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哪一款最出名文字类游戏去年6,7月份出的,讲的主人公因讨厌父亲逃到了县城里,手机上的,谁知道

与子书-一位父亲给孩子的成长箴言
11:40:45 , 0楼
    人海茫茫,人世匆匆,修身、齐家、治国虽是老调,却也现实,望吾儿常习常新,笃记、谨言、慎行。
  与子书(一)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之初,性本善。”之所以有恶,概因后天学来,善恶之分如果明了,便不会有习恶之事,恶行所以产生,皆因不拘小节,天长日久,小习终成大恶。由此,摒恶须从小事做起,首先要重视它,恶既为恶,就该坚决远离。其次要善于分辨,大奸大恶往往易识,小恶往往难辨,更多时候,小恶成为普遍,甚或能让人感觉一时舒适,逐渐适应,待认识时,想改已难。说脏话是恶,不诚实是恶,心胸狭窄是恶,不守纪律是恶,不敬不孝是恶,借人东西不还是恶,损人利己及损人不利己亦是恶;贪得无厌是恶,虚荣是恶,攀比是恶,言而无信是恶,不听忠告是恶,不勤奋是恶,无理想无目标是恶,有成绩得意忘形是恶,遇挫折委靡不振是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亦是恶;推而广之,态度蛮横是恶,喜怒无常是恶,嬉闹人生虚度光阴是恶,整天只会凭空幻想而不积极努力是恶,自卑是恶,无自信是恶,站无站相坐无坐相是恶,不讲卫生是恶,吃东西吧唧嘴亦是恶。
    恶为小时,难以觉察,待得深知,已成习气,所以改恶须小,凡恶言恶行恶事皆须摒弃远离。恶既独行,善难立足,弃恶扬善,人生坦途,吾子谨记。
09:04:00, 1楼
    与子书(二)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既为善,就应努力施行,无论大小,不辞条件,不计得失。患得患失之人常有,所以不辞辛苦而终成大善者鲜见,为善积德之事,人人会做,可未必人人想做愿做喜欢做,更少见以此为乐事了。善恶既分,一心求善则可,凡恶人恶事恶习概不理应,而一切助人乐己为公益的事,均应积极努力。      助人是乐。人生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所以人助已时,须时时记起,而更多时候要想到帮助他人。做善良人,行良善事,以他人之乐为乐,以他人之心比较自己,以他人之行反省自己。助人不为回报,助人只为自己快乐,日行一善,快乐无边,人生从此少了烦恼,享受“给予”的快乐,他人的快乐,同样会传达给你。助人也是助己,只有给予他人帮助,在你需要帮助时,也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      成长是乐。人生是成长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弃恶向善的过程,只有不断抛弃恶习,学习善言善行,才能成就一个高素质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成长的过程,须时时注意,教诲不光在家庭在学校在他人,更多时候,高素质来自内心的反省和自律,来自本性良善与外界恶的交锋,每一个进步,都是一种胜利,都值得庆贺!      积小善方能成大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捐细流,无以成江海!整日空想者永远达不到目标,提高自己,成就人生,须从小事做起,从小善事做起。讲文明,懂礼貌;敬师长,爱稚幼;要勤俭,惜光阴;常自省,纠错失。不要将一分钟因其短暂而随意浪费,不要将一分钱因只是一分钱便不懂珍惜,不要把路边的一株草因其不过是一株草而肆意践踏,不要因一句致歉的话只不过是一句话而憋在心里,不要把微笑挂在脸上当成一件难事,不要把他人的忠告当作耳旁风,不要把借人东西当成一件了不得的事,不要把向人说句赞扬的话就觉得委屈了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进步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要做一个宽容的人,要做一个勤奋的人,请从小善事做起。        
13:47:00, 5楼
    与子书(三)学不可以已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如今竞争激烈时代,慢进也是退。    学贵有恒。有恒心则有恒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则万事可成。三心二意不行,一会儿打鱼一会儿晒网不行,“一曝十寒”更不行,努力不彻底,也只会半途而废,功亏一匮。恒心来自坚定的目标,要有铁杵磨成针的劲头,制定长期、近期阶段性计划,切忌好高骛远,永远不要试图走捷径,立足自身,循序渐进。    学贵在精。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要觉得是“小知识”而不值得费时间,不要认为是“想当然”而不求甚解,不要心存侥幸而逃避问题。    学而博。知识没有疆界,求知未有竞时,广闻博记,兼收并蓄,“知识”储存多了,才能做到比较选择,然后就可以去沙存金,得到自己需要的、适合自己的真知。    学而专。只有专注,才能深入。求知的路上来不得半点马虎。粗心让人平庸,应付叫人懈怠,松懈只会倒退。每前行一步,都是艰辛的付出,所以必须集中精力,心无旁婺,孜孜以求。不可偏科,不能因个人好恶和外界影响改变努力方向。知识无贵贱亲疏,所有一切该学的,都应同等重视,深下功夫。随学习的深入,待真正走上学习的门径时,发挥专长,在深研细究上多努力,务必把自己喜欢的学问钻研成“学问”。    解决心态问题。从某角度说,学习不是为家长学,不是为老师学,不是为个人;从另角度说,学习为自己,学习为社会,学习为他人。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就不会有学习动力,更不可能产生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与艰苦作斗争的毅力。生活优越了,失去了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学习的压力,也便缺少了为提升生活质量、改变自身命运而努力的目标和动力。学习需要动力,动力哪里来?一是自身的兴趣,二是压力变动力。目标只能自己树立,动力只能从内心激发。报恩父母,实现理想,创造个人价值,都可作为目标,从中可以激发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忍受艰苦磨难的毅力。学习是件苦差事,视为畏途或漫不经心都不足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深入其中,学习也是件苦中求乐的事,待取得成绩的一刻,一切的辛劳都会得到回报。    解决方法问题。成功不光要苦干,还要开动脑筋,运用好的方法,从学习时间安排,到学习重点确立到对待疑难问题的处理方式,要根据自身实际,形成快速、有效的一套办法,要注意请教并留心他人的学习和处理问题方式,取人之长为己所用,最终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37:00, 6楼
  与子书(四)人生识字糊涂始    20年前的夏天,我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一级学校,父亲说,早点干活吧。于是整个暑假,我在家劳动,为新盖的房屋门窗刷油漆。想想要离开学校,从此靠双手谋生,感觉甚是渺茫凄然。  秋天开学时,原学校的教师让人捎来一纸条,说请我们几个成绩好点的毕业生回去复习一年,明年再考。母亲说:“去上吧,哪怕我们在家顿顿喝粥,也供着你!”于是,我扛着板凳到离村5里的乡中去复习(那时学生都自带凳子)。走了一路,眼泪流了一路。  学校要求复习生全部住校,每月食宿费大概二三十元。想想家里刚盖了新房欠了债,天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我决定不住校,每天放晚自习后,到附近村外婆那里住。外公早已去逝,外婆独自生活。每天早晨天还不亮,我就从炕上爬起来,从炉台上拿两个前晚烤的馒头片就出门,为的赶上学校的早自习。外婆身体不大好,做的饭很不好吃,可当时全身心地放在学习上,其余什么也顾不得考虑了。每天下午天黑时,老师都会到教室哄赶学生,出去玩会!别闷着头学了,会把身体累垮的。由于持续紧张,我心脏负荷过重,出现心率不齐、心动过速症状,早晨睡醒时,脉搏也是150次上下,课是不能耽误的,只吃些谷维素之类的顶着。  父亲因为忙着在家建房,原来在乡农场的差事也交卸了,后来到一处筑路工地打工,回来说,活很累,有点吃不消,可还得干下去。母亲每天为村里搞服装的人家加工做羽绒服,做一件5块钱,每天到熬夜到很晚,凌晨三、四点钟又起来开始做。其时的农村,劳累的父母有许多,所以从农村来的孩子,都把这看作来自家庭的压力,更会变成催促自己不能懈怠的学习动力!  来年夏天,考试成绩出来,达到中师分数线,可通知书迟迟不来。于是父亲骑自行车到三十里外的县城教育局打问。原来是文化课够分数了,体育成绩却差1分!父亲又到学校去打问,距学校70多里路,父亲骑自行车来来回回跑了7次,终于盼来了录取通知书。  同年,弟弟初三毕业,跟我去年一样成绩,也没能考上师范或重点高中。因为要供我上学,父亲便再一次给弟弟做工作,我知道弟弟也很想去复习一年,不料答应父亲却痛快。然后弟弟就到一家家具厂作油漆学徒工,挣钱不少,可油漆对身体损害很大,所以几年后在全家劝说下,改行做木工。但至今咳嗽的病根也没消除。后来包括我结婚、买房花的钱,大多都是弟弟挣来的,回想这二十年来,弟弟为全家、为我,付出了许多,我却无以报偿。  带着全家的嘱托,我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倒很轻松,在周围人影响下,报名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是以当初初三复习的劲头来学习的,周末,别的同学出去逛街的、爬山,我仍在教室里看书,甚至课间十分钟,赶紧从书桌里抽出书背一首古诗。在那时,学习已成为一种习惯,也从学习中感受到学到知识的乐趣,苦,并快乐着!中师毕业第二年,我便拿到大专毕业证书。父亲鼓励我,还是继续学吧,要是能考出国,我们全家再苦也供着你!于是又报名参加本科自学,那时已参加工作,在县城,离家远,举目无亲,住办公室,却正好无人打扰,夜夜可以倘佯在书海中了。终于三年后,再顺利本科毕业。甚至,在随后2年里,在家人鼓动下,我竟两次参加了考研,终因英语不过关而作罢(只初中在校学过三年英语,本科英语是自学的。)  我从没怪过父亲当初的眼光短浅,我也从小生活在农村,深切理解中国朴实农民的踏实与勤奋,也从不做好高骛远和勉为其难的事。在求学及后来工作中,脑中时常会想起父母劳作的身影。朴实、善良、勤劳的影子一直在逼迫着我,不能松懈!背后总感觉两双眼睛在盯着我,不能懒惰!曾经,我有一段很反感父亲的做法,因为一有客人来,父亲总拿我炫耀一番:阿大又获奖学金啦,阿大大专毕业啦,阿大评上先进啦……后来理解了父亲,也就释然了。那是辛勤耕作一年的农民在面对收获时才会有的欣慰的笑声呵!也正是这笑声,让我继续有一种压力感,我得继续努力,好让父亲母亲看到更多的收获,再发出更多欣慰的笑声呵!  人生识字糊涂始,  勤苦甘甜唯自知。  待得清明虹霁出,  鹰击长空未有时。    
10:58:00, 7楼
