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有伸舌头的孩子坏毛病屡教不改,可以吃药治疗吗

向您推荐: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五个月宝宝爱吐舌头怎么回事呢?经常舌头伸出来舔舔嘴唇,坏习惯哪里学来。
共有2个答案
宝宝年龄:6岁以上
所有回答:9279
最佳回答:3412
采纳率: 36.77%
小宝宝都是这样子的,吐舌头是属于正常的,平时可以给宝宝听听音乐的,有助于宝宝的发育的,买些小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了。
02-11 10:09
小宝宝都是这样子的,吐舌头是属于正常的,平时可以给宝宝听听音乐的,有助于宝宝的发育的,买些小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了。
乐乐妈咪-宝贝
宝宝年龄:宝宝4岁半
所有回答:201820
最佳回答:71442
采纳率: 35.40%
乐乐妈咪-宝贝
一般是宝宝再玩吧,不用担心的,没有什么不舒服就好了啊。
01-26 17:37
一般是宝宝再玩吧,不用担心的,没有什么不舒服就好了啊。
凡尘只是虚幻12 5人回答
成周 2人回答
summer0609 4人回答
最了解自己的我 2人回答
T-bag、 3人回答
yellow星星 3人回答
小小梦3 2人回答
亲爱的宝妈,验证码是为遏制小广告横行,如果您的账号属于误判,请点击~
客户端下载当前位置: >>
孩子的成长优劣取决于父母的习惯
第 1 章“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 ──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 子 1、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的一幕戏剧 晚上,妈妈觉得自己的头越来越沉,经过辛苦的一天,她实在太累了。但此 时还有一件更辛苦的事情等着她做:得让 4 岁的崎崎赶快洗澡睡觉。但每一次, 这件事都不那么顺利。 这不,今天,崎崎正坐在地板上玩着他的玩具,他一点都不想去睡觉。妈妈看了看表说: “崎崎,快 9 点了(妈妈习惯性地多说了 30 分钟),你该洗澡睡觉了。 ” “不嘛!我不想睡觉!我还要玩。 ”崎崎嘟囔了一句,头也没抬,继续玩。 此时,他俩都清楚,按照惯例,这件事并不需要立刻响应。妈妈没有迫使崎崎立 刻行动的意思,她只是希望开始这个过程。而崎崎知道,每次让他上床都得花去 他烦恼的妈妈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大约过了 10 分钟,妈妈又开口了: “崎崎,越来越晚了,你明天还要上幼儿 园,快把玩具收拾好,洗澡去! ”但她仍然没有指望崎崎服从命令,并且崎崎也 知道这一点,妈妈的真实意思是: “我们的时间又少了一些,崎崎。 ” 崎崎拖拖拉拉地四处晃悠, 随意地收拾着一两个玩具盒子以示听到了妈妈的 话,然后,他又坐下来玩上几分钟。 又过去了大约 10 分钟,妈妈再一次发出命令,这回她有些愤怒,威胁道: “你怎么还在玩?我警告你,再不收拾好,赶快去洗澡,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 崎崎懂得,这次是真正的命令,他必须尽快收拾好玩具。 他这样做了,然后磨磨蹭蹭地走向洗澡间。通常,这时候,如果母亲很快地 走过来催促他,他就会马上开始洗澡。但是,如果妈妈忽然因为什么事转移了注 意力,比如电话铃声奇迹般地响起来,崎崎就又可以捡到几分钟的自由了。 在紧张、辛苦、匆匆忙忙的一天之后,这样的情节就像一幕戏剧,会在成千 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 你是不是觉得, 妈妈和崎崎都像是老练的演员, 他们已经纯熟于戏剧的情节, 并且认真忠实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事情正是如此,整个场景像是事先安排好 的、计算机程序化般的、按照剧本上演的。事实上,每一天,每当妈妈想让崎崎 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时, 都要经过这些从假生气逐渐升级到真生气的步骤,以平 静开始、以沉着的脸色相威胁结束。崎崎已经很明白,在妈妈达到爆发点之前, 他都用不着行动。 难道这样的游戏不够愚蠢吗?妈妈的力量只有那些空洞的威胁, 她不仅令自 己一直处于烦恼的状态, 并且还破坏了和孩子之间的积极关系。除非自己最终达 到了真正的愤怒状态,她永远也别指望能让孩子立即响应。 2、 父母的指令不明确,导致孩子对规则的蔑视。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应该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比如,定点 喂奶,定点睡觉。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规则, 他们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如果父母不能坚持原则,那就不能怪孩子破 坏规则。 早期的亲子互动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孩子通过父母的行为反馈来 认识或矫正自己的行为。 一个母亲常常抱怨她 8 个月大的儿子不好好睡觉,儿子 几乎每晚半夜起来,一定要妈妈陪他玩,有时要玩一个多小时才肯再去睡。这位 母亲被搞得精疲力竭,工作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位母亲无奈地说:我一遍 一遍地说,乔,现在该睡了。可他就是不听。是呀,妈妈一遍一遍地说,但结果 呢,她还在继续陪孩子玩,不是吗?这样的行为无疑给了孩子一个讯息:原则? 啊,那是虚无的东西,和我无关,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成人只看到表面现象:孩子抗拒父母权威、破坏规则。但这是父母自 己造成的恶果。是父母的行为教会孩子,不服从父母的命令,并没有什么不良后 果,于是他们就不再服从这些命令了。 谨记 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讲原则的父母。所谓讲原则就是一旦立了规矩,就必须执行。规矩是客观的条条框框,不是 父母情绪的好与坏。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 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父母需要不时地提醒以帮助孩子记住。 但是, 提醒只是提醒, 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 是不行。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 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也就不需要父 母的催促和监督了。 妈妈对蒙蒙说过, “早上的时间非常紧张,你必须要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饭, 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准时上班,你才能准时到幼儿园。如果你不按时起床,我 会认为你是放弃你的早餐,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 ” 有一天,蒙蒙起床太晚,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时,发现妈妈 早已收拾好了桌子,也把他的早餐收走了。 蒙蒙看着妈妈,想发脾气, “妈妈,我饿了。 ” “对不起,蒙蒙,我也想把牛奶和面包留在桌子上,但是,我们有约在先, 我不能随意破坏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坏它。你饿了却吃不到面包,这只能怪你自 己。 ” 早餐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应该知道, 规矩就是规矩, 双方约定好的, 是必须遵守的。 美国有个公益广告,告诉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烟或接触毒品。 广告中,一位母亲告诫儿子:你现在该做作业了,不能看电视!同时她拿走 了遥控器;你现在不能玩电子游戏!同时她关掉了游戏机,等等一连串的类似场 景。每一次,母亲都严格地维护了规则。最后,当这个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 人给他一根烟时,他坚决地摇头:不!我不喜欢抽烟。这时画外音响起:说一不 二,孩子会听从。 这则广告告诉家长,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规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谨记 当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从却被孩子置之不理时,你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很多方法都可以获得想要的反应,其中一类是“否定性强化” ,而另一类则 是给孩子们一些奖励或叫“积极强化” 。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酌情而 定。 父母必须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 西。 絮叨的讨论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 甚至一点作用也没有。 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 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 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妈妈抱怨道: “瑞克十分在 乎他的爸爸,但是一点儿也不理会我的话。 ”其实瑞克并不傻!不难想象,瑞克 的爸爸肯定是个讲原则的人。 3、着孩子吼叫或斥骂会变成一种习惯,但这是一种毫无作用的习惯! 朋友,你曾经对孩子叫喊过“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吗?一 些父母习惯 于指望怒火而不是行为来发挥作用。这非但让你精疲力竭,并且难以奏效。 靠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靠叫喊也无法“驾驶”孩子。更重要的是,威胁和斥骂 会破坏亲子关系。孩子被父母渐渐引导到了对立的方面,每一次对立,都使父母 的神经以及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更严重的后果是,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 心情糟糕时(比如由于工作不顺利或夫妻闹别扭等),往往会情绪失控,突破常规 的状态,对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时,冲突陡然升级,家庭的平静就轻易 地被一件生活琐事彻底击破。 让我们再回到崎崎睡觉的那个场景。你说,崎崎每天扮演这样的角色,他会 觉得幸福吗?絮叨的命令和空洞的威胁天天在他耳边回荡: “为什么你不能改掉 这些毛病呢,崎崎?”“我该拿你怎么办呢,儿子?”“如果有一次,哪怕只有 、 、 一次,你能主动去洗澡睡觉该多好啊。 ”?? 崎崎忍受着这种唠叨,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幸运”的是,他有了一种能力,可以只听自己想听的,让其他的话 语统统“过耳不闻” ,这就像生活在铁路旁边的人甚至听不到火车隆隆驶过的声 音,崎崎学会了忽略他周围毫无意义的声音。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做呢?现在,让我们对那部“老戏”的情节提一点 修改的建议。 一开始, 妈妈应该预先警告崎崎, 他还有 5 分钟玩的时间。 其实, 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没有谁会喜欢自己的行为突然被强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 虑利用一台闹钟或是计时器什么的来帮助你。 当 5 分钟过去以后闹钟响起时,妈妈应该平和地告诉崎崎去洗澡。如果他不 立刻行动,父母就应该有所行动。这些行动可以是一些奖励,或是一些轻微的痛 苦。轻微的痛苦是一种“否定性”信号,同样可以给孩子很好的激励。如果你实 在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轻微的痛苦” ,我建议你试一试:有一块肌肉,紧贴在 脖子后部的下面(解剖学中把它称为不规则的四边形肌肉)。当它受到挤压时,大 脑就会隐约意识到: “这是危险,必须避免。 ”当然,疼痛只是暂时的,不会引起 任何伤害,但对父母来讲,当孩子抗拒服从口头的命令时,这却是一种颇为实用 并且效果明显的手段。 如果崎崎知道,当他继续拖延,那么这个“否定性”信号或其他一些轻微的 痛苦就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时,他将逐渐学会在这种结果到来之前赶快行动。 这种限时措施相当有效。父母不要给孩子模糊的指令,比如:贝贝,待会儿 我们要出门,你只能再玩一会儿。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不会知道 “待会儿”是多久。当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我们该走了。孩子会觉得很不公平。 他觉得离“待会儿”还早呢。如果妈妈说:我们 10 分钟以后要走,给你 10 分钟 时间收拾东西。然后定好闹钟,等闹钟响了,告诉孩子:10 分钟到了,我们该 走了。逐渐地,孩子对时间慢慢有了概念,他可能知道,10 分钟,等于玩具火 车跑两趟。等火车跑了两趟之后,孩子心理已经做好要走的准备了。这时妈妈叫 他,他觉得很理所当然。这样就会达到“父母省心,孩子高兴”的目的。 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老话对父母和孩子都将受益无穷 尊重必须是双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们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们。父母 应该友善地对待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蔑视他们,或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惩 罚时,通常应该避开好奇的目光和幸灾乐祸的旁观者。孩子们不应该受到嘲笑, 如果这使他们感到不舒服的话。第 2 章“我就是不吃! ” ──如何处理孩子的对抗 1、餐桌是家庭中一个潜在的战场 晚餐时,3 岁的卢克就是不吃那些青豆,爸爸则下定决心非要他把那些湿漉 漉的小东西吃下去。 这是拥有强大权力的父母与意志顽强的孩子之间的典型冲 突,双方谁也不愿后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训斥、威胁、哄骗和不厌其烦地劝说,父亲仍然没能达到目的。眼泪汪汪的卢克紧闭双唇坐在那里,一小勺青豆 还在看着他。 最后,靠着更严厉的威胁,那位爸爸终于设法把一口豆子塞进了孩子嘴里。 但是,卢克根本就不肯把它们咽下去。直到临睡时,妈妈除了把孩子放到床上, 让那些青豆仍留在他嘴里之外别无选择。 爸爸妈妈都很困惑,卢克怎么会那么 倔强? 第二天早晨,妈妈在卢克的床底下发现了一小堆糊状的豆子。 在这场冲突中,很明显,卢克赢了一分,而他的父母却是零分。我们不得不 承认, 一个 30 斤重的幼儿就这样打败了一个 150 斤重的成人。 餐桌是家庭中一个潜在的战场。在该吃什么这个问题上,父母很容易遇到孩子的挑战。你能 设法取胜吗? 当然, 并不是每一个小孩都像卢克这么倔。但是确实有许多孩子都会在吃饭 问题上和父母较量一番,这是他们很喜欢玩的一场游戏。 一个倔强的小孩就像一位优秀的将军, 他会聪明地发现一些有利地形以阻击 “敌人” 。在两代人经常发生冲突的方方面面――吃饭、睡觉、梳头、穿衣、作 业等等, 只有吃饭时所有的优势都在孩子一边,而且每天他们都有 3 次赢得对抗 的机会! 即使很小的孩子也能很容易地紧闭自己的小嘴。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强迫孩 子吃他不想吃的东西吗?只要和任何一位有经验的父母或祖父母聊一聊, 他们都 会告诉你这实在很难。 糟糕的是这些冲突还有相反的一面,如果你禁止他们吃不 该吃的东西, 孩子们反倒吃得很欢。 比如, 很多父母都不想让孩子吃太多的甜点, “好,安妮,就两块饼干,今天你不能再吃了。 ”而孩子却往往惦记着更多的饼 干,他们会用可爱的声音和父母讨价还价, “妈妈,今天再吃一块,这是最后一 块! ”父母要是一心软,得,孩子就又赢了一分。 2、对于孩子的“故意挑衅” ,父母应该严厉回击 对付不吃或吃得很少的孩子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美味佳肴放在他的面前,如 果他声称不饿,那么立即把盘子收起来放进冰箱,让他高高兴兴地走人。放心, 孩子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回到餐桌旁。他的肚子会告诉他: “快让我吃东西吧! ” 发生这种情况时,绝不要给他提供什么甜点、小吃或糖果类的食物,只需把 先前的食物重新拿出来,热一热让他吃。如果他还是反对,那么再让他到外面去 玩吧。1―2 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过后,继续这套步骤,直到食物――所有的 食物开始看起来和闻起来都美味无比。从那时开始,餐桌上的战斗将成为历史。 “饿他一天,他就会吃的! ”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这个赢得“餐桌上的战 斗”的简单法则。但是,只有少数父母能够在疼爱和规矩之间找到一个可接受的 平衡点。更少的父母能真正意识到,很多时候,引起每天 3 次令人头痛的餐桌战 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弱,而是孩子的主观“挑衅” 。 谨记 对于孩子的“故意挑衅” ,父母应该严厉回击,直到取得胜利。即使是在餐桌上! 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让孩子学会尊 重他的父母是很必要的――这绝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心, 而是因为孩子与父 母的关系会为日后他对所有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幼年时对父母权威的看法, 会演变为成年后他对长辈、 老师、领导以及其他一起生活或工作的人们的看法的 基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拥有的最初、最重要的社会影响,孩子在这种关 系中经历的瑕疵和困惑将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出现。 要让孩子懂得尊敬父母, 还有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希望孩子长 到 10 岁时能够接受你的价值观,那么就必须在他更小的时候赢得他的尊敬。如 果一个孩子在 15 岁以前成功否定了父母的权威,当着他们的面嘲笑和坚决反对 他们的权威,那么他就会形成对他们的天然蔑视。 “爸爸和妈妈真是又老又笨!我可以随意摆布他们。当然,我知道他们很爱 我,但是,我真的认为他们很怕我。 ”一个孩子可能不会说出这些话,至少不会 当着父母的面表达这些意思。 但每次当他以机智胜过长辈,并在公然的反抗和争 吵中获胜时, 他都会想到这些。 以后, 他可能会以更加明确的行为表达他的无礼。 并且, 如果他认为父母不值得他尊敬的话,他就可能进而反对他们的原则和信仰 中的任何东西。 在冲突中, 严厉回击孩子的故意挑衅是父母维护自己权威的一个方面。严格 意义上来说,父母的权威并不是通过父母在对抗时的胜利树立起来的,相反,父 母的权威是在平时父母和孩子的交往中一点一滴地树立起来的。 在平时与孩子的 互动中,父母要明确表明自己的原则,如果孩子违背某些原则,一定要和他们沟 通,为什么这些原则不可违背。父母要有耐心,出了问题要和他们讨论,让孩子 学会从其他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物。他们也许有他们自以为正确的道理,但从其他 的角度看,他们的理由或后果却是有害的。通过反复的讨论,不仅有助于父母的 权威地位的树立, 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不只是父母的 “应声虫” 。 有权威的父母, 孩子对他们既尊重又亲近,他们对父母的建议不会抱有置之 不理的态度。这样的父母,通常不会受到孩子的故意挑衅。但是,比如说,如果 孩子实在挑食,而父母又不采取迂回战术,一场冲突恐怕也在所难免。聪明的父 母,不应该仅仅在冲突中取胜,更应该事先预见到冲突,避免冲突。 琪琪 5 岁,她的弟弟 2 岁,他们对菜花深恶痛绝。父母知道,与其每次费尽 口舌,不如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于是他们在餐桌上经常讲故事, “呀,今天琪 琪采了几个蘑菇?几个大的?几个小的?弟弟愿意当小灰兔还是小黑兔?你们 比比谁采的蘑菇多?小兔子应该吃蘑菇才会变成大兔子。 ”父母让姐弟俩当兔子 采蘑菇,而菜花就是他们的蘑菇。这个方法奏效啦。两个孩子似乎忘了他们原来 与菜花的深仇大恨,非常乐意吃菜花。爸爸还做了个小不倒翁,不倒翁摇到那个 碟子旁边,孩子们就要吃那个菜。游戏改变了餐桌上剑拔弩张的气氛,孩子们高 高兴兴,再也不挑食了。 有些父母认为吃饭就要像吃饭,但是在刚才的例子里,我们发现游戏并没有 分散孩子吃饭的精力,相反,游戏密切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而且父母避免了潜 在的冲突,赢得了胜利。 3、如何区分“故意挑衅”与“失手” 在严厉回击之前, 父母首先必须清楚,孩子做出的某种令人不快的行为是否 真是对他们的权威地位、对他们作为父母的领导地位的直接“挑衅” 。 美国有个医药发明家, 小时候很喜欢喝牛奶。 有一次, 他决定自己去拿牛奶。 可是,当他打开冰箱,用右手去拿大罐牛奶时,却没有拿稳,手一松,整罐牛奶 打翻在地上。当时,这个小孩子吓呆了,缩在墙角。因为牛奶淌满整个厨房的地 面,他想妈妈一定会惩罚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妈妈走过来看到了一地的牛 奶,却说: “哇,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牛奶海洋,好漂亮! ”孩子听妈妈这 么一说,顿时就不害怕了。接着,妈妈又说: “你好厉害哦,妈咪长这么大,都 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牛奶海洋。 你愿不愿意和妈妈一起把牛奶打扫干净?” 后来, 妈妈拿着拖把、扫帚,和孩子一起把厨房打扫了一遍,整个厨房反而因此变得干 净无比。这时,妈妈又把儿子先前打翻的大牛奶罐,装满了水,放进冰箱,然后 再教他,怎么拿才不会把罐子打翻?――必须用双手一起拿,罐子才不会松掉, 才不会打翻在地上。 这个孩子把事情做砸了, 结果虽然令人不快, 但却根本不是那种 “故意挑衅” 行为。孩子打翻了牛奶罐并非出于“故意对抗” ,所以他绝对不应受到父母严厉 的回击。 因为孩子“失手”而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孩子不应该受到责罚,这是父 母必须懂得的道理。 但是现实生活中, 许多父母做得不如这位母亲做得好。一些在工作中已经精 疲力竭,回家后又要做饭洗碗、照料家庭的父母,看到一地的牛奶,很可能会怒 气冲天,大声斥责: “你怎么那么笨,连牛奶都不会拿?”如果孩子嘟着嘴,有 所不满,一个巴掌很可能就会落到他的头上。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经常喜欢自己 打开冰箱拿饮料喝?如果有一天,他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溢流满地,你会如何 处理呢? 教育孩子真是一个同时考验父母爱心和理性思维的难题。孩子因无知、好奇 而做出的“善意”举动,即使造成了父母难以接受的“恶果” ,父母也应理智地 承担。相反,对那些即使没有引起任何恶果的“故意挑衅”行为,也应立即给予 回击,这个时候不是可以表示爱心的时候。 你在地上画了一条线,孩子故意用 他瘦瘦的小脚趾粗野地伸过那条线。 谁会赢得胜利呢?谁最有勇气呢?在这里谁 掌握权力?如果你不能明确无误地对任性的孩子回答这些问题, 他们就会经常突 然挑起其他“战斗” ,故意一遍又一遍提出这些问题。如果父母在孩子挑衅的时 候不能掌握局势, 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他们就为自己和孩子都埋下了可能伤心 一生的种子。 4、不要担心严厉回击会伤害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谨记 不要担心严厉回击会伤害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比父 母在受到挑衅后取得胜利能使父母和孩子靠得更近。 如果惩罚是孩子“自找的” ,并且,他完全明白他是“罪有应得”的话,孩子 在最初的泪水消失之后往往会表现出对父母的爱。 莎莉曾经遇到女儿丹尼尔的一次公然反抗。 那时丹尼尔还是一个仅满 15 个月的“跟屁虫” 。莎莉想把壁炉点燃,她必须 到车库后面去找一些柴火。 天正在下雨, 所以她告诉光着脚的丹尼尔在门口等着。 丹尼尔很早就学会了说话,她能听懂这个命令的意思。但是,她突然跳起来要穿 过湿湿的院子。莎莉抓住了她,把她拉回来,严厉地重复了一遍那个命令。但是 莎莉一转身,丹尼尔又立即跳了出去。这是一种明显的反抗行为。于是,在事情 第 3 次重复的时候,莎莉用一根小棍子敲了丹尼尔的小腿。 在丹尼尔的泪水干了之后,她走到火炉旁的莎莉身边,伸出胳膊说: “我爱 妈妈。 ”莎莉温柔地用胳膊拥抱住她,在这个充满爱的时刻,莎莉轻柔地告诉了 丹尼尔服从妈妈的重要性。 父母应该把“严厉回击”和“粗暴对待”区分开来。严厉回击并不是要父母 粗暴地对待孩子。 严厉回击是指父母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比如莎莉, 她如果不坚决回击丹尼尔的挑衅,在 15 个月大的孩子眼里,她以后不管说什么, 孩子多半会不听,因为她记住了可以和母亲讨价还价;而且,莎莉在回击之后如 果不表明她对孩子的爱, 年幼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母亲很无情。幼年的隔阂极有可 能影响一生的亲子关系。在这个事件中,莎莉做的非常出色!她让孩子明白,父 母拒绝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如此惩罚之后,父母的温暖抚慰对于让 孩子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谨记 尊重仅仅作为单方面的行为是难以真正持久的。 尊重必须是双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们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们。 父母应该友善地对待孩子的自尊, 永远不要蔑视他们, 或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 惩罚时, 通常应该避开好奇的目光和幸灾乐祸的旁观者。 孩子们不应该受到嘲笑, 如果这使他们感到不舒服的话。他们强烈的感情和要求,即使是幼稚的,也应该 给予诚恳的评价。让他们感到父母是“真正关心我”的人。一个在批评孩子时满 口嘲讽和伤害性话语的父母, 别指望反过来受到孩子真正的尊重。他们的孩子可 能非常害怕他们, 所以藏起了对他们的轻视,但是报复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反复出 现。 尊重孩子,首先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 考能力。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家长,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替孩子安 排一切。谁都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每当处理问题的时候,家长往往 忘了这回事,把自己的视角当成孩子的视角。欧美文化重视个性。婴儿从小就自 己一个人睡;不管孩子有多小,多数家长会解释自己的原则和行为;对于领养来 的孩子,他们会和他们讨论领养和亲生的孩子有什么区别;父母离异,也会对孩 子有交待,不会让孩子觉得他们是局外人,等等。电影《似是故人来》里面有个 场景:父亲要出远门,临行前对 5 岁的男孩说:孩子,你在家要照顾好妈妈,你 是家里的男子汉。 如果在中国的电影里, 恐怕同样的场景, 父亲会说: 在家要乖, 听妈妈的话。这就是文化差异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表现。 从小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才会去尊重他/她。最实用的做法是: 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对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 并和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进行探 讨。父母不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倾听和探讨会促使双方达到互相理解,最终达 到互相尊重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主见。父母自己 缺乏主见是教育孩子的一大禁忌。最简单的做法是:你要经常解释你的行为,你 为什么要责骂他,或者你为什么要表扬他,把你的是非观传递给孩子,并且确保 你的行为符合你的是非观。 第 3 章我哭,我哭,我大哭! ──应用“强化定律”矫正孩子的行为 1、母亲常常在无意识中强化了孩子的哭闹行为 凯伦 3 岁时,会说很多话了,而且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高峰时期, 她整天都在咿咿呀呀地发现和熟悉语音。她的母亲忙着做家务,大部分时间都不 去注意她在说什么。 只有当凯伦非常不安地尖叫、大喊或者用非常令人心烦的声 音说话时,母亲才会去关心发生了什么问题,察看她有什么需要。这样的母亲─ 孩子互动行为发生了几次以后, 凯伦就学会了用尖叫或不正常的声音去吸引母亲 的注意。 也许她的母亲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 一个爱哭闹的孩子。 她也许还会跟别的母亲抱怨凯伦的这种行为,殊不知正是她 自己的行为造成了这种局面。 俄国动物学家巴甫洛夫曾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 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因为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 无关, 是无关刺激。 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 这样结合多次之后, 铃声就成为进食的信号了。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也就是条件刺激)。所 以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这种反射就是典型的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 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另一种条件反射叫操作性(工具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把一只饿鼠放入实验箱内,当它偶然踩在杠杆上时,立刻有食物滚下来。喂食就 是强化,经多次重复,强化了老鼠踩杠杆这一动作。强化在反射形成和消退过程 中有着重要作用。 斯金纳认为: 如果人们在无意中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得到了奖赏, 人们以后就会多做出这类行为; 如果人们无意中做出的某种行为导致了惩罚,则 以后会回避这种行为,会尽可能少做这种行为。 我们再看凯伦的例子。 为什么凯伦在有需要的时候不肯用正常的口气和声音 来说话?为什么她会变成一个爱哭闹的孩子?正是因为她的母亲强化了她的哭 闹行为! 当凯伦发现每次她哭闹尖叫的时候都会引起母亲的注意,她的哭闹行为 自然而然被强化了。但是父母也别着急,我们既然能强化孩子的行为,也能消除 某些不良行为。 谨记 为了消除孩子身上某些不合理的行为, 父母必须了解并且避免对这些行为的关键性强化,同时实施逆转性强化。 人生第一个条件反射的形成可能是婴儿的哭声和父母对哭声的反应之间的 联系。 啼哭是婴儿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哭声, 父母可以知道他们饿了、 累了、感到不适、或是尿布湿了,从而满足他们的需要。正常的哭声是婴儿生存 的条件,我们不能也不想消除它。但是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合适的强化,把他们的 眼泪减少到恰当的程度, 使他们不再过分注重某些细节。 如果每次只要婴儿一哭, 父母就马上抱起他们或是摇动摇篮, 他们就会很快注意到眼泪和父母注意力之间 的联系。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对婴儿的哭声区别处理,他们就会逐渐认识到什么时 候该哭,什么时候哭也没有用。 再看凯伦的母亲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她的呜呜咽咽。为了消除凯伦的啼哭, 可以进行逆转强化。开始时,妈妈可以说: “凯伦,你这样呜呜地哭,我可听不 懂你的话。我的耳朵很好玩,它们就是听不懂呜呜啊啊的哭。不过你要是好好地 跟妈妈说话,妈妈一定能听懂。我们来试试好好说话好不好?”每一次当孩子不 好好说话,哭着耍无赖的时候,妈妈就应该对这些呜咽声充耳不闻;另一方面, 对孩子用正常声音表达的要求应该立即给予关注。不仅要行动上给予关注,而且 语言上要给予奖励,比如:你瞧,你这样好好说话,妈妈每次都听得懂,妈妈喜 欢你这样好好说话。我知道你是个乖孩子! 消除强化和逆转强化相结合,一定可以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父母要注意 两件事情。 一、 你要学会坚持。 不要觉得孩子哭得有多可怜而心软。 或者你觉得: 哎呀,就这一次。不行!一旦你没有坚持住,这场战争你必输无疑。二、随时用 语言解释你的行为。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从小开始,坚持跟孩子解释你的行 为。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孩子会比较讲道理,而且听得进去道理。当你需要制止 孩子的某些行为时,你就不需要怒吼了。 2、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最终将会消失 动物界提供了许多关于这类“消失”的有趣例子。 有一类梭子鱼特别爱吃鲤科小鱼。 如果把这些梭子鱼和它的小猎物们一起放 到水槽里,水槽里很快就只剩下梭子鱼了。然而,当我们在水槽里放进一块玻璃 板,把梭子鱼和鲤科小鱼隔开,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梭子鱼看不见玻璃,每次当 它追逐自己美餐的时候,都会结结实实地撞到玻璃板上。开始时,梭子鱼会一次 又一次游向玻璃,撞得晕天昏地。显然,梭子鱼的猎食行为没有得到强化,因此 它慢慢地消失了。 最后,梭子鱼终于懂得了这些小鱼是可望不可及的,于是,它改变了自己的 行为。这时,再把玻璃板从水槽里拿走,结果却变成:这些鲤科小鱼居然可以十 分安全地绕着它们的天敌游来游去。梭子鱼再也不想去吃掉它们,因为它懂得了 它所懂得的道理: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令人吃惊的是,最后,这些大型的梭子 鱼竟然饿死了,而它所喜爱的食物还时不时地游过它的嘴边。 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适当运用强化/消失定律来 做这项工作,事情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马克的父母对教训孩子并不陌生, 他们对自己的小叛逆者用尽了各种各样的 方法。他们打他、罚他站墙角、赶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呵斥他,但这些都不起 多大作用。小马克的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后来,有一天晚上,马克的父母都在客厅看报纸,他们说了些什么话惹怒了 他们的儿子,马克便倒在地上雷霆大发。他尖叫,用头撞地,挥手踢脚。这次, 父母亲都被彻底激怒了,但却一时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便置之不理。他们一声不 吭地继续读他们的报纸。 这恰恰是这个小叛逆最不期望的情形。他站了起来,看着他的父母亲,又倒 下去把先前的好戏上演了第二遍。 他的父母亲再一次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这一次, 他们心照不宣地看着对方,然后惊讶地打量着马克。 马克突然又倒在地上上演了第三遍。马克的父母亲继续不理睬他。最后,马 克的反应是什么呢?他觉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实在太傻了。从此,他不再朝别人 乱发脾气了。 马克的乱发脾气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自然消失了。 如果你的运气不好, 或者你的孩子本身是个脾气急躁的小孩,强化或逆转强 化有可能不会一次奏效。 希望父母不要认为脾气急躁的孩子是不乖的孩子,你要 认为他们是不同于其他性格安静的小孩,对他们的训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需 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父母要贵在坚持,要坚定立场,不要和孩子讨价还价,最终 孩子的不良行为是能够被矫正的。 3、利用强化定律,孩子也能轻易控制父母 强化/消失定律不仅仅是孩子和动物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成人也在 按照自己得到的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有时候,孩子们也会 本能地通过强化某些行为或是消除另外一些行为来训练他们的父母, 而不是他们 的父母训练孩子。 