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课堂如何增强幼儿园大班家长进课堂孩子专注力

201631&培养孩子的“工匠精神”&之&专注力(微信公众号撰文)
微信公众号:羲行漫记颉足先登(原创)
&&&&&&&在今年3月5日的全国人代会上,强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时之间,“工匠精神”成为媒体最新关注的焦点词汇。这种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振聋发聩的指引,放在中国社会经济二次转型和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自然有着深层次的意义。社会要培育工匠精神,个体要培养工匠精神,需要从我们的孩子抓起。&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内涵有很多,而其中,做事情耐心专注,懂得坚持,就是迈向工匠精神的第一步。专注,无疑就是工匠精神的根基所在,是孩子构建持续高效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父母最希望孩子能够养成的良好习惯之一,需要父母用心培养和呵护。
创造可专注的环境
很多父母在孩子学习或玩耍的过程中,喜欢频繁地“关心”孩子,比如,在课本旁边放上一盘水果,在孩子聚精会神的时候给孩子塞一把零食,在孩子专心地看电视或者听故事的时候时不时地问孩子问题,提醒孩子上厕所等等。孩子在这种外界干扰不断的环境下,想保持高效的注意力是很难的。长此以往,孩子就很难有效地集中精力做事情。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孩子创造可以专注的环境:
&第一,独立而安静的环境。
&在一个属于孩子的相对独立的房间或者角落里,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读书、做作业、玩耍)。父母不要随便地侵入这个属于孩子的领地里。甚至是让孩子吃饭,也要在餐桌旁有一方属于孩子自己的确定的领域。
&第二,连续而稳定的时间。
&不要人为地去过分分解孩子的时间段。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事先清楚地告诉孩子这个时间段的基本长短,并尽量不要破坏这个布置的时间段。让孩子形成时间管理的概念,并慢慢养成做事情的计划性。
&第三,明确而单一的任务。
&在这个确定的时间段内,要求孩子只做一件事情。用串联而不是并联的方式去安排孩子的活动。不能一边写字还一边看故事书;一边吃饭还一边看电视;一遍玩耍还命令孩子要往嘴里塞东西。
&第四,及时去化解掉困扰。
&有的时候,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因为孩子心中还有小牵挂。比如,恐龙模型是否放好了,新鲜的水果是否快没了,要看的故事书是否不见了等等。不妨在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提前沟通好,或者适当留出短暂的时间,让孩子处理完琐碎的事情,然后放心地投入地做下面的事情,就好比琴童在练琴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轻松的心态投入练习之中。
制定明确的计划表
&笔者曾经有专文介绍计划表的制作,方法和标准可参考该文。制定良好的计划表,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按照计划做事情,能够有效地改善孩子做事情的条理性,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这里仅特别提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划表的活动内容有规律可循。
&比如,每天需要完成的主要事情,其时间段的分配和次序,不能出现反复无常的变化。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对要做的事情缺乏预期,容易焦躁不安。通过事情的规律性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减少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孩子的内心舒适度,自然能够提高专注力。
&第二,符合孩子的作息规律和生理特征。
&尽量在孩子精力最好的时候安排最重要的事情,从而大大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效率,让孩子专注地解决最重要的事情。做某项事情或者活动的时间要适中,复杂的事情可以适当分解,并注重劳逸结合的调节,通过活动内容的灵活调整保持兴趣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父母对待计划表执行的态度统一。
&父母在家里创造统一的规则和评价方法,能够端正孩子的认识,强化孩子的自我管控和执行力。父母在家中能够相互言行一致,孩子自然会有效地执行计划并改善自己的行为。
辅助提高专注力的活动
&阅读。读书是最容易让孩子沉浸其中安静下来的方式。因此,较早地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对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大有帮助。
&音乐。音乐能够放松孩子的情绪,如果懂得欣赏音乐,就会在音乐的氛围中达到心无旁骛的状态。
