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外观上区分岭南砖雕建筑的砖雕、灰塑、陶塑装饰?

  摘要:岭南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分支,其建筑技术既具有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延用至今。岭南"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特色探析
  摘要:岭南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分支,其建筑技术既具有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延用至今。岭南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生活习俗对岭南建筑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分别从实用性、广泛性、丰富性三方面分析了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特色。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4997465.htm  关键词:岭南建筑;艺术特色;三雕   前言   岭南建筑工艺注重装饰,有的建筑物本身就是一个雕刻装饰艺术的宝库。广州南越王墓前室的石板顶盖、四壁及二道石门都施以朱墨两色的卷云纹图装饰。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岭南建筑饰画。南越王宫署遗址的陶构件上依稀可见到绿、朱颜色的涂饰。从广州汉墓出土的明器陶屋模型,可以见到当时在建筑上已有装饰意识。明清以后岭南建筑进入成熟的时期,建筑装饰手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1实用与艺术结合,结构与审美结合   对关系建筑结构又是立面上最显眼的重要部位,诸如屋脊、墙头、不同墙面转折处,细部收口等部位,通过装饰手法使之不至于单调,而且更加坚固。南方多雨,对于屋面结合部的屋脊,防漏的要求很高,屋脊做得特别粗大,粗大的屋脊,成为展示装饰工艺的理想之地,尤以正脊更为突出,饰以陶、灰塑甚至嵌瓷,不怕日晒雨淋,历久而鲜艳如新。修筑得特别高大的风火墙(图1),形如镬耳,不仅起了防火的作用,而且能够遮阳而使屋面减少日晒,还大大丰富了建筑的侧立面。对于直接起承重作用的大面积的墙体,在墙上嵌以砖雕,墙头饰以彩画,既避免了单调的直觉,而透雕的砖雕通风透气,有利于建筑的散热、排气。大中型的公共建筑物,如庙宇、会馆、祠堂采用穿斗与抬梁式结合结构,多数采用彻上明造以求建筑物空间的高大通敞,同时,在梁架、照壁额坊、柱头斗棋等部位精雕细刻,使这些迎面可见、抬头可见的部位给人以美的观感,增加了此类建筑富丽高贵的格调。对于建筑物内部的重要部位,也通过集中雕饰来强调其地位。如建筑组群中的主体建筑,神龛的装饰,更是集中了装饰的精华,使之光彩夺目。在潮汕地区,梁架被称为“五脏内”,以喻其在建筑内部的重要地位。   2装饰题材广泛,突出了岭南地方特色   岭南建筑装饰所采用的题材,几乎囊括了传统的民间装饰题材,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a)历史人物类包括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等题材,如踏雪寻梅、瑶池贺寿、画龙点睛、麻姑献寿等场景。   b)祥禽瑞兽类:以龙凤、狮子、麒麟、、金蟾、猴、羊等,袭用传统的民间造型,组成了各种寓意深刻的装饰图案,如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时佳果等形式。   c)吉祥文字类图案。有福字、寿字、双喜等,在使用中,有的用文字直观地表达所要表现的内容;有的和其他纹样共同组成图案,如寿字和蝙蝠组成五蝠捧寿、福寿双全等等。   d)以法宝纹为图案:如暗八仙,其图案为葫芦、蕉叶扇、宝剑、云阳板、玉笛、花篮、荷花、渔鼓;还有宝瓶、如意、祥云、元宝及鲤鱼跃龙门图案等。   这些吉祥图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多采用寓意、谐音和借喻等艺术手法,以具体的物像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内容。   岭南工匠更善于表现有地方特色的题材,通常较多表现的有:   a)岭南佳果:洋桃、番石榴、香蕉、荔枝、芭蕉、桃、李;   b)岭南花木:红棉、茉莉、榕、桂、兰、芷、芙蓉、指甲花、素馨花;   岭南风光,诸如潮州八景,就常作为潮州屏风、壁画之内容。