当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到一些令人激动的地方时,比如迪斯尼乐园,小孩 子常常会表现出令父母非常满意的行为:他们很乖、很配合、也很好商量――这 是一种不自觉的企图, 其目的正在于强化或奖励父母的行为。在一些极端的例子 中, 我们会看到小孩子们居然能够熟练地操纵他们的父母,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 东西或是令父母做出自己最希望的行为。 当一位母亲教训她 5 岁的女儿时,只听见女儿说: “你不再爱我了。 ” 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他们的父母渴望表达爱。因此,他们利用了这个微妙的 问题来消除父母的惩罚行为。这样做的孩子通常能够取得成功。 强化/消失定律最为关键的地方是:父母一定要意识到他们的不当行为可能 对强化具有反面的作用,确保自己在孩子的学习环境中处于控制地位。 比如,孩子以“你不爱我”的理由企图逃避惩罚,你应该比孩子更清醒地认 识到, 你爱你的孩子, 惩罚他/她并不意味着你不爱他/她。 当孩子以 “你不爱我” 来顶嘴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她:我在任何时候都爱你。但是我必须告诉你, 你做的这件事让我觉得很失望。你做错了事情不要紧,只要肯改。你要明白,不 管你做多少错事,你都是爸爸、妈妈的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你不用 担心他们会搞不清爱他们和对某件特定事情不满的关系。 强化/消失定律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请让我们再仔细回顾一下,我们是否经 常在不经意中对孩子强化了我们不期望的行为却弱化了我们重视的行为。 史密斯夫妇想要好好庆祝他们的结婚 10 周年纪念日,他们打算单独外出就 餐。当他们正准备外出的时候,他们 3 岁大的孩子开始为留在家里哭哭啼啼。史 密斯先生对强化原则一知半解。因此,为了让孩子停止啼哭,史密斯先生就给了 他一包口香糖。不幸的是,史密斯先生的举动恰恰没能强化孩子的安静,却奖励 了他的眼泪。 如果下一次他和史密斯夫人再要外出时,这次的奖励将使孩子更加 喜欢哭泣了。 一个小小的替换有可能完全改变这种情况。 史密斯先生应该在孩子还没有开 始落泪时就给他一包口香糖,鼓励他与父母合作。 4、父母的言行一致是正确使用强化的关键 有些时候, 父母的举动(奖励或惩罚的行为)会让孩子迷惑不解,这就完全失 去了强化的作用。 著名的卡尔?威特牧师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把有些先天智障 的儿子小卡尔?威特, 培养成了一个著名的天才。卡尔?威特牧师留给了后人许多 很有价值的家教理念。关于父母如何奖惩一致、有效利用强化定律来教育孩子, 他在名著《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次经历: 在一次散步中,我发现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在散步的过程中, 邻居史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被弄脏了,她立刻生气起 来, 开始冲着女儿大声责骂。 看见女儿大哭以后, 她又马上给了女儿一小块点心。 我问史密斯太太: “您为什么要责骂女儿呢?” “她总是这样经常弄脏自己的裙子。 ”史密斯太太这样回答。 “可是, 您为什么又给了她一块点心呢?是为了表扬她的行为还是为了给她 受责骂的补偿?” 史密斯太太哑口无言,她不知该如何回答我。 这时, 她的小女儿也已经被弄得糊里糊涂,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会责骂她, 更不知道挨骂之后为什么很快又得到了点心。母亲这样的做法,让女儿弄不清是 非,这对她的成长是相当有害的。 要教育好孩子, 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主见。父母自己缺 乏主见是教育孩子的一大禁忌。最简单的做法是:你要经常解释你的行为,你为 什么要责骂他,或者你为什么要表扬他,把你的是非观传递给孩子,并且确保你 的行为符合你的是非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孩子也会以你的是非观去约 束自己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得以保持,不正确的行为得以矫正。对于儿童来说, 幼儿园就是很好的社会活动场所。比如,我们不能向一个 3 岁的孩子传有关忍耐 和自我克制的美德,但是,社会经验却可以。如果一个玩具正被一个儿童使用, 另一个儿童也想要, 他就必须等前者用完后才能使用。重要的社会品质就是这样 形成的。在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儿童会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 第 6 章 “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 ”──不做支配欲旺盛 的父母 1、菲菲的生日 今天是菲菲的生日, 妈妈和菲菲都希望度过愉快的一天。妈妈带着兴冲冲的 菲菲来到菲菲最喜欢的一家玩具店。 妈妈:菲菲,你喜欢哪件玩具?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玩 具。 菲菲:哇,太棒了!妈妈,我喜欢这辆小汽车。 妈妈:不行,不行,这是男孩子玩的。咱们换别的吧。 菲菲:那,这个组合模型挺好玩的,我要这个。 妈妈:这对你来说太难了。挑一些女孩子玩的玩具嘛。 菲菲:那就这只小山羊吧,多可爱呀。 妈妈:你不是已经有很多毛绒玩具了吗? 菲菲:可是我没有小山羊啊。 妈妈:你有小狗、小熊、小白兔了。菲菲,你看那边的娃娃怎么样?它们都 挺可爱的。 菲菲:嗯,那我就买那个娃娃好了,穿白衣服的那个。 妈妈:不要白色的,还是买粉红色的吧。 菲菲:不,我喜欢白色的。 妈妈:白色的一下子就弄脏了。粉红色的多好呀。 菲菲:不要,不要。我就要白色的。 妈妈: 你怎么这么任性?粉红色的多可爱呀。 老板, 给我那个粉红色的娃娃。 菲菲:不要,我要这个白色的。 妈妈: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再这样就什么都不买了。我们走! 结果,菲菲什么也没有得到,还挨了妈妈的骂。 任性不讲理的,其实是母亲。明明承诺“要给孩子买她最喜欢的” ,可当菲 菲真的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这位妈妈却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 挑剔这个不好、 那个不行,最后变成“不是妈妈选的都不能买” ,并且反过来责怪孩子不懂事。 起初,菲菲勉强忍受了母亲的干涉,但最后终于忍无可忍,进而反抗。这是必然 的结果,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常常会这样引起自己与孩子的冲突。 2、你是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吗? 何为支配欲旺盛的母亲吗? 本质上,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总要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需求、感觉和喜好。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喜欢假装自己很开明。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容易责怪孩子太任性。 固然, 成人的选择会更有理性,这位母亲每次否定菲菲选择的理由也都很合 理。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母亲是否应该指导孩子的选择,而在于成人是否具 有一种能力和习惯:去理解孩子的感觉、尊重孩子的权利。 作为成人,请设想一下,如果上司许诺给你一些权利,放手让你做出自己的 判断,去独立完成一件任务。但是,在事情的进展过程中,他却一步步阻挡你的 选择, “引导”你朝着他确定的方向前进,你会做何反应呢?你一定会觉得这样 的上司令人无所适从,甚至生厌。他既不遵守自己的诺言,也不信任你的能力, 更不尊重你的感觉。 再回到第一个例子。我们说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毕竟不够成熟。妈妈 完全有理由担心菲菲在购买玩具时可能因为忽视一些因素,做出欠考虑的决定。 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妈妈可以预先给菲菲提出一些建议,做些解释和规定,允许 菲菲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判断力。例如,妈妈可以规定: *玩具的价格必须在多少钱以内。 *不买危险、易损坏或容易弄脏的玩具。 *不买标有不适合菲菲这个年龄玩的玩具。 这样, 既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上述那种令人不快的冲突,也能满足菲菲母 亲的要求。 3、预先的坦诚声明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 预先的坦诚声明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对成人如此、对孩子亦如此。 预先说明自己的立场,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另一方面,也传递出 尊重对方的信号:我看重你对我建议的看法,并希望你能合作。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完成一件事情,即使是在一个具体、狭小的授权 范围内做出的自我决定, 都会令人产生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如果你真的 尊重孩子,就应该尊重他的各种人格需求。 中国的传统文化宣扬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却很少提倡双方的尊重。甚 至到了现代, 许多父母仍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染上了过于旺盛的支配欲,常常在 不知不觉间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个性, 有意无意地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愿望和设计 去发展。 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成人后缺少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逆来顺受,被人视作“畏缩者” 、 “胆小鬼” 。 另一种则具有非常强烈的逆反心态,对于任何权威都怀有敌意,企图挑战。 他们成人后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会处处碰壁, 最终变成性格乖戾的 “孤 家寡人” 。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都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成为“支配欲旺 盛的父母” 。聪明的父母应该会平衡对待孩子的尊重和正确引导。 尊重孩子应该从小开始,并贯穿在日常生活中。 首先,要和孩子平等对话,注意和他们对话的语气,倾听他们的想法。 第二、 注意对孩子的评价, 小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很大程度建立在他人评价之 上,所以父母不要轻易做出消极评价。 第三、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第四、不要当着旁人教训孩子,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 第五、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辨别是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学会 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六、尊重孩子不等于盲目迁就孩子。 在一个家庭里, 最怕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剑拔弩张的气氛。只有在双方尊重 的环境里,家长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孩子,而孩子也更容易心服口服。 