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开处方造成药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症状,怎么处理

&&&&&& & 正文
药物性肝损伤切勿轻视
刘小姐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跟其他白领一样,平时较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比较少运动,但自觉身体素质还行,很少感冒之类的。可是最近的一次公司例行体检,却查出了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经过查,专家诊断为。而源头居然是在她常年服用的清热解毒药!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由治疗性药物所引起的肝脏疾病并有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目前至少有10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其中以中枢神经用药、化疗药、抗结核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癌药、睾丸酮类口服药、降血糖药、抗甲状腺药、降脂药等。随着近些年中草药及其制品的广泛应用,中草药所致肝损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某些中药如苍耳子、黄药子、贯中、半夏等也可造成严重肝损害。最近研究显示,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已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5%左右,另外一些“品”及减肥药也经常引起药物性肝损伤,需引起高度警惕。受广告和某些养生专家的误导,很多人把清热药当日常保健品服用。特别是广东人,热衷于喝“凉茶”。清热解毒要也是药品,药品进入人体,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当所用药物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时,会造成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对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药物学在评价某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时,对胃、肝、肾等内脏的安全性总是特别重视。但服用药物后胃肠如有不良反应,通常有自觉症状,而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则不易察觉,有时需要通过实验检查才能得出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金标准,原有肝脏疾病可能掩盖临床表现,故易漏诊及误诊。临床上,根据用药后发生血清生化检测异常情况,特定指标升高至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称药物性。多种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如抗生素、降血脂类药、抗药、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药、心血管药等。药物性肝损伤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但少数病例可发生肝衰竭。日常用药中,患者在选择非处方药的时候虽不用通过医生开具处方,但最好能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勿过量或过长时间服用。药物性肝损伤一般在停药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严重病例需对症处理,给予保肝治疗。
(责任编辑:黄莉莉 )
文章关键词: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患者在服用牛黄解毒片治疗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中南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叶林峰说,“滴鼻净”具有很强的收缩血管作用,过多使用会损伤鼻黏膜正常结构,使其功能紊乱并出现病理改变,影响到鼻……
自“别让药物伤了肝”栏目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健康之路”播出后,人们对“药肝”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一场无烟的“肝脏保卫战”悄然兴起。“……
磺胺甲f唑(SMX)和甲氧苄啶(TMP)是两种不同的抗生素,可单独使用,亦可联合使用。单独使用时,这些抗生素只能阻止细菌的生长。然而,联……
一些医生提出,一些药片在治病的同时,也让你体重增加!斯坦福医院和诊所,一位治疗肥胖症的外科手术医生约翰莫顿博士称,不同的处方药是通过不同……
相关健康数据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疾病的外科治疗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腹部外科,尤其各种胰腺肿瘤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和综合治疗,以及普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及合理的手...
擅长:肝癌与肝脏移植; 肝门胆管癌、胆管癌等胆道恶性肿瘤;胆道损伤及复杂胆道疾病;各类疝无张力修补。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各种复杂胆道手术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熟练掌握各种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女子每天一勺三七粉,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只因吃的是“土三七”?
我的图书馆
女子每天一勺三七粉,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只因吃的是“土三七”?
