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没有和自己亲人团聚温馨的句子,老是在梦里梦见和亲人相聚,这是什么心理,求心理医生开导,

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
  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好不好?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www.zgjm.org)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的详细解说吧。  还活着的相关解释  梦见自己活着,等着看来临是怎么一回事,这是警告你不要过去追逐物质和肉体上的享受,有坏人可能利用你的弱点诈取你的钱财。  梦见,吉兆,会有好消息传来。  梦见死去的亲人进入家中,幸运将至的预兆。  梦见死去的亲人从棺木中走出,表示很久没有联络的朋友会突然来访的预兆。  或死去的亲人,表示你打算忘记一些不快的往事,并准备从失意中再站起来。  梦见死去的亲人,表示你的生活会得到幸福,梦见已故的外公则意味着你会有好运,生活能够无忧无虑。  怀有身孕的人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预示生女,再隔三年受孕。
  谈婚论嫁的人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说明化解误会、重归于好,婚姻可成。
  创业的人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代表有利妇女经营,不利男士的行业。亏损。
  准备的人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意味着顺利如意,成绩达到录取标准。
  打算出门的人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建议不宜外出,延后再去。
  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的心理学建议  这两天就往户外与家人一起活动去吧。远离日常生活范围的场所有幸运在那里喔。不过地点最好别选择太远,跑来跑去没玩到却累得没力气了。而家人相聚的的气氛下,更是受到亲人宠爱包容的一天,对父母多说几句贴心话、感谢家人会让你更受宠喔。  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活着的相关梦境  【梦境1】  梦见死去的亲人:梦里梦见在爷爷家,大家都在,忽然死去的爷爷从窗外那个花坛里向我走来,我特别惊喜,边叫他边想,我爷爷活过来了吗。然后他什么话都没说,还没走到我身边,就在我眼前,突然他全身燃烧起来,好像身后一团火,我哭死了。但是不是恐怖的那种。好像菩萨一样的 (浙江网友提供)
  【梦境2】  梦见死去的亲人跟我说家里有鬼:做梦梦见死去的亲人跟我说家里有鬼,是在我家看房子里面。因为那个老房子已经没有了。然后我杀了一个晚上的鬼,都是我自己杀的,其中有有有,有的是拿刀杀的,有的是拿火烧的。 (中国网友提供)
  【梦境3】  梦见死去的亲人:回到姥爷家的老房子,家里有现在活着的大姨给我开门。姥爷在床上侧躺着感觉是闭目养神。然后说我和老公就出去办事情。回来一路上他用推似的小车晚上一路推着我回来,我在上面睡觉。回来我问他你走的后门?他说我只认识你家前门的路。然后是大姨开的门,却看不见脸。梦里我是没有的。后来就不是我姥爷家这变的人了,说是我爷爷,他本人还活着。说是他有个二房是明星。说她听了鬼故事出去,回来就鬼上身,然后把我又不像是我给招上了。一个老太太把我拉住开始让我拿香他和鬼对话。香烧的特别快,很快就一根接一根的灭了,然后我就醒了。 (本地网友提供)
  【梦境4】  梦见死去的亲人:昨天是,我梦见了已经去世十二年的爷爷,我梦见和爷爷一起睡在田野上,我们盖了一张很大很白的床单,我抱着爷爷,爷爷和我说话,开始的时候爷爷很不高兴,后来就很开心 (湖北网友提供)
  【梦境5】  梦见和死去的亲人吵架:昨晚突然做这样的一个梦,梦见开始他还坐着好好的,后来让我去接待客人我不去,让我妹去,然后就和他吵起来,还有我堂妹妈妈,后来我妈也来,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妈,和那个死去的亲人就吵了起来,说我们去死,还指着说一定让你死,后来我们走了,我堂妹出来说,我还打了他一巴掌 (中国网友提供)
  【梦境6】  梦见死去的亲人:在梦见自己在一个乡间小路上遇到好几条狗冲我叫吓的我不敢往前走,突然有根木棍向前面的一条狗边打边走,可打在狗身上却让我感觉是打在一个老奶奶身上,之后就出现了一个老奶奶问我家里长短我仔细一看是我去世的奶奶,我哭着问我奶奶她去哪了我们都以为她死了,之后有莫名其妙的同事出现了我哭着跟我奶奶说话,他过来递给我一支烟。。 (日本网友提供)
  【大师特色梦境分析】
  以上解梦为通用解释,如需知晓具体事宜,可请大师结合您的生辰八字及做梦时的情景解梦:
相关内容:
有关梦境:
周公算命热门测算:心理医生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作者结合多年心理咨询的实际经验,阐述了多种心理病异:包括心理疾病、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以及身心、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所有心理问题,囊括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中年、老年、女性等各大人群,并详细阐述了各种心理疗法、是一部通俗易懂,实用权威、体例新颖的普及型心理图书,适合普通大众家庭、更适用于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及商务繁忙的商人。
  怎样培养成功人格的素质
积极、富有创造力的人格,是多种素质的综合。一个人,倘若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知识、经验、交往、行为、个性、口才等素质,他为人处世就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天才是极少数的,成功的人却很多,那是因为成功的人知道怎样使自己具备各方面的良好素质,就算在某方面有缺陷,他们也知道用另一方面极为突出的素质弥补此缺陷带来的不足。
相关素质的匹配,使人们的人格相得益彰,丰富多彩,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素质匹配十要则如下:
1.尽量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
2.避免决定性风险。
3.有基本的把握。
4.应该符合自己的个性及爱好。
5.自己的长处优先考虑。
6.参考社会需要。
7.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8.服务的对象不可忽视。
9.看问题、处理问题不可僵化。
10.倘若可以,不妨做个小测验,以此来确定计划的可行性。
以上十条原则,关系到人格的体现及创造力的发挥,必须予以考虑。
相关素质的匹配潜能是巨大的,它可能对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发起挑战性的进攻。当然,斗争也好,让步也罢,我们要在生存的路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需要冷静与勇敢,而不是冲动与鲁莽。
素质构成人格,人格决定素质,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
我们要成功、要幸福,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一个,即:
培养素质,发挥素质,转化素质,从而达到一种完善的人格,实现个人的梦想。
怎样消除人格障碍
所谓人格,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个性。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巩固的。它表现出个别差异,人与他人相区别的特质或个人特征,是一个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
通常而言,倘若一个人的人格能适应于社会环境,就被认为是正常的人格。而有少数人,他们无法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与世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其人格偏离常态,即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叫病态人格、变态人格、偏离人格、精神病态人格等。目前,人格障碍是国际通用的标准术语。严格意义上的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范围中一种介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之间的行为特征。因而其患者既不是“精神病”,又不能说是“正常人”。
何谓人格障碍呢?人格障碍指不伴精神症状的人格适直缺陷。其患者对环境有极为严重的、根深蒂固的、不可更改的、不适应的反应,在知觉与思维方面产生适应功能的缺损,或增进自觉的痛苦,其行为倾向组成对自己对社会都不被允许的、不得体的行为模式。
因此,有人格障碍的人,往往不能正确估价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和自身应当采取的行为方式;对周围的环境作不出恰当的反应;不能正确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和周围的人、甚至亲人发生冲突;对工作责任感不足,经常玩忽职守,甚至超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做出法律相悖或扰乱他人和危害社会的行为。
总之,人格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通常始于青春期
人格是从小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格障碍亦是如此。人格障碍的特征往往从儿童时就得以显露,到青春期变的显著。因为年龄愈小,人格的可塑性就愈大,因而在青春期以前不宜对人格障碍下定论。
2.有严重的人格缺陷
有人格障碍的人,生理上可能某些神经系统功能上有障碍,但是通常没有神经系统形态学的病理变化,它只是一种人格结构上的某些方面过分与畸形地发展或严重发展不足,偏离了正常人格而出现的严重的人格缺陷。
3.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
有人格障碍的人通常意识是清醒的,认识能力也完整。即在意识无障碍,记忆力和智力活动无障碍的情况下,情感与行为活动出现明显的障碍。其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起伏不定,或对人感情冷漠甚至冷酷无情。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行为变异,如偏执情绪、自我爱恋、被动性侵犯等,都给他人造成极大的困难,甚至带来祸害。
4.缺乏自知力
有人格障碍的人通常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清楚自己的行为后果,也能清楚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因此,他们不能将自己的责任能力免除,但他们缺乏自知力,把自己所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错处,因而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有缺点,不知道有何需要改正的,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5.没有责任感
他们认为自己对别人毫无责任可言。如对不道德的行为无罪恶感,对伤害别人感觉不到后悔,并自以为是。他们的行为后果和伤害别人,使左邻右舍鸡犬不宁,而自己却若无其事。
6.形成后矫正困难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相对恒定而改变困难,偏离正常愈远,就愈难改。要想改造人格障碍确实困难,不管使用何种治疗手段,采取何种环境影响和教育措施,对患者都没有效或收效甚微的。
其实,要使普通人改变性格、气质也是不易的。当然,也不是有了人格障碍就束手无策,实际上,有的人到中年后,由于饱经沧桑或精力减退等,可部分或全部自动缓解。患者也可从心理治疗专家那里得到帮助,改善人际关系、缓解精神痛苦。
人格障碍表现极为复杂。《国际疾病与分类》(第九次修订版)把人格障碍分为偏执型、分裂型、情绪高潮型或情绪低落型、反社会型、强迫型、癔病型和衰弱型等。
那么,形成人格障碍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形成人格障碍的因素,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经验显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有人格障碍的人是在某种不健全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1.生物遗传因素
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虽然很难验证这种说法,认为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比,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
2.病理生理因素