      与子书(五) 谨言敏行说    孔老夫子说,君子要“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大概是二千年前的标准吧。在如今恐怕是行不大通的。现在是张扬自我、发展个性的社会,虽说保持“谦谦君子”风度仍受人景仰,而要实现自我价值,“讷于言”这一条肯定不行的。  现代社会人们交流范围日益扩大,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君子”和道德标准也在逐步修正,过分的“张扬”固然不对,只会闷头走路照样也要碰壁。会学习,一方面指的要认真,另方面指的要钻研方法。光“会学习”也不行,还要强体魄、健心理、增修养、添气质......现代社会或许没有“君子”标准,但立身处世不是简单了,而是对自身要求更高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作思考的行动即是蛮干,而光作思想斗争却不付诸行动永远不可能收获成果。谨于言,而敏于行。所谓“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说要减缓“行”的速度,更重要是为保证“行”的结果的正确。谨于言,也同样是为减少“祸从口出”的错误。  此为修身之基础。        
08:41:00, 8楼
    与子书(六) 磨砺是块点金石    李梓吾儿:  昨天听你说起老师,对其不满,原因之一是前天开家长会,时间半天,彼时全年级只你们一个班上了早自习。    为了多上了个早自习而郁郁?!而且听你那意思,全班“郁郁”的还不在少数!我听了感觉很惊讶,真不明白现在的孩子们怎么了,还有多大的承受能力?    先讲个我小时候的故事吧。二十多年前,我比你年纪还小,正月初五,正是大人孩子放假玩耍的时候,母亲却要带我和弟弟去地里划麦子(即将开春,经过一冬天雪水覆盖,麦田里泥土板结了一层硬壳,用耙划开,可使土地透气,有利麦苗生长)。我十来岁时也整天想着玩,何况这是过年!可又不敢违拗家长,和弟弟很不情愿地磨蹭到自家麦地,跟在母亲身后很不情愿地挥动四齿耙,耳边不时传来鞭炮噼啪声,远处还有几个穿着新衣的孩子牵着风筝在麦田里奔跑。(自己和弟弟的新衣都换下来了,来地里干活只好穿着旧衣服)。我和弟弟的心情,完全可以用“郁郁”来形容,实在想不明白家长为何要在过年时节还要做这种受苦受累的活?难道一年到头还没忙够累够?难道就为让我们哥俩来进行一次劳动锻炼?母亲什么也没说,只埋头干活,就跟平时每天来地里耕作一样。而我对童年的印象,便在这新年的鞭炮声和满目的青绿中定格。    自此,再过春节,便觉得很淡然,忽然觉得没了玩耍的兴致,再没了与小伙伴们疯跑的劲头。现在想来,人生中都会经历一些锻炼,吃苦也是一种锻炼。非经磨砺,不会成就一把好剑;人不吃苦,也不会成就靓丽的人生。作为一个只是小学毕业的农村妇女,我母亲大概也不会懂得用劳动来教育孩子的道理,她只凭着一腔朴素的对土地的深情耕作着,只觉得作为一个农民就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土地,就应该向土地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和所有的辛劳。而我和弟弟大概一直没树立天天在地里耕作的理想,所以至今,母亲仍会在劳动时抱怨我们不用心思。    所谓锻炼,难免要吃许多苦,难免要日复一日重复自己不甚喜欢的事,难免要牺牲许多自己玩耍娱乐的机会,难免要忍受非常不喜欢的“规矩”和要求,难免要付出克服纠正自己不觉得却又一时不想改的坏毛病坏习惯……而自身的进步和成长,也便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在播撒汗水的劳作中,在与艰难困苦的搏斗中,不知不觉走到了新的高度。人生许多时候,回首一下才知道当时自己该怎么做,可当时能有正确认识并坚持做到的时候并不多,所以人生会有遗憾。而所有的成功,无一不是建立在艰苦卓绝的奋斗的基础上的,永远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幻想着有着一日“灵光突现”或者“上帝照顾”的想法也是非常可笑的,想前进,要成功,除了积极努力,顽强付出,没有更好的途径。    生活在考验着我们,我们也在体验着生活,而经得住锻炼,受得了磨难,吃得了艰苦,是前进的基本法则。生活也很公平,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如果没收获你所期望的,不要抱怨太多,只怨自己努力不够。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只问耕耘,不求收获。因为,与其在整日的幻想与抱怨中虚度,倒不如抓紧时间做好自己的正事要紧,因为这是自己的责任。      
10:52:00, 9楼
      与子书(七)宝剑锋从磨砺出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不经历风吹雨打,怎能看到美丽的彩虹?人生如一场无止息的竞赛,少年时比拼搏,青年时比勤奋,中年时比智慧,都看时比耐力,不去体验付出的艰辛,也就不会品尝到收获的喜悦;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也就不会有气势如虹的胜利;不敢跨越层层险隘,就永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平淡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庸碌未尝不算一种生活,但真正的幸福,只有体味过收获的过程才感觉的更真切,平淡也并不是庸碌,无为的人生是消极的人生,无所为的生活是暗淡的生活。真正的强者,往往是在暗夜中发现亮色,于平淡中创造价值,变庸碌的日子为闪光的年华。    人天生是有堕性的,大概每一位小孩子,都把享受“好吃的”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坚持着做一件事,是件痛苦的事,日复一日的重复,也是对身心的极大考验。而所谓“锻炼”,就是在这种重复和单调中进行,身心能力的提升,也是必须要经历这种重复和单调的。苦中作乐的感觉,并不是每个坚持的人都能体味得到,只有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并坚持,直到有所收获,“快乐”的感觉,就是自己身心得到升华的一种感悟吧。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之所以有人抱怨命运不公,实在不是老天不照应,而只不过是机遇与他擦肩而过而其并不知觉。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其并没去观察和发现,首先是没能清楚、正确地认识自己,同时也无法或不曾正确、清晰地看待生活;其次,更重要的,是自己被日复一日的繁琐生活所遮掩,从而缺少了锻炼、提高和储备,即便机遇摆在面前,恐怕也无能力将之捡起。    人生是分层次的。唯有历经艰难刻苦的登攀,才能达到新的高度,回首时才会发觉,此前走过的路,比起今后要攀登的山峰,原来不过是几座小丘。这样不懈地攀爬前进,终于前进到一个又一个高点,境界随之开阔,思想随之提升,遇有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害怕,面临再高的山峰,照样敢于登攀。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目标的生活只会让人陷入迷惘,懈怠逃避的日子终将一事无成。少年人如喷薄而出的红日,有的是精神,有的是理想,有的是奋进的热情和希望,此时更需要的,是坚持,是不懈,是毅力,是不怕苦的劲头。一切的成功都来源于努力,因为,这世界,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      
08:53:00, 10楼
      与子书(八)危机人生    人的一生充满着危机,无论是考试、升学、就业、应聘、婚姻......时常会有面临危难、惴惴不安的时候,回想一下,好像这一辈子时不时地要接受“命运”的考验,无论你同意与否,危机总会周期性地“定期”到来,界时你唯一可做的,要么是积极应对,要么是等待命运的“宰割”。    危机的可怕来自于它的压力,压力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并没有做好接受压力的准备,或者你并没能力承受这份压力。危机的来临有其偶然性,而突如其来的危机却有着其发生的必然。逃避,或许躲得过一时,而最终,要不得不去原则通过更大压力更多险恶的危机。敢于面对,直面挑战,才是危机来临时唯一正确的出路。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人生平淡,默默无闻地过着重复的日子,而有人喜欢追求轰轰烈烈的生活,其结果却是麻烦不断、险像环生......无所谓哪种对理想的追求更高更好些,只要能使自己过得愉快,那就是适合自己的人生。生命的意义,全在你用自己的“哲学观”去把握,生命的价值,也确实没有非得以他人的赞赏作目标的必要。忙碌的人生或许你会觉得很累;轻闲的日子大概你会觉得无聊;平淡地一天天度过时,可能你还会觉得乏味。从另个角度说,没有危机的生活同样是一种危机,人是好奇有欲望且喜欢攀比的一种动物,得到的不愿珍惜,未得的却时常挂念,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让人免不了要去克服危机和困难,所谓成功的果实,都是历经坎坷排除艰险所得,由此,也让不少哲人总结出一大堆的“人生观”、“奋斗观”吧。    危机的应对,需要充足甚至长期的准备,或者说,克服危机,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实现。到考试了才知平时没有学习,到应聘时才知没有经验,到结婚后才知选错了对象,到遇麻烦了才知工作不够严密,到捅娄子了才知处事不够谨慎,到完败了才知事前不够努力,到人生钭逝才知此生不够勤奋......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危机洽谈室成为危机,全在你没有早早看到危机。    人并非先知先觉,你的一切努力,或许不为太远大的目标,甚或只想安于现状平平淡淡地一直过下去,但你须知,危机并不因你的害怕而远离,也不会因你的不觉而迟到。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你的一切努力的全部意义,或许都在于界时安危度过一场危机,最低标准,也要做到问心无愧,不必后悔。    抱怨,肯定是无济于事的,世界并不会因你的牢骚就改变“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现实,你无法改变世界,但你可以改善生活;你无法左右命运,但你可以把握人生;你不能获取更多,但你可以满足自己;你不能实现理想,但你可以转变心情。快乐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你摒弃烦恼后所剩余的那部分情感。时常让自己感觉郁闷的人肯定不是聪明的人,聪明人总会在危机到来前先有察觉,在烦恼降临时学会躲避。    也不要去幻想没有危机的人生,那不真实,更不现实。危机可以让人颤栗,也可以让人顽强。不在危机中爆发,就在危机中沦丧。人生前进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危机搏斗的过程,人生需要危机,危机伴随人生,危机重重的人生,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人生......      