长沙的李女士听朋友说吃三七粉,可以活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于是,她就买了三七打成粉,每天吃一两勺,没想到一段时间之后,李女士经常觉得恶心,不想吃饭,脸也开始发黄,她来到湖南中医附一肝病科检查,结果显示,李女士出现了药物性肝损伤。(网络图,仅供参考)吃了三七,为什么会出现肝损伤呢?肝病科张涛副教授介绍说,李女士误服用的是土三七,两者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三七属五加科人参属,无毒,是名贵中药材,但“土三七”为菊科,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从而造成很严重的肝损伤。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张涛副教授表示,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以前也曾称为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害等。药物性肝损伤在我国的年发病率为10~20例 /10万。有报道显示内科住院患者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可达1%。在药物性不良反应中,肝损伤的发生率为10%~15%,仅次于药物引起的皮肤粘膜损害和药物热。目前发现,在已上市的药物中,有1100种以上具有潜在的肝毒性,既可以发生在以前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也可发生在原来就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导致肝损伤的常见药物有哪些?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解热镇痛药类感冒药)、抗生素(如抗结核药)、抗癌药、降脂药等化学药物。在我国,中草药和保健药也是常见原因之一。(网络图,仅供参考)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属排他性诊断。首先要确认存在肝损伤,其次排除其他肝病,再通过因果关系评估来确定肝损伤与可疑药物的相关程度。药物性肝损伤会导致慢性肝炎吗?药物性肝损伤发生6个月后,肝功能仍持续异常,可导致慢性肝脏疾病,表现为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脏血管病变,甚至肝脏肿瘤等。哪些症状要考虑可能出现了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近期曾服用药物,出现了与原有疾病不同的新的症状,例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不适、乏力等症状,特别是出现尿黄、眼黄、皮肤黄染等表现,要高度警惕出现了药物性肝损伤,需要到医院就诊。中药会导致肝损伤吗?中草药在我国使用历史有上千年之久,传统观念认为它们是“纯天然”的,无毒、无副作用,应该是非常安全的。加之许多群众缺少医学知识,轻信所谓的“偏方”、“验方”,甚至无病滥用、超量服用非常普遍,导致中草药成为在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图,仅供参考)何首乌是最常见报导损肝中药,张涛副教授表示,湖南中医附一肝病科通过调查研究从年26年间何首乌制剂所致的药物肝损伤文献报导,发现超过90%用药是无医生指导下进行的,同时80%以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如超常规用量、超服用疗程、加工炮制不当、多种药物合用等等。因此,在使用中药时,一定应遵循中医理论,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选药组方。用药对证、剂量疗程恰当、配伍得当,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副作用,避免发生肝损伤发生。“是药三分毒”,是不是生病的时候应该尽量少吃药?张涛副教授认为,所有处方药物在上市应用之前,都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包括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是不能够上市的,也就说绝大多数处方药物是安全的。而非处方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药物。因此,患者能够自行买到的非处方药物,和医生开具的大多处方药物,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基本上是安全的,不能因为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延误疾病的治疗。(网络图,仅供参考)多种药物服用与单独应用相比,增加了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因此,药物既不能不吃,也不要滥吃。药品说明书上标明 “肝病患者慎用”等说明,这些药物是否安全?药品说明书常常会标出所有的不良反应,包括常见和罕见的,但是发生率一般很低(否则不能上市销售)。因此,这类药物一般是安全的,肝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必要时进行肝功能的监测。保健品和营养品、补品等不是药物,是否比吃药安全?张涛副教授提醒,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保健品和营养品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含有药物成分,例如减肥产品。临床上经常遇到滥用保健品导致肝损伤的病例,因此这些商品尽管不是药品,也不能随便应用,特别是非正规渠道来源的商品。一旦得了药物性肝损伤怎么办?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上及时停用可疑的肝损伤药物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约95%患者可自行改善甚至痊愈。(网络图,仅供参考)轻度肝功能异常者通过休息、口服保肝药物可恢复,重度肝损伤者需住院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肝衰竭的患者,需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治疗,病死率较高。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呢?药物性肝损伤重在预防。