空了,就留个人在外边站岗其他人果断进去方便了。。。
不过这时候我们刚才相中的导游已经带团进去参观了,于是我们只好又找了一位藏族女导游,跟在她后边蹭着听。
这里有六座白塔,一字儿排开,具体什么来历记不得了,只依稀记得导游说在白塔里放置有粮食、藏药和经书等等。。。
这里依旧是人山人海。。。
扎什伦布寺简介:
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寺院。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明正统十二年(1447)由宗喀巴弟子一世达赖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扎什伦布寺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驻锡之地,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错钦大殿为该寺最早建筑。殿前有一500平方米的讲经场,是班禅向全寺僧众讲经和僧人辩经的场所。大殿内同时可容2000多人诵经。供奉的佛像除释迦牟尼佛及其大弟子外,两边柱上还刻有建寺人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的立像;周围有宗喀巴师徒和80位高僧造像等。
该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大弥勒殿位于寺院西侧,殿高30米,供奉1914年由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弥勒坐像,总高26.2米,共享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用了大小钻石珍珠等1400多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历世班禅灵塔大小不一,塔身都饰有珍珠和玉石。每座灵塔都燃点数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灯,终年不熄。塔内藏有历世班禅的舍利肉身,以四世班禅的灵塔最为豪华。
扎什伦布寺和其他的寺庙一样,不允许在殿堂内拍照,戴帽,戴墨镜及高声喧哗。所以导游一般都是在门外讲解后再带我们进殿内参观。
我对藏传佛教的了解并不多,但是通过对一些历史资料的研读,使我对于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大师生前不仅是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特殊历史时期曾经遭遇过不公的对待,一度身陷囹圄,失去自由,但他胸怀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恢复自由以后仍然坚持宣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性,始终如一地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而这次能够在扎什伦布寺里走进大师的灵塔殿参观,也让我深感幸运。
导游带领我们一共去了扎什伦布寺内的五处殿堂,包括大经堂、强巴佛殿、四世班禅灵塔殿、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和十世班禅大师的灵塔殿。参观途中阴沉的天空终于下起了大雨,没有带伞躲闪不及的人都被淋到了。还好只是阵雨,不久天空便重新放晴。
参观大经堂的时候恰逢寺里的喇嘛们在这里集体诵经。我们从端坐的喇嘛之间的通道依次走过,我也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虔诚的力量。成年的喇嘛们诵经时大都很专注,俯首闭目,但孩童年纪的小喇嘛则依旧摆脱不了顽皮好动的天性,一边诵经一边和周围的小喇嘛挤眉弄眼。
走出扎什伦布寺,看到了立在大门左侧的石碑,显得极为朴素。
扎什伦布寺大门。
梅师傅依旧在停车场等我们,等全员都到齐之后便发动马达带我们进入日喀则市内。途中他首先询问我们去珠峰是否带了氧气、睡袋和厚衣服,然后就跟我们描述了一下即将面对的环境有多么恶劣,最后带我们径直开到了一家专门出租售卖这类物品的店面。
梅师傅一进店里就跟坐在店里打牌的几个人寒暄,我一听他们说的都是川普就明白了几分,店里的东西无论是租是卖价钱都一样死贵,于是我就一个人到了门外,先给前段时间刚刚来过的凯子发短信询问准备这些东西是否必要,然后又给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问珠峰上的住宿到底是什么情况,得知“住的是帐篷,屋子里有火炉取暖”,挂上电话后凯子的短信也来了,告诉我说“大衣什么的都不需要,氧气的话只要活动量不大没引来高反也没必要”。于是我当下决定不在这里准备任何物品。其他人听了我的想法和依据之后也决定不在这里花钱。
