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的简短故事基础是什么

尚书中讲到了武王伐纣,判断尚书中讲到了武王伐纣,先秦君子风范课后作业答案,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著作,先秦儒家在描述周胜商时突出强调,鲁国的祖先是周公吗,敬德是对君子的基本要求_爱说篇
0 分 3 以下《尚书》的篇章中哪一篇与周公制作和颁布诰命有关: () ? ...c 得分: 0 分 5 淝水之战是指“武王伐纣”期间殷商与西周之间发生的著名.........
《尚书》的篇章中哪一篇与周公制作和颁布诰命有关:...0 分 5 淝水之战是指 “武王伐纣” 期间殷商...0 分 5 在外交场合中讲礼仅仅是先秦贵族具备君子.........
;武王伐纣时对士兵说,“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天子之于百姓,就像父亲 之...尚书中已有明确的行 政职能划分,洪范篇中提到八政:食、货、祀、司空、司徒、.........
尚实尚用的儒家经典 ——《尚书》 ——《尚书》 读书报告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武王伐纣等,这些都成为后代散文创作的重要文化 源头,作家在写作中或含英咀华,.........
盖《尚书》兹多于是矣。 《艺文志》:《古文尚书》 者, 出孔子壁中。武帝末...(公元前 746 年)才开始有的, 而记载武王伐纣誓师之言的《泰誓》不 应记.........
武王伐纣与修武县名新解王山磊 修武县是千年古县,县名来源于三千年前武王伐纣...《尚书》中记载,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惟一月.........
《尚书 》中的 周初 各篇 。它或 许 正是 删《书 》之余 ,能够 保存 ...武王伐纣史实补考(2)第三 , 武王 讲 话内 容 。从 修辞 学 角度 看 ,.........
殷朝最后一个王是殷纣王,我们也把他叫做商纣王,武王伐纣 就是打他,所以要以...在中国历史上,民本思 想起源非常早,在《尚书》有一篇叫五子之歌,这里面有.........
路的 尽头便是周武王伐纣与八百诸侯誓师盟坛之所...登台麾军,作决战前誓师(誓词即《尚书》中的《牧誓...就其高度和面积来讲,同盟山其实就是一座土 丘形成.........
尚实尚用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 《尚书》是流传至今历史最为久远的一...武王伐纣等,这些 都成为后代散文创作的重要文化源头,作家在写作中或含英咀华,.........
《尚书牧誓》(节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第二段武王伐纣的联军组成,下面我们接着讲第三段,...文学作品、电视剧里商纣王是一个暴君,是一个著名的.........
(《孟子·尽心下》) 【注】①《武成》 : 《尚书》的篇名,文中写武王伐纣...因为,几乎每一个记者,都神色凝重、语调沉痛地提到了发生在中国的地震。为我做.........
《尚书·牧誓》中的“商郊牧野”指的是殷纣王和周武王决战的战场,后人称这场 战争为牧野之战。牧野之战的地点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武王伐纣的目标是直指商的都城.........
1、各组推举一人讲“奕秋学棋”故事。引导学生悟出学习专心致志的 道理。 2、老师补充《尚书》中周武王伐纣的不实故事,启发学生学习要有怀 疑精神的道理。 六.........
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 《尚书》中有武王伐纣“流血飘杵,赤地千里”的记载,孟子是...(可请学生用现代汉语再讲 一遍。) 教师:尽管孟子的推断未必与史实相符合,但.........
(5) 《尚书大传》 : 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
历史要籍选读期末范围及讲... 暂无评价 2页 免费...《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者,共 28 卷,主要记录...《尚书*周书》 ,是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因 誓师在.........
讲的是武王伐纣之后, 箕子投降, 被武王带到鎬京,武王问他治国之道,箕子说出...制度的推测 班固《汉书》中的艺文志中提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
周武王伐纣的时间,内容涉及到当时随从周 武王伐纣的...7 西土:当时周在西方,商在东方,故《尚书》中多...西土之人,指 周人及下面提到的庸,蜀,羌,髳,微.........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 (辅佐周 武王伐纣的姜...刚才, 讲到了日常生活中如何文明有礼地待人接物, 通过短片 中的各种现象,告诉.........
■ 网友在搜武王伐纣,就是一场神仙打架
武王伐纣,就是一场神仙打架
多愁善感的锤子
古代军队打仗前,都要先祷告。找个黄道吉日,少牢太牢,对着管战争的神祈祷一番。祈祷的内容当然是保佑自己的军队去打个大胜仗。可是,交战的对方那边也祈祷,祈祷杀得对方片甲不留。如果抛除有道伐无道、心诚则灵等各种因素,那这件事情就有意思了。如果双方拜的是同一位战神的话,战神就有点左右为难,脑子里一个小人说帮这个,上次他们还给你供奉一头大牛呢。另一个小人说帮那边,他们虽然没给你供牛,那几头羊味道也不错呀。于是战争就变成了战神脑子里的两个小人打架。如果双方拜的不是同一个神,那就更好办了,军队连上阵都不用,直接跟着神走吧,神赢了你就赢了,神输了你就输了呗,你还能比神还厉害吗?一般来说,神仙打架肯定不会像《变形金刚》里面那样,把关键戏份给了男主。几十米高的大铁块互相打,人跟蚂蚁一样,起不了太多作用,能做的就是在旁边当一个吃瓜群众。这样的战争我们都见过,那就是武王伐纣。那场战争真实的状况肯定没有神参与,但是人们不关心,大家更关心的是有神的那场。武王这边是阐教十二大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纣王那边是截教各种大仙圣母古怪精灵。虽然死了的人都可以魂归封神榜,到天上谋个职位,但谁都不愿意上天。封神榜上也没有事先定好名字,就是看死的前365位,填好名字,报送上去,等公示。公示期满,好了,您就是天神了。武王伐纣,先是纣王那边有法术的道人杀掉武王这边没法术的士兵,然后姜子牙请来更有法术的仙人徒弟哪吒黄天化打败先前的道人,道人的师父再来报仇,一来二去,神仙级别就不断升级,直到后来诛仙阵来了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最后的结果呢?元始天尊不一定打得过通天教主,但老子帮了西岐这边,武王就赢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多愁善感的锤子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我比郭大侠只差那么一点点
作者最新文章【图片】学习历史必备的基础知识【高中历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2,458贴子:
学习历史必备的基础知识收藏
「精华在线」高中历史同步视频课上线,一线教师授课,帮助孩子快速提高成绩!高中历史课程,随时听,反复听,家长可以随时掌握孩子学习进度和效果!
