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与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结局有什么区别

终于找到英美没有对(香港占中)下死手的原因
导读:据悉,由于英国政府突然提高学费引发此次抗议游行,约有5000人参加,这是近3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罢课活动
据俄通社-塔斯社11月19日消息,英国伦敦抗议高校学费上涨的学生罢课游行活动19日突发骚乱。
据英护法机构消息,有11人在冲突中被逮捕。
   据报道,抗议学生来到英国国会大楼前,在那里一小部分示威者冲破临时设置的防护栏,与警方发生冲突。国会大楼前迅速聚集百名警员,袭击护法人员的学生全部被逮捕。冲突还造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受损。
   报道称,
据悉,由于英国政府突然提高学费引发此次抗议游行,约有5000人参加,这是近3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罢课活动据俄通社-塔斯社11月19日消息,英国伦敦抗议高校学费上涨的学生罢课游行活动19日突发骚乱。据英护法机构消息,有11人在冲突中被逮捕。据报道,抗议学生来到英国国会大楼前,在那里一小部分示威者冲破临时设置的防护栏,与警方发生冲突。国会大楼前迅速聚集百名警员,袭击护法人员的学生全部被逮捕。冲突还造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受损。报道称,“抗议者向警察乱丢垃圾”,有3名警员受轻伤。据悉,由于英国政府突然提高学费引发此次抗议游行,约有5000人参加,这是近3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罢课活动。 英国罢工英国示威占领民主清场伦敦观察者头条头条不列颠从上周六(10月18日)开始,大规模的罢工游行在英国各大城市上演,数以万计的英国人涌上街头抗议削减工资。这是撒切尔时代以来英国公共卫生部门的首次罢工,而罢工迅速超出了行业范畴,得到了全行业性公会的支持。更有200名左右示威者在英国议会广场集会,发起“占领民主”(occupy democracy)运动,把矛头指向失效的民主制度。当地时间19日晚间,警察开始对议会广场的集会者清场。
英国民众占领议会广场“英国需要涨工资”
当地时间18日,英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主题是“英国需要涨工资”,游行的范围既包括伦敦,也包括苏格兰、北爱尔兰地区。
周六,数以万计的英国人涌到伦敦街头,参加反对政府削减工资的游行示威。据主办方介绍,尽管近年来英国经济表现良好,但是自从2008年以来,平均工资水平每周比以前少50英镑(63欧元)。法新社报道显示:游行队伍主要是由政府部门的官员以及私营企业的雇员组成,他们大约于上午11点左右开始行动,然后穿过伦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Hyde Park)。
这次抗议活动最初由英国医疗服务系统(NHS)员工发起,他们于10月13日举行罢工,随后得到全部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代表英国公务员的PCS工会大约25万会员于10月15日参加24小时的大罢工。
18日起,英国工会职工代表大会(TUG),和英国工会联盟组织参与进来,发起了主题为“英国需要涨工资”的游行示威,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以及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Belfast)也加入到此次游行队伍中来。
英国工会职工代表大会TUG总书记弗朗西丝·奥格雷迪(Frances O""""Grady)表示:“鉴于英国的经济开始走向复苏,现在是时候结束大多数人的工资冻结状态。从2010年起,大多数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工资就开始被冻结,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伦敦的游行示威中,工作人员尽情地释放他们的痛苦,表达他们在满足日常生活开支中所遇到的困难,工会领袖挥舞着写有数字“175”的大旗,意在表明英国最低和最高工资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49岁的劳动者基思·马丁(Keith Martin)在接受法新社的采访时表示:“公告服务部门受此次政府削减工资水平的影响最大。比如我,我的工资已经下降了25%。”
