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孙俪说的这段话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

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 (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 “以人为镜 的?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通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阅读材料后请回答:(9分)(1)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2分)(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4分)(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通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答案】(1)唐太宗。(2)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太宗“以人为镜”,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答到任意4点即可)(3)学好知识,报效祖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悼念魏征时所说的。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的说:“以夫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2)本小题考查唐太宗的施政措施。结合唐太宗统治年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可以概括出答案。(3)本小题主管性较大,可以从学好知识,报效祖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等方面去思考。考点:本题考查唐太宗李世民。点评:唐太宗实行一些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08年中考历史试题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回答下题。
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局面是形成于:
隋文帝统治时期
隋炀帝统治时期
唐高祖统治时期
武则天统治时期
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三省六部制
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
贞观之治的成效
农业发展的结果
开元盛世的成效
任用贤能的结果
唐朝时,有很多诗人来到四川,称为“天下诗人皆入蜀”。建于成都浣花溪畔的一处著名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哪一位著名诗人?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七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题.doc 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七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题.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七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题(1-4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
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
10.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11.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D. ①②③④
12.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13.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
)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
14.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
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15.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
16.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唐太宗在位时发生的是(
) A.任用姚崇、宋王景为相B.重视文化教育,设州县学校
C.善于用人,重视纳谏D.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②科举制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关。”
(1)材料一的含义是什么?(1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分)
(3)进士科考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什么?(1分)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1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韩愈形容长安人口众多,写下“长安百万家”的诗句。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的当政时期?(1分)
(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分)
(3)联系材料一、二,结合现实,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1分)
34.请写出下图所示农具的名称。(4分)?
35. 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1分) (2).被他比作镜子的是当时著名的谏臣谁?(2分)
(3)他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1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1)材料一中的隋朝大运河,此河是
在位时开通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1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七年级历史下册考试试题_中华文本库
第5页/共8页
30、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第 31小题 11分,第 32小题 8分,第 33小题 12分,第 34小题 9分,共 40分
31. 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11分)
(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A 为___, 北至 B 为____, 南至 C 为__ __。 (3分)
(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其中①为____水,②为___江。 (2分)
(3)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 的是什 么 ? ” (3分)
(4)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 什么历 史意义?(1分)
(5)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2分)
32. 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 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8分)
(1) 这 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2分)
(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 “以人为镜”的?(4分)
第5页/共8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喜欢光头强这段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