梅师傅见我们什么都不买倒也毫不在意,驱车带我们到了晚上要住宿的地方。按照之前合同中的约定,宾馆的标准是“准三星”。和白天在浪卡子用餐时的情况类似,我们又和梅师傅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因为小女生这唯一一个女性的住宿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旅行社和旅游公司两边没沟通好,我们把问题反馈给了旅行社以后,没过多久旅游公司就给梅师傅打了电话,之后就皆大欢喜了:小女生和另一个女客人拼房住一个标间,我们四个男生住两个标间。安排妥当之后梅师傅又给了我们一百块钱,让我们自己解决晚饭,然后就找他的老乡摆龙门阵斗地主去了。
我们随即进入各自的房间放置行李,我和王博士住一间。窗外不远的地方貌似是一个变电站,院子里赫然有几个大型变压器,专攻能源的王博士对此颇有些微词,认为我们所处的位置距离太近辐射太大。。。
稍事休息,我们决定集体外出觅食,经人指点后我们拐进了一条街,这家街道的一侧连着开了好几家发廊,和内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几家发廊清一色地安装着大型的透明落地窗,里面的床上或者沙发上坐着不少搔首弄姿的工作人员。而在马路的另一侧,赫然挂着日喀则法院办事大厅的牌子。
此情此景不禁叫人匪夷所思。小女生见状后表现得异常激动,她直接站在一家发廊门口用兰花指兴奋地点来点去,我们迅速把她拉走了,因为以她的弱小体格是断然打不过里边坐着的BH大姐们的。
走了一大圈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家小吃店,这家店也是四川大姐开的。我照例点了一份冒菜,就着刚从另一家店买来的馒头美美吃了一顿。小昭点的是水饺,大光、王博士和小女生点了盖浇饭,结果我们都吃得差不多了,大光的盖浇饭才上来,饿着肚子不说还要看周围的一圈人狼吞虎咽,真是苦了他了。
结完帐以后我们又去了附近的小超市补充给养,大家都买了水带着,因为听说上珠峰了喝水都不方便。回去的路上,空中忽然飘起了小雨,这一次我们都带上了伞,唯独小女生没有,于是她羞涩地挽着王博士寸步不离,结果他俩又被我们调侃了一路。
回到宾馆,我草草收拾了下行李,拿出来几件衣服,准备明天就穿着它们上路,和去华山一样,我这次还是没有带太厚的衣物,心想把几件薄的都套上估计就差不多了,所以来的时候特意选了比较宽松的外衣和裤子,免得到时候穿不下。
D5:日喀则——定日——珠峰大本营
第二天清晨,宾馆准时打电话来叫早,我把昨晚准备的那些衣服统统都穿了上去,而原本鼓鼓囊囊的背包此时立马瘪了一半儿。
宾馆的食堂就开在楼下的一排平房里,很不起眼,但做出来的中式早餐还是很不错的,简单可口,我在这里大块朵颐了一顿,直到估摸着应该能顶到下午的时候才住嘴,因为昨天中午实在是被饿怕了。
吃饱了上路,虽然穿着很多衣服,走起路来比之前要稍累一些(高原环境下,轻微的运动都会让人感到很疲劳),但上车后就舒服了,我依旧坐在自己的行李舱中肆无忌惮地拍照片,下面先发几张组图。。。
中午时分,我们抵达了定日,并在这里的一家饭店吃午饭。老板依旧是四川人,没有任何悬念。100元的团餐标准,我们除了两盘青菜和一份少的可怜的粉条外几乎什么都没看到,唯一的荤腥是混迹于粉条之中的米粒大小的肉末,这令我由衷地庆幸自己早餐的时候吃了两个鸡蛋。还好米饭是管饱的,于是所有的菜盘再一次被吃得干干净净,没有剩下任何汤汁。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梅师傅早上从日喀则启程的时候还捎带了一箱老坛酸菜方便面。据他说这就是大家上珠峰的晚饭。我们觉得假如这一碗方便面也能算20元的正餐标准的话那就太亏了,于是强烈要求梅师傅把晚上的餐费退给我们自理。距离饭店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藏族青年开的小卖部,我们进去买了点面包和饼干,准备晚上就靠这个充饥。
开车上路,继续拍照片。
一路上经常见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孤零零地耸立着一栋房子,而他们的电源应该就只能仰仗类似这样的设施了。在西藏这种地方,要是不好好利用太阳能真的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大批羊群横穿公路时的景象蔚为壮观,这种时候作为司机你纵然有再大的脾气也无济于事,只能耐下性子等待最后一只羊慢悠悠从你的视野消失。
再传几张碰运气拍下的公路照,提前声明我完全是伸出相机对着空气抓拍的。。。
这一路上还看到有很多向我们乞讨的孩子们,他们穿的很破烂,小脸蛋上也有些脏,只要远远地看到有汽车来就会一边招手一边跑过去,有时嘴里还会一直喊着“哈喽”,其实他们想要的无非只是几块糖果,每次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心中都难免会有些心酸。希望大家再去藏区旅游的时候也可以带上一些小零食或者是文具什么的。不为别的,只为了让他们童年的记忆可以少一点苦,多一点甜。
