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夜化验单结果检见正常菌群是什么意思

白带检查结果怎么看
白带检查结果怎么看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最近做了一个痰培养提示正常菌群生长是什么意思?患者...
最近做了一个痰培养提示正常菌群生长是什么...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最近做了一个痰培养提示正常菌群生长是什么意思?患者女,60岁还有慢性支气管炎。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检查痰培养提示正常菌群生长是什么意思?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哮喘疾病
擅长:呼吸疾病、过敏哮喘、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等
擅长:过敏哮喘、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等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颈椎病
&&已帮助用户:32190
问题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祛痰、止咳等。如果急性发作期可以考虑进行抗炎治疗。该病目前没有办法根治,应该注意加强体质,预防感冒意见建议:建议应该戒烟,注意保暖,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加强体质。
医生推荐的药品,点击药品查看详情
如遇商品下架,请咨询对方药师或客服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外科,尤其擅长神经外科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46084
问题分析: 现在的情况考虑是慢性支气管炎或是过敏导致的,建议去医院看看吧。意见建议:你好,现在的情况注意休息和营养,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多喝水,可以服用罗红霉素和双黄连口服液和盐酸西替利嗪进行治疗,最好去医院做血分析和胸片检查确定病因治疗,
职称:护师
专长:妇产科、尤其擅长宫颈糜烂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30597
问题分析: 您好,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理论依据是致病菌应高于污染菌,据此,对痰液进行定量培养。意见建议:建议,你可以放心查痰培养是有利于药物敏感试验一起进行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积液
&&已帮助用户:131021
指导意见: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祛痰、止咳等。如果急性发作期可以考虑进行抗炎治疗。该病目前没有办法根治,应该注意加强体质,预防感冒
问请问检查痰培养提示正常菌群生长是什么意思?最近做了...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1951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您好,这种情况说明菌群是正常的,没有细菌感染的表现,可能不是急性期,属于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病程,是不能根治的,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目前来说可以不用抗生素治疗,一般的祛痰、止咳、吸氧等对症处理就行了,如果是急性期还需要抗炎治疗。意见建议:平时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油炸类食物,戒烟戒酒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还要注意保暖,积极锻炼身体。
问痰培养结果正常咽喉菌群菌落数是多少?
职称:医师
专长:外科、骨折、
&&已帮助用户:25311
意见建议: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大于等于十的七次方,可以认为是感染菌,小于等于十的四次方可能是污染菌,浓度在十的五次方到十的六次方连续两次以上,也可以认为是致病菌.
问请问检查痰培养提示正常菌群生长是什么意思?最近做了...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1951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您好,这种情况说明菌群是正常的,没有细菌感染的表现,可能不是急性期,属于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病程,是不能根治的,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目前来说可以不用抗生素治疗,一般的祛痰、止咳、吸氧等对症处理就行了,如果是急性期还需要抗炎治疗。意见建议:平时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油炸类食物,戒烟戒酒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还要注意保暖,积极锻炼身体。
问我的父亲有老慢支,一直咳嗽,今天去肺科...
职称:医师
专长:社区医师、妇科
&&已帮助用户:120017
这个是癌变的意思,这个字母是癌症的缩写,建议积极治疗一下
问慢支炎诊断与治疗方法有哪些恩
专长:颈腰椎病、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
&&已帮助用户:0
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感染因素造成气道粘膜损伤和慢性炎症。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细菌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
问每天咳痰,检查是老慢支,什么方法去痰好。谢谢。?每...
职称:医师
专长: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宫颈糜烂
&&已帮助用户:93946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老慢支引起的症状,一般会引起经常咳嗽咳痰和气喘等症状的,你的情况需要积极增强抵抗力和缓解症状的意见建议:你的情况我建议首先就要注意休息,清淡温热易消化饮食很重要的,建议你积极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液增强抵抗力,服用氨茶碱片和维生素c缓解症状的,祝你健康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哮喘疾病患者除了及时的接受治疗以外,科学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每个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特点不同,在饮食上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使患儿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是主要的传染途径。健康儿吸入带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可引起感染
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使患儿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引流可以排除积痰,减少继发感染,减轻全身中
哮喘疾病患者除了及时的接受治疗以外,科学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每个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特点不同,在饮食上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引流可以排除积痰,减少继发感染,减轻全身中
百度联盟推广
慢性支气管炎相关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关注今日:7 | 主题:348167
微信扫一扫
什么样的痰培养是生长正常菌群?
页码直达:
干了几个月的细菌,感觉越干越不知道怎么发报告!尤其是痰培养,我想知道什么样的培养结果是正常菌群呢? 有没有指导性的标准啊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质量控制,不变话题。先行者,乃检验前质控,标本质控正在其中。标本外观…涂片湿片镜下…染色(革兰氏、抗酸、瑞氏ˉ姬姆萨氏)油镜下…白细胞吞噬现象,一步步深入、抽丝剥茧、都能过关,然后…。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版主
草绿色链球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版主
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厌氧球菌杆菌
棒状杆菌;嗜血杆菌;类杆菌;梭杆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学看化验单:常规检查报告解读_苏程0122_新浪博客
学看化验单:常规检查报告解读
一、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RBC)&&&&&正常情况:男性:
*1012/L;&女性:(3.5-4.5)
*1012/L检查&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b)&&&&正常情况:男性:
g/L;&女性:(105-135)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白细胞(WBC)&&&&正常情况:(4-10)*109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50-70)%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情况:(0-00.75)%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淋巴细胞&&&&&正常情况:(20-30)%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正常情况:(3-8)%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05l26,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
,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血沉&&&&&&正常情况:男性:
(0-15) mm/h;&女性:
(0-20)mm/h
增快:&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05l26,结核病.
减慢:&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二、尿液检查
尿量&&&&&&正常情况:ml
多尿:&经常尿量超过2500ml/日,为多尿
少尿:&尿量少于500ml
尿液颜色&&&&正常情况:淡黄色.随饮水及出汗多少,色泽深浅可有不同.
尿色深红带黄如浓茶样,见于胆红素尿,尿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见于血红蛋白尿;尿色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见于血尿.白色乳样尿液称为乳糜尿,见于血丝虫病或肿05l26等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引流受阻.乳糜尿应与尿内磷酸盐和碳酸盐的灰白色相鉴别.后者多见于儿童,寒冷的天气易发生,系正常现象,必要时可作化验检查.许多药物可引起尿液颜色发生改变.使尿液变黄的:黄连素,阿的平,复合维生素B,四环素,维生素B2,利福平,磺胺嘧啶,痢特灵,一粒丹,复方大黄片等.使尿液变赤黄或棕色的;呋喃妥因,扑疟喹宁,伯喹,磺胺类药物.使尿液变红的:氨基比林,酚肽,苯妥英钠,利福平,冬眠灵.使尿滚变绿色的:消炎痛,亚甲蓝,阿米替林.使尿液变暗黑色的:灭滴灵,甲基多巴,左旋多巴,雷米封,山梨醇铁.使尿液变棕黑色的:非那西丁,奎宁.
尿液气味&&&&正常情况:新鲜尿液无特别气味.
刚排出的尿液即有氨臭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有苹果样气味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有些药品和食物如蒜,葱等亦可使尿液呈特殊气味。
尿蛋白&正常情况:阴性
增高:&见于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多囊肾,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等.尿蛋白定性与大致的蛋白质含量:
符号&混浊程度&估计蛋白含量
-&清淅无混浊&阴性:无蛋白质
±&仅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时呈白色混浊&微量:约0.01g/dlc&以下
+&白色轻度混浊而无颗粒&少量:约0.01-0.05g/dl
++&明显白色颗粒样混浊&中量:约0.05-0.2g/dl
+++&白色絮状混浊&大量:约0.2-0.5g/dl
++++&凝团块状混浊&极大量:&0.5g/dl
尿糖&&&&&&正常情况:尿糖定性正常为阴性.