09:38:00, 12楼
        与子书(九)谈静气      静气不仅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一种驾驭主观客观世界的能力。一事当前,临危不乱,自能产生出无限智慧,化解困难;心浮气乱之人,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误事。人为生活琐事而缠心,乃至思绪纷纷,被物欲所牵制。不能以理智主宰自己,不能洞察事物真谛。惟有静气,才能驾御自己,才能专注思考某一问题,继而获得智慧,改变客观世界。    静气是一种正气。要树立长远的、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坚持着并努力着,付出辛劳收获汗水的事会经常遇到,正气常存,便不会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不会被纷繁琐事所累,可以做到从容淡定,也可以做到顽强不懈。唯有“静”,才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观察生活,思索人生,从而创造更加完美的未来世界。    静气是一种勇气。每临大事,需要静心,需要认真思考;每遇烦恼,也需静心,分析原因,探求出路。“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手段、一条途径,静下来,才有可能找得着出路,才有可能为奋起找到方向。遇事能“静”,方显雄才智慧,是成大事者必备之素质。心浮气躁不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倒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遇事而静,或许更能考验一个人能否把握全局、处理疑难的信心和能力。    静气是一种志气。勤奋的人总为未来找目标,懒惰的人总为偷懒找理由。有理想的人,总是有着从容不迫的神情的,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时时都在努力,看似不慌不张,暗下却在坚定地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奋进。无志气的人,静不下心,坐不住板凳,每天忙忙碌碌,却一无收获,静不下,就只能是一事无成,忙碌的结果,只会是空耗生命。  静气是一种锐气。人生的路很漫长,需要克服的困难有许多;人生很坎坷,需要面对危难的时候有很多;人生很繁杂,需要理清头绪的时候有许多;人生很混沌,需要保持清醒的时候有很多。淡然处事未尝不是一种人生,可人生并不都是坦途,内心可以淡然,对人对己可以淡然,但处事必须要有锐气。有了“静”,才可保持一份清醒,于繁杂中理出思绪,于混沌中看到光明。喧嚣中的“静”不是为了淡然,而是为创新找出路径。消极的静默不值得回望,偷懒耍滑者不值得羡慕,有勇气,有智慧,才是成功的基石。    静气是一种才气。能“静”下来,也是一种才气,而且是大才气。大概无知者才会喧闹,智短者才想辩脱,唯有大智慧者,才会气定、神闲、洒脱。然而静气不是盛气,不是傲然之气,是胸中有丘壑而表面无文章。静气不是傻气,不是唯唯诺诺遇事退缩,不是好人主义闲事不管,更不是莽撞处事爱出风头,而是谨慎观察认真思考后的诚府,是运筹帷幄间的谋略与智慧。    天地间不可无正气,做事不可无志气,成长不可无锐气,前进不可无才气,临危不可无勇气,为人不可无静气。      
09:44:00, 13楼
        与子书(九)谈静气      静气不仅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一种驾驭主观客观世界的能力。一事当前,临危不乱,自能产生出无限智慧,化解困难;心浮气乱之人,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误事。人为生活琐事而缠心,乃至思绪纷纷,被物欲所牵制。不能以理智主宰自己,不能洞察事物真谛。惟有静气,才能驾御自己,才能专注思考某一问题,继而获得智慧,改变客观世界。    静气是一种正气。要树立长远的、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坚持着并努力着,付出辛劳收获汗水的事会经常遇到,正气常存,便不会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不会被纷繁琐事所累,可以做到从容淡定,也可以做到顽强不懈。唯有“静”,才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观察生活,思索人生,从而创造更加完美的未来世界。    静气是一种勇气。每临大事,需要静心,需要认真思考;每遇烦恼,也需静心,分析原因,探求出路。“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手段、一条途径,静下来,才有可能找得着出路,才有可能为奋起找到方向。遇事能“静”,方显雄才智慧,是成大事者必备之素质。心浮气躁不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倒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遇事而静,或许更能考验一个人能否把握全局、处理疑难的信心和能力。    静气是一种志气。勤奋的人总为未来找目标,懒惰的人总为偷懒找理由。有理想的人,总是有着从容不迫的神情的,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时时都在努力,看似不慌不张,暗下却在坚定地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奋进。无志气的人,静不下心,坐不住板凳,每天忙忙碌碌,却一无收获,静不下,就只能是一事无成,忙碌的结果,只会是空耗生命。  静气是一种锐气。人生的路很漫长,需要克服的困难有许多;人生很坎坷,需要面对危难的时候有很多;人生很繁杂,需要理清头绪的时候有许多;人生很混沌,需要保持清醒的时候有很多。淡然处事未尝不是一种人生,可人生并不都是坦途,内心可以淡然,对人对己可以淡然,但处事必须要有锐气。有了“静”,才可保持一份清醒,于繁杂中理出思绪,于混沌中看到光明。喧嚣中的“静”不是为了淡然,而是为创新找出路径。消极的静默不值得回望,偷懒耍滑者不值得羡慕,有勇气,有智慧,才是成功的基石。    静气是一种才气。能“静”下来,也是一种才气,而且是大才气。大概无知者才会喧闹,智短者才想辩脱,唯有大智慧者,才会气定、神闲、洒脱。然而静气不是盛气,不是傲然之气,是胸中有丘壑而表面无文章。静气不是傻气,不是唯唯诺诺遇事退缩,不是好人主义闲事不管,更不是莽撞处事爱出风头,而是谨慎观察认真思考后的诚府,是运筹帷幄间的谋略与智慧。    天地间不可无正气,做事不可无志气,成长不可无锐气,前进不可无才气,临危不可无勇气,为人不可无静气。      
11:29:00, 14楼
  与子书(十)关于中庸    
中庸历来被作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而不断遭受批判,而从现代观念看之,仍有可取之处。    
* 中庸是一种态度。中庸之态,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倨不恭,仰不承霞蔚之泽,俯不受甘露之惠,不作娇娇媚姿,不为碌碌蠹虫,恪守其职,履尽其能,中规守矩,始终如一。    
* 中庸是一种境界。海纳百川方能成其浩瀚,山积抔土才成其巍峨,胸怀天地才能成其广阔。能容人,且容人,容他人,容万人,容万物;容人之美,也要容人之失;容人之长,也要容人之短;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纳雅言,无以成真理;不容人之失,无以成优秀。  
* 中庸是一种品格。不炼自身,不可议论他人,不提高自己,何以炫耀世间?谨谨之德,谆谆之臆,拳拳之心,树理想,修道德,扩胸怀;不为外界所诱,不受内心焦躁之累,任尔八面来风,我自岿然有定。    
* 中庸是一种目标。有理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有目标的生活是前途光明的,有追求的日子是永远快乐的。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不狂傲不谛,不妄自菲薄,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真诚待人,用心做事。    
* 学中庸,并不是要消极对待。人生中会遇到许多的坎坷磨难,还有着数不清的矛盾与挫折,中庸之道,在于荆棘处开拓新路,于暗夜里寻找光明,于等待中积聚力量,于艰难中看到希望。    
* 学中庸,并不反对树立个性。如今是个性张扬的时代,有个性,就要有理想,有个性,就要有追求,有个性,就要有锐气。学有中庸的个性,而不是做个性的中庸。    
* 学中庸,并不是不再要积极奋斗。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是奋进的一代,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一代,应该是充满朝气、不服输、不畏难的一代。唯有敢闯,才能开拓,唯有敢试,才能创新,唯有敢做,才有可能成功。而学中庸,是一种积淀,是一种升华,是一道历经风雨后彩虹的美丽,是一盘清凉皓月当空的晶莹,是一轮喷薄而出红日照耀的绚烂。     学中庸,而不做平庸......  