高中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辅助教程 前言新课改实施以来,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就历史学科而言,全国共推出四套新课标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原为大象版)。四种版本的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写人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历史观点不同等原因,导致四种版本教材的素材取舍、内容详略、语言表述甚至史学观点等方面有较大出入。这固然打破了教师“以本为本”、“唯教材马首是瞻”的局面,但也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考验。新形势下的高考不可能“以某一版本的教材为主”,高考考的是“历史”而不是“历史书”,已成为命题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共识。历史史料浩如烟海,高考命题常命常新,高考试卷尤其是历史科目,不可能出现陈题旧题。所以,题海战术未必省力,盲目做题未必高效。虽然新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任何考试策略、技巧只有在掌握基本知识、概念、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无论高考试题如何变化,基本知识才是永恒的“王牌”。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历史基础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条件。尽管当前的高考命题出现了“去教材化”的倾向,离“课本”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高中阶段的教学也并非漫无目的,高中师生的教与学仍要“以课标为中心”。所以,教师和学生有必要对通行的各版本教材有所了解。展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是我们围绕《课程标准》中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逐个参阅四种版本教科书,并结合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对相关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而成的。具体来说,就是找出四种教材“交集”与“并集”,力争对《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挖深、挖透”,形成多维架构,使课标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达到相应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边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一边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正,力争使本资料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难以理解的,我们做了较多的解释说明;易于理解的,我们尽量使其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力争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当您拿到这本资料的时候,其实您是拥有了四种版本的教材,因为本书做了“四合一”——看似一本书,实际上是四本书的效果。为减少大家的阅读障碍,我们尽量对行文进行了加工润色,对多个版本共同的表述行文中没有做标记,个别有特色的表述分别注明了版本,使各种表述其浑然一体。本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逐次对每一条“课标要求”进行阐述。对于使用人民版和北师大版教材的同学来说,你们手中的教材章节与本资料的章节编排顺序基本一致。由于人教版教材采用中外史混编的模式,所以与本书章节顺序稍有出入。由于岳麓版教材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颠覆式改造”,致使与本资料的章节顺序出入较大。但是,无论考生使用的是哪一种教材,《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范围是不变的。为使广大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获取有效知识,我们遵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理念,把各种版本的教材及相关教辅整编在一起,所以本书所阐释的知识足以覆盖任何一种版本的教材。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但也给各位师生开拓了新的学习空间。相信本书对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备课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本书是专门针对有志于参加高考的考生而编写的。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是“客观存在的历史”还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描述”,不是也不应该是本书这个样子。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本书只是提供了其中的一种模式,千万不要因本书而束缚你的想象力。虽然本书最大程度地汇总了四种版本的教材,但本书仍不能涵盖高考涉及的所有知识。除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外,你尚需阅读能力、读图能力、感悟能力、文字功底、应试技巧等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显然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个人良好的潜质。
政治文明历程课程标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⑴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⑵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⑶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⑷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早期(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沿革(岳麓)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中就逐渐出现了权力的萌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实际上就是史前社会的部落酋长。(人民)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文明的突出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岳麓)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结束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标志着文明时代的来临。(注:在考古学上探讨文明时代的形成,有些学者提出了文明要素的概念。对“文明要素”的概括虽不尽一致,但基本是城市、文字、金属和礼仪四项。如英国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列举文字、城市和复杂的礼仪三要素,认为只要一个社会具备其中两项,便可判定属于文明。日本学者贝塚茂树则举出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三项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和国家是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1.夏:约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禹有意识地扶植其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儿子启即位,始创王位世袭制。特点: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方式: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注:世袭制破坏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政治权利交接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王位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关于“禅让”是否存在,一直存在争议:《论语》:“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竹书纪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韩非子》:“舜逼尧,禹逼舜。”前316年,燕王哙禅让相国子之,引起动乱。西汉末年,王莽再开“禅让”先河。魏、晋、宋、齐、梁、陈,及北朝魏、齐、周、隋,政权嬗替,皆用“禅让”。)2.商:约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最高统治者称王,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和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是附属国直辖的地方。商王在不同程度上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岳麓:商王直接控制的范围虽不够大,但能够支配各方国的地位却建立起来;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政务官,臣服于商的方国首领被封为侯或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讨。王权与神权结合,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3.周: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及“战国”。周朝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渐成熟(岳麓:周王将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确立了一套比商朝更严密的控制体系)。(附:关于分封制是否为西周所特有,学界历来存在争议。吕思勉认为分封制起源于部落时代后期,郭沫若认为起源于夏代,董作宾、胡厚宣认为分起源于商代,王国维则主张分封制为周人所创。李学勤认为,分封制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政权结构形式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孕育,夏、商二代产生、形成,至西周渐趋完备,春秋战国时代走向衰落,逐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也有人把夏商周的制度简化为:夏—部落联盟联合体,商—方国联合体,周—家国共同体。孔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注: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演进列为“古国—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把世界古代史的发展路径概括为:氏族制度―城市国家―领土国家―大帝国几种形态和阶段。)