地方特色的题材,还从侧面反映了岭南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仅杂用了西式花纹图案,也有西方人物形象。明嘉靖年间建的广州琶洲塔塔基托塔力士的形象,竟然是洋人的相貌衣着。晚清以后,更多地表现了这方面的题材。   3岭南建筑装饰艺术表现方式丰富多彩   岭南建筑的装饰形式是其建筑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既是岭南乡土文化集中地体现,又反映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主要有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二塑(陶塑、灰塑)、嵌瓷、琉璃、壁画,还有金属(铸铁、铸铜)、玻璃(蚀画)等其他手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根据装饰部位的不同和材质的特点,装饰形式也迥然不同,在在深化建筑主题思想的同时也美化了建筑形象。   3.1石雕   石材坚实,耐风化,因而,在岭南建筑中,除了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香炉、石五供等等。   3.2木雕   岭南木雕作为工艺品出现,始现于广州两汉前期汉墓出土的木船模型和划船俑。木船俑以圆木加工,寥寥数刀,已经能够很立体地表现出人物脸部眉眼、鼻、两颊,传神勾勒出划船人弯腰用力之态势。表现出岭南先民木雕工艺的功力。   3.3砖雕   砖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组合砖雕,另一类为单体砖雕。组合砖雕规模宏大,场面宽阔,所反映的内容情节复杂,运用的雕刻技艺形式多,往往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戏曲场景中最精彩的情节表现出来;一块块砖分开雕刻,然后按故事情节拼接起来;技法上往往把圆雕、高浮雕、减地与镂空等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按主题需要布设人物、花卉、风景、动物、书法等图案纹饰。单体砖雕是对花卉、鸟兽、瓜果之类的图案的雕刻,以若干块砖先用灰粘合后雕刻.然后嵌上神龛边框或作楣饰、座饰。20世纪50年代,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雨田在番禺沙湾考察时,从古庙宇的废砖堆中收集到一件明代戏曲人物砖雕,高23.5厘米,造型简练,衣饰不加雕饰,落刀非常准确、利索:人物神情生动、传神,线条有力;采用夸张的手法进行造型;运用恰当雕刻手法,达到单色的砖雕而富有黑、白、灰等色彩效果,使人感觉出黑、白、灰色的丰富调子,体现了广东砖雕艺术的高超水平[3]。   3.4二塑   粤中陶塑瓦脊具有的特点:一是突出人物在场面中的主体位置,“人大于山,水不容泛”,而楼台也极似戏曲中的背景,只简化到主要特征。人物头部比例较大,动作较大,脸部用不上釉的黄赤色土塑成,喜怒表情明显,上部一般外倾。二是色彩鲜艳,在太阳底下闪耀釉光,经过雨水冲淋之后更加鲜丽。总之,适于远观也可近赏,使庙堂有一种浓缩历史的感觉,所塑题材为百姓喜闻乐见而有亲切感,使庙堂与民俗更为接近。   3.5壁画   广东地区最早建筑壁画,见于广州南越王墓前室的壁画,前室周壁、室顶及南北两扇石门上施有朱、墨两色彩绘云纹图案作装饰。云纹流畅圆转,工致中富于变化,风格华美、雄建。这种以几何图案为壁画唯一题材,并且以黑色为主色的方式,反映出南越国绘画艺术上对秦国传统的继承,是艺术上的“汉承秦制”3.6嵌瓷   这种装饰流行于粤东一带,俗称“聚饶”、“贴饶”或“扣饶”,为罕见的地方工艺,创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代。   潮汕嵌瓷坚实牢固,经风雨而不褪色,层次丰富立体,色彩绚丽斑斓,尤适于表现花鸟人物。在塑造题材上,多以吉庆、祥瑞为表现内容。通常在屋脊正面饰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脊头屋角以戏曲故事人物为立塑,尤其是武将袍服更显嵌缀之工细。照壁上的嵌瓷,常见的有麒麟、仙鹤、梅鹿、狮象、龙虎等。   结语   岭南建筑装饰不仅体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务实目的,又体现了出了追求生活本义之实。充分体现了岭南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愿望和审美情趣,摒弃了装饰中的矫揉造作,探求色彩质朴、高雅,突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既是我国建筑史上美丽的景观,也是应该传承、创新,并且发扬光大的建筑艺术。   