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降压方法高就要吃降血药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威胁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想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除了饮食调整意外,合理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不过,现在关于降压药,大家还是有很多偏见、误解。误会不解除,很多患者就没办法安心规范用药,总是吃吃停停,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下面,就最常见的 5 个错误,给大家做个解答,希望能解除大家对降压药的误解,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控制好血压,健康生活。错误 1:能不吃药就不吃药正确做法:及时用药对身体好很多朋友发现控制高血压之后,总是会问:先不吃药行不行?先控制饮食看看,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这种想法可以理解,建立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血压的帮助确实非常大。但对于发现高血压时血压超过 180/110 mmHg 的患者,有糖尿病等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风险的疾病,建议立即开始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才是避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佳手段。对于血压不高,心血管意外风险比较小的患者,如果调整生活方式 1~3 个月,血压没有降至正常,也要早开始药物控制。错误 2:一开始用药不能用「好药」正确做法:尽快使用适合的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有 5 大类一线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断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受体阻断剂,都是好药。如果哪个药是坏药,那肯定就被淘汰了,就不值得使用。对不同的人群,选择降压药会有不同的首选推荐。青年人,首选 受体阻断剂和 ACEI 类药物;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严重,CCB 类可能为首选;糖尿病和慢性肾病人,ACEI 和 ARB 类作为降压药物的首选。这些首选推荐,是为了尽快的找到合适的降压药,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好」「坏」。对于每个患者来说,能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长期服用没有明显副作用,那对这个患者来说,这个药,就是最合适的药,是好药。至于「降压药要留余地,一开始用了好药,以后就无药可用」,这种逻辑根本就不通,一开始不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不好好降压,难道要等血压控制不好,心梗、肾衰了再好好用药吗?错误 3:长时间用同一种药需要换药正确做法:不要频繁换药高血压的用药,非常的个体化,每个人对高血压药物敏感性不一样,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找到适合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一旦找到能够使血压达标,没有明显副作用的药物,就要长期坚持服用,不需要常规替换,高血压又不是细菌,不会出现「耐药」这种情况。在血压控制得好好的情况下,不要换药。因为换药不仅要承担血压波动的风险,还可能面临新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不是得不偿失?如果血压情况有变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加量或换药,而不是因为用的时间长了就换药。错误 4:联合用药副作用大正确做法:血压达标最重要控制血压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对大部分高血压病人而言,单一药物难以控制血压达标,所以需要联合用药。不同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如果联合用药方案合适,不仅能控制好血压,还能减少并发症。比如 CCB 类药容易引起心动过速,此时联合使用受体阻断剂可以很好的预防心动过速。用药方案需要由心血管科医生来制定,取长补短,患者自己不可盲目自行组合。错误 5:血压降得越低越好正确做法:降压目标要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人群,降压目标值是有所差别的,过低的血压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 140 / 90 mmHg 以下;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 150 mmHg 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如果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病情稳定的冠心病、脑血管病,那降压目标应该更加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 130 / 80 mmHg 以下。控制血压的目标值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不顾及年龄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反而得不偿失。除了吃药,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十分重要。不论是否用降压药,生活方式都是健康的基石。点击下面链接,了解高血压居家生活注意事项。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参考文献:
2010 年中国高血压指南;
陈燕. 高血压病的危害及合理药物治疗.中国医药指南[J]. ):63-64;
王梦芝.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状态综述. 中国医药指南[J]. ):45-47;
郑君毅,蔡 英,丛洪良.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J]. ):;
责任编辑:
不只是科普 更是健康工具老年人血压高?降血压时,这 5 点一定要注意
责任编辑:
  据调查,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一半都有高血压。   有不少人认为,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其实不然。   如果高血压不加控制,会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跟中青年相比,老年人的高血压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所以降血压时要格外注意下面 5 点。   1. 脉压差大,降压谨慎   脉压是收缩压减去舒张压所得到的差值。   以血压 150/70 mmHg 为例,其中 150 是收缩压,70 是舒张压,那么脉压就是: 150 - 70 = 80 mmHg   老年人的脉压比年轻人要大,这跟老年人的血管硬化有关。   血管弹性减弱,对血压的调节作用随之下降,所以会出现血压的两个数值「高的高、低的低、差值大」的现象。   因为老年人脉压大,所以有可能会出现舒张压低于 60 mmHg(正常范围是 60~90 mmHg)、而收缩压高于 140 mmHg(正常范围是 90~140 mmHg)的情况。   这已经属于高血压了,但如果服用降压药,舒张压会降得更低,可能会使心脏、大脑缺血。这种情况到底要不要降压呢?   医生建议:
如果收缩压低于 150 mmHg,可以先观察,不用药物,定期监测血压;
如果收缩压高于 150 mmHg,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剂量应用降压药,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 血压波动,起床小心   老年人血压波动大,主要体现在:
清晨血压很高,而夜间血压偏低;
当突然站起时,常有明显的血压下降,因此会感觉头晕、心慌、眼前发黑;
饭后也可能会出现血压降低。
  所以建议大家早晨清醒后不要立即起床,起床后不要立即活动。饭后注意监测血压,如果饭后血压降低明显,可以适当减少淀粉类食物(比如米饭、面条、馒头等)。   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波动的具体情况,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3. 吃盐太多,血压难降   人年纪一大,味觉灵敏度也有所下降,吃东西总觉得没有滋味,就容易做饭放盐多,吃菜的口味也越来越重。   这样的饮食习惯非常影响降压效果,可能已经在吃好几种降压药了,血压也降不下来。   其实,选择新鲜的食材,使用一些含盐量低的调料(比如醋、柠檬汁等),即使少放盐也可以让饭菜吃起来有滋有味。   有时候调整吃饭的花样,也能起到少吃盐的效果。   比如健康头条(微信号:baojiandaifu)的一位读者,喝粥时特别喜欢就着咸菜,否则觉得没滋味喝不下去。   后来,女儿给她买了一台研磨机,把核桃、腰果等各种坚果打成粉,喝粥的时候加一勺坚果粉,又香又有味道,比咸菜好吃多了。   4. 平稳降压,安全为重   相对于中青年患者,大于 65 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目标可以放宽一点,先把血压控制在 150/90 mmHg 以下。   达到这个目标以后,如果人没有明显的不舒服,可以再逐渐降到 140/90 mmHg 以下。   用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一点一点逐渐增加药量,慢慢地把血压控制到目标值以下,不追求快速降压。
  5. 设好提醒,按时服药   年纪大了,往往要吃很多种药,降压的、降糖的、降血脂的、抗血小板的……有时候光降压药就有好几种。   有些药需要饭前吃,有些药需要饭后吃,有的药起床后马上吃,有的药要等睡前再吃。漏吃一顿、吃错一顿实在是太容易了。   降压药如果吃错时间,还是挺危险的。   本来老年人夜间血压就偏低,如果把早上的降压药错放到睡前服用,就可能会出现夜间低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按时服药很重要。 冬季气候寒冷,血压波动更大 扫码关注「高血压医生」 了解高血压冬天起居注意事项!   责任编辑:张琲琲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津巴布韦51岁的第一夫人送给中国的野生动物包括35头幼象、8头狮子、12只鬣狗和一头长颈鹿,以还清为刚果军队购买军靴和军服所欠...
太勇浩说,就算给朝鲜1万亿美元、甚至是10万亿美元,朝鲜也不会放弃核武。他强调,金正恩主导核开发不是钱的问题,金正恩政权可...
此次试飞的是第二架原型机,它拥有更好的隐形性能,电子设备更加完善,机身构造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有效载荷得到提升。
安倍在演说中未有对过去战争“道歉”的表述,这也是为了把重点放在日美关系的未来上。奥巴马在广岛也未就投下原子弹道歉。
鲁克斯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人变成了非常理性的投资者。他们一直为收购的企业提供支持,扩大而不是减少产能。”高血压患者需要每天吃降压药吗_新浪健康_新浪网
高血压患者需要每天吃降压药吗
  吃不吃药一直有争论。鼓励吃的一方道理很充分: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心梗而致命;说不吃的也有道理,因为药物有副作用,何况要天天吃。另一个争议来自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他发现,我国40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中,每100个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人中只有4到5人受益。
  血压是生命的必须,因为血压是维持心、脑、肾等各个器官血液供应的保证。什么时候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就要向大脑报警,大脑保证血供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提高血压,所以高血压可以理解为身体自救的结果。
  什么情况下血液的供应会不足?首先是血管变硬,和缺少维生素C、E、钙等元素可能引起血管变硬。此外,血液变稠也会导致血供不足,血脂高和缺乏运动就会使血液变稠。
  无论是降血脂、使血管营养均衡,还是增加运动都可以改善血供,如果降压药是针对这几个问题的就可以吃。遗憾的是,血压高的人对降血脂药、保护血管药或者是运动锻炼很随意。只要引起血压高的因素不去除,降压药就要永远吃。从这一点说,医生嘱咐每天吃降压药就是对的,这是出于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的考虑。
  不过,这样生生按下来的血压,虽然避免了中风心梗等重症,人也会变得很没精神。在某种意义上,等于人为地通过药物遏制了血液供应,如果从这一点看,单纯地靠降压药显然不是顺应生理的。
  降压药肯定要吃,特别是血压很高的时候。但是,更加重要的是降血脂和保护血管,如果你能通过锻炼和节食来做到,血压就可能更合理地降下来,确实就可以不吃降压药。
高血压常用药品
  更多药品知识欢迎进入。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血压高,每天都要维持吃降压药吗_百度知道
血压高,每天都要维持吃降压药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是有明显的高血压病,应该每天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的。如果不持续服用药物引起血压的忽高忽低有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意见建议:建议先测量血压观察具体的程度。如果服用降压药物可以维持的稳定就不会有问题的,如果长期高血压不控制有可能引起心脏负荷持续加重出现心功能的损害。
对。如果是血压高,并且已经有医生的诊断并开具处方,那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了。并且要和医生约定好了,在一个周期之内检查。高血压是个很厉害的毛病,脑梗脑卒中都是因为高血压引起。而脑梗脑卒中是要命的突发性急症。服药,把血压降下来,高血压患者会很好的生活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喝什么茶能降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