二、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汉初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魏晋后虽有分封但其性质不同。2.概况:西周的大分封第一次发生在武王灭商之后,第二次在周公东征平定武庚、管、蔡之乱以后。周公旦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周公旦系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孔子终生倡导的礼乐制度据说就是周公制订的)。3.主要内容:周王直接统治国都附近的王畿地区(指镐京、洛邑及其周围地区)。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封国国君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以下的“附庸”附属于附近较大的封国。不仅周天子要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层层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庶人或奴隶为直接的生产者。4.目的: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统治,即所谓“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分封的过程也是周人不断扩展势力范围的过程。5.分封对象:姬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古圣先王后裔、殷人后裔)。(岳麓)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之地;周人把殷商遗民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以利监督;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以牵制商人。(岳麓版:异姓诸侯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有功臣、姻亲,也有原来的附属国。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展开》:“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另一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6.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7.重要诸侯国:⑴王族之国,如武王弟周公旦封鲁(其长子伯禽就国),召公奭封燕,成王弟叔虞封晋等;⑵功臣之国,如姜尚封齐(亦是姻亲);⑶古圣先王后裔之国,如黄帝后裔被封于祝,尧后裔封于蓟,禹后裔东楼公封于杞、舜的后代妫满封陈等;⑷殷人后裔之国,如商纣王庶兄微子启封宋(“灭人之国不绝人之祀”)。(现代,山东省号称齐鲁,河北号称燕赵,湖北号称荆楚,山西号称三晋等都与西周分封制有关。)8.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力役,朝觐述职等。9.诸侯权利: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里享有世袭统治权。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以设置官职、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10.特点:⑴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⑵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⑶(岳麓)西周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⑷层层分封。[附:周代的阶级:⑴统治阶层:天子(王畿)→诸侯(公、侯、伯、子、男;封国)→卿大夫(采邑)→士(不能世袭的食田或俸禄)。诸侯与卿大夫享世袭继承的爵位,拥有土地权与统治权。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以打仗为主要任务。⑵平民:多为身分职业世袭的农民,土地为贵族所有,农民有供奉粟米、布缕及力役的义务;少数为贵族蓄养的工商业者,称为“工商食官”。⑶奴隶:主要来源是战争的俘虏或犯罪的平民,平民与奴隶是劳动生产的主力。]11.作用:⑴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⑵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⑶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注:梁启超:“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12.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13.瓦解的表现:平王东迁,王畿缩小,王室落入诸侯的卵翼之下,分封体制已名存实亡。周郑交质和繻葛之战,周天子地位大为降落,宗法中的亲亲精神,荡然无存。楚子熊通要求晋升爵位不成,自行称王;楚庄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小宗取代大宗(如晋武公杀晋侯缗继位)、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时有发生,各诸侯纷纷称“王”,名号与周天子相等。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战国末期,周王室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丧失分封大权。(补:分封制的残余:1.秦末大乱与分封制的短暂重现:始皇死,赵高当权,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六国后裔随即响应,自立为王;六国后裔仍眷恋旧制,以世族为优越。项羽分封不公,诸王彼此猜忌不安而转相攻伐,终为刘邦安享其成。2.汉初的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度有利于君主的集权,但易使皇室孤立无援;封建制度有助于屏障王室,但易生内哄;刘邦诛灭异姓诸侯王,并有刑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但惠帝时,吕后称制,大封诸吕为王,打破此誓言。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以温和手段抑制宗室,如分齐为六、淮南为三。景帝时,晁错建议以武力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为太尉周亚夫平定,诸侯国的实力大为削弱。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分封名存实亡,郡县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地方行政规制。3.西晋:晋武帝鉴于曹魏缺乏宗室辅佐,造成王室孤立,而导致灭亡,所以大封宗族为王,并派他们掌握兵权;结果,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更导致五胡乱华。4.明代:明太祖为确保帝国长存,分封诸子为王,分镇各地;结果,惠帝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自立为成祖。另:封建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与宗室或功臣作为食邑的制度。“封建”一词也作为欧洲历史上“feudalism”的汉语译名使用。中国封建制度,始于前11世纪西周封建,在前3世纪秦朝建立以后,渐为中央集权制所取代。欧洲封建制度,盛行于5到15世纪。随着16、17世纪民族国家的兴起而式微。马克思主义史学常把秦至清的历史称之为“封建社会”,现在逐渐被学者否定。不过,由于这个概念在中国大陆使用非常普遍,所以本书以后的部分章节偶尔仍使用“封建社会”代称古代中国的君主集权时代,请读者注意辨别。)
三、宗法制1.概念: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区别亲疏,分配政治权利,规定等级秩序,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发展演变: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就有所萌芽,到西周时期成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2.基础:父系血缘关系。3.目的:协调家族内部关系,加强统治秩序(解决家族之间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4.核心内容:嫡长子(宗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立嫡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没有嫡子时从庶子选其母亲身份最高者(同等条件下年长优先;需要继承的贵族无子,则考虑血缘最近的子侄)。嫡长子与众子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即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注:易中天认为:父家长制、嫡长子继承制、一夫一妻多妾制合起来为宗法制。)5.特点:⑴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特点)。⑵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⑶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与“国”紧密结合。许倬云:周代封建社会的上层,“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6.作用:⑴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君统与宗统结合起来),王权较前代有所强化。⑵稳定等级结构,保持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⑶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王国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⑷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其内涵仍然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7.评价:⑴积极影响:①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注重家庭关系,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③“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祭祖”风俗,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⑵消极影响:①传宗接代观念,重男轻女思想。②等级观念严重。③宗族派别观念严重,容易产生家族本位、人情关系和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违背,影响我国的政治建设。8.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9.(附)宗法制度的瓦解⑴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①王室内部:周幽王废储君嫡长子而改立庶子,导致西周灭亡;东周王室的继承之争,造成王室尊严扫地,天子地位低落;各国兼并激烈。②诸侯国内: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⑵人才的流动方式:①西周:世官制,人才进用限于本国的宗室子弟,并且是依照身分等级任命。②东周:因列国的竞争与尚贤思想的流行,发生了重大变革。不受限于身分等级的宗法传统,出现许多布衣卿相,如管仲、阳虎、申不害、苏秦、范雎、吕不韦等;用人唯才,不受宗法血缘限制,如楚才晋用,游士择主而事,各国盛行养士之风。⑶中央集权政制流行,有计划裁抑贵族,如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等;以定额的谷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附: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四、(岳麓)维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礼乐制1.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2.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音乐也不一样。如饮食方面,不同等第的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肉食种类各不相同。周礼规定: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乐舞规格也有区别:“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3.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有效地统治人民。4.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5.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6.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的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五、分封制的基础:井田制(存目,见必修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和礼乐制是周朝的四大制度。(此外,选官方面的“世卿世禄制”见本章第三节的“古代选官制度”一目。)六、中国早期(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和神权结合。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行为,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来决定,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岳麓:具有上古血缘纽带和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早期政治制度体系的核心,族权和政权紧密结合(用族权来维护王权;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家国同构,亲贵合一)。(注: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这种制度体系,以西周最为典型。)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程度较低)。无论是商朝的方国,还是周朝的封国,自治权都很大,天子的身份只是“共主”,对诸侯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与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相比,王权十分有限。4.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由部族、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岳麓)。5.官僚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下级向上级纳贡不属于国家税收性质。6.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通史教程》目