增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慢性肝脏病等
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号&颜色变化&估计尿内糖含量
-&颜色不变&阴性:尿内无糖
±&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微量:少于0.25g/dl
+&略有颜色改变&少量:0.25-0.50g/dl
++&绿黄色&中量:约0.5-1g/dl
+++&土黄色&大量:1-2g/dl
++++&棕红色&极大量:&2g/dl
尿沉渣镜检
&&&&&正常情况:白细胞<5个/HP;&红细胞0~1个/HP,(儿童)<3个/HP&;上皮细胞0~少量/HP;&管型0/HP或偶见透明管型
白细胞增多: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泌尿系结核(肾结核、膀胱结核),泌尿系肿05l26(肾肿05l26、膀胱肿05l26、前列腺肿05l26)等。红细胞增多:泌尿系结石、结核及肿05l26,肾小管肾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等。管型增多:&红细胞管型:肾脏病变急性期。&白细胞管型(脓细胞管型):化脓性感染(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上皮细胞管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子痫,重金属中毒,化学物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颗粒管型: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后期,药物中毒,类脂性肾病,急性肾衰(肾衰管型)等。
尿胆红素&&&&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尿胆素&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尿酮体&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糖尿病,饥饿,呕吐,脱水,发热,甲状腺机能减退
尿胆原&正常情况:小于1:20
增高:&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降低:&胆管阻塞,急性肝炎,腹泻
1.008-1.03
增高:&糖尿病,急性肾炎,腹泻,呕吐,发热。
降低:&尿崩症,饮水过多,肾功能衰竭晚期,使用利尿剂。
尿酸碱度&&&&正常情况:5.0~7.0
增高:呼吸性碱中毒,某些代谢性碱中毒,泌尿系变形桿菌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钾性碱中毒,应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等。
三、大便检查
气味&&&&&&正常情况:&除外异常情况
异常:&粪若呈酸臭味,同时杂有气泡,常见于淀粉或糖类消化不良
颜色&&&&&&正常情况:淡黄色.随饮水及出汗多少,色泽深浅可有不同.
异常:&黑色--服用炭剂、铋剂后,呈深浅不等无光泽的炭样黑色;&上消化道出血,粪色黑而有光泽,呈柏油样的油黑色。&陶土色--见于胆道阻塞,同时见便中有大量脂肪。&曾服用钡餐者呈灰白色。&绿色--因肠道蠕动过速,肠道内粪胆红素转变成胆绿素,故呈绿色,见于乳儿肠炎;粪中含有大量的未消化的蔬菜,甚至肉眼即能看出此时呈菜绿色。&红色--新鲜血液混入粪便或附在粪便表面,见于下消化道出血,以及痔疮、肛裂等。&白色或带斑点--氢氧化铝类;&黄色-&绿色--蒽醌类;&绿灰色--口服抗生素类;&粉红色-&红色或黑色--抗凝剂类,羟保泰松,肝素,水杨酸类;&绿黑色--铋制剂&;黑色--低铁盐类;&绿色--消炎痛;&橙色-&红色--苯偶氮吡啶;&红色--扑蛲灵;&红色-&橙色--利福平。
性状&&&&&&正常情况:成形、柱状、软
异常:柱状硬见于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附近有肿05l26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淘米水样便见于霍乱;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粘冻便见于慢性结肠炎或慢性菌痢;血样便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粘液见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等。
食物残渣&&&&正常情况:&正常肉眼不可见。
异常:出现时见于消化不良症或肠道大部切除病人。
细胞&&&&&&正常情况:偶见少数上皮细胞或白细胞。
异常:大量红细胞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少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或脓球见于细胞性痢疾;大量上皮细胞见于慢性结肠炎。
粪胆原&&正常情况:&阳性
阴性:&阻塞性黄疸呈阴性反应,部分梗阻或胆汁分泌功能障碍时为弱阳性
粪胆素&&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大便潜血反应(隐血试验〕&&&&&&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消化道溃疡,恶性肿05l26,结核病,痢疾,伤寒。胃肠道出血愈多,反应愈强。按显色反应的强弱,可分为四级阳性反应。
注意事项:&试验前两日不要进肉类食品及维生素C,特别是不要吃猪血等动物血制品。
四、肝功能检查
胆红素总量(STB)&&&&&正常情况:脐血<34μmol/L
0~1天<103μmol/L
3~5天<205μmol/L&其后<34μmol/L&成人:1.7~17.1μmol/L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肿05l26,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直接胆红素(SDB)&&&&正常情况:
0~3.4μmol/L
临床意义同上
间接胆红素(SIB)&&&&&&正常情况:1.7~13.7μmol/L
临床意义同上
总蛋白(TP)&&正常情况:
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05l26,阿狄森病,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减少:慢性肝病,肝硬变,慢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腹泻,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等。
白蛋白(Alb)&正常情况:40~55g/L
增加: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减低:肝病,肾病,营养不良等。
球蛋白(G)&&&&正常情况:20~29g/L
增高:失水,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SLE,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变,骨髓05l26,淋巴05l26等。减少: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出生后至3岁,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正常情况:改良穆氏法&<500nmol.s-1/L
增高: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衰,肺梗塞,流脑,SLE等。儿童,寒冷,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溶血反应亦可升高。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正常情况:改良穆氏法&<667nmol.s-1/
LReitman法
增加:心肌梗塞(发病后6h明显升高,48h达高峰,3~5天后恢复正常),各种肝病、心肌炎、胸膜炎、肾炎、肺炎等亦可轻度升高。GOT有两种同工酶,存在于胞浆内的称s-GOT,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称为m-GOT。GOT同工酶测定有助于瞭解组织损伤程度,心肌、肝、肾病变时。s-GOT升高;组织损伤时m-GOT才能在血清中测得。心肌梗塞时,m-GOT先于s-GOT而升高。
五、肾功能检查
血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情况:血浆&一般情况下成人
0.80~1.20ml·s-1/m2&尿液&成人男0.45~1.32ml·s-1/m2&女0.85~1.29ml·s-1/m2
50岁以上,每年下降0.006ml·s-1/m2
临床意义见菊粉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0.5~0.6ml·s-1/m2(52~63ml/min/1.73m2)时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0.3ml·s-1/m2(31ml/min/1.73m2)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减退。&注意:在慢性肾炎或其他肾小球病变的晚期,由于肾小管对肌酐的排泌相应增加,使其测定结果较实际者高。同样,慢性肾炎肾病型者,由于肾小管基膜通透性增加,更多的内生肌酐从肾小管排出,其测得值也相应增高。
血尿素氮(BUN)&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
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正常情况:3.2~7.0mmol/L
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女70.7~106.1μmol/L&小儿26.5~62.0μmol/L&全血88.4~159.1μmol/L
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血尿酸&&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女70.7~106.1μmol/L&小儿26.5~62.0μmol/L&全血88.4~159.1μmol/L
