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学的信念之中国古代科学家,为什么在科技日益发展和普及的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教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教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浅谈科技馆对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_参考网
浅谈科技馆对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
吴宽斌++陈岚[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对科普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科普教育是提升公众科技素养、发展创新文化的重要手段, 更是公众为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科技馆作为科教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面向公众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机构,也是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科技馆与学校互助式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将学校教育与科技馆资源进行整合,共同打造科普平台,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充分利用好科技馆的科普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以期更好利用科技馆资源平台开展好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关键词]科技馆 科普教育 创新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0-03引言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面对某学生卖肾买苹果手机,某学生沉溺网络游戏,因要不到上网费暴打父母,某学生因成绩差被父母责备而跳楼自杀等报道频频出现。作为教育者或科普工作者是否该深省: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悲剧再次发生,实现生活水平“质”的提高;如何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是不是该从学生抓起、从学生着手;面对应试教育这只“拦路虎”,如何让科技馆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意识和价值观,对推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2015年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8.71%、17.56%和12.00%,只达到美国和欧洲15年前的水平。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0%,较2010年的3.27%提高近90%,超额完成“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达到5%的工作目标,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1]。但是2015年贵州省毕节市公民科学素质比例才达到2.60%,与其他省、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到2015年,虽然全市人才资源库总量达38万人,但是从事科普宣传教育的人数屈指可数,从事科技教育的专职、兼职人员总共不到人才库总量的2.63‰。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严重影响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3月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贵州省科协要求到2020年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目标是要达到6.50%,毕节市科教发展缓慢,人口总数已经超过900万大关,这对毕节科普教育来说来说任务非常艰巨[2]。二、科普教育现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普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是依然呈现出“五缺”现状,即缺少科普教育读物,缺乏媒体宣传,缺少教育引导,缺乏科普网站,青少年感兴趣的东西缺乏。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曾说“繁荣原创科普,最关键的是要有优秀作者”。从事过科普创作的人都知道,科普创作的要求非常高,既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又要具备扎实的科学专业基础,甚至在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都要有一定的造诣,然而绝大部分作者是用业余时间写作。因此说,原创科普最困难的是作者培养[3]。1.教育制度束缚科技教育发展。由于我们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把升学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和升学有关的事情比如参加数理化培训班,学生愿意去,家长也愿意花钱。进入初中、高中之后,一旦考试摆在这里,科学素质方面的要求就没有像对待学业那么重要,因为它和升学没有直接关系,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才出现学校、家长因为升学而让科技教育让路的现象。2.硬件软件都不足。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引导的,如果你引导他,他可能就会对科技产生兴趣,如果接触不到、又不去引导,孩子就有可能失去兴趣。因此有时候,学生并非对科技没有兴趣,而是缺乏有人引导他去发现科技的神奇和体会其中的奥妙。我们的硬件条件不足,比如科技场馆中的互动展品有限或陈旧,这就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喜欢你的展品,从而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如果科普的对象是小学生,完全灌输的方法并不能吸引孩子,互动式的学习,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兴趣。这方面,我们还有待于提高。毕节市最近几年做得还算比较好,但也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比如毕节最好的学校,有专职的科学课教师、科学的教室、实验室,而远郊区县的学校,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科学课,也没有科学课老师。3.科普教育施行者素质不高。虽然现在年轻的老师很多,但据有些专家、院士反映说,这些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还停留在20年前。一些老师对当代科技发展并不了解,一些科学家科研工作做得非常好,但如果要让他把自己所做的工作讲给公众听,他就做不到,或者说让他写一本科普书,给公众看,他也写不出。社会各界扶持科普教育。在国外,科学课程是很重要的一门支柱课程,配备专业的老师。所谓专业,是说科学课的老师本身有自己的专业背景,有的是硕士生、博士生,居然来为中学生上课。美国还有一个专业,是专门培养科学课老师的专业。相比之下,有些中国的老师并没有受过科学背景的教育,更别提专业了;国外的学生能够得到教育资源的途径很多,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和科学家、科学院所、研究所取得联系,并前去学习。三、开展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展科普教育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一个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科普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现阶段我国的科普教育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在对科学的无限敬畏中不小心变成了科盲。科普教育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普能力,增强公众创新意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同时,对于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0年代“素质教育”席卷中国大地,然而众所周知的教育体制原因,“素质教育”实行依然十分艰巨,为了应试,学校、家长、学生都把分数作为唯一指标。因而学生在机械模仿、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今天提倡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教育,参与创新活动,不仅丰富了文化知识,还可以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意思,培养团队精神和塑造开朗的性格,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科学素质。2.科学教育能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面对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环保问题日趋严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人口多、底子薄、资源有限,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今天我们面对的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森林锐减、地表水下降等等环境问题,都可以是学生科学教育的研究方向。通过科学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有环保观念,懂得资源有限,放眼长远,统筹兼顾的道理。让他们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破坏子孙后代的利益。3.科普教育能够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民安居乐业,但是依然有部分人依然崇拜迷信,不信科学,经常拜佛求神保佑升官发财,大搞迷信活动,大肆宣传、物色信徒、结社集会等活动迷惑了众人。让人们混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动摇理想信念,这样会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有这么多人相信迷信,有历史消极因素的影响,也是科普宣传建设发展没有方向目标的原因。用科普教育消除人们对迷信,让人们信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大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开展科普工作不仅影响到个人生存与发展,甚至还影响到国家、社会整体安定与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与责任。四、充分利用科技馆资源优势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科技馆具有丰富的科普资源,形象鲜明的展品无论从设计到生产都凝聚着开发者的智慧与心血,每一个展品都是学校教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蕴含着科学的原理。在科技馆孩子们可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构建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1.科技馆没有教学时间的限制,有独立的科教环境,可以开展学校难以组织的活动,比如科技馆4D影院,可以将科普知识用立体电影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关环境保护,地震避险,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和复杂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均可以通过电影的方式传教学生;在科技馆,配备有专业的展教人员,可以组织能使学生充分探究的展教活动,让学生在专业的环境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寻找科学灵感,激发创新思维。有的学生说:到了科技馆才明白自己比较喜欢科学知识,在学校难得看到这些精美的展品。科技馆,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在能亲自到里面感受科技的魅力。我觉得展馆展出的东西都很形象生动,容易懂,虽然原理书上也有,但没有太多的例子,看过之后印象不深刻,到了科技馆,就真正的懂了。4D电影院很震撼,听同学说4D电影挺好看的,刚刚看科普电影的时候,又是震动,又是烟、雾、水、气泡,效果很逼真,片子里说的话,也比较容易记住。对于科学知识,因为要应付高考,所以我拼命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几乎都忘记了。老师上课以念书为主,也没给我们感性的认识,再加上平时运用得不多,所以基本上好像什么都没学到。2.科技馆教学方式和展教内容灵活多样,可以根据某一特定的内容开展拓展性的展教活动。科技馆科普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版书化、模式化,互动性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节学生学习兴趣。富有特色的展品赋予了特殊的科普教育方式。比如,关于锥体上滚、动量守恒、方轮车等展品,教师在课堂上可能只做一个活动,而科技馆中可以针对这个主题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手脑并用能力等。3.科技馆定期举办科普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科技魅力,体验生活,享受学习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如科技馆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科技夏令营活动等,即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起到积极作用,真实的弥补学校资源匮乏,环境局限等短板,与学校教育形成校内外相互映衬的关系,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五、科技馆科学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1.