31岁的柯南·道尔(Conan Doyle),他抱怨戴维·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实施的政策,认为政府当局在“利用富人”的同时也在“创造贫穷。”柯南·道尔补充表示:“有时候劳动并不一定就能改变现状,因为社会上还存在一种宿命论。”同时,他还提及在明年5月份的总统大选中,工党主席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可能会获得大选的胜利。 自从1982年(此时正值撒切尔的执政期内)以来,公共卫生部门罢工还尚属首次。
“威斯敏斯特系统出了问题”
除了工会的罢工之外,还有民众直接将抗议矛头对准英国的政治体制。自上周五以来,大约200名反政府的支持者们聚集在国会广场,推出“占领民主”的运动。
示威者指出,“占领民主”的目的是把“斗争的力量,由现在针对单一问题的抗议,转变成挑战腐败和失效的代议制的激进群众运动”。
一名是示威者对媒体称:“我们的威斯敏斯特系统(观察者注:指英国议会)出了问题,我们选举出的政客并不能代表我们。”
周日,伦敦警方开始对国会广场上的是示威者进行清场。警方发言人指出,他们将执行清场的命令,示威者有30分钟的时间可以自行离开,否则将面临逮捕。
据目击者称,截止到当晚,仍有50-100人坚守在广场上,被150余名警察所包围。此外,警方已经逮捕了一名示威者。
警方对议会广场示威者清场
占领民主伦敦占领议会英国占领议会英国英国警察清场清场不列颠香港“占中”乱局迄今仍无解套迹象,英国伦敦近日也发生了被称为“篷布革命”(Tarpaulin Revolution)的所谓“占领”运动。示威者称,抗议活动除反对政府削减工资外,还在于声援香港的“占中”运动。与香港情况迥异的是,原计划为期9天的“占领民主”运动,刚开始不到三天便遭伦敦警方闪电出击强力清场和抓人,前往现场的伦敦市议员亦未幸免。伦敦警方21日称,15名“占领”示威者被逮捕,并将面临起诉。据观察者网查询,绿党领袖、伦敦市议员珍妮·琼斯(Jenny Jones)和前自由民主党副主席(英国第三大党)麦卡斯(Donnachadh McCarthy)也因示威被捕。
此次“占领”运动,源于英国多市上周爆发的大规模罢工游行,主题是反对政府削减工资。起初抗议活动是由公共卫生部门的英国医疗服务系统(NHS)员工发起,随后多个工会组织参与进来,他们批评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政策失误,没有维护普罗大众的利益。
原计划为期9天的“占领民主”运动,刚开始不到三天便遭伦敦警方闪电出击强力清场和抓人
伦敦市议员赴现场也被捕
伦敦市议员、资深绿党领袖琼斯在前往议会广场现场时,也被警方逮捕。琼斯称,她原本是收到示威者投诉警方使用暴力,而赶赴现场监督执法,却有生以来首次被捕,对此十分惊讶。她抱怨说,示威者们不过是在表达其观点,警方不该抓人,应该就是在旁边听。
广场上扎营睡觉违法
议会广场上的“占领”者行动较和平理性,大部分人手举标语在蓬布上席地而坐,并无出格举动。即使如此,在“占领”展开不到三天时间,伦敦警方雷霆出击,派出几百名警员,从19日晚间对示威者进行强制清场。
警方发言人表示,清场是因为示威者触犯了法律。根据2011年颁布的《警员改革与社会责任法》,示威者在广场外扎营或使用睡袋等行为被禁止。约有15人在议会广场示威时躺在广场草地上的蓬布上面睡觉,明显属于违法。
警方在执行清场令前,宣布示威者有30分钟时间可自行离开,否则将被逮捕。有目击者称,当晚约有50至100人守在广场上,被逾150名警员重重包围。鉴于示威者不肯撤退,警方采取了强硬驱离手段,警察对示威者拳打脚踢,不少人受伤。有示威者称,警方派大队人马,出动直升机,大肆抓人,手段暴力,而他们只是和平静坐,警方如此强制清场毫无必要。
警方则回应,打击违法行为毫不手软。英警执法力度一向严厉,2012年美国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后,英国伦敦证交所也曾遭到“占领”,但在金融城方面颁布了驱逐令,英国高等法院也裁定金融城的驱逐行为是“合法、合理”后,伦敦警方赶在午夜之前便闪电清场,拆除了示威者搭建的帐篷,恢复了秩序。