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尿肌酐(Cr)&&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儿童44~352μmol·kg-1/d&成人7~8mmol/d
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笥疾病,剧烈运动后等。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尿蛋白&&正常情况:定性&阴性&定量:<150mg/d
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菊粉清除率&&&&&&
&正常情况:一般情况下(成人)2~2.3ml/s
20~29岁(ml/min/1.73m2)&男0.9~1.7(1.3)ml·s-1/m2&女0.8~1.5(1.15)ml·s-1/m2
30~39岁(ml/min/1.73m2)&男0.85~1.62(1.23)ml·s-1/m2&女0.80~1.44(1.12)ml·s-1/m2
40~49岁(ml/min/1.73m2)&男0.75~1.56(1.16)ml·s-1/m2&女0.80~1.41(1.10)ml·s-1/m2
50~59岁(ml/min/1.73m2)&男0.65~1.46(1.06)ml·s-1/m2&女0.63~1.37(1.00)ml·s-1/m2
60~69岁(ml/min/1.73m2)&男0.55~1.32(0.93)ml·s-1/m2&女0.56~1.25(0.91)ml·s-1/m2
70~79岁(ml/min/1.73m2)&男0.40~1.17(0.79)ml·s-1/m2&女0.43~1.17(0.80)ml·s-1/m2
80~99岁(ml/min/1.73m2)
0.38~1.01(0.65)ml·s-1/m2
增加:心排血量增多的各种情况(如高热,甲亢,妊娠),烧伤,一氧化碳中毒,高蛋白饮食,糖尿病肾病早期。&降低:休克,出血,失水,充血性心衰,高血压晚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肾小管病变,输尿管阻塞,多发性骨髓05l26,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豆状核变性,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功能衰竭等。&注意:随着年龄的递增,菊粉清除率逐年下降。&(&)内数为平均值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
SPI>0.2表示选择性差
当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时,表示选择性好。相反,表示选择性差。
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正常情况:23~62μl/min
增高:肾小管损害。本试验是瞭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
尿素清除率&&&&&&
&正常情况:标准清除值0.7~1.1ml·s-1/1.73m2(0.39~0.63ml·s-1/m2)&最大清除值
1.0~1.6ml·s-1/1.73m2(0.58~0.91ml·s-1/m2)
临床意义见菊粉清除率。&儿童纠正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儿童体表面积与成人相差甚大,纠正公式为:最大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
尿素氮/肌酐比值(BUN)&正常情况:12:1~20:1
增高:肾灌注减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变,高蛋白餐,分解代谢亢进状态,肾小球病变,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
酚红(酚磺太)排泄试验&(PSP)&&&&&&正常情况:15min0.25~0.51(0.53)30min0.13~0.24(0.17)
60min0.09~0.17(0.12)120min0.03~0.10(0.06)120min总量0.63~0.84(0.70)
当肾小管功能损害0.50(50%)时,开始表现有PSP排泄率的下降。&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血管硬化症,范可尼综合征,心衰,休克,重症水肿,妊娠后期,尿路梗阻,膀胱排尿功能不全等。
浓缩试验&&&&正常情况:成人&禁饮12h内每次尿量20~25ml,尿相对密度速增至1.026&~1.030~1.035&儿童&至少有一次尿相对密度在1.018以上
夜尿量增加、尿相对密度下降,相对密度差<0.009均表示肾浓缩功能减退,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如慢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高血钙、低血钾、充血性心衰、中毒性肾损害、药物性肾病等。
稀释试验&&&&正常情况:4小时排出饮水量的0.80~1.0,尿相对密度降至1.003&或以下
稀释试验主要反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功能,异常见于肾小球病变或肾血流量减少,于肾衰后期,尿相对密度恒定在1.010左右,表示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均已受损。
对氨马尿酸清除率&正常情况:男8.6~8.8ml/s&女8.1~8.5ml/s
对氨马尿酸清除率(或肾血浆流量)=尿对氨马尿酸浓度(mg/dl)&稀释倍数/血浆对氨马尿酸浓度(mg/dl)&尿量(ml/min)&肾全血流量(RBF〔ml/min〕)=&肾血浆流量(ml/min)/1-红细胞比积&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RBF正常或高于正常,慢性肾小球肾炎RBF降低,肾盂肾炎或其他肾脏疾患,如伴高血压或肾实质的严重损害时,RBF降低,肾动脉硬化症、心衰、肾瘀血等RBF亦下降。
六、血脂分析
胆固醇总量(T-ch)&&&&&正常情况:脐血
1.2~2.6mmol/L&新生儿
1.4~3.5mmol/L&婴儿
1.8~4.6mmol/L&儿童
3.1~5.2mmol/L&青年
3.1~5.5mmol/L&成人
2.9~6.0mmol/L
增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甲减,糖尿病,黄色05l26病,动脉粥样硬化,&胆道阻塞及胆汁瘀滞,妊娠后期,急性失血后,白内障,摄入富含胆固醇饮食后等。
减少:甲亢,重症贫血,肝硬变,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甘油三酯(TG)&&&&正常情况:0.2~1.2mmol/L
增加:特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肥胖症,甲减,糖原累积病等。
减少:甲亢,阿狄森病,重症肝损害,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正常情况:
1.68~4.53mmol/L
增加:Ⅱ型高脂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减,阻塞性黄疸,黄色05l26病等。
降低:低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正常情况:HDL-ch总量
0.8~2.2mmol/LHDL2-ch
0.23~0.84mmol/L HDL3-ch
0.64~1.03mmol/L HDL2-ch/HDL3-ch
0.36~0.65
HDL-ch被认为是一种抗高脂血症的抗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体液因素。HDL-ch降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增加:原发性胆汁性硬变,慢性肝炎,慢性乙醇中毒。减少: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Ⅳ型高脂血症,急性感染等。
胆固醇脂&&&&正常情况:占总胆固醇总量的0.70~0.75
增加:慢性胆道梗阻及胆汁瘀滞。
降低:慢性肝病,肝硬变,急性肝衰等。
脂蛋白电泳&&&&&&&正常情况:α-脂蛋白
0.30~0.40&β-脂蛋白(含前β-脂蛋白)
0.60~0.70
前β-脂蛋白增高:Ⅱb、Ⅲ、Ⅵ、Ⅴ型高脂蛋白血症。前β-脂蛋白降低:Ⅰ、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偶见于正常人。&β-脂蛋白增高:Ⅱa,Ⅱb,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游离脂肪酸(FFA)&&&&&正常情况:0.3~0.9mmol/L
增高:嗜铬细胞05l26,甲亢,乙醇中毒,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肝性脑病,长期禁食,糖原累积病,Reye综合征等。
磷脂总量&&&&正常情况:以P&25计
1.7~3.2mmol/L&以P计
1.7~3.2mmol/L
血清中磷脂主要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血清磷脂水平与胆固醇有关,正常人胆固醇/磷脂比值平均为0.94。的血磷脂升高;的血磷脂降低。增加: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慢性出血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甲减,肝硬变及阻塞性黄疸病人。减少:低色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及甲亢病人
总脂&&&&&&正常情况:4~7g/L
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脂血症,脂餐后。
减少:营养不良,肝、肾、胃、肠疾病,甲亢,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05l26等。
过氧化脂质(LPO)&&&&正常情况:荧光法&女3.5±0.53μmol/L&男3.3±0.49μmol/L
LPO与衰老有关,亦与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新生儿视网膜病的发生有关。在这些疾病时血水平&升高。
七、血气及酸碱分析
酸碱度(pH)&&正常情况:&新生儿&出身后立即7.11~7.36
5~10分7.09~7.30
30分7.21~7.38&>1小时7.26~7.49
1天7.29~7.45&其后7.35~7.45
(H+浓度36~44nmol/L)
