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生积壳种子价格和抄积壳种子价格

麸炒苍术起什么作用,麸炒枳壳又起啥作用,
麸炒苍术起什么作用,麸炒枳壳又起啥作用,
麸炒苍术起什么作用,麸炒枳壳又起啥作用,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儿科,
&&已帮助用户:196577
问题分析:你好,在有使用的苍术,具有着清利湿热的作用,以及健脾祛湿作用的。枳壳则有尤其是炒枳壳有宽胸理气以及健脾温中等作用的。是可以治疗脾胃寒湿性疾病的意见建议:建议注意卫生,积极治疗。避免服用生冷食物为宜
问请问中药中麸炒枳壳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职称:医师
专长:温热疾病
&&已帮助用户:5088
病情分析: 你好,生枳壳性燥烈,在麸皮及高温作用下,使其药性缓和,小麦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而其皮有祛胀下气的作用,生枳壳借助麸皮的作用而达到,宽中理气,消积除胀的目的。意见建议:建议,炒枳壳有宽中理气、消胀化积。多用于胸胁胀满,气滞腹痛,等症状的治疗,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
问帮我看看这个中药方起什么作用:麸炒枳壳.醋香附.炒川...
职称:药师
专长: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消银胶囊,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联症,三环类抗忧郁药中毒,小儿维生素B6缺乏病,氯沙坦钾,螺內酯,药物过敏,感冒颗粒,桂枝茯苓胶囊
&&已帮助用户:1182
问题分析:麸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炒川楝子有除湿热,清肝火的功效,柴胡解表里疏肝升阳,白芍平抑肝阳,养血收阴之功效,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仙鹤草收敛止血,陈皮木香盐橘核理气化痰。意见建议:综合以上所述这副中药主要是起化痰除湿理气疏肝的功效
问请问中药中麸炒枳壳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职称:医师
专长:温热疾病
&&已帮助用户:5088
病情分析: 你好,生枳壳性燥烈,在麸皮及高温作用下,使其药性缓和,小麦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而其皮有祛胀下气的作用,生枳壳借助麸皮的作用而达到,宽中理气,消积除胀的目的。意见建议:建议,炒枳壳有宽中理气、消胀化积。多用于胸胁胀满,气滞腹痛,等症状的治疗,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
问当归、郁金、川芎、陈皮、醋龟甲、麸炒枳壳、炒赤芍、...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11057
问题分析:你好,这个药物的作用一般说是有这个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能,这个一般说还算是一个用于乳腺增生或者说其他的疾病都是可以的,这个效果也还是不错的。意见建议:我建议这个还是要分开喝好些,至少这样药物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
问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用法用量
职称:医师
专长:胃炎、胃溃疡
&&已帮助用户:113543
指导意见:对于小儿用药剂量问题,由于小儿的疾病不同、体质不同,同时还有个体差异,故孩子生病后最好先找医生诊治,以确定正确的用药品种、药物剂量和疗程按医嘱用药。
问白术18g,苍术15g,山楂22g,枳壳15g,沙...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月经不调,崩漏,闭经
&&已帮助用户:16575
指导意见:此方剂可以补气健脾,利水渗湿,补肾缩尿。红豆就是普通的我们吃的红小豆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药店里的。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枳壳研究概况,枳壳的功效与作用,麸炒枳壳,炒枳壳,炒枳壳的作用与功效,中药枳壳的功效与作用,枳壳种子,枳壳价格,枳实 枳壳,麸炒枳壳功效与作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枳壳研究概况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们的祖先十分的聪明,把自然界中能够利用的东西都拿来实现了他们的价值,不管是被我们...
14:59&&&&&&标签:
生孩子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选择自己生产,因为感受宝宝出生的过程虽然非常的疼痛,但是...
13:46&&&&&&标签:
中药材并不是只有晒干之后才能够入药的,而是有很多的手法,炒制中药材就比较的常见,那...
13:19&&&&&&标签:
生孩子老一辈的人说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因为生孩子会有可能导致妈妈们出现脱肛或者是...
15:41&&&&&&标签:
子宫对于女性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虽然现在有很多的朋友主张丁克,但是即使是丁克,还是要...