在尊重气氛下成长的孩子, 长大后他们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这对他们 成人后的生活质量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第7章 “你还小,让我来帮你! ” ──不必要的帮助阻碍了孩子智慧和性格的 发展 1、蒙台梭利的一篇观察日记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一 些玩具。 学校里有个刚刚两岁半的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 奇心。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着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出,但 他没有力气,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站着看着周围。那张小脸上流露出来的思想非 常有意思,当时我要是有个照相机把他拍下来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 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这时, 老师走过去蛮横地(她可能会说是轻轻地)抓住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 他看水盆,还说: “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 小家伙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 可是他脸上原来那种使我觉得非常有 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相信 别人会替他做事”的孩子的那种呆滞表情。 这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一篇观察日记。 尽管这个小孩终于看到了漂浮的玩具,但他却没有机会体验成就感。本来他 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征服障碍,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然而这个机会却被 老师在无意中剥夺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 原因和动力。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从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到社交的需要 和尊重的需要, 最高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要求最充分地 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 需要的人, 似乎在竭尽所能, 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 活跃地、 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当实现了目标,他们会感受到一种所谓 的“高峰体验”的情感。哪怕是很小的孩子,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回到文中开头的孩子, “看到那些玩具”可以带给他快乐,但如果允许他使 用智慧、尽自己的努力才能发展其内在能力,可以带给他狂喜。而老师并没有仔 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表情, 在小家伙努力尝试而且快要成功的时候,老师不分青 红皂白,终止了他的努力,阻碍了他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我们常常觉得孩子的成长过程非常神奇,刚出生的孩子似乎什么都不会,但 一两年之后,他们学会了很多事情。他们是通过什么来获得外界的信息的呢?3 个月以前的孩子, 四肢运动能力还没发展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探索世界。 研究表明, 这个时期的孩子通过嘴和舌头来探索外界的事物。一组实验设置了两 种情况,婴儿的周围没有玩具,和婴儿能看到眼前有玩具。观察结果表明,在有 玩具的情况下,婴儿更加频繁地伸出舌头,而且两眼盯着物体。这就说明了 2 个月的婴儿都有探索欲望。还有另外一个实验发现,3-4 个月的婴儿,虽然他们 能够伸手来够玩具,很多时间,当他们拿到玩具以后,还是把他们送到嘴里。他 们通过舌头来感觉物体的质地、材料等等。等他们稍微再大一点,就会用手的触 摸来学习物体的性质了。 2、儿童不可能通过无所事事而发展成一个高度智慧人 上文所说的只是两个很小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儿童所从事的都是些积极的 “工作” ,无论看、听、还是触摸。通过感官和运动,儿童认知外界的事物,认 识自己的行动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人类成长的第一步。 所以,只要对孩子没有伤害的行为,父母就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不是喜欢 啃玩具吗?父母不要制止他, 而应该把玩具清洗干净, 提供安全的玩具给孩子啃。 孩子刚学会爬或者走的时候,不是喜欢东摸摸、西摸摸吗?父母不要制止他,让 他到处去探索,但父母要记得提供安全的环境,比如,把危险的东西拿走,或者 把插座等电源盖起来。只要不涉及安全,父母就让孩子自由地行动。 另外,父母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对成人来讲,儿童对那些 琐碎的或毫无用处的东西那么感兴趣,实在是稀奇古怪,甚至不可理解。比如, 当一个儿童发现桌布歪了, 他就想桌布应该怎么摆平, 他表现出自己最大的耐心, 慢慢地试图弄好它。 这对于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 是一种令人兴奋的行动。 这时, 成人要避而远之,不去制止和妨碍他的努力,保护他体验成功的机会。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喜欢“包办” 。他们在孩子的探索范围内设 置障碍:他们试图替孩子洗手、穿衣;抱着他们或用小车推着他们到处走动;每 天整理孩子的房间而不让孩子插手。 我们常常听到父母在对孩子说: “别跑。 ” “别 乱动。“我来拿吧,你会打坏这只杯子的。“你去听儿歌吧,我来整理被子。 ” ” ” 缺乏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往往出于“爱孩子”或者担 心孩子受到伤害,而推迟了孩子感知世界、开发智力、发展自我的时间进程,错 过了宝贵的发育敏感期。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就是溺爱。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包办孩子 的所有劳动;二是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溺爱孩子的父母,要么是无知,要么 就是自私。 许多父母可能难以接受,自己对孩子的溺爱怎么可能会是自私的结果 呢? 其实,这种自私表现在很多方面。正如上一章所说,当孩子面对困境时,考 验的是父母的勇气而不是孩子的勇气。也就是说,父母常常比孩子自己更不能接 受孩子受到的伤害(即使这种伤害其实很微小)的事实。 因为父母自己的心理承受 不了,所以他们就设法阻止和限制孩子的行为。 成年人常常本能地试图改变孩子的生活节奏使之适应自己的生活节奏, 这是 父母自私的另一种表现。 当我们必须跟一个局部瘫痪的人一起走路时,我们就会 感到十分痛苦; 当我们看到一个患有中风病的人用颤抖的手缓慢地把杯子举到嘴 唇时,他的蹒跚动作跟我们自己自由灵活的动作之间强烈的反差也会使我们痛 苦。如果我们要帮助他,我们就会千方百计用自己的节奏来代替他的节奏,以便 使我们从这种内在的冲突中解脱出来。 成年人对待孩子行为的感受与此颇为相似。 父母常常下意识地努力阻止孩子 进行这种自然地、缓慢地、不慌不忙的活动,他会像驱赶苍蝇似的试图驱散这种 烦扰。如果孩子要梳头,父母很可能并不会为这种可贵的想法感到高兴,因为他 很明白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可能迅速地把头梳好,也不可能成功地达到出门的标 准。于是,他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梳子走过去。当一个成年人看到孩子试图自己穿 衣服或系鞋带时, 这种干预的情形也常常会发生。 如果别人的活动跟我们自己的习惯更接近,我们就会感到高兴。但是,当我们被迫使自己适应他人的节奏 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其实,反之,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作为父母,你替 他们想过吗? 3、我们不妨从适应孩子的“步伐”开始 有一天,我看到一位美国男子正带着他年幼的儿子散步。我跟在他们后面, 突然发现这个 1 岁半到 2 岁的小孩,用手臂抱住了父亲的腿。这个男子站在那里 不动,让这个小孩围着他的双腿转圈。当小孩做完这个游戏之后,这对父子继续 缓慢地散起步来。过了一会儿,这小孩又坐到了路边,这时,他的父亲也停了下 来,站在孩子身边等待。这位父亲面色严肃,但十分自然!他没有做任何不寻常 的事情。他仅仅是作为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在散步。 我们常常带孩子散步, 或去公园玩耍,但我们是否能像这位父亲那样从容地 适应孩子的节奏呢?不少父母把带孩子玩耍变成一件令人厌倦的繁重劳动, 自己 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 “别跑啦!会摔倒!“别坐下,地上脏!“哎呀, ” ” 快点啦,你怎么这么磨蹭!要我抱着你走吗?” “小心,有车!快拉着我的手! ” “快来看呀,好大的一朵花! ” 溺爱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体力和脑力劳动,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对父母 的依赖, 从而使孩子失去宝贵的独立意识和自由的权利。依赖的危险不仅在于导 致软弱无能,而且对于人的正常性格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有一个头脑聪明、技术熟练的工人,他不仅又快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而且 还能向工厂提出合理化建议,因为他具有管理和指导这种工作环境的很强的能 力,他是自己所处环境的主人;当别人对他发脾气时,他会一笑了之,表现出由 于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而产生的高度自控力。 但是,当他回到家里,如果不能马上吃饭或者妻子做的饭菜不够可口,他就 会大发一顿脾气。在家里,他已不再是那个能干的工人。在能够表现出他是有能 力的强者的地方,他是一个安详愉快的人;然而换到无从施展的地方,他竟然变 成了一个乖戾的人。 也许,如果他学会了做汤,就可能变成一个完人。 从这位工人的角色转换和性格转变中, 我们不难想到, 为什么娇生惯养的 “独 生子”不仅缺乏独立意识,还往往表现得飞扬跋扈的缘故。 谁都知道,教孩子自己洗手、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过马路、自己整理 衣物,比起替孩子洗手、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拉着孩子的手过马路、为孩 子整理衣物更加乏味、更加麻烦、更加困难、更需要耐心!但是恰恰这样,前者 是一位教育者的工作, 帮助孩子创造自我; 而后者只是一个仆人简单机械的工作, 堵塞了孩子生命发展的道路。 在美国,半岁大的孩子就被放到了一种特制的椅子上,自己吃东西。他们把 食物弄得到处都是,衣服上、脸上、地上,但很少有一个父母说:哎呀,你连饭 也不会吃,让爸妈来喂你好了。在商场里,经常看见有小孩在地上爬来爬去,父 母在附近看着,但很少有父母把孩子拎起来说:你看你,刚换的裤子又弄脏了! 中国的家长总是羡慕美国的孩子,说他们动手能力强,创造性思维发展得好。这 和他们从小的教育方式有关。美国的父母总是在很大的程度上,给孩子以自由。 他们的代价无非是多洗几次衣服,多拖几次地板而已。而这样做换来的却是孩子 一生的良好发展。 谨记 父母不必要的帮助是孩子智慧发展和性格发展的最大障碍。不要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和行为,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耐心和锲而不舍 的精神,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了兴趣,对探索这个世界永远兴致勃勃。 