增加:代谢性碱中毒:应用过多碱性液体,胃酸丢失(呕吐或胃管引流),缺钾(应用大剂量利尿药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腹泻,禁食等),糖原累积病等。&呼吸性碱中毒:过度换气,脑损伤,高热,水杨酸类中毒,人工呼吸机通气量过大等。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乳酸性酸中毒,肾衰,肾小管性酸中毒,阿狄森病,腹泻,肠瘘,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摄入过多酸性食物或药物等。呼吸性酸中毒:肺心病,呼吸衰竭,肺水肿等。
氧分压(PaO2)&&&&正常情况:新生儿&出身后立即1.1~3.2kPa
4.4~10.0kPa 30分
4.1~11.3kPa&>1小时
7.3~10.6kPa 1天
7.2~12.6kPa&其后
11.0~14.4kPa
增加:吸入纯氧或含高浓度氧气的气体。
减少:高原生活者,一氧化碳中毒,烟雾吸入,麻醉,淹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疾病,心衰,剧烈运动后,胸腔积液,胸廓畸形,呼吸肌麻痹,瘫痪,惊厥,休克,重症肥胖等。
半饱和氧分压&&&正常情况:3.3~3.7kPa
用于测定Hb对氧的亲和性。半饱和氧分压受气温、pH,血液及红细胞内的2,3-DPG浓度、Hb类型等的影响。增加:Hb对氧的亲和性低。减少:Hb对氧的亲和性高
氧饱和度&&&&正常情况:动脉血&新生儿0.40~0.90&其后0.95~1.00&静脉血0.64~0.88
增加:吸入纯氧或含高浓度氧气的气体。
减少:高原生活者,一氧化碳中毒,烟雾吸入,麻醉,淹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疾病,心衰,剧烈运动后,胸腔积液,胸廓畸形,呼吸肌麻痹,瘫痪,惊厥,休克,重症肥胖等。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正常情况:0.7~2.0kPa
增加:右→左分流的先心病,肺动静脉瘘,某些肺肿05l26,胸腔积液,ARDS,慢支炎,肺气肿,支扩,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等。
氧含量&&正常情况:动脉血0.15~0.22Vol
150~220ml/L静脉血100~150ml/L
血氧含量是指血液中含氧总量,包括物理溶解和与血红蛋白结合氧之总量。血氧含量正常并不能排除组织缺氧。
减少:可能是血红蛋白总量不够(贫血),亦可能是血氧饱和度下降或PO2降低所致。
二氧化碳总量,二氧化碳含量&正常情况:静脉全血
22~26mmol/L&动脉全血
19~24mmol/L&脐血
14~22mmol/L
增加:呼吸性酸中毒(尤其是代偿性者),弥漫性肺部病变,幽门梗阻呕吐所致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碱摄入过多,应用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碳酸氢钠,羟芐青酶素及利尿药时。
减少: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尿毒症伴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伴高氯血症,腹泻,肠瘘,输尿管结肠吻合术后,低血压、休克等所致组织灌注不足等。
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情况:新生儿3.6~5.5kPa&成人&男4.7~6.4kPa&女4.3~6.0kPa
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性酸中毒(如吸入高浓度的CO2气体、支气管-肺疾病、气道阻塞、中枢性呼吸衰竭、重症甲减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代谢性碱中毒。
减少:呼吸性碱中毒,低氧血症、水杨酸盐类、高热、颅脑损伤等所致的通气过度等。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正常情况:儿童18~27mmol/L&成人22~31mmol/L
CO2CP系指静脉血浆中碳酸氢盐和碳酸中所含CO2总量。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代谢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缺钾,原醛,皮质醇增多症,肾毒05l26等)和代偿后的呼吸性酸中毒(如肺心病等所致的高碳酸血症)。
标准碳酸氢盐(SB)&&&正常情况:动脉血浆&儿童21~25mmol/L&成人22~28mmol/L&静脉血清&成人22~29mmol/L
SB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而AB受呼吸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SB~AB。SB与AB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对血碳酸氢盐的影响程度和性质。SB>AB表示CO2排出增多;AB>SB,表示CO2潴留。&BB不受PCO2及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影响,但随Hb和SP浓度变化。BB减少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时BB则增高。
实际碳酸氢盐(AB)&&正常情况:22~28mmol/L
临床意义同SB
缓冲碱(BB)&正常情况:45~55mmol/L
BB不受PCO2及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影响,但随着Hb和SP浓度变化。增加:碱中毒。减少:代谢性酸中毒
剩余碱(BE)&正常情况:新生儿
-10~-2mmol/L&婴儿
-7~-1mmol/L&儿童
-4~+2mmol/L&成人
-3~+3mmol/L
BE能较真实地反映血浆缓冲碱的增减程度。用酸滴定为碱剩余,以正值表示,说明缓冲碱增多,固定酸不足。用碱滴定为碱缺乏,以负值表示,说明缓冲碱减少,固定酸增加。
八、肿05l26标志物检查
甲胎蛋白(AFP)&&正常情况:成人
25&μg/L;婴儿(3周-6月)
39&μg/L。测定方法: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异常情况1.原发性肝细胞肿05l26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约有77.1%的患者AFP>500μg/L,但也有18%病人可无AFP升高,值得注意。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水平常&300μg/L,实际上大部分病人<100μg/L。AFP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损伤的肝细胞再生而幼稚化时,肝细胞便重新具有产生AFP的能力,随着受损肝细胞的修复,AFP逐渐恢复正常。3.生殖腺胚胎性肿05l26患者血清中AFP可见升高。4.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一般在400μg/L
肿05l26抗原50(CA50)&&正常情况:
0 ~ 23 kU/L
CA50和CA19-9有一定的交叉抗原性,主要用于胰腺肿05l26,结肠直肠肿05l26,胃肿05l26的辅助诊断和监测肿05l26的进展。1.胰腺肿05l26,结肠肿05l26,直肠肿05l26,胃肿05l26等胃肠道恶性肿05l26时血清cA50升高,特别是胰腺肿05l26患者升高最为明显。2.肝肿05l26,肺肿05l26,子宫肿05l26,卵巢肿05l26,肾肿05l26,乳腺肿05l26等也可见cA50升高,因此CA50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05l26标志物。3.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黑色素05l26,淋巴05l26,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有CA50升高现象。
鳞状上皮细胞肿05l26抗原(SCC)
&&正常情况:0
~ 1.5 ng/ml
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的鳞肿05l26肿05l26标志物,但敏感性较低,可作为子a肿05l26,肺肿05l26,头颈部肿05l26的辅助诊断指标和预后监测指标。1.子a肿05l26,肺肿05l26,头颈部肿05l26时,血清中SCC升高,其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增高。临床上还SCC还可用于监测上述肿05l26的疗效,复发和转移以及评价预后。2.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α-L-岩藻糖苷酶(AFU)&&正常情况:369.5
422.1&μmo1/L·h
1.血清AFU升高主要见于原发性肝肿05l26,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肿05l26的诊断阳性率。AFU活性高低与肝肿05l26的大小和AFP浓度无明显相关,可作为原发性肝肿05l26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肝肿05l26术后观察血清AFU的水平,可用于监测疗效。2.肺肿05l26、乳腺肿05l26、子宫肿05l26以及肝硬化、糖尿病也可见升高。3.妊娠期间,AFU升高,分娩后血清AFU迅速下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正常情况:ELISA
12.5&μg/L,RIA
1.小细胞肺肿05l26患者NSE水平明显高于肺腺肿05l26、、肺鳞肿05l26、大细胞肺肿05l26等非小细胞肺肿05l26(NSCLC),可用于鉴别诊断,监测小细胞肺肿05l26放疗,化疗后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时NSE浓度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复发时血清NSE升高。用NSE升高来监测复发要比临床确定复发早4~12周。2.神经母细胞05l26患者NSE水平异常增高,而Wilms05l26则升高不明显,因此测定NSE的水平可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可用来监测神经母细胞05l26的病情变化,评价疗效和预报复发。3.神经内分泌细胞肿05l26,如嗜铬细胞05l26,胰岛细胞05l26,甲状腺髓样肿05l26,黑色素05l26,视网膜母细胞05l26等患者的血清NSE也可增高。