汽车行驶到了下面图片中的位置,忽然从平直的公路下来了,改走这样一条土路,后来听大光说这样做估计是为了免交进山费(要进珠峰保护区的所有车辆都要缴纳进山费,按照轮子的个数收取,一个轮子一百,摩托车一百)。梅师傅和车队中的另外三个司机都在这里下了车,进了路边的一栋房子办手续,很神秘的样子,我们都没下去,也不知道到底办的什么。
见到有车停下来,几条在附近的阴凉处打盹的野狗也凑了过来,它们就坐在车子的旁边,等着车上的人往下扔吃的,且来者不拒,给什么吃什么。
这些当地的野狗眼神都很凶,感觉不像是善类。。。
梅师傅办好手续迅速回到了车上,然后驾车带我们开始了下面这段令人毕生难忘的里程。。。
这条路。。。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总之这真的不是一条好路,严格说来恐怕连路都不是!路面坑坑洼洼,时高时低,请不要被我拍摄的照片所误解,要知道这条路大部分的路况比眼前的照片所显示的要恶劣得多,而那个时候的我是根本不可能拿稳照相机的!梅师傅仿佛是为了一吐之前被强制限速心头所积攒下的怨忿,肆无忌惮地敞开了速度往前冲,而这样更加剧了路况不好所带来的影响,汽车不停地上下颠簸、跳跃,伴着我们一车人的大呼小叫高速前进。
我的位置在车尾,且孤身一人,苦逼程度可想而知,脑袋经常重重地撞在侧面车窗和车内顶,还好我的头够硬。只有这时候我才森森滴明白为何当初报团时唯有我这个位置可以打折。。。
这样的搓板路,想来恐怕也只有越野车敢走。不过,虽然屡屡被撞得生疼,但我仍然觉得走这条路是值得的,因为只有在这里,你才能够切身感受到驰骋在荒郊野岭所带来的那种足以沸腾血液的快感,才能够真实体会彻底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所迸发出的火焰般的激情。
我们的车队在整个行程中都保持着高度的默契,四辆车轮流领头,基本上还是很顺利的,没有哪部车出现大问题——而现在,最考验汽车性能的时候已经到来,终于有车hold不住停下了。
出现故障的就是照片上的这台三菱猎豹,据大光说,因为猎豹本身是被三菱收购的国产品牌,所以在车辆的整体性能上要比丰田4500差一些。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车队中唯一的这台猎豹经常被其他司机们嘲笑,因为即使是让猎豹先出发一段时间,丰田也能够轻松地逐渐追上直至超越。眼前这台车则因为经受不住搓板路的考验趴了窝。照片上的年轻人正是我们的梅师傅,猎豹发生故障后,他和其他几个司机都停下来帮忙。我们也乘机下车透透气外加拍照。
这就是我们此行的座驾——一部八成新的丰田4500。
一眼望不到头的搓板路,不知将会把我们引向何处。
留影一张~~~
天空中的云彩出现了十分罕见的彩虹边,果断拍下回去研究。
梅师傅他们辛苦折腾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让猎豹车重新启动了,结果大家刚走了没两步,车又出现了故障,只是这一次几位司机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俨然成了付不起的阿斗。无奈之下其他司机只能各自驾车离开,只留下猎豹车在一片荒漠中等待救援。
而猎豹车上的几名游客,原本是可以被安排到其他三辆车上的,但他们嫌挤最后放弃了。后来等我们第二天从珠峰回去的时候,听说猎豹车还在原地没挪窝。
车在行驶中的时候,可以看到远处密集的雨云,我们的心头不由得一沉,天晓得等我们到了珠峰脚下的时候,会不会也如那里一样乌云蔽日呢?
途径这里的时候我睡着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查的票,这张图是从小昭那里盗来的。。。
汽车忽然停下,才让我从睡梦中醒来。原来已经到了绒布寺。这座寺庙始建于1899年,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距珠峰峰顶约20公里。据说寺庙附近建有能够提供住宿的招待所,但我们今晚不在这里过夜,所以也没去求证过。
这里据说是观看珠峰的最佳位置,但看到眼前的这番景象,我们心头顿时凉了半截。
在这里给绒布寺的白塔和远处云里雾里的珠峰合张影后,我们匆匆地上了车。一路祈祷会有好运气。
离开绒布寺没多久,我们就到了珠峰大本营前方所设置的帐篷区,这里才是今晚我们即将下榻的地方。
梅师傅将车停靠在其中一家帐篷外,跟帐篷的主人——一位藏族大叔打好招呼后就把我们安顿在了这里,要我们把行李都搬进帐篷里边。而我一放好行李后就拿着随身携带的明信片去寻找这里传说中的邮局了,找到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开设在帐篷里的邮政服务点。但是此时的帐篷门却关闭着,从窗户往里看空无一人。难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和杨阿姨女儿玩摸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