14:16:00, 15楼
       与子书(十一)谈气质    气质这东西,有点虚无,好像抓不着摸不到。而事实上气质却又是非常实在的一种客观存在。站在路边,观察每一个眼前经过的人,或器宇轩昂,或猥琐自卑,或肃穆严谨,或嬉皮放任。心理学上将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类,似乎机械了些,只为分类和教学实用的方便,现实中的人,可要复杂得多。    气质是内在的一种不自觉的流露,是修养、学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并不是一时的表面功夫所能承载。气质不是学出来的,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所谓“熏陶”,即你得有那学习的榜样,知道什么东西是值得你努力借鉴的,哪些是不可取的,摒弃不足,汲取长处。装“酷”不是气质,“酷”当然可以算作一种个性,但绝不算一种气质,更不会被大众长期欣赏和喜爱,只算是偶尔博得他人一笑的小把戏罢了。小女生,更不可以“扮酷”为追求,那是一种无知的表现,离真正的气质南辕北辙了。    气质和修养密不可分,所以首先要提高修养,这不是一两个月的功夫,“修养”,更多时候与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有关,“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看书,多观察,多思考,要作为毕生的一种锻炼。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接近什么样的人,必定会受到感染,由此,交友一定要有选择。    品位决定气质。眼界的开阔,阅历的增加,都可能改变你对世界和他人的看法,也会影响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和处事的态度,只有多学,多看,多想,会发现和辨别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欣赏力、鉴别力也会得以提高。    要强化锻炼。长期坚持参加一种有益的活动,比如舞蹈,比如绘画,比如演讲,深入进去,会发觉你感受到了更多深刻的东西,自身在某些方面也增强了许多。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博学,唯有懂得多才会少走弯路,但在某些方面,一定要精通,唯有站得高,才能更深刻。    学会欣赏“美”。辨别“美”“丑”,区分“善”“恶”,好像是极简单的事,可现实中却极复杂,因为生活中的事,并不都能让人看得一清二楚,要树立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观念,于细微处提高洞察力,于关键处发现真与美。    自信最美。一个人的自信,来源于对世界的深刻认知,来源于对生活的良好憧憬,来源于对人生价值的奋力追求。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有自信才会有办法,有坚持才会有成果。自信是气质的良好表现,也是成功的关键。      优雅的女人最美。优雅是一种气质,不要自恃清高,不要不修边幅,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卖弄聪明,优雅是一种自然美。美,可以天生,气质却需修炼养成。    1、站:站一定要挺,抬头挺胸收腹,头别仰上天,胸别挺出去了,一切要平,而且不管在哪里,在哪种场合,只要是站就要保持这种形态,长久下来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如果你说不行,我站不出那效果,那就脚跟、臀部,两肩、后脑勺贴着墙,两手垂直下放,两腿并笼做立正姿势站上个半小时候,天天如此,不相信你站不出那效果来。     2、坐,坐姿一定要雅,上身要正,臀部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腿可以并笼向左或向右侧放,也可以一条腿搭在另条腿上,两腿自然下垂。但切忌不能两腿叉开,腿也不能翘椅子上。     3、走:抬头挺胸收腹,别总是低头数自己的脚指头。走在路上就把路当你家的,你的T型舞台,但也不是要你走的横行霸道,要走的旁若无人,目不斜视,走出自己的气势,不要急步流星,也不要走的生怕踩了路上的蚂蚁,不快不慢,稳稳当当。剩下的就是走姿了,可以纽,臀部的纽动更显你的腰姿,但不要上身全跟着动起来,给人看上去轻浮感,两手垂直,轻轻前后摇摆,别是走军姿,也不是走正步,要自然。     4、服装不一定要非是名牌,但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年龄,身材,要穿出自己的个性,一件好的衣服穿人家身上很好,但不一定就适合你穿。     5、要微笑,不要呆若木鸡,也不要笑的花枝乱颤。做不到笑不露齿,那就轻轻上扬一下你的嘴角。最重要的就是你的眼睛,听别人说话,或者跟人说话时一定要正视着人家,不要左顾右盼,眼睛心灵的一道闸门,从眼睛,可以看出你的心放在了什么地方。   气质由心生,保持自己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吧。        
14:39:00, 16楼
  与子书(十二)有一种信念叫坚持    有一种坚强叫淡然。  面对困难不弯腰,  遇到挫折不回头;  不因收获而自得,  不为失去而伤悲;  天阔地大,  昨日于我如浮云。    有一种成长叫痛苦。  忧伤的日子总是如此漫长,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  烦恼既然总要如期而至,  人生又怎能处处逃避?  前路荆棘,  唯有勇敢面对。    有一种信念叫坚持。  收获来自耕耘,  快乐源自奋斗;  唯有坚忍不拔之志,  方可承载不竭前进的动力;  坚定目标,  耐得住清苦和寂寞。    有一种成功叫顽强。  辉煌的时刻并不都是奇迹,  普通人同样能焕发耀眼的灿烂;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期望的结果,  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有成果,  心无旁鹜,  蜗牛照样能吃到甜葡萄。    有一种欢乐叫憧憬。  世界如此美丽,  生活五彩缤纷,  新的一天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每一分钟会发觉人生又丰富了一些。  青春激昂,  努力着是快乐的。                       
10:13:00, 19楼
        与子书(十三)新学年行为规范导读      要适应。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毕竟许多地方与原来环境、习惯、要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时候往往欣喜的时候不多,倒很容易产生抱怨心理,产生不良情绪。要知道,人在许多时候无法改变世界,那,只能改变自己,能做的,就是适应。学习标准要往高了看齐,生活待遇要往低了看齐,所有的艰难困苦,只当作一种锻炼和磨砺吧,所有取得成就的人,都有着历经艰难玉汝于成的磨难经历。    要低调。不要动辙就说“我从前在…的时候…”,英雄还不提当年勇呢,何况咱离“英雄”还很远。到一个新环境,都是个“新生”,永远都要从一年级开始,不要总认为自己懂得多,总想着事事处处超越别人。这世上划出任何一个无论大小的圈子,里面所有的人无论哪个都会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所以,不可傲然,不得凛然,不必萧然,退一步,自我感觉又提高了一层,心里偷着乐就是了,永远不要作出一副训导人指导人的样子,或许那样的时候,别人正在心里窃笑呢。    要自知。首先你是学生,所以学习是第一要务,旁的,不闻不问不看不说,人的精力有限,心思用在旁处多了,自然主业就会荒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清楚生活方向,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更要时时想着明天的计划。    要有目标。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的人生是难得未来的,不作计划的明天收获也不会太大。目标分三类,近期、中期、长期,不一定写在纸上天天背诵,但一定要放在心上时时记挂。找准目标,然后就是努力实现,前进的过程肯定是痛苦的,向上登攀也肯定会遇到许多坎坷与挫折,但快乐也正充满在这痛苦的前行中。    要自信。无自信就不自立。自信不光使人成功,自信更可以让人快乐,自信不是自大,不是“撑门面”式的炫耀,自信来源于勤奋耕耘,更多来自对自身和他人的审视和思考。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相信自己可以不断进步,相信自己可以超越他人,哈,自信可不是梦想,相信自己能做到,那只有去“做”,才有可能“做到”,不“做”,就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    要淡然。这世界是越来越浮躁了,花花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学校的象牙塔也难得清静,学生,学习,难得的是淡定,心不静哪学得进?学不进哪来的提高?所以,心里少装些事吧,专一些,精一些,思想集中一些,课业劲头再足一些,人生当激流勇进,年轻时更当闯荡天下,成就人生,在此一搏,努力!加油!      
08:17:00, 20楼
      与子书(十四)寄语新生  
   闺女上高中,与其约法三章。    不许进网吧。网络是个好工具,简直是万能的帮手;网络也是休闲好玩具,是消磨时间好地方,可,学生时期,人生黄金时代,光阴要消磨在这娱乐休闲中,太可惜,青年抓紧提高自身,将来走入社会,才会发觉开创世界有多难。何况,对自控力差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吸引力是太大了点,“洪水猛兽”有时候或许是一种真实。    不许与老师顶嘴。人或许都有过自负的时候,所以要时时要学做低调,国人的哲学就是中庸做人嘛,受人训导,先要审视自己,哪怕真是一种委屈,也用不着非得辩解,是金子总会闪光,优异个性的展现,往往并不必自己去争取,时间能证明一切。    不许谈恋爱。年轻时总以为自己长大了,总想什么事自己做主,但许多时候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做,人生难得的是超越自己,说明你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一些从没经历的问题。求学时期,高中又是最艰难阶段,务必全力以赴,人生的路还没正式开始,还不知道转到哪个方向,人生的新奇乐趣,还是留到将来去探求吧。       内侄上大学,寄予三点希望。  要珍惜时光。如果说青少年是人生黄金时代,那大学时期就是人生的钻石年代。刚到大学,或许会有不适应,压力减小,负担减轻,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并不少见。人生刚刚起步,一定要抓紧难得时光,学业要精,业务要熟,这都是将来成功的基础。挤时间多学点东西,多掌握几门技术,以后总会用得着。    要加强社会锻炼。从学校到社会是个巨大的门坎,许多人会不适应,进而影响整个人生的事业发展。正好趁相对课业压力小的间隙,参加些社会活动,丰富阅历,增长能力,哪怕是吃力不挣钱的事也要干,所有的艰苦奋斗,都将是你走上社会后才体味得到的宝贵财富。    不提倡谈恋爱。大学时不恋爱的,好像除了标准高眼光远就是条件差实在糟,而真正能将来继续相伴走入婚姻的并不多,所谓的大学爱情,只成为人生一段浪漫回忆了,要是把握不好,甚至有成为生活阴影的可能。要是把学生时代的恋爱当成一种游戏和历炼,那代价未免有点高。当然,要确实遇到情意相投善良本分可靠的,可以谈,但前提是真诚待人,不可游戏人生。                           
15:47:00, 21楼
                 与子书(十五)把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        有一句话:如果把每一天都当成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那你便会觉得非常充实,生活会变得很有意义。        还记得离开小学、离开初中时候的情形吧,所有的恩怨、所有的欢笑、所有的抱怨、所有的烦恼,统统抛开,只剩下无比的留恋与对往事的无尽怀想……如果你把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当成在学校的最后一天,那你还会觉得老师是反复唠叨的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跟同学为琐屑小事而斤斤计较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背后说他人的不是而不觉汗颜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一时冲动而去激怒他人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因为老师批评了你而觉得委屈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上课不集中精神思想开小差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偷懒懈怠而或者完不成作业却觉得无所谓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看到同学们勤奋学习而自己无动于衷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觉得上课学习当学生是件非常无聊非常令人难受的事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觉得这日子是如此漫长而成长令人烦恼么?如果是最后一天,你还会把这一天的时光浪费在无所事事庸庸无为中么?……        “如果……”的假设,终将变成现实,这“最后一天”,也终将到来,而更多时候,你虽然明白这道理,却仍日复一日庸懒懈怠,在漫长的“等待”中迎来这“最后一天”,然后再去体味最后一刻的难忘,而所有的悔恨、泪水,再换不来匆匆流逝的金色韶华,走出校门时的惆怅叹婉,与当初你踏入校门时的踌躇雄心相比,收获有几多?    青春年少时,都会时时有幻想,都想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那,有意义的人生,其实是由一个又一个“平庸”的日子组成的,过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天每一刻,那你的人生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不妨,把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当成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你的人生,必将创造出奇迹和精彩!      