14:42&&&&&&标签:
脱肛这种情况听起来非常的吓人,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脱肛的出现,比如便秘和长...
14:41&&&&&&标签:
我们人类每天都要通过大小便来排出身体的废物,但是如果出现小便不利的话,那就非常的难...
13:35&&&&&&标签:
可能大部分都没有见过甚至听说过积壳,由于咱们都不是专业的医学工作者,所以对此并不熟...
16:55&&&&&&标签:
我们在使用药物以前,都比较关系药物的价格问题,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来缓解我...
16:36&&&&&&标签:
现在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是有可能患上胃病的,出现胃病的原因也有很多;如果胃部...
17:15&&&&&&标签:
知道积壳是什么吗,你绝对想不到它是一种中药吧,积壳你不知道什么,但我要说枳壳的话你...
10:59&&&&&&标签:
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会用到中药,大家除了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中药以外,对别的中药还了解吗?...
14:23&&&&&&标签:
中药的副作用症状往往是很多病人在采用药物时会讨论的话题,所以在选用麸炒枳壳的时候,病人往往会关注药物的副作用。那么,麸炒枳壳有副作用吗,它的副作用一般主要表现是什么。...
17:55&&&&&&标签:
秋冬时节难免多吃点东西,而多吃东西容易造成肝气郁结等病症,孕妇也是高发人群。...
09:54&&&&&&标签:
积壳又称三湖积壳、商洲积壳,是我国的一种中草药。它生长习性较好,对管理要求不高,因此,我国多地均有种植。积壳性温,味苦、辛、酸,主要用于治疗胸痞、胁胀、胸膈痰滞等病症。...
09:52&&&&&&标签:
豆子是可以做出很多不同的菜肴,豆子也...&>& > &>&枳壳
  枳壳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本草纲目》: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洁古张氏,东垣李氏,又分治高治下之说。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故以枳实利胸膈,枳壳利肠胃,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肠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则枳实不独治下,而枳壳不独治高也。盖自飞门至魄门,皆肺主之,三焦相通,一气而巳,则二物分之可也,不分亦无伤。《杜壬方》载瘦胎饮,张沽古《活法机要》改以枳术丸日服,令胎瘦易生,谓之束胎丸。而寇宗爽《衍义》言,胎壮则子有力易生,令服枳壳药,反致无力,兼子亦气弱难养,所谓缩胎易产者,大不然也。以理思之,寇氏之说,似觉为优,或胎前气盛壅滞者宜用之,所谓八、九月胎必用枳壳、苏梗以顺气,胎前无滞,则产后无虚也。若气禀弱者,即大非所宜矣。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等病症。  枳壳在我国多地都有生产,以湖南和江西的产品为佳。其中江西省新干县的枳壳又名商洲枳壳、三湖枳壳,具有&果肉厚,外翻如覆盆,瓤瓣数较多&的特点,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优于其他品种,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生用气锐,炒用力缓。枳壳与枳实,本为一物,功效相近,然枳实小则性苦而速,枳壳大则性和而缓,是以气在胸中,则用枳壳,气在胸下,则用枳实,气滞则用枳壳,气坚则用枳实,此同中有异。  《雷公炮炙论》:&用时先去瓤。&《日华子》:&入药浸软,锉。&《博济方》:&去瓤子皮膜。&《圣济总录》:&浆水浸一日,去瓤。&《传信适用方》:&薄切。&《卫生家宝产科备要》:&锉作小块。&《世医得效方》:&去白瓤&、&去瓤,切。&《普济方》:&不去白&,&去瓤净&,&去瓤,用皂角水浸三日,焙干。&《济阴纲目》:&去瓤锉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生品擅于理气宽中,多用于脘腹胀痛。  《经效产宝》:&炒令焦黄。&《日华子》:&入药浸软,锉,炒令熟。&《朱氏集验方》:&锉大块,慢火炒令变紫黑色。&《本草正义》&炒熟性平。&现行,取净枳壳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或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放凉。清炒缓和其药性。  《雷公炮炙论》:&以麸炒过,待麸焦黑,遂出,用布拭上焦黑,然后单捣如粉用。&《圣惠方》:&去瓤,麸炒微黄。&《局方》:&以麸炒焦,候香熟为度。&《纲目》:&陈久年深者为佳,并去穰核,以小麦麸炒至麸焦,去麸用。&《增补万病回春》:&水浸软去穰,切,麸炒。&《证治准绳》:&水浸润,去穰,锉片,麸炒微黄&&&《医宗粹言》:&消食去积滞用麸炒,不尔气刚,恐伤元气。&现行,取麸皮撒入热锅内,用中火加热,候冒烟时,加入净枳壳片,迅速拌炒至深黄色,麸皮呈焦黄色时,取出,筛去焦麸皮,放凉。每枳壳100kg,用麸皮10kg。麸炒后缓和其辛燥之性,多用于和胃消胀。
