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能买到塔菜种子子什么时候种植好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
一、 茄科蔬菜操作规程&
二、 葫芦科蔬菜操作规程
三、 豆科蔬菜操作规程
四、 百合科蔬菜操作规程
五、 十字花科蔬菜操作规程
六、 伞行科蔬菜操作规程&
七、 堆肥的方法&
八、 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九、 清洁卫生制度&
十、 运输工具清洁制度
十一、 有机作物贮藏规定
十二、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清扫规程
十三 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定
一、 茄科蔬菜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合番茄、茄子、辣椒、红尖椒、青尖椒、圣女果、青椒、辣椒叶、彩椒、朝天椒等蔬菜)
按照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
1 选地选茬&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块,习水天气。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完成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三年休闲的地块。
1.2 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强、土壤通透性好、排灌方便、土壤PH 6.5&#的地块。
1.3 避免重、迎茬。
1.4 前作以有机葱蒜类、豆瓜类、甘蓝类蔬菜为好。
2 选择品种&
2.1 按本地区地理环境、积温、生育期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2.2 应选用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有机农业提倡使用有机种子,因此我们以购买有机种子为宗旨,如果市场上没有,我们选择常规种子,但在本基地进行育苗。
3 整地施肥
整地要求:整平耙细,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应少于5个;无较大的残株、残茬;耕翻20~25cm;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
3.1.2 整地时间:能伏、秋翻的地块则伏、秋翻;早春整地应以保墒、不误农时为准,顶浆整地。
施足底肥:按照有机生产操作规程,本基地使用符合有机标准的沤制农家肥,每亩在翻地前撒施充分腐熟农肥8―12立方米,还可施入生物菌肥。
4 种植要求:
育苗:茄科类蔬菜适宜在温室大棚内栽培。地温稳定通过7℃~8℃时进行播种。过早播种时,地温低,种子在土壤滞留时间长,可诱发幼苗罹病。在保证熟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晚播。适当晚播,幼苗出土快,不易感染病害,植株健壮;冬季育苗龄为70―80天&
地温在10℃以上、气温达到20一25℃可开始定植,畦宽可设80&#厘米,株距45―55厘米,行距约60厘米,每亩栽苗2200株左右;定植前盖地膜可有保水、保温和防草的作用。
5 田间管理:
生长调控:开花前控制肥水、坐果后保持土壤湿润,大量开花坐果期需肥水最多,要注意供给肥水。一般定植后15―20天开花坐果,花后45―50天成熟(成熟期与温度施肥关系密切)。
5.2 温度湿度调控: 坐果后最低温度15℃,最适温度为20一25℃,最高30℃。&
6 病虫害防治:
6.1 温汤浸种:种子用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十分钟后,搅拌降温到常温再浸泡适当的时间。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生产期间做好各阶段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a、合理安排轮作,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b、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利用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杀虫灯、性诱剂杀成虫。C、利用天敌,生物药剂等,例如有白僵菌、绿僵菌、BT等微生物杀虫剂;注意灰霉病、青枯病和灰霉病的发生。
7 收获以及质量要求:
7.1 选择晴好天气采摘,防止泥水污染茄果,并且有利于采摘后的伤口愈合;
7.2 轻拿轻放,用专用的篮筐盛放采摘的茄果,并注意垫草或软布避免互相磕碰损伤;&
7.3 单品种收脱、单品种运输、堆放贮存,有标牌,不混杂;
8、其它要求:
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要接受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对生产操作全过程进行记录,建立生产技术实施档案,全面记载,保存备查。
二、葫芦科蔬菜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合黄瓜、冬瓜、南瓜、苦瓜、西葫芦、迷你黄瓜、地瓜、西瓜等蔬菜)&
按照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