录序言:方法—不止是个传说……003第一编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系列第一讲如何审题…………………005第二讲答案源自何处绝杀技之一:“抄材料”……008绝杀技之二:“背课文”……009绝杀技之三:“问题转换”(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 …009绝杀技之四:“移花接木”…010第三讲 如何组织答案绝杀技之五:“一分为二”(评价类试题) ……011绝杀技之六:“多角度”(原因、影响、意义类试题) ……………012绝杀技之七:历史小论文(SOLO分类评价法解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012增补:、2013年全国课标卷第41题的应对策略 ……014第四讲 如何做好“特点、特征”归纳型试题………021第五讲如何落笔才能得高分……024第六讲历史分析题“公式”答题模式………………026第七讲 部分知识的规律性总结…028第八讲 笑傲考场策略……………034第二编高中历史新课标二轮复习提要A:通史体例·时序编第一 讲中国古代史………………035第二 讲中国近代史(上)………038第三 讲中国近代史(下)………039第四讲 中国现代史………………041第五讲 中国近代现代史的阶段特征…………………042第六讲 世界古代史………………043第七讲 世界近代史………………044第八讲 世界现代史………………046第九讲 世界近代现代史的阶段性特征………………047第十讲 高中历史通史知识(政治、经济、文化)分项梳理纲要………051B:通史体例·纵横对比篇第十一讲 古代希腊罗马·夏商周·秦汉……………059第十二讲 欧洲的中世纪·隋唐·宋元………………059第十三讲 欧洲迈入近代文明·明清…………………060第十四讲 欧洲工业时代·晚清半殖民地时代………062第十五讲 欧洲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化的起步…063第十六讲 20世纪上半期:动荡的中国与世界 ……064第十七讲 20世纪下半期: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全球化 ……………065第十八讲 中外重要历史阶段比较…………………067第十九讲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072第三编 历史与历史观第一讲文明史观…………………078第二讲现代化史观………………081第三讲全球史观…………………082第四讲社会史观…………………083第五讲生态史观…………………084第六讲其他史观(唯物史观、革命史观)…………085第四编通史整合通史体例整合的高中历史新课程087第五编考试大纲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新课标)…156新情景,新史观—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试大纲》解读………………158第六编 解题技巧分类指导第一讲 原因类159第二讲 目的类160第三讲 内容类160第四讲 变化类160第五讲 特征类161第六讲 性质类162第七讲 异同类162第八讲 评价类163第九讲 意义类164第十讲 启示类166第十一讲 史观类…………………167第七编 重要历史结论 历史大事年表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 …………171高考文科答题规范 ………………186中国与世界·历史大事编年对照表…………………187第八编 附录 政治 地理附1.高考政治万能公式…………194附2.政治主观题题型及解题思路196附3.高考政治答题模式…………199附4.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方法论……………210附5.高考地理万能公式…………220附6.地理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224附7.高考地理复习规律总结……231
政治文明历程课程标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⑴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⑵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⑶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⑷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概念准确地说,秦朝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相对立,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简单地说,该制度就是: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1.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2.社会根源: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前朝诸侯割据的教训,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秦统一后,六国残余势力还很大,只有加强中央权力,才能维护统治。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西汉儒家董仲舒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理论。)4.政治基础: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三、建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公元前215年蒙恬率秦军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移民实边,设九原郡。公元前220年屠睢统兵征讨岭南,于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行政管理;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交通路线,部分地区任命官吏。秦的统一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秦王嬴政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1.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皇帝制度:⑴建立: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其权势和地位,就把传说中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采用“皇帝”称号。⑵特征:①皇帝独尊。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用称号,如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皇帝”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谓。②皇权至上。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政治、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等一切大权)于一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岳麓表述为“皇权专制”,并认为是皇帝制度的核心。)③皇位世袭。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⑶发展: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后代不断充实和完善。⑷影响:①在特定时期,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抗外来侵略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②但是,皇帝是国家政治事务唯一的最高决策者,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帝个人的素质,直接影响政局是否稳定;(岳麓)皇帝制度是政治动荡、统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根源。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⑴内容: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史料未载秦朝有谁出任该职,后人推断虚有其位,秦始皇亲自掌兵);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传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系统。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丞相之下设立“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九”并非实数,诸卿中只有廷尉、治粟内史和典客是国家政务部门,其余主要服务于皇室)。*&……%¥#敏感词*&……%。②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等官职**&&……敏感词*&&……%;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附:秦汉时期,皇权受到一定制约,如廷议制度,这种制度是氏族社会民主制的遗留,对皇权有一些限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九卿与列卿名义上归丞相管辖,实际在多数情景下独立行使职权。奉常(汉称太常):管祭祀,乐、祝、史、卜、医诸官均属之。郎中令(汉称光禄勋):皇帝侍卫的首领。卫尉:皇宫卫戍司令。太仆:掌皇帝的舆服车马。廷尉:掌刑狱,为国家最高司法官。典客(汉称大鸿胪):掌宾客朝觐之事。宗正:管理王族事务。治粟内史(汉称大司农):掌赋税征收与管理。少府:掌山泽租税,主要是供应皇家度用。]3.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⑴渊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立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⑵秦朝郡县制的设立:鉴于周朝分封制导致后来周天子权威削弱的教训,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前代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⑶内容:郡由中央政府直辖。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也称“郡监”),分掌行政、兵事和监察职责。郡下设县,由县令(不满万户称县长)主持政务,县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负责司法和税收。少数民族聚居的与县同级的行政机构称为“道”。县下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岳麓:乡有乡吏,里有里典。乡吏有“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贼盗”)。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与乡、里无隶属关系)。郡—县—乡—里,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行政体系。⑷特点(与分封制相比):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且不能世袭。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没有封地。⑸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流官制)取代贵族政治(从血缘国家向地缘国家的过渡);基层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国家因而掌握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管理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历朝沿用并不断完善,详见下节)。(注:秦汉以来的郡县一级地名的遗迹在今天的地名中多有保留,如汉中、太原、南阳、长沙、南海、桂林等郡名,成都、阆中、蓝田、武功、江陵、番禺等县名一直使用至今。)