英国英国罢工英国示威占领民主媒体香港占领中环不列颠头条观察者头条“从媒体对报道事件的选择,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10月17日以来,英国数百名反政府示威者聚集在伦敦议会广场,举行“占领民主”(Occupy Democracy)运动,抗议英国政府的腐败和失效的选举制度。运动仅仅开展不到3天,就遭到伦敦警方的强势介入,约40人遭拘捕。与中国香港近一个月发生的“占中”事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之前对香港的所谓“民主运动”大唱赞歌的英美主流媒体,对于发生在西方国家的这场波涛汹涌的街头抗议活动多保持沉默,不予报道。伦敦街头抗议,英美媒体在哪儿?作为“占领民主”的亲历者,大卫·格拉贝尔27日在《卫报》撰文批评了西方媒体这种令人熟悉的“双重标准”。文章称,从冲突性上看,发生在英国的事件无疑极具价值,可是BBC等主流媒体却选择性失声。就在他们的镜头全部对往香港的同时,抗议现场只能遗憾地看到来自伊朗、俄罗斯和卡塔尔等国的记者。 BBC针对香港“占中”做过大量报道 伦敦警方逮捕“占领民主”运动示威者,BBC等主流媒体却鲜少报道据国际在线报道,“占领民主”运动是3年前席卷欧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延续,其官方网站上阐述了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诉求,即表达对英国政府腐败和代议制民主的不满。“占领民主”运动的组织方称:“所谓民主并不是每4年或(现在)每5年的选举,而是民众的声音能够被倾听。一个将利益置于民众之上的政府无民主可言。”组织方表示,他们想要的民主是代表99%民众利益的民主,而不是代表少数企业、银行和富人精英的民主。一名示威者对媒体称,“我们的威斯敏斯特(英国议会)出了问题,我们选举出的政治家并不代表我们。”据英国《卫报》10月19日报道,10月17日运动刚刚开始,伦敦警方就对议会广场上的示威者进行清场,要求示威者在30分钟内必须离开,否则将面临逮捕。一名目击者称,伦敦警方在抗议者不愿离开的情况下,强行将他们拖走。另据俄罗斯RT电视台报道,数百名伦敦警员为驱赶示威者采取了“攻击性的措施”,阻止他们在广场搭建帐篷。“占领民主”运动组织者在社交网站上发言称:“卡梅伦支持中国香港的民主抗议,却对本国的民主活动进行暴力镇压。”据悉,在活动进行的一周时间里,约有40人被捕,其中包括绿党领袖、伦敦市议员珍妮·琼斯(Jenny Jones)和绿党国会议员卡罗琳·卢卡斯(Caroline Lucas),二人后被释放。然而,就在伦敦警方大阵势介入抗议活动的时候,英美等西方主流媒体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在《卫报》27日这篇《“占领”运动被新闻界忽视,但其实它很有报道价值》的文章中,作者大卫·格拉贝尔(观察者网注:David Graeber,曾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描述了伦敦警方对待示威者的粗暴方式,同时表示,伦敦的民主运动明显有重大报道价值,但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的主流大报却坚持认为此事无关紧要,反而对中国香港的“民主运动”连篇累牍地报道。以下是观察者网对该文摘译:从媒体对报道事件的选择,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占领民主”并不想把伦敦变成一个永久的帐篷城市,这明显是非法的。是的,法律的强制执行是有选择性的;如果满大街的帐篷是为了通宵排队等最新的苹果手机,那么警察会微笑着眨个眼。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民主诉求,则是厉行禁止。一旦你尝试,你的帐篷会在顷刻间被拆毁,即便你采取了最保守的抵抗,你也可能被捕。所以组织者只是象征性地驻留24小时,即使这意味着,他们只能淋着秋雨,睡在草地上的纸箱子里。警方的反应可谓歇斯底里。示威者把帆布放草地上当坐垫被视为非法,一坐上便遭到大批警察的袭击。示威者四肢被缚,手指被刺。披萨盒子也是非法物品,被警方没收。到了晚上警察还要派人监视示威者,称闭眼也是非法的。最后,防护网和警犬登场。表面上看,这只是警方坚持按照计划清场,数百名示威者被驱逐到固定区域,但即使如此,每当示威者聚在一起开会,打算对危机作出回应,他们总会被警察以新借口打断——谁又有了非法扩音器,哪又有安营扎寨的设备,又违反了什么规定——一群警察又围了上来。 