参考文献:   [1]吴庆洲.《龙母祖庙的建筑与装饰艺术》,《华中建筑》2006(24):10-35.   [2]李权时:《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3]叶春生、施爱东:《广东民俗大典》,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 128 页.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岭南建筑装饰艺术之集大成者——广州陈家祠岭南建筑装饰艺术之集大成者——广州陈家祠放了自己百家号陈氏书院(陈家祠)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陈氏书院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陈家祠既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形式,又富有广东地方工艺装饰特点,表现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该祠从上至下,从外至里,所有的堂、院、廊、厅、门、窗、栏杆、屋脊,大量地运用了石雕、木雕、砖雕、陶塑、泥塑、灰塑、铁铸等加以装饰。既有镂雕于石栏杆的瓜果、花鸟、云纹,镶嵌于各处的铸铁花等纤巧小品,又有雕塑于屋脊长达二十七米的巨幅泥塑。雕塑彩绘中最多的是反映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景象,以及菠萝、荔枝、杨桃、木瓜等南方佳果。陈家祠集广东民间工艺之大成,成为中国少见的一座雕塑艺术建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放了自己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你的昨天属于谁不重要只要今天是属于我的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27
我是大学的一名学生,学的是医学专业,我会整理医学类儿科资料
 下载此文档
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352|
上传日期: 23:21:1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岭南建筑风格 风格浅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砖雕大师何世良:每一颗荔枝 雕刻要一天[图]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产婉玲
  何世良的砖雕作品,雕一颗荔枝要花一天的时间。
  何世良及。
  岭南建筑是广东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载体,生于这片土地上的建筑工匠则是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的灵魂人物。今年,广东省住建部门在全省开展首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认定,从熟练掌握岭南传统建筑八大技艺,即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陶塑、嵌瓷、壁画、彩画中一门或多门技艺的工匠中,评选10人,为首届传统建筑名匠。而分别作为“砖雕”以及“灰塑”的技艺大师,广州的何世良和邵成村就成功入选。昨日,记者近距离采访了两位大师,了解到这些顽强地让岭南建筑技艺“活下去”的工匠们的心情和故事。
  文/广州日报记者赖伟行 通讯员穗建
  图/广州日报记者骆昌威
  痴迷雕刻艺术 师傅“赶都赶不走”
  明清时期,广州砖雕已在祠堂、庙宇和民居中广泛采用,并形成了独特风格。后来,随着现代建筑的兴起,砖雕装饰渐渐式微。不过,近二三十年来,广州砖雕又出现了复兴的迹象。而来自广州番禺沙湾镇的何世良则是推动这一复兴的关键人物。
  何世良工作室潜藏在番禺沙湾一处僻静的工场内。一块块砖头在匠人们的手里,随着刻刀起起落落和叮叮当当地敲打,一颗颗岭南佳果荔枝、一个个生动人物形象,逐渐显现出来。
  “这些青砖比陶瓷和玻璃都要脆弱,容易碎,光是收集就要花上不少心机。”46岁的何世良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他收集的青砖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旧砖。而他的这段砖雕情缘,可以追溯到他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