科技馆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他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科技馆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还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技馆的展项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论证和精挑细选的,由于其涉及面广,又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正好弥补了学校教育过于单一的不足。极具趣味性的展项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无形中会使学生产生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项浓郁的科学性,使学生求知、探索、创造的能力在科技馆得到升华。2.学校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自然科学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整体教育,以期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但学校教育更多还停留在理论教学模式上,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课堂教育,这种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正规教育主要场所,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职责。在校园里,科学教育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科学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学生按照这种设计好的思路进行科学启蒙,这种教学模式单调、被动学习,极大地制约了学生放射性思维的发展,约束了创新思维绽放,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墨守成规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各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目前校园的科学教育难以突破传统课堂这种正式学习环境的局限,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很难被激发出来,培养他们实际操作的能力,学生缺少机会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实践所学科学知识。解决我市科学教育存在困境的有效途径应该“走出课堂,迈出校园,回归实际生活情境”。
因而,学校教育需要与科技馆科普教育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交叉推进。科技馆有重要的校外科普教育资源,是从事科学普及和科技教育的重要场所,科技馆展品可以让公众通过亲自操作,亲身体验展品的趣味性,手脑并动,引导公众去观察、去思考,从而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科技馆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弥补学校科学教育不完善的地方,从而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补充。结语科技馆应与学校、教师、学生加强联系,学习、研究学校的课程标准和科学教学内容,更好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要做好科普展教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首先必须了解学校、教师、学生的科学需求。当前学校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实际面对很多困难,科技馆在这方面可以考虑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专业展教人员跟他们一起设计组织活动。从国外一些活动设计来看,他们做的比较超前,很多时候他们的活动直接与学校课程标准联系起来,这样的活动就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需求。科技馆需要主动研究学校使用的课程标准,设计配合学校科学等课程的活动方案,丰富学生各种课程内容的学习,结合学校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探讨科技馆如何与课程标准和学校科学教育内容相结合,确保科普教育取得新成效。科技馆作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科教基础设施之一,对开展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我们科普工作者责无旁贷,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学校这个主体充分发挥科技馆的辅助作用,与学校通力协作,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EB/OL].() [].http://www.cast.org.cn/n3/n7-0746.html.[2]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cn/gywm/xwzx/rdxw//t83.htm[3]李永威. 关于科普、科学和科学素养[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8-93.1 作者简介:吴宽斌(1985—),男,大学本科,贵州毕节科技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技馆展品设计等。作者简介:陈岚,女,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馆展品开发,综合展教设计管理。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19期
中国科技博览的其它文章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教案概述.doc 1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6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讲 义(导入新课)
名人名言: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
——高尔基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代学者王守仁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奋发向上。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那么,什么是理想,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什么是信念,如何坚定正确的信念?是我们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提问几个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
案例1: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时间间隔30年)
长期目标清晰:3%
没有目标: 27%
目标模糊: 60%
短期目标清晰:10%
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长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
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为生存而疲于奔命
大多进入了白领阶层,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百万富翁、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
总结:有没有理想直接决定你的人生格局,决定你的生活品质。
案例2:马加爵V.S韩信
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人。
临刑前与《中国青年报》记者对话:没有理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
分析总结:胸无大志的人,会很容易陷入琐碎小事之中,斤斤计较。
韩信受胯下之辱。
分析总结:胸怀宽广、志向高远的的人,会有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 。
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理想信念的缺失是非常可怕的。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
(1)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现象,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一定社会的时代特征。当代诗人流流沙河在诗歌《理想》中写道:“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与社会实际、时代特征总是紧密联系的,作为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意识形态,理想只能是时代的产物,呈现时代的特征。
案例3:保尔?柯察金和比尔?盖茨是都是英雄
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播出后,曾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青年中重新掀起了“保尔热”。但时下青年在传统理想教育中已不再仅仅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他们更多地将传统的时代英雄与现代社会中被人们推崇的风云人物相比较,希望从看似冲突的两类人物中找出共同点,拓展自己的思考空间,获得更多的人生启示。比尔.盖茨便是一个与保尔有着巨大精神反差却又能同时被中国青年认可的时代英雄。他们一个是战士,以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而名垂青史;一个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杰出人物,为自己挣得财富和名声的同时,大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讨论:为什么保尔和盖茨在今天能够同时成为当代中国青年钦佩不已的理想楷模?
分析:保尔和盖茨虽然生活的时代不同,意识形态迥异,但他们都在激情飞扬的青春年代,用才智与勇气书写了大写的人生,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身处大变革的时代,能够凭借敏锐的头脑和知识,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确立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并通过努力使之得到圆满的实现。一个以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理想主义的壮丽诗篇,一个以非凡的远见和卓越的创造力,将人类无界限沟通的理想借助高科技手段奇迹般展现于世界。正是他们高远的志向及其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崇敬和爱戴,成为了青年们的楷模。
(2)理想具有深刻的阶级性
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所以,人们的理想也必然要受到所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打上一定的阶级烙印。费尔巴哈说:“皇宫中的人所想的,与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 鲁迅也非常形象地说过:“······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不会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爷一样,贾府的焦大也不会爱林妹妹的。”——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3)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而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理想也只有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教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教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学前教育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 自学考试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引言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本章要点? 了解STS的含义 ? 把握不同类型STS的特点 ? 领会STS的新概念个新方法 ? 思考中国STS发展的战略问题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人类已经步入2l世纪,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更多未知前景的新世纪。在20世纪人类给未来的 伟大科学馈赠中,于60―70年代兴起的“科学、 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研究无疑是最有前瞻性的成就之一, 现在人们已经习惯简称其为STS。虽然目前关 于STS的许多问题学界还在争论,但这一领域 和学科的存在及其影响却已是公认的事实。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一、不同范式的“STS” ? 把握“STS‘’必须首先弄清它的基本含义。 ? 