活动组织者常常听到类似的声音:“我同意这个国家的民主正遭到腐蚀,钱控制一切,但我不知道的是:我能做什么?”我们的答复通常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当人们聚集在一起,总能想出办法来。但是人们需要的能7天24小时聚集的地方,正是如今伦敦人绝对无法得到的东西。 为了阻止人们,警方和媒体会对任何占领活动采取反对措施。官方媒体,比如BBC以及其他主流媒体正扮演着政府帮手的角色,他们把这些示威活动看得微不足道,认为根本没必要报道。而这些媒体对中国香港的“民主运动”和“警察镇压”则是连篇累牍地报道。还有比这更具有冲突性的故事吗?在议会的起源地(英国议会),警方与民众冲突、街头竖起防御栅栏和警犬虎视眈眈。我就在事发现场,可是我只看到了伊朗、俄罗斯和塔卡尔的摄像机。
终于找到英美没有对(香港占中)下死手的原因,美国和英国居然没有利用香港此次有难得机会对中国发难的原因原来如此。。。。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股票/基金&
香港占中运动的另一面:生存潜规则激怒底层社会
 占中运动的另一面:生存潜规则激怒底层社会
  旅居新加坡的中国籍投资分析师孙喜撰文指出,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令香港普通居民的生活愈加困苦,年轻人对未来能否出人头地的信心也大减,社会不满情绪高涨。出身寒微的有机会成为大陆首富,试问有几个香港人敢奢望超越?香港社会客观上存在着一种类似“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的固化了的生存潜规则。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997年回归时,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曾特意题词“香港明天更好”,希望给“被看衰”的香港打气,给香港市民美好盼头。如今17载已逝,“(,)”是否风采依旧?
  不久前,笔者就此特意征询一位久居香港的朋友的意见,他很精炼但含蓄地回答:“中国大陆越来越国际化了,香港却越来越大陆化。”
  1997年,香港的GDP为1763亿美元,人均2万7055美元;2013年为2740亿美元,人均3万8797美元,分别增长了55%和43%。不过,作为“富人天堂”的香港,回归后并没能很好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香港1997年的基尼系数是0.518,后来从2001年的0.525攀升至2011年的0.537,属收入差距悬殊之列,为亚洲之最。这就表明,虽然回归后的香港经济发展了,但并非所有居民都从中受益。
  相反的,香港最贫穷10%家庭的平均月收入,从2001年的2590美元下降至2011年的2170美元,骤减16%。香港的生活变得更加昂贵,相比2001年,大米和蔬菜的价格分别涨了一倍和两倍多;自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超过80%。
  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令香港普通居民的生活愈加困苦,年轻人对未来能否出人头地的信心也大减,社会不满情绪高涨。出身寒微的马云有机会成为大陆首富,试问有几个香港人敢奢望超越李嘉诚?香港社会客观上存在着一种类似“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的固化了的生存潜规则。
  自2012年新特首在争议声中上台后,香港社会分化和对抗的势头就愈演愈烈。此次中国全国人大关于香港2017年普选的决定,则加速助燃了“占中”乱局的野火。这些运动表面上是在追求民主,实际上是试图借政改建立新的社会法则,因为绝望的人们一般愿意相信“穷则变,变则通”,至少放手一搏,或许还有希望。
  北京依据《香港基本法》制定相关特首选举的规则,以确保未来香港特首必须“爱国”,可以理解。不过,因此而给少数香港反对派和激进人士得以煽动民心的口实,得不偿失。从另一方面看,北京固执己见,坚决不允许“真正一人一票”的特首普选,又何尝不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呢?如果真的相信大部分港人是“爱国爱港”的,主动尝试更加大胆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又有何妨?