第8章 一块果汁软糖的诱惑――在等待中学习克制1、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成长跟踪实验” 教室里坐着几十个年仅 4 岁的小孩,每个孩子面前都放着一块果汁软糖。 老师告诉他们:等他离开后,大家可以去吃放在桌子上的那块软糖。但是, 如果谁愿意先不吃,等到老师办完事情回来,谁就会再得到一块。就是说,如果 孩子能够坚持等待老师回来再吃,他就可以吃到两块果汁软糖。 面对糖果的诱惑,部分孩子决心熬过“漫长的”等待时间。为了抵制诱惑, 他们或是闭上双眼,或是把头埋在胳膊里休息,或是喃喃自语,或是哼哼叽叽地 唱歌,或是动手做游戏,或是干脆努力睡觉。凭着这些简单实用的技巧,这些小 家伙们勇敢地战胜了自我, 最终得到了两块糖的回报。而那些性急冲动的孩子几 乎在老师走出教室的瞬间, 就立刻去抓取并享用那一块糖果了。 大约 12-14 年后, 当他们进入青春期时, 这些孩子在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差异已经非常明显。那些在 4 岁时就能够为两块糖果等待的孩子,显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较高的效率以 及较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好地应付挫折和压力,他们不会自乱阵脚、惶恐不 安,不会轻易崩溃。因为他们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办事可靠,所以普遍容易赢 得别人的信任。 但是, 那些在当年经不住诱惑的孩子,其中约有 1/3 左右的人显然缺乏上述 品质,心理问题也相对较多。社交时,他们羞怯退缩,固执己见又优柔寡断;一 遇挫折就心烦意乱, 把自己想得很差劲或一钱不值;遇到压力往往退缩不前或不 知所措。 对于一个年仅 4 岁的小孩来讲,这的确是一次精神考验,是冲动与克制、欲 望与自控、即刻满足与更大满足之间反复的激烈较量。 这就是著名的“成长跟踪实验” 。心理学家米切尔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对 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跟踪研究,从他们 4 岁一直持续到高中毕 业。 这个实验的最终结果表明孩子当初做出怎样的选择不仅从一种角度反映出他 的性格特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的人生道路。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欲求过分。欲求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欲求的对象 过分。刚吃过一块冰激凌还想再吃一块;刚买过一个书包,还想再买一个。二是 欲求的时间过分。不管什么需求,一旦产生必须马上满足。看见商店橱窗里有趣 的玩具,立即要买,即使爸爸、妈妈答应回家拿钱来买,都会哭闹不已。 孩子产生“欲求过分”的问题,表面上看原因似乎在孩子身上;实际上根子 还是在家长身上。是家长“有求必应”的行为滋长了孩子的这种习惯和心态。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完全要靠父母的帮助,饿了,渴了,他们往往急不可 待地表达需求,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婴儿用大声啼哭表达吃奶的要求,就很正 常,因为此时孩子的表现是真实需要的反应。但是半岁之后,父母就应该可以跟 孩子解释:牛奶还在微波炉里,等 1 分钟就好。不要以为他们听不懂,听多了, 他们会理解的。孩子哭,就让他在那里多哭几分钟,不用过于担心。当孩子渐渐 长大后, 尤其是当他们学会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后,父母就更应该有意识地 训练他们具有耐心,懂得等待,利用等待培养抵制诱惑和欲望的能力。 在西方的圣诞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布置圣诞树。我有一个美国朋友, 他在节日来临的数天前,就将礼物包好,放在树底下。全家每个人都有礼物,但 是通常要等到圣诞节这一天的清早才允许打开礼物。我朋友的孩子不到 3 岁,他 知道他的礼物在哪里,他会跑过去,看一看,很高兴地跟大家说:这是给我的! 但他不会迫不及待地打开。这个孩子不简单,但他家每年都是这样过节的。他一 开始也哭闹过,要求马上打开礼物包,但爸爸妈妈很坚决:哭闹也没用,这礼物 你要到圣诞节的早上才拿得到。礼物反正在那里,也不会跑,总归是你的。但是 父母会帮助孩子度过这难熬的几天,比如,帮他倒计时,或让他每天去摸一摸礼 物。总之,原则是原则,孩子必须遵守,但父母也想尽办法让等待变得不那么痛 苦。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就变得有耐心,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了。 2、耐心和克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培养。 儿子有着很坏的脾气。一天,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 脾气的时候就得在后院的围篱上钉一根钉子。 第一天,这个男孩一共钉下了 37 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钉子的数量在 减少,因为男孩发现少发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更容易一些。 终于有一天, 这个男孩改掉了乱发脾气的恶习, 父亲又告诉他, 从现在开始, 每当他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时,父亲就去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过去了,父亲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了出来。 父亲带着男孩来到后院说:现在,你已经是一个好孩子了。但是你看看那些 围篱上的洞, 这些围篱将永远无法恢复成从前的模样。 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 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 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 钉子一样留下疤痕,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这位父亲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 “自我克制课” 。它像寓言故事一样生动且 具有震撼力,建议那些没有机会给孩子上这样一堂人生课的父母,能将这个故事 讲给孩子听。 性格是一种能力, 很多父母并不否认这种说法,但同时他们发现性格培养似 乎要比教孩子识字难得多,他们常常感觉无从下手。其实,细心的父母是不会找 不到机会的。 一天,妈妈正在厨房蒸鸡蛋羹,英子闻见香味跑了进来。 “妈妈,我要吃蛋羹。 ”“蛋羹还没有蒸好,再等 5 分钟吧。 ”“我不要等,我现在就要吃。 岁的女儿不答应了。 ”3 “英子,蛋羹没有蒸好怎么能吃呢?你如果饿了,就先去吃块面包吧。 ” “不,不,我就要吃蛋羹。 ” 妈妈了解女儿的心理, 知道她自控能力差,难以抵制外在的诱惑和内在的欲 望。为了让她明白什么是等待,妈妈把她带出了厨房,不再理她了。 过了 5 分钟,女儿又跑了回来,焦急地对妈妈说: 分钟到了,我要吃蛋 “5 羹。 ” 这时蛋羹的确已经蒸好了,但为了使女儿有耐心,妈妈并没有立刻给她,而 是让她再安静地等一会儿。 “再等一等,蛋羹虽然蒸好了,但它现在很烫,你 不能吃。 ” “不,我不怕烫,我现在就要吃。 ”英子哭闹起来。 “英子,你要学会‘等一等’ ,如果再这样纠缠,我就不给你吃了。 ” 女儿生气了,一下子冲出厨房,跑到自己房间里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蒸好的蛋羹放在了餐桌上,对女儿说: “哇,蛋羹好香 呀,现在可以吃了。 ” 看见女儿没有反应,妈妈知道她还在生气,也并不理会,继续做其他的事。 就在此时,英子悄悄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到餐桌前吃起了蛋羹。 英子的妈妈利用“等一等”的方法,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 许多父母不能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欲求过分, 常常在有意无意中纵容和培养了 孩子的这种心态和习惯。 为了满足孩子马上喝水的要求,父母把热水从保温壶倒 进大碗,又从大碗倒进小碗,最后还不断地用嘴吹,试图让水尽快凉下来。为了 立刻满足孩子的喝水要求,父母动用了 5-6 个容器,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孩子还 在旁边急得直跺脚,大人则在忙乱中不断地安抚着, “就好了,就好了,快了, 快了。 如果父母被动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那么父母就会成为孩子的奴隶, ” 即使忙得四脚朝天也不会让孩子得到一半的满足。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设法让孩子懂得:诱惑无处不在,欲望随时会产生, 但是, 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 因此, 必须学会等待,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3、耐心的父母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有耐心的人 要训练孩子的耐心和自制力,父母必须首先具有耐心,能够沉住气。 有一天小维尼对妈妈说: “妈妈,我想到公园去玩。 ” 妈妈当时正在写一篇论文,就对女儿说: “等妈妈把文章写完后再去。 ” “不,现在就去。 ” “维尼,这篇文章很重要,妈妈必须写完它。你先玩一会儿玩具,等会儿我 一定带你去,好吗?” 久?” 当妈妈告诉她还要再等一会儿时,维尼便一声不吭地走了出去。 妈妈写完论文之后去叫维尼: “我完成工作了,走吧,妈妈带你出去玩。 ” “不,等一等,这个故事我正看了一半” ,女儿捧着一本书,模仿着妈妈的 口气说道。 因为终于完成了论文,妈妈也很想马上出去走走、放松一下。但此时,这位 妈妈却很有耐心,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起了女儿。 最后,等到小维尼读完那个故事,母女俩才一起出门。 有些父母只让孩子等自己, 不能让自己等孩子,这往往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得 不到尊重,从而不愿接受父母的要求。 谨记 社会生活对于帮助孩子形成美德是十分有效的。 过了大约一刻钟,女儿又来催促: “妈妈,还要等多对于儿童来说,幼儿园就是很好的社会活动场所。比如,我们不能向一个 3 岁的孩子传有关忍耐和自我克制的美德,但是,社会经验却可以。如果一个玩具 正被一个儿童使用,另一个儿童也想要,他就必须等前者用完后才能使用。重要 的社会品质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 儿童会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他会明白必须尊重 别人的工作, 不是有人教过他必须这样,而是因为他在每天的经历中都会碰到这 样的事实。如果数年中的时时刻刻都是如此,那么尊重别人、轮流等待的思想就 会慢慢变成孩子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并且越来越成熟。社会并不依赖 个人的愿望, 而是依赖于各种活动的和谐。这是一种通过抑制的方法而产生的对 冲动的否定,从儿童的经验中,忍耐和自我克制的美德就会得到发展。所以,作 为父母, 培养自己良好的教育习惯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是在对整个社会 负责。 在帮助孩子发展自我精神时,做父母的也应该如此。当儿童聚精会神地做 某项工作时,我们绝对不要干涉他。但是,如果儿童希望得到我们的赞同,我们 应该毫不犹豫地支持他。 父母服务的主人就是儿童的精神,当它表现出某种需要 时,父母必须迅速做出反应。 第 14 章 “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只是一个孩子!” ――平等对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1、一个教子习惯的假象实验 让我们先来做一次有关教育习惯的假想实验: 首先,设想你和 4 岁的儿子正在客厅里一起看电视,看到高兴处,得意的孩 子想都没想就把穿着鞋子的双脚放到了那张新买的沙发上。此时,你会做何反应 呢? 请找一张纸,写下你遇到以上情况时可能表现出的反应:包括表情和语言。 