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语应该是怎样的.以及什么时候用非谓语量词保

已解决问题
古代汉语数量词的表示法
古代汉语数量词表示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但有怎样的区别,我不太清楚。请汉语高手指点。
浏览次数:5084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该答案已经被保护
一.&数词:表示数目的词.例如:(一)基数的表示方法1.与名词结合,放在名词前面或后面.例如:a)&复投一弟子河中,凡三投弟子.&《史记&滑稽列传补》&&又扔一个弟子到河裏,一共投了三次.b)&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两个官吏绑著一个人,走到大王面前.这种表数方式,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若译成现代汉语,则量词必不可少.3.整数与零数之间加&有&或&又&.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国语&越语上》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4.不用任何标记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汉书&艺文志序》(二)序数的表示方法1.数字前面加&第&字.例如:&&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用&太(大)上&,&长&等表示&第一&,用&次&,&其次&,&次之&,&次者&等表示&第二&,&第三&,&第四&等.例如:&&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记&曲礼》注:&&太上&,最上.本指传说中最古的三皇,五帝,故为最上,第一的意思.&&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三)约数的表示法1.两个相邻的数位连用,表示数目不确定.例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到了陈地,有六七百辆车,一千多骑兵,数万士兵.2.用&可&,&许&,&余&,&所&等表示不确定.例如:军马死者十余万匹.&《汉书&食货志》其巫,老女子也.年已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3.在数词前加&将&,&且&等表示数目接近但还不够.例如: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列子&汤问》&且:将近(四)虚数的表示方法虚数不是实际的数字,带有夸张的性质,不能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虚数与约数不同,约数与实际数目相差不远,而虚数则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甚至全无关系.古汉语中,三,九以及三,九的若干倍数常用作虚数,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量,这时表示动作发生了很多次并不是三次或九次.例如:昔者,桓公九合诸侯.&《韩非子&难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五).倍数现代汉语表示倍数是把数字放在&倍&字前面,而古代汉语则往往只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多少倍,若表示一倍则单用一个&倍&字.例如:固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六)分数古汉语中分数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分母是十,百以上的整数,分子是个位数时,分母,分子连用,中间不再插入任何词.如:&&其实皆什一也.2&在分母分子间插入&分&,&之&和表示整体的名词,或单用&分&,或&之&.如:&&&&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这句属於用&分&和&之&加整体名词&日&的表示方法,&八十一分日&就是把一日分成八十一份,&四十三&指其中的四十三份.数词的用法:1.数次用作动词敍述句中,数词单独作谓语,数词带宾语,就用作动词.例如: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这三个人,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2.数词作状语古代汉语中,数词直接修饰动词时,一般位於动词前作状语,且不用量词.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给动作计量时,一般位於动词后作补语,有量词.如:&去了三次&这一点古今是不同的.例:凡六出奇计.《史记&陈丞相世家》&&总共六次献出了奇妙的计策.b)&齐人三鼓.《左传&庄公十年》&&齐人打了三次鼓.数词&三&修饰&鼓&,作状语.二.&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量词可以分为物量词,动量词.(一)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如&个&,&只&,&张&,&把&等.例如:於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战国策&赵策》(二)动量词是表示动作单位的词,如&次&,&趟&,&回&,&下&等.在古代汉语中,不但名量词是罕用的,动量词也是罕用的.例如: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物量词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是度量衡的单位和其他规定的单位,如:&亩&,&卷&等.另一种是天然单位,如:&匹&,&张&等.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天然单位时,数词很少与名词直接组合,一般总有量词作为仲介;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天然单位时,数词经常与名词直接组合,不需要量词作为仲介.例如:&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并不说成&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把扶尺&.三.数量词的一般用法数量词的用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基本上一样,一般是物量词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宾语,谓语和定语;动量词可以用作状语和补语.这裏需要讨论的是:(一)作主语和宾语&古代汉语中数量词作主语和宾语的情形都比较少,而且一般也都应该有先行名词.例如: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汉书&食货志》注:&&二枚&,&一朋&都是数量词,分别作主语和宾语,指的是二枚贝,一朋贝.&贝&是先行名词.(二)作定语,与被修饰的中心词之间有时可以用结构助词&之&字.例如:&&今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之&相当於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字,现代汉语作定语的数量词和中心词中间,一般不加&的&字.练习题:&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数量词的用法.1.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3.齐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上说&七术》4.齐人三鼓.&《左传&庄公十年》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6.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君书&修权》&&&&&&&&&&&&&&&&&&&&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C.news 是不可数名词.但是它可用量词来修饰.此时谓语形式以量词为准.故本题前一个空用单数.后一个空用复数.——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C.news 是不可数名词.但是它可用量词来修饰.此时谓语形式以量词为准.故本题前一个空用单数.后一个空用复数.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请根据以下谚语的汉语和首字母提示写出正确单词,并将答案写在二卷答题纸上。【小题1】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R&&&&&a man, he will do the more.【小题2】 当你同傻子辩论时,一定要弄清他是不是也在与傻子争论。 When you a&&&&&with a fool, be sure he isn’t similarly engaged.【小题3】 你不能把感谢装到口袋里。 You can’t put t&&&&&&into your pocket.【小题4】 条条大路同罗马。 All roads l&&&&&&to Rome.【小题5】 少许也满足是真正的快乐。 To be c&&&&&&with little is true happiness.【小题6】 失败乃成功之母。F&&&&&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小题7】 进攻是最好的防卫。 Attack is the best d&&&&&.【小题8】以愤怒开始,必以耻辱告终。 What-e’er is begun in a&&&&&, ends in shame.【小题9】 行动胜于语言。D&&&&&speak louder than words.【小题10】 失去自由就失去一切。 If we lose our f&&&&&, we have nothing else to lose.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左右的英语短文。