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就业率不虚报就业率怎么活

大学不得虚报就业率_网易新闻
大学不得虚报就业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原春琳)大学不能再为达到高就业率而虚报各种数据。教育部今天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就业规范管理,各高校务必做到四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通知要求各高校认真做好就业统计和报送工作,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就业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对各项就业统计信息进行认真汇总、仔细核查,不得虚报。
通知特别强调,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加大就业工作违规查处力度,对违规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本文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明年大学生就业好于往年 湖北38万人高校毕业
  近日,省教育厅部署我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工作时指出,明年我省预计有高校毕业生38万余人,尽管就业形势好于往年,但仍然艰巨。
  据悉,2010年我省有高校毕业生35.6万人,目前就业情况良好。2011年,我省预计有高校毕业生38万余人,比今年增加近4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仍然很大,就业压力大。
  省教育厅指出,我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好于往年:社会需求明显增加,用人单位进校早、岗位需求、专业需求都有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就业工作也面临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结构矛盾、专业需求不平衡等问题,高校应尽早布置工作。
  此外,省教育厅要求进一步加大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力度,确保我省高校毕业生入伍人数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省教育厅还要求,高校不得虚报、高报就业率,不得将就业状况与学历学位证书发放挂钩。
  (责任编辑:王茜)
搜狐教育观察
鲜花和诗最终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对于老师的感谢也从精神幻化为物质…[]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搜狐教育培训大视野
教育?大视野
《圆桌星期二》两会最强音探讨中国教育承诺的实现路径……
人类有些神圣的情感和伟大的事业是容不得一点污染的…[]
走红网络的清纯美女奶茶妹最新毕业照,美丽依旧……[]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避免“被就业” 大学生就业率第三方说了算(图)_网易新闻
避免“被就业” 大学生就业率第三方说了算(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全国政协委员李铀建议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第三方统计制度
  “为了消除虚报不实的就业率,避免高校大学生‘被就业’,也为了更准确评价高校办学水平,建议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第三方统计制度”。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李铀向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提交的一份提案称。
  新闻现象
  “被就业”成为公开的秘密
  昨日,李铀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中存在的水分,目前似乎已经成为各方面的“共识”。教育部门和高校官方发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往往与人们实际了解到、或感受到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相径庭,网络和官方媒体也不断爆出有关就业率造假的种种形象,以至于“被就业”成为社会流行词。
  “比如有的高校大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出国,只要学生出具已经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或正在申请出国的说明,校方就把他们列为统计就业率的一分子;当主管部门强调签约就业率后,有的高校采取拿就业合同来换毕业证等方式‘提高’就业率,一时之间五花八门的就业合同都有,更有高校与企业‘合作’,让企业‘虚拟’录用学生以增加就业率。”李铀向记者列举了部分高校让学生“被就业”的种种做法。
  就业率不应该高校自己说了算
  高校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敢这么做?李铀称,让高校自己来考核和统计自己的就业率,是造成这种形象的根源。在现行的高校管理制度下,就业率就是高校的生命线,就业率不高就影响各种评估。2003年,教育部就出台了“18条挂钩”,其中就有这样的规定: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区分情况,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有的省明确规定就业率低于30%的高校专业停止或者隔年招生。在这样的压力下,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只好要求没就业的学生也就业,甚至就出现了个别“被就业”的情况。
  从另一个角度看,就业率(尤其是当年就业率)其实并不一定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指标。就业率被注水且不说,它的背后还有一个就业质量问题。无论是大学生
  自身的发展,还是企业使用大学生的满意度,最终要看就业后的职业报酬、成就水平与稳定性。此外,许多基础学科的存在价值是不能简单用当年就业率来衡量的,长线评估更能说明问题。
  委员建议
  就业率应该由专业调查队调查
  “为了消除虚报不实的就业率,避免高校大学生‘被就业’,也为了更准确评价高校办学水平,建议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第三方统计制度”李铀建议称。