4.思想控制:焚书坑儒,挟书律。牵制了思想,破坏了文化,激化了社会矛盾,是秦朝短期而亡的重要因素。五、主要特点1.皇帝控制全国。2.中央控制地方。3.人治色彩浓厚。4.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两大基本矛盾演变趋势:中央权力愈来愈大,地方权力愈来愈小;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六、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积极:⑴疆域: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⑵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专制王朝所沿用,成为中国专制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⑶经济: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⑷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集中力量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等。2.消极:⑴政治: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容易造成决策的随意和行政的专断,极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⑵经济:在明清时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⑶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思想上独尊一家,禁锢了人们的头脑,压抑了人性及其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⑷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容易助长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益恶劣,阶级矛盾尖锐。(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先秦贵族政治的不同:①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唯一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②不再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权力则集中在皇帝。③君主不再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官僚机构和官员进行统治,各级官员都要对皇帝负责。④不再是贵族掌握各级权力,而是将贵族基本上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即使是皇亲国戚,也只有进人官僚机构才会有权力。⑤不再是各级政权都实行世袭制,而是只有皇位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所有的官僚都是任命的,不能世袭,且可以随时调换和罢免。⑥不再是凭借血统家世出掌权力,而是通过选拔来任命官吏,选官的权力在原则上归皇帝,具体执行由官僚机构来办。⑦不再是“亲贵合一”“家国同构”,而是将国事与家事分开,等。)七、“汉承秦制”(仅见人民版)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又对秦制作了某些调整和变化。主要表现为:1.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2.承袭了秦朝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汉武帝时出现了由皇帝的侍从、秘书组成的内朝,宰相职权逐渐转移到尚书令手中。3.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的监察事务;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武帝时期,废除了监郡御史,把全国分13州,每州设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刺史的设置,使皇权监控从中央波及到地方。4.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时期,监察区的州,变成了郡以上的地方政权,郡县二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5.承袭了秦朝的赋役、兵制、选官制度,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等。
最后一波年终福利祭出 ,直降300,魅蓝 Note6 不惧全面屏
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⑴秦:郡县制(见上节内容;钱穆:中国古代“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⑵汉:①郡国并存: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吸收周朝和秦朝教训,实行郡国并存的地方行政体制。这些同姓诸侯国在汉初稳定局势和平定诸吕之乱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封国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经过汉景帝“削藩”和汉武帝“推恩令”,王国势力被削弱,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能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推恩令”:诸侯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西汉会要》:“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②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附: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联合力量打败项羽,分封了一些重要将领为王。刘邦即位后开始铲除异姓王。刘邦在翦除异姓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刘邦在总结秦亡的原因时,除了确认暴虐是主要原因外,还认为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也是秦短命的关键所在。在经济凋敝的条件下,刘邦也无力直接控制全国,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屏障。刘邦晚年和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以同姓王代替异姓王,在当时确曾起到拱卫中央皇权、巩固刘氏天下的作用,但也种下了叛乱和分裂的祸根。)⑶隋:①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②隋唐实行科举制,打击士族势力。⑷唐:①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后来的五代、宋、辽、金,基本上维持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②唐朝中叶遭遇了“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掌握行政、财政和军事大权,后发展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五代十国实际就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注:唐代置节度使,本意是由中央派全权大使去剥夺地方职权以强化中央集权,结果适得其反。五代的建立者: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⑸宋:①政治上:削实权。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为防止知州权大难制,实行“三岁一易”),派通判负责监督(各州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通判是宋代知州的副职。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是牵掣知州权力)。②军事上:收精兵。抽调各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禁军分别划归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领,但调兵权划归枢密院,统兵全和调兵权分离。③财政上:制钱谷。各路设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把地方赋税绝大部分运送中央,地方只保留少部分用作开支,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死刑需报中央复审核准,收回地方的司法权。④影响:从权、兵、钱三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避免了唐末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宋太祖本人陈桥兵变夺权,实乃防止自身事件重演);但矫枉过正,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军队战斗力减弱;冗官、冗兵、冗费使国家财政危机。(北宋之后,地方势力再也无力挑战中央,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告一段落;但中央集权的消极作用也日益明显。)[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背景:唐“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唐末,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形成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后周世宗改革,为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奠定了基础;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⑹元:①行省制度。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有学者称元朝的行省是“流动的中央政府”,《元史·卷91》:元朝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省的最高行政官为平章政事,行省长官及其下属官员都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京畿周围(称“腹里”,今京津晋冀鲁一带),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西藏由中央宣政院直辖,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直属于宣政院)管理。(注:行省制的设置并不是为了地方行政方便,而是为了便于军事控制。行省长官是被外派到地方的中央官。在当时,并不是说把全国划分成几个地方行政区,而是说这个地方驻有中央宰相。行省的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②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忽必烈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促进了各民族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划分行政区划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等)。[注:元初,以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地方设置十路宣抚司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经常授中书省宰臣以“行某处中书省事”头衔,出外行使中书省职权。因事设官,事已则罢,没有固定的治所和辖区。随着各处行省的设置渐趋稳定,至元二十三年(1286),行省长官不再系中书省相衔,行省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行政机构。吐蕃、畏兀儿地区则分别由宣政院、大都护府统领。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设置混乱。路直属于省。府有两类:一类直属于省,与路平级;一类隶属于路。州也有两类:一类直属于省,与路、直隶府平级;一类则隶属于路和直隶府。大体说来,省为地方一级行政区,路为二级行政区。府与州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是二级行政区,有时是三级行政区。到明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省、府(州)、县三级行政制度。元代设立11个行省中,至今仍有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西6个在继续使用。元朝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统治近及百年,行省制度的作用不容低估。]⑺明:①洪武九年(1376),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元朝行省制度,在地方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分立,相互牵制,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或单设都指挥使司等机构,实行军政和民政合一的统治。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加强。(注: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宣德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比布政使高。其后,布政使的职权渐小,至清代仅为督抚的僚属,专管一省的财赋和民政。明代设立13个布政使司中,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12个至今还在使用,只有湖广行省在清代分为湖南、湖北省,明代布政使司基本奠定了现代省级政区的地名称谓。此外,明朝通过八股取士,为君主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⑻清(人民版下节内容,提前至此。人教版没有涉及):①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行政。