17:19:00, 22楼
  与子书(十六)孩子,你长大了吗?             总以为自己长大了,什么都懂了,有自己主见了,可以自己决定了,可事实上,孩子,你长大了吗?      你是不是让家长、老师经常性地,为一件事甚至一件很小的事教导你,你却依然故我?要知道,长大的孩子,会虚心听取别人的忠告,只要对自己成长有利,就坚决及时纠正,孩子,你长大了吗?       你是不是竭尽全力刻苦努力了,是不是发挥出你最大的潜能,取得的成绩是不是令你自己满意?要知道,长大的孩子,学习是不必家长老师经常催的,作业是会认真完成的,课余是知道自己抓紧学习的,孩子,你长大了吗?       你是不是经常睡个懒觉,遇到难题就放下,课堂上搞不明白也不请教,心里总想着玩电脑打游戏?要知道,长大的孩子,从来不会懈怠,越是难题,越要努力克服,成长的过程,就是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孩子,你长大了吗?       你是不是偶尔跟老师家长顶嘴,是不是经常觉得看不惯同学的言行,是不是时常有“大不了……”的冲动?要知道,长大的孩子,首先是个尊重师长爱护同学的人,知道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懂得全面衡量他人,正确估价自己,真诚待人,认真做事。孩子,你长大了吗?       你是不是觉得犯些小错不算啥,说话不文明不算毛病,我行我素不算过错?要知道,长大的孩子,不会容忍自己犯错,表里如一,谨小慎微,严格自律。孩子,你长大了吗?       你是不是时常觉得人生很无趣,当个学生很苦恼,学习是件苦差事,不如天天游戏更快乐?要知道,长大的孩子,有理想有目标,学习、做事坚定,不会半途而废,不会随心所欲,在努力中探求新知,在汗水中收获快乐。孩子,你长大了吗?       你是不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是不是很少有埋头苦干的动力支撑,是不是没人督促就只想放松自己?要知道,长大的孩子,自己也是自己的导师,随时指导自己修正自己监督自己,自我加压,寻找动力,没有动力就变压力为动力,激励学习的劲头。孩子,你长大了吗?       你是不是时常觉得家长老师的要求太过严格,是不是时常觉得师长的言词过于严厉,是不是对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委屈?要知道,长大的孩子,是成熟睿智、宽容博爱的,是体谅他人的,是受到批评会正确审视自己同时理解他人的。孩子,你长大了吗?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是不是也有想不明白的困惑,是不是也有不知如何对待的烦恼?要知道,长大的孩子照样会遇到困难和烦恼,但会努力进行思考,积极求教师长,而不是冒然冲动行事,更不会说不负责任的话,做不计后果的事,因为,长大啦!       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吗?                            
10:03:00, 23楼
  与子书(十七)磨难是所好学校          换到个新环境,往往首先的感觉是不适应,老师不熟悉,同学不认识,住宿条件差,管理不一样,时时会让你感觉这也不喜欢,那也不舒服,甚至有时候很压抑。高中生,老师不再时时盯着你学习,感觉无所事事,以前是老师盯着时感觉不舒服,现在没人盯了,倒不知自己该干嘛了,自习的时候很多,明知学习任务很重,却不知学些什么,不知如何合理安排,人人都在埋头苦读,少了儿时的嬉闹顽皮,迷惘,孤独,萦绕于胸。      高中期,是少年向青年转变的时期,也是未成年向成年人转折的时期,马上就是成年人啦,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己学习,学会独立处事,学会独自奋斗,不是很正常的么?近些年,你不是经常觉得家长老师所说所做是错的么,是不合你的希冀的么,而现在,你正在有着更多的机会去锻炼,去实现你自己的梦想的时候啊,而独立学习,正是你实践的第一步。不要再指望老师手把手地教,家长作业时站在你身旁,一切要靠你自己,因为,你是“大人”啦。      现在外面正下着雪,这让我想起当初在乡中学上学时情景,离校5里地,骑自行车最怕下雪,坎坷坑凹,那一路上不知摔多少个跟头,后来只好推着车走,雪末灌进鞋子,冻得没了知觉,可很兴奋,到学校头上冒着白气,不觉得苦,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啊。班里50多人,想来多数都是很兴奋很快乐的吧,而怎么你就会感觉孤独压抑?想过原因么?那恐怕是一直以来你的求学生活太过安逸了吧,不比较就不觉得难过,不比较也就不知幸福快乐是何种感觉。至今,我很感谢曾经艰苦的求学经历,难忘的片断很多,雪夜上学,浇地时带着英语书,冬天里坐在被窝里看书到深夜……或许你觉得,现在啥年代了,新世纪的孩子再不用那样受苦了呗,是,确实,我当初听我的父亲讲述他们年少时的吃苦经历时,也是这么说的,可学习是件苦差事,竞争如此激烈,没有坚忍不拔的斗志,就难得卓越不群的收获啊。      你无法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善心境;你不能指使他人,可你可以主宰自己;你不能期盼奇迹,只有踏实登攀;你不可寄望侥幸,唯有扎实奋进;你不必苛求现实的残酷,只有自己创出的成就才更感觉辉煌。经受风雨,才会看到彩虹的美丽;历经过磨难,才知道幸福的可贵;吃过苦中苦,才更懂得快乐的含义。咀嚼磨难,不是为享受恣虐的痛苦;勤奋刻苦,也并不只是一时冲动。苦难可以增强你的毅力,受累可以磨练你的意志,一个刚强的人,肯定都经历过锤打和磨练,一个幸福的人,是因为经受过不幸才懂得珍惜,而所有的成功,必然来自凤凰涅盘的浴火重生。                          雪  
13:41:00, 25楼
  与子书(十八)静下来            有人说,如今社会人们一个月接触的信息量,要比古代时候人一生接触的信息量还大。确实,在一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电脑、电影、网络、收音机、MP3、报纸杂志,甚至没有电灯、汽车、自行车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人的活动范围是狭小的,认知的世界很小,内心是纯净的,顶多来个杞人忧天似的幻想,不大会有如今无论大人孩子都时常有的压抑、苦闷、欲望和太多的期待。或许无知所以无畏,但我更觉得是因为无可为才更有可为。不受来自各方信息的滋扰,就可以专注自己该做的事想做的事,没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就可以坚持不懈地从行动上、心灵上朝着自己的目标奔进。古代圣贤的百家学说、诗词文赋的辉煌成就、传世奇珍的巧夺天工,无不证明着人类的智慧,而这智慧的得来,无不是于寂寂中辛勤探索耕耘的结果。      现代人处在这五花八门的锦簇世界,按说是欣慰的、惊喜的、快乐的,耳之所娱,视之所媚,身之所游,比古代人不知享乐了多少倍,可现代人好像更孤独,更压抑,更烦燥。有了电视,就每天定时把自己蜷在沙发上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另一个故事共悲喜;有了手机,就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把自己的心放在这地球上不定哪一个角落;有了网络,天涯咫尺不再是神话,世界一下子缩小到你心里,或者是你的心一大子大到装得下整个世界;有了天气预报,你会时时关心着明天自己要穿什么衣服;有了新闻,你便沉浸在了与人谈论关于这离奇古怪神幻莫测的地球村的苦乐悲喜……累,实在累。可猛然间,自己的目标在哪?自己的路在哪?自己的脚和手在哪?脑子在哪?只成为偶尔想起的某个符号罢了。整日昏昏,确实没想着什么,可也确实没有整日在盯紧着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时时迷惑,确实没忧虑着什么,可也确实没有为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而探索。精神不集中,因为集中不起来,因为心中装的五花八门太多,并没想着去关注谁,可事实上哪样也没落下;学习无成效,因为不够专注,因为投入精力时间不足,时时抱着侥幸心理,可成绩实在是件付出与收获成比例的事。      心静才能常开卷,才能读得进,解得透,记得住;心静才能认识自我,才能知得失,明方向,强信心;心静才能看得远,才能抗风雨,保冷静,超自我。       
10:24:00, 26楼
       与子书(十九)无悔的人生         胜负皆美。古人有“不以成败论英雄”之说,为何?人生之路漫长,要翻越无数的高山大河,一时一地的胜利或失败,并不说明什么,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强者。爱迪生当初在经历上千次失败后,仍然坚持试着寻找,终于发现能够长时间持续燃烧的灯丝材料。他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与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意思为:失败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年轻人生处在寻找自己人生的路口上,到底如何走,没人能给出完美答案,只有勇敢闯勇于试,更多时候是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一种“收获”,因为确实是收获了一种对你来说“此路不通”的经验哪。面对一时的失利,消沉只会让你一蹶不振,迷惘使你看不到未来和方向,抱怨更抵消了你重头再来的信心和勇气。胜利的辉煌总是短暂,因为攀登的路永没有尽头。失利也没那么可怕,因为除了“重新来过”,许多时候意味着你可以做更多新的选择。只要保持一股朝气,拥有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努力,终将有你收获灿烂阳光的一刻。                 心想可以事成。人们常说“祝你心想事成。”这不光是一种良好祝愿和期待,更是一种“事实”。现实中所有的“成功”,无一不是因为心有所想并经过艰苦奋斗然后得来的。“心想”,即谓确定目标,努力是谓过程,“事成”乃是结果。心不想而盼事成,那是画饼充饥式的自愚自乐。没有目标,不去深究,那“事成”便只是一种幻想。所以“心想”并不是空想,必须有所深思,有所行动,有所作为,然后“事成”也将成为一种必然。                 成功三要素。成功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实现既定目标后自我满足的感觉。一个成功的人,就是能不断完成自己目标的人。西方的现代成功学将成功的条件定义为:信念、机遇、动力。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第一他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他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第三他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要成功就要具备理解力、执行力、修正力。而我们中国将成功的要素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天时,讲的是客观条件,指绝对超强的能力,是“绝对”的因素,或者说是纵向比较来说最适宜的情况;地利,是相对的优势,横向相比突出有利的方面;人和,就是人心,“和”,是一种顺应自然、乘势而为从而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人和”是发自内心而又独立存在的因素,也是决定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条件。人人盼望成功,历经百转千回,有人甚至祈求上苍,好像有了上天的保佑,“这事总该成了吧。”