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对通行的英文“STS'’缩写词有两个不同含义的全名: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和“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前者即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对其汉 译名基本没有疑义;而后者则有多种译法,如“科学 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学”(或“科学技术论”)、 “科学与技术的人文社会研究”以及“科学技术元勘” 等,对此国内曾有过争论。为了便于比较和讨论,这 里姑且按照国内流行的用法,将其称为“科学技术 学”。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1.科学、技术与社会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兴起不足半个世纪,因此在专一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名词下,其研究 对象和基本含义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定义也多种多 样。不同的界说反映了对STS认识角度和层次的前后变 化。 ? 最初,人们只是在各自的领域进行分散地个别研究, 随着各个领域彼此逐渐联合之后STS的总的轮廓才慢慢 被认识。而关于STS的学科观念,直到晚近时候才发生 质的跃迁。 ? 按照J.T.克莱茵的看法,STS的发展可分为多学科、 交叉学科和超学科三个阶段。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1)关于STS的多学科理解 ? 早期的研究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由于研究中的某种需要而经常聚到一起,如为了某项工作而各自独立地 解决一些问题和提出一些见解,很像大工业生产中的 流水作业,各自完成自己的工序,彼此之间并没有明 显的交互联系与合作。当时,学者们的理解也都是把 科学、技术的某一部分和社会联系起来,认为这种联 系主要是功能上的关系,并没有显示出内在的关联。 在这个阶段,STS被分别理解为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科学史、技术史、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 术经济学、科学技术政策学等等。美国STS专家卡特克 利夫把它们比喻为一群学科挤在一把伞下面,STS就是 这些学科的混合物。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2)关于STS的交叉学科理解 ? 后来,学者们在肯定科学和技术作用的同时,开始把STS看成一个交叉学科领域,认为STS具 有交叉学科性质。美国STS专家卡特克利夫把 其中的各门交叉学科比喻为伞的骨架,它们至 少有一端聚在一起,而且形成了STS整体。 ? 在这一阶段的STS研究中,大多数人采取了社 会学立场。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3)关于STS的超学科理解 ? 世纪之交蓬勃兴起的全球STS运动不仅拓宽了STS的领域,也加深了人们对STS的理解。与早期相比较,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从交叉学科走向跨学科或超学科。此时,STS研究 已不在不同传统学科之间游移,把自己看作是不同学 科的交叉或综合,而是超越旧的学科限制,把自己理 解为一种单独的知识现象。 ? 二是从领域走向学科。随着STS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 从STS对象的开放和复杂性出发理解其独特性,走出受 传统学科观念束缚的“领域意识”,即不再把STS仅仅 看作是对象域,而是看作一个新的学科现象。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2.科学技术研究 ? 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在国内外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在国外取狭义的含义, 而在国内则取广义的用法。 ? (1)狭义的科学技术研究 ? 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兴起于美国,与之相对应的 “科学技术研究”主要源 于英国,其任务可以看作是 对作为认知活动与社会事业相统一的科学技术所进行 的 多元化理论研究。美英STS的差别,明显地带有美 利坚文化和英吉利文化的不同风格。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2)广义的科学技术研究 ? 与STS不同,比它的范围还广阔的广义科学技术研究应被看作是中国学界的新事物,目前国 内将其约定称作“科学技术学”。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科结构 ? STS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一直在匆匆地建设中,其中展现了当代交叉学科的许多未确定性,因 而也就没有一个众所公认的结构。以下讨论的 是关于STS学科结构的几种主要理解以及本书 所作的结构安排。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1.复合三元模式 ? 殷登祥教授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中曾详细讨论了STS的框架结构,并分别介绍和评 论了国内外各两种STS的框架安排。①他还特 别提出并讨论了一种“复合三元模式”的STS 框架。这个三元模式包括STS史、理论STS和应 用STS(表0―1)。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这个STS模式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STS学科框架,在方法上涵盖的内容比较系统, 逻辑结构比较清晰,在实践上便于学习、了解 和掌握STS。特别是它集中体现了STS的哲学、 历史和社会学三大理论来源,这个大三元,还 包含了历史、理论、应用三大组成部分,这个 中三元,每个大的组成部分又包括了三个小的 组成部分,这个小三元。STS内容就是由大中 小这样三个三元复合而成的,所以称为“复合 三元模式”。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2.层次网络模式 ? 所谓层次网络模式是按照STS之间的关系形式来称谓的,简单地说,就是层次和网络相结合 的模式。 ? 层次网络模式是对所有简单模式的概括和提炼, 它表达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1)层次性:STS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复杂的层次性。 ? (2)多样性:STS各层次之间有复杂多样的关系。 ? (3)多元性:STS各层次内和层次之间,除了上述二元关系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多元关系。 ? (4)纵深性:STS除了横向的各种关系以外,三者自身 还有各自纵向的层次性。 ? (5)超序性:按照复杂性理论,STS内部是超量有序的, 因为它的各层次内的每个部分都是 自身一系列元素的 集合,而且这一关系不断向下延伸。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3.本书的结构安排 基本知识、历史发展、现实关系、教育应用等四部分的基本框架。 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 知识篇:科学、技术与社会崛起的背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 展历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规定; ? 发展篇:历史上的科学和技术革命,当代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基本 态势,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 关系篇:社会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 的影响,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战略; ? 教育篇: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兴起,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 的规范和教师,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课程建设。? ? ? ?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这种结构安排包含一个基本考虑,即理论与应用的适度结合,以理论为主,兼顾特色性的应 用。 ? 前三部分属于基本理论,构成全书的主体,它 已经包括了STS的所有主要内容。 ? 后一部分因为顾及到受众教育和再传播问题, 所以单独列为应用部分。当然,应用部分可能 有很多,但这本书主要是一部理论课程的教材, 所以在应用方面只能适当取舍。读者可以在进 一步阅读的书目中自我延伸。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建设的策略 ? STS的如上特性表明它实际是比传统的科学、技术研究高一阶的大跨度综合性研究,因此要 真正自如地进入这一研究并非易事。这除了具 备传统科学研究所要求的比较高的专业科学素 质外,还要有跨学科研究的严格训练,培育跨 学科的意识、视野和情怀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 的知识和素养等。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1.积极开展STS教育 ? 由于科学研究已经进入跨学科“范式”的时代,这是大科学时代的一个根本特征,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有对STS的 恰当理解和正确态度,掌握STS的基本规范和规程,将天 才的想象与扎实的论证及有效的整合有机统一起来。人 们常说要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其实素质教育的科 学基础之一就是跨学科研究。为此,就必须坚决改革现 有教育的某些弊端,严格限制教育中不适当的过早分科, 通过广泛的通识教育等努力消除分科给青少年知识与智 能结构特别是知识心理和观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 才能真正在长远的意义上提高公民的STS素养。任何好的 规划,没有公民的积极自觉参与,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通过STS教育提高全民的STS意识和STS能力是实施 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2.积极开展STS规范的研究 ? 人文与社会科学是STS研究的“温床”,因为近代以来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几乎可以说都是跨学科研究。但人文 社会科学研究毕竟只是跨学科研究的一种类型,虽然不必 简单地要求其完全遵守已经约定俗成的科学规范,但是无 论任何研究,以必要的规范为基础进行对话和讨论仍然是 基本的前提,否则就容易导致学术失范和出现大量“非法” 越界,乃至许多著名的学者也经常作为“伟大的外行”在 社会上一再制造误导。因此,鉴于跨学科研究在近年来引 发的一系列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许多不良影 响,在科学技术和应用伦理学发展繁荣的今天必须探索 STS研究的学科规范,在规范和多样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 力,使人们学会和习惯从STS看STS,以保证STS研究不仅 在传统学科之内,也在新的领域之间都能有效实现。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3.积极开展STS的哲学研究 ? 在STS的哲学研究之前,人类已经有了各个单一学科的哲学研究,叫作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等。现在,STS的出现给学科带来了巨大变化 的同时,也会引起观念的巨大变化,当然就会 给哲学带来巨大的变化,因而理应成为哲学反 思的对象。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4.探索中国的STS道路 ? 为了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除了一般性的措施以外,可针对中国问题的特殊性进行如下调整: ? 其一,国家积极进行有利于STS发展的学科调整。据了 解,目前国家学科建设办正在进行新的交叉学科门的 设计论证,如果顺利的话,STS有可能作为这一新的学 科门的一级基础学科,这一建制性的工作对中国STS的 学科化和快速发展无疑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 其二,自觉地从STS视角探讨那些具有国计民生的重大 问题。虽然人们一直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否自 觉地从STS视角进行研究,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它不仅 涉及思路和眼界问题,也涉及不同的社会资源的开发 利用问题,从根本上事关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其三,开展国际STS研究的深度合作。在这方面国内的工作已经很有起色,许多单位都与不同的国际机构建 立了合作关系,学术交流也非常频繁。但是总体说来, 初级的、表层的、效果比较一般的合作比较多,真正 有深度的合作研究还不多见,对此有必要认真推进。 ? 其四,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一般而言,传统并不具 有笼统的优势,但是针对西方思想的薄弱处特别是分 科造成的弊症,传统文化经常有出人意料的奇特功效,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过程和生成思想,即坚持事物 连续发展,又主张生生不息的不断创新,因而可以矫 正由于主客二分所造成的发展失偏状态。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思考题: ? 1.怎样理解不同类型的STS的含义? ? 2.STS提出了哪些新的理念?? 3.怎样理解中国STS建设的策略? 第一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础知识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崛起的背景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崛起的背景? 本章要点 ? ?熟悉STS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条件 ? ?理解并能辩证地看待对科学技术的批判 ? ?了解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的基本知识 ? ?把握交叉学科的含义和特点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崛起的背景? 