②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用掣签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③改土归流。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④土尔扈特部回归,说明中华民族有很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⑤(人民)康雍乾时期,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⑥(人民)雍正皇帝还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⑦(补)清朝大兴文字狱,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2.演变规律: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⑴积极:①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②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③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⑵消极:①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②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地方行政权力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宋明两代最为明显。)③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等。[附: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历史地名:秦汉以来的郡县一级地名的遗迹在今天多有保留,如汉中、邯郸、九江、太原、南阳、长沙、南海、桂林等郡至今仍是重要的地名;成都、阆中、蓝田、武功、江陵、开封、番禺等县名使用至今。西汉开始设立监察区(州),像凉州、益州、朔方等成为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地名。唐代贞观元年设立10道,开元21年又置5道,其中,河南、河北成为现代省级政区名称。宋代设立路制,宋神宗时达23路,今天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名皆源于此。元代设立11个行省中,至今仍有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西6个在继续使用。明代设立13个布政使司中,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12个至今还在使用,只有湖广行省在清代分为湖南、湖北省,可以说明代布政使司基本奠定了现代一级政区的地名称谓。清代设立的省在地名上作了较大改变,如康熙2年分陕西为陕西、甘肃两省;康熙3年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两省;康熙6年分江南行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在东北设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西北设立乌里雅苏台、伊犁两将军。清末光绪10年(1884年)又将伊犁将军之地设为新疆省;11年升台湾府为省;33年改东北三将军辖区为三省。民国时期设立相对独立的内蒙古、外蒙古、青海、西藏、察哈尔共28个省级政区,完全奠定了现代一级政区的雏形。]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皇帝制度(见上节)。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中央行政体制⑴“相”的概念与起源:一般指中国古代的丞相、宰相或职务相当的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但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的性质。到战国时期,“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普遍建立起来。秦始皇时,建立了正规的丞相制度。⑵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既相辅相成,又相克相制。宰相既可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提高行政效率;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君主需要宰相来处理政务,但又担心宰相权力过重而危及皇权,于是宰相权力不断被削弱。⑶相权的演变:①秦至汉初:三公九卿,位高权重。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鉴于相权过大,新增太尉、御史大夫,分化相权。汉初仍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总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地位极其尊崇。汉初,虽仍采尊君卑臣政策,但丞相大都由功臣列侯出任,备受礼遇,被赋予选任臣僚、执行赏罚、先斩后奏、政策决行等大权。相权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注:秦朝有时分设左右丞相,以右为上。西汉初,为相者多为开国功臣,位尊职重,敢于直言进谏,如吕后欲封诸吕为王,王陵即当面表示反对;景帝时周亚夫曾反对封王信、废戾太子刘据等事)。②西汉武帝时期,频繁更换宰相,并设“内朝”牵制“外朝”。“外朝”指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等官僚体系。“内朝(又称中朝)”由皇帝的亲信、侍从、秘书等宫廷机构组成,长官为尚书令、侍中。中央官僚机构实际上形成两个系统,以大将军、尚书为首的“中朝”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则逐渐变成执行政务的机关(内朝对重要的政事先做出决策,丞相府变成了单纯的执行机构)。(人教)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北师大)东汉光武帝正式设置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连九卿的职权也被侵夺,三公逐渐成了虚衔。尚书台职权的扩张,又引起皇帝的疑忌。三国时,魏文帝另设中书省执掌机要,而将尚书台变成了纯粹的执行机构。到了南北朝,门下省又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
4.完善监察制度(人民版独有)⑴监察制度的演变:①秦: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设监御史。②汉:中央设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治所。中央设御史大夫。(唐代,御史大夫成为独立机构,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③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与知州平列,号称监州),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宋沿唐制,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称御史中丞)。宋太宗时,又任命专职的监察御史(察院),考课官员得失。④元代: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全国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⑤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⑵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②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⑶评价:①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②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检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5.谏议(岳麓)⑴目的: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⑵主要朝代的谏议制度:①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②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没有了(与皇权的高度加强有关)。⑶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帝无上的权力,但有时对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也发挥过作用。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国专制集权时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从中央看,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各朝代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3.从地方看,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⑴中央对地方多层次、多渠道进行管理,不允许地方有独立的行政体系。⑵中央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地方行政。⑶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⑷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⑸由分封到郡县再到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4.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和监察制度的建设,选官、监察等权力日益控制在皇帝手中,官吏日益奴化。5.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四、(补)结论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是无法彻底解决的。相权过大或地方权力过大,会影响到皇权统治的安定;而相权过小或地方权力过小,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效率,也难以对国家实施有效的治理。
4.完善监察制度(人民版独有)⑴监察制度的演变:①秦: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设监御史。②汉:中央设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治所。中央设御史大夫。(唐代,御史大夫成为独立机构,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③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与知州平列,号称监州),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宋沿唐制,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称御史中丞)。宋太宗时,又任命专职的监察御史(察院),考课官员得失。④元代: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全国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⑤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⑵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②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⑶评价:①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②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检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5.谏议(岳麓)⑴目的: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⑵主要朝代的谏议制度:①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②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没有了(与皇权的高度加强有关)。⑶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帝无上的权力,但有时对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也发挥过作用。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国专制集权时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从中央看,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各朝代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3.从地方看,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⑴中央对地方多层次、多渠道进行管理,不允许地方有独立的行政体系。