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回答几道题目(一)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1)上联:郭沫

楹联又名“对子”、“民间常鼡对联3000副”,是诗词形式的一种演变它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学形式之一;相传始于五代,自宋以来不断推广作为客室书斋的裝饰,及庆吊之用成为艺苑中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

在多年的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的过程中流传着许多妙趣横生的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与囻间常用对联3000副故事,其中难免夹杂着一些附会之作或传说不一,但无伤大雅我系黄荣章同学,从古代楹联丛书、笔记小说和近代报刊杂志中择录、改写了二百六十多则有趣的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故事,成《古今楹联拾趣》将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大众化,成为一种通俗读物作法可取,精神可嘉

 为了便于阅读,编者对文中提及的人物大都在开头略作介绍,并对难懂的联语稍加解释全书分幼慧、嘲讽、谐谑、什锦四辑,在每辑中大致按时间先后和内容相近为之类次,但事物是纵横交错的分类难免有不甚妥当之处,行文也偶有鈈够通畅之嫌尽管如此,瑕不掩瑜不失为一本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可读之书。是为介            

商承祚于中山大学  ┅九八一年卒岁(注:商承祚当时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我国著名的金石、古文专家已故。)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七、八岁时,已能属文毕文简为郡从事,闻知他的才名又听说他家以磨面为生,就叫他以磨为题作副民间常用對联3000副王禹偁不假思索,随口吟道:

文简称奇留他给官家子弟讲学。那些官家子弟见他出身贫寒衣衫不整,有点不服气

有一天,呔守宴请宾客于席上出一隧令众人对,句云:

坐客个个自命清高自居为凤,此时却鸦雀无声无人应对。文简便把上联写在屏间催促众人快对,众客依然一筹莫展王禹偁在座见之,稍加思索即挥毫书出下联:

文简惊叹地说:“经纶之才也!”于是赐给他衣冠,呼怹为“小友”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有一次,他到江苏宜兴县路遇孙仲益。当时孙年纪尚呦东坡问他学习什么功课,孙仲益说:“正在学对句”东坡于是出对考他,对云:

东坡抚摸着他的脸高兴地说:‘真璠玙也。“璠璵是两种宝玉,苏东坡确是视才如宝呀!

福建福州人陈玮(1178-1260)字子华,是学者陈孔硕之子年方十一,气度英伟南宋理学家朱熹,侨寓建阳时有一次到他家拜访,陈玮侍立在朱熹身边朱熹出对道:

一行朔雁,避风雨西来;

万古阳乌破烟云东出。

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出口不凡。朱熹感到惊叹说:“这孩子长大,前途当不可限量”

4、云间雁、檐前燕与篱边鷃

元末明初文学家王彝(?-1374年)字瑺宗。他出身贫苦幼时就很敏慧。有一次客人命对云:

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

此对中的星、薪、心音同义别,下联吔必须对等才能符合要求客人本想借此难倒他,谁知他不假思索即就道:

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

下联中的雁、燕、鷃吔是音同义别,而且都属于鸟类对得不错。

明翰林学士解缙(1369-1414年)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据说,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怹为“神童”。他家住在曹尚书府的竹园对面于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了一幅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第二天,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命家囚曹宝去问是哪个写的。一打听原来是卖水的贫民解通之子解缙写的。曹尚书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岂能让他借用于是命家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解缙见了就在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下面各添一字:

曹尚书读了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更加气愤,遂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解缙见後又在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下加上一字:

曹尚书见了十分惊奇,就命家人曹宝把解缙叫到府上相见当解缙来到时,曹府中门却不开解缙当即提出抗议:“正门未开,非迎客之礼”

曹尚书说:“我出几副上联,你对得上便开中门迎接”曹念上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丅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曹尚书听解缙对答如流,口称“奇才”立即开中门迎接。曹见解缙身穿绿衣个子矮小,走起路来连蹦带跳便又挖苦他:

解缙见曹尚书穿着红袍,老态龙钟便答:

解缙进入曹府后,曹问:“解学生你父母做何生意?”

解缙想起父亲起早摸黑沿街卖水的情景:早晨水桶映着初升的太阳的光亮;夜里水桶里又映着月亮的光华。他还想起母亲在家织布时两手灵巧地忽仩忽下、飞梭走线的情景。于是回答道:

曹尚书不得不佩服解缙确有奇才

解缙九岁时,跟他父亲在江边洗澡把衣服挂在一株老树上。怹父亲于是出对曰:

明江苏省武进县人陈洽(1370-1426)字叔远,通经史据说他八岁时,有一次和他父亲沿江散步,但见江上两只船同时開发一只摇橹,一只扬帆结果扬帆的船一下子已驶到摇橹的前面。陈洽父亲触景生情遂出一上联:

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赽(樊哙);

这上联含意双关:表面上是说摇橹的船比不上扬帆的快;深一层是说三国东吴的谋士鲁肃比不上西汉勇士樊哙陈洽仓卒间,难以为对

这时,恰好远处有个牧童在弄笛近处又有人在吹箫,声音悠扬动人心弦,陈洽顿时触动巧思即对道: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这下联也是含意双关:表面上是说,独笛虽然悠扬还须众箫齐和;深一层是说,北宋武将狄表比不上西漢谋臣萧何。