由于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它早已成为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而社会作为人类存在 的基础,更是一系列学科的研究对象。 ? 在20世纪下半叶,把科学、技术和社会结合到一起加 以研究,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机制作为专 门的研究对象,才开始出现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作 为专门学术领域。 ? 一般认为,STS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和英国诞生的 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出现标志着对科学和技术 研究新阶段的开始,是人类在自身生存与发展条件的 基础上对科学和技术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从诞生到 今天,它日益地显示出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巨大 影响以及自身的广阔发展前景。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崛起的背景? 第一节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 从历史条件的角度看,20世纪下半叶,新一轮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浪潮扑面而来,人类社会开 始进入科学和技术新时代。STS的产生和发展 正是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新的需要。这集中体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其一是科学和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 其二是科学和技术发展带来重大的社会问题; ? 其三是对科学和技术发展需要深刻的社会人文 反思。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 一、科学和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日益加强。科学既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看法, 帮助人类确定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也改变了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帮助人类更好地发挥主观 能动性。而科学一旦与技术联姻,就能产生更 加显著的影响。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 就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而言,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 第一阶段是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 量”,这里的知识主要指的就是科学,反映出当时人 类已经看到科学的重要作用; ? 第二阶段是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 人类历史上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反映出近代的资本 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资产阶级依靠科学和技术的力量, 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第三阶段就是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反映出人类已经认识到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主 导力量。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 科学和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与科学和技术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的变化分不开 的。 ? 20世纪中叶以后,重大科学成就大都是大科研集团的 产物,或者是大集团协作的产物。科学的发现、技术 的发明及其应用,一般已经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 种社会活动,并且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工 程”或“社会事业”,即所谓的“大科学”、“大技 术”。大科学、大技术之“大”,已不仅表现为其规 模和建制之庞大,而且表现为其对人类社会作用之巨 大。正是由于大科学、大技术的蓬勃发展,从而使得 科学和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日益明显。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 二、科学和技术发展带来重大的社会问题 ? 随着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实力的增长,科学和技术显示出了对社会的越来越强的作用,加深了与社会各方面(经济、 政治、军事、法律、文化、价值)的互动关系,同时,科学和技术 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 ? 一方面,大科学、大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工程”、“社会事业”, 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参与、多渠道的支持。对于如何建构和推动科学 和技术事业有效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就产生了科技体制、 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科技规划、科技立法、科技奖励、科技投入 以及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等一系列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更为严峻 的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加速发展,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转化周期 越来越短,科学和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科学和技术经济乃至文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残酷。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 另一方面,伴随科学和技术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科学和技术的负面影响空前突出。科学和技术发展引起 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是否应该发展核能,是否应该限 制基因工程的研究,应怎样控制世界人口,怎样降低 非再生能源的消耗率,怎样避免战争、环境污染等等。 更为深刻的是,由科学和技术革命引发的工业革命, 既为提高人类的物质福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大大增 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危机、 资源匮乏、人口过度增长等威胁人类长期持久生存的 严重问题。 ? 那么,如何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保持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大科学时 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 三、对科学和技术发展需要深刻的社会人文反思 ? 由于“大科学”、“大技术”的出现,使得 人类研究的课题和研究对象趋于综合化和复 杂化。不仅科学的内涵越来越体现出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性,而且技术的实施越 来越需要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过去, 自然科学和技术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相互分离、 割裂的局面已经不再符合现代科学和技术发 展日益综合化的趋势。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 在历史上,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往往是相对独立发展的,彼此之间发生的种种关系也往往 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在当代科学和技术革 命中,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越来越密 切,而且彼此发生转化的时间周期也越来越短。 于是,正确认识我们时代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关系特点,并善于具体把握和开发它们之间 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即STS关系,将对当前和 未来的科学和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越来 越大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运动的推动? 从社会条件的角度看,以美英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享受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的种种恩惠的同时,也越来越受 到伴随而来的许多消极作用的困扰: ? 既产生了传为美谈的“二战”中帮助战胜法西斯的青 霉素和雷达,也带来了令人难堪的原子弹和在侵略战 争中滥杀无辜的生化武器; ? 既提高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带来了成为严重公害的 环境污染问题; ? 既促使社会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 变,也带来了技术性失业率的增加等等。 第二节社会运动的推动? 伴随着战后科学和技术发展高潮出现的是美国社会中的“反科学运动”,它与反战运动、环 保运动、消费者运动、民权运动等结合在一起, 构成了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的基本色调。在普遍 的社会动荡和转型中,和平运动、环境运动、 人权运动成为了STS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的社会 土壤。 第二节社会运动的推动? 一、和平运动 ? 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B.罗素率先发起了和平运动,号召科学家们要关心科学研究成果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这一倡议得到了爱因斯坦的积极响应。1955年7月罗素与 爱因斯坦联合发表了反对战争、反对军备竞赛,号召用 和平办法解决世界上一切争端的“罗素一爱因斯坦宣 言”。在宣言上还有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卓越科学家 的签名,掀起了以科学家为核心的反核战争的和平运动。 ? 同年,第一次由科学家讨论世界和平问题的会议在一个 名为“普格瓦许”渔村举行,此后科学家们发起的和平 运动就被称为“普格瓦许运动”。这一运动以每年召开 一次“普格瓦许科学与世界事物会议”的形式延续,其 宗旨是科学技术要为世界和平服务,为人类的利益和进 步服务。 第二节社会运动的推动? 二、环境运动 ? 自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到60年代,长期的工业发 展所积累的问题终于爆发了。在美国,环境问 题甚至成为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污 染事件,感受到了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的严重性。就拿温室效应来说,主要是因为人 类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出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使气温不断升高造成的。 第二节社会运动的推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人类环境会 议”。会议秘书处委托经济学家B.沃德和微 生物学家、病理学家R.杜博斯主持撰写了一 份关于人类环境问题的报告,题为《只有一个 地球》。这次会议和这份报告的出版被称为 “环境时代”的起点。此后,保护环境运动在 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展起来,对STS研 究的兴起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社会运动的推动? 三、人权运动 ? 此外,为保护消费者权利和利益而爆发的消费者运动,为反对社会不公平而爆发的民权运动、妇女运动、黑 人运动等,所有这些人权运动,都构成了促进STS形成 的社会条件。 ? 科学和技术不仅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事,而且是需 要群众理解和积极参与的社会事业。科学和技术的社 会后果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人,其积极作用可以为人 类造福,其负面影响则可以毁灭人类。对于这样一个 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及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群众有“知情权”和“参与权”。科学和技术也只有 得到群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从学术条件的角度看,对STS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 方面: ? 一是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 ? 二是对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转向, ? 三是交叉学科的兴起。