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赛金牌排名全国金牌获得者,上北大,清华哪个更好

当前位置 & &
& 最牛高考班 61人60人一本 13人清华北大
最牛高考班 61人60人一本 13人清华北大
17:16:44&&出处:&&
编辑:鲲鹏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7-05][07-05][07-04][07-04][07-04][07-04][07-04][07-01][07-01][06-30]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连夺奥赛金牌 高二男生保送清华、北大
楚天金报讯 图为:王昊宇
  从没参加过奥数培优,却连夺国际、国内奥赛金牌。昨日,在武钢三中,记者见到了这名神奇小子王昊宇,他刚刚代表我国捧回俄罗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的金牌。
  高二学生斩获国际金奖
  王昊宇今年15岁,现在是武钢三中高二年级省理科班的学生。去年10月,王昊宇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获得一等奖,仅过一个月,又获得全国信息联赛一等奖。
  去年,他入选4月举行的2011年俄罗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中国国家队,在经历两天、每天连续5个小时的马拉松式比赛后,王昊宇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金牌。
  王昊宇的指导教练岑爱国告诉记者,昊宇最大的特点是异常投入、适应能力强、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不仅数学,王昊宇的物理、化学也都有资格参加全国联赛,去年夺得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后,转入信息学竞赛,两个月训练便夺得一等奖。
  奥数少年从不“培优”
  王昊宇是个“小海归”。两岁时,在武汉大学教书的父亲正好在德国学习,便将王昊宇带在身边,王昊宇在杜伊斯堡市读完了幼儿园,并从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直接跳到二年级下学期。
  回到武汉后,王昊宇就读武大附小,小学毕业后就直接读武大附中初二,“两次跳级都是父母征询我意见的,没觉得很吃力。”王昊宇告诉记者,他对于计算机产生兴趣有点偶然。9岁那年,父亲给他一套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软件让他自学。他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太简单,就直接打开了编程教程。偷学了几天,父亲无意间发现了他设计的定时器,告诉他这是编程,并开始培养他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上初中的时候,王昊宇还和父亲带的研究生一起上计算机课,初三时就成功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三等考试。
  王昊宇将对数学的兴趣归于“天生的”。他说,数学里有种和谐和对称的“美”,令他从小就很着迷。“从没上过培优班,妈妈以前是数学老师,基本是她辅导。”王昊宇说。
  “放养”下自学成才
  王昊宇告诉记者,父母崇尚德国家长对孩子“放养”的教育模式:在家里他想做什么,只要是合理的,家长就不会反对,就连家长们谈之色变的网络也是如此。
  “我玩游戏前,都会跟父母说。他们答应了,就不会在那个时间段去干涉我。时间一到,我就会停止。学习紧张时,我也会主动控制时间。”王昊宇告诉记者,“我也有学不进去的时候,语文和英语是我的"短板"。刚回国上课时,汉语听力一个字都听不出来,读英语也不着调。”这两门在中考时也拖了他的后腿,幸亏之前参加了武钢三中的网招考试,还是如愿进入理科班。
  根据相关政策,王昊宇已经取得清华、北大的保送生资格,他也坦言现在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但仍在努力提高英语和语文水平。
来源:楚天金报(责任编辑:卜范龙)
11-05-04·
11-04-26·
11-04-26·
11-04-23·
11-04-11·
11-04-01·
11-03-26·
11-01-12·
10-05-30·
09-02-17·
搜狐教育观察
鲜花和诗最终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对于老师的感谢也从精神幻化为物质…[]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搜狐教育培训大视野
教育·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圆桌星期二》两会最强音探讨中国教育承诺的实现路径……
人类有些神圣的情感和伟大的事业是容不得一点污染的…[]
走红网络的清纯美女奶茶妹最新毕业照,美丽依旧……[]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中山一中学61人班60人考上一本 13人上清华北大_新浪广东_新浪网
中山纪念中学高三(12)班61人有60人高考成绩上一本线,学生汇总学习心得成考试秘笈。
去年获全国物理竞赛金牌的朱佩欣今年高考成绩也得高分。
中山纪念中学高三学霸邓佳怡高考成绩全省前十,这是她编的学习秘诀。
  高考学霸
  一个班61人,60人高考成绩上一本线,13人考上清华北大,4人考进全省理科前10名,包括中山理科第一名 邓佳怡、中山历史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首枚金牌得主朱佩欣,中山历史上首个高二考上并就读中科大少年创新班的盛兆华……这个班级就是中山纪念中学高三 (12)班。没上一本线的那名同学呢?其实,该同学是澳门籍,参加港澳台全国联考考上了澳门大学。
  两人直接保送清华北大
  13 名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里,两人是直接竞赛保送,7人获清华北大一本线录取协议,有5人(包括获北大一本协议的朱佩欣)高考裸分上清华北大。直接保送的杨乐、 周铭洵,2015年全国信息学竞赛均获全国决赛金牌,并且入选国家集训队,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另外7名学生因为竞赛成绩突出,分别与清 华、北大签订协议,可以获高考一本线录取,或者降60分的资格。