人格障碍患者虽然没有发现神经系统解剖、生理上的病变:但通常认为他们在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方面,有不健全的地方。人格障碍患者倾向于焦虑缺乏,因而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等等。这就表明,人格障碍在某种神经系统功能上是存在障碍的,但是通常没有神经系统形态学的病理变化。
3.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形成人格障碍的关键因素。可以说,人格障碍是有缺陷和不完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必然结果。很多的人格障碍都植根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土壤之中。如不安定的生活、面临失业和潜在失业的危险、缺乏安全感、婚姻不和、家庭不稳定、战争等,这些都将给人带来烦恼和困境,乃至人格障碍。
另外,青少年期的心理失调、成年人的心理失调,都可能造成心理压力过重和自我贬值,毫无疑问,这也将引起人格障碍。
怎样克服软弱的性格
现实生活中,确有很多人受软弱的人格所困扰,心灵处于痛苦之中。
怎样战胜软弱呢?心理学家提供的对策是:
1.重塑性格
任何人都能够养成坚强的性格,不过,软弱的人大多有内向的气质,养成外向型坚强性格的确不易。但是内向型坚强性格却是可以锻练出来的。内向型坚强性格有三个特点:锋芒不外露但有韧性;不热情奔放但有主见;不强词夺理但能坚持正确意见。
2.坚持自己
弗兰克林1951年首先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结构,但因受到“强人”的责难,竟承认这个发现是错误的。后来有两位科学家1953年重新发现了这一结构,并获诺贝尔奖。
由于不敢坚持己见,将自己在生物学上划时代的发现拱手让给了别人,痛惜!哀哉!战胜软弱的心理基础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敢于坚持自己,特别是面对飞扬跋扈的所谓“强人”的时候。
3.敢于反击
先是学会发怒。软弱的人多没有当众发脾气的体验,而习惯于沉默忍受。坚持自己,就要敢于适时而怒,可以逐渐学起。你可以选择经常粗暴对待顾客的售货员为对象,准备好“台词”:“这样对待顾客,太不像话,岂有此理!”说罢,尽管扬长而去。
4.直接反驳
软弱者对于别人的误解与无端的责难总习惯妥协。战胜软弱就要学会直接反驳,不妥协。
5.行为武装
心理学也认为改善行为能够改善心理素质。你倘若软弱,就从行为上这样武装自己:
(1)遇见你有点害怕的人,不要绕道,径直迎着对方走过去:
(2) 站直身体,挺起胸膛与对方讲话;
(3)讲话时盯着对方的眼睛,起初做不到,就先盯住他的鼻梁;
(4)声音洪亮,倘若对方声音超过你,就突然把声音变轻;
(5)保持对话时的沉默间隔,不要迫不及待;
(6)“对不起”之类的话不可常用。
这样将自己的行为强化,你就会感到自己突然变得坚强胆壮了。
怎样解读成功型与失败型
心理学已经清楚地证实了成功型与失败型的个性。人的性格受一种自动引导系统的控制,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反应都受这种系统的支配。并且基于这样的原则而运行;人应当承担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责任。成功型的人都乐于接受这一原则,而失败型则并非如此,他们总是等待着按照别人的指令行事。因此,这个系统本身的工作,将会维护成功型的个性而制约失败型的个性。
执行分析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这一理论注意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父母亲的影子、自己童年时代的影子,以及成年之后的自我同时并存。这种观点涉及到了弗洛伊德的许多不同层次的概念,对处理失败型个性的基本问题是很有效的。这一理论根据人们的“生活脚本”展开分析,失败型的人和成功型的人都基于这样的“生活脚本”来行动和作出反应。你应当认识到,这些不同阶段在你的情感形成过程中,不只是产生某些影响,而它们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某种心理上的现实。你的“生活脚本”从童年时便开始写下来,要将这些烙印抹去,是不可能的,就算可能,那也十分困难。
1.双亲的影响
“生活脚本”中,父母所留下的部分,包括一个孩子幼年时起从他父母那里学来的所有章程惯例,它们都不经加工而被当作原始材料记录下来——父母的信仰、告诫都被作为“真理”吸收下来,而这些“真理”是否合乎理智。你不可能将这些早期的烙印完全抹去,因为它们是你最初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并将伴随你一生。
2.童年的影响
“生活脚本”中,孩提时代的那部分与父母留下的那部分同时贮存于头脑里,这部分内容是小孩运用感情时父母作出的反应。这段经历包括了从出生到5岁这段时间,它主要是帮助孩子去感受和理解一些事物,并不必要求他们去干什么事。在这一基本上不能自理自助的阶段,孩子必须与来自于父母的无数的命令和要求作斗争。在这一过程中,孩子遭到了种种的阻挠,并因此而体验了很多消极情绪;孩子也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惩罚或赞扬,体会到自己是依赖于父母的。如同从父母那里受到的影响一样,童年的生活经历留下的影响也是抹不去的,它们会永远伴随着你。幸运的是,那里面有着许多积极的因素,如想象、探索、创造、生活中充满欢乐。
3.成年时期的影响
成年人的某些特征,在你生下来十个月时便显现出来。按照美国当代心理学家E·伯勒的说法,成年人最基本的功能是“把外界的刺激转变成为一条条信息,并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和处理”。从这方面而言,成年人是一台处理资料的计算机。他作出的决断,既是基于他作为成年人的经验,同时也基于父母和童年生活给他的影响。成年人的另一个功能是预测可能性,在这方面,他处理旧资料,作出取舍,重新归类以便今后使用,同时收集新资料。
4.“生活脚本”与成功的关联
失败型的人,起码在某种程度说,他们靠父母和童年时代留下的那些影响来支配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利用和加工新的资料,而是回头去借助父母给他们留下的资料。然而,童年时代的那种创造性,只有在成年人的指导下才可能获得成功。但父母留给你的一切必须重新估价,它们应该要么被你认可,要么被你抛弃。
成功型的人意识到,行动和反应是以父母、孩童和成年时的经验的大量积累为基础的。成年人必须对父母和孩童时的需要进行检查,归类和处理这些资料。成功型的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
为了指导你去承担责任,下面给你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方法,使你获得成功和幸福。这些方法涉及你的生活目标,使你对自己的憧憬获得越来越具体而详细的认识。深信你将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你应当得到成功和幸福。
怎样避免“不成功人生”的6大错误
生活中走上事业巅峰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更多的人虽然精明睿智,却未能获得成功。为何有的人的钱数都数不过来,而有些人却在对着那些万恶的帐单诅咒?当然,运气是一个原因。但是,通常因为人们对生活的错误态度和一些搬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使自己陷入困境,从而给自己带来厄运。本杰明·斯坦把不成功人士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7大错误。
  1.在生活中欺骗自己和别人
不成功人士在生活中常常欺骗自己。我曾想,那些经常表现不诚实的人是不会获得成功的。遗憾的是,我听说过相反的例子。一个人对其他人表现出完全的不诚实时,他起码在钱财方面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对人们而言,他们想要就他们一生中所处的地位、达到目的以及他们的不足等问题欺骗自己并且始终欺骗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的一个邻居每天只花部分时间去教授艺术,这作为一种嗜好当然并不坏,但是这份工作给她带不来足够的钱使她过上她所渴望的中产阶级生活。尽管她总是抱怨她怎样的穷困潦倒,但她似乎理解不了,为何非全日性的授课是得不到能维持普通家庭生活的最低工资的。
我一再地告知那些没有学到一技之长的人,世界上有人愿出大价钱换取这些技能。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人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报酬,是因为他们能够做些什么。而且他们不明白一种必然的结果,人们由于能够做些使价值大量增值的事而获得丰厚的报酬。这意味着,医学、法学、写流行歌曲、金融或其他什么职业将有助于人们改善自己的境况,或者赚到大钱,或者使自己感到愉快,或者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等。倘若你的目标是在钱财上获得成功,你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去生产或创造别人想要的东西,而不应将其仅停留在你的梦想之中。
我的父亲是一个经济学家,他对我说,生活中所有的报酬,无论是对金融资本而言还是对人力资本而言都会自然增长。金融资本通常作为遗产被继承,你控制不了它们。但人力资本,比如一种有市场的技术,可以通过训练和自身的努力去获得它。
2.伤害朋友
不成功人士往往有一种习性,他们会对那些对他们并没有多少益处的人(如政客、歌星、名人等)表示出友好和感激之情,而对那些善待他们的人却表示出蔑视和冷漠的态度。我惊奇地发现,在生活中这种人经常出现。我一位亲密的朋友曾一次又一次地获得进好莱坞发展的机会。这主要得益于他的两位在不同电影制片厂工作的,实力不俗的朋友的帮助。他们在很久以前就把他推上了成功的轨道。但是,在差不多2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鄙视他们的公司,怠慢他们的友谊而同时却去追随那些只是视他为门口的擦鞋垫子的权高势重的名演员们。无庸置疑,直到47岁他仍然是一个没有生活方向、负债累累的人。失败者往往认为,他们的朋友为他们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3.不注重生活中的礼节
不成功人士在日常生活中还常表现出粗俗无礼。他们不会适时地向那些赠与他们礼物和给予他们帮助的人表达感激之意,也不会对自己的轻慢态度和做错事情向人道歉。
我喜欢用我以家宴请客,其客人会迟到多久为标准来推测他是否是个成功的人。一个拥有好工作、忙碌而又有很强责任感的客人会准时赴宴。一些整日游手好闲的人会很晚才到,甚至索性不露面。一个较低层次工作者且无处可去的人将会怎样呢?差不多会迟到15分钟至1小时。
我在好莱坞最早结识的朋友之一,曾有过一段做制片人的前途不错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生涯开始飘摇不定。他因为令人不可思议地没有礼貌和风度而从他事业的顶峰一下子跌落低谷。此君从未因我对他的款待、替他弄到各种演出的通行证以及给他介绍工作而表示感谢。最终,我也采用所有认识他的人在很久以前就采取了的办法对待他,索性不再为他做任何事情。倘若一位演员因为他的粗鲁无礼而使人们疏远了他,他就没有继续演戏的可能了。
4.不合时宜的穿着打扮
我认识的一位漂亮女郎渴望找到一份工作。我替她安排了一次面试,与一家对该公司的家庭形象感到自豪的公司头头共进晚餐。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身着短裤、T恤和高跟凉鞋出现在经理们的餐厅里。从她一露面的那个瞬间起,她就已经弄砸了这场面试,而且这也使我看上去像个蠢货。他们赶去参加求职面试的常常不系领带或穿着一双运动鞋。当其他人西装革履地出席宴会时,他们却穿着牛仔服赴宴。不成功人士惯常有着不适宜的打扮。他们也许认为,他们是在显示一种风尚。而实际上他们的形象却在告诉人们,他们不属于他们此刻所呆之处,而且还反映出他们轻视在场者的态度。
5.令人生厌的生活态度
不成功人士通常面带一种温怒厌世的表情。他们讨厌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生活的世界,怀疑他们周围的人都是不诚实和愚笨的。他们把一切都看得如此黑暗并用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绝望态度和无所寄托的颓丧情绪影响着周围的人。
一位在北加利福尼亚的朋友能胜任并完成每天的工作。但是她不管走到哪里要么抱怨空调太冷要么抱怨太热。她贬损老板,抱怨工作。她对同事们说,工作是浪费时间。在两年内她已经失去过五次工作,而仍未从任何她曾为其工作过的人那儿获得有益的经验。
6.不必要的争论
不成功人士喜欢仅仅为了争论而争沦——挑起争端,或者使其他人失去心理平衡。那些挑起争端的人也许会想,此刻朋友们和同事们会对他的机敏与智慧留有深刻的印象。
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说道:“倘若你想与人相处融洽,那就多附和别人吧。”他的意思不是说别人所说的一切你都同意,而是说你不要一方面无休止地激恼别人,而另一方面又期待别人来帮助你。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人们讨厌在无休止的争论上花费太多时间。倘若此刻你挑起争端,他们会回避你,而你将会发现,你已被其他好争辩的失败者们所包围。
7.本末倒置
不成功人士确定不了什么事是应该优先考虑的。我一个小时候的同学,英俊潇洒。他父亲是个大人物,而他却很可怜,始终是一幢公寓里的管理员。然而,当我向他提议利用空余时间去学习,以便通过民用服务考试时,他坚持说没有时间。各种嗜好几乎占用了他全部的业余时间,从1966年起,他就始终这么对我说!