&运动。运动需要孩子调动全身的协调能力,要求身体行动和思维的高度统一,每天固定时间的运动是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有效方式。
&游戏。经常性的互动游戏,能给调动孩子的注意力,优化孩子的情绪,适当的益智游戏,能够促进孩子的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在孩子成长的幼年时期,就注意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专注力,使孩子能够专心、高效地做事情,必将能够极大地提高孩子做事情的持久耐心,让孩子顺利地踏上“气质工匠”的养成之路。
原创精品文章,转发请注明出处。
题图图片转自网络。
-----------------------------------------------------------
查看历史消息,阅读往期原创文章:201601&
培养幼儿阅读习惯,识字四千轻松实现
201602& 因景施教学诗词,潜移默化长知识
201603& 量身定做计划表,助力孩子SMART
201604& “好男带好娃”,爸爸,请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201605& 做隐身的爸爸妈妈,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选择权
201606& 擦亮最真实的镜子,让孩子给爸爸妈妈评价
201607& 妥善安排,让孩子的假期变得充实起来
201608&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从有形到无形
201609& 调整身心告别假期,充分准备回归校园
201610& 带孩子来一次上班之旅
201611& 玩具的哲学
201612& 从中国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看儿童性格教育的缺失
201613& 关掉电视,帮孩子开启更多精彩的世界
201614& 善用有度,让iPad成为孩子生活的有益点缀
201615 让大宝接纳二宝的秘笈(一)
201616 让大宝接纳二宝的秘笈(二)
201617 让大宝接纳二宝的秘笈(三)
201618 跟着幼教学带娃 之& 播新闻的智慧
201619 跟巧虎学什么? (一)
201620 跟巧虎学什么?(二)
201621 影响孩子未来的亲子游 之 日本科技环保之旅
201622 影响孩子未来的亲子游 之 韩国科技环保之旅
201623 旅行的意义:给孩子多一些认识世界的机会
201624 最全TIPS总结: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和选择
201625 梅笔生花 之 &大自然是最好的作文老师
201626 让孩子爱上音乐会(一)进得去
201627 让孩子爱上音乐会(二)坐得住
201628&让孩子爱上音乐会(三)看得入
201629 让孩子爱上音乐会 (四)说得出
201630 关注人机大战,你想过孩子会成为棋坛神童吗?
<img STYLE="WiDTH: 218px"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mmbiz.qlogo.cn/mmbiz/9EXjtHPtYO6nFibwx0gqzys4CGJdeNTy5G35YDDndtumnfCKYdZTbg69P6yBJUSSBeTFtAz0t8DFiadoPcU13SqA/0?wx_fmt=jpeg" WIDTH="357" HEIGHT="183" DATA-TYPE="jpeg" DATA-S="300,640" DATA-W="218" DATA-RATIO="1"
ALT="201631&培养孩子的&工匠精神&&之&专注力(微信公众号撰文)"
TITLE="201631&培养孩子的&工匠精神&&之&专注力(微信公众号撰文)"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失了这个 - 儿童心理课堂微信公众账号
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失了这个
置顶&儿童心理课堂,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作者:大J来源:大J小D(ID: jiayoubaobao2015)&1&“别去那个土堆,脏死了,要弄脏你的衣服的”;“草地上潮嗒嗒的,不要过去,里面还会有蚊子和虫子,要叮你的”;“去公园干嘛,太阳那么晒,我们不如去室内游乐场吧”;“不要去捡地上这些树叶,都是细菌,到时宝宝要生病的”。这样的关照,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都很好,可以说真的什么的不缺,但唯独缺失了一样东西,就是大自然,失去了和大自然的连接。美国人理查洛夫在自己的书《林间最后的孩子》里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名词来描述这样的情况,“大自然缺失症”。“大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医学诊断,而是对于人们因为疏离大自然后出现的一系列病态行为的描述。这套书上市后就得到了美国社会的关注,尤其是教育界的关注。在数字时代下成长的孩子,这样的“大自然缺失症”尤为严重。除去我们通常都知道的肥胖、影响身体素质等危害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危害。