好!再设想以下这种情况: 一位朋友来到你家做客, 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兀自坐到这张崭新的沙发 上点起了香烟, 不幸的是, 眉飞色舞的他把还带着火星的一点烟灰掉到了沙发上。 你看到了,你会做何反应呢? 请再次在纸上写下你可能的反应:同样包括表情和语言。 对比这两种反应,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从中你是否感悟到了什么?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通常情况下,很多父母会做出如何的反应。 第一种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马上皱起眉头说: “马上把脚从沙发上拿下去。 ” “体面的人从来就不该把脚放到沙发上。 ”“如果你知道好歹的话,就该把脚从沙发上拿下来。 ”我建议你再也不要把脚 放在沙发上了。 ” 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下,沙发的主人一般不会给予指责或威胁。一部分人可 能会忍住心头的不快继续谈话; 比较坦诚或者更有勇气的人也许会面带微笑,委 婉甚至略表歉意地提示: “不好意思。这张沙发才买不久,挺贵的,我很爱惜它。 ” “我有些担心烟灰会不会把新买的沙发烫坏。 ” 在朋友面前,人们一般都会尽量克制自己,轻易不去命令、告诫、威胁,即 使是忠告也是如此。 因为大部分人都十分尊重朋友,把朋友看成与自己一样有着 足够的智慧和成熟的心态。 他们认为如果直截了当地要求朋友怎么做,意味着打 破了相互之间的平等感,会令对方难堪。所以,他们尽量选择不会破坏对方尊严 的表达方式去处理冲突, 相信朋友也会尊重自己的感受,允许对方自行选择改变 行为的方式。 如果你在纸上记下的两种反应类似于此,这表明你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并没 有像平等对待朋友那样,平等地对待你的孩子。 我们每天都可能采用了不平等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 这也就难怪孩子不会 像朋友那样体贴你的难处, 尊重你的感觉。 对于你所显露出的人格不平等的态度, 孩子往往会抗拒、回敬、防范甚至敌视。因为孩子觉得受到了压制,如果这种不 平等的对待发生在公开场合,他们就会觉得非常丢脸。 2、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就没有责任感。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在家里缺少责任感,不考虑父母的需求。其实,责任感和 价值感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对他人产生影响,能够得 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 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 并且从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还有一些父母认为: 孩子那么小,懂得什么责任心?责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够 拥有的。这样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 汤姆的妈妈原来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一次意外的机会让她彻底改变了想 法: 3 岁的汤姆在妈妈眼里和其他的同龄孩子实在没有什么区别,除了会吃会喝 之外,最多会玩玩玩具什么的。她也从来没有指望孩子会去照顾别人、懂得处世 之道,更别说什么价值感和责任感了。 有一年,因为爸爸工作调动,他们全家搬到了一座新的城市。汤姆进了新的 幼儿园,结交了新的伙伴。 两个月后,幼儿园要开家长会,邀请汤姆的妈妈去参加。妈妈对这座城市还 没有完全适应,也从来没有去过那家幼儿园。在去参加家长会的路上,妈妈半开 玩笑地对汤姆说, “汤姆,在你们幼儿园里,我可是一个人都不认识,我有些紧 张,到时候你可得帮帮我呀!“没问题!我认识那里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每天 ” 接送小朋友的爸爸妈妈。 ”汤姆认真地回答。 汤姆的确帮助了他的妈妈。 他负责地陪妈妈来到会议室,非常严肃地把妈妈 介绍给校长以及其他老师, 并且认真地将小朋友一一指给妈妈看,告诉妈妈他们 的名字以及哪位是他的爸爸或妈妈。接着,汤姆把妈妈带到一个沙发面前,并给 她端来了一杯水, “妈妈,你先坐在这儿,我去趟厕所,一会儿就回来。 ” 你看,这就是 3 岁的汤姆表现出来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妈妈很震惊,也为此感动和骄傲。从此,妈妈改变了原先那些主观的认识, 开始平等地对待汤姆了。 “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 ,这是许多父母难以准确理解并做好的事 情。什么是平等?有些父母简单地认为,对孩子过于严格可能就是不平等,这是 一种错误的理解。其实,父母对孩子实行宽松政策,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 不是真正的平等;父母压抑自己的需求,委曲求全以满足孩子的欲望,也不叫平 等。平等意味着尊重对方的需求,相信他的智慧和能力,信赖他的品德,理解并 允许他保持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 正是因为汤姆的妈妈在无意之中,表现出了与汤姆的平等关系,这才大大激 发了汤姆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妈妈告诉儿子,自己有些紧张,意味着妈妈信任汤 姆的品德:不会嘲笑他人的窘迫;妈妈希望汤姆帮忙,意味着妈妈相信汤姆的能 力。在亲子关系中,平等的前提是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人,有一定的智慧 和能力,有一定的优良品德,也有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他也有自己 的困惑和情感需求。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只是孩子的生活顾问、孩子的榜样, 当然有时也会是孩子的领导,但是领导也需要平等地对待下属呀。 3、如何寻找机会培养孩子的价值感 有些家长把培养价值感和责任感看做比登天还难,他们可能还会抱怨:我们 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机会到处都是。美国的家 长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妈妈就鼓励孩子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换尿布的时候,妈妈说: “来,大卫,帮妈妈拿 好你的小袜子。呀,你真能干,居然自己可以把尿布拿过来。 ”即使是几个月大 的孩子,也会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孩子在稍微大一点,允许他们自己 吃饭,自己洗手,自己把尿布拉上去,同时父母还要给他们赞许,让他们感觉到 父母既信任他们的能力,又肯定他们的价值。 另外,不要对孩子太娇惯。在美国,孩子走路跌倒或不小心碰到身体的某个 部位,一般家长都一笑置之,有的家长甚至还开开小玩笑。如果确实是碰疼了, 妈妈也只是揉一揉,亲一亲:没关系,一会儿就不疼了。而中国的很多家长有一 个很不好的习惯做法,那就是,迁怒于其他物体。比如,是凳子绊倒了孩子,妈 妈会说: “我们打凳子,害我们宝宝跌疼。 ”于是妈妈做势打凳子,而孩子因为转 移了注意力,也就不哭了。这一招有个很吸引人的短期效应,那就是小孩的注意 范围很短,很窄,一旦他注意了另一个事物,他对之前的微疼就不再注意了。妈 妈觉得这招很灵: 瞧, 孩子不哭了! 可是这一招有个很不好的长期效应, 那就是, 孩子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转移责任。比如凳子绊倒了他,本来是他的责任,妈 妈应该告诉他,下次走路要避开凳子,注意凳子的腿,等等。但是如果迁怒于凳 子,给孩子一个信息: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到“替罪羊” 。长此以往,很 难期待这样的孩子有着极强的责任感,推卸责任倒有可能是他的拿手好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孩子价值感和责任感的内涵也会增 长、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但是,从家庭中培养出来的对父母、对家庭的价值 感和责任感却是孩子未来责任感的基础。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记述过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天, 教师们正在谈论西西里岛发生的巨大灾难: 地震彻底摧毁了墨西拿城, 数千人丧生。一个大约 5 岁的儿童站了起来,走到黑板前写起来: “我感到很难 过??” 。我们注视着他,估计他将对发生的事情表示悲伤。但他继续写道: “我 感到很难过,我只是一个小孩。 ”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言论。但这小家伙接下去 写道: “如果我是一个大人,我就能够去帮助他们了。 ”这个孩子的母亲平时在街 头贩卖药草养家糊口。据说,孩子常常为劳累的妈妈捶背,因为他体谅妈妈走街 串巷很辛苦。 平等对待孩子, 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可以从一些非常具体的小事做 起。 比如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像擦桌子、 扫地、 浇花等等, 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对父母的重要性。 在孩子哭泣时,如果可能的话,就让他在你的怀抱中尽情地哭吧,这样,你 告诉了他:你尊重他的感觉、认同他排解困惑和痛苦的方式。 当孩子因遭遇麻烦或困惑向你唠叨时,请树起耳朵,闭上嘴巴,让孩子就像 对老朋友倾诉一样把内心的烦恼排除掉,这种做法传递给孩子的是:父母理解孩 子的处境,认同他发泄情绪的做法,相信他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 当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时,父母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而不是上帝的角色, 这种做法传递给孩子的是: 父母相信他自己具有相当的智慧,能够解决出现在他 面前的问题,只是他还需要父母的一点点鼓励和支持而已。 当父母遇到麻烦或心情不好时, 跟孩子交流, 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信赖, 信任他是一个善解人意、并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谨记 缺少价值感和责任感的孩子, 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 要性,往往会产生精神上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他们容易失去上进的动力,也容易 为一些物质性的轻浮事物而吸引并沉溺其中。 因此, 在如今这种光怪陆离的社会里,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就显得更为重 要和必要了。 第 15 章 “不用你帮,我自己能穿!” ――你会不会保护孩子的“面子”? 1、文文的小毛衣真难穿 今天是星期一。早晨,4 岁的文文正在费劲地穿着一件漂亮的小毛衣,那是 昨天妈妈刚给她买的,她很喜欢,不过这是一件套头毛衣,文文有些搞不明白, 哪面是正,哪面是反。 “我自己会穿! ”她坚持着反复地比试。5 分钟过去了, 文文还在努力,但妈妈却着急起来,她得送文文上幼儿园,自己也要在 8:00 之前赶去上班。 “我来帮你。 ”妈妈说,伸手要帮她。 “不! ”文文惊声尖叫, “我会穿! ” 经过一段冗长的等待, 文文终于穿上了毛衣, 但是可惜, 她还是把毛衣穿反了。 文文显得很沮丧, 她决定把毛衣脱了重新来, 但明显的是, 文文显得越来越着急, 呼吸声都渐渐短促起来。 “文文,时间不多了,别再倔了。快过来,妈妈告诉你怎么穿。 ”妈妈看了 看挂钟,再一次说,语气中已经有些焦躁了。 她不想失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妈妈真的发火了,一把把文文硬揪了过来, “我现在没时间再跟你磨蹭了。 ”妈妈边说边强行从文文手中夺过毛衣,文文左 右扭动着身体,试图挣脱妈妈的控制, “不!不!我会自己穿! ”文文像被打败了 一样,哭喊起来,拒绝妈妈将那件讨厌的毛衣套进她的脑袋。 