⑵中央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地方行政。⑶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⑷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⑸由分封到郡县再到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4.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和监察制度的建设,选官、监察等权力日益控制在皇帝手中,官吏日益奴化。5.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四、(补)结论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是无法彻底解决的。相权过大或地方权力过大,会影响到皇权统治的安定;而相权过小或地方权力过小,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效率,也难以对国家实施有效的治理。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丞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⑴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和左右丞相,丞相统辖六部,总揽全国政务。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⑵明太祖朱元璋吸取了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为了巩固皇权,加强统治,朱元璋决定废除宰相。2.丞相制度的废除: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撤中书省,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旧人教: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牵制,分掌统兵和调兵之权)。并下令以后也不许再设丞相。(皇权兼并了相权,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有人说,丞相制度的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3.结果:皇帝集君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到达新的高度;但又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于是又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内阁雏形)。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供备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注:宰相在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二、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1.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遇到大事也无人商量。2.建立: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文渊阁地处宫廷之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左右,故称内阁。)3.演变:明宣宗时(朱瞻基,年号宣德,明朝第五位皇帝),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内阁成为辅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内阁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到明朝中后期,某些主持内阁的首辅(如万历首辅张居正),威权显赫,六部虽不隶属内阁,但必须按照内阁票拟的谕旨办事,地位反在内阁之下。为预防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人物 阶段 名称 阁臣权力 明太祖 奠定基础 殿阁大学士 处理文案的侍从 明成祖 正式确立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 明宣宗 发展完成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4.性质(特点):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5.评价: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票拟的采纳与否也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内阁的建立实际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注:群臣奏章在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章上面,叫做“票拟”。皇帝对内阁意见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批红”多由司礼监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明朝废除宰相最大的弊端就是使司礼监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明朝中后期,皇帝多不上朝,导致太监乱政,其原因就是皇权过分集中。宦官参政,干预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朝政治黑暗的重要原因。曾经在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在《纶扉奏稿》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贾祸。”明代内阁的作用,关键在于阁臣能否得到皇帝重用及其办事效能的高低。自明朝第六位皇帝朱祁镇(年号正统)以后近百年间,内阁并无多少实权,权力操于宦官之手。自嘉靖中叶至万历初年的五十余年间,大学士夏言、严嵩、张居正相继入阁成为首辅,内阁真正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张居正死后,阁材乏人,宦官逐渐窃持权柄,魏忠贤擅权乱政,组成阉党内阁。到崇祯一朝,内阁已徒具形式,有名无实。另有观点认为:从明代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开始,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阁臣权力渐重。明中叶以后,阁臣又有了首辅、次辅和群辅的区别。首辅拥有票拟权,位极人臣。随着时间的推移,阁权代代积累,明中叶以后的殿阁大学士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权,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顾问”了,首辅已成为实际的宰相。)6.(补)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宰相 内阁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 皇帝的信任 职责 参与决策国家大事 皇帝的侍从顾问 任免 经过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定 直接由皇帝决定 权力 决策权,参与政治权;权力来自于制度 有票拟权,但票拟后须呈给皇帝决定;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 对皇权的影响 制约皇权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7.(补)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内阁制的比较:英国内阁的首脑为首相,由通过选举而在议员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首相再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组成内阁。君主只是在名义上代表国家,并无实际行政权力。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向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内阁如失去议会信任,必须辞职或提请君主解散议会。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而西方内阁是民主制度的产物,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三、清朝军机处的设置1.背景:⑴清初,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又称“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⑵(人教)康熙时期,在宫廷内设南书房,由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参与政务,替皇帝起草诏令。这样,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个辅政机构,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南书房分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皇权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2.设置军机处的原因:处理西北战事,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加强皇权。3.设置:雍正初年,在宫廷隆宗门内设军机房,不久更名为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后来相继撤消;内阁也名存实亡,变成了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4.职责:专门处理前线的奏报和诏令。后来,由单纯处理西北军务扩大到处理全国其他事物。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必须秉承皇帝旨意行事,其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5.特点:⑴简: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人员精干;⑵速: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后直接交相关部门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办事效率较高;⑶密:地处宫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机密性能强,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⑷军机大臣全为兼职,由皇帝临时任命,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军机处始终不算正式衙门。6.作用: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军机处有利于皇权专制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皇权的扩大。)四、思想文化: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存目)1.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华而不实,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明代洪武元年(1368)科考,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不过写法初无定规。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由明中期而泛滥至清代。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2.文字狱:是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明初文字狱贯穿洪武一朝,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推行文化专制统治所采取的极端手段,并为后世专制统治者所效法。在清初康雍乾三朝的百余年间,文字狱多达上百起,而且愈演愈烈。文字狱是巩固专制统治的政治措施。文字狱遏制言论,禁锢思想,极大地桎梏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助长了阿谀奉承、诬告陷害之风,是历史发展中的浊流。五、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⑵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⑶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⑷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消极影响:⑴政治上,君主专制的独断性和随意性容易导致暴政,使政治黑暗、腐败。⑵思想上,对思想文化的严密控制,阻碍了科学和文化的发展。⑶经济上,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⑷整体上,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世界(西方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3.