  那年,他还没到15岁。广府宗祠留耕堂修复工程开始时,上初中的他一放学便跑去看师傅们雕琢,有时候也去看镇上的画家画画。“因为喜欢,所以那时候那些师傅赶都赶不走我。”何世良说,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带来的执着,所以当他得知广州有师傅招木雕学徒时,便决定前往。师傅的父亲曾是广州木雕厂的总设计师。何世良除了学习雕刻外,还偷偷学他的设计图纸。白天学雕刻,晚上他就照着图纸,学画设计稿,有时学到深夜一两点。“当时的行规不允许这样。但被发现后,老先生非但没有责怪我,还开始教我如何设计雕刻图纸,我在那时候打下了画图设计的基础。”何世良说,感恩遇到这么好的老师。
  砖雕如练武 要进入“忘我状态”
  1995年,宝墨园开建,一开始砖雕的活由外地工匠做,但只做了个开头,园方就觉得不像是岭南的效果。正好何世良那时在园里参与木雕工程,他们就叫他试一试,这一试,效果还不错,于是就正式让他承担巨型砖雕影壁《吐艳和鸣壁》了,而这也成为他的砖雕代表作。
  砖雕是在质地细密的青砖上雕刻物象或花纹的一门工艺,主要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何世良说,砖雕按地域不同而分为多个流派,较出名的有徽雕。广州砖雕刀工细腻,素有“挂线砖雕”之称。“使用的材料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都是为建筑用砖。此外讲究‘细’,用繁复的线条勾勒出画面,整体富有层次感,地方风物例如岭南荔枝、红棉这类精细植物可以表现得很好。”
  “你别看那只是一串荔枝,这却是点睛之笔。这个时候,一颗荔枝就要雕刻一天。”何世良对记者说,砖雕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功,讲究“忘我状态”,既要激情,也要细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逐步重新重视传统文化,开始修复庙宇祠堂,对古建筑装饰有了需求,砖雕这门古老的工艺,有了发展的机会,而“老砖雕”也成为他的老师。
  “迷上砖雕,经常到处去找老房子,学习古建筑上的砖雕。”何世良告诉记者,他还买了一部相机,在四处走访古建筑时,将有特色的砖雕拍下来,带回家慢慢琢磨。
  “最初学习砖雕的时候,广东省内都没有师傅可以教,只能自己琢磨。”何世良回忆道,除了老用坏工具外,尚未掌握要领的他,还常把砖雕崩坏。“建筑砖很脆,一用力就容易崩。而且砖里面有空洞、有暗裂纹,经常雕刻到快完工时才发现裂了,又要重新来过。”
  对于砖雕的未来,这位已经创作过长达50米的作品、刚刚为广州粤剧博物馆打造了大戏台的工艺大师倒有一份从容。“我已经带出了100多个砖雕的徒弟,我对这项技术有信心。”他话锋一转,“我更担心建筑类的木雕艺术,现在已经处在半失传的状态。我想对年轻人说,其实雕刻这门艺术真不难。只要用心、不怕累,半年就能基本掌握,99%的人都能学会。”
  顾名思义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岭南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广东传统民居上,经常可以见到砖雕作品,或独立存在,或与彩绘、灰塑、陶塑等装饰一处,相互争辉。手法有高低浮雕、透雕和线刻等。内容有花卉、人物和动物等。风格朴实华美,秀丽生动,显示出岭南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责任编辑:产婉玲]
光明网版权所有人文| 灰塑帮助岭南古建筑“呼吸”【西安建筑工程技师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44贴子:
人文| 灰塑帮助岭南古建筑“呼吸”收藏
岭南建筑是广东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载体,生于这片土地上的建筑工匠则是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的灵魂人物。今年,广东省住建部门在全省开展首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认定,从熟练掌握岭南传统建筑八大技艺,即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陶塑、嵌瓷、壁画、彩画中一门或多门技艺的工匠中,评选10人,为首届传统建筑名匠。而分别作为“砖雕”以及“灰塑”的技艺大师,广州的何世良和邵成村就成功入选。昨日,记者近距离采访了两位大师,了解到这些顽强地让岭南建筑技艺“活下去”的工匠们的心情和故事。文/广报记者赖伟行
通讯员穗建