《易经》上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求得这一上上签,就万事大吉,可以坐等天上掉馅饼了么?否。“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孔子的这一解释,就说明有了天时和地利,还要顺应时势,靠自己的顽强努力去争取成功。我们常说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而准备,只有平时加强锻炼,掌握知识技能,增强修养见识,机遇来临时,才能比别人更早发现,才更有能力从竞争中抓住机遇。                 人生无悔。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每一天我们都是活在当下,只有抓住现在,积极努力,才能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或许你的每一步努力并不一定都获得成功,甚至也并不是每一次尝试都有结果,但唯有坚持,朝着目标努力,终有收获的一天。人生是短暂的,但如果只是平庸地度过,又或许会嫌它太长了。失利一次,不能消沉,不必抱怨,换个角度,或许会有新发现,“如果断了一条腿,你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两条腿;如果断了两条腿,你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的脖子;如果断了脖子,那,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这笑话中或许也在阐释着幸福的含义,幸福,只不过是一种感觉,别人眼中的幸福,让你亲身感受,未必不是一种折磨。同样,一味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而自己不加倍努力,只不过徒增烦恼懊恼而已。失利,只表示你曾经的付出只不过是一次预演,真正的辉煌,就在你再一次勇敢地站在起跑线上。           
11:22:00, 27楼
      与子书(二十一)追星说                 明星,自古以来从不缺少“粉丝”,追星,从来就是一件兴盛事,只关乎个人喜好,无论男女,无论年龄,无论阶级,都有当“粉丝”的资格。        明星只是一种传说。有人聚集的地方就会出明星,越站在远处越能看到其光芒的闪耀,而近在“星”旁的人更多看到的则是一种“人性”的普通。所以追星族历来都是不熟悉明星不了解明星的。哪怕熟知了明星的喜怒哀乐,掌握了明星的衣食住行,甚至追到了“星”的每时每刻行踪,那也只是一种远远地“外观”,仍未能走进“星”的光环内,因为距离,所以美丽,因为只是“传说”,所以更增其诱人的魅力。        追星也是一种追求。每一个明星的成功,都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得到一时的机遇是其偶然,而长期的努力、坚持、提升自己,则是“闪光”的必要条件,没有长期的基础积累,仅凭“贵人”的发现而自身不努力,这样的“狗屎运”并不是每个星星都会遇到的。所以闪光的“星”都是出类拔萃者,都是本行业中的排头兵,也只有自身卓有建树,才能被更多人认可,也才能持久地放射光芒。追星者,也正是受这份“光芒”所吸引,像被磁石吸引一样聚拢在其周围,所以追星者追的不是“星”而是其“光芒”。人人皆有一颗向上的心,人人都曾幻想自己的人生也闪耀一下,向“星”靠拢,向“星”学习,踏着星光奔出自己的路,或许也是一种成功的捷径吧。        恒星才是真正的“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状元都是行业里的“星”,都会得到追随者的赏识和期待,“星光”辅射范围和持久性是与其“技术含量”成正比的,大脑比外表更卓越,所以大家、大师能够泽被万代,他们才是真正的“星”,是恒星,而如今迷惑了众多少男少女的娱乐明星,顶多算“流星”罢。世界需要有恒星,持久的光芒指引我们的方向,世界也需要流星,缤纷的色彩装点出丰富的生活。追星就要追“恒星”,因其位置固定,不会像“流星”一样漂忽不定,让你迷失了方向;因其有着永远引人的持久光芒,给人永远不竭的前进动力。而“流星”在咱这口语里又叫“贼星”,只看这名称,你还会追么?        人人皆可成明星。明星本是普通人,只要你努力,也可以发出光芒。做不到“恒星”、“巨星”,那做个小小的星吧,孜孜以求时,心中常存启明星,有它在,你不会迷失方向;失意困惑时,要学习超新星,坚持度过困难,就会迎来爆发闪耀的辉煌;他人遇到危难帮助一下,举手之劳的事,会在你心中点燃一颗新星,哪怕是荧火般闪亮,也会照亮你前进的征程。“星”的光芒是自身发出来的,没有积聚,哪有喷发?没有播种,哪有收获?没有辛劳,哪有光与热?今天的禹禹独行,正是竞力拼搏的时刻,现在的尝遍甘苦,正是锻造“必然”的必须程序。哪怕永远只做普通人,没有星光,也要发热,暖自己,暖家人,暖他人,人人都发出光与热,世界便是温暖的。                     
11:21:00, 28楼
      与子书(二十)多动脑             勤思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成为一习惯        善思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论语》开篇首章首句,当初在学到这句时,书上注解为:学习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可我当时的切身感受,学习本是件费心劳神的事了,复习更加枯燥不堪,哪来的“快乐”可言?后来了解历史多点,觉得孔子那时代能学点知识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参加学习当上学生,估计是件很荣耀的事,当然学习要下功夫并不以为苦了。孔子自己也把学习和教育当成毕生奉行的事业,好学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开篇论“学”,抓住了孔子学说的关键与纲要。南怀瑾《论语别裁》将其解释为:“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语译注》解为:“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这就有点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味道了,学以致用,有所成就,确实更应该成为高兴的理由。而台湾曾仕强教授理解为:“把学习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实践,养成习惯,不是很喜悦吗?”学习成为习惯,能力自然得到提升,也是应该快乐一下的。看来温习、练习、实习再到成为习惯,这过程都应该是轻松的快乐的,这不就是学习的整个过程么?不就是个人成长的过程么?可见学习成为习惯,能力便会得到增强,思考成为习惯,知识便能得以贯通。        学会提问。小时候学到杜甫的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句》),书上解释为“有钱的人家酒肉多的吃不完都放臭了,而同时路边有冻死的人。”让我们顿生阶级仇恨之心。可细思考,不对呀,冻死人肯定是冬天,而酒肉发臭冬天是很难发生的吧。再查资料,原来这“臭”有两种读音,在这里应读xiu,在古代这个xiu有两种含义,一是味道。如“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诗经·大雅·文王》”。俗语所说“乳臭未干”也是“味道”的意思。二是香气。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系辞上》”。如此,把古代有钱人让酒肉发臭的想法,不过是一种“想当然”的庸俗嫉妒心理罢了。结合这首诗的前后几句:“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里的“臭”作“香气”解释,才更符合诗句本意,同时,照样反映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现实哪。        不人云亦云。如今追星的孩子多,把“星”奉为神明的不在少数,而“星”也不过是普通人,“星”也照样会有错误。如某著名“天王”有首歌《冰雨》其中有“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你就像一个刽子手把我出卖”,当时我就纳闷,他怎么把刽子手唱成“kuai(筷)子手”,而且唱遍全国,人人皆唱“筷子手”。可翻遍字典,“刽”字并无kuai音,好像古音中也无此发声。再查,有人说粤语中的“刽”读音接近“筷”。可,这位天王在这首歌中用的是普通话吧……呵呵,看来,“星”们也不会是永远正确,追星,也不要迷信。        遇事先闭口。心直口快历来被认为是为人真诚态度实在的表现,可许多时候,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遇事一冲动,说话就不过脑子,说出的话往往事后后悔,可已经晚矣。正确的思想,应该来自深思熟虑,古人说“三思而后行”,也包括“三思而后说”。尤其遇到突发情况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闭上嘴。只有闭上嘴,才能静下心来动脑,在全面衡量后说出的话,才最符合你的真实想法。        动脑是件快乐事。我们处在一个观念多元、思维迸进的时代,多思考定能助我们每个人收获智慧和幸福。差异的世界是美好的,差异的思想也是珍贵的,只有充分尊重差异,才能和谐的处理好不同群体,个体之间的关系。思考是人类的天赋,应当被充分的利用,没有创造性的思考,社会便不会进步。思考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具有充分的问题意识,勤奋地不懈思考,才能获得智慧。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错综的细枝末节常常让人筋疲力尽,忙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常常被忽视。静心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找回自己,不至于在现代社会中迷失自我。        勤于思考,生活更有广度;善于思考,人生更有深度。                                       
08:08:00, 31楼