事实是,人们从来都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做每一件事情,哪怕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放弃并不重要的事情而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并不是一种牺牲。
为何人生本无“注定”的说法
没有“注定”要倒霉的人,因为我们都能化失败为胜利,将曾经遇到的倒霉现象改变。请你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好好加以总结,对失败就可处之泰然了。
千万别把失败的责任归咎于你的命运,要认真研究失败的实例。可能是你的修养或火候还达不到的原因。倘若你失败了,那么就继续学习吧。你要明白,世界上有无数人,一生都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他们对自己始终平庸的解释无非是“运气不佳”、“命运坎坷”。“好运未到”。这些人还是像小孩那样幼稚不成熟,他们只想得到别人的同情,简直毫无主见。因为这一点他们始终想不通,才始终找不到使他们变得更伟大、更坚强的机会。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积极的事物。
成功——成就,就是生命的最终目标。
谁都想要成功,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一些最美好的事物。没有人喜欢平庸的生活,也没有人喜欢自己被迫进入某种情况。
最实用的成功经验,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可移山”。可是真正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没有多少,真正做到“移山”的人更少。
有时候,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光是像阿里巴巴那样喊:‘芝麻,开门’,就想移开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说这话的人把“信心”和“想象”等同起来了。不错,你用“想象”不可能移动一座山,靠“想象”实现不了你的目标。
但是只要信心坚定,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赢得成功。
关于信心的威力,并无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心起作用的过程是这样的:相信“我一定能做到”的态度,产生了能力。当技巧与精力这些条件必备时,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怎样去做”的方法。
全国各地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开始新的工作,他们都“希望”能登上最高阶层,享受随之而来的成功果实。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缺乏必要的信心与决心,因此他们难以达到顶点。也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达不到,以致找不到登上巅峰的途径,他们的作为也始终停留在通常人的标准。
但是还是有少数人真的相信他们总有成功的一天,他们抱着“我就要登上巅峰”(这并非不可能的)的积极态度来工作。这批年轻人认真研究高级经理人员的各种作为,学习那些成功者分析问题和作出决定的方式,并且留意他们怎样应对进退。最后,他们终于凭着坚强的信心达到了目标。
那些相信他们能“移山”的人定会成功,而那些相信自己不能的人却只能做到他们所相信的程度,这是信心激发了成功的原动力。
事实上,在当今时代,信心所能成就的事远比“移山”要。大在太空探险中,倘若没有“我们必能征服太空”的伟大信念,那些科学家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勇气、兴趣与热忱持续不断地研究下去。
相信会成功,是所有伟大科学新发现背后的动力。相信会成功,是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所拥有的基本而绝对不可缺少的要素。相信会成功,真真正正地相信,就会使你有能力获得成功。
与许多在各种职业中失败过的人谈话后,你能知道无数失败的理由和借口。比如他们无意中会说:“老实说,我原来就认为它行不通。”或“我在开始就感到不安了。”或“事实上,这件事情失败我并不觉得惊奇。”
他们大都采取“我暂且试试看,但我想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态度,结果最后导致失败。
“不相信”是消极的力量。当你心里不以为然或怀疑时,就会想出各种来支持你不相信的理由。怀疑、不相信、潜意识失败的倾向,以及成功欲望低,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心存疑惑,便会失败;相信胜利,必定成功。
所以我们应当有高标准,提高自信心,并且执著、认真地相信必能成功。高标准会使你往高处走。
怎样从“小”字到“大”字
对很多人而言,不得意的事常有发生,而得意的事少之又少。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有一位老师教导他的学生说:“不得意时,只要抬起头来,不但能变成得意,而且还能变成‘大得意’呢!”原来,他所说的“不得意”与“大得意”,只是文字上的笔划之差而已,“不”字的一竖看起来好象下垂的头,把这个“头”抬到上面来,就成为一个“大”字。
事实上,这个绝妙的比喻跟心理学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秒,因为在人类的心理现象里,有一种“过量补偿”的作用,即弥补弱点的倾向。有时弱点补足了以后,尚有剩余之力,就会延伸向优点的方向。关于过量补偿作用的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希腊雄辩家德默斯的奋斗史,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患有严重的口吃,在他努力矫正口吃的奋斗过程中,果然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闻名于世的演说家。
因此,一个人若想脱离困境,或期望脱离不如意的情况,那就别忘记“不得意才是大得意的转机”。因为这句话不失为很有力的自我暗示的手段,只要具有这种强力的精神后盾,才能不断地努力。
人们对梦想总是表现出鄙夷、不屑,但实际上每个人从童年到老年,谁也摆脱不了梦想的纠缠。
有个顽童在悬崖鹰巢里,偶然发现了一颗老鹰蛋,他一时兴起,将这颗蛋带回父亲的农庄,放在母鸡的窝里,看看是否能孵出小鹰来。
顽童希望变为现实,那颗蛋孵出了一只小鹰。小鹰跟着它同窝的小鸡一起长大,每天在农庄里吃主人喂的谷粒,始终以为自己是只小鸡。
一天,一只雄伟的老鹰俯冲而下,母鸡焦急地咯咯大叫,召唤小鸡们赶紧躲回鸡舍内,慌乱之际,小鹰也和小鸡一样,四处窜逃。
经过这次事件后,小鹰每次看见远处天空翱翔的老鹰的身影,就不禁喃喃自语:“我若是能像老鹰那样,在天上自由地翱翔,不知该有多好。”
而一旁的小鸡却提醒它:“别做梦了,你只是只鸡而已,怎么可能高飞,别痴心妄想了吧。”
小鹰想想也对,自己只是只小鸡罢了,也就回过头,去和其他小鸡追逐主人撒下的谷粒。
直到有一天,一位训练师和朋友路过农庄,看见这只小鹰,便兴致勃勃要教小鹰飞翔,而他的朋友则认为小鹰的翅膀已经退化无力,劝训练师打消这个念头。
训练师却不这么认为,他将小鹰带到农舍的屋顶上,认为由高处掷下小鹰,它自然会展翅高飞。谁想小鹰只轻拍了几下翅膀,便落到鸡群当中,和小鸡们四处找寻食物。
  训练师仍不死心,再次将小鹰带到农庄最高的树上,掷出小鹰。小鹰害怕之余,本能地展开翅膀,飞了一段距离,看见地上的小鸡们正忙着追寻谷粒,便马上飞了下来,加入鸡群中争食,再也不肯飞了。
在朋友的嘲笑声中,训练师再次将小鹰带上高处的悬崖。小鹰以自己锐利的眼光看去,大树、农庄、溪流都在脚下,而且变得非常渺小。待训练师一放开手,小鹰展开宽阔的巨翼,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自由地翱翔于天际。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如同小鹰一样,拥有过翱翔天际,悠游自在的梦想。有趣的是,这些伟大的梦想,常常在周围亲友的一句“别傻了”、“不可能”声中,逐渐萎缩,直至破灭。
想象一下你问题的答案,想象你正攀越心中的山脉,想象你正冲过终点。表面上,这些设想似乎很虚无,但却能增加你的耐力,使你百折不挠,继续向理想迈进。
莫让我们的梦想因别人的几句冷言冷语而熄灭。安于现状,只会使你获得更卓越成功的能量丧失。只要你的眼光看得够远,就一定能真正飞起来。
或许在我们的人生里有数不尽的困难、障碍,它是必然存在而不容忽视的阻力,但只要你拥有真正的自信,你就能够勇敢地、愉快地面对一切了。与无限的潜能建立密切的关系,便能使你拥有更深刻、坚定不移的、永恒的自信,而得以突破人生的转折点。
在此,对那些想获得自信的人而言,最高的指导原则,在于“天降大任于我,谁能阻挡呢!”这句话。当你专心致志于上述的真理时,随着它们占有你的心灵,你就能拥有自信而生活下去。
为了获得真正的自信,必须先信赖生命潜能的力量。此外,你通过努力和应用来强化潜在意识,潜在意识反应你的习惯性思考。
你能够对于人生选择你的思考、形态、反应,你能够调整感情朝向建设性的方向。并且,你能够像信赖化学、物理、数学以及电子技术那样,也能深度的信赖潜在意识。
在与成功人士交往,你会发觉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特点——心思巧妙,此点与成功的焦点一致。而赋予他们如此心思和促使他们完成非凡成就的主要因素,与有没有接受过正式学校教育没有丝毫关联,也并非具有异乎众人的智慧。很可能是其内心有着某种意念趋使他们产生强大的愿望,将人生一切环境加以过滤,只剩下能够达成信念、深具利用价值的事物,然后再加以运用吧!这种理念也就是追求成功的信念。
怎样掌握处理困难的诀窍
倘若你可以因为成长而克服困难,则困难就是激励你成长的要素。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说:“铁锤能打破玻璃,更能锻造精钢。”倘若你像钢一样,有足够可作为打造的坚强品质,去克服人生中的困难,那么这些困难正好可以磨炼你的意志和力量。
困难可以将你击垮,也可以使你重新振作。这取决于你如何去看待和处理。
在我们讨论处理困难之前,我必须告诉你,人生中能够遇到这些困难,是值得你高兴的事情。若没有这些,人生就不成其为人生。虽然困境有其令人不好接受的一面,但在人的成长及发展过程中困难的磨炼又是不可缺少的。
事实上,难题正是人生的标记之一,难题愈多,愈能显示你是人生的一部分。
在处理难题时,你首先要冷静,沉着应对。倘若你的内心不能保持冷静,就不可能有效处理它。通常我们遇到难题时总是急躁不安,我们总是想着必须立刻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某些行动。