  李铀说,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为责任主体,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时间应放在大学生毕业1-2年之后,通过直接访谈、电话询问、E-mail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抽样调查学生的就业情况、收入情况等。这种第三方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如统计部门的调查队、研究所等,也可以是商业机构,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市场调查公司等。政府对这类机构建立信誉评价制度,如果第三方造假,相关部门可以处罚第三方,市场会自然将它淘汰。李妯认为,2009年4月,南京财经大学委托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展开独立调查,调查该校届的2460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情况,就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应该长期跟踪毕业生情况
  李铀还建议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中,要对已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长期跟踪调查,从毕业5年、10年甚至20年以后从事的职业、薪酬水平等来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价高校办学的成效。
  李铀告诉记者,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工作5年后,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知识水平、综合工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管理水平、团队精神、职业成就,比当年就业率更能说明学校的育人质量;一所高校20年间出了多少突出的科学家、成功的创业者、优秀的工程师、出色的教师医生等,这些数据更能看出这所学校毕业生成才的比例。按照这样的数据规格收集毕业生资料,一段时期以后,就可以积累一整套有说服力的历史数据,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最有力佐证。
  新闻链接
  在去年7月12日,某大学应届毕业生“酱里合酱”发表了一篇帖子——《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就这样,“被就业”成为高校虚假就业率最黑色的幽默语言。记者陈诚
本文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不挤掉水分,就业率永远一团乱麻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6月17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囊括省内109所高校就业状况的《2007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本“江苏省大学生就业白皮书”的发布,却将江苏省教育厅推向风口浪尖,引来各方普遍现疑。(7月4日《中国青年报》)
这本白皮书引来争议,说到底是因为名校的就业率低了,普遍低于了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甚至是职业技术学院,这在感情上首先让家长们不能接受,因为在他们的思维定势中,名校就应该什么都强,包括就业率。想法是否正确,暂时撇开不谈,我想说的是,对名校和普通高校就业率“逆差”的过多关注,事实上恰恰忽略了就业率排名中最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数字本身的可靠性是多大?
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既是学生和家长们的共同心理感受,也是国家统计部门白纸黑字的数据反映。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截止当年12月,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社科院2008年经济蓝皮书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预计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将在600万人以上,就业形势堪忧。可从这本就业白皮书来看,高校普遍就业率都在96%以上,这就不能不让人奇怪了,那全国100万未就业毕业生是从哪里来的呢?果真都有如此高的就业率,“就业难”还会成为问题存在吗?
简单地以虚假来概括就业率,当然也是不恰当的。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对就业率的重视,毫无根据地虚报就业率,以提高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已经不太可能。但是这并不代表就业率统计中没有水分。现行高校就业率统计,是以毕业生开具就业证明为准,为了提高毕业率数字,不少高校都采取将就业证明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挂钩的办法,你不提供就业证明,我就不给你发毕业证书。在这样的政策之下,想方设法拿出就业证明成为毕业生的头等大事,虚开就业证明自然难以避免,而高校由于自己的利益,自然也就对就业证明的真实性懒得去判断了。
水分普遍存在,越是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越注重就业率数字的提高,水分常常也就越高。而从用人单位层面来看,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比例较多,与此类单位的联系和接触也较多,不少民营企业,说穿了就是以前的私人企业、个体户,对于出具这样的就业证明并不需要承担太多的责任,这正是普通高校就业率容易上升的原因之一。回到开头的疑惑,为什么名校的就业率会不如普通高校,或许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样,所谓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本科生就业率不如专科生,一个道理。
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太过关注就业率也许是无奈的选择,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首先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就业率,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就业率的客观认识:就业率只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而且在不同类型高校之间,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常常并不能完全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否则,就业率将永远是一团乱麻,不但让家长和社会看不懂,也难以对指导高校的办学行为起到积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蔡晓娟
版权与免责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大学生就业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