&2&“大自然缺失症”导致感官迟钝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这是孩子很重要的“接收器”,在和孩子早期互动中,我们的抚摸、对着孩子唱歌、给孩子看黑白卡、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绘本、到后来的上各种早教活动班,其实本质来说就是开发孩子的感官。一个孩子的感官开发越充分,越能统筹多种感官,他就能接受到更多的外界良性刺激,从而更好地刺激大脑发育。但现实却是,现在越来越多孩子的感官体验都是来自于多媒体,很多自然界真实的感受,孩子们都是从电视、广播或者印刷物上得到的。美国摩尔教授就指出,“多媒体给人的体验是间接的、替代的、失真的、双感官的(只有视觉和听觉),而且是形式单一的”,这会极大限制孩子的多感官发展。感官失调和迟钝会出现很多连锁反应,其中包括了注意力下降,容易出现“暴力”打人行为等。“大自然缺失症”阻碍自信发展自信不仅仅只表现在孩子愿意上台表演、敢于挑战学业困难,孩子最初的自信来源就是对于自己身体的掌控,我可以跳多远、爬多高,我敢不敢跳进这个沙坑、翻过这个树丛?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在父母不断提醒“这些危险,这个不要尝试”下长大的孩子,今后会有勇气去挑战学业事业和生活上的困难。同时,现在的孩子的生活过多的都是“被规划好的活动”(structured play),玩积木或者玩桌游;上游泳课或者上音乐课,长期习惯于“被安排”的生活后,孩子就会形成自己是需要被帮助的思维模式,从而也会间接阻碍自尊自信的发展。一个孩子只有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他们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CEO。而这样的“创造”在室外、在大自然无拘无束地玩耍中是更容易获得的。&3&那如何带着孩子重新建立和大自然的连接呢?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这似乎是个特别困难的命题。我曾经就是这样想法的其中一员,觉得去大自然很无聊、很脏、很危险。但当我认真读完《失去山林孩子》这本书后,我才发现,接近大自然一点都不难,关键是家长自己需要消除很多对于自然的隔阂。大自然很无聊?接近自然的起点就是父母的意识转变,不要把去大自然作为孩子看过多电视的惩罚,而是要发自内心享受接近自然。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当年我是真心不喜欢去大自然,但是我读了很多书都提到了去大自然对孩子发展的好处。于是,我就很功利地把这个当成任务,结果真的就是大人和孩子都很无聊。后来,我就从点滴开始,从最简单的早饭后的散步、午睡后的野餐,到后来我们全家每个月一次的踏青,把出去走走,去公园玩耍,变成家庭的常规活动,而不是每一次的“劳师动众”。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还可以让孩子带着任务去接触自然,更可以做一些自然观察日记, 不仅可以让自然之旅更有趣,也是很好的早教启蒙活动。下面的这些分享执行起来都不难,关键还在于有心。小D幼儿园上一周的主题就是“寻找春天的影子”,孩子们就是在学校周围去发现他们眼里的“春天”,然后会带着这些发现回到班级里进行开会讨论。也可以鼓励孩子把去了公园后的发现画下来,比如“公园之旅”绿豆芽发芽的记录日记28天月亮的变化户外很脏很危险?查理在书中就提出,户外活动没有统一规定的形式,它的质量取决于孩子接触自然有多直接?最简单的判断就是,他们的手弄湿了吗?鞋子弄脏了吗?户外很不安全,估计也是很多父母会有的顾虑。带着孩子去户外时,的确需要保证让孩子不离开自己的视线。但最关键的是要教会孩子“观察”环境,而不是一味恐吓制止。与其告诉孩子“不要爬上去,会跌下来”,不如告诉孩子,“这个支架很高,你爬的时候需要保证双手始终抓着,脚要踩着,然后一步一步往上走”,这本身也能锻炼孩子高度专注力和对于危险的直觉判断,更能进一步锻炼自信。这几年来,小D滚过落叶堆,踩过水塘,玩过沙坑,捉过七星瓢虫,闻过樱花,摸过白雪,尝过雨水,收集过树枝和枯叶,爬过树,钻过洞。这些体验不仅真实,也让她感受到了自己内在的潜力,自己选择做什么,自己的身体可以突破极限,这份自信绝对不是我空喊几句鼓励口号可以达成的。写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三毛曾经在《塑料儿童》这篇文章里写到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萤火虫,分不清树的种类,认不得虫,没碰过草地,也没有看过银河系。那他们的童年在忙什么呢?忙做功课、忙挤校车,忙补习,仅有的一点空闲,看看电视和漫画书也就不够用了”。这样的童年是可悲的,我们的孩子也许还不懂如何选,但我们作为家长是有选择的。自己别做塑料家长,别当沙发土豆,带着孩子走出家门,一起远离“大自然缺失症”。这个春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END&-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作者简介: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欢迎关注。欢迎投稿,邮箱: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回复&1&至&5&任意数字,查看热门文章
儿童心理课堂 公众号最新文章:
今日推荐:有料 | 学之前春季幼小衔接,课堂专注力训练开启报名!