当你心慌意乱时,是不太可能找出理性的答案的。惟有你平静下来,才能真正地面对难题,这才是理性的思考。
所以,要强调学习沉默应付难题的重要性。沉默可以调整你的心灵,使你犀利睿智的见识浮现出来。它主要的诀窍是让你自己能彻底放松,深入信仰的静谧中,如此便能冷静思考。然后,你便能掌握住大方向,困境自然会迎刃而解。
另外一个处理困难的诀窍是,绝不放弃,决不后退。只要你能明智地面对难题,最后你会发现,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当你疲于应付许多不顺心的事情时,你该怎么做呢?你必须不懈努力,对未来有积极的憧憬,尽你所能,诚意信仰。只要你能坚持,便能成功。
这便是历史上伟大人物用来面对困难的方法。阅读有关这些伟人的书籍,了解他们在困境时怎样坚定信念,绝不后退,这是个有利自己学习怎样面对困难的好方法。
获得胜利的另一个因素是信心。“相信你能做到,而且你必将做到。”信心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利器。当你相信可以克服难题时,你已经离胜利很近了。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人可以达到他们认为可以完成的所有事。
通常人们被困难击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自认为可以被打败。而克服困难一个最大的诀窍,就像我们所说的,也就是要学会相信自己可以击败困难。为了将这一点做到,你的心理及精神就要不断地成长。成长是你可以做得到的事。你可以在心灵方面茁壮成长,战胜一切难题。换句话说,你必须比你所遇到的困难更高更强才行。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前文的要点:
1.要学会在困难之前退一步,冷静下来,沉着思考。要以宁静平和的心境来看待全局。
2.运用所有心智来思考问题,一环套一环,然后系统地剖析它。
3.以积极心态思考问题,明确你可以克服它。如果能这样做,便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4.要学会兼顾精神与实际的方法来处理难题。
5.坚持你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最后定会成功。
6.使自己成长升高,才能俯视所有问题,并运用你的问题来帮助自己成长。
7.冷静接受人生的一切。处理问题时,接近你的情绪,以持续不断的工作来迎接最后的胜利。
8.永远不要自己反对自己。
不少人都听说过美国飞行员史考特·欧葛瑞帝上尉的故事,他在一次飞行任务中被敌方射中坠机,6天之后他获救了。6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躲避对方士兵的搜捕,有时候对方离他只有数尺,有时候他几乎就在对方射程之内,尽管情况如此危险,他还是不慌乱、保持镇定,最后他总算获救。
欧葛瑞帝上尉似乎并不明白为何人们对他的故事这么感兴趣,其真实的原因是他克服了逆境,他能忍受困苦并且活着回来。欧葛瑞帝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比对手更机智、更有耐力。这是一个最好的典范,它告诉我们有时候不必试图改变现状,只需要在困境中坚持下去。
怎样掌握突破困境的方法
成功地突破困境是有“魔术”的,下面这几种“魔术法”很适用:
1.积极面对困境
要积极地面对困境,不逃避。
什么叫积极地面对困境呢?这个世界并没有失败,所谓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应知道:“天无绝人之路。”
马罗丝女士12岁就得了风湿性关节炎,40多年来,她差不多每天都在与病魔搏斗。已经严重到讲一句话都要休息的地步。像这样的困境,她竟然能够乐观地去面对,而且还跟主治医师打趣,让主治医师都十分佩服。
最令人感动的是,她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用了3年时间,录制完了“生命之歌”这样一套录音带。
可见她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她就是想把自己的经历,过去的困境,奋斗的过程及她对生命的感受,流传给后人,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去面对她的困境。因此,有人说“艰苦的岁月绝不长久,对一个不屈不挠的人,它很快就会离你而去。”
2.分享经验
要乐意与你的朋友分享失败的经验。
美国最有名的一位建筑师汉瑟,赚了大量的钱,可是因为一次错误的设计,赔光了他过去所赚的所有的钱,他的公司也宣布破产。他感觉前途渺茫,毫无目标地开车乱跑一通。当他到华盛顿地区的广场时,无意间撞到了一个人,那个人本来很生气,不料抬头一看,却说:
“啊!原来是我的好朋友,汉瑟先生!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汉瑟说:“哎哟!说来难为情啊!”
朋友说:“没关系,你讲吧!有什么问题呢?”
汉瑟说:“我公司破产了!”
这位朋友说:“破产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说:“5年前我也破产了,我现在不是又爬起来了啊!来……我请你喝杯咖啡,我告诉你我破产的经验。”
两人一聊,结果,竟然聊出了很具体的结论——原来破产的人必须要找人去分享,才能够从破产里面超越!所以两个人立即决定成立一个“失败者联谊会”。联谊会规定,加入的人一定要破产过。而且这个联谊会里,还格外规定每个人必须成为别人的老师,要极为坦诚地,乐意地分享他的经验,让其他人能够知道怎么样重新再来。
3.万事不怕开头难
万事起头难,每个新的一步都是新困难的开始。我曾经听过一则和这个道理相近的物理定律——让一个球开始滚动,远比保持这个球继续滚动所需要的力量更多。这个定律在我们的人生和梦想上也同样适应。第一步往往是最困难的,它需要更多的勇气。
成功是不断推进的,你不可能一步登天,成功需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地前进,但是当你越接近完成目标的阶段,你的脚步似乎也会越来越快。
按部就班地走在成功之道上的好处是:当下一步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也已经作好了准备。
当你渐渐长大成人,你的想法也会越来越落实,你和你的想法会一起成长。
但这并不表示一个成功的人就会一帆风顺。总而言之,一个原本成功的人会失败无非是以下两种原因:
(1)这个人过度地膨胀他的才能,也就是说他开始追求他梦想以外的事物。
(2)这个人对市场状况的判断错误,过度扩充财务,或滥用资源。
后者为商业上的技术错误,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可能碰到,但大部分的人可以借助一名优秀的财务顾问,减少这类的错误。
第一种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这是个人发展策略上的错误——追求不属于你的东西,或误认自己存在的意义。这表示你的视觉焦点已经在人生规划上模糊了。
倘若你曾经在成功时遭受挫败,那么建议你想一想以上这两种情况。
4.把失败当成通往成功的阶梯
许多的成功人士,在他们的生命中都有一、二次严重的挫败,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将失败视为通往成功大道必修的学科。可举几个例子:
(1)科学家在成功地发现某种元素或法则之前,往往会先经历一连串失败的实验。
(2)演员经常会说,在他们获得第一次演出机会前,有无数次试镜失败的经验。
(3)顶尖成功的企业家也常遇到挫折,有些人甚至曾经面临财务危机或破产的问题。
(4)手艺高超的厨师都清楚,在他们学习烹任的过程中,曾经烧焦过多少锅子,或苦于调配不出某种可口的调味料。
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我们是否失败,重点是我们不在挫败之中停留,不坐以待毙。只要不放弃,我们就不算真正失败。
投手和打击者都可能出现低潮,但他们还是继续打球、不轻言放弃。
投资者也有失误的时候,而且市场随时有不景气的可能,但他们还是寻求商机,继续投资。
销售员十有八九会吃闭门羹,但他们不放弃,继续拜访第十一位客户。
不要以为你田园里的石头是搬不动的,事实上只要你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或偶尔借助他人的力量,你一定可以将那些石头移走。
倘若“需要”是发明的原动力,那么“失败”就是成功必经之路,而在逆境中经得起考验是达到成功的不二法门。
怎样对自己的自卑心理进行分析
通常而言,人在遭受挫折时,往往比较冲动,情绪反应比较强烈,失望、懊丧、愤怒、羞愧等百感交集,使自己冷静不下来。更无法冷静地分析遭受挫折时的主客观原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冷静地分析原因,并勇敢地正视自己的弱点,不否认眼前的事实,既不文过饰非,也不诿过于人。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以坚定自己的信心,化挫折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假如你的自卑心理是源于性格上的弱点,那你就应该塑造自己坚强的个性。一个人产生自卑心理与否,与他的性格特征的关系甚大。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气质抑郁、性格内向。他们对自己看得过低,对外界评价敏感,信心不足。世界大文学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不幸是天才的垫脚石,是弱者的深渊。”自卑心理困扰着人们,丧失进取心,这与他们性格懦弱、内向、意志薄弱密不可分。美国心理学家对800名青年进行了30余年的跟踪研究显示,成就最大与最小者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有没有自信心,有坚持性、不屈不挠、不自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所以应该通过锻炼、自我教育等方法培养自己坚强的性格。
  为何要善交对自己有益的人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一个人没有朋友,也就基本无路可走了,孤独一生,何况有时尽管紧闭心扉,但还是有人主动来敲。当他人主动与你接触时,你难道不去作出一点回应?应的话,可能那是个坏朋友,不应的话,可能失去一个好的朋友。怎样做才不令你两难?
一个人的成功,与自己所交的朋友关系密切,有些人因朋友相助而获得成功,也有人因受“朋友”之害而遭至失败,甚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也许你会说,既然如此,那不交朋友不就行了吗?
尽管交友不易,但这一问题是每个人不可避免要面对的。一个人能交上好朋友,就算不一定能成就大业,但也不至于需要帮忙时求助无门。倘若你交到了一些坏朋友,那就更糟了,还不如不交。因为你交到了一些坏朋友,要么被人暗害,要么被人引入歧途!