血清肿05l26相关的激素测定&&&&
HCG&绒毛膜相关上皮细胞肿05l26
ACTH&肾上腺皮质肿05l26
降钙素&甲状腺髓样肿05l26和小细胞肺肿05l26
生长激素&肋05l26、肾肿05l26
抗利尿激素&未分化的小细胞肺肿05l26
甲状旁腺素&大部分恶性肿05l26可见升高
TSH&甲状腺05l26
雌激素&卵巢颗粒层细胞肿05l26
游离脂肪酸(FFA)&&&&&正常情况:0.3~0.9mmol/L
增高:嗜铬细胞05l26,甲亢,乙醇中毒,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肝性脑病,长期禁食,糖原累积病,Reye综合征等。
磷脂总量&&&&正常情况:以P&25计
1.7~3.2mmol/L&以P计
1.7~3.2mmol/L
血清中磷脂主要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血清磷脂水平与胆固醇有关,正常人胆固醇/磷脂比值平均为0.94。的血磷脂升高;的血磷脂降低。增加: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慢性出血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甲减,肝硬变及阻塞性黄疸病人。减少:低色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及甲亢病人
总脂&&&&&&正常情况:4~7g/L
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脂血症,脂餐后。
减少:营养不良,肝、肾、胃、肠疾病,甲亢,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05l26等。
过氧化脂质(LPO)&&&&正常情况:荧光法&女3.5±0.53μmol/L&男3.3±0.49μmol/L
LPO与衰老有关,亦与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新生儿视网膜病的发生有关。在这些疾病时血水平升高。
九、痰液检查
颜色、性状&&&&&&
&&黄色提示呼吸道化脓性感染,见于化脓性支气管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红色或咖啡色因痰中含有血液或血红蛋白,见于肺肿05l26、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铁锈色多因血红蛋白所致,见于细菌性肺炎、肺梗塞等;棕褐色见于慢性充血性心脏病肺淤血、阿米巴肺脓肿;灰黑色多因长期吸烟、煤矿工、锅炉工等。
量&&&&大量咳痰为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病程中痰量减少表示有好转;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炎早期痰量不多。
气味&&&&&&血性痰具有腥味,肺脓肿及晚期肺肿05l26患者常有恶臭味。
支气管管型&&&&&&
&正常情况:无
可见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纤维性支气管炎患者痰中。
白细胞&&正常情况:少许中性白细胞。
呼吸道炎症时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肺吸虫等。
&&&&&&正常情况:无
痰中出现红细胞原因较多,可由肺、支气管出血所致,常见病因有支气管扩张、肺肿05l26等。
上皮细胞&&&&圆形上皮细胞大量出现,见于肺部炎症或肺组织碎解;柱状上皮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炎、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鳞状上皮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喉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症。
心力衰竭细胞&&&正常情况:无
常见于心功能不全肺淤血者及肺炎、肺栓塞、肺出血等。
痰涂片染色&&&&&&&肺肿05l26患者痰涂片染色,可见肿05l26细胞。肺结核患者涂片可见抗酸杆菌。其他肺炎细菌感染,痰涂片均可见到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
十、维生素检测
维生素A,视黄醇&&正常情况:0.5~2.1μmol/L
增高: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维生素A中毒,应用口服避孕药时等。
降低:维生素A缺乏症,甲减,肝、胃肠及胰腺疾病,慢性感染,播散性结核病,类肿05l26综合征,蛋白营养不良,应用胆酷胺、矿物油及新酶素等。
维生素B1,硫胺&&&&正常情况:血清
0.0~75.4nmol/L&全血
41.5~108.9nmol/L
增高:白血病,淋巴05l26。
减低: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慢性乙醇中毒,营养不良,甲亢,长期腹泻,妊娠,心衰,剧烈运动,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硫胺不敏感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6&&&正常情况:14.6~72.8nmol/L
维生素B6包括比哆醇、比哆醛和比哆胺三种存在形式。
降低:慢性乙醇中毒,营养不良,尿毒症,小儿惊厥,吸收不良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尤其是妊娠糖尿病),应用青酶胺、左旋多巴、乙醇、异烟肼及口服避孕药时等。
维生素B12,氰钴胺&&&&&正常情况:新生儿
118~959pmol/L&成人
162~694pmol/L
增高: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应,肝功能不全,药物性胆汁瘀滞,蛋白营养不良等。&降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吸收不良综合征,妊娠后期等。
叶酸,叶酸盐&&&正常情况:新生儿
15.9~72.5nmol/L&成人
4.1~20.4nmol/L&>60岁
4.5~27.2nmol/L
增高:肠盲袢综合征,恶性贫血。
降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甲亢,乙醇中毒,营养不良,吸收不良,妊娠,维生素B1,B6,B12和C缺乏症,重症皮肤病,慢性腹泻,恶性肿05l26等。
维生素C,抗坏血酸&&&&正常情况:34~114μmol/L
降低: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血液透析,尿毒症,妊娠,脂痢,慢性乙醇中毒,吸收不良,甲亢等。
维生素D,24&&&&正常情况:
25-二羟维生素D&成人5.0~11.8nmol/L&儿童3.1~10.8nmol/L
25-羟维生素D&夏季38~200nmol/L&冬季35~105nmol/L
1.25-二羟维生素D&成人58~108pmol/L&>60岁41~77pmol/L
增高:维生素D中毒,盼太阳过多,甲旁亢(24,25-二羟维生素D增高)。
降低:甲旁低,假性甲旁低,慢性肾衰,无肾患者(以上情况主要为24,25-二羟维生素D降低),吸收不良,脂痢,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佝偻病,肝硬变,肾性骨病,纤维囊性骨炎,甲亢,应用抗惊厥药、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苯巴比妥等药物时。
维生素E,生育酚&&正常情况:11.6~46.4μmol/L
降低:吸收不良,某些习惯性流产,胆汁瘀滞,脂痢,恶病质性贫血,早产儿伴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高非饱和脂肪酸饮食等。&近年发现,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预防恶性肿05l26和防止过氧化脂质形成作用,并可防止缺氧状态下血管壁过氧化脂质贮积,阻止动脉硬化的发展。
维生素K检测&&&正常情况:2.88±1.4nmol/L(X±ISD)
维生素K不足可见于一般吸收障碍包括膀胱纤维变、梗阻性肝脏疾病、胆结合症、胰脏机能不全、上消化道的功能性疾病(如口炎性腹泻(sprue))。口服抗菌素治疗时能使结肠中产生维生素K的细菌死亡,因此也能导致维生素K不足。维生素K制剂常用于治疗维生素K缺乏征。用维生素K常规治疗以预防婴儿出血性贫血。维生素K也可作为香豆素和2,3二氢-1,3茚二酮中毒的解毒药。超过药理剂量的甲基萘醌能导致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成人患心脏病。
十一、性激素检测
雌二醇总量(TE2)&&&&&正常情况:男30~133pmol/L&女&卵泡期
37~333pmol/L&排卵期
370~1850pmol/L&黄体期
185~888pmol/L&绝经期
37~110pmol/L
增高:女性性早熟(真性或假性),卵巢、肾上腺分泌雌二醇及其他雌激素的肿05l26,男性乳房发育,肝硬变,应用克罗米芬、HCG后。
降低:Turner综合征,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功能减退等。
雌三醇总量(TE3)&&&&&正常情况:男性,未孕妇女&<7.0nmol/L&妊娠
105~595nmol/L29~32周
140~770nmol/L
210~980nmol/L
280~1225nmol/L
降低:高危妊娠,胎儿发育延迟,胎儿宫内死亡,贫血,营养不良,慢性肾衰,血红蛋白病,胎儿肾上腺发育不全等。
雌酮(E1)&&&&&正常情况:男:青春期
40.7~78pmol/L&成人110~629pmol/L&女:青春期
0~296pmol/L&卵泡期74~555pmol/L
增高:妊娠,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等。
孕酮(P)&&正常情况:男:成人<3.2nmol/L&女:&卵泡期
0.6~1.0nmol/L&排卵期
1.0~11.2nmol/L&排卵后
20.8~103.0nmol/L
增高: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21β-羟化酶缺乏,17β-羟化酶缺乏和11β-羟化酶缺乏等),卵巢肿05l26,葡萄胎。&降低:流产,闭经-乳溢综合征等。
17-羟孕酮&&&&&&
&正常情况:男:青春期0.3~0.9nmol/L&成人
0.6~5.4nmol/L&女:青春期
0.6~1.5nmol/L&卵泡期
0.6~2.4nmol/L&黄体期
2.4~9.0nmol/L&绝经期
0.1~1.5nmol/L