年纪较小的孩子会试图尽可能去主宰一切,这表明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发 展。他们相信自己能做的,比实际上他们能做的,要多得多。如果你粗暴地揭穿 真相并坚持到底, 强迫孩子放弃心里最渴望的追求,他很可能会用发脾气的办法 来反抗你。孩子是在希望“做他自己的主人” ,给他一些成长的空间,让他知道 “不! ”文文往床边退了一步, 你同样希望他成长,并且给他保留一定的权力,他就会不再感受失败,同时,也 不再那么顽固地反抗,比较容易放弃坚持、承认问题或是改弦易辙。 谨记 当孩子面临失败时, “保留面子”的做法能够缓解挫折感,并且帮助 让我们回到“文文穿衣”的那个早晨,妈妈可以这样改变自己他继续学习。 的说法和做法:当文文的多次努力都失败后,妈妈可以平和地说: “我见过你自己穿很多衣 服,我知道你会穿,不过这件衣服有些奇怪,不太容易穿,让妈妈也来想想,究 竟该怎么穿呢?” 这时, 文文可能会用一种沮丧中带着恼怒的神情看着妈妈拿起那件讨厌的毛 衣。 妈妈可以拿着毛衣做些比划假装在琢磨: “哦,是不是这样呢?”妈妈把毛衣 摆到正确的方向让文文自己拿住, “来,我们试试这样穿行不行?”待到文文自 己把毛衣穿上后, 妈妈微笑着看着文文: “我们一起将衣服穿好了! 真棒! 然后, ” 妈妈还可以进一步告诉文文毛衣正确的穿法。 这样,即便文文没能独立地穿好这件毛衣,她也不会觉得妈妈会看不起她, 她还学会了平静地接受一些小小的“失败” 。在甩掉了“挫折感”的包袱之后, 她可以高高兴兴地开始新的一天。 2、大多数孩子很容易感到被羞辱,无论年龄大小 大多数孩子很容易感到被羞辱,他们都会试图争取独立地完成事情,证明自 己的能力。但同时,他们会害怕自己办不到,或是害怕父母认为他们办不到。当 你把孩子逼到角落里时,当你说“我知道你做不到”“我知道你做错了” , ,他的 失败感会相当强烈。当你这么说时,孩子听到的是“你不是自由的,我说什么你 就得做什么,我比你更能干、更聪明,我觉得你做的太差了。 ” 这种失败无助的感觉会转变成羞耻或者愤怒, 而两者都会渐渐损害孩子的性 格,我想这是所有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设法给孩子一些空间或借口,好像在告诉孩子: “我认为你是有能力 的,但是,有些时候你可能需要帮忙。虽然你的想法和我的不太一样,但这并没 有关系,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学习怎么做才对。 ” 传递给孩子的这些信息, 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帮助他们意识到犯错误或是 失败并不表示一个人不好, 不管是做错了一次还是几次,他都能够继续积极地进 步。 谨记 努力不要让孩子陷入负面的自我感受之中。在愤怒和怨恨的情绪下,他将耗费很多精力来证明他自己。 当孩子保住了面子时, 他们通常会很容易合作。 想一想成年人之间的交际方法, 我们不是也常常需要给别人保留面子吗?成 年人之间交往的一些常用技巧同样适合于父母。比如,假如你就某个问题和孩子 争论了一番, 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你会怎么办?不要把自己塑造 成无所不知的能人, 而对方只是个愚蠢的傻子;不要让自己表现得好像什么都知 道,你应该装成凑巧在某个特别的时候知道某件特殊的事,并且让孩子知道,你 理解他为什么会认为是另外一种答案。当孩子正常地表现出他的不快时,不要迫 使孩子立即接受你的要求,父母应该学会适度的忍耐。 3、千万不要说, “我早就跟你说过! ” 小明的妈妈就很会体贴孩子的感受,她懂得什么时候要给儿子保留面子: 一个星期一的下午,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明走进家门,一回来就嚷嚷饿, 自己径直吃起了饼干。 妈妈问: “你今天有作业吗?”“一点也没有! ”小明含糊不清地回答,嘴里塞满了饼干。 “你星期一总是没有作业, ”妈妈惊讶地说, “这怎么可能?” “我们就是没有嘛! ”小明坚持说,但妈妈发现小明的脸色不太自然、略显 紧张地看着她, “老师没有留作业, ”他又咬了一口饼干, “我不觉得老师留了作 业。 ” 这时候, 妈妈很想彻底检查小明的书包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或是戳穿小明的 谎言。但是,她忍住了,妈妈打算给儿子留一点面子。 “嗯,听起来你好像说不太准,为什么不打个电话问问同学呢?是不是真的 没有作业?这只要一点点时间,省得你明天去学校会有麻烦。 ” 小明没有吭声,也没有去打电话,这并不是因为他懒得打电话,而是因为他 已经一再告诉妈妈没有作业了, 他在犹豫:应不应该改变自己的说法或是承认自 己的错误。 “是不是当时你正在思考什么问题,没有注意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自 然地说, “这种情况经常会碰到。 小明走到电话旁,拿起了电话。 ” “喔,真的吗?你告诉我吧?”小明在电话这头有些含糊地问。 妈妈走开了,假装忙着做事,擦擦柜子,整理一下书架,她似乎并没有注意 小明与同学的对话。 小明放下电话,一边走回自己的房间一边嘟囔: “真有作业!我还以为今天 可以好好玩一下了呢! ” 妈妈听见了,也表示惋惜, “真可惜,看样子今天你没有时间好好玩了,不 过,周末我们可以想想到哪里去好好玩一次。 ”妈妈又真诚地补了一句, “如果有 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就在隔壁。 ” 谨记 当真相大白,事实证明孩子错了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说, “我早就跟你说过! ” 也不要说诸如“怎么样?我就知道你不可能没有作业”之类的话,更不要带 有嘲弄怀疑的心态, “是你真的忘了,还是故意撒谎?总想着玩怎么行,还不赶 快把作业做完?” 父母一定要有耐心, 允许孩子犯一些错误, 给他一个学习长大的空间。 并且, 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没有必要要求孩子立即承认错误,因为这需要相当程度的成 熟和自信,而你的孩子尚未具备这些能力。需要花些时间明白自己的错误,进而 开口说“对不起,我错了” ,这对大人都并不容易,何况对于孩子。请放心,这 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坏孩子。 第 16 章 不会擤鼻涕的孩子 ――你是否在潜意识里蔑视你的孩子? 1、一堂感人的“人生课” 一天,我决定给儿童们上一节有点幽默的课:怎样擤鼻涕。 我给他们示范了使用手帕的不同方法, 最后还指导他们如何能尽量做得不引 人注意。我以一种他们几乎察觉不出的方式拿出手帕,并尽可能轻地擤着鼻子。 儿童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我,没有一个人发出笑声。 但是,我刚结束示范,他们就热烈地鼓起掌来,掌声就像在剧场中那样长久 热烈。这使我有点儿纳闷,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小的手发出这么响的声音,我 也没想到这些幼儿会那么热烈地鼓掌。 接着我明白了, 我触及到了他们那极其有限的社交生活中的敏感点。儿童在 擤鼻子方面存在很大困难。 由于在这件事上他们屡屡遭受大人的责备,故尔对此 十分敏感。 他们听到的叫嚷和辱骂的话语强烈地刺伤了他们的感情。更为伤害他 们的是, 为了不丢失手帕他们在学校里还得把手帕惹人注目地系在脖子上。但没 有一个人真正地教他们擤鼻子的方法。当我这样做时,他们感到抵偿了过去的羞 辱,而他们的掌声表明,我不仅公正地对待他们,并且使他们在社会中取得了一 个新的地位。 我逐渐认识到, 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成人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是很 容易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 一天, 当我要离校时, 这些儿童开始喊起来: “谢谢你, 谢谢你上的这堂课! ” 当我离开教学大楼时,后面跟着一支静悄悄的队伍,直到最后我对他们说: “你 们回去吧,踮着脚尖跑回去,不要撞到墙角。 ”他们转过身,飞一般地在门后消 失。 这是被誉为 20 世纪西方最卓越的儿童启蒙大师蒙台梭利,在她所著的教育 著作《3 岁决定一生》中,就儿童的尊严感问题,记叙的一堂感人的“人生课” 。 成年人包括孩子的父母往往没有意识到孩子有强烈的尊严感, 他们常常无意 识地表现出对孩子的蔑视,导致孩子产生很强的自卑感。 2、对孩子的蔑视是父母没有意识到的基本缺陷 对孩子的蔑视是父母没有意识到的基本缺陷,也是许多教师的基本缺陷。 虽然父母可能会相信他们的孩子漂亮完美, 虽然他们可能会以他为骄傲、 望 “ 子成龙” ,但似乎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父母的实际行为表现得就像他总是认 为孩子是“傻的”“坏的” 、 ,所以需要不断的教训和纠正。这种错误的意识导致 了成人蔑视儿童, 并且他们常常把面前的孩子当成控制的对象,一定要按照自己 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 如果我们问父母:你知道吗?你经常蔑视你的孩子。父母一定会很惊讶,并 会反对:我没有蔑视他呀,不过是他确实不能够做某些事情。我们要认识到:孩 子的能力是另一码事,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却是能影响孩子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 一。 日常生活中, 父母往往不放过每一个小小的机会蔑视孩子,虽然这些父母并 没有意识到。 当一位父亲看到孩子端了一杯水,他就开始害怕这只杯子可能会摔 碎,这时,他似乎“贪婪”到把这个杯子看成一件宝贝,非要从孩子手中夺过来 加以保护。 这位父亲可能是个很有钱的人,甚至已经辛辛苦苦为儿子积累了大量 财产。但是,在这个时刻,他似乎认为一只杯子要比儿子的尝试和探索具有更大 的价值,所以更重要的是不让这个杯子被儿子摔碎。然而,正是同一个人――这 位孩子的父亲, 却会高高兴兴地为孩子做出更大的牺牲,他梦想着儿子长大后业 绩辉煌,他希望能看到儿子成为一个著名人物。但是此时,他却愿意损害孩子的 成长去保护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事实上,如果前来拜访他的客人打碎了这只 杯子,他会立刻说,这只杯子并不值钱,完全不用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事情经常 就是这么滑稽。 还有一类蔑视的情况也会常常发生,就是父母通过蔑视孩子行为的价值,来 蔑视孩子。比如,当父母认为应该出去散步了,即使这时孩子正在高兴地玩耍, 父母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硬是打断他的活动,把孩子打扮一番就带他出去了。 或者,孩子正在从事一项工作,例如把小石子装到桶里去,这时,母亲的一位朋 友前来拜访她,于是,母亲要求孩子立即把散乱一地的石子收拾起来,然后孩子 被带到客厅见客人。 父母会不断地突然闯进孩子的环境之中,去打搅他们,并且不跟他们商量就 操纵他们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开始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他感到自己软弱无能, 这种感觉会变成沮丧和缺乏信心的根源,它压抑了孩子行 动的欲望。如果一个成年人使得儿童相信他自身是无能的,那么,一片乌云就会 笼罩在他心上,他会陷入冷漠和恐惧之中,形成“自卑”的心理障碍。 3、孩子的心理比父母通常以为的要敏感得多 经过无数次的禁止和训斥, 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是惟一被认为靠不住的人,是 祸害之源。他是如此的“不值一提” ,比那些廉价的物品价值更低。其实,孩子 的心理比父母通常以为的要敏感得多,虽然父母可能自认为这样做是在保护孩 子、 教育孩子, 但是, 孩子感受到的却是父母的蔑视, 他的尊严受到了严重打击, 继而会产生一种持续的挫折感。 这样,自卑的心理就开始影响孩子原本活泼单纯 的性格。 其实, 我们常常并不需要牺牲杯子或其他财物来保护孩子的成长。父母最需 要的是认真了解孩子智力和心理的发展过程, 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仔细观察不 同时期孩子的心理需求, 修正自己的错误心态,进而主动思考并学会一些实用的 教育方法和技巧。 例如,对于比较小的孩子,为了防止他们失手打碎一些物品,父母不妨将孩 子常用的诸如餐具、洗漱杯等等,替换成不易损坏的铁制品或塑料制品,把那些 可能伤害孩子的利器,比如刀、剪、针等物品,放在孩子不易发现、不易拿到的 地方,这样就可以“防患未然” ,减少当面阻挠或制止孩子行为的必要。 当孩子坚持使用父母的玻璃茶杯(这可能是他出于好奇), 父母不妨教他如何 拿稳这个外表光滑的茶杯,并且提醒他,这个杯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吻为什么要伸舌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