  其实,对于香港回归以后,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中港两地民众也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异。在大陆民众眼中,香港就像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虽然大陆在很多方面一直刻意“让利”香港,但似乎并非所有港人都对此感恩戴德。香港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则对于回归后自身优越感逐步丧失的现实颇有微词,并将责任归咎于中央和特区政府,并迁怒于日益增多的大陆客商、移民和游客。
  此外,中港两地对于民主的看法,也存在天壤之别。在大陆看来,有争议的2017年普选方案,对于香港而言已是一种巨大的“恩赐”,港人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参与度。因为在港英政府殖民统治时期,所有港督均由伦敦方面钦点,港人毫无话语权。
  总而言之,这场号称香港颜色革命的“雨伞运动”,早已突破了争取民主的表象。它是灯红酒绿的“东方明珠”煌煌盛世之下,积重难返的各类内外矛盾的总爆发。
  香港“赢者通吃”和“强者恒强”的生存法则必须主动改变,抑或“被”改变。因为只有广大年轻人和普通民众对于未来重拾信心,“东方明珠”才有可能回归长久稳定,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HN016)
10/23 08:2610/20 11:2510/09 07:5010/04 19:46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正文
鲍盛钢:占中与占领华尔街
作者:鲍盛钢
发布时间: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民主制度的基础一是经济发展,二是随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而产生的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壮大,而目前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停滞与衰退,以及随之出现的中产阶级贫困化无疑是西方民主制度危机的根源。大多认为香港&占中&是一场颜色革命秀,实际上香港占中与美国占领华尔街等是如出一辙,与其说是民主运动,不如说是民主制度的危机,而这种危机都源于现代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危机,而现代社会经济结构或者讲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的资本主义危机又源于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资本与分工的再分布,特别是加速发达国家与地区资本与产业的外流与转移,由此结果是经济增长的停滞,失业率的上升,中产阶级的贫困化,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以及高工资,高税收与高福利体制的难以为继。所以,香港占中与美国占领华尔街都是这一危机与问题的表现,它们反映的都是人们特别是中产阶级对民主制度的一种迷失。
  现代社会应该以资本还是应该以社会福利为中心?一般认为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只有资本投资,经济才能增长,经济增长才能推动社会就业,政府财税以及提高社会福利。但是,事实上两者又是矛盾对立的,因为工资,财税与社会福利提高意味成本提升,利润下降,结果资本投资就会萎缩,资本投资萎缩,经济增长就会下滑停滞。反之为了吸引投资,政府就要控制成本,控制福利与工资,让资本投资有利可图。现代经济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与社会是建立在私人投资基础上的,而私人投资是建立在利润驱动基础上的,没有预期利润就没有私人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经济就衰退,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就会激化。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成本在不断提高,预期利润在不断下降,由此结果是私人投资的停滞,显然这是现代经济与社会陷入困境的根源。美国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我们所了解的世界的终结:21世纪的社会科学&中指出现代资本主义体系正在受到一种结构性的制约,人们已经不再能够驾驭,而这种结构性的制约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全世界的非农村化的结果,这是非常超前的现象,将可能在今后的25年中大体完成。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成本在全部创造价值中的比重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二是成本外化的长期后果,这导致了生态的枯竭,这就使投入到全部创造价值中的百分比上升。三是世界民主化的结果,它对公共开支不断提出更大需求,用在教育,卫生保健和终身收入的保障上,这就使税收开支在全部创造价值中的百分比上升。以上三种力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大规模的长期的对生产利润的结构性压缩,而且使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赢利。由于资本的无限积累是定义资本主义作为历史体系的特征,但是以上三种制约使这一体系的最初动力不再起作用,所以资本主义面临结构性的危机。