  各种枳壳均含挥发油和黄酮甙等物质,玳玳花未成熟果实的果皮中含新橙皮甙;果实成熟时, 新橙皮甙消失而柚皮甙增多,接近成熟的酸橙果实中含维生素C,从香圆和枸橘中分离得同一种生物碱样物质。  枳壳增加冠脉流量和肾血流血,降低心肌氧耗量麻醉犬静脉注射0,02-0,5mg/kg,均呈升压效应,剂量大,升压明显。静脉灌注每分钟0,2mg/kg,;肾血流量增加75%,尿量增加一倍。有很强的诱发心肌节律的作用,其强度与肾上腺素相当,而比多巴胺和辛弗林强。  枳壳中所含的辛弗林为肾上腺素 a-受体兴奋剂,对心脏B-受体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有收缩血管,产生升高血压的作用。  对心、脑、肾等血流量的影响麻醉犬静脉注射枳实注射液(每1ml=4g生药)1ml/kg,有显著的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注射后脑血流量平均增加82,6&20,56ml/100g 脑重/分钟(P&0,01)。平均增加数相当于注射前脑血流量的86,4%。脑血管阻力指数平均降低0,428&0,12(P&0,01),有显着降低脑血管阻力的作用。
  枳壳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  ②《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症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  ③《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  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  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  ⑥《纲目》:治里急后重。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枳壳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等病症。  枳壳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在枳实条下云:&枳壳,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南州者为佳,&&旧说,七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 者为壳。今医家多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本草衍义》曰:&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详而缓。&《纲目》将枳实、枳壳合并于&枳&条下,云:&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综上所述,历代本草均认为枳壳、枳实为同一来源,以果实大小及成熟程度来区分,再参考&枳实&条下&品种考证&内容,宋以后原植物主要为酸橙,与今药用情况相同。  枳壳在我国多地都有生产,以湖南和江西的产品为佳。其中江西省新干县的枳壳又名商洲枳壳、三湖枳壳,具有&果肉厚,外翻如覆盆,瓤瓣数较多&的特点,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优于其他品种,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相同点:枳壳、枳实均味苦、酸,性微寒,为破气药,有破气消积,化痰消痞的作用,临床多用于实证。  不同点:枳实为未成熟果实,形小皮厚,心实而气寒,性急善于达,能破中焦之气,气结在胸以下者用之,尤多用于肠玻枳壳为已成熟之果实,形大而薄,中虚而气散,其性也缓,常用于治高位气滞,可破上焦之气,偏于治胃、胸中气滞。《本草衍义》云:&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速,大则其性和而缓。  枳实利胸膈,枳壳利肠胃。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便秘寒,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则枳实不独治下,而枳壳不独治高也。&  临床上,气在胸中用枳壳,气在胸下用枳实;体质虚者用枳壳,体质好者用枳实;消食破滞用枳实,行气宽中用枳壳。
  枳壳为芸香科小乔木植物酸橙,香橼接近成熟的果实,枳壳的功效是疏肝和胃,理气解郁,枳壳的作用是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枳壳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弱及孕妇幼儿慎服枳壳。  性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肺、脾、肝、胃、大肠经  功效:疏肝和胃、理气解郁  脾胃虚弱及孕妇幼儿慎服枳壳。  1、肺气虚弱者忌之;脾胃虚,中气不运而痰涌喘急者忌之;咳嗽不因于风寒入肺气壅者,服之反能作剧;咳嗽阴虚火炎者,服之立至危殆;一概胎前产后,咸不宜服。《本草经琬》  2、如肝肾阴亏,血损营虚,胁肋隐痛者,勿用也。下痢日久,中气虚陷,愈下愈坠、愈后重急迫者,勿用也。《本草汇言》  3、孕妇及气虚人忌用枳壳。《本草备要》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称川枳壳或江枳壳)、代代(C.aura-ntium L,var.amala Engl.)(称苏枳壳)、香圆(C.wilsonii anaka)以近成熟的果实入药。治胸隔痰泄、心腹气 结,两助腋痛,宿食不消,消脓止痛等作用。分布于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  酸橙: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条有针刺,幼枝三棱形。