增高: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21β-羟化酶缺乏,11β-羟化酶缺乏),部分肾上腺或卵巢肿05l26病人。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情况:试管法&阴性&放射受体法&测不到
增高: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肿05l26,精原细胞05l26,畸胎05l26,异位HCG分泌肿05l26(如胃肿05l26、胰腺肿05l26,肺肿05l26,结肠肿05l26,肝肿05l26,卵巢肿05l26,消化系统类肿05l26等)。
降低:流产,异位妊娠等。
胎盘催乳素(PL)&&&&&&&正常情况:未孕女性<0.5mg/L&妊娠22周1.0~3.8mg/L&妊娠30周2.8~5.8mg/L&妊娠42周3.0~8.0mg/L
降低:妊娠毒血症,流产。妊娠8周后,如PL降低而尿HCG正常或升高提示为滋养层细胞病(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肿05l26)。妊娠30周后的PL<4mg/L,提示有胎儿发育不良或死胎可能。
睾酮总量(T)&&&&&&&正常情况:成人:&男14~25.4nmol/L女1.3~2.8nmol/L&妊娠期2.7~5.3nmol/L儿童&男<8.8nmol/L&女<0.7nmol/L
增高:特发性男性性早熟,家族性男性性早熟,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肿05l26(腺肿05l26显著增高,腺05l26亦常增高),睾丸肿05l26,睾丸女性化,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雄性化肿05l26,松果体05l26,特发性多毛症,甲减,雄激素,HCG和雌激素治疗中等。
降低:21-三体综合征,尿毒症,肌强直营养不良征,肝功能不全,陷睾症,原发性或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Klinefelter综合征,Kallman综合征等),雄激素治疗停药后等。
雄烯二酮&&&&正常情况:男2.0~4.6nmol/L&女4.0~6.6nmol/L
增加:女性多毛症,痤疮,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肿05l26,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克罗米芬或HCG时等。
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卵巢功能减退症,镰状红细胞性贫血等。
十二、精液检查
精液量&正常情况:3~5ml
精液量过少,多见于前列腺、精囊等疾病。
液化时间&&正常情况:5~30min(37℃)
>60min表示液化不良,多见于慢性炎症等,液化不良能抑制精子的活动能力。
活动率(射精后90~180min)&&&正常情况:>0.6
<0.4表示生殖力不良
活动力&&快速直线运动,精子活泼。
异常表示运动不良。
精子计数/L
&&&&&正常情况:(100~150)&109/L
<20&109/L表示无精子或过少,除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外,还可见于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老年及内分泌疾病等。
异形精子&&&&正常情况:<0.1(10%)
>0.3(30%)&为异常。
pH&&&正常情况:7.2~8.0
<7.2为异常。
红细胞&&正常情况:<5个/HP
>5个/HP为血精,见于精囊结核、前列腺肿05l26。液化不良见于慢性炎症等。
&&&&&&正常情况:<5个/HP
>5个/HP提示炎症
十三、白带检查
pH值&&&&正常情况:4.5左右
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阴道清洁度
&&&&&正常情况:Ⅰ~Ⅱ度
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
线索细胞&&&&正常情况:无
在悬滴涂片中见到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呈颗粒状或点画状致使模糊不清者即为线索细胞,它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胺试验&正常情况:无味
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白细胞&正常情况:<15个/HP
>15个/HP提示炎症
霉菌&&&&&&正常情况:无
如存在霉菌说明有霉菌性阴道炎
滴虫&&&&&&正常情况:无
如存在说明有滴虫性阴道炎
其他病原体&&&&&&&嗜血杆菌、阿米巴滋养体阳性分别见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及阿米巴性阴道炎。
十四、前列腺液检验
颜色&&&&&&正常情况:淡乳白色稀薄液体
前列腺病变时(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肿05l26),可出现红色粘丝或浅黄色脓样液体。
量&&&正常情况:数滴至1ml
前列腺炎时排泄量增加。
量卵磷脂小体测定&正常情况:多量,均匀分布满视野。
前列腺炎时,卵磷脂小体常减少成消失,且分布不均匀,有成堆的倾向。
淀粉样体测定&&&正常情况:少见,老年易见到。
老年人较多,一般认为与疾病无明显关系。
细胞检查&&&&正常情况:白细胞:&10个/HP(高倍镜视野);红细胞:&5个/HP;上皮细胞:少量;颗粒细胞:偶见;&肿05l26细胞:无。
1.前列腺炎时白细胞增多,前列腺液中可见白细胞成堆出现。2.前列腺肿05l26时红细胞增多。按摩过重。也可见较多的红细胞。3.前列腺病变时,可见上皮细胞增多。4.前列腺炎或老年人,可见前列腺颗粒细胞增多。5.在前列腺液中查到肿05l26细胞,对前列腺肿05l26有诊断价值。
滴虫检查&&&&正常情况:无
前列腺液中查到滴虫,对滴虫性前列腺炎有确诊作用。
细菌检查&&&&正常情况:无
前列腺脓肿时,其分泌物浓厚且常带粘丝。并可找到细菌,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十五、脑脊液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正常情况:无色水样;透明清晰;无凝块或薄膜形成;&酸碱度(pH):7.35~7.40;相对密度:1.005~1.009
颜色:红色: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膜炎等。如为穿刺创伤出血,最初数滴为红色,以后逐渐变清。&黄色:陈旧性出血,重症黄疸或胡萝蔔素血症等。当CSF中蛋白含量>50mg/dl时,其外观亦呈淡黄色。&白色:化脓性脑膜炎为米汤样,结核性脑膜炎或真菌性脑膜炎为毛玻璃样外观。&褐色或黑色: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05l26。&透明度:浑浊: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凝块或薄膜形成:结核性脑膜炎常有薄膜形成,化脓性脑膜炎则易出现凝块。&酸碱度(pH):增高: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降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脑缺血,缺氧等。&相对密度:增高: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脑寄生虫病、脊髓肿05l26等。
脑脊液压力
&&&&&正常情况:新生儿0.29~0.78kPa&儿童0.69~1.96kPa&成人0.69~1.76kPa
增高:颅高压综合征(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脓肿、脑肿05l26、高血压脑病、脑水肿、水中毒等),心衰,心包积液,纵隔肿05l26,颈部肿05l26,巨大甲状腺,气胸,屏气,腹肌紧张,精神紧张,惊厥,躁动,咳嗽,&持续状态等。&降低:颅低压综合征,失水,慢性消耗性疾病,休克,椎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穿刺针位置不当或不通畅等。
脑脊液白细胞总数&
&&&&增高:各种脑膜炎脑炎:化脓性脑膜炎时显著升高,可达数千万/L(数万/mm3),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核性和真菌性脑膜炎时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病毒性脑膜炎一般增至数十至数百,以淋巴细胞为主,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亦见白细胞增多,但其来源于血液,如求校正的真正白细胞数(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红细胞数/700)并无增高。脑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
&增高:各种脑膜炎,脑炎:化脓性脑膜炎时显著升高,可达数千万/L(数万/mm3),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核性和真菌性脑膜炎时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病毒性脑膜炎一般增至数十至数百,以淋巴细胞为主,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亦见白细胞增多,但其来源于血液,如求校正的真正白细胞数(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红细胞数/700)并无增高。脑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脑脊液红细胞数&&&&&正常情况:无
增多: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膜炎,穿刺损伤血管等。
脑脊液蛋白定量&&&&&正常情况:&脑池&儿童0.1~0.25g/L&成人0.15~0.25g/L&脑室0.05~0.15g/L&腰椎&新生儿0.2~1.20g/L&儿童0.2~0.4g/L&成人0.15~0.45g/L
有脑组织和脑膜疾患时,蛋白质增加,多为球蛋白,蛋白定试验Cpandy试验阳性。如脓性脑膜炎、流脑等。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正常情况:血清值的0.01以内
脑脊液LDH比值增高:脑肿05l26。
脑脊液葡萄糖&&&正常情况:婴儿3.9~5.0mmol/L&儿童2.8~4.5mmol/L&成人3.6~4.5mmol/L