人性丛林中的人可谓行色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性,对待朋友的态度和原则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每天都在你耳边巧言令色,有的人经常给你敲警钟,或者提出批评,看到你不对就修理你;有的人热情如火,也有的人冰冷如霜;有的人与你交友是因为你对之有利,有的人交友则完全是出于一片诚心……
交友的情形错综复杂,朋友好坏难辨,有时当你发现自己交上了一个坏“朋友”时,也许已经为时已晚。因此为了避免交友不慎,多参考一些他人的交往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有一点也许对我们每个人都很有价值——在交友时,那些经常批评你的人是值得交往的。
与那些只说好言的朋友相比,经常给你提出批评意见的朋友似乎有点令人讨厌,因为他所言都不怎么中听,你向他道出一些自认得意的事,他却偏偏给你一盆冷水;你热情地向他描绘自己满腹的理想与计划,他却直截了当地指出其中的问题,有时甚至把你做人做事的缺点数落一顿……反正,你从他嘴里经常听到一些不顺耳之言,这种人看来还真有点让人讨厌!
但倘若你冷静思索一番现实社会就会发现,其实这种人大有可交的一面。倘若你与这种人擦肩而过,那多少有点可惜。
按照现代人的处事原则,通常人都会尽量不去得罪他人,大都宁可说好听的话让人高兴,也不说实情以免让人讨厌。当然,那些说好听之言的人并非都是坏人,而且这也是一种交际手段。但倘若从交友的角度来看,只说好听的话,就失去了做朋友的义务。明知你有缺点而不说,还偏偏说些动听的话,这算什么朋友!倘若他还进而“赞扬”你的缺点,则更是居心叵测了!这种朋友就算不害你,对你也没有任何好处,何必还浪费时间交往。
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有很多这种只说好话之人,也是因为有不少人喜欢他们如此。碰到光说好话的人便乐翻了天,不知是非;倘若他人之言稍有不顺,就觉得别人用心不良,心术不正,或者有意给自己难堪。倘若细加思索,你就不难明白,这两种人孰好孰劣了。
因此,在现实情形之下,倘若有人还经常给你吹点逆风,经常提一些意见,你首先应该觉得这种人可贵,然后你再对之细加分析,倘若他提的逆言都是事实,有利于你,那就是“忠言”。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像这种人你就应该与之诚交、深交,因为他值得一交!
怎样不打没把握的人生之仗
俗话说,不打没把握之仗!当然,这并等于说有了把握就一定会打胜仗。战局千变万化,一个“有把握”的人所作的判断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倘若只要有把握就一定能打胜仗,那历史上不就没有战死的将军了!
所谓“有把握”,是指清楚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起码应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敌情,如军力、武器装备、对方统帅的性格、作战风格等。
2.了解自己军力,能不能抵挡敌人的攻击。
3.知道自己怎么做,也就是知己和知彼后,知道自己如何去打这场仗。
4.自己要充满信心。
倘若不了解这一切,自己也没有信心,那不能算是有把握。当然,即使都了解也不一定能打胜仗,但起码胜的可能性要高;而且“有把握”也是一种信心,这种精神上的武装也是打胜仗的条件之一。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战斗,对于这种人性之战来讲,“不打没把握之仗”对我们也颇有启示。做事要有把握,你起码应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应当了解要做的事情。例如你要做生意,就要了解这行生意的市场怎样?投资多少?利润怎样?倘若你要去说服一个人,就要对这个人的个性、好恶有所了解,然后再与他交往;倘若你要打一场球,就要了解对手的实力、主将、打法、教练等……。
2.了解自身条件。就拿做生意而言,你要了解自己的个性、人际关系和专业知识怎样?财力怎样?倘若你想说服一个人,你要了解你的口才怎样?地位怎样?权威怎样?以打一场球而言,你要了解自己球员的实力怎样?主力队员怎样?打法怎样?
3.“知彼知己”之后,要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怎么去进行投资,怎么去说服对方,怎么去打那场球!倘若认为有胜算的可能,那就去做,倘若认为不可能胜,那就不要勉强,明知面临失败,还得去硬拚,那不是不明智之举吗?
4.有了把握之后,还要有信心,因为信心能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力量,使你所做的一切发挥更大的效果。
当然,你做出这些评估之后,并不能保证你一做就会成功,但不经任何了解行事,其失败率会很高,不管后果怎样,他们总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可明知无桥,为何非得靠岸?这就好比走暗路,迟早会摔跤!
年轻人总是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他们常常管不了那么多,总是做了再说。人生之中有时失败一次,要付出半生甚至一生的代价。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成败对你极为重大的事,一定要先做好“知彼知己”,有了胜算的可能才去做,这样就可避免必然的败仗!特别这种事先评估了解的做法,对你日后细致稳妥地做事也有帮助!
“不打没把握之仗”,这一点是每个年轻人都应谨记的。怎样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
倘若你想要和别人合作、相处,首先就必须懂得了解别人。
纵使你可以告诉自己,你为挡在人行道上的车子而生气,这是可以原谅的,但又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一般人总是要提出意见,批评别人。当别人的行为不如我们所想像时,我们就会显得不高兴。哪怕程度并不严重,也会对别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压力或紧张。
在一个人际关系讨论会上,讲师对与会人员提出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人觉得自己无法和别人相处?”结果举手的寥寥无几。
然后请他们写出三件最令他们生气的事。从一千人的回答结果中显示:其中有998个人,生活中的牢骚都是因为别人的关系!
这些人对于他们的答案又有何说词呢?就像这样:“我和你。始终相处得很好、很融洽,直到你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我才没办法和你相处。我觉得很生气、懊恼、难过。”
一个人倘若想要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决不能要求别人依照他规定的模式做事,或处处请求利益。解决人与人之间不愉快的惟一方法,就是去了解。
你的了解能力怎样?为了确实掌握与人相处的能力,你必须身临其境。
假设你在路上开车时,在路边站着一个小男孩向你挥手,车子经过他时,你赫然听到 “啪”的一声!这才知道原来他用石头砸车子。
于是你猛然煞车,怒火冲天地走出车外,朝这个男孩子走去,愈走愈气,心里盘算着,一定要把他带到他父母面前,指责他,并叫他们赔偿你的损失。
走到这个孩子面前时,你心中的怒气正好达到顶点。
他站在你面前害怕得哭个不停,抬头抽泣说:“我实在非常抱歉,但是我想不出别的方法可以让你停车。”
然后用手指着路边草坪上躺着的人,又说:“我小弟病得很厉害,请你救救他吧?”
这时,你心中的那股怨气会怎么样呢?它将会如火焰上的冰柱般迅速溶解了吧!为何?因为现在你了解了这个男孩子为何用石头砸你车子,所以你原谅他了,心中的愤怒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例子。假如你妹妹嫁给一位很有成就的律师,最近几个月,他对她的态度改变了。他变得多疑,占有欲强,甚至对她的行动自由加以限制。只要她离开,他一定会如影随形地跟着她,禁止她单独出门,她不停地抱怨,他还是不准她单独去购物。
知道他对你妹妹的态度后,你非常生气,于是决定和家里的其他人讨论解决的方法,你们一致同意必须对他采取行动。
后来你接到一位心理学家打来的电话,他邀请你到他的办公室去。你去了之后,他请你回忆并描述一下你妹妹小时候的情形。他解释说你妹妹是个有盗窃癖的人,也就是说她控制不了自己偷窃行为的冲动。他还指出你妹婿始终承受着这种压力,不愿为人知道,直到别人揭开了她的这种病态。
听了这个解释之后,你对他的改变有什么感想?你还觉得忿忿不平吗?可能不会了,因为你已经了解他的行为。
假设你是个做保险的人。原先你和你的另一半约好星期四晚上共进晚餐,一起玩桥牌。星期四早上你和一个客户洽谈愉快,而且他答应带他太太到你办公室来详细了解保险条款,并签订合约。不巧的是,他们只有星期四晚上才有时间和你见面。
你颓丧地打电话回家,告诉“另一半”今天不能回家吃晚饭,电话的另一头传来失望的音调,这是在意料之中的。
就这样你必须留在办公室,不能回家吃饭,你只好跑出去买了一份三明治、一杯热咖啡当晚餐。这天晚上下着大雨,天气显得格外寒冷。于是你愈想愈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么凄冷的晚上,竟然不能回家享受温暖,以及和朋友相聚的乐趣。你没趣地喝着咖啡,一面等你的客户,然而约定的时间已过,却仍不见他们到来。
又过去了半小时,他们还是没来。过了一小时,你实在等得不耐烦了,所以打电话到客户家,结果无人接听。过了一个半小时后,你才决定锁了办公室门,回家。你心里忿忿地说:“至少,礼貌上他们应该打个电话来。”
这个原本快乐的晚上泡汤了。直到上床前,你内心还迟迟不能平静,你觉得应该把这个客户列为“拒绝往来户”。
第二天早上大约9点钟,你坐在办公室桌前,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是那个客户打来的。
他急急地解释说:“昨天晚上没到你办公室来,我非常抱歉。因为下雨路滑,我们在路上发生非常严重的意外。我的车子撞车了。从昨天晚上一直到现在,都在医院里,我曾打过电话,不过那时你可能走了。”
你还会生他们的气吗?你还会认为他们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而且应该“拒绝往来”吗?当然不会。你可能还会有一点愧疚感,因为他们是在来拜访你的路上出事的。现在你了解了吧!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了解,这种心态的产生是由于他们不了解自己。苏格拉底的不朽名言,“了解自己”所影射的是一种追寻的精神——而不是一种目的。
心理学家伯格博士说得好:“的确,人类内心深处始终渴求被了解,就像花朵需求阳光的照射一样。”
所以安东尼·罗宾说,人类需要被了解。还有什么比和别人达成良好的沟通,付出你的关心去了解别人,更能和他们相处偷快呢?
有多少家庭的破碎,就是由于彼此难以满足被了解的渴求而造成的。你看很多男女,彼此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他们也不重视了解彼此。“家里没有人了解我”这虽然是一句老话,但是它所包含的意义,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另外,受雇的职员也可能发出不平之鸣:“我知道我有时候傻里傻气的,而且好像不怎么用力。我可能会上班磨磨蹭蹭,午餐时在餐厅发牢骚。但是在你炒我鱿鱼,或者认定我在公司没有贡献之前,请替我想想。我家里有一大堆问题,而且整天站着,将资料放进档案,这样机械性的工作使我觉得非常疲倦。求求你,了解我吧!”