&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industry,ourpersonal information has become more easily exposed in public.As somecelebrities are worried about their telephone number,ID number and home addressbeing put on the internet,ordinary people like us can’t escape from the doom either. A recent report from Xinhua reveals overtwenty telephone-salespeople have been caught cheating customers by revealingtheir private information to local community of Beijing. The report says the salespeople would calltheir potential customers trying to earn their trust by correctly revealing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ir name,telephone number,home address and even previous purchases. They would then try to persuade thecustomer to buy a gold cellphone by mail. If the customer became suspicious,they would use another person’sidentity to prove their authenticity. [写作内容]你在某英文报刊看到这则报导后,准备就我们学生该如何在网络保护私人信息、以 “How can we keep 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off the Internet?”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给该报编辑部。 [内容要点包括] 1.以约30词简要概括新闻内容;&&&&&&&&&&&&&&&&&&2.然后以约120词谈谈你的观点,内容包括: (1)在信息时代,想让个人信息完全与世隔绝是不可能的,但可尽量减少;(2)你为解决信息泄露所采取的一些措施:&&&A.到有安全保障的网站买东西;B.只向能确保你个人信息安全的网站提供个人信息;C.其它一些你认为有效的措施.[写作要求]&1. &可以使用实例或其他论述方法支持你的论点,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
Mathew, Sarah, Lois, Dennis和Georgia正在挑选自己想学的汉语课程。第71~75题是他们的个人情况介绍。阅读下面六门汉语课程的简介(A、B、C、D、E 和 F),从中找出符合5位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____【小题1】. Mathew majors in media and hopes to understand Chinese broadcasting and TV News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Chinese people.____【小题2】. Sarah is a learner of Chinese with a fairly good knowledge of basic Chinese grammar and a vocabulary of 2500, hoping to improve her Chinese ability in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____【小题3】. Lois major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hopes to improve her ability in translation.____【小题4】. Dennis once has taught himself Chinese and can speak a little Chinese but with poor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 hop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everyday life and study,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in basic communication through training.____ 【小题5】. Georgia specialize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t the average. He plans to have a tour in China.A.Comprehensive language skill training100 lessons in total focusing on pronunciation, grammar and discourse (语段). To enable the learner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o have the basic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o that they are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nd to meet the needs of everyday life, study and sociality. This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Chinese.B.Intermediate (中等) Chinese Comprehensive Course40 lessons in all, focusing on the training of the comprehensive skill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of intermediate Chinese.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recognize, understand and use the active and less active word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expressing themselves in paragraphs and discourse, to master the new words, patterns, grammatical structures, paragraphs and discourse and means of connections so as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the texts correctly and fluently in paragraphs and discourse.C.News ListeningBased on frequently used words, typical sentences and information and concentrating o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to grasp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have learned and to understand the broadcasting and TV news of similar themes and relevant level of difficulty with the correctness of 80%. To build up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D.Elementary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25 classes in total, including various styles such as poems, popular science, political comments and news, about every aspect of everyday life. The texts vary from easy to difficult and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as well a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bout 185 hours are needed. To familiarize the learner with the equivalent (对应的) Chinese expressions of English. To enable them to know usag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and sentence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E. Elementary Spoken Chinese in Business24 units in all. Chines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and trade are introduced in the form of vivid situational dialogues, notes and exercises. To enable the learner to master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elementary spoken business Chinese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trade and business.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phenomena in various parts of China, such as natural features, historical backgrounds, religious sites, ancient battle fields, dramas and arts, traditional products, and special food, etc.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and scenery, the learner will have a general view about Chinese geography, history, culture and regional features.