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一、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 ? 科学和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向前 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大的负面问题, 给人、社会和自然带来种种的负面效应。在科 学和技术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的背景下,科学 和技术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学 者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就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问 题,并开始对科学和技术的本质进行反思性批 判,希冀弄清这一问题的实质。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1.对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主义批判 ? 这是指从科学、技术与人的角度,用人文主义的观点解释科学和技术的意义,对总是设法掩 盖生活本质要素的现代科学和技术所进行的一 种批判。它主要揭示科学和技术对人的负面影 响,其重要代表有:芒福德、海德格尔、埃吕 尔等。 ? 对科学和技术的人文批判,揭示了科学、技术 与人类相异化的否定性本质,主张科学和技术 重回人性的轨道,特别是要加强对科学和技术 发展的人文约束,防止人被反向控制。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2.对科学和技术的社会批判 ? 这是指从社会角度,用“社会批判理论”对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功能、后果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社会 状况所进行的一种批判。它主要揭示科学和技术对社 会的负面影响,最具有代表性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是其重要的 标志性人物。 ? 对科学和技术进行社会批判的目的,就是对科学和技 术的发展施加限制,使其重新回到社会历史领域,而 这需要社会的自我改造,因为科学和技术负效应的泛 滥,归根结底是不合理社会制度的后果。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3.对科学和技术的生态批判 ? 对科学和技术的生态批判是一些生态学家、社会理论家、哲学家等从生态角度对科学和技术所进行的批判 反思。它主要揭示了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的 发展模式造成了环境、生态危机,进而提出了拯救地 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中最具有影响的 人物和组织是雷切尔?卡逊和罗马俱乐部。 ? 生态批判思想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在发 达国家甚至出现了绿党、生态社会主义等运动,目的 就是防止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二、对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转向 ? 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 ? ? ?和技术社会学等是以科学和技术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 学科。 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科学和技术,就是科学史和技术史; 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科学和技术,就是科学哲学和技术 哲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科学和技术,就是科学社会学和 技术社会学。 从20世纪中叶起,这些学科在研究方法上都经历了从 “内在主义”向“外在主义”的转化过程。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1.科学史和技术史 ? 在科学史领域,长期存在着“内史论”和“外史论”之争。 ? “内史论”主要是着重研究科学理论发生、发展、更 替的内在逻辑和过程。 ? 科学史的内史论方向把科学看作是一个自主的体系, 从内部考察科学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忽视了科 学的外部因素。 ? “内史论”的代表人物是萨顿(G.Sa~on,) 和柯瓦雷(A.Koyre,)。萨顿是科学史学 科的奠基者。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萨顿的编史方法是传统的实证主义编史方法,他把科学史看作是客观知识的理性积累,是新 理论在过去相继出现的大事年表,以及对既有 的观测材料的归纳总结。 ? 柯瓦雷的编史方法是一种新的思想史学派的概 念分析方法。他的主要观点有:第一,科学的 概念、思想和方法的自身运动可以用来理解科 学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二,科学史主要探索 科学内部固有的“理性”;第三,科学的历史 发展有其内在的和自主的发展逻辑。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外史论”主要是指从科学的外部考察科学历史的观点,着重研究科学概念及 理论产生的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及科学对 社会的影响。 ? “外史论”的代表人物是默顿 (Robea.K.Moron,)和库恩 (T.S.Kuhn,)。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默顿于1938年发表了《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开创了科学史研究的“外史论”的方向。 在这本书中,他论述了英国17世纪清教主义的文化背 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以及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对科 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 1962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库恩出版 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 响,拓展了对科学史的外史论研究方向。其观点主要 有:第一,科学的发展就是范式的生成、竞争和不断 更替的过程;第二,科学史的任务是要解释作为整体 的科学如何在这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中生成、展开和转 换的;第三,对科学知识增长的研究不仅要从知识论 和逻辑学的角度去讨论,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论和 社会学的意义上去考察社会的运行。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内史论”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是60年代之后科学史的研究主流 逐渐地转向了外史论方向。 ? 显然,科学技术史由内史转向外史的过程,就 是人们看到科学、技术与社会密切联系的过程。 只是这两种历史观并非互相矛盾的,近年来已 经出现相互结合的趋势。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2.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 科学哲学领域的内在主义向外在主义的转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方向。上个世纪20年代兴起的 逻辑经验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赖欣巴 赫、亨普尔等。 ? 他们的科学世界观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经验主义的 和实证主义的,只有来自经验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建立在 直接所予的基础之上的。第二,科学的世界概念是以一定 的方法,即逻辑分析的运用为标志的。科学工作努力的目 标是通过将逻辑分析应用于经验材料达到统一科学。” ? 逻辑经验主义片面地强调了经验,否定理性,并把科学和 哲学绝对对立起来,他们的观点是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 展趋势相违背的,因而受到多方面的批判而走向衰落。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第二,批判理性主义的研究方向。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批判理性主义,是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波普尔强调 证伪的作用,认为科学是通过不断发现和改正错误而 发展的,强调批判精神是科学发展必然的、内在的要 求。他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问题(P1)-猜测 (TT)-反驳(EE)-问题(P2)。 ? 这一模式认为,科学发展不是真理的不断积累,而是 不断的猜想和反驳,以“批判理性”为动力的试错法 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方法。 ? 波普尔的错误在于他过分夸大了证伪和猜测的作用, 全盘否定归纳。批判理性主义之后兴起的是历史主义。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第三,历史主义的研究方向。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图尔明、库恩、费耶阿本德、劳丹等。 ? 历史主义学派把科学看成一种历史的产物,把科学活动看成一种 社会事业。它强调从科学史来考察“科学革命”和“科学发现”, 这样可以把对心理的考察从个人扩展到社会,也就是研究“社会 心理”。它还认为科学发现是社会行为,“科学尽管是由个人进 行的,科学知识本质上却是群体的产物,如不考虑创造这种知识 的群体的特殊性,那就既无法理解科学知识的特有效能,也无法 理解它的发展方式”。 ? 库恩所提出的科学发现的模式是:前科学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反 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态-??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学派把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开始认识到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等条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这标志着科学哲学研究从内 在主义向外在主义的倾斜。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技术哲学的研究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主要以具体技术物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技术的本质、技术设计、技术结构等问题为主; ? 第二阶段主要研究的是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技术的 价值等问题;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技术哲学的研究 ? 第三阶段,人们开始深入探讨技术与自然、技术与文 化、技术评估等问题,研究与技术有关的各个方面, 从整体上把握技术,说明技术哲学外在主义导向时代 已经到来。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3.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 ? 科学社会学中的内在主义以“默顿模式”为代表,其最初的轮廓是默顿在1942年发表的《科学的规范结构》 时提出的,并在1957年发表的《科学发现的优先权》 中得到了完善。其主要观点: ? 第一,科学的既定目标是扩展被证实的知识; ? 第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科学家在个体和集体 的水平上达成行为规范一致; ? 第三,以优先权为核心的奖励制度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1962年,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使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从内在主义转到了外在主义,形 成了科学社会学中的库恩模式。 ? 他把科学发展放到了社会的背景中加以考察,这标志 着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外在主义导向的开始,也实现了 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汇流。从20世纪70 年代以来,一些社会学家在库恩的激励下开始彻底超 出传统的“默顿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爱丁堡学 派的强纲领主张。它认为,“所有的知识,不论是科 学中的真‘信念’还是假的‘信念,都要由同样的社 会原因来解释;不仅科学家的行为,而且科学解释的 内容,都是被社会建构的。” 1975年成立的科学的社 会研究学会是外在主义导向在科学社会学中正式确立 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美国著名的STS学者、前全美STS协会主席卡特克利夫曾概括论述了科学和技术的外在主 义研究导向,对STS产生的作用。他说,在20 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科学技术史家、 科学技术社会学家和科学技术哲学家日益从 内在主义导向的亚学科逐步地转向更加外在 主义的或‘情景的’解释”,“这种转变 ‘显示出了一些相同智力的和社会的力量。 这种力量促进了已得到更公开承认的STS交叉 学科方法的发展’” 。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三、交叉学科的兴起 ? 现代科学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结合,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别是“二战”以来,现代 科学的综合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出现了科学整 体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就是交叉学科的兴起。