一般而言,前期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君主专制的帝国结构瓦解的主要原因:列强入侵,社会矛盾激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工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仁人志士的努力,等。)六、(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分配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全国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 2.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3.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时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官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4.宗法关系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5.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附:冯天瑜《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封建”本义“封土建国”、“封邦建藩”,原指殷周实行的分封制,与秦以降实行的郡县制相对应。近代中日两国学人皆以“封建”翻译西方史学术语feudalism(意为领主、采邑制),遂成一重要汉字史学术语。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始,共产国际译词在中国传播(如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为“半封建”),尤其是1929年前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的一派,将“封建”泛化,把秦汉至明清这一颇不“封建”的两千余年历史纳入“封建时代”。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此说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通行。而负荷新义的“封建”,脱离了中外古今概念坐标系的正轨,既未求得古今义流变的合理性,也没有达成中西义对接的准确性,故其效用不佳。笔者从语义学与历史学的结合部,追踪术语“封建”误植的过程,并建议:恢复“封建”古典义,又与英文术语feudalism相通约,将殷周称“封建时代”,秦汉至明清的社会,不宜冠以“封建”,从政制角度可称“郡县制时代”,从较宽泛的历史学言之,可称“宗法专制帝制时代”。]七、(补)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冲击(略)
成也综合,败也综合!而综合学科中历史最难学。为什么试卷上的历史题涉及的知识在你的课本上找不到?因为全国各地的历史教材有好多套。目前,全国共推出四套历史新课标教材,它们分别是人教、人民、岳麓、北师大版。悲催的,你们使用的是什么版本的历史教材?高考命题会依据“人民版”吗,会依据“人教版”吗?会依据“岳麓版”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全国各地使用的教材各不行同!甚至同一省内使用的教材也不一样。有没有一套书,涵盖四套教材?一书在手,总览各种版本!亲,有的!敬请关注本帖!
经济成长历程课程标准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⑴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⑵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⑶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⑷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早期农业的产生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1.农业经济起源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⑴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早在七八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主(基本上是南稻北粟的格局),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粟,sù,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古代也泛称谷类。关于“五谷”,所指不一。《周礼·天官》:“以五味、五穀(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穀,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赵歧注:“五穀谓稻、黍、稷、麦、菽也。”《楚辞·大招》:“五穀六仞。”王逸注:“五穀,稻、稷、麦、豆、麻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五穀为养。”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五穀谓大麦、小麦、稻穀、大豆、胡麻。”后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限于五种。]2.农业的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果,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附:在夏王朝之前,中华大地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尽管这些古帝是由神话传说构成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个古史系统反映了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轨迹,是我国从蒙昧时期进人文明时代的缩影。三皇五帝时代处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原始农业进人锄耕阶段,北粟南稻,产量有很大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多,饲养牲畜的品种和数量都较以前明显增加。手工业技术也有了提高,制陶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已经处于解体阶段。人民: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未耜,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先行者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二、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1.刀耕火种(火耕):⑴含义: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用木制的耒耜、石斧、石锛除草;火种:焚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就地挖坑下种。(人民)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直到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⑵局限: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只能撂荒,另寻新地,人们经常迁徙。这种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注:耒,lěi,是削尖的木棒,后发展为双尖的木叉;耜,sì,形状像现在的铲和锹,不开叉。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2.锄耕:⑴七八千年前耒耜的使用,标志我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或称耜耕)阶段。⑵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并不普遍;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诗经》描述“千藕其耕”(集体耕作)。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⑶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人们开始走向定居。3.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⑴春秋战国出现:牛耕的出现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岳麓)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石骨农具。(附:关于中国历史上何时开始使用铁农具,学界存在争论。但在春秋时期,铁器的制造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从考古资料来看,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还不是很普遍;战国时期,冶铁业发展迅速,铁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有资料说,我国用铁始于商代。个中说法都有待新的考古资料来证明。)⑵两汉时期改进和普及:西汉赵过推行过耦犁;后来(岳麓:西汉中期)出现可以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东汉时出现较为轻便的一牛挽犁。 [注:赵过,汉武帝时(前140~前87年)人。曾提倡代田法,发明播种工具三脚耧车,推广耦犁。《汉书·食货志》载:“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史学界、农学界对“耦犁”莫衷一是。范文澜在《中国通史》说耦犁是“用二牛挽二犁,二人各执一犁,一人牵引二牛,共二牛三人。”不过,也有人认为耦犁是两牛三人一犁;至于是两人牵牛还是一人牵牛一人压辕又有分歧。东汉末年崔窟《政论》记载的辽东耕犁“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从西汉晚期起,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逐渐为一人二牛的方法取代。人民版把二牛抬杠称为耦犁,值得商榷。]⑶唐代完善: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以调节耕土的深浅。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一直被后世沿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耕作技术始终停留在铁犁牛耕的状态。 (注:曲辕犁因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又名江东犁。曲辕犁增加了犁评和犁箭,可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曲辕犁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三、耕作技术的进步(人民版未讲)1.耕作技术⑴春秋战国: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垄作法就是把田地开成一条条的垄和沟(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把庄稼种在垄上。其优点:垄台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防涝和抗旱;利于集中施肥,等。(注:最早出现的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亩法。畎,quǎn,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西汉时的代田法将“上田弃亩”的抗旱原理发扬光大。)⑵西汉:代田法。西汉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推行的代田法,是垄作法的发展。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用力少而得谷多”。⑶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直到今天,我国基本上都是沿用这一耕作技术。 (注: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术。耕是指犁地翻土,耙是指将犁后土地的土块耙碎,耱是将土地表层碾磨成粉末。“耱”也作“耢”、“摩”、“盖”。耢一般没有齿,用柳条或树枝等编成,驾驶者通常站在或坐在耢上;作动词用,意为用耢平整土地。)2.播种工具: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3.耕作制度⑴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⑵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宋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附: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王伐纣的简短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