1 选地选茬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块。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完成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三年休闲的地块。
葫芦科蔬菜根系较浅,根群吸收力较弱,栽培宜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强、土壤通透性好、能排能灌地块,土壤PH值在5.5-7.2的地块。
1.3 避免重、迎茬。
1.4 前作以有机葱蒜类、豆瓜类、甘蓝类蔬菜为好。一般不选择有机番茄、茄子等茄果类为前茬。
2 选择品种&
2.1 按本地区地理环境、积温、生育期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2.2 应选用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有机农业提倡使用有机种子,因此我们以购买有机种子为宗旨,如果市场上没有,我们选择常规种子,但在本基地进行育苗。
3 整地施肥&
3.1 整地 3.1.1
整地要求:整平耙细,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应少于5个;无较大的残株、残茬;耕翻20~25cm;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
3.1.2 整地时间:能伏、秋翻的地块则伏、秋翻;早春整地应以保墒、不误农时为准,顶浆整地。
3.1.3 施足底肥:按照有机生产操作规程,本基地使用符合有机标准的沤制肥,每亩在翻地前撒施充分腐熟农肥5000千克。
4 种植要求:
育苗:茄科蔬菜适宜在温室大棚内栽培。地温稳定通过10℃时进行播种。过早播种时,地温低,种子在土壤滞留时间长,可诱发幼苗罹病。在保证熟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晚播。适当晚播,幼苗出土快,不易感染病害,植株健壮;冬季育苗龄为20-30天
4.2 定植 地温在12℃以上、气温达到25一30℃可开始定植,做50厘米垄株距25―40厘米,每亩栽苗3500株左右;
5 田间管理:
生长调控:支架,植株甩蔓后,应理顺瓜蔓,避免交叉乱长,植株6-8片叶,蔓长25厘米左右时搭架。打叉摘心,第一雌花开放前,该花所在节位以下各节出现的侧枝一律摘去,以后各节出现的侧枝可留一片叶摘心。摘心实际上是留一叶一瓜。如果侧枝留叶太多,不但叶片生长消耗营养多,而且容易造成下层郁闭,通风透光不良。&
5.2 温度湿度调控: 坐果后最低温度15℃,最适温度为25一30℃,最高30℃。
6 病虫害防治:
温汤浸种:种子用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十分钟后,搅拌降温到常温再浸泡适当的时间。种子也可利用清水和淡盐水浸种,防止种子污染以及携带病菌;
病害防治:加强中后期通风,防止枯萎病、霜霉病、灰霉病和叶霉病的发生。第一、二果穗易发生根腐病,病果白绿或红绿相间,病部滞长,果形不正,降低商品性,影响经济效益。防治方法是增施农肥,控制秧苗长势,苗期不能长期低于10℃低温。育苗方法改集中播种小苗分栽为育苗碗内单粒直播,不伤根,减少病毒由根部伤口侵染机会。生产实践证明,采用以上措施是控制根腐病的有效措施。另外也可运用井冈霉素、农抗菌素120、链霉素、木霉等微生物杀菌剂防治病害。还可用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防治病害。
6.3 虫害的预防与防治:生长期常见发生的害虫有斜纹夜蛾、棉铃虫和白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等。
6.3.1 少量害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捉,及时通风、摘除虫叶等措施进行控制;
当害虫发生较为严重时,采用有机农药进行防治,如采用清源保防治甜菜夜蛾或者棉铃虫,用除虫菊防治白粉虱。另还有白僵菌、绿僵菌、BT等微生物杀虫剂。
7 收获以及质量要求:
7.1 选择晴好天气采摘,防止泥水污染瓜果,并且有利于采摘的伤口愈合;
7.2 轻拿轻放,用专用的篮筐盛放采摘的瓜果,并注意垫草,防止互相磕碰损伤;&
7.3 单品种收脱、单品种运输、堆放贮存,有标牌,不混杂;
8、其它要求:&
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要接受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建立生产技术实施档案,全面记载,保存备查。
三、 豆科蔬菜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合扁豆、豇豆、刀豆、甜豆、荷兰豆等蔬菜)
按照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
1 选地选茬&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块。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完成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三年休闲的地块。
1.2 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强、土壤通透性好、能排能灌、土壤PH 6.5&#的地块。
1.3 避免重、迎茬。
1.4 前作以有机小麦、有机玉米、有机油菜为好;一般不选择有机葵花、有机甜菜、有机荞麦为前茬。