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1.交叉学科的特点 ? 交叉学科通常指若干门单一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新的? ? ??学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下属的教育研究和创新中心对交叉学 科作了这样的定义:“一种对在两门或更多门不同学科间相互作用的描 述,这种相互作用其范围可以从观点的简单通行直到一个相当大领域内 许多有组织的概念、方法论、程序、认识论专门术语、数据以及教育和 研究的组织之间的相互整合。” 交叉学科的特点主要有: 一是研究问题的实践性。交叉学科是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需 要的产物。它主要是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服务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卓有 成效地解决现实发展中所提出的,已经或可能面临的综合性问题。 二是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交叉学科研究的对象大都不是某一单独的自然 现象和社会现象,而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还包括系统的运行、宏观管 理和决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并由此规定了其研究任务和研究手段的复 杂性。 三是研究主体的群体性。交叉学科研究实现了研究主体的变革,使研究 主体从个体发展到群体主体。这些群体由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专家组成, 既有利于有关学科的理论、观点、方法和价值观的整合,又便于将科学 研究与实际经验有机地融合,从而保证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2.交叉学科的基本形态 ? 交叉学科有多种类型或多种形态。比较通行的看法认为交叉学科主要有三种形态: ? 一是边缘学科,即对现实世界不同层次的交错点进行研究,在两 门以上的学科的结合点上成长起来的学科。如物理和化学边缘产 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与化学之间产生的生物化学、物理与天体学 之间产生的天体物理学等。 ? 二是综合学科,即以特定的物质世界的客体为对象,采用多学科 的理论知识对之进行研究的学科,如空间技术就是涉及力学、热 力学、医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 ? 三是横断科学,即以许多种物质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某一个特定 的共同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例如,系统科学就是研究抽象的 一般系统,将各种系统共同具有的一般方面抽象出来形成理论客 体,并进行数学描述。它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之中加以考察,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 象,以达到对问题的最佳处理。同理,信息科学、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学、突变论等都是横断科学。 第三节学术思想的演变? 3.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 ? 综合学科、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这一系列交叉学科的出现,表明传统学科普遍受到其他学科的渗透,学科 之间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跨学科研究的需 要。学科间的交叉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最高层次 上的交叉是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这样的交叉学科研究目前已经 形成学术研究的国际性潮流。 ? 交叉学科的出现是科学研究向综合化方向与专门化方 向同时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它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已 有的传统学科的边界,是学术繁荣的主要象征。20世 纪中叶以来的交叉学科蓬勃发展,形成了“自然的社 会科学”和“社会的自然科学”这样明显的交叉学科 结构,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 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崛起的背景? 综上所述,STS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全球化的背景。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核军备竞赛以及 环境与生态危机,使人们产生了对科学和技术的成就 及其合理性信念的怀疑和批判。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 以后,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技术应用的含义的怀 疑开始增长,科学和技术逐渐褪去令人炫目的光环, 并被视为不幸的渊薮,形成了西方学者所称的“一种 激进而出于理性的当代反科学现象”或“反科学的文 化运动”,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现代科学和技术可能带 来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从而促进了人们对科学和技术 的批判与反思。可以说,为了响应科学和技术时代的 呼唤,STS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新兴的交叉性 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研究领域,出现于20 世纪60年代,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崛起的背景? 思考题: ? 1.STS这门学科是在何种背景下产生的? ? 2.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3.对于科学和技术的批判主要来自于哪几方面?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一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础知识第二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历程? 本章要点? 理解斯诺的“两种文化”思想。? 了解STS发展的大致过程 ? 了解STS的三种基本导向? 把握21世纪STS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历程? 科学从来就是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也从来只有社会中的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早已为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所重视。 ? 1959年具有科学家和作家双重身份的英国人斯诺(c.P.Snow, )在剑桥大学发表了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著 名演讲。他提出,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勃然兴起和迅猛发展,由于对 专业化教育的盲目信任,现代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两种互不沟 通的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存在着日见扩大的裂痕。 ? 斯诺以“两种文化”的隐喻,指出了开展学科间交叉研究和教育的 迫切性,构成了STS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思想背景,从而成为公认的 STS先驱。 ? 虽然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许多学者都作出了一系列的 精辟的论述,但是,如上所述,STS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或一 门学科的兴起,则是出现在20世纪的60年代。按照殷登祥先生的概 括,它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诞生?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诞生是一个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系列学术大事和研究计划-的出现,催生了 STS在美国和英国的创立。 ?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前奏 ?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几乎同时在美国和英国发生的两件学术大事 成了STS兴起的前奏。在美国,IBM公司于1964年资助哈佛大学 500万美金建立了“技术和社会计划”,其目的是“深入探索技 术变化对经济、公共政策和社会特征的影响,以及社会进步对科 技发展的性质、范围和方向的互惠作用”。这是历史上建立的第 一个具有科学STS性质的计划。虽然这个计划还没有成熟就解体 了,但是它出版了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开创了STS研究的先河。 ? 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于1966年创办了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中心。该 中心的目的在于适应社会发展面临的激烈挑战,正确理解和处理 由科学和技术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该中 心开设的课程从科学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科学进行 考察,既把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集合加以内部考察,又把科学看 作是一种社会建制进行外部考察。该中心日后发展壮大为STS研 究和教育的国际重镇,形成了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在STS 领域具有广泛影响。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诞生?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的涌现 ? 从1969年起,在普遍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STS计划,标志着STS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 196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制订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计划”, 这是第一个直接以STS命名的计划。该计划的宗旨是“开发在大学 本科水平上与全球问题有关的交叉学科课程”,并提供科学和技术 研究学士学位、生物学和社会学学士学位、科技政策和管理学学士 学位,还提供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 196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制订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计划”是另一个 具有重要影响的早期计划。它诞生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系列关于美 国社会性质的对话中,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对社会的批判性思维和对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整体化之网的理解,以便造就有知识的公民, 使他们有能力参与民主管理过程。该大学是全美STS协会的所在地, 而且每年举办名为“全国技术素养会议”的年会,出版《STS通报》 和《STS通讯》两种刊物,这个计划对建立全美STS共同体有特殊的 聚合作用。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诞生? 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一批工程师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制订了“价值、技术、科学和社会计划”,试图把科学、技术放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加 以考察,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等侧面去分析、研究 科学、技术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 1972年理海大学获得了一笔来自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的课程开发捐款,建 立“技术的人文透视计划”,该计划在1979年改名为STS计划。它把科学和 技术看作是渗透价值的复杂过程,力图“创造把人文观念推广于技术应用 和评估的教育经验”。该计划及其相联系的技术研究资料中心出版了《STS 课程开发通讯》、《课程样品大纲选》、《技术研究探索》丛书。 ? 在此期间,英国也开始了STS的研究和教育活动。如1970年英国大学和工艺 学院的科学教师协会开始提出要对科学教学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其主要目 的是要提供有关科学的哲学性质和社会影响的课程和教材。从1970年起, 阿斯顿大学和里兹大学开始一起探索和开发新的STS课程――“社会情景中 的科学(Science i。 Social Context,Siscon是其缩写词)”。该课程计 划吸引了十多个教育机构的参与。 逐渐从大学水平的一般科学教育发展 为中小学水平的科学教育。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诞生?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源地 ?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美国和英国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两大发源地。 ? 美国的 STS突破了过去研究科学、技术较少联系社会的状况,从 关注现实问题出发而展开 探索活动,从根本上把研究对象转变为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并形成 了一系列从各种角度 揭示这个新的研究对象内在本质的关系概念,以及适合于对该 对 象进行研究的交叉学科方法。 ? 英国的STS把作为认识对象的科学和技术放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 使之成为“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从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等各个侧 面进行反思和研究,发展出了一种把科学和技术置于社会情境中的 生动分析,形成了研究科学和技术新的理论视野――建构主义视野, 推动了大中小学“社会情 境中的科学教育”的开展。 ? 美国和英国成为STS的发源地绝非偶然,因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 关系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在那里表现得最明显和突出,解决这个 问题的社会需求最强烈和迫切,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兴趣也最浓 厚和高涨,同时在知识和理论方面的准备也是最充分的。 第二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形成?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一系列科学和技术如核技术、计算机、基因工程、 人的生殖技术等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惊人的 事件,如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美国国防计算机 失灵和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诞生等。 这些事件促使人类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刺激了大批新的STS计 划以及系、中心和课程的产生,从而使得STS 不断壮大、成熟。STS形成和成熟的主要标志 是获得学科化发展,形成三大导向,实现了基 本立场的转变。 第二节? ?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形成??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科化 学科是具有教育、训练、方法和内容等可传授的专门知识体系。根据通常看法,STS 的学科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和教育的制度化。在美国,已经有十多个大学设立与STS有关的系,一百多 个大学建立关于STS的计划或中心;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丹 麦、瑞典以及俄罗斯、波兰等都建立了专门的STS研究与教育机构;在亚洲,日本、 印度和中国也建立了专门的STS研究和教育机构。这些国家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STS 研究和教育活动。 二是STS课程的开发。这些课程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科学哲学。西方文明 中的科学,20世纪的科学,国际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社会中的技术,技术的社会 建构,知识与社会,知识与政治学,生物技术与法律,工程学中的伦理问题,生物 医学伦理,疾病与文化,法律、科学与公共价值,知识、技术与特性,创新理论与 政策,生态政治学,科学、技术与劳动,科学、技术与环境,科学、技术与汽车文 化,科学与人类的本性,科学与技术的公众传播等。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 系探索为对象,不同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形成颇具特色的基础课、必修课、 选修课体系。 三是博士学位的出现。1979年弗吉尼亚工学院和州立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培养STS 博士的计划。之后,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国家工艺美术研究院 等许多机构都开始招收博士生。 四是学术交流渠道的形成。主要的专业学会有“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全美科 学、技术和社会协会”,“欧洲科学技术研究协会”,“日本STS协作网络”等。主 要出版的刊物有《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价值》、《社会中的技 术》、《 STS课程开发通讯》等。 第二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形成?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三大导向 ? STS自诞生以来可谓百花齐放,呈现出相当大的多样性。随着STS的学科化发展,它大体上形成了三种基本导向: ? 其一,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导向。它侧重于现实中 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其职能是培训处于较为宽广的社 会一政治背景中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 ? 其二,科学和技术研究导向。它侧重科学技术的社会 文化背景及其作为社会功能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 研究生层次,越来越倾向于从多种学科交叉的视野而 不是仅仅通过单独的受学科束缚的窗口来考察科学技 术。 ? 其三,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导向。它本质上是适应 教育的需求变化,即强调为高技术社会中有知识责任 心的公民提供普遍教育,因而其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 的科学和技术素养。 第二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形成?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立场 ?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以乐观主义的态度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普遍认为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和强大的社会功能,能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产业经济的发 展并提高全社会的生活质量,造福于人类。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核技术的 阴霾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们采取一种批判主义的立场,学 者和公众对科学和技术都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所以早期的STS具有 反科学、反技术乃至反文化的强烈色彩,这一点可以从STS早期的 运动、计划和文献中体现出来。 ? 在STS学术领域,已经很少有人一味地批评科学和技术,把现代社 会的所有罪恶都归结于它。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再盲目地崇拜科 学和技术,不再相信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能自动解决我们所面临的 一切问题。相反,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功能的两重 性,肯定其积极影响,否定它的消极负面结果,这是对科学、技 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立场。 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和生物克隆技术等高科技的兴起,科技经济全球化浪潮汹 涌澎湃,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在我 们面前展现出一幅科学、技术与社会动态关系 的活生生全球画卷。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与 需要,这一阶段的STS获得了蓬勃发展,形成 了一股世界范围内的STS研究与教育高潮,相 对以往的STS研究,新的运动在实践和理论两 方面都有深入的发展。 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全球热潮 ? 1991年美国《科学新闻》杂志在对世界重要科技新闻进行全面回顾时,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作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列举出来。这预示着,STS在经历了诞生和 形成两个阶段以后,终于迎来一个世界性的发展高潮。 ? 就美国的情况而言,全国科学教师协会于1990年发表 了一项新的宣言《科学、技术与社会:向所有人提供 合适科学的新努力》,进一步强调STS是科学教育的新 方向。同年, &全国社会研究委员会”发表《社会研 究中的STS教育:21世纪公民的教育》,把STS教育作 为中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指导方针。全美科学、技术与 社会协会,为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于1991年成立了国 际联系委员会。不久,该协会为进一步体现国际性和 适应STS国际化发展趋势更名为“国际科学、技术与社 会协会”,并每年召开一次STS国际年会。 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欧洲科学技术研究协会目前已发展到有七百五十余名成员,其成员也不限于欧洲国家,而是 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倾向。近年来,它与 美国的“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等机构联合发 起并举办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国际STS学术 研讨会。如1996年在德国召开的“知识社会的 特征”,200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转折中的世 界:21世纪的科学技术、公民和文化”,2006 年在瑞士召开的“再论人性:身体、技术和空 间”等。 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我国自1992年举办“中美STS讲习班”以来也迎来了STS高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了科学、 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至今全国已有五十多个STS教学 和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已培养了STS硕士、博 士研究生,全国高校已开设数十门STS课程。我国已先 后举办了主题为“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科学技术 发展的社会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何对西部相对 滞后地区的发展真正起作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 展”、“全球化语境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 技术与人类未来”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二、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反思和总结 ?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STS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开始从整体 上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STS进行反思和总结。 ? 1.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建制化 ? 从整体上对STS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项典型工作,来自于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该学会集中了STS领域的 一百余位专家经过七年的努力,编撰了一本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 《科学技术论手册》。该手册于1995年出版,于2004年译成中文。 该书对STS以往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清理,提供了关于STS领域最具 综合性的资料,对STS领域涌现的新鲜事物做了尽可能详尽的描 述,提供了把握STS领域发展的丰富而有价值的引导。该书几乎 囊括了STS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重大的学术争论和新的生长点,勾画出一幅STS领域的世界地图, 它所展示的是一幅由众多独立的观点和集体的争论与反思所组成 的缤纷画面。 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美国STS教育的先驱、全美STS协会会刊《STS通报》主编R.罗伊, ??? ? ? ? ?在其撰写的该刊1995年第1期的社论《“STS‘’规律和科学规律》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STS的规律问题,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没有任何一个要素可以 从它内部长久地孤立出来,所有的分析和计划必须考虑它们的相 互作用。 其二,每个系统和亚系统都有内在的时间常数,在整个系统起作 用时必须考虑这种时间常数。 其三,权衡(trade-offs)是每个社会技术系统所固有的,但是在 任何社会权衡中,代价和利益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其四,将总会有想不到的副作用。即所有社会结构都表现出一种 不可预见性。 其五,没有思考和行动;存在和做,知识是不完全的。 其六,教育要求了解对象、效果、事件、威胁、机会的相对大小 或规模。 