首先,要意识到任何药物、中药及至保健品都有肝毒性的风险,需把握适应症,不能滥用;第二,药物包括非处方药,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或遵照医嘱服用;第三,对已报导有肝损伤或说明书警示有肝损伤风险药物,警惕选用,严格限制剂量与疗程,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第四,有慢性肝病基础、过敏体质或老年患者,用药期间要加强肝功能监测;另外,要注意避免促进或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因素,如空腹服药或服药时饮酒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一旦怀疑与所用药物有关,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的药物,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一旦出现肝损伤,吃肝补肝有道理吗?张涛副教授说,民间有“吃啥补啥”说法,许多肝病患者也喜欢食用动物肝脏来补肝,但“吃肝补肝”并不一定有道理。(网络图,仅供参考)肝脏是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种毒素大多要经过肝脏来处理,动物肝脏中有可能暗藏着各种毒素;而肝脏也是重要的“化学加工厂”,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过量食用动物肝脏,往往有害。另外,动物肝脏内铜含量较高,过多的铜在肝及脑组织内积聚,可引起相应的病变。因此,肝病患者应少吃动物肝脏,不要迷信“吃肝补肝”。保肝中药有哪些?常见的保肝单味中药包括五味子、垂盆草、水飞蓟、丹参等等,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肝损伤的治疗。但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治疗肝病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合理组方。具有保肝作用的食品有哪些?一些食品确实对肝病患者有利,如西红柿、猕猴桃、柑橘、大枣等均富含维生素C,有助肝脏解毒,可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梨营养丰富,且能帮助消化,也可作为肝病的辅助治疗。而绿豆也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鸡蛋、豆制品和奶制品富含蛋白质,有助于患者蛋白质的合成,有利于肝脏的修复;酸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毒素排出。(网络图,仅供参考)肝病患者在饮食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首先,饮食应注意定时定量,并注意卫生。有人不吃早餐,这非常不利于胆汁的排出,而晚餐营养过剩往往导致脂肪储存过多,也不利于睡眠。另外,每次进食要适量,避免过饱加重肝脏负担,以八分饱最好;切忌暴饮暴食,避免损伤肝脏和胃肠功能。其次,饮食结构要合理,荤素搭配,动植物蛋白质搭配,多食蔬菜、水果,以保证足够的维生素、纤维素及各种营养素的补充。另外,饮食要清淡,炒菜时少放油,少食生冷、刺激性及油腻食品,并尽量不喝浓茶,戒烟戒酒。第三,饮食以低脂肪、适量糖、蛋白饮食为主,但也要因人而异;不要过多服用保健品或补药,最好能事先征求医生的意见。最后,如病情较重或在肝病活动期,应减少高蛋白质饮食;肝硬化腹水患者应注意限制食盐的摄入。肝病患者是否需要忌口?慢性肝病患者需要忌口,通常情况下,要严格忌酒;忌甘肥厚腻;忌不新鲜或有毒的食物等。但忌口并不等于不让吃,而是要吃的有理、有节制,要根据个人的病情而个体化饮食。如肝硬化腹水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而肝性脑病的患者,应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蛋白质;有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患者应避免刺激性、粗糙的食物,进食不能过快过饱,要以易消化的软食为主,从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附一 张涛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nyiliao。湖南医聊每日提供专业、靠谱、实用、及时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湖南医聊】头条号!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手机版更便捷
一例乱用中药草引起的严重肝损伤
  47岁妇女,盱眙人,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甲状腺一个小结节,由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医院医生未建议进一步治疗,听从传说,在当地一个私人诊所服中草药治疗,至今5月余,最近10来感觉乏力、食欲下降、皮肤黄到我院查肝功能明显异常收住入院,经过检查发现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其他代谢、遗传性肝损伤疾病,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如下:为典型的药物性肝损伤病理图谱,并且有非常严重的肝纤维化,离肝硬化仅一步之遥。经过我们的治疗,现在病人已经康复即将出院。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民众对中草药有很深的感情依赖,并且产生一些并不准确的观念,“中药无副作用”“中医治本”等。然而,权威统计,我国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占比已经达到20%-40%,国内报道较多的与肝损伤相关的中草药有何首乌、土三七,以及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但由于组分复杂,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些成分引起肝损伤。  我国中成药被要求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完成药学、药理、毒理和临床研究,经严格评审合格后方可批准上市。《药典》规定,除药食两用的饮片外,中药饮片均按照处方药进行管理。虽然中成药、中药饮片均须按照《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进行生产和销售,但中药汤剂和膏方作为处方药,医生可以开出不同组合的药方而无需批准。此外,很多属于非处方药的和民间中草药验方应用十分普遍。  目前已知的能够引起肝损伤的常用中药包括:黄药子、菊三七、苍耳子、何首乌、雷公藤、艾叶、望江南、苍术、天花粉、桑寄生、贯众、蒲黄、麻黄、柴胡、番泻叶、蜈蚣、合欢皮、丁香、川楝子、鸦胆子、毛冬青、蓖麻子、黎芦、丹参、罂粟、姜半夏、泽泻、大黄、虎杖、贯众、千里光、防己、土荆芥、肉豆蔻、商陆、常山、大枫子、