2 选择品种
2.1 按当地地理环境、积温、生育期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2.2. 应选用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2.3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转基因类型的品种,所以不得选用转基因类型的大豆品种。应选用通过有机认证的种子。
3 整地施肥&
整地要求:整平耙细,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应少于5个;无较大的残株、残茬;耕翻20~25cm;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
3.1.2 整地时间:能伏、秋翻的地块则伏、秋翻;早春整地应以保墒、不误农时为准,顶浆整地。
4.1 播期:
理论播期:地温稳定通过7℃~8℃时进行播种。过早播种时,地温低,种子在土壤滞留时间长,可诱发幼苗罹病。在保证熟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晚播。适当晚播,幼苗出土快,不易感染病害,植株健壮;一般豆类为短日照作物。幼苗适当晚出土,遇到长日照,可以适当延长营养生长阶段。一般而言,营养生长时间长,营养体茂盛,可为生殖生长、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要避免过晚播种,造成贪青晚熟。
4.2 播法:播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4.2.1 精量点播:机械垄上双行等距精量点播,双行间小行距10~12cm。
4.2.2 平播:窄行条播,行距25~30cm。
4.2.3 大垄密:大垄多行密播,垄距140cm左右,垄上6行,小行距15cm。
4.2.4 采用播种、(起垄)、镇压“一条龙”连续作业。&
4.3 播深:镇压后播深3~5cm。
4.4 密度:
4.4.1 保苗株数应以各品种特性为准。不同品种豆科类蔬菜的播种密度不同,公顷保苗可在170,000~450,000株。
不同栽培方式播种密度不同。平播(行距25~30厘米)、大垄密播(垄距140cm左右,垄上6行,垄上小行距15cm)等,可以适度增多保苗株数。适度增加保苗株数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播量受以下因素左右:播种量受种子的百粒重的大小左右――百粒重大的品种播量多一些;百粒重小的品种播量少一些。播种量受栽培密度的多少左右――密度大,播量多;密度稀,播量少。播种量因整地质量的好坏而有差异――整地质量好的地块,田间损失率小,播量可适当少一点;整地质量不好的地块,田间损失多,播量适当多一点。播种量受种子的质量好坏左右――根据种子发芽率大小、净度高低,再依据保苗株数的多少予以计算。播种量的计算:
公顷保苗株数& 种子百粒重(g)
公顷播量(kg/hm2) = ――――――――――――――--- & [1+田间损失率(%)] 种子发芽率(%)& 种子净度(%)&
(田间损失率根据整地质量而定,一般按10%左右计算。)
4.6.1 不重播、不漏、不断条。
4.6.2 播种深浅一致。
4.6.3 覆土一致。
4.6.4 播后及时镇压。
5 田间管理&
5.1 耙、深松、中耕
第一次中耕:时间为豆科类蔬菜“照垄”时(第一片复叶展开时),可采用单翼铲、杆齿和双翼铲配置方式,此次中耕可带护苗器,垄沟深松深度达到18~25cm。起到灭草、松土、提地温放寒、增加蓄水能力的作用。
5.1.3 早中耕、深中耕、及时中耕:达到三次以上中耕。
除草方式:人工铲地与机械(“耙萌生”、“蒙头土”、“苗耙”、中耕、耘锄耘地等)相结合。提倡使用秸秆覆盖杂草、采用机械和电热除草。
5.2.2 除草次数:人工铲地锄草次数达到三次。做到田间无杂草。视情况,可在大豆生长后期人工拔大草一次。
5.2.3 严禁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
5.3 灌溉:大豆开花前、结荚期干旱时,进行灌溉。适宜的灌溉不仅可以增加大豆的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大豆的质量。
6.1 收获时期:一般在90%叶片脱落,豆粒“归圆”时进行收获。个别有“炸荚”习性的品种应根据品种的特点适时收获。
收获方式:人工收割。为了防止豆籽实产生“泥花脸”、“草花脸”,不得使用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直接收获、脱粒。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直接收获、脱粒,收获损失大。
6.3 收后处置:收获后放置5~7天,以利生理后熟。
脱粒方式:最好采用传统的打场方式(压磙子,或四轮压场)进行脱粒。防止过度碾压造成籽粒破损。不得用纹杆式、钉齿式脱粒机进行脱粒,防止机械破损豆粒。
质量要求:不完善粒(包括籽粒破损、未完全成熟、病斑粒、异色粒、异型粒、青豆等)不超过2%;“石豆”1%以下;杂质率不超过1%;虫口率不超过1%;含水率在14%以下;粒度要求:有的要求籽粒直径6.5~7.0mm,有的要求籽粒直径7.8mm以上等等,需按对方要求办理。为此,要经过机械清选、人工手选。
7.3 收获质量要求:
①选择晴好天气收割,防止产生泥、草花脸。
②不落底荚、不丢枝、不炸荚。
③单品种收脱、单品种运输、堆放贮存,有标牌,不混杂。
8、其它要求:
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要接受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建立生产技术实施档案,全面记载,保存备查。