其七,变革的最强大的动力是人的目的。 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2.“科学大战”的深远影响 ? 这一期间,在STS相关领域还爆发了一场发端于美国的所谓“科学大战”。学者们认为, “这是一场真正的科学与人文的大论战,在人 类思想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涉及面如此广泛的 论战,它几乎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吸引 着全球如此众多的科学家、哲学家和人文学科 的研究者的介入,而且这场论战已经进入到了 大众传播媒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由于这场论战涉及STS的核心问题并影响着STS的发展方向,因而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这场“科学论战”主要是以部分科学家为代表的科学阵营与以哲学家、历史学 家、社会学家以及女权主义者和文化理论家为代表的后现代思想阵营之间的较量。其 争论的核心是正统科学观与后现代科学观、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歧和独立,反映了在 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上的不同观点。 第二,论战中的自然科学家严格坚持基于理性和经验证据的传统观念,认为科学知识 的客观性显然是毫无疑问的,它可以通过可重复性的实验检验及其推动的技术应用在 社会上产生的巨大效果来表明。据此批判后现代学者“错误解释”和“厌恶”科学技 术的不良倾向,这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第三,格罗斯、莱维特、索卡尔等人把与STS有关的许多事情和人看作是反科学或 “左翼分子”,把在学术上有广泛影响的后现代主义看作是文化衰落的表现,甚至把 弥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鸿沟的STS看作是“反科学桥梁”,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 公平的。 第四,大多数STS学者认为,科学和技术既来自自然又来自社会影响和文化变革,或 者换句话说,自然实在约束我们能知道的东西,而知识基本上是由社会文化影响形成 的。现在,大多数STS学者根本不是“反科学技术”,而是寻求理解科学技术和扩大 围绕科学和技术问题的公众争论中的民主参与程度,从而更好地发挥科学和技术的积 极作用。 第五,不同观点的争论绝不是纯粹偶然的个人意见分歧,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渊 源和重大的社会文化意义,它是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的当代反映。“双方应该超 越各自的立场,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和视角,不断进行沟通和融合,在保持一定的合理 张力的同时建立一种合作与双赢的关系,努力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上构筑和形成 一种新文化。” 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3.“第三种文化” ? 在STS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否定科技客观性的极端相对主义的个别观点,但遭到了大多数STS学者的批判, 而持极端观点的学者通过争论也在后退。在STS共同体 内占主流的观点始终是,承认科技的客观性对科技建 构的约束,甚至把自然的客观因素纳入到社会构建因 素中。可见,STS绝不是什么“反科学”的思潮,它所 反对和“解构”的只是脱离社会研究知识的传统科学 观,希望建构一种把具有客观内容的科学与社会紧密 联系起来的新科学观。STS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 学的交叉学科,其宗旨就是通过研究科学、技术与社 会的关系,沟通和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正因此, 才能把STS看成超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第三种新文 化。 第三节? ? ?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学术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变化,STS具有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全球化趋势 20世纪STS的发展主要在北美、欧洲和澳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出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在积极 研究STS;而日本和韩国想尽力在东西方之间、西班牙则试图在南北之间的STS研究 中起桥梁作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STS国际会议和全球性的国际交流越来 越频繁。这预示着新世纪STS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2.多样化趋势 随着STS研究的全球化,必然导致STS研究的多元化,就像欧洲的技术的社会形成理 论、美国的STS理论、日本的STS网络、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一样,多样化表现的是STS 研究的复杂化,它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大科学时代,多层次性、开放性、非线性、 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等极度复杂的特征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常态。因此,过去那种 简单的分门别类的经典科学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新科学的发展,人们必须适时地转变 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有机化趋势 与近代之初的科学各自并立、彼此不相往来的状况相比,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表 现出了明显的整合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演化性等有机特征,各门学科之间不仅相互 联系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地按照自身的“规律”自主地向前推进并对社会构成影响, 显示了发宸的相对独立性。STS从诞生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 料和理论成果,有必要而且已经有可能在新世纪对STS的丰富多彩的关系和科学技术 的正、负面价值进行系统的整合研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 ?4.技术化(主导)趋势 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科学的作用比较间接,技术比较直接。克隆人、转基因食 品和计算机安全、隐私等问题上的技术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忧虑。因此, 在21世纪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体系中,科学是基础,技术是核心,社会是目的,技术尤 其是工程技术将占有突出的地位。 5.人文化趋势 20世纪中叶以后,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导致全球经济大发展,大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物质 需要。在新世纪继续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变得越来越 重要和显著。为此,科学和技术也不再被简单地看作是价值无涉的,而必须越来越多地 顾及存在的影响和应用的后果。虽然科学主义在今天依然是一种强势话语,但来自科学 以外的批评之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和浩大,而社会各界对科学的某种人文化诠释, 如对科学发展观所作的“以人为本”的内涵说明,也是在人文的意义上扩展对科学的理 解。这样,在STS框架内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如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感、心理 活动、语言符号等)之间关系的研究将占有一个新的重要地位,使其日益人文化。 6.生态化趋势 生态环境、能源、资源、人口、气候等关系人类能否生存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全球 问题在新的世纪将更加突出和严峻。这些问题突出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的负面影响。因此, 要使对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研究成为STS重要的课题,就有 必要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从人和自然的协调上深入揭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 和解决的途径,把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结合起来,探讨那些与全 球问题有直接关系的课题和课程,如环境与社会、环境伦理学、环境与自然资源政策、 当代的自然保护、世界资源与发展、能源与社会、能源与制度、技术世界中的生态运动、 核时代、核武器与核战争的威胁和避免、环境科学技术等,实现STS的“绿色化”和“可 持续化”发展。 第三节? 思考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1.简述STS的发展历程。 ? 2.简述罗伊的STS定律。? 3.简述21世纪STS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础知识第三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规定? 本章要点 ? 把握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 了解社会、社会组织结构及其变化? 了解STS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把握STS的特点和主要成就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规定? 究竟什么是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 它有哪些基本规定? ? 以下将逐级地探讨和回答:? 从整体上阐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基本含义、对象和内容、概念和方法、特点和成就; ? 从社会视野阐述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属性、社会 建制和社会形象; ? 再从科学和技术的视野阐述社会的含义、社会 形态的演化和社会结构的重建。 第一节? ? ? ? ?科学、技术的含义与联系? 科学、技术、社会都是有着特定含义的人类文明成果,从产生后它们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彼此形成了极其密切的关系。 一、科学的基本规定 1.科学的概念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是“学问”、“知识”。在18―19世纪, 随着科学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一词开始在欧洲各国得到了广泛 的使用。 在东方国家里,较早使用“科学”这个名词的是日本,原为介绍西方科学时 采用,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在大学里使用。19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日本科 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一词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在我国,最初并没有科学这一概念。1893年康有为在翻译介绍日本的书目时 首先使用了“科学”这个词。20世纪之初,“科学”一词多次出现在严复、 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的文章和译作之中,这说明在上个世纪初“科学” 一词已被我国知识界所接受。 《简明牛津字典》给科学下的定义是“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系统形式, 这是科学区别于其他类型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科学的活动既包括收集证 据,也包括提出理论,为了加深对科学的丰富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沿着 历史的轨迹,多层面、多视角地展现科学的本质属性。 知道: scio科学knowledge , n.拉丁:scientia知识:science, n. , 14世纪科学:science, [复],n. 17世纪 ?科学 (明治初年)? Science: 学、理学、科学分科之学?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 Scientist: 科学家、理学家 《哲学词汇》明治45年(1912年) 休厄尔William Whewell()由于我们不能对物 理学的研究者(a cultivator of physics)使 用physician一词,因 此,我便称其为 physicist。同样,我们 非常需要一个一般 性的名词来表述科 学的研究者(a cultivator of science), 于是,我便想将其 称为scientist。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含义与联系? 2.科学的本质属性 ? (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知识),这就意味着科学属于知识范畴,但是两者又不完全相同。知识的范 畴是极其广泛的,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获得 的一切认识和体验,科学是其中的较高级的形式,人 们日常的、经验性的知识,是对自然界、社会领域和 思维现象片面的、肤浅的和零散的反映,有些甚至是 假象的反映,是错觉,歪曲了事实的真相,这样的知 识不是科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的理想信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