请根据以下谚语的汉语和首字母提示写出正确单词,并将答案写在二卷答题纸上。1.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R&&&&&a man, he will do the more.2. 当你同傻子辩论时,一定要弄清他是不是也在与傻子争论。When you a&&&&&witha fool, be sure he isn’t similarly engaged.3. 你不能把感谢装到口袋里。You can’t put t&&&&&&intoyour pocket.4. 条条大路同罗马。All roads l&&&&&&toRome.5. 少许也满足是真正的快乐。To be c&&&&&&withlittle is true happiness.6. 失败乃成功之母。F&&&&&is the mother of success.7. 进攻是最好的防卫。Attack is the best d&&&&&.8.以愤怒开始,必以耻辱告终。What-e’er is begun in a&&&&&,ends in shame.9. 行动胜于语言。D&&&&&speak louder than words.10. 失去自由就失去一切。If we lose our f&&&&&,we have nothing else to lose.&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左右的英语短文。&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has become more easily exposed in public.As some celebrities are worried about their telephone number,ID number and home address being put on the internet,ordinary people like us can’t escape from the doom either. A recent report from Xinhua reveals over twenty telephone-salespeople have been caught cheating customers by revealing their private information to local community of Beijing. The report says the salespeople would call their potential customers trying to earn their trust by correctly revealing 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ir name,telephone number,home address and even previous purchases. They would then try to persuade the customer to buy a gold cellphone by mail. If the customer became suspicious,they would use another person’s identity to prove their authenticity. [写作内容]你在某英文报刊看到这则报导后,准备就我们学生该如何在网络保护私人信息、以 “How can we keep 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off the Internet?”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给该报编辑部。 [内容要点包括] 1.以约30词简要概括新闻内容;&&&&&&&&&&&&&&&&&&2.然后以约120词谈谈你的观点,内容包括: (1)在信息时代,想让个人信息完全与世隔绝是不可能的,但可尽量减少; (2)你为解决信息泄露所采取的一些措施:&&&A.到有安全保障的网站买东西; B.只向能确保你个人信息安全的网站提供个人信息; C.其它一些你认为有效的措施. [写作要求]&1. &可以使用实例或其他论述方法支持你的论点,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英汉对比谈谓语
英汉对比谈谓语
我国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而出现错误最多的地方就是谓语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谓语部分的学习方法无疑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因此对英语和汉语就谓语部分进行对比,这或多或少会给我国的中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所帮助。英语和汉语在谓语部分有着很大的区别,概括为:英语中谓语只有一个,由动词充当,而动词也只能充当谓语,并且英语中谓语动词有数、时、体 态的词形变化。汉语中各种实词都可以充当谓语,动词在句中也可充当任何成份,没有数、时、体、态的变化。
关键词:谓语 动词 对比 英语 汉语
ou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learning English, often appear all sorts of mistakes, and the place of most mistakes is predicate part,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teach students predicate part of the study method is undoubtedly very important. Many peopl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often by native interference. So in comparing predicat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rt more or less will give ou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elp in learning English. English and Chinese in predicate part has the very big difference, the summary is: only one predicate in English, and the predicate must be verbs, and there are the changes of Number, Time, Tense and State in English. In Chinese, the predicate can be all kinds of notional word, and there are not the changes of Number, Time, Tense and State.