四、 百合科蔬菜
(本规程适合韭菜、葱、蒜、芦笋、姜、玉米、黄洋葱等蔬菜)
按照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
1.1 选择土壤肥力中下等、岗平地、中性土壤中指百合科蔬菜为宜。不宜在低洼地中指百合科蔬菜。百合科蔬菜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较大――PH
6.5-7.5之间均可,不宜在酸性土壤栽培百合科蔬菜。
2.1整地要求整平耙细,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地块应少于3个;无较大的残株、残茬;翻耕22厘米以上;耙茬深度12~15厘米;耕松深度25厘米以上。达到播种状态&
2.2 必须伏、秋翻整地。
3.1选种:应选用适合本地特点的优良品种,经过风、筛选后纯度在90%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剔除病粒、瘪粒。
3.2播期:应在土壤解冻深度达5―7厘米时,掌握墒情,适时播种。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的百合科蔬菜最佳播种期为3月末4月上旬。
3.3密度:密度过大,容易倒伏。密度过小,分蘖多,主穗与分蘖穗之间差异很大、而且熟期不一致。
早熟品种一般公顷保苗700&#万株,中熟品种公顷保苗650&#万株。公顷播种一般为280&#千克左右。
3.4播深:播种深度为3―4厘米。
3.5.1播种之前对角耙地一遍。以便灭草。若播种前耙地灭草效果好,则生长期间基本上不需再除草。
3.5.2播种不漏、不断条。
3.5.3播种深浅一致。
3.5.4播种覆土一致。
3.5.5播后及时镇压。
4、田间管理
4.1“苗耙”
4.1.1“苗耙”必须掌握“三情”――草情、苗情、地情。草情――大部分杂草已经发芽、处在即将出土的白芽期:地情――地面平坦,地表无残枝、残茬;苗情――三叶期。
4.1.2“苗耙”工具:一般使用中型钉齿耙或红星耙&
4.1.3“苗耙”要求:
4.1.3.1作业慢速。
4.1.3.2斜向作业&
4.1.3.3耙深不得超过播种深度。
4.1.3.4作业在露水干后进行。
4.1.4.5经常清除钉齿间残枝枯草堵塞。
4.3视情况进行人工拔草。
4.4扬花期如若干旱时应进行灌溉。
5.1人工收获。
6、收后初加工&
当百合科蔬菜子粒含水量降到13%以下时,应该清选、初加工、装袋、入库。可选用大麦除芒机除芒,用清粮机除去杂质。入库时应选择早、晚进行,不在中午高温条件下进行,防止温度高引起子粒发烧。
五、 十字花科蔬菜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合白菜、萝卜、油菜、甘蓝、空心菜、碗豆苗、木耳菜、奶油生菜、菠菜、苘蒿、芥兰、奶白菜、菜心、番杏、紫背天葵、球生菜、西兰花、莴笋、白菜花、孢子甘蓝、油麦菜、紫甘蓝、叶生菜、小青菜、娃娃菜、芥兰苗、菜心苗、秋葵、塔菜、青仔等蔬菜)
按照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
1 选地选茬 1.1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块。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完成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三年休闲的地块。
十字花科蔬菜根系较浅、吸收能力差,栽培中应选择土壤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强、土壤通透性好、能排能灌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壤土、黏土进行种植。
1.3 避免重、迎茬。
1.4 前作以有机黄瓜、四季豆、番茄等蔬菜为好。避免前茬为十字科作物。
2 选择品种
2.1 按本地区地理环境、积温、生育期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2.2 选用的品种:春秋54。韩国引进的春十字花科蔬菜品种。株型紧凑,抗病强,耐湿性好,生长速度快。
有机农业提倡使用有机种子,因此我们以购买有机种子为宗旨,如果市场上没有,我们选择常规种子,但在本基地进行育苗。
3 整地施肥&
3.1.1 整地要求:整平耙细,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应少于5个;
一般厢宽1-1.5米,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做畦、厢时,要求厢面、厢壁和沟底一定要平整,以利于排水和灌溉。
3.1.2 整地时间:一般在秋冬季节,应以保墒、不误农时为准,顶浆整地。
3.1.3 施足底肥:按照有机生产操作规程,本基地使用符合有机标准的沤制肥,每亩在翻地前撒施充分腐熟农肥5000千克。
4 种植要求:
十字花科蔬菜可直播。直播可条播,也可穴播。条播辊按行距开浅沟,约1厘米,将种子播于沟内;穴播,每穴播种约10多粒,在下字时期开始第一次间苗,每穴留4-5苗,待幼苗长到4-5片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2苗,一般在团棵期后定苗(有8片叶)。
当幼苗长到“四叶一心”、“五叶一心”时及时定植,选择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叶色深绿的壮苗定植。定植宜在晴天的傍晚或阴天进行。气温稳定的10℃以上时进行。
5 田间管理:
生长调控:苗期在田间匀苗、间苗时发现有缺苗须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5-6天浇一次水,要根据墒情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5.2 温度湿度调控:
夜间最低温度保持6℃3,日间最适温度为20一25℃,最高30℃。土壤湿度要求控制在75%-85%。
6 病虫害防治:
6.1 温汤浸种:种子用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十分钟后,搅拌降温到常温再浸泡适当的时间。
病害防治:加强中后期通风,防止霜霉病和软腐病的发生。可运用井冈霉素、农抗菌素120、链霉素、木霉等微生物杀菌剂防治病害。还可用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防治病害。可适当增施农肥,控制秧苗长势,苗期不能长期低于10℃低温。控制田间湿度,尽量减少田间操作造成的伤口,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
6.3 虫害的预防与防治:生长期常见发生的害虫有菜粉蝶、菜蛾、菜蚜等。
6.3.1 少量害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捉,及时通风、摘除虫叶等措施进行控制;
当害虫发生较为严重时,采用有机农药进行防治,如采用清源保防治甜菜夜蛾或者棉铃虫,用除虫菊防治白粉虱。另还有白僵菌、绿僵菌、BT等微生物杀虫剂。
7 收获以及质量要求:
7.1 选择晴好天气采摘,防止泥水污染菜苗,并且有利于采摘的伤口愈合;
7.2 轻拿轻放,用专用的篮筐盛放采摘的成品菜,并注意垫草,防止互相磕碰形成机械损伤;
7.3 单品种收脱、单品种运输、堆放贮存,有标牌,不混杂;
8、其它要求:&
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要接受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建立生产技术实施档案,全面记载,保存备查。
六、 伞形科蔬菜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合胡萝卜、芹菜、香菜、球茎茴香、土豆、樱桃萝卜、小芋头、草莓、山药、白萝卜、心里美胡萝卜、牛蒡、茴香、西芹、黄心芹等蔬菜)
按照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
1 选地选茬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块。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完成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三年休闲的地块。
1.2 伞形科蔬菜根系和块茎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栽培上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透气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砂壤土。
1.3 避免重、迎茬。
1.4 一般多选用有机大豆、水稻及玉米等为前茬作物的地块栽培。
2 选择品种
2.1 按本地区地理环境、积温、生育期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2.2 选用的品种:中薯3号
株高55-60厘米,半直立型,分枝少。块茎大而整齐,扁圆形。皮、肉均为淡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品质好。生长期70-
75天,早熟,休眠期较长。
有机农业提倡使用有机种子,因此我们以购买有机种子为宗旨,如果市场上没有,我们选择常规种子,但在本基地进行育苗。
3 整地施肥
3.1.1 整地要求:深翻土壤,耙平。然后180厘米(包沟)开厢,一厢种四行,沟栽窝栽均可。
3.1.2 整地时间:二月上旬,整地应以保墒、不误农时为准,顶浆整地。&
3.1.3 施足底肥:按照有机生产操作规程,本基地使用符合有机标准的沤制肥,每亩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千克。
4 种植要求:
4.1 深翻土壤,耙平。然后180厘米(包沟)开厢,一厢种四行,沟栽窝栽均可。&
4.2 定植 定植密度一般在株/亩,天津天气,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左右为宜。
5 田间管理:
生长调控:出苗前要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和适宜的土温,雨后要及时松土,防土壤板结,并中耕除杂草。苗出齐后要尽早除去弱苗和过多分枝,每窝选留3--4
株健壮苗。结薯期,土壤应保持湿润状态,但不能积水,遇旱常浇水,遇雨及时排水。
5.2 温度湿度调控:湿度40%-50%,地温在13-20℃。
6 病虫害防治:
6.1 温汤浸种:种子用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十分钟后,搅拌降温到常温再浸泡适当的时间。&
6.2 病害防治: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和晚疫病。选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
施足底肥,适期蹲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粉进行消毒。当病害严重时,采用一些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6.3 虫害的预防与防治:主要有伞形科蔬菜鳃金龟及芽虫。
