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改善和提高保障改善民生水平民生有所作为

如何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_百度知道
如何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我有更好的答案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社会力量兴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 11:23&&
?& 10:52&&
?& 10:36&&
?& 10:12&&
?& 10:03&&
?& 09:59&&
 当前位置:&&&&&&&&&&&&&&&
人大代表热议:保障农村教师待遇就是改善民生
  中国教育报  余冠仕;柴葳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两会聚焦
  保障农村教师待遇就是改善民生
  ――人大代表热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3月5日,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掷地有声而又温暖人心,把2008年春的讯息传到广大农村教师身边。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键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约有600万人,采用何种措施提高他们的待遇,以什么样的制度保障他们的发展,引起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
  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
  教师生活改善了,队伍稳定了,受益的是农村孩子
  要谈教育话题,第一个重点就是农村教师待遇问题。
  刚刚过去的2007年,重庆市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上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抓住了国人的眼球: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将1万名农村代课人员转为在编教师!专项安排转移支付资金6.8亿元,为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平均补助300元,比2006年提高了一倍!
  受益的农村教师会用特殊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谢意。今年春节的时候,一些从没和我见过面的农村教师特意给我寄来腊肉,这让我很感动!通过他们的举动我知道,我们没有说空话套话,而是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2006年,西部地区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这一重大举措对切实提高农村的办学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改革与发展总会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中就包括农村教师的津补贴。一段时间以来,教师津补贴多是从学生交的服务费中划出一部分发放,但新机制实施后,学校不能再收取服务费,农村教师的津补贴一下子少了几百元。
  十几万农村教师收入降低,生活受到影响,这是一个民生问题!民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具体人群的切身利益上。其一,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农村教师的生活保障本身就是一个民生问题,收入太低对农村教师不公平;其二,农村教师生活改善了,队伍稳定了,他们教学的积极性也会提高,教学质量也会提升,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农村孩子,能够接受良好教育。
  教育的改革发展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对于像农村教师待遇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就不能靠一般方法去解决,而是要用创新的思路去很务实地化解!这个思路就是要真正树立国家财政的概念,如果确实应该予以解决的,财政就要考虑保证供给,提高教育的经费保障水平。
  由于我分管教育和财政,所以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有着独特优势:既能保证预算内资金的“三个增长”,又能在预算外资金中也考虑到教育的一份;既能保证财政预算的教育经费,又能在增收部分考虑到教育占的比例。从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看,重庆市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相比,高出4.29个百分点,排在全国前列。当然,我不会利用我主管教育和财政的便利“以权谋私”,我也是把教育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去统筹考虑、配置资源,让教育应有的投入没有落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农村教师的津补贴明确提出来,要完善制度加以解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做到了主动出击,也提高了我们创新思路解决教育难题的积极性。
  人大代表、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
  教师待遇要保障,津补贴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在河南有个说法,教师待遇要保障,教师津补贴发放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晚解决不如早解决!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才能谈得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稳定的关键是解决好教师待遇的保障机制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形势下,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无非是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相对于硬件的改善,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的软件提升更具全局意义,难度也更大。去年河南省政府投资6亿元实施的“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配置工程”,原计划两年完成,结果只用不到11个月就全部配套完成,2.46万所学校的748万名学生受益。
  相对于硬件条件改善效果的立竿见影,在软件方面要投入更大的气力。要解决城乡教育的差距问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首先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待遇保障入手。
  从2002年河南省教师工资发放全部纳入县级财政统一预算、统一管理开始,河南省在全国较早解决了教师工资拖欠截留问题,实现了农村教师国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去年,河南省在公务员工资改革时出台了一项政策,教师的津补贴与公务员津补贴一并发放,由省、市、县各级财政共同负担。
  “一并发放”,这看上去很简单的几个字,却是个很了不起的举措!今年春节前,我去河南周口的商水县调研时,发现那里的教师津补贴达到了230元的标准,超出当地公务员200元的平均水平。以前农村教师的工资保障只是国发工资这部分,至于教师的津补贴、福利发放,条件好的就多发一点,不好的就少发或不发,没有任何保障,“中秋节发点苹果,过年发点食用油”几乎是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福利的全部。
  即使是在河南这种教师待遇解决得比较好的地区,不同区域教师津补贴的差距还是不小,建议国家能出台全国统一的教师工资和津补贴标准。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河南的农村教师津补贴多的300多元,最少的只有90元,和城市学校的差距更大。所以我建议,打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界限,将教师纳入公务员序列,根据职称、工龄获得同等的待遇。
  人大代表、湖北省五峰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琼:
  解决“三个坛子两个盖”难题,关键是要建立“造血”机制
  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内容,我感到很欣慰。
  在来北京参加“两会”之前,我对一些贫困县、市进行了调研。我发现,这些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在谋划发展中面临着人才资源流失的困境,而高水平师资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贫困地区在待遇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都存在较大落差,一些较高水平的教师投身到周边相对发达、待遇较好的地区,形成人才流动的“洼地”:发达地区人才济济,民族贫困县、市人才短缺,出现“三个坛子两个盖”的局面。