      与子书(二十二)德为人之本                                以德为本。要想树木长得茂盛,就要栽好它的根;要想泉水流得远,就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而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注重自身的才能和品德。品德和才能的关系,就好比是树与根、泉与源,离开品德的才能,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其发挥必然受到阻碍。所以一个人的成长,必然要“以德为本”,孔子学说的中心是“仁”,其中心思想也即是克己复礼,坚持节操。《道德经》上说“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意思是:品德好的人绝不会执著功德和名利,只有品德不好的人才会计较功德和名利。初学的人行善,难免会执著善相,等修养的功夫纯熟以后,就可超越名相的束缚和牵累了。          学习《中庸》。“好学近乎知(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以前把中庸之道说成是无原则和稀泥,这是曲解。中庸就是要守正道,不偏颇,这是很高的修养境界。要加强学习。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境界虽有不同,但最终效果是一样的。很少有人能够生而知之,但可以学习,学思明理,择善而从。困而后知学,照样可以学以致用。要加强锻炼。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到知行合一,积善成德。要“知耻”。人有羞耻之心,能够自我批评,这需要勇气。胡锦涛主席提出“八荣八耻”,就要提倡“知耻近乎勇”的精神,我们每一名干部,也要这种“知耻”精神,更要有审视不足,提升自己的勇气。          做有“德行”的人。一个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是快乐的人。对生活不奢望,对未来不幻想,对他人不妒忌。“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增广贤文》)”;一个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是心胸宽阔的人。顺境时,淡然处之,决不会傲慢狂妄,得意忘形;逆境时,泰然处之,决不会垂头丧气,意志消沉;一个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是有魅力的人。恭敬谦虚、蔼然可亲、诚实忠信、仁爱善良、光明磊落、正直公道、乐于助人。是良师、是益友、是兄弟;一个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是有所成就的人。勤奋认真,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举轻若重,精益求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有德者,最终一定是成功者。          欲登高者,须善修其身;欲涉远者,须善养其德!                                                  
16:25:00, 32楼
      与子书(二十三)抓住现在                昨天已然成为历史,明天还未到来,你能做好的只有今天。      今天是最真实的。不会因你的忙忙碌碌而延长一分,也不因你的昏昏昭昭而缩短一秒,不会为你的日夜勤苦停步,也不会为你的旦夕忧伤倒流。你或许没有生来口含宝玉锦衣玉食烈火烹油的命运,也没有居无定所食不裹腹凄凄惶惶的人生。趾高气扬者与委靡自卑者拥有同样的今天,生命的长度相同,而人生的质量不同。上帝给予了每个人同样的生命不同的命运相同的结束,也给予了每个人不同的昨天相同的现在不同的明天。你无法改变昨天,历史只有被铭记;你也无法掠夺未来,明天只能去争取;唯有今天属于你,做好今天,有可能弥补昨日的遗憾,更可能左右明天的方向。        相同的今天不同的人生。圣人跟伟人同样是普通人,之所以伟大,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努力抓住了每一个今天。庸庸碌碌者只知打发无聊的时光,勤奋敬业者总在挤出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上天是公平的,人人都有着转折命运的机遇,而只有勤奋不懈者才有可能看到这不期而至的转折,也只有长期坚持准备者才有可能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收获来自辛劳,所有的前辈给了我们无数的榜样,钱钟书曾把英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读得滚瓜烂熟”。1969年下放在干校时,把偷偷带去的《韦氏英语大辞典》从头到尾看了三遍,对每个词条都作了认真审读和详尽评注,甚至修改、补充、更正,旁征博引,几千页的书页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工整的蝇头小字,等于是重新“修订”了这部辞书。以至后来有学生请教,可以准确说出某个单词在在辞典的多少页。郭沫若能将百万字的《红楼梦》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这要何等功夫?同样人生不过百年,为何有人能成为专家、学者、乃至伟人、圣人,而更多仍是泯然众人?恐怕主要还在自己,每天只在“羡”而不去“渔”。        做有思想的人。国人很是重视祖先崇拜,可上溯三代,很少有人叫得出先辈的名字,为何?不是后辈不用心,而是总结一下,实在是先辈无甚令后代铭记之处。世上自认为傻瓜的没有几个,可一生浑浑噩噩者不在少数。自觉得聪明者大有人在,而真正能清醒把握自己人生方向者又有几人?“人最难的是打败自己”。不是自己难以超越,而是不超越自己,就永远不可能进步。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并抓住现在的人,才有可能不断向前迈进。把握现在,首先要学会思考,聪明人总是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教训,从自己历程中总结经验。有思想、会思考、善决断,才是真正的清醒者。      无视今天者,明天会像昨日一样依旧暗淡,把握今天者,明天会比今天更加灿烂。     日      
11:23:00, 33楼
    与子书(二十四)坚持到底          (引:昨夜有梦,于山峦冰峰上奔跑,忽遇江河奔流,天崩地陷,害怕惊慌自不待说,顺流而下则万劫不复矣,拼劲抓住一颗稻草,得见天日。)          人生是曲折的过程,有高峰就会有低谷。时常会有感觉无力、无助、甚至莫名地绝望的恐慌。既然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坎坷也就成为自然,既然失落不可避免,那努力,并等待下一次机会,也便是处置绝望的最好办法。      “坚持就是胜利。”同样,失败落拓者,多是因为没能坚持到最后。坚持不是维持,也不是持续不动,而且,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是寻求突破的关键时刻,失败者总为失败找理由。勇敢者越是在艰苦面前,越能激发奋进和转折的勇气,最终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可见成功有时候就是能不能在最艰难的时候让自己再坚持一下。       据说是日本人的研究,人的情绪、智力和体力是周期性循环的,三者周期各不相同,大概20到30天左右一个周期的样子,所以我们便时常会感觉几天愁苦几天轻快,时而愚钝时而灵光,有时疲惫有时充满活力。处在智力、体力的高峰,每天激情荡漾活力四射,有使不完的劲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过一阵子却又萎靡不振诸事提不起精神,丢三拉四,曾经解决的难题再次遇到却又无从理出头绪了。时时感觉烦恼,就是因为痛苦的感觉给人的印象要比快乐的感觉深刻得多,所以我们只记住了漫漫长夜,而对黎明的感觉轻淡了。      遇到困苦的原因有时候是因为钻进了死胡同,再坚持下去的话,无论多久也不会见到阳光,所以在困苦中不是坐以待毙而只能是勇猛奋进作顽强的搏斗。这世上没有什么神奇,别人能做到的你照样可以做到,需要的只不过是努力发挥潜能。所有的竞技,不都是在不停地无限地挖掘着人的潜能么?自有人类以来,从没停止过,各项潜能的极限,也从没达到过。超越自己是最难的,是因为要超越从前的自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承受更多的痛苦,但这些与跨上新的台阶俯仰天地的轻松愉悦相比,总是可以令人欣慰的。      坚持的最大动力是信念。仅为山顶美景的诱惑,恐怕没几人能攀登到险峻的高峰,所有的登山者,也并不为欣赏山顶的绝景。自信者有恒力。目标的引诱并不能成为最终动力,只有自身的不断鞭策才能让潜能无限地发挥。坚信自己做得到,付诸努力,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成功,这便是成功的简单法则。      相信自己做得到,那你一定做得到,剩下的,就是坚持,再坚持,再坚持……             
18:10:00, 34楼
  与子书(二十五)说命运               “命运”这东西,喜欢与人捉迷藏,“有心栽花花不开”的事常有,有“命”无“运”的感叹大有人在。同样的“命”,却各有不同的“运”。同样的起点,不同的终点。时常有人抱怨运气差,其实人人都在“运”着一口“气”,运得好就叫“运气”好,运得不好就叫“运气”不好。这就是所谓“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吧。                       性格决定命运。同样看到始皇赢政的威仪赫赫,刘邦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而项羽直抒胸臆:“彼可取而代之。”性格差异立现,项羽是个直爽人,头脑简单,想什么就直说出来。而刘邦这家伙就可称得上老狐狸了,当然他也想当皇帝,只不过为人含蓄,不到一定时候不表现出来罢了,而当功成名就,也马上开始抒发感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何等洋洋自得!而项羽兵败,本不至自杀,是要求完美的性格害了他,顺境时踌躇满志,困境中只会感叹“虞姬虞姬若奈何?”终于成就了刘邦这个小瘪三。以至一千后的杜牧还为项羽不平,“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要不是性格决然,历史肯定要重写呢。                       性格无所谓好坏,而命运的决定因素仍在自身,有“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之说,而坚毅,恐怕是所有不屈者完成命运转折的不朽例子。从上古的伏曦氏到司马迁到现代的张海迪,从外国的贝多芬、海伦·凯勒到当代的斯蒂芬·霍金,无一不是“扼住命运的咽喉”,以顽强抒写着永恒的篇章。                       人类从成为“人”那天起,就开始了“命运”这一严肃命题的思考,想不通,便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宿命说”。因果关系、前定法则、历史决定等等都被拉来当作“命运”的“上帝”。自己决定不了,便干脆不费心了,统统都交由上帝他老人家去统筹安排得了。反正自有耶稣、如来、安拉及各位全知全会无所不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神仙接应,芸芸众生只要把自己愿望祈祷一番,然后自我鉴定曰“阿门!”自有天使将命运转折消息特快专递到诸位“阿拉”那里了。然后,一切自有天定呗。所以有“五十而知天命”之说,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想啥就是啥,也不太容易奋斗就一定达到目标,等到五十岁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理想实现与否,那一切只归于“天本来就这么安排”的吧。而五十岁之前,所有的努力,好像都在探究“天”是如何给我安排的?现代人寿命比两千年前要长得多,五十岁并不是奋斗的终点,但终究明白了“命运”是咋回事。顺势而为,是为君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叫自作自受。学会“知其不可奈而安之若命”,便可收获一份坦然。                       命由天定,运由己生。每天的努力,好像改变不了什么,可确确实实已经改变了。我们也许改变不了命运,不过我们可以去选择,选择我们喜欢的,选择适合我们的,选择那些无论可不可以选择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你自己想改变命运,那么就没有人能主导你的命运,只有你自己可以,关键是你肯不肯改变。                                                            
10:38:00, 35楼