6.3.1 农业防治 深耕土地,合理安排茬口,施腐熟的有机肥等。&
当害虫发生较为严重时,采用有机农药进行防治,例如有白僵菌、绿僵菌、BT等微生物杀虫剂。利用天敌以及黄板防治蚜虫等。&
7 收获以及质量要求: 7.1 选择晴好天气采摘,防止泥水污染果实,并且有利于采摘的伤口愈合;
7.2 轻拿轻放,用专用的篮筐盛放采摘的果实或菜块,并注意垫草,防止互相磕碰损伤;
7.3 单品种收脱、单品种运输、堆放贮存,有标牌,不混杂;
8、其它要求:&
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要接受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建立生产技术实施档案,全面记载,保存备查。
七 堆肥方法&
先将粪便风干,便其水分散发达30%-40%时,将粪便与稻草(切碎)等膨松物按重量100?10比例混合,每100kg混合肥中加入1kg催熟粉,充分拌合均匀。然后堆积在肥舍内,成为高1.5-2m左右的肥堆,使之发醇腐熟。当气温为15℃时,堆积后第3日肥堆表面以下30cm处的温度可达50-70℃;堆积10日后,即行第一次翻混。翻混时肥堆表面以下30CM处的温度可达50-80℃,几乎无臭。10日后,进行第二次翻混。翻混前肥堆表面以下30cm处的为40-60℃。再10日后,即第三次翻混前,肥堆表面以下30cm处的温度为30-40℃,翻混后的温度为20-30℃。其含水量约30%左右,以后不再翻混,经3-10天,堆肥熟化过程即告结束。
这种高温堆腐可把原粪便中的虫卵、杂草种子等杀死,大肠杆菌、臭气等也大为减少,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八 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1.有机蔬菜基地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防治病虫。
2.有机蔬菜基地与周围常规作物之间应留出5-8米的隔离带,基地周围的常规作物不得种植病虫害发生多有作物,以便间接危害有机蔬菜基地。
3.有机蔬菜基地内各地块在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必须加强虫害防治。如:防虫网、黄板诱虫、灯光诱杀等机械方式和人工捕捉。
4.若发生病害,应剔出病枝,远离基地深埋。对易出现的其它病害,在基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防治。
5.保护四周的生态,使生物多样性,也使益虫有安全的憩息地。&
6.病虫害严重时,应使用由OFDC推荐的生物农药。
如:丰禾生态有机系列肥料、爱禾印楝素乳油等。
九 清洁卫生 制度&
1. 农用工具每天使用完后,用清水冲洗。
2. 运输车辆使用前用清水冲洗干净,和布克赛尔天气。
3. 运用物理方法灭鼠,不得使用药物。
十 运输工具清洁制度&
1、 装载有机蔬菜前,均清洗干净后,装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 装、混运。
2、 运输过程中必须稳固、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碰撞破损。
3、 在运输过程中为避免与其他产品混装,事前安排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4、 在整个运输过程都有完整档案记录,并保留有相应单据。
十一 有机作物贮藏规定&
有机作物经晾晒或烘干到水分达国标规定的相应标准
,用干净的运输机具运到指定的有机作物专用仓库存放。仓库内不得放置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不得同时存放有机转换作物和常规作物。有机作物专用仓库在有机作物入仓前应进行检修、清扫、堵塞,确保库内没有害虫、老鼠等有害生物,并有防止有害生物进入有机作物仓库的防护板、防护网等。有机作物贮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防止仓库进水和作物霉变。&
十二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清扫规程&
所有农用机具由基地统一购置、统一管理、有机作物专用,不得私自带出基地以外的农场使用。收割机、运输机具等大型机械如使用农场外的,在进行与有机作物相关的操作前应进行清扫,并有专人负责监管。收割机和其它大型机具如在有机基地范围内发生故障,应由专人及时维修,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机油、汽油等渗漏到有机稻田内,对环境造成污染。
十三 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定
所有在有机基地从事有机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应按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在施用生物农药的过程中,应配带口罩,穿着长衣长裤长筒靴等。基地的员工应按劳动法有关规定保证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按时发放,季节工、临时工等应按当地劳动部分的相关规定发放劳务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菜种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