  高一时杨乐与高二队员一起参加信息学各种比赛,2014年第31届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山纪念中学4名队员夺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获清华北大保送资格。杨乐就是其中之一,其余3人均是高二学生。尽管已获 保送资格,但杨乐依旧在信息学竞赛坚持着,带动队里其他队员一起努力,2015年再获金牌。周铭洵与杨乐初中时是同桌,高中同在竞赛班,“我们会相互鼓 励,一起进步。”周铭洵说。
  此次高考杨乐621分,全班第30名全级108名;周铭洵618分,全班32名,全级126名。“要知道他们是2016年1月份才回归高考复习的,不到150天的时间。”王剑说。
  “两个第一”均是女生
  高 考中山理科第一,分数被屏蔽,考入全省前10的邓佳怡是中山纪念中学高三(12)班的学习委员。在第三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夺金牌的朱佩欣,也是 中山历史上首枚物理竞赛决赛金牌得主。比赛结束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均向她抛出“绣球”,最终她选择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签订高考一本线录取协议,而且此 次高考朱佩欣的成绩,裸分也达到清华分数线。
  与邓佳怡“高考没什么压力,就像平时做作业”的说法相比,朱佩欣压力会更大些,高一才 开始进行物理竞赛训练,曾因参加竞赛,文化课成绩有所下滑,父母对她参赛不太支持,还给她定下“文化课考试不能低于年级前30名”标准。最终,朱佩欣做到 了,“我觉得要有坚持,做自己生活的主角。”
  同样来自中山纪念中学高三(12)班的盛兆华,高二时获得入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资格,当时广东只有8人榜上有名。他也是中山历史上第一个高二考上并就读中科大少年创新班的学生。
  非常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除 靓丽的学习榜单,该班2014年获评中山市中小学“特色班集体”,中山市直属学校五四红旗团(总)支部。高一开始,该班就蝉联“文明班”荣誉称号。班主任 王剑说:“我们非常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学生在自身优势以及德、智、体全面素质发展,这也是我们班引以为傲的一大特色。”在各项校级赛事上,该班屡 获大奖,包括学校羽毛球比赛混双冠亚军,篮球年级冠军、全校总冠军,班歌比赛冠军,在高二上学期全级辩论赛上包揽冠亚军。
  “我常常被误以为是体育特长生。”班长江帆笑说,他是班上年级最小,但体格最大的,参加学校运动会与体育特长生同场竞技,获得跳远第六名,普通生第一名。参加校际篮球比赛,捧回冠军,他功不可没。
  中 山纪念中学五大奥赛一直以来是学校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很多人认为竞赛学生是天才、怪才,但我想竞赛生更多是把别人喝咖啡工夫利用到极致的苦才。不经历地 狱般磨练,怎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过去800多天竞赛生涯,我们日日奋战至深夜近11点,几乎牺牲所有节假日,暑假甚至不超过7天。
  ———中山纪念中学高三(12)班学生邓佳怡
  12班非常注重德育建设,12班纪律严明,开展多次关于守纪守法爱国的班会课。其次,勤学善思,同学善于思考,付诸行动;再次,发展全面,要求学生在自身优势以及德、智、体全面素质发展;最后,奋发团结,12班人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班级着想,时时为班级争光。
  ———中山纪念中学高三(12)班班主任王剑
  他们怎么做到的?
  学生自己编写“考试秘笈”
  在 高三(12)班后面黑板上,“我将归来,万马千军”八个大字非常醒目,班上有四个方面特色,分别是“守纪”“善思”“全面”“团结”。王剑说,12班的班 委均是自愿报名,上台演讲,同学们投票。班委有4名班长,2名团支书,4名纪律委员,3名学习委员及2名生活委员。在班委组织下,班级数次开展以“诚信” “孝顺”“团结”为主题的班会,新学期伊始,班委制定“十二班之词”———十二班学生公约,以及“十二月疯狂,十二时拼搏,十二秒珍惜,十二人自强”在班 训。
  邓佳怡在班里任学习委员,她的工作之一就是主编一本“秘籍”———剑诀。佳怡说,这本秘籍每学期出一本,里面有复习要点、考试 总结、错题高频题等,“秘籍”里面所有内容均来自班上同学,同学们对自己学习方面的总结与感悟,写成文章,或做成笔记,统一交给她,她再进行编排,印发给 每位同学。“七天剑诀”则是最后一本秘籍,108页,是高考前出的,人手一份,汇集班级同学对各科总结、心得,大家各取所需,而且在总结秘籍同时她也有所 收获。
  家长老师沟通帮孩子进步
  相比保送清华北大的同学,身为班级生活委员的刘海洋稍显坎坷。王剑说,刘海洋在三年学习过程中成绩起伏较大,高考之前最好成绩是进入全级前五,曾因化学竞赛冲击省队落榜,成绩下滑,甚至落到年级100名左右。今年高考刘海洋理科在纪中第三,全市第四,全省57名。
  “竞 赛冲省队失败回来之后,海洋成绩不断下滑,60名到70名,再掉到80名、89名……那时他有些慌。”刘海洋的母亲说,她一直鼓励、鞭策他。“高三要自己 与自己比,努力让自己下一次更多进步。”她只做好孩子生活等方面协助工作,学习上点到为止,让孩子去面对与感悟,分析优缺点。时刻与班主任保持联系,了解 孩子最新情况,配合班主任工作,一起帮孩子面对困难,成长进步。
  “踏实搞好复习,在最后超越,可以说海洋是我班同学的一个缩影,他们并不是天生特别优秀,有一个成长过程。”王剑说,老师、家长各尽所能,形成合力,传递正能量。
  采写:南都记者&侯玉晓&实习生&林子钰&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07-05 07:55|分享
07-05 07:55|分享
07-05 07:54|分享
07-05 07:52|分享
07-05 07:51|分享
07-05 07:51|分享
07-05 07:50|分享
07-05 07:48|分享
07-05 07:44|分享
07-05 07:44|分享
新浪地方站杩欐墠鏄?腑鍥芥渶鐗涚彮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奥赛金牌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