小孩子也是一样:“我的成绩不及格,但是爸爸、妈妈,在你们处罚我之前,你们为何不先了解我。我努力了,但是我就是讨厌那种课,而老师又老是给我挑毛病,有一次还在全班同学面前罚我站,害我好嗅。我知道你们可能会禁止我一个星期内出去玩,但是求你们试着了解我一次就好了。”
买东西的人可能也有意见要对推销员说:“等一下,你讲了一大堆道理,就是要找卖出你产品的理由,我知道你准备了很多精心设计过的方法要叫我掏腰包。但是你怎么会知道我需要你所卖的东西?你并不了解我。”
推销员通常都不怎么用心,他们只是一味相信,他们的产品就是客户所需要的,他们从来不试着去了解客户,然而这却是维系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所必备的。了解必须是经过相互沟通,而不是想当然的事。有时候需要以言语或行动表达出来,有时却需要心照不宣的默契,只需几句话也许就能打开别人心中的结。
不要忘记了一条解决人际关系的法则:“你给别人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
倘若你没有付出了解的心,你就甭想跟别人愉快相处,无法跟孩子进行沟通,工作的进展可能缓慢,也无法和你周围的人发展更深刻、更亲切的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时,这个原则你必须随时牢记,并努力去做。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困难,而有时你可能会忘记。但是尽力去做。当你初尝果实时,你就能获得莫大的鼓励。
  达到了解的效果,并无一定的方式。倘若真的有,世界上就不会发生战争、分离、家庭破裂、斗争或暴力犯罪事件。不过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想法和意见,倘若每个人都能遵循,那么起码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真正能防止在人际关系上挫败。
怎样巧妙掌握“控制法”
平庸和软弱是失败者的通病,成功者正视弱点,克服弱点,及时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一位企业家谈到他创业初期因为自身弱点得到的教训:那时我还年轻,和大楼管理员发生了误会,导致我俩彼此仇恨。管理员为表示不满,当他知道只有我一人在大楼里时,就几次关掉电闸,我决定反击。一个星期天,我在办公室准备第二天晚上发表的演讲稿,而当我刚刚在书桌前坐好,电灯就熄灭了。
我立刻火冒三丈,跳起来,奔向大楼地下室,我知道在那里能找到那位管理员。当我到那儿时,发现他正忙得很,也得意得很,一边把煤一铲铲送进锅炉内,一边吹着口哨,似乎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似的。我马上对他破口大骂,在五分钟内,我以比他正照顾的那个锅炉内的火更热辣的词句对他痛骂。最后,我实在想不出骂人的词句了,只好放慢了速度。这时候,他站直身体,转过头来,脸上带着微笑,并以一种充满镇静与自制的柔和声调说:“呀,你今天有点激动吧!”他的态度和他的话就像是锐利的短剑,一下子刺进我的身体。
想想看,我那时候是什么感觉: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文盲,他既不会读也不会写,但虽然有这些缺点,他却在这场战斗中战胜了我,我在这场战斗中与他相比显得如此渺小。而这场战斗的场合,以及武器都是我自己挑选的。我的良心把谴责的手指对准了我自己。我知道,我不仅被打败了,而且更糟糕的是,我是主动的,而且是错误的一方,这一切只会更增加我的羞辱。
第二天,进入办公大楼时,我发现那个管理员正在同一些人谈论昨天发生的事,其中也有我的员工。我贼般地逃进办公室,总觉得员工脸上有种异样的神情。最终,我费了很大劲儿下定决心,决定忍受羞辱,当着全部员工面向那个管理员公开道歉,我的道歉,使那个管理员红了脸也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我在赢得了员工的掌声的同时,也重新赢得了他们的尊敬。
这个事件后,我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再失去自制。因为一旦失去了自制,不管是一名目不识丁的管理员还是有教养的绅士,都能轻易地将我打败。
这个事件成为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一个转折点,它教导我,一个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不然他将无法控制别人。一个单身汉,住在用茅草房子里。他勤劳耕种,自食其力。渐渐地,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齐备了。但是令他恼火的是,草房里老鼠成灾,白天乱窜,晚上乱叫,还磨牙,终日闹个不休,这汉子怨气冲天,又无可奈何。
一天,这汉子喝多了,躺在床上睡觉,这时老鼠们闹得更因了,似乎是有意找茬。汉子怒火万丈,一把火把房子烧个精光。老鼠是全没了,可他的家业也没了。
因个人某方面致命的弱点或缺陷而归于失败的人,在失败者中也不在少数。对这样的人,我们提倡壮士断臂、痛改前非的态度。要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自己的不足,既要自我崇尚、有信心,也要自我检查、随时修正,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人最难的是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同时追求事业的成功。
怎样留意批评
倘若你不给别人批评的机会,用吼叫、哭泣、攻击,或其他方法阻止别人批评你,别人也不可能让你有批评的机会。只有诚心地聆听别人的批评,别人才会给你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你也才有批评别人的机会。
首先最重要的是,你要坚持只接受对你行为上的批评,而非你无法控制的特点或事实。你没有接受别人对你身高、年龄批评的义务。在学习忍受批评的时候,你也得学习不要害怕自己会被批评摧毁。通常人都不会借批评打击别人,就算是这样做,也是不合理的。了解这点之后,对你大有裨益。
其次,你可以找一位批评者,和他谈谈某个行为——不要翻出以前的档案,把抖出所有的错事。一个讲理的批评者也应该尊重这点,倘若一次只谈一件错事的话,一定会比一下搬出所有的错事的做法好,令人觉得不致于绝望,而且更愿意倾听批评。
最后,你可以要求你的批评者不要提以前批评过的,而你也已经了解的事情。你也可以要求你的批评者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你。
在你要求批评者将问题说清楚,或要求他说得温和一点的同时,从他的反应,你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恶意。倘若你对他的批评诚恳的接受,他还不原谅你的过错,就表示真正的问题不在你犯错与否,可能他对你或其他人有恶意。只要你诚恳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你就已经向批评者提供接近你的适当机会,倘若他还不领情的话,那就是他的问题了。
同时,你也要小心不要给别人这些困扰,不要出于恶意地批评别人,例如表现你的优越感,或为了与此无关的事发泄怒气。倘若你硬要把批评和侮蔑混为一谈的话,就很难明白它们本是两回事。
你上次是什么时候被批评的?倘若刚发生不久的话,你可能已经采取了一些防卫的措施,你因此会加强恐惧。记住下次要好好处理这些批评,开始倾听别人的批评。你发现批评并不会摧毁你的自信、友谊和事业,也会发现他们都逐渐步上坦途。怎样学会与别人合作
谁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要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与别人合作。倘若他想领导一个企业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他需要一支有效的队伍作后盾。
集体工作意味着协调一致。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发生冲突,但他们不应该让矛盾继续延续,以致发展到不可共事的地步。
合作应该从自身做起,在这方面最好的建议也许是:
1.保证自己的个性良好平衡,避免走极端。
2.在执行集体工作中争取主动。
3.在与自己共事的工作人员中,寻找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品质。
4.对别人表示寄予厚望。
5.保持足够的谦逊,在别人的行为理应受到尊敬时,向别人诚挚地致以敬意。
一个人获得成功之前,他必须得到人们的尊敬,不然,他就不能赢得别人的合作。锋利的言辞,冷漠地对待他人的权利和感情,不经意的怪癖——所有这一切,都将使这个人得不到人们的尊敬,起码是很难得到人家的尊敬。
合作不能靠命令来维持。人们在完成合作的任务时,倘若仅仅是因为害怕,或者出于经济上的不安全感,那么,这种合作的很多地方是不会令人满意的。因为,这样做便忽略了合作的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心甘情愿的合作态度——对企业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
你的工作要得到别人的支持而不是反对,必须唤起别人合作的愿望,使他们直接或间接地看到自己的利益。人们都希望得到的是这样的一种赏识:承认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很有价值的,是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他所做的事情,对他的人生旅程非常重要。
得到最佳搭档的关键,是给予人们与他们才能相称的、有意义的工作,并对他们迈出的每一步加以肯定和承认。这就强调了这一事实:要不断地得到合作,就必须让人们做有意义的事情。
怎样防止与人争斗
防止与人争斗,是成大事者的优良品性之一,因为有很多事不是靠争论就能弄清楚的,必须靠时间和事实加以证明。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用争斗来对抗争斗的结果往往会引起更大的争斗。倘若你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你想不想拥有一个神奇的短句,可以阻止争斗,除去不良的感觉,创造良好意志,并能使他人注意倾听?
想?好极了。下面就是。以这样开始:“我一点也不怪你有这种感觉。倘若我是你,我的想法也会跟你的一样。”
倘若你认为明天你所遇见的人中,有四分之三的人都渴望得到同情。给予他们同情,他们将会爱你。
戴尔·卡耐基有一次在电台发表演说,讨论《小妇人》的作者露易莎·梅·艾尔科特。当然,卡耐基知道她是住在麻州的康科特,并在那儿写下了她那本不朽的著作。但是,戴尔·卡耐基竟不加思索地,冒然说出他曾到新罕布夏州的康科特,去凭吊她的故居。倘若卡耐基只一次提到新罕布夏,可能还会得到谅解。但是,老天!卡耐基竟然说了两次。数不清的信件、电报、短函涌进他的办公室,像一群大黄蜂,在戴尔·卡耐基这根本没有设防的头部打转。多数是愤慨不平,有一些则侮辱他。一位从小在麻州的康科特长大的卡洛妮亚·达姆的女士,当时住在费城,她把冷酷的怒气统统发泄在卡耐基身上。倘若有人指称艾尔科特小姐是来自新几内亚的食人族,她大概也不会更生气了,因为她的怒气实在已达到极点。卡耐基一面读她的信,一面对自己说:“感谢上帝,我没有娶到这个女人。”卡耐基真想写信告诉她,虽然自己在地理知识上犯了一个错误,但她在普通礼节上犯了更大的错误。这将是他信上开头的两句话。于是卡耐基卷起袖子,打算告诉她自己真正的想法。但最终他没有那样做。他控制住自己。他明白,任何一位急躁的傻子,都会那么做——而大部分的傻子只会那么做。
他要比傻瓜更高一筹。因此卡耐基决定试着把她的敌意改变成善意。这将是一项挑战,一种他可以玩玩的游戏。卡耐基对自己说:“毕竟,若我是她,我的感受也可能跟她的一样。”于是,卡耐基决定同意她的观点。当他第二次到费城的时候,就打电话给她。他们谈话的内容大致如下:
卡:某某夫人,几个星期以前您给我写了一封信,我希望向您致谢。
达:(有深度、有教养、有礼貌的口吻)是哪一位,我有此荣幸和您说话的?