搞事情啦!
粑粑麻麻看过来!
2018学之前幼小衔接课程招生啦!
相信有很多父母和我一样,当孩子进入到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大家的关注点自然而然落到了小学。更准确的说,是怎样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如今中国的“提前教育”,迫使很多父母早早行动起来,从以往的小初衔接,到如今轰轰烈烈的幼小衔接,再到上幼儿园之前的早教衔接,各种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衔接班层出不穷,遍地开花。
据统计,58%的孩子升入小学后头三个月无法适应小学生活。注意力不集中、心理落差大、学习兴趣低落、独立能力差,严重者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需要转学、退学。
2014年中国小学生升学调查数据显示:考上重点小学的儿童,98.6%都接受过系统的幼小衔接教育。2016小学新课改后,对学生学科兴趣的激发、核心学习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教师与家长必须共同关注的目标。
学之前幼小衔接将带您走出困惑,带领孩子提前适应小学阶段的上课模式,让孩子轻松完成幼小衔接过渡!
2018幼小衔接课,原价1388元!
识字阅读+专注力训练课程
现价198元!!!
2月22日8点起开放报名!
1.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幼小衔接
●孩子能安静地坐着听40分钟课吗?
●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帮忙时,能清晰表达出来吗?
●别的孩子拼音识字什么的都会,我的孩子需要提前学吗?
●小学开学不久就有大量作业、考试,孩子能跟得上吗?
●您的孩子真正适合上一年级吗?
2.核心学习能力提升+专业语文培优
3.小学名师提炼,妙趣横生的课程内容
五大核心学习能力提升
1、 课堂专注力2、 倾听与理解力3、 语言表达能力4、基本书写能力5、想象力、创造力
1、高效字源识字2、汉语声律启蒙4、故事开蒙与复述
社会交往与成果展示
1、见面应对礼仪2、与陌生人的交往技巧3、主动请求帮助意识4、团队合作训练5、专业能力测评(初测、终测)6、成果展示:语文开蒙作品集、成长记录
1、如何每天利用10分钟的时间帮助孩子持续进行专注力训练;2、新课改语文对小学生最新能力、知识储备要求讲解;3、小学名师权威推荐书目介绍;4、入学前后,家长如何有效帮助孩子完成角色转换。
4.权威训练方法,让幼小衔接更顺利
1、紧跟小学最新课改,体现最新教学理念;
2、 省级小学名师团队联合设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3、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六年学习根基;
4、“测-学-验”三位一体学习模式,通过入学能力初测了解孩子现阶段情况,经过8次课学习,安排学员再次进行入学能力终测,帮助孩子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同时验证学习效果。
5.显著的学习效果
3月中旬开班,具体时间请咨询各校区负责人
幼儿园大班、中班儿童
海珠南武中心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盈中路62号(南武小学旁)
热线:020- 苏老师
天河南骏中心
地址:天河北天阳路157号南骏中心305室。(龙口西小学旁边)
热线:020- 欧老师
白云同德围校区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富康路怡富南街32-34号首二层(即215总站)
热线:020- 蒙老师
天河华阳校区
地址:天河东路信成南街6号102房
热线: 陈老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幼儿园大班的小孩子幼小衔接工作该怎么做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大班家长进课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