  与子书(二十六)烦恼也是生产力                           烦恼是件可恶的事。逃不掉,绕不开,躲不了,而且还会定期不定期不请自来,面对吧,很痛苦,逃避吧,处在社会中,走到哪都会照样有烦恼,躲得一时,躲不了一世,早晚要与烦恼针锋相对。年轻时,不懂烦恼为何物,甚至还要“欲赋新词强说愁”,下番力气去寻找烦恼的感觉,为的在咀嚼痛与伤的滋味中激发创作的灵感。从这点来看,烦恼可真的要算“生产力”了。                       有则笑话:“幼儿园老师发现有个小朋友在抽烟,问‘为啥要抽烟?’,答‘祖国未能统一,心情比较郁闷……’”长大些,家长的唠叨、老师的教导、成长中的解不开的思想疙瘩,都会莫名其妙引发一番抑郁;等步入成年,年纪越大,会发现烦恼越多,病痛的折磨、人际的纷扰、工作的压抑、感情的纠结、理想的变幻、成功的艰辛……看周围的人,特别是成功者的简历,几岁脱颖而出,哪一年获得奖励,哪年成为行业领袖,哪年站到更高台阶上,人生好似一帆风顺,直线上升,而回望自身,印象深刻的,恐怕更多是痛苦的记忆和艰辛中跋涉的印迹,偶有小得,自感跟自己长久艰巨的付出比,仍感上天太不眷顾。                       人是不知满足的动物,从某种角度说,正是这种“不知足”,才有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明创造,每一点滴的文明进步,都是因为“不满足”进而探索又经长期艰苦奋斗获得的,因为不满足双脚走路的艰辛,所以才有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因为不满足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所以才有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因为不满足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所以才有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进步。如果我们的祖先真的是“知足常乐”的家伙,那几万年过来,我们或许至今仍在茹毛饮血、餐风宿露而自得其乐呢。                       烦恼,“百度”上解释为“名词,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人或事。也可以作形容词,指不顺心不畅快,烦闷苦恼。”佛教中将烦恼解释为“迷惑不觉”。即头脑中被太多的贪、痴、嗔所占据,而适合自己的东西,自己该真正追求的东西,被遮蔽了看不到了。所以烦恼是一种“迷惑”状态。                       有一个关于烦恼的公式:           W=D/B           这里,W表示烦恼,D表示欲望,B表示实现欲望的有效行为。可见,欲望越大,烦恼愈多。同时,有目标却没有积极有效地努力,那同样达不到效果。由此,想减少烦恼,要么减少欲望,要么加倍努力。没有欲望便没有烦恼,欲望要减为零,那恐怕人人都只好当和尚尼姑去了,即便和尚尼姑也有追求,整日想着“修成正果”嘛。从公式来看,欲望变得无穷小,而努力加倍到无穷大,那烦恼便可以接近无穷小,那大概就可以算是“成功”了吧。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彼此交织在一起,产生各种情绪,互相转换之间就产生了烦恼。烦恼是必经的一个过程,它在锻炼着我们的心智,如果人离开了烦恼,或许人也就没有了上进心,就没有了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动力,无忧便无虑,脑子也就秀逗了。而进取心是从烦恼开始的,烦恼正是我们树立目标勇往直前的催化剂,化解烦恼的过程,也便是前进的过程。有烦恼,正说明我们还有期望,更需要加倍地努力。          日      
15:29:00, 36楼
  与子书(二十七)努力请从今日始                         往往是,决心已定,却日复一日,仍在重复从前的故事,所谓决心,只是一时心理活动的表达罢了。那为什么要下决心?正因对旧世界的决断,是新生活的开始宣言。反思若没有效果,那便是缺少勇往直前的勇气。                         人是有惰性的。生在安逸中,很少有人愿意专门找些“苦”来尝尝,而所有在困苦中艰难爬行的人,都为的早日跳出苦海到达安逸。所以,悠闲的日子造就不出人才,能力的提高只能在艰难困苦中磨励。年轻人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总觉得自己可以创造新世界,不惧怕一切艰难险阻,这是人生成功的最大依靠,也是抵抗压力的最大动力,很多时候,愈有压力,抵抗越有力,压力,成为克服困难增强能力提高自己的催化剂。所有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历经千难万险冲破重重阻碍才有些微的进步,或许世上更多的普通人,收获的点滴无法跟巨大的付出成比例,但不努力,躺在温柔乡里,梦想便永无实现的一天。                         人人都会有转变命运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把握,机遇只为有准备者而准备。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平时勤苦努力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才有可能胜出,竞争时代,一切靠努力才能争取,多数人并不是甘于失败,而只不过日常时候懈怠了自己,总是在看到别人吃苦时麻木不仁,看到他人享乐时感觉自己太累。总觉得大家差不多,如果把日常对他人勤苦的麻木变做自身坚持的动力,那就会少了失利时“他凭什么?”的感叹。                   反思,为的转变,如若没有效果,说明反思并不到位,更主要在于没有将反思成果付诸行动。总是在做思想的巨人同时又是行动的矮子。要是对失败也变得麻木,那未来的成功只会是梦中花朵。                   努力,请从现在开始!                         日  
10:10:00, 37楼
  与子书(二十八)一切终将过去                             古代所罗门国王有一天突发奇想,召集国内最有才学的大臣说:你去帮我找一件东西,能让快乐的人变得忧愁,同时能让忧伤的人变得快乐,找不到就不要回来。大臣走遍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却一无所获。疲惫的大臣这天来到小镇上一个铁匠铺前休息,将自己所遇告诉铁匠,铁匠说我可以帮你,很快打了个戒指,上面刻了一句话,绝望的大臣一看立刻兴奋起来,马上回到王宫复命。正在观看歌舞娱乐的国王看到戒指,顿时变得忧伤起来。原来,那上面刻着:这一切终将过去。                           俄罗斯民族诗人普希金有过同样的表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快乐的时刻总是短暂,忧伤的日子不会是永远,世界正因无穷变幻才更加精彩,生活因有幸福的憧憬才让人在忧郁中看到希望,现实因有挫折的锤炼才让人不敢稍有懈怠。平淡中不必感慨生活的无奈,经历过轰轰烈烈才知道平淡原来是如此幸福和安然;哀伤时不必难过消沉,风雨后的彩虹会更加炫烂美丽;得意时不可忘形,要知道得与失有时候只在一念之间;收获时更该想想跋涉的艰难,更要看到山外之山天外之天,在你怡然自得时,别人或许已经取得更大的成功了。在逆境中保持清醒,顺境中看到危机,于平淡中坚持梦想,荆棘处开拓新路。                         老子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管你是否喜欢,快乐总是转瞬即逝,烦恼总会不期而至。不管你是否准备好,终有一天一切都会结束,不再有旭日东升,不再有璀璨星空,你所为之努力奋斗得来的一切,不论是举世无双的珍宝还是一文不值的破烂,都将与你无关,所有的财富名利都成过眼云烟,仇恨、挫折、嫉妒、希望、雄心和计划全部终止,那曾经承载了万丈激情的爱情友情亲情,也会成为缥缈的风景,不必再为自己不是貌美如花或不够才华横溢而苦恼,不管你拥有的还是亏欠的都不重要了。                         有一天,这一切终将过去……                                          日  
18:57:00, 39楼
  与子书(二十九)当梦想照进现实         小时候,得到个苹果就很快乐了;上学了,羡慕同学的新书包,自己也有一个,就很高兴了;别人穿了新衣服,觉得自己穿一件,一定很漂亮;曾经为别的班级老师提前放学,而自己仍坐在教室而郁闷;也曾为家长不兑现当初的承诺而“气愤”;邻居搬进新居,才觉得自己曾经安然快乐的小天地是多么狭小逼仄。长大时,再给你个苹果,肯定不会再惊喜,穿件新衣服,也感觉很平淡,至于换个新书包,恐怕就只觉得是应该吧。看来,快乐的因由是在不断变化着,快乐的由头也在不断改变着,人在一天一天长大,长大的标志之一便是心胸宽广了,不必再为曾经的小小的欣喜而跳跃,不再为曾经的小小的苦恼而烦忧。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小时候只想得到心爱的玩具,有个布娃娃会高兴好一阵子,而长大的时候,恐怕就不是一个布娃娃就能哄得住的吧。眼界开阔了,认识深刻了,心也变大了,而欲望的增长更会远大于对现实的认知。自以为“长大”了,而事实上,头脑中的世界,仍被学校里枯燥的学习充斥,出门被马路上的喧嚣弥漫,家中被父母的唠叨覆盖,而内心,更喜欢留给自己幻想的一片天地,对明星偶像的痴迷,对曾经错误的不知悔改,以及对未来生活漫无边际的幻想。而幻想仍只不过是幻想,蒙头睡去,少有偶像入梦的甜蜜时刻;一觉醒来,并没有日思夜想的梦中情形再现;至于遥无边际的幻想,更如同一缕轻烟,一阵微风便不知去向了。       长大有时是件很无趣的事,慢慢觉得父母对小孩子百般呵护,变成一种折磨人的“唠叨”,对花费父母许多精力心血的东西,或许感觉非常普通,父母师长时时的叮咛提醒,更是一种无时无处不在的管束和强迫。幻想自由自在,盼望无拘无束,期待自力更生,这或许跟笼中的鸟儿的想法相似,外面世界更精彩,可果真逃出牢笼冲向广阔蓝天时,会发觉原来自己还没学会飞翔。父母师长的关心呵护确实在表达一种“爱”,但过度的关爱或许真是一种“害”。在中国这传统观念强大又受改革开放之风强烈冲击的现代社会里,要父母只履行“指导老师”的角色恐怕不可能,要学校老师如父母一样宠爱学生也不大现实,要学生自己学会全面思考,或许又有点揠苗助长的味道。那只有慢慢来,从经历中去体味人生,在挫折里磨励勇气,在负重前行中学会坚强,于混沌迷茫中寻找新路,成长,从来都不是件轻松事。       烦恼既然不可避免,挫折既然无可超越,那就勇敢面对吧。生活虽然有着残酷的现实,但从来不缺少浪漫的幻想,梦想虽然很遥远,期待的时候依然很欣然。有期待,每天都是快乐的;有理想,就有实现的一天。       梦想,指引我们向前进。  
09:20:00, 41楼
      与子书(三十)世界从来不完美                 生活里总会遇到一些烦恼,人生中总会遇到让你难堪让你愤怒让你讨厌的人和事,童话里的美好世界难以看到,书本里的理想生活也并没在身边,是大人在糊弄孩子?没有。是生活从童话世界变成了世俗世界?不,生活从来都是如此。人群中,随便划个圈,亲戚、朋友、同学、师长,仔细想一下,各种性格的人都会有;换种方式,随便指定个学习小组,甚至按座位圈起几个同学,也绝不会是整齐划一同样性格同样爱好同样想法。为什么?成长环境使然,所受家庭教育使然,个人长期思维方式使然,如今的教育虽然很讲究“同化”,但永远不可能达到“人人统一行动统一思想”的时候。生活的多样性也即在此,社会的丰富多彩也在此。                 你无法改变世界,就只好改变自己吧。“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会有其长处和缺憾,整日盯着别人的短处,结果便是时常让自己抑郁,会觉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城新出的一款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