  根据工资铁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不可能绝对提高,不平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但是从资本主义发展来看,实际平均工资水平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所占生产成本比例是不断提高的,其原因一是由于工人的政治觉醒与不断斗争。二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一条改良主义道路以避免革命的爆发,所以马克思与列宁预测的无产阶级革命并没有最终发生。三是资本家认识到如果生产汽车的工人买不起汽车,那么我生产汽车卖给谁呢?他们认识到通过提高工资可以增加社会购买力,扩大内需。但是目前问题是工资上涨了,利润下降了,没有利润,资本家也就失去了资本积累的基础与投资的兴趣,或者他们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工资低的国家去,由此结果自然是不仅高工资难以维持,而且失业率居高不下。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瓶颈来自于成本外化或者讲环境破坏极限的制约,对于这个制约事实上我们也不陌生,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正在导致环境破坏的加剧。不错,发展是一件好事,但是发展总是有代价的,如果代价大于发展的好处,那么这种发展就到了极限,或者说这种发展事实上是一种破坏。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明出一种无污染的发展方式,那么在现有的情况下,就存在由谁来承担环境污染的成本问题,是成本外化,让政府与社会承担还是应该成本内化,让企业公司承担。如果是前者,就要大幅度增加纳税,如果是后者,那么就会加大公司的利润压力,构成对资本积累的制约,最终结果往往是公司将工厂从城市转移到城市边缘,从城市边缘转移到农村,从农村再转移到欠发达国家。
  对资本主义的最后一击来自于资本主义体制内政府功能的扩大与税收的不断增加,小政府,大市场这是资本主义的特征,但是从资本主义发展来看政府的功能不是缩小而是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福利国家的产生,政府已经俨然成为社会的保姆,之所以产生这种反向发展趋势一自然是西方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不是自上而下的改良就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所以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功能的扩大与社会福利的发展可以说成是为了驯服危险阶级而付出的费用,这也就是为何马克思预见的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发生的原因,因为资本主义自己改良了。二是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经常性经济危机迫使或者不得不要求政府出手拯救,事实上资本危机往往通过政府之手,然后将危机转嫁于社会,由社会来承担危机的成本。而政府功能的扩大意味而且必然意味国家税收的提高,因为政府不是生产性机构,它没有钱,要钱就要增加税收,羊毛只能出在羊身上。那么,政府能够向谁征得税收呢?只能是富人,但是政府向富人征税,在达到一定水平时自然会严重影响进行资本积累的能力,税收增加,利润下降,反之亦然,富人或者公司往往选择如何避税,逃税或者选择一走了之,于是政府不得不把眼光再转向那些留下来的富人与公司,直至最后一个富人。
  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制度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特别是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壮大显然是民主制度发展的基础。而目前发达国家与地区由于资本和产业的转移,经济增长的停滞显然是导致中产阶级贫困化与民主制度危机的根源。谁掌控资源和生产资料,谁将决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以及财富的分配,无疑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是资本而不是国家和社会控制资本与生产资料。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掌控资本和技术,它们为了追逐利润,一方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整体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导致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因为发展和增长是以牺牲国家利益和中产阶级贫困化为代价的,财富正以几何级数集中于全球少数跨国公司,它们控制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生产,70%的对外投资,三分之二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它技术转让,在美国1%最富有的人掌控了社会财富的40%,由此正在把世界推向一个动荡和危机的时代,推向一个当公司统治世界的时代,公司已然成为世界和国家的幕后主导者和统治者。对此人们必须不得不反思何种制度才能代表民众的利益?我们要怎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更具可持续性,同时在经济和社会上也更公平的世界呢?所以,无论是美国占领华尔街,还是香港&占中&反的正是资本以及政府对资本的软弱无力,本质上恰恰反映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危机。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美国:香港“占中”该收手了 根本斗不过中央
导读: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著名媒体主编内森·加德尔斯发表文章:香港,站在通往中庸的路口。文章称由于“一国两制”的独特安排,香港的地位十分特殊,这种特殊地位使香港有可能塑造一种介于东西方之间的全新治理模式。这条中庸之道将会有怎样的面貌?  中国的“制度文明” VS. 西方的民主制度这条中庸之道,应在中国体制和西方民主之间取长补短。  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广泛的协商讨论,在一党内部凝聚起共识,而不是任由多党竞选割裂政体。只要任人唯亲的现象得到控制,这个体制能根据干部们的经验和能力选拔领导人。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著名媒体主编内森·加德尔斯发表文章:香港,站在通往中庸的路口。文章称由于“一国两制”的独特安排,香港的地位十分特殊,这种特殊地位使香港有可能塑造一种介于东西方之间的全新治理模式。这条中庸之道将会有怎样的面貌?