朱砂、斑蝥、穿山甲、黄芩、缬草、乌头、白果等。  已知可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有:壮骨关节丸、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复方青黛胶囊 (丸)、克银丸、消银片
(丸)、消核片、白癜风胶囊、白复康冲剂、白蚀丸、六神丸、疳积散、麻杏石甘汤、葛根汤、大黄牡丹皮汤、防风通圣散、湿毒清、血毒丸、追风透骨丸、消咳喘、壮骨伸筋胶囊、骨仙片、增生平、牛黄解毒片、天麻丸、复方丹参注射液、地奥心血康、昆明山海棠片等。  需注意,即使是一些外用中药也可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如鱼胆、鱼藤、海兔、雄黄、薄荷油、生棉子油、桐子及桐油等。  因此,在服用上述中药时,尤其应该谨慎,无法用其他药物替代而必须选择上述中药治疗时,应注意定期到医院随访监测,以期早期发现肝损伤的信号。
│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阅读(7475)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阅读(156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阅读(5215)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播放(24003)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播放(2575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播放(45410)
│淄博市第一医院
阅读(2342)
│湖北省中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北京中医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阅读(1068)
│解放军302医院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50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经营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748号
所有权归属:新疆有来健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沪ICP备号-4 Copyright (C)2018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全文WORD版.docx
文档介绍: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2015年10月一、背景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1-4]。TCM是指在我国中医等传统民族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生产和使用的各种草药和非草药类的中药材、饮片和复方中成药,NM是指应用现代医药理论和技术制备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DILI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之一[1,5],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ALF)甚至死亡[6]。迄今仍缺乏简便、客观、特异的诊断指标和特效治疗手段。美国于2003年创立了DILI协作网络(DILIN),2004年启动了DILIN前瞻性研究(DILIN-PS)[2]。2012年发布了LiverTox网站()[7],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基于有限证据出台了全球首个针对特异质型DILI(IDILI)的临床指南[3]。我国于2014年发布了中国HepaTox网站()[8]。LiverTox和HepaTox网站分别记录了近700种和400余种常见药物的肝损伤信息,为临床医生慎重处方具有潜在肝毒性的药物及评估其风险和收益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有多个非肝病专业学会发布了各自领域的DILI相关专家共识,但相应的证据选择和评估标准欠规范。为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对DILI的认知并开展相关科研工作,避免诊疗实践中的困惑,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力求公正和客观地起草了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固有型DILI(intrinsicDILI,InDILI)和IDILI的防治。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对涉及DILI临床诊治的部分提出了相关建议。随着DILI研究新证据的确认,指南将适时更新。本指南采用GRADE系统对推荐意见的级别(见表1)和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见表2)进行评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不仅考虑到证据的质量,还要权衡干预的利弊与负担、患者偏好和价值观的可变性,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荐措施的公平性与可实施性等。二、流行病学(一)发病率和流行趋势在发达国家,DILI发病率估计介于1//100000或更低[1,9]。2002年法国报道DILI年发病率约为13.9/3年冰岛报道DILI年发病率约为19.1/,10]。我国目前报道的DILI发病率主要来自相关医疗机构的住院或门诊患者[6,11,12],其中急性DILI约占急性肝损伤住院比例的20%[6];由于缺乏面向普通人群的大规模DILI流行病学数据,故尚不清楚DILI在人群中的确切发病率。