增高:糖尿病,静脉输入葡萄糖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降低:低血糖症(胰岛素05l26、糖原累积病等),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神经&等。
脑脊液氯化物&&&正常情况:以Cl-计&婴儿110~122mmol/L&儿童117~127mmol/L&成人119~129mmol/L&以NaCl计婴儿110~122mmol/L&儿童117~127mmol/L&成人119~129mmol/L&以mEq计婴儿110~122mmol/L&儿童117~127mmol/L&成人119~129mmol/L
增高:脑炎,脊髓炎,尿毒症,高氯性酸中毒,糖尿病等。&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神经&,风湿性脑病,小脑肿05l26,急性感染性疾病等。
乳酸&&&&&&正常情况:<2.8mmol/L
增高:脑缺血、缺氧,颅脑损伤,颅高压综合征,惊厥,颅内出血,脑脓肿,多发性硬化症,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病毒性脑膜炎不增高。
&&&&&&正常情况:0.06~0.19mmol/L
增高:晚期肝病,重症心衰,尿毒症,重金属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维生素B1缺乏,过高热,糖原累积病等。
蛋白电泳&&&&正常情况:白蛋白0.55~0.69&球蛋白α1
0.03~0.08&球蛋白α2
0.04~0.09&β
0.10~0.18&γ
0.04~0.13
脑脊液蛋白电泳主要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神经&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的诊断。&白蛋白增高:椎管阻塞,脑水肿,缺氧性脑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结缔组织疾病等。&球蛋白增高:神经&,脑炎,多发性硬化症等。
十六、甲状腺功能检查
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情况:脐血
3~12mU/L&儿童
0.9~8.1mU/L&成人
2~10mU/L&>60岁男2.0~7.3mU/L&女2.0~16.8mU/L
增高: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05l26),垂体TSH05l26,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
降低:继发性甲减,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甲亢CTSH05l26所致者例外,EDTA抗凝血者的测得值偏低。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正常情况:14~168pmol/L
增高:原发性甲减,继发性(垂体性)甲减。
降低:甲亢,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
游离甲状腺素指数(T4)&&正常情况:2.2~14.0
增高:甲亢,应用甲状腺激素或肝素等。&降低:甲减。
甲状腺素总量(TT4)&正常情况:新生儿130~273nmol/L&婴儿91~195nmol/L
1~5岁95~195nmol/L
6~10岁83~173nmol/L
11~60岁65~156nmol/L&>60岁男
65~130nmol/L&女
72~136nmol/L&妊娠后
79~229nmol/L
增加: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
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情况:26~39pmol/L
增高:甲亢,应用甲状腺素治疗时。降低:甲减,应用T3治疗时。
三-碘甲腺原氨酸总量(TT3)
&&&正常情况:脐血0.5~1.1nmol/L&新生儿1.4~2.6nmol/L
1~5岁1.5~4.0nmol/L
6~10岁1.4~3.7nmol/L
11~60岁1.8~2.9nmol/L&>60岁男1.6~2.7nmol/L&女1.7~3.2nmol/L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
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正常情况:6.0~11.4pmol/L
增高:甲亢。&降低:甲减。
反-三碘甲腺原氨酸(反T3)&&&&&&正常情况:0.2~0.8nmol/L
增高:各种应激状态,饥饿,禁食,各种急性疾病,肝脏损害,肥胖症减肥过程中,高龄等
三碘甲腺原氨&&&正常情况:0.98~1.00
RU)&&&&&注意:在此试验中,是用未结合的TBG量来间接反映血中T4的浓度,与T3并无关系。增高:甲减。&降低:甲亢。
十七、体液免疫检测
免疫球蛋白IgA&&&&&正常情况:&脐血0~50mg/L&新生儿0~22mg/L
0.5~6月3~820mg/L
7月~2岁140~1080mg/L
2~6岁230~1900mg/L
6~12岁290~2700mg/L
12~16岁810~2320mg/L&成人760~3900mg/L
增高: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真菌感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囊性纤维化,家族性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乳腺肿05l26,IgA肾病,IgA骨髓05l26等。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乏症,无γ-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等。抗IgA抗体现象,免疫抑制剂治疗,妊娠后期等。
免疫球蛋白IgD&&&&&正常情况:阴性
增高: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某些肝病,葡萄球菌感染,IgD骨髓05l26等。&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IgD缺乏综合症。
免疫球蛋白
&IgE&&&&正常情况:
0.1~0.9mg/L&放射免疫吸附法&脐血0.5~1.5kU/L
6周0.1~2.8kU/L
6月0.9~28.0kU/L
1岁1.1~10.2kU/L
4岁2.4~34.8kU/L
10岁1.3~215kU/L
14岁1.9~159kU/L
增高: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血清病,应变性亚败血症,变态反应性肠病等),某些药物(如金剂,汞剂等),哮喘,高IgE血症,IgE骨髓05l26等。&降低:恶性肿05l26晚期,无γ-球蛋白血症等。
免疫球蛋白IgG&&&&&正常情况:&脐血7.6~17g/L&新生儿7.0~14.8g/L
0.5~6月3~10.0g/L
6月~2岁5~12g/L
2~6岁5~13g/L
6~12岁7~16.5g/L
12~16岁7~15.5g/L&成人6~16g/L
增高: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疾病,IgG骨髓05l26,无症状性单克隆IgG病等。&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选择性IgG缺乏症,蛋白丢失性肠病,肾病综合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免疫球蛋白IgM&&&&&正常情况:&脐血40~240mg/L&新生儿50~300mg/L
0.5~6月150~1090mg/L
6月~2岁430~2390mg/L
2~6岁500~1990mg/L
6~12岁500~2600mg/L
12~16岁450~2400mg/L&成人400~3450mg/L
(测定值因标准品制备不同而变化)
增高: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TORCH症群,慢性或亚急性感染,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肺炎,肝病,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无症状性单克隆IgM病等。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选择性IgM缺乏症,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抗Ig抗体综合症(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补体&&&&&&正常情况:总溶血补体活度
75~160kU/L&或>血浆CH50的0.33&衰变率(功能性)&部分衰变率
0.10~0.20&缺少:>0.50&经典途径成分
C1q 58~72mg/L
C1r25~38mg/L C1s
25~38mg/L
C222~34mg/L
C3(β1C-球蛋白)
800~1550mg/L
C4(β1E-球蛋白)
130~370mg/L
C5(β1F-球蛋白)51~77mg/L
C6 48~64mg/L
C749~70mg/L C8
43~63mg/L
C947~69mg/L&交流途径成分
C4结合蛋白
180~320mg/L&因数B(C3前活化剂)
200~450mg/L&裂解素24~32mg/L&调节蛋白类&β1H-球蛋白(C3b灭活剂加速剂)
483~638mg/L
C1抑制剂(酯酶抑制剂)
174~240mg/L
C1抑制剂.测补体衰变率&部分衰变率
0.10~0.20
C3b灭活剂(KAF)
33~47mg/L S-蛋白质
418~600mg/L
血液补体含量与活度在许多病理情况下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临床上应动态观察补体水平的变化。补体含量下降并不一定代表免疫功能障碍或免疫缺陷,因为在缺血、凝固性坏死和中毒性坏死时,组织能释放较多的蛋白分解酶,导致补体溶血活度和补体组分的下降。&血补体浓度升高:见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及阻塞性黄疸,急性心肌梗塞,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急性痛风,急性和急性甲状腺炎,急性风湿热,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血补体水平下降:主要见于先天性C1酯酶抑制物缺乏,先天性C2缺乏,C3缺乏,C1q缺乏,外源性支气管哮喘(C4减少所致),血清病样反应,SLE(补体总活度和C3下降),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慢性膜增殖性肾炎,冷凝集素溶血性贫血,恶性疟疾和急性病毒性肝炎等。