单叶互生,长卵椭圆形,叶柄有小翼形成箭叶。花白色,芳香,单生或数叶腋着生,花瓣五片。果实球形或略扁,熟时橙黄色,花期3~4月,果熟期10月。  元江枳壳:叶柄的翅在,较上方的正式叶身还略为长亦较宽。花瓣四片,果皮特厚(肉厚),瓤小。  生长快,管理要求不高,萌芽力强,耐修剪。宜生长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排水良好的沙质或砾质壤土。多栽于林旁路边、房前屋后或山坡。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6米。枝干绿色,茎干上有刺。叶互生,掌状复叶,小叶三片,小叶无叶柄,最上面一片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微凹;侧生的2片小叶椭圆状卵形,基部偏斜,叶边缘有波状锯齿;叶革质。花两性,单生,白色,径3.5-5cm,先叶开放,花期4-5月。果球形,径达五厘米,密生绒毛,有香气,10月成熟,黄色。
  枳壳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能够破气,行痰,消积。临床常用于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等等。下面响石潭详细说一下枳壳的功效与作用。  枳壳主高,枳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故壳主胸膈皮毛之病,实主心腹脾胃之病,大同小异。朱肱《活人书》言治痞,宜先用枳壳汤,非用此治心下痞也,果知误下,气将陷而成痞,故先用此,使不致于痞也,若已成痞而用此,则失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反损胸中之气,先之一字有谓也。  功用主治: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宜忌: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枳壳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在枳实条下云:&枳壳,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南州者为佳,&&旧说,七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 者为壳。今医家多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本草衍义》曰:&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详而缓。&《纲目》将枳实、枳壳合并于&枳&条下,云:&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综上所述,历代本草均认为枳壳、枳实为同一来源,以果实大小及成熟程度来区分,再参考&枳实&条下&品种考证&内容,宋以后原植物主要为酸橙,与今药用情况相同。  《本草纲目》: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洁古张氏,东垣李氏,又分治高治下之说。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故以枳实利胸膈,枳壳利肠胃,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肠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则枳实不独治下,而枳壳不独治高也。盖自飞门至魄门,皆肺主之,三焦相通,一气而巳,则二物分之可也,不分亦无伤。《杜壬方》载瘦胎饮,张沽古《活法机要》改以枳术丸日服,令胎瘦易生,谓之束胎丸。而寇宗爽《衍义》言,胎壮则子有力易生,令服枳壳药,反致无力,兼子亦气弱难养,所谓缩胎易产者,大不然也。以理思之,寇氏之说,似觉为优,或胎前气盛壅滞者宜用之,所谓八、九月胎必用枳壳、苏梗以顺气,胎前无滞,则产后无虚也。若气禀弱者,即大非所宜矣。
免费量房设计
温馨提示: 为了您的利益以及我们的口碑,你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枳壳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中药禁忌网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枳壳为芸香科小乔木植物酸橙,香橼接近成熟的果实,枳壳的功效是疏肝和胃,理气解郁,枳壳的作用是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枳壳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弱及孕妇幼儿慎服枳壳。
  名称:枳壳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炒枳壳、麸炒枳壳、盐炒枳壳、蜜炙积壳、川枳壳、江枳壳、代代、苏枳壳、香圆   性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肺、脾、肝、胃、大肠经   功效:疏肝和胃、理气解郁   主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来源:枳壳为芸香科小乔木植物酸橙、香橼接近成熟的果实。   