卡:您认识我。我名叫戴尔·卡耐基,在几个星期以前,您听过我一篇有关露易莎·梅·艾尔科特的广播演说。我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竟说她住在新罕布夏州的康科特。这是一个愚蠢的错误,我想为此道歉。您真好,肯花那么多时间写信给我指正。
达:卡耐基先生,我写了那封信,非常抱歉,我只是一时发了脾气。我必须向您道歉。
卡:不!不!该道歉的不是您,而是我。任何一个小学生都不会犯我那种错误。在那次以后的第二个星期日,我在广播中道过谦了,现在我想亲自向您道歉。
达:我出生在麻州的康科特。两个世纪以来,我家族里的人都会参与麻州的重要大事,我很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因此,当我听你说艾尔科特小姐是在新罕布夏出生时,我真是太伤心了。不过,我写了那封信很惭愧我。
卡:我敢保证,您伤心的程度,一定不及我的十分之一。我的错误并没伤害到麻萨诸塞州,但却使我大为伤心。像您这种地位及文化背景的人士很难得写信给电台的人,倘若您在我的广播中再度发现错误,希望您再写信来指正。
达:您知道嘛,我真的非常高兴您接受了我的批评。您一定是个大好人。我乐于和您交个朋友。
因此,因为卡耐基向她道歉并同意她的观点,使得达姆夫人也向他道歉,并同意他的观点,卡耐基非常满意,因为他控制了怒气,并且以和善的态度,来回报侮辱。卡耐基终于使她喜欢自己,因此得到无穷尽更真实的乐趣,倘若他当时怒气冲冲地叫她滚到一旁,跳斯古吉尔河去自杀,那一切都免谈了。佳衣·满古是奥克拉荷马州吐萨市一家电梯公司的业务代表。这家公司和吐萨市一家最好的旅馆签有合约,负责维修这家旅馆的电梯。旅馆经理为了不给旅客带来太多的不便,每次维修的时候,只准许电梯停开两个小时。但是起码要花八个小时,而在旅馆便于停下电梯的时候,他的公司又不一定能够派出所需要的技工。
在满古先生能够为修理工作派出一位最好的技工的时候,他给这家旅馆的经理打电话。他不去和这位经理争辩,他只说:
“瑞克,我知道你们旅馆的客人很多,你要尽量减少停开电梯的时间。我知道你非常重视这一点,我们要尽量配合你的要求。不过,我们检查你们的电梯之后发现,倘若我们现在不把电梯彻底修理好,电梯损坏的情形可能会更加严重,到时候停开时间可能会更长。我知道你不会愿意为现在的几个小时而给客人带来好几天的不便。”
经理只得同意电梯停开八个小时,这总比停开几天要好.由于满古表示谅解这位经理要使客人愉快的愿望,他很容易地而且毫无争议地赢得了经理的同意。
记住这些成大事人士的行为吧,不要在争斗面前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也不要让无谓的争斗羁绊住你的脚步,只有同情和谅解才能将争斗有效地化解。
为何君子之交淡如水
真正的朋友,相互尊重,却不相互吹捧;往来频繁,但不过分亲昵;往来不多,也心心相应。也就是说:交友应注重真挚的感情,注重心灵的默契和呼应,志同道合。而不注重表面上的亲近。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正是此意。
那些没有真感情,不讲道义的假朋友,表面上亲亲热热,勾肩搭背,相互吹捧,夸口时拍得胸脯震山响,一旦贫贱、富贵发生变化,或相互之间有了利害冲突,就翻脸不认人,甚至在朋友有难时不但袖手旁观,反而落井下石。
  近代知名学者王国维博闻强记,智力过人,在研究甲骨文上成绩卓绝,得到了罗振玉的赏识,结为朋友,后来又成了儿女亲家。王家贫,罗经常在经济上接济王,但目的却是把王国维视为赚钱的机器。罗因有钱,大量收进甲骨,由王来考释,发表的文章署名都是用罗的名字。最后,由于经济上受勒逼,使王国维这样罕见的才子在壮年便投湖自尽。
而同一时期的另一著名人物鲁迅,虽然和王国维也有非常相近的经历,都是弃医从文,但由于交友的慎重,结果却天壤之别。鲁迅早年师事于资产阶级革命家、著名学者章太炎,后来与教育学家蔡元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者,作家如许寿堂等都是鲁迅事业上互相切磋的好友。此外,鲁迅以师长、也以朋友身份结交了不少左联革命青年,对鲁迅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鲁迅结交的共产党人朋友如瞿秋白、冯雪峰等,对鲁迅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鲁迅和瞿秋白,他们在文化战线上经常合作,翻译介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文学作品。瞿秋白编了《鲁迅杂感选集》,在序言中很高的评价鲁迅。在最危险的关头,鲁迅让瞿秋白在自己家中躲避。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满怀悲痛的心情,在病中把朋友的遗言编成《海上述林》出版。鲁迅在前言引用的对联中所说的“知己”,即指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共产党人,他以有这样的“知己”为人生最大的满足。
鲁迅的一生,在他身边既有严谨的学者,也有资产阶级革命家;既有文学青年,也有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鲁迅的成长,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也得益于这些良师益友。郭沫若同志曾指出:“王国维之所以嘎然止步,甚至到牺牲,主要的也就是朋友害了他。而鲁迅之所以始终前进,始终在时代的前头,却是得到了朋友的帮助。”
的确,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的,它能经得起任何考验。结交品质高洁的人,结下的真挚友谊是事业的推进剂。
哪些形象最不受欺侮
树立一个不好惹的形象,是确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处世技巧。这一形象在时刻提醒别人,招惹我是要承担后果并付出代价的。
事实上,在社会中生存,只要你显示出你是一个不受欺侮的人,你就可以做到不受气。也许你不必睚眦必报,只要你能抓住一、两件事,大做文章,让冒犯者尝到你的厉害,立刻就能收到一种“杀一儆百”的效果,起到某种普遍性的威慑作用。这就好像是原子弹的发明,除了在“二战”中牛刀小试外,在战后的任何一次战争中没有用过,但它的威力却是众人皆知的,只要你拥有了原子弹,就算你不去使用它,对别人也有震慑作用。
哪些形象最不易受欺侮呢?这里不妨略举一二:
1.泼辣的形象
所谓的泼辣,就是敢说别人难以启齿的话,敢做别人不好意思表现的举动。谁敢让他受气,谁当面就下不来台。他敢哭敢闹、敢拼敢骂,口才好,又敢揭伤疤,所以,很少有人敢引火烧身,自讨没趣。
2.爱玩命的形象
其实,人类所有的弱点都可归结为一个“怕”字,而怕死则是人们最本能的一种东西。而爱玩命的人,往往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以玉石俱焚的态度来实现自己的决心,这种游戏常人自然不敢玩、也玩不起的。
3.有仇必报的形象
人人都知道,仇恨是一种极为可怕的东西,而其最可怕的地方莫过于它的爆发不受时间限制,令人防不胜防。睚眦必报的小人形象尤其令人刮目。而对正人君子而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做到还以颜色也是非常必要的。
4.实力派形象
塑造实力派形象就是要你在平时就要注意展示自己不俗的力量,比如:令人可慕的专业本领、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神秘莫测的后台等,这些都会在周围的人群中造成一种印象,即:你是一个能量巨大的人,不发威则己,一旦发威则威力无比。所以,这类人物人们通常不敢招惹,持有这种形象的人也很少受气。
总之,树立一个不好惹、不受气的形象非常重要,有了这一形象,就好比是种下了一棵大树,从此,你便可以在树荫下纳凉了。
为何一见如故要适度远之
一见如故是一种人生之幸,但有时也会成为一种不幸的开始。
“一见如故”这是很多刚见面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虽然是初次见面,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很久了,有相见恨晚之感。
现实生活中确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很难用科学来解释的这一现象,只能说一见如故的人上辈子有缘吧。能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幸运,因为彼此可以减少试探这一过程,而直接进入交心的层次。可是根据现实生活的经验,一见如故固然幸运,但有时却也是不幸的开始。
在生活中,人会呈现出其多面性,在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示众,也就是说,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之下也会表现出善的一面,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引动、催化而表现出恶的行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甚至自己也难以预测及掌握。例如,一辈子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就有可能因为一时手头紧而忽然产生恶念,这是他过去所无法想象的事,但就是发生了,连他自己都困惑不解。
因此,当一个人和你初见面,并且热情地向你说和你一见如故时,你大可不必拒绝他的热情,甚至也回他一句一见如故!但这句话你一定要理性地看待,思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因为这可能纯粹是一句客套话,也有可能是一颗糖衣毒药,他是想用温情来和你套近乎,好从你身上获得某些利益。倘若这是一句客套话,你的热切回应不但不能给对方产生效用,自己也会因为对方随之而来的冷淡而受伤,更有可能暴露了自己,反给用心不良者以可乘之机;而最有可能的是,你吓跑了对方。倘若对方真的另有所图,你的热切回应,正好自投罗网,结果也就不必多说了。
因此,当你听到一见如故这句话时,你应该:
1.想想自己是否因这句话而兴奋、感动?倘若有,那么就赶快将这些兴奋和感动浇熄、扑灭,以免自作多情或自投罗网。
2.倘若对方的一见如故之后还有后续动作跟进,你应该与之保持一种善意的距离,保持距离的目的是在检验对方热心的真伪,以免自己受伤。
3.倘若对方和你彼此都一见如故,这是最危险的状况,你应该马上向后退,以免引火上身,或因太过接近而彼此伤害,将有可能好好发展的友情葬送;倘若一见如故只是对方一厢情愿,话不投机三句多,不必在这上面花心思。
当然,倘若双方一见如故,也都理智地各取所需,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有些人不说一见如故,却直接用行动表示, 你也应该和这种人保持距离。
你最应该提防的是,一见如故中,有心者常会掺杂很多奉承拍马的语言,这很容易将一个人的判断迷乱,也最难抗拒!因此,当听到这类话语时,你就要提高警觉了。
为何借朋友钱不如给钱
把钱送给朋友,钱可能收得回来;倘若借钱给朋友,这钱可能一借不回!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天,你的一位好友突然打来电话,要向你借钱,而你一下子不知所措,借还是不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借去了钱不还,或是一拖再拖,到最后收回一点点。但你也许会想,朋友有困难才会来借钱嘛,倘若时间一到便去催债,好像自己太没人情味,何况也没开口的勇气,更怕一开口,就伤了彼此的感情。不借嘛,固然是保住了自己的钱,但朋友有难,不出手帮忙,道义上似乎于理不通,同时两人的感情也会因此而受影响甚至变质了……。
借不借人钱,就是这么一件让人大伤脑筋的事!