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临床药物种类繁多,人群不规范用药较为普遍,应用TCM-NM-HP-DS等较为随意,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药物安全性问题和DILI的认知尚不够,因此DILI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6]。又由于各地药物种类、用药习惯(剂量和疗程)、ADR报告制度执行力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及不同人群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等[9],使得DILI的种类和发病率也可能存在地区差异[6,11,12]。(二)引起DILI的药物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和TCM-NM-HP-DS等[3,10]。不同药物可导致相同类型肝损伤,同一种药物也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肝损伤,详细信息参见LiverTox和HepaTox网站。在欧美发达国家,NSAIDs、抗感染药物、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DS)是导致DILI的常见原因。其中,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引起ALF最主要的原因[13,14]。TCM-NM-HP-DS或HDS作为DILI的病因在全球越来越受到重视。2013年冰岛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该国HDS占DILI病因的16%[1],美国DILIN数据显示HDS占DILI病因的20%以上。国内有报道相关药物涉及TCM(23%)、抗感染药(17.6%)、抗肿瘤药(15%)、激素类药(14%)、心血管药物(10%)、NSAIDs(8.7%)、免疫抑制剂(4.7%)、镇静和神经精神药物(2.6%)等[6]。国内报道较多的与肝损伤相关的TCM-NM-HP-DS有何首乌、土三七,以及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但由于组分复杂,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些成分引起肝损伤[3]。我国中成药被要求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完成药学、药理、毒理和临床研究,经严格评审合格后方可批准上市。《药典》规定,除药食两用的饮片外,中药饮片均按照处方药进行管理。虽然中成药、中药饮片均须按照《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进行生产和销售,但中药汤剂和膏方作为处方药,医生可以开出不同组合的TCM-NM而无需批准。此外,很多属于非处方药的TCM-NM和民间TCM验方应用十分普遍,且HP-DS更是易于购得。在美国,绝大多数HDS未按照药品标准研发,无需临床前和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验证,也无需通过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即可上市[7]。以上因素均增加了滥用TCM-NM-HP-DS或HDS引起DILI的风险。因此,欧盟已要求HDS应严格按照《欧盟传统草药产品指令》注册后方可上市。(三)危险因素1.宿主因素包括遗传学因素和非遗传学因素。遗传学因素主要是指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等的基因多态性与DILI相关[3]。不同种族的患者对DILI的易感性可能存在差异[15]。非遗传学风险因素众多(如下),但尚未发现其中任何一种是所有DILI的主要风险因素。(1)年龄:高龄可能是DILI的重要易感因素[16]。但冰岛前瞻性研究提示,高龄患者的处方量增加可能是其DILI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个因素[17]。(2)性别:女性可能对某些药物,如米诺环素、***多巴等表现出更高的易感性,且易于呈现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特点[18]。TCM-NM-HP-DS[19]引起的肝损伤在女性中也更多见。(3)妊娠:妊娠期DILI常见可疑药物有***多巴、肼苯达嗪、抗生素、丙基硫氧嘧啶(PTU)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等。PTU可致孕妇暴发性肝炎,病死率高[20],FDA已给予黑框警示。(4)基础疾病: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更易发生DILI的证据有限。但一旦发生,出现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更高[21]。有研究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增加ART或抗结核药发生DILI的风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某些DILI的易感因素,也是影响HIV感染者DILI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22,23]。自身免疫性肝病也可能增加患者对DILI的易感性,特别是使慢性DILI的发生风险增加[24]。尚不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0 KB
下载次数: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病人本人没在,别人可以帮他向医生开处方药
匿名用户&&&&
| &&&&浏览6434次 &&&&| &&&&提问时间: 09:28:26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病人本人没在,别人可以帮他向医生开处方药,买药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病人本人没在,别人可以帮他向医生开处方药,买药吗?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指导意见:
你好,一般不建议这样,病人的情况主诉自己最清楚,别人可能对病情不完全了解,造成误诊,影响最后的治疗,建议病人还是要到场。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物性肝损伤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