Keywords: predicate verbs contrast English Chinese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充当谓语的词……………………………………………………… 1
(一) 汉语中能够充当谓语的词 ………………………………………… 1
1.名词充当谓语 ……………………………………………………… 1
2.动词充当谓语 ……………………………………………………… 2
3.形容词充当谓语 …………………………………………………… 2
4.数量词充当谓语 ………………………………………………………3
(二) 英语中能够充当谓语的词 ……………………………………………3
1.简单谓语 ………………………………………………………………3
2. 复合谓语 ………………………………………………………………3
二、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 4
(一) 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4
1.动词充当主语 ………………………………………………………… 4
2.动词充当谓语……………………………………………………………4
3.动词充当宾语 ………………………………………………………… 4
4.动词充当定语 ………………………………………………………… 5
5.动词充当状语 …………………………………………………………5
6. 动词充当补语 …………………………………………………………5
(二) 英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5
三、英语中谓语的词性变化 ……………………………………………………6
(一)数 …………………………………………………………………… 6
(二)时 ………………………………………………………………………7
(三)体 ………………………………………………………………………7
(四)态 ………………………………………………………………………9
注释 ……………………………………………………………………………… 11
参考文献 ………………………………………………………………………… 11
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中是一个难点。这是因为,英语是不同于汉语的另一种体系。我们的汉字是一种表义文字,而英语则是拼音文字,因而无论从读音、书写、词汇和语法方面来说,二者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的中小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往往感到很困惑,会犯很多错误,而出现错误最多的地方就是谓语部分。
学过英语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谓语是一个句子的核心和灵魂,是整个句子的最关键部分。只要谓语部分写对了,那一个句子就应该没多大问题。这是因为英语中有数、时、体、态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都是在谓语中体现的,而汉语中却没有。如果对这一点不加以区分的话,就会出现语法错误。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如今的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孩子智力因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学习的习惯、方法等积极的个性特征----非智力因素日益重要。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方法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方法又占有重要位置。科学研究证明,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育。在当今的时代,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而会不会学习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是否得当。因此,教给学生谓语部分的学习方法,无疑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母语的干扰[1]。我国的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得受到了汉语的一些影响。因此,在这里我单就“谓语部分”来简单谈一下英语和汉语的异同。一、充当谓语的词
(一) 汉语中能够充当谓语的词
在汉语中,各种词性的实词或实词词组都可以充当谓语。
1. 名词充当谓语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
现代汉语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是有条件的,尤其单个的名词充当谓语限制更多。名词直接作谓语主要是用在说明日子和天气的短句中,例如:
今天端午节。
昨天晴天。
明天元旦。
这三个句子中的谓语分别是由“端午节”、“晴天”和“元旦”这三个名词充当的。
名词性词语只有在以下四种条件限制下才能充当谓语[2]。
(1)句式上,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
(2)形式上,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
(3)风格上,只能是口语句式,不能是书面语句式。
(4)内容上,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
2. 动词充当谓语
动词单独作谓语,或者前面加修饰语,后面加补语、宾语,这都是动词谓语句。例如:
我去过北京。
他正在读书。
这两句中的谓语分别是由动词“去”和“读”充当的。汉语中,这类句子很多,并且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是最常见的。
3. 形容词充当谓语
形容词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单独作谓语时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3]。
(1)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常用来表示对照或比较的意思,并且经常成对出现。例如:
那几年的物价‖低。
你‖保守,他‖开明。
(2)状态形容词作谓语时主要对主语进行状态描写,一般没有比较或对照的意思,因此可以单独出现。例如:
澡堂的水‖滚烫。
他的脸‖通红。
有时状态形容词谓语后面需要加上“的”。例如:
菜地‖绿油油的。
米饭‖热腾腾的。
教室里‖静悄悄的。
4. 数量词充当谓语
这小孩三岁了。
这个西瓜大概十斤。
这两句中,谓语分别由数量词“三岁”和“十斤”充当。在汉语中,这类句子不多,只是用来说明年龄、重量、个数等。
(二) 英语中能够充当谓语的词
在英语中,谓语只能由动词或动词词组充当。英语中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
1. 简单谓语
由一个动词或短语动词构成的谓语,就是简单谓语。不管这些谓语动词是什么时态,语态,语气,都是简单谓语[4]。例如:
We plant trees in spring every year.