图/广报记者骆昌威红糖糯米石灰合力“抗衰老”步入陈家祠,海内外游人常会被瓦面上那些美轮美奂、各具形态的灰塑形象所吸引。而这些历经百年风霜却依然傲立的岭南建筑象征,背后有着一位幕后功臣灰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邵成村。“去年11月进驻陈家祠参与最新一次‘大修’,已经是1981年以来我第七次参加了,估计明年就能完成。”站在陈家祠广场前的邵成村,自豪地看着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笑着告诉记者,灰塑是岭南最稳定的建筑物料,经过上百年的洗礼,依然能够防风、防雨,调整空气,而且里面的材质巧妙地融合了石灰、沙子、稻草、红糖、糯米粉等各种材料,有效地解决了热胀冷缩的问题,才能抵御岁月的变迁。“每一件灰塑,外面是硬的,但是心总是软的。”邵成村给记者简单演示了一番灰塑的制作过程,按下“快进键”的他十几分钟就给一条鱼抹上一层纸灰,再抹上一层色灰,几刀下来,一条鱼尾已经初见雏形。而实际上,这样一条鱼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涂一层,都要隔上三天,其中耗费的心神和等待外人难以估量。“男怕入错行。既然进了这一行,我就只好埋头干下去了。”邵成村自嘲道,三十多年过去了,其实他自己还是个“泥水佬”。生于广州花都的邵成村,自15岁起跟随父亲学艺,多年来,邵家的灰塑修复队穿梭于岭南名胜中间,先后完成了广州六榕寺、镇海楼、南海神庙、佛山祖庙等多处名胜的修复。而父亲并不是邵成村唯一的老师。作为岭南建筑的集大成者,陈家祠每一件灰塑都是他的老师,渗透着不同工匠的审美精神。“瓦檐狮子有动有静,有的和善安逸,有的怒目圆瞪,变化多端。”如今,他已经摸透了瓦脊上每种鸟兽的脾性。没有拜师仪式,作品也不会说话,邵成村却从灰塑的肌理与质感中,触摸到前人的匠心,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灰塑帮助岭南古建筑“呼吸”在邵成村看来,灰塑的建材并不复杂,一笔一画的背后却大有来头。他告诉记者,祠堂喜欢用狮子,因为狮子是中华民族最尊贵的动物,包含着对子孙的期许;庙宇则多用蝙蝠,因为蝙蝠是“福气”的代名词;而9个类似的形象加起来,在粤语中就是“够福气”的意思——于他而言,灰塑技艺背后是深厚的文化价值,读懂了灰塑,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岭南建筑艺术,也可以更好地贴近岭南文化。如今,邵成村有着更远大的想法,他觉得,岭南古建筑是会‘呼吸’的,这些建材的环保性和耐用性是现代建材难以比拟的,而他有责任把这些传统建材更多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2006年的时候,南苑酒家用水泥做了屋顶,结果后来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后来,老板找到我,把屋顶用了灰塑材料重做,就再没有出状况了。”邵成村透露,有些原本属于灰塑的作品使用水泥以后,在阳光暴晒之下,时间一长就会变形。而由于灰塑缺乏一套客观的评价标准,所以即使具有更好的耐用性,也很难说服别人在新建筑中使用。为此,近年来,他开始致力于通过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对灰塑的成分及其在不同环境中变化的数据进行实验与检测。与此同时,他还致力改良传统石灰粗糙和松散等问题,让它们既具备乳胶漆附着力强的特性,又能保留石灰原有的保温、保湿的功效。“这么多年过去,我们丢失的东西已经太多了,而灰塑到现在还可以在户外历经几百年,不能够传承下去,会很可惜。”邵成村说,从构图到成形,灰塑要经过至少8个步骤,而一个工匠要真正掌握灰塑技艺,最长要经过十年。但比起前人留下的灰塑作品可以存在的时间,这些都不过是短短一瞬。灰塑古称灰批,是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材料以石灰为主,作品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上或其他建筑工艺上,渊源甚早,以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寺庙和豪门大宅用得最多。日,灰塑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灰塑工艺精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花鸟、虫鱼、瑞兽、山水及书法等。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徽派建筑砖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