γ-干扰素(γ-IFN)&&&正常情况:<8kU/L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降低:免疫缺陷性疾病,恶性肿05l26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时。&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
冷球蛋白试验&&&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冷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05l26,网状细胞增多症,SL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淋巴05l26,结节性多动脉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复合物&&&&&&
&&正常情况:阴性(抗补体法)
肾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活肝、肝硬化等),感染性疾病,肿05l26,免疫异常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等),内分泌疾病等均可检出。
C-反应蛋白(CRP)&&&&正常情况:脐血
10~350μg/L&成人
68~8200μg/L
CRP是一种急性疾病的反应性蛋白,在炎症或组织破坏时,血中浓度升高。见于细菌性炎症(显著升高),风湿热,急性心肌梗塞,烧伤,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十八、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切&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切&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
&&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05l26、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05l26、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切&男:14~20&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05l26、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切&男:10~13&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正常情况:男:0~21mm/h&女:0~38mm/h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红细胞压积
&&&&&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红细胞变形能力&&&&&正常情况:男:3.9~5.0&女:3.0~4.2
降低提示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
红细胞刚性指数&&&&&正常情况:男:7.16&女:7.14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性性越小,是高切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十九、血液电解质和无机物检测
钠&(Na)&正常情况:135~145mmol/L
增加:柯兴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ACTH05l26,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心衰,肾衰,肝硬变,严重失水,钠摄入过多而肾功能不全等。
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尿崩症伴口渴中枢受损,糖尿病,稀释性低钠血症,失钠性失水等。
钾&(K)&&&正常情况:新生儿3.7~5.9mmol/L&婴儿4.1~5.3mmol/L&儿童3.4~4.7mmol/L&成人4.1~5.6mmol/L
增加:少尿、无尿时,摄入过多含钾食物、饮料或药物而伴有少尿、无尿时,组织缺氧,阿狄森氏病,溶血,组织创伤、坏死,大面积烧伤,大量内出血等。
减少:严重呕吐、腹泻,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衰多尿期,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性软病(棉酚中毒),慢性消耗性疾病,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血钾型),应用利尿剂、脱水剂或胰岛素等。
钙&(Ca)&正常情况:婴儿
2.5~3.0mmol/L&成年
2.1~2.55mmol/L.
增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生、腺05l26、腺肿05l26、第三性),多发性骨髓05l26,急性溶骨性病变,骨肿05l26,尿毒症,阿狄森病,柯兴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中毒,非溶骨性恶性肿05l26,特发性高钙血症等。
&&&&&&正常情况:脐血
1.30~1.46mmol/L&全血&新生儿
1.08~1.18mmol/L;成人
1.12~1.23mmol/L&;>60岁
1.13~1.30mmol/L
增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生、腺05l26、腺肿05l26、第三性),多发性骨髓05l26,急性溶骨性病变,骨肿05l26,尿毒症,阿狄森病,柯兴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中毒,非溶骨性恶性肿05l26,特发性高钙血症等。
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维生素D缺乏,婴儿手足搐搦症,肾衰,脂痢,急性胰腺炎,阻塞性黄疸,长期禁食,静脉内高营养疗法等。
镁&(Mg)&&&&&&&正常情况:0.7~1.1mmol/L
增加:糖尿病酸中毒未治疗时,急慢性肾炎尿毒症期,甲减,甲旁减,阿钬森病,部分原发性高血压,多发性骨髓05l26,白血病,重症失水等。
减少:晚期肝硬变,低蛋白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旁亢,甲亢,急性胰腺炎,慢性肾衰,长期禁食,吸收不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急性乙醇中毒,草酸中毒,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锌&(Zn)&&正常情况:8.4~23.0μmol/L
增加:甲亢,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精神分裂症等。
减少:严重烧伤,高热,肾功能不全,性腺功能减退症等。
铜&(Cu)&正常情况:新生儿1.9~10.5μmol/L
3~10岁4.2~24.0μmol/L&成人&男11.0~22.0μmol/L&女12.6~24.3μmol/L
增加:白血病,嗜铬细胞05l26,胆汁性肝硬变,伤寒,淋巴05l26,再障,甲亢,SLE,急性风湿热,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创伤,某些恶性肿05l26等。
减少: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烧伤,部分缺铁性贫血等。
铁&(Fe)&&正常情况:儿童9.0~32.2μmol/L&成人男10.7~26.9μmol/L&女9.0~23.3μmol/L&老年人7.2~14.3μmol/L
增加:溶血,反复输血,再障,肝损伤,肝硬变,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减少: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慢性感染,营养不良,吸收不良,恶性肿05l26等。
总铁结合力
&&&&&正常情况:婴儿17.9~71.6μmol/L&成人44.8~71.6μmol/L
增加:低色素性贫血,急性肝炎,妊娠后期,应用口服避孕药等。
减少:非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血色病,肝硬变,肾功能不全,恶性肿05l26等。
铁饱和度&&&&正常情况:0.20~0.55
增加:血色病,摄入铁过多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
氯化物&(Cl)&正常情况:以氯计
96~108mmol/L
增加:氯化物摄入过多,肾衰少尿期,换气过度,碱中毒,尿路阻塞等。
减少:稀释性低钠血症,长期应用利尿剂、脱水剂,重症糖尿病,剧烈呕吐或腹泻,肾衰多尿期等。
磷&(Pi)&&&正常情况:儿童1.45~2.10mmol/L&成人0.97~1.45mmol/L&>60岁男0.74~1.20mmol/L&女0.90~1.32mmol/L
增加:多发性骨髓05l2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前,乳酸性酸中毒,肾衰,甲旁减,骨折愈合期,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中毒等。
减少:维生素D缺乏,高胰岛素血症,儿童侏儒症,脂痢,甲旁亢,输入大量葡萄糖后等。
铅&(Pb)&&正常情况:儿童<1.45μmol/L&成人<1.93μmol/L&中毒≤4.80μmol/L
增加:铅中毒。&铅中毒的诊断可借助尿铅排量,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尿中粪卜琳,尿δ-氨基-γ-酮戊酸等确定。
鑻忕▼0122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99,293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痰结核菌检查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