The plane took off at seven o'clock.
2. 复合谓语
复合谓语由两部分构成,其有不同的情况,现分别举例如下[5]:
(1)由情态动词加一个不带to的不定式构成。
These students shall visit the museum tomorrow.
(2)由个别情态动词和一个动词不定式构成。
They seemed to respect the old professor very much.
(3)许多带复合宾语的句子在变成被动结构后,也包含了一个复合谓语。
Jack was seen to swim across the river.
(4)由连系动词加表语构成。
Taiwan is an island.
The weather has turned cold.
(5)由情态动词和连系动词构成。
He must be wrong.
在这一点上,很多中小学生往往会犯错误。他们会根据汉语来逐字逐句的翻译英语,而忘了在英语中只有动词才能充当谓语的规则,出现很多错误。例如:
The book on the desk.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这两个句子都由于缺少了谓语动词而错误。“on” 和“in”都是介词,不能充当谓语。
只要我们掌握了英语句子的谓语必须是动词,那么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就注意一下句子中是否有动词,谓语是不是动词。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
二、 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份
(一) 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上面我们谈了能充当谓语的词性。在汉语中,各种实词都可充当谓语,而在英语中,谓语只能由动词来充当。反过来,动词在句中能充当什么成份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在汉语中,动词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也就是说,动词在汉语中可以充当任何成份。
1. 动词充当主语
一般来讲,现代汉语之中“任何动词都可以充当主语”,所以应该探讨的倒是“动词作主语时,对于谓语的要求”。动词作主语时,该动词已经“名物化”了。当然“判断谓语”是首选了,其次就是“形容词”和“开始结束动词”充当谓语[6]。例如:
慢跑是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
改革好得很。
比赛开始了。
这三个句子中,主语“慢跑”、“改革”和“比赛”都是动词。
2. 动词充当谓语
我上周去了北京。
春姑娘带来了希望。
这两句中,谓语分别是由动词“去”和“带来”充当的。这类句子没有任何限制,很常见。
3. 动词充当宾语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充当句子的宾语得有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大致是[7]:
(1)充当谓语的动词是“爱、恨、怕、想念、打算、希望、担心”等一类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例如:
他害怕游泳。
这个售货员不怕麻烦。
弟弟爱学习。
在这三句中,动词“游泳”、 “麻烦”和“学习”分别都做了宾语。
4. 动词充当定语
奔驰的骏马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希望。
挥动着的翅膀忽然停了下来。
动词“奔驰”和“挥动”分别作了上面两句话的定语。
5. 动词充当状语
孩子笑着走了。
大黄狗叫着冲了上来。
在这两句中,动词“笑”和“叫”分别都充当了状语来修饰“走”和“冲”。
6. 动词充当补语
他哭得昏死过去。
警察把贼打爬下了。
这两句中的补语分别是由动词“昏死”和“趴下”充当的。
可见,动词在汉语中,做任何成份都是可以的。
(二) 英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英语中,动词又可以分为实义动词,连系动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
实义动词有完整的词义,并能单独作谓语。实义动词又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8]。
连系动词在句中作谓语动词,后面跟表语。连系动词有 be, seem, look, become, get, grow, feel, appear, remain, turn。
情态动词表示能力,义务,必要,猜测等说话人的语气或情态。情态动词只能和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动词。情态动词有 can, will, have, be, should, do, would, 等。
助动词只能和主要动词一起构成各种时态,语态和语气等。助动词有 do, shall, will, have, has等。
在英语中,动词只能做谓语。也就是说,动词只能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例如:
He is a student.