  1、枳壳主高,枳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故壳主胸膈皮毛之病,实主心腹脾胃之病,大同小异。(王好古)   2、枳壳治五积六聚,不拘男妇老幼,但是气积,并皆治之:枳壳三斤,去穰,每个入巴豆仁一个。合定扎煮,慢火水煮一日,汤减再加热汤,勿用冷水,待时足汁尽去巴豆,切片晒干,勿炒,为末,醋煮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随病汤使。(《秘传经验方》)   3、枳壳治子宫脱垂:㈠枳壳五钱,蓖麻根五钱。水煎兑鸡汤服,每日二次。㈡枳壳五钱,升麻一钱。水煎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4、枳壳治小儿因惊气吐逆作搐,痰涎塑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视:枳壳(去穰,麸炒)、淡豆豉等分。为末,每服一字,甚者半钱,急惊,薄荷自然汁下,慢惊,荆芥汤入酒三、五点下;日三服。(《小儿痘疹方论》不惊丸)   5、枳壳治牙齿疼痛:枳壳浸酒含漱。(《圣惠方》)   6、枳壳治远年近日肠风下血不止:枳壳(烧成黑灰存性,为细末)五钱,羊胫炭(为细末)三钱。和令匀,用米饮一中盏,调下,空心腹,再服见效。(《博济方》乌金散)   7、如肝肾阴亏,血损营虚,胁肋隐痛者,勿用也。下痢日久,中气虚陷,愈下愈坠、愈后重急迫者,勿用也。《本草汇言》   8、枳壳治直肠脱垂:十岁以下小儿,每日用枳壳一两,甘草一至三钱。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成人每日用枳壳一至二两,升麻三钱,炙甘草二至四钱,台参、生黄芪,据身体强弱,适当增减,水煎分二次服。(《山东医刊》1962)   9、枳壳治小儿软疖:次枳壳一个,去白,磨口平,以面糊抹边,合疖上,自出脓血尽,更无疤痕也。(《世医得效方》)   10、枳壳治风疹痒不止:枳壳三两,麸炒微黄,去瓤为末。每服二钱,非时,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服。(《经验后方》)   11、枳壳治伤寒呃噫:枳壳半两(去穰,麸炒黄),木香一钱。上细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未知,再与。(《本事方》)   12、枳壳,气味所主,与枳实大略相同。但枳实形小,其气全,其性烈,故善下达;枳壳形大,其气散,其性缓,故其行稍迟,是以能人胸膈肺胃之分及入大肠也。其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止风痛者,盖肺主皮毛,胃主肌肉,风寒湿入于二经,则皮肤瘙痒,或作痛,或麻木,此药有苦泄辛散之功,兼能引诸风药入于二脏,故为治风所需,风邪既散,则关节自然通利矣。其疗劳气咳嗽,背膊闷倦者,盖亦指风寒郁于上焦,则肺气滞而为闷倦咳嗽。《本草经疏》   13、枳壳治小儿秘涩:枳壳(煨,去穰)、甘草各一钱。以水煎服。(《全幼心鉴》)   14、枳壳治大便下血:枳壳二钱,乌梅肉三钱,川黄连五分。共研细末,饭前开水冲下,分二次服。(《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   15、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壳味苦,能泄至高之气,故主之也。又肺与大肠为表里,风邪入肺,则并入大肠,风热相搏而为肠风下血,苦寒下泄之气,则血热清而风自除矣。其主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安胃诸证,悉与枳实相同,第其气稍缓耳。《经》   16、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洁古张氏,东垣李氏,又分治高治下之说。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故以枳实利胸膈,枳壳利肠胃,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肠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则枳实不独治下,而枳壳不独治高也。盖自飞门至魄门,皆肺主之,三焦相通,一气而巳,则二物分之可也,不分亦无伤。《纲目》   17、枳壳治产后生肠不收:枳壳二两。去穰煎汤,温浸良久即入。(《经验方》)   18、枳壳顺气止痢:甘草(炙)六钱,枳壳(炒)二两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沸汤点服。(《婴童百问》宽肠枳壳散)   
  枳壳茶   材料:枳壳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破气消积,祛痰。   主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呕逆噫气、下利。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枳壳酒   组成:枳壳(去瓤,麸炒)、柏白皮各250克、五叶草500克   用法:上三味,细锉,生绢袋盛,以酒6升,浸七日。每次温饮适量,常令有酒力佳。   主治:刺风。气血为风寒所侵,蕴滞生热,寒热相搏于皮肤之间,遍身痛如针刺。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二。      枳壳粥   组成:枳壳1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枳壳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   功效:健脾和中,疏肝行气。   适应症:适用于脘腹胀满,连及胸肋,呃逆频作,纳差食少,消瘦等。   禁忌:孕妇不宜选用。      