  资料显示,五峰县财政收入每年约7000万元,有相当大一部分安排给教师工资,要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津补贴、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力不从心。由此可见,优秀教师单向流动问题单纯靠地方解决确实有些困难。
  针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所面临的尴尬现状,我建议,加强贫困地区人才供给的“造血”机制,以法规形式帮助这些地区应对人才紧缺的困难局面:
  ――当前要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尤其是对边远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标准,建立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解决教师住房难、就医难等问题,使那些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扎根农村。
  ――建立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现行山区津贴和民族津贴标准较低,不能形成磁性效应。要设立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特聘岗位,使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津贴额度高出全国教师平均水平的50%左右,这部分资金由中央财政予以补助,以确保这部分津贴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使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岗位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此外,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讲,流入优秀教师的学校或企事业单位,仅仅支付给教师个人的报酬是不够的,还应该向流出地区和学校提供一定份额的经济补偿或其他援助,用于流出单位培训、聘用新的替代性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有点类似运动员流动实行的转会制。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延伸阅读
 010-603049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什么是民生 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_百度知道
什么是民生 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有更好的答案
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易操作和把握,反倒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比如,如今社会上流行的说法——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民生”,就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要扩大内需,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居民现有消费能力基础上挖掘潜力外,还必须相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标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发放居民消费券等方式的效果证明,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必要举措。  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使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政府重要职责,做到在不同阶段提供具有不同标准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很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要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工程项目,民生建设的投资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经济建设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应当有明显提高。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学难”“看病难”是当前的民生热点,也是民生难点。要在推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资本以更多形式举办医疗机构。要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采纳率:37%
民生,顾名思义,指人民的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此问题比较大,头绪多。简要的有,经济稳中有进,促进就业,稳定物价。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民生,顾名思义,指人民的生活,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简单地说就是,听党的话,跟老婆走,别胡作非为,别异想天开,别闹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民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红桥区以增进民生福祉为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 惠企惠民 好政策见真章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红桥区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助推企业成长,同时不只盯着经济数字,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加快危陋房屋改造,启动实施棚户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提升百姓居住水平;下功夫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宜居城区,完成家用散煤改电工程……这一个个促发展、惠民生的项目,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成为红桥区高质量发展的福音。
“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给纳税高的企业奖励,让我们企业有信心多为区里做贡献。” 红桥区互联网企业天津艺点意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巩书凯说,“前不久区里推出惠企‘红十条’,我成为驻区企业家属落户政策的受益者。我和爱人结束两地分居状态,生活安稳了,可以一门心思把企业做大做强。”为给企业提供发展沃土,红桥区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实施办法》,包括推动涉企审批便利化、依法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鼓励企业高质化发展、完善人才保障机制等10大项、36子项惠企政策套餐。
红桥区发改委主任周鹏介绍说,今年,红桥区将重点扶持商务商贸、科技、文化创意和金融等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创意设计、新金融、人工智能六个重点行业,深度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说到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看看我的新家!这层高,这朝向,这大落地窗,多敞亮!周围中小学、幼儿园、停车楼、菜市场都有了。”新春佳节前夕,记者来到红桥区和苑西区,走进退伍军人张玉华的新家,他的喜悦溢于言表:“住了好几十年的平房了,现在我们一家五口从西于庄增产大街搬了出来,住上了新房子。今年我真是从心里高兴——新房,新年,新生活,好!”
“棚改‘三年清零’计划,红桥区占全市一半以上。我们举全区之力来做,3年任务是66万平方米,去年完成了28万平方米,今年新开西沽南等6片,涉及24万平方米。”红桥区房管局局长于鹏洲说,“‘三年清零’全部完成后,受益群众达到15万人,可以释放土地空间143公顷,规划建筑面积343万平方米。”
让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营造舒适干净的城市环境,是关乎百姓幸福生活的大事。红桥区启动家用散煤改电工程。“以前没安暖气,一到冬天就得生炉子,乌烟瘴气不说,晚上睡觉还担心煤气中毒。这回好了,政府给安装了这种碳纤维直热式电暖气,家里能到23℃,还能享受政府的供热补贴。”家住红桥区集安里的李淳告诉记者。
“我们对区内棚户区2.7万余户的燃煤设施进行改造,如今全区全面实现居民生活‘无煤化’。”红桥区建委相关负责人黄学军介绍,“通过一系列改造,红桥区在2017年空气质量全市16个区县的排名中提升7个位次,为第九名,其中二氧化硫的指数与天津市的平均指数持平,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
(来源于《今晚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