She works in a factory.
两句中谓语分别由动词“is”和“work”充当。当然,动词“is”和“work”也只能充当谓语。
若要充当其他成份,那只能由动词的名词形式动名词或者动词不定式来充当。但实际上,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己经不是动词了。
Reading a book is too difficult for him.
His work is writing a book.
My dream is to be a scientist.
在上面三个句子中,动名词“reading”和“writing”分别充当了第1句和第2句的主语和宾语,动词不定式“to be a scientist” 充当第3句的宾语。
从上面两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动词在英语中只能充当谓语;而英语中的谓语也只能由动词来充当。这就与汉语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这一点上,汉语的习惯可能会对我们学习英语形成干扰,很多中小学生往往会在谓语之外的位置上出现动词形式。例如上面三个句子他们很容易就会翻译成:
Read a book is too difficult for him.
His work is write a book.
My dream is be a scientist.
让动词充当宾语或主语,无疑会出错。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在词性上多下一些功夫。不仅要知道每个单词的读音、意义、用法,而且一定要知道这个词的词性。这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才不会出错。
三、英语中谓语的词形变化
英语中,谓语有数、时、体、态的变化,而汉语中就没有这些变化。
“数是词的语法形式所反映的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9]在汉语中,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一样,词形不会发生变化。而在英语中就不同了。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它相应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例如:
在汉语中,谓语没有区别,但在英语中就不同了。上面两句话在英语中是这样表达的:
I read a book.
He reads a book.
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它相应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否则就会出错。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容易遗忘的,因为汉语没有这个变化,因而,错误就产生了,很多初学者会把上面两个句子翻译成:
I read a book.
He read a book.
当然第一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主语是第三人称的第二句就有问题了。
“时就是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也就是以说话时间为坐标来衡量行为发生的时间”。[10]时范畴有现在,过去和将来三种。现在时表示行为进行和说话同时发生;过去时表示行为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将来时表示行为要在说话时间之后才发生。
汉语中没有时的变化。要表示相应的时的意义,一般用时间副词“正在”、“将要”、“曾经”等,或者用相应的时间状语。例如:
我正在北京读书。 (现在时)
我将要去北京读书。 (将来时)
我曾经在北京读书。 (过去时)
以上三句是用时间副词来表示时的意义的,下面我们用相应的时间状语来表示:
我现在在北京读书。 (现在时)
我去年在北京读书。 (过去时)
我2012年要去北京读书。(将来时)
在英语中,时的意义完全靠谓语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例如上面的三个句子在英语中是这样表达的:
I study in Beijing. (现在时)
I studied in Bejing. (过去时)
I will study in Beijing. (将来时)
“studied”是动词“study”的过去时,“will study”是将来时。
当然,不同的时也可以与相应的时间状语连用。例如:
I study in Beijing now. (现在时)
I studied in Beijing last year. (过去时)
I will study in Bejing in 2012.(将来时)
“体是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状态”。[11]汉语有一般、完成、进行三种体,而英语则有一般、完成、进行、完成进行四种体。
在汉语中,体的表现取决于助词“着”、“了”、“过”等语法语素。因此有人称这三个助词为时态助词。它们与体的意义关系如下:
我们 看( )电视。 (一般体)
我们看(着)电视。 (进行体)
我们看(过)电视。 (完成体)
在英语中,体同样表现在谓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上。如上面三个句子翻译成英语:
we watch TV. (一般体)
we are watching TV. (进行体)
we have watched TV. (完成体)
英语中还有一个完成进行体:
we have been watching TV.