枳壳散   组成:三棱(炮)、广茂(炮)、黑牵牛(炒)各90克、白茯苓(去皮)、白术、青皮各45克、陈皮(去白)36克、木香、枳壳(麸炒)、半夏(炮)、槟榔各30克   用法:上药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用温姜汤送下。   功效:理气消食,祛痰逐饮。   主治:中焦气滞,胸膈痞满,饮食迟化,四肢困倦,呕逆恶心。   来源:《卫生宝鉴》卷四。      枳壳散   组成:枳壳(去瓤,锉,麸炒)、白术各15克、香附子30克(麸炒,舂去皮)、槟榔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米饮调下,一日三次,不拘时候。   功效:顺气宽中,消症破积。   主治:气滞食阻,心下痞闷或作痛,多噫败卵气。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三引庞老方。      枳壳散   组成: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   用法:上为散。每服2钱匕,食后用温浆水调服,1日3次。   主治:风气壅滞,腰脚疼痛。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      枳壳散   组成:紫草、枳壳、生地、大黄。   用法:淡竹叶,灯心为引。   主治:痘疹,大热毒盛者。   来源:《痘疹会通》卷四。      枳壳散   组成:枳壳2两、贯众2两、荆芥1两、大白皮1两、黄连半两、蛇床子半两、苍耳根1把、干姜半两(泡)、柏枝1把、薤头1把、黑豆半升、无名异半两、冬青叶1把、地骨皮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用1大合,用水3大碗,煎至1碗,先熏后洗,1日2-3次。   主治:痔漏。   来源:《普济方》卷二九七。      枳壳散   组成: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石膏2两、子芩半两、柴胡1两(去苗)、玄参1两、赤茯苓半两、川升麻3分、射干2分、羚羊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2分(去心)。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脾实热,咽喉干,头痛心烦,四肢壅闷。   来源:《圣惠》卷五。      枳壳饮   组成:枳壳(水浸,去瓤,麸炒)。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1大钱、加阿胶2片、生姜5片、葱白5茎、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入蜜少许,空心温服。次用葱白10茎,烂研涂脐心中,即以手巾蘸葱汤,自内肾腰间洛熨至小腹下,少顷气透即通。   主治:老人大便风秘不通,塞涩妨闷,或用蜜煎导类不能通者。   出处:《传信适用方》卷三。      枳壳汤   组成: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炙,锉)各3克、大腹皮19.克(锉)、百合 牵牛子(炒)、赤茯苓(去黑皮)各30克、赤芍药、桑根白皮(锉)各9克、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阴干)15克。   用法:上九味,粗捣筛。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以通为度。   主治:大便不通,腹胁胀满膨闷,食欲不振。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枳壳汤   组成:枳壳(去瓤,炒)、青皮(去瓤)、木香、丁香、当归、缩砂仁、陈皮(去白)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烧盐汤调下。   功效:宽中进食。   主治:小儿脾胃不和,癖积胀满。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三。      枳壳汤   组成: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白术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伤寒后,心腹气滞胀满,不能饮食。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枳壳汤   组成:桔梗、枳壳(炙,去穰)各一两。   用法:上锉如米豆大,用水一升半,煎减半,去滓,分二服。   主治:伤寒痞气,胸满欲死。   来源:《苏沈良方》      枳壳浸酒   配方:枳壳150克、秦艽120克、独活120克、肉苁蓉120克、丹参150克、松叶500克、蒴翟150克、米酒5斤。   制法:将上述药物切碎,盛纱布袋中,用米酒浸泡,加盖密封,经常摇动,7日后开封去药袋,即可服用。   服法:每日2--3次,每次温服30——50毫升。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通络。适用于皮肤瘙痒,皮肤中如有虫爬感等。      枳壳丸   组成:皂角1挺(去黑皮,微炒)、枳壳(去瓤,麸炒)、川大黄60克(锉,微炒)、羌活(去芦)、木香(不见火)、橘红、桑白皮(蜜水炙)、香白芷各6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生姜汤送下。   主治:脾有实热,心腹壅滞,四肢疼痛,两胁胀满,大小便不利。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枳壳丸   组成:三棱(炮)、广茂(炮)、黑牵牛(炒)各90克、白茯苓(去皮)、白术、青皮各45克、陈皮(去白)36克、木香、枳壳(麸炒)、半夏(炮)、槟榔各30克。   