中国的“制度文明” VS. 西方的民主制度这条中庸之道,应在中国体制和西方民主之间取长补短。
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广泛的协商讨论,在一党内部凝聚起共识,而不是任由多党竞选割裂政体。只要任人唯亲的现象得到控制,这个体制能根据干部们的经验和能力选拔领导人。这套体制产生的领导人能够在制定政策时考虑长期的普遍利益,并确保政策得以长期贯彻执行。中国的“制度文明” VS. 西方的民主制度中国政府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在短短三十年内使数亿人摆脱了贫困;铺设了8000英里高速铁路,并将最终使80%城市互联互通;还将中国的经济规模提升到了全球顶尖水平。相比之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民主,印度至今还无法为一半人口解决上厕所的问题。梁振英吁珍惜中央给予的机会中国共产党当前体制的理想形态,传承了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式“制度文明”。中国以贤能为标准选拔领导人,跟西方选举一样,都在各自的历史上扮演了核心角色。
这种体制当然有它的缺点,它很可能走向死板和腐败,导致贤能政治的理想堕落为自利、狭隘和自我延续专制统治。
这样的体制要正常运行,需要(提供反馈的)相对自由的言论和独立的司法,香港目前已有这些属性。美国等民主国家的优势在于,每个人都能发出声音,都能争取权力。但它难以透过喧嚣的杂音和重重分化的利益,凝聚起共识。美国已经在政治僵局中陷入瘫痪,其对抗性民主制度已堕落为党派之间的宿怨之争,它割裂了社会,并迫使公众走向体制的对立面。总之,美国体制中“制”的部分大于“衡”的部分,导致治理的审议功能已陷于凋敝。
一方面,选民们关注短期利益,另一方面,金融行业、教师工会等特殊利益集团为了既得利益,通过福山所说的“否决政治”(vetocracy)维护现状。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一人一票”的选举这种正式的同意与问责机制受到严重的制约。
目前,西方民主制度呈现出机能障碍,难怪那些追寻高效治理形式的求索者们对它望而却步。目前旺角集会区中,弥顿道约有100个帐篷,30多个人通宵留守。西方民主若要恢复其自我纠错能力,就需要更多构建共识的措施和制度,以平衡选民的短视性和主宰选举的利益集团政治。
香港的提名委员会类似美国民主早期的选举人团10月27日,在铜锣湾受到违法“占中”影响的商户,有关闭休业,也有严重亏损而倒闭。持续近一个月的“占领中环”行动,严重打击香港零售业。
香港新的政治结构结合了选拔和选举,符合中庸之道。事实上,香港提名委员会选拔首席行政长官的机制,几乎与美国国父们设计的选举人团机制并无二致。根据《联邦党人文集》第68篇的阐述,选举人团的作用是“通过某个选定的公民团体,使公众意见得到提炼和扩大。”选举人团的人选,均由各州立法机构选出。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詹姆斯·麦迪逊等人希望,通过由利益关系更密切、视野更开阔的人——当时主要指地主——治理的“开明的政府”,过滤普通选民的选项。尤其麦迪逊始终认为,美国共和体制下的宪政民主不应像古希腊样,由选民直接统治。 西方和北京方面都不宜感情用事,将香港的争议转换为新一轮“挺民主”和“反民主”的意识形态斗争。相反,香港应以此为契机,在治理方面进行创新——东西方之间的中庸之道,以完善更加智慧的21世纪治理形式。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占领华尔街中国国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