当然,有些朋友有借有还,甚至还本付息。不过说实话,这种借款行为还是潜藏着危机——倘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你调借,表示他的经济情况有问题,终有一天会连本金也还不出来!
可是,人都得有几个朋友,一旦朋友有求,你怎能袖手旁观?何况,或许你也有一天会有求于自己的朋友。于是你陷入了一种人情、感情与道义的争斗之中。
这里我们的建议是:索性把钱送给他,而不是借他钱!这里的给他钱有二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从心理上讲,你表面上是借钱给他,同时也讲明归还的期限和利息,但在心理上却抱着这笔钱一去不返的想法,他能还就还,不能还就当做是给他的!这种态度颇像阿Q精神,但对你却好处多多,第一个好处是不会影响两人的感情,你也不会因为对方还不起钱或不还钱而难过;第二个好处是尽到了朋友有难相助的道义,第三个好处是在对方心中播下一粒恩义的种子,这粒种子或许会发芽、茁壮成长,并在他日会以果实对你做最真诚的回报。
第二个层面的意义是真的给他钱,也就是说,他虽然是向你借的,但你却表明是给他的,要帮他解决困难,并不希望他还钱。你这样做也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好处是他可能不会再来向你借钱,因为他再也不好意思开口了!而你也可表示我已尽力了,将对方开口的数目打点折给他,万一对方真的还不起钱,或根本不还钱,你也可以减少损失。其他的好处与上面的情况一样,你兼顾了朋友间的情义,同时也在对方心中种了一粒恩义的种子,而这种人情他总是要承担的。
事实上,无论是借还是给,钱是否能收回来都是个未知数,我们之所以说给朋友钱,钱收得回来,借朋友钱,钱收不回来,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钱只要离开你的口袋,就有可能不再回来,因为对方是没有钱才向你开口,所以明知有可能回不来,干脆就别抱希望,免得去催债,双方有可能造成不愉快,自己也难过。
倘若借或给都觉得很难,那么就狠心拒绝吧!
为何友情突然升温要小心
倘若你和某人只是普通朋友,虽然也一起吃过饭,但还谈不上交情;倘若你和某人曾是好友,但有一段时间未联络,感情似乎已经淡了……。
倘若这样的人突然对你热情起来,那么你应该提高警觉,因为这表示他可能对你有所图。之所以用“可能”这二字,是为了对这样的行为保持客观,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解对方的好意;因为人是感情动物,他有可能在一时之间,因为你的言行而对你产生难以抑制的好感,就像男女互相吸引那样;不过这种情形不太多见,而你也要尽量避免这种联想,碰到突然升温的友情,只有冷静待之,保持距离,才不会被烫到。
要分析这种“友情”有没有“企图”并不难,首先是看看自己日前的状况,是否握有资源,例如有权有势。倘若是,那么这个人有可能对你有企图,想通过你得到一些好处;倘若你无权无势,但是有钱,那么这个人很可能会向你借钱,甚至骗钱;倘若你无权无势又没钱,别人没什么好求的,那么这突然升温的友情基本上没有危险——但也有可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想利用你这个人来帮他做些事,例如有些人就被骗去当劳力;或是重点在你的亲戚、朋友、家人,而你只是他过河的垫脚石。
从自己本身的状况检查这突然升温的友情是否有“危险”之后,你的态度仍要有所保留,因为这只是你的主观认定,并不一定正确,所以面对这突然升温的友情,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推不迎
“不推”是不回绝对方的“好意”,哪怕是你已经看出对方的企图也不要马上回绝,不然很可能马上得罪一个人;但也不可急不可待似的迎上去,因为这会让你无法抽身,抽了身又得罪对方,让自己变得很被动;不推不迎就好比男女谈恋爱,回应得太热烈,有时会让自己迷失,若突然斩断“情丝”,则会惹恼对方。
2.冷眼以观
“冷眼”是指不动情,因为一动情就会使判断的准确性尽失,此时不如冷静地观看他究竟在玩什么把戏,并且做好防御,避免措手不及。通常而言,对方若对你有所图,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图穷匕现”,显现他真正的目的,他不会跟你长时间耗下去的。
3.礼尚往来
对这种友情,你要“投桃报李”,他请你吃饭,你送他礼物;他帮你忙,你也要有所回报,不然他若真的对你有所图,你会“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被他牢牢地控制住;想要临事脱逃,恐怕没那么容易。
要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怎样用一缕温情征服人心
希腊一位哲人说过:“感谢是最后会带来利益的德行。”善于办事的人经常都备妥感谢之辞,因为它往往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在生意上的来往也因它而顺利进行。
事实上,没有人讨厌听感谢之辞的。因此把“谢谢”二字随时放在嘴边,需要时派上用场,没有比这个更简单易行的了。
以下是一些传播这个不起眼但却绝对重要的信息的方法:
1.说出你的感觉。告诉她,她为你做的对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或在哪一方面帮助了你:“我真的非常感谢你编那个计算机程序上给我的帮助,起码为我节约了三个小时。”
2.给予赞扬。让他知道你认为他为你干的事是很值得认可的:“谢谢你的咖啡!像你这样体贴人的老板真少见。”
3.告诉这个人你感谢他为你做的,并准备回报这个好心人。“你能在开会时回我的电话我很感激,以后只要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请随时呼我!”
4.写下来。说声谢谢是很有用的,但写下来会更胜一筹。不妨亲笔写一个条子表达你的谢意。
5.打个电话以示感激。“我打这个电话只是为了感谢你……”
6.送份礼物。送份礼物并附上一张便条。只要你送的礼物能够适当的表达出你的感谢,送什么都行。
7.通过他人传达谢意。告诉别人你有多感谢他为你所做的一切。最后这话一定会传到给予你帮助者的耳朵里去:“老王这人真不错!他帮我安排了那次会面。要是没有他的帮忙,我真不知该如何才好。”当你的感谢通过别人的嘴传到他耳朵里时,定会增色不少。
8.主动提供帮助。与他们在一起,主动提出为他们的工作助一臂之力。“这事儿我来帮你干。甭客气,你帮我的次数可不少了。”
9.请客吃饭。邀请这人去吃中餐或晚餐,一定要表明你这是为了感谢他的帮忙。倘若你邀请的是已婚者,应当把他的配偶一并邀请去。
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相交相处,都要以诚心待人,以善意待人,以和气待人,以礼貌待人。不管对师对友,对上对下,总要以诚实相处。
人的品格总是参差不齐的,对待人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遇到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他;遇到残暴的人,用和气熏陶他;遇到贪得无厌的人,把廉耻送给他;遇到邪恶的人,以仁义气节激励他。这样,天下全在我的陶冶之中了。
关于对待人的方法,有人认为“对待君子容易,对待小人困难。对待有才能的小人更难,对待有功劳的小人就相当难”,这就只好以宽大浑厚来处置了。对待君子要这样,对待小人更加如此。无论对待任何人,总要为他留有余地,使他存有顾及。有的人也会早晨做小人,晚上转念成为君子了。
  怎样坦然面对遭人怀疑
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人为社会和他人做了一件好事,理当受到人们的夸奖和赞誉,不料却迎来一些人怀疑的目光,甚至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他的动机纯吗?”
对此,您也许会不屑一顾,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也许您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又一时难以自拔。因为是同学、同乡、朋友,一块参加工作,由于主客观因素所致,有的可能进步快一些,有的可能慢一些;有的原来是自己的下级,后来却成自己的顶头上司;有的成了某领域的“明星”,出人头地,领尽风骚,有的却仍旧默默无闻,被无情的生活搁置一旁。按说,这是合乎规律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竞赛不可能也不应当总是停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这里也有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于是,很自然地会引发出一些朋友的猜测与非议:
“他为何能受到如此宠爱?想必也是凭走后门、找靠山、拉关系爬上去的。”
显然,这是一种偏见。但倘若您果真遇到此类情况,应该怎样处置才好?
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问之所以会产生怀疑,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一时的误解,缺乏沟通与解释,进而形成了对某件事情的疑点;有的是由于性格脾气的差异,缺乏相互问的包容与默契,逐渐引发了对对方的不信任情绪;有的由于嫉妒心的缠绕,由此而产生了对朋友的疏远甚至恶意;有的由于心胸狭小,为人疑神疑鬼,处事患得患失,对人产生怀疑那是很自然的事;有的由于心理变态,而又缺乏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因此,对反感的人和事,均投以疑虑的目光;有的由于自己清高,惟我独尊,缺乏自知之明,对周嘲的人和事总觉得不可思议。如此等等,都可能产生上述现象。当然,怀疑也有其另一面,并非都是贬意。
倘若说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容易产生怀疑是一件难以完全避免的事情,那么,您面对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象,既不应当回避它、惧怕它,也不应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确的态度是要承认它、认识它,科学地对待它。
首先,“没做弓心事,不怕鬼叫门。”去掉自己的一份疑心,彼人怀疑的事情也许就会减少一些。面对他人的怀疑,您的任务首先不是指责与疏远,倒不妨先问一问自己:我怎么知道他在怀疑我,或者我是不是无意间夸大了他人对自己怀疑的程度?事实上,大凡疑心比较重的人,也往往容易产生彼人怀疑的错觉。说得干脆一点,您的这种感觉在好多情况下是由自己的不健康心理引起的,或者说,别人还没有怀疑您,您却感受到了别人怀疑的威胁。于是,苦恼、惭愧、忧郁、不安等便会接踵而来,这实在是一件白找苦吃的事情。对此,有的朋友也明明知道自己的毛病,但又苦于跳不出这个泥淖。这种情况怎么办?大家都知道“疑邻窃斧”这个成语故事,只要邻居找到斧子就不会怀疑你了,你不妨开朗些。
要允许别人的怀疑。怀疑并非都是恶意,有的朋友每每感受到别人的怀疑,总是火冒-二丈,气不打一处来,认为这是小人之心,是专门与自己过不去。这种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态度却不足取。事实上,对怀疑也应当全面理解,不要一股脑儿往坏处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人团聚的快乐心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