用法:上药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用温姜汤送下。   功效:理气消食,祛痰逐饮。   主治:中焦气滞,胸膈痞满,饮食迟化,四肢困倦,呕逆恶心。   来源:《卫生宝鉴》卷四。      枳壳丸   组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牡丹1分、黄柏半两(锉)、桂心1分、牵牛子半两(生用)、甘遂1两(煨微黄)。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丸,以温水研破服之,1日2次。   主治:小儿癖气,胁下妨闷,手足微肿。   来源:《圣惠》卷八十八。      枳壳丸   组成:枳壳4两(麸炒微黄,去瓤)、苦参8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食后以温酒送下。   主治:一切风热生疮疥。   来源:《圣惠》卷六十五。      枳壳丸   组成:枳壳(去瓤,麸炒)2两、牵牛子(拣择)4两(1半炒1半生,捣罗取粉1两半,余者不用)、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槟榔半两(锉)、木香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欲利加丸数。   功效:调顺三焦,平匀气脉,消痰滞,利胸膈,祛风,利大小肠。   主治:三焦约。少腹肿痛,不得大小便。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黄芪枳壳鲫鱼汤   材料:鲫鱼300克、黄芪30克、炒枳壳15克   制法:鲫鱼、黄芪、炒枳壳分别用清水洗净,同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鱼熟烂,调味供用。   功效:健脾补中、升阳益气   主治:用于胃下垂。症见腹胀痛,饭后加重,平卧减轻,可拌有恶心、呕吐、乏力、头晕、便秘或腹泻等。      枳壳砂仁炖猪肚   配方:枳壳9克、砂仁3克、赤小豆30克、猪肚1只、绍酒10克、盐10克、姜10克、葱10克、蒜15克。   制法:   1、把枳壳润透,切丝;砂仁烘干打成粉;赤小豆洗净,去杂质;猪肚洗净,姜、蒜切片,葱切段。   2、把赤小豆、枳壳、砂仁粉,放入猪肚内,然后放炖锅内;加入姜、葱、盐、蒜,注入清水1500毫升。   3、把炖锅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l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猪肚50克。   功效:补虚损,健脾胃,止胀满。用于肝硬化腹水,脘腹胀满,疲乏无力,气短消瘦患者食用。      莲房枳壳汤   组成:干莲房1两、荆芥1两、枳壳5钱、薄荷5钱、朴消5钱。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水3碗,煎至2碗半,趁热熏洗。   主治:痔疮。   来源:《疡科选粹》卷五。      洗痔枳壳汤   组成:枳壳2两、癞虾蟆草(一名荔枝草,四季常有,面青背白麻纹累累者是)2两。   用法:河水3大碗,同上2味煎数滚,先熏后洗,良久再将汤煎热熏洗。甚者3次即消。   主治:痔疮肿痛,肛门下坠,无论新久。   来源:《外科正宗》卷八。      枳壳理中汤   组成:炮姜4.5克、白术4.5克(炒)、枳壳4.5克(炒)、赤芍4.5克、肉桂4.5克(去皮)、砂仁9克(炒灰)   用法:水煎浓汁,去滓温服。   主治:产后瘀血冲脾,腹中胀满,脉沉滞者。   方论:产后脾虚气滞,血瘀不消,故冲逆于中而胀满不止,方中白术健脾运化以除胀,枳壳理气宽中以除满,赤芍破血祛瘀,肉桂暖血温经,炮姜温中以逐冷滞,砂糖和胃以去瘀血,水煎温服,使脾健气强,则瘀血顿化,而胀满自己。   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牛肚枳壳砂仁汤   材料:牛肚250克、炒枳壳12克、砂仁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牛肚刮洗干净,切成小块;砂仁捣碎,与炒枳壳一起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备用。将药袋与牛肚片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以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炖至肚片熟烂,捞去药袋不用,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用法:口服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补气健脾消胀。适用于饮酒过量,灼伤胃络而致酒精性胃炎、不思饮食、食后脘腹胀满不舒,以及胃下垂而属脾胃气虚者。      瓜蒌枳壳汤   组成: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抚芎、苍术(米泔浸)、香附杏仁(去皮、尖)、片芩(去朽)、贝母(去心)各3克、砂仁1.5克、陈皮3克、木香(另研)1.5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肩木香调服。   主治:痰郁症。动则喘满气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柴胡枳壳汤   组成:柴胡(去苗)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栀子仁半两、茵陈蒿半两、龙胆半两、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早、晚食后温服。   