“体”与“时”易于混淆。“体”是表示动作的状态是否持续的。即表示动作己经结束,还是尚在进行;是经常反复的,还是只限于一次。而不管进行、结束,反复还是一次,都是发生在说话时间的前面或后面,这就涉及到了“时”。“时”则只涉及某动作在什么时间发生,而不管动作的状态。
“体”与“时”又有紧密的联系,它们总是结合在一起出现的。因为任何行为动作只要是客观存在的,就一定会有状态特征,而任何行为动作只要被说及、被想到,就一定会带上时的特征。所以出现在句子中的任何行为动作都必然同时具有时和体的特征。
英语中“时”和“体”的变化是结合在谓语动词上的,三种时和四种体交织在一起共形成十六种时态,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完成进行时,将来完成进行时,一般过去将来时,过去将来进行时,过去将来完成时和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时态是最令初学者头疼的问题。汉语中没有时态的变化,而英语中却出现了十六种时态。由于掌握不好,各种错误也就随之而产生了。例如:
I go to school yesterday.
He reading a book.
诸如上面的错误是很常见的,就是因为没有把时态搞清楚。正确写法是:
I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
He is reading a book.
“态是用来表现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主语间的施受关系的”。[12]态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的主语是施事者,即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是受事者,即动作的承受者。被动态则刚好相反[13]。
汉语的被动态一般是通过介词“被”、“给”、“教”等来表示的。例如:
他被人打伤了。
门给推开了。
猫教狗咬了。
这三个句子的主语都是受事者,整个句子是被动语态,而句中加点虚词则表示出了句子的语态。
但汉语有时直接把受事者放在主语的位置上,仅靠词与词之间的词汇意义的相互限制来确定被动语态。例如:
花瓶打碎了。
车开走了。
这两句中并没有出现表示被动语态的虚词,但懂汉语的人都明白,主语“花瓶”和“车”都是受事者,整个句子是被动语态。我们可以把上面两句话转化为:
花瓶(给人)打碎了。
车(被他)开走了。
这就很明显是被动语态了。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还是在谓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上来体现的。整个被动语态的谓语部分的结构是 “ to be ”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其中“ be”动词随具体的主语和时态而变化。例如:
A letter is being written by Jack.
These clothes were made by her.
施事名词由介词by来引导。当不知道施事者是谁,或者是无需指出施事者时,由介词by引导的施事者就可以省略。例如:
The school was built three years ago.
Engllsh is widely spoken in the world.
正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在数、时、体、态上有着如此大的差别,才导致中国的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感到很困惑。他们依据汉语的习惯,对英语中的各种词形变化容易混淆,容易遗忘。例如他们往往会写出类似下面这样的句子:
He have breakfast at seven every day.
Lucy come to China two years ago.
The hospital built in 1990.
She is read a book.
学过英语的人很容易看出上面这些句子的错误。其实按照汉语的习惯,这些句子也能翻译过来。错误就在于没有数、时、体、态的变化。上面四个句子的正确写法如下:
He has breakfast at seven every day.
Lucy came to China two years ago.
The hospital was built in 1990.
She is reading a book.
只要掌握了英语中数、时、体、态的变化,上面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在英语学习中,时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各个时态所表示的意义,结构、用法都要了解清楚。每个时态都有一些标志性的时间状语,把它们搞清楚了,对我们的时态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从谓语出发简单谈了一些英语和汉语的区别。当然,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有着与汉语大相径庭的用法和约定俗成的习惯。这里我仅就谓语作了一些浅显的讨论,希望能对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一点帮助。
其实英语并不难,只要掌握了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再下苦功夫,我相信每个中国学生都能讲一口标准的英语。
【1】 陈琦、刘儒德,2000年,第57页
【2】 黄伯荣、廖序东,1997年,第83页
【3】 黄伯荣、廖序东,1997年,第115页
【4】 许国璋,2000年,第104页
【5】 薄冰,2010年,第177页
【6】 章振邦,2009年,第197页
【7】 邢公畹,1993年,第43页
【8】 张道真,2008年,第204页
【9】 薄冰,2009年,第229页
【10】 薄冰,2009年,第231页
【11】 薄冰,2009年,第234页
【12】 薄冰,2009年,第238页
【13】《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参考文献:
【1】 薄冰.《高级英语语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版
【2】 薄冰.《英语时态详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版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 邢公畹. 《语言学概论》. 语文出版社. 1993年出版
【6】 许国璋《许国璋英语》.北京: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 .2000版
【7】 张道真. 《张道真英语语法大全》.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版
【8】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版
【9】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谓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