主治:伤寒发黄,壮热,骨节烦疼,两胸下气胀急硬痛,不能食。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当归枳壳汤   处方:归尾1钱、枳壳1钱、赤芍1钱、山楂2钱、卜子2钱、紫朴8分。   主治:消食顺气和血。主治痧胀。   用法:匏三(《痧症全书》卷下)、三十五号家人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当归枳壳汤   处方:归身1钱、山楂1钱、枳壳1钱、红花1钱、赤芍1钱、青皮1钱、茜草1钱、连翘1钱、丹参1钱、续断1钱。   主治:养血和中。主治痧胀,吐衄便红。   用法:土八(《痧症全书》卷下)、四十八号同人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来源:《痧胀玉衡》卷下      枳壳青皮猪肚汤:   配方:猪肚1个(约500克)、枳壳12克、青皮6克、生姜4片。   制法:将猪肚去肥油,漂洗干净,再放入开水氽去腥味。枳壳、青皮、生姜、猪肚一齐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成。   用法:饮汤食肉,佐餐食用。   功效:理气、和胃、止痛。      枳壳除痔丸   处方:大枳壳120克(去瓤,别为末)、大草乌120克(不去皮、尖,别为末)。   制法:上以草乌细末,人猪大脏内,用醋2--2.5千克,煮干,如未烂,更加醋煮十分烂为度,余醋些小捣候脏烂,却入前枳壳末再捣匀,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及临卧时用温米饮送下。仍以臭椿皮煎汤洗。属热毒者,减草乌,增入黄连、槐花之类。   主治:治痔疮。   禁忌:服药后,忌热饮食片时。   来源:《普济方》卷二九六      厚朴枳壳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甘草(炙,锉)3分、秦艽(去苗土)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石膏(碎)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大戟(去苗,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生姜3钱,大枣2个(擘破),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主治:上气胸满,喘息气绝,痰水盛溢。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脾胃虚弱及孕妇幼儿慎服枳壳。   1、肺气虚弱者忌之;脾胃虚,中气不运而痰涌喘急者忌之;咳嗽不因于风寒入肺气壅者,服之反能作剧;咳嗽阴虚火炎者,服之立至危殆;一概胎前产后,咸不宜服。《本草经琬》   2、如肝肾阴亏,血损营虚,胁肋隐痛者,勿用也。下痢日久,中气虚陷,愈下愈坠、愈后重急迫者,勿用也。《本草汇言》   3、孕妇及气虚人忌用枳壳。《本草备要》    枳壳图片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2&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3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4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5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6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7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8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9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0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1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2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3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4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5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6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7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18
词条标签:枳壳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上一篇下一篇
提示: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浏览次数: 9507 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壳的作用与功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