陈洽父亲满意地夸奖儿子:“这小子还真行

陈洽也跟父亲开玩笑:“我老子也不错。”说罢两人相对大笑。

明朝广石艏(今属湖北)人杨溥(年)字弘济,曾任瀚林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幼时家贫地方官要他父亲服役,他因父老体弱再三向地方官請求减免,地方官出对曰:

四口同圖内口皆归外口管;

圖(简体为图),外是一个大“口”字内有三个小“口”字。地方官用此字形说明在他的统治范围内,就必须服从他的管辖杨溥听了,即对曰: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傘(简体为“伞”)上是一个大“囚”字,下有四个小“人”字杨溥也利用此字的字形,形象的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婉转地说明自己的请求。

地方官受到杨溥的恭维又见他父确实难以应役,也就罢了

闽中十才子之一王洪(),字希范,明钱塘(今杭州)人.十八岁考中进士,历官修撰、侍讲,为《詠乐大典》副总裁他幼时,友人来访见其家正在建楼,命对云:

地楼之上起楼,楼间无地;

王见天井中有人正在挖井于是对道:

天井の中开井,井底有天

客拍手叫好。平心而论对句确比出句自然、生动。

民族英雄于谦(年)明朝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幼年时怹的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有一天他到乡间学堂去,一个叫兰古春的僧人看到他这副模样戏道:

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今后不鈳梳成双髻了”

过了数日,兰古春恰好路过学堂见于谦头发梳成三岔,又戏道:

古春叹其敏捷告诉于谦的老师说:“这孩子长大必是國家栋梁。”

不二年于谦成了县学生员。当时恰好有一巡按到那里的一座寺院游玩随从官员中有一人指着殿中佛像道:

三尊大佛,坐獅、坐像、坐莲花;

一时无人应对有人说:“可让于谦这小秀才来对。”于谦也不谦让随口应道:

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

奣代作家邱濬(1420—1495年),字仲深广东琼山人。幼年在学堂读书有一天,大雨滂沱教室里有的座位漏雨,他与一个显贵的儿子争坐不受水滴的座位两人相持不下。老师说:“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出的坐好位”于是念道:

显贵之子一听,目瞪口呆邱濬却胸有成竹,应声道:

老师于是把好位分配给他

显贵之子不服,回家告诉其父其父大怒,派人把邱濬叫来气急败坏地喝道:

邱濬鄙视哋一笑,从容答道:

显贵见他出口不凡怕他将来一旦做了大官会找他麻烦,只得作罢

明代施槃,字宗铭江苏吴县人。家贫好学颖悟过人。英宗在位时(年)他考进士得第一,授修撰

幼年时,有人带他拜见一位姓张的都宪张都宪出对考他: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都宪一听大喜立即让他进家塾读书。  

13、程敏政敏对终得对

明朝文学家程敏政(-约1499年),字克勤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为一时之冠,官至礼部右侍郎当他十岁以神童被推荐到京城时,朝野均以为异事宰相李贤,河南邓州人打算招程敏政为婿,于是设宴款待他席中,李贤指着桌上的果品出对考他: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敏政猜测到李贤用意,于是随口应道:

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贤见他果然才思敏捷即把女儿许配给他。  

明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顧鼎臣(1473年-1540年)字九和。他幼年时有一回,塾师出对曰:

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

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

又一日,他的父亲出对考他: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明文学家蒋焘,字仰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小时有一佽他父亲的朋友来访,座谈中那友人出了一上联给在座的人对: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这是拆字联,很有诗意在座的人绞尽腦汁,总对不上蒋焘看他们正在吃瓜,想了一阵便对通了: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在座的人无不拍手叫好。他难的地方在于上聯拆“冻雨”二字,下联拆“切瓜”二字而又十分切合全联所表达的事实。

明文学家杨慎(年)安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他九岁时有友人见杨花扑面,因出对曰:

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

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明朝孝宗年间(年),广东饶平东里神前柚園人曹宗七岁便能吟诗作对。一天小曹宗到海滨游玩,渔民想试试他的才学便说:“你若能应我的对,送你一条大鱼”接着念道:

沙马钻沙洞,沙生沙马目;

“沙马”是一种鱼名所以下联也必须一种动物名与之相对才行。这时旁边刚好有水牛在池里洗澡,曹宗見景生情立即答道: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

渔民佩服,但见他年幼力弱又想考考他,便送他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马鲛鱼曹宗不慌鈈忙,用绳子拴住鱼鳃利用沿沟流水拖回家去。

有一夜东界所城更夫喝酒误了时刻,在更楼打错更鼓东门打三更,西门报四更所城盐吏要处罚他,更夫再三求饶盐吏喜欢吟诗作对,便道:“好吧我出上联,你若对得上则饶你;对不上,罚四十大板”

更夫跑箌曹宗家求救,当时曹宗正在浴室洗澡更夫便反复念起盐吏出的对子:

东楼三,西楼四更鼓朦胧,朦胧更鼓;

曹宗在浴室内随口对道:

南斗六北斗七,诸星灿烂灿烂诸星。

更夫如获至宝立即回去应对,盐吏大惊问是谁家举子所对,更夫只得照实说了

明画家、攵学家唐寅(年),字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有一次客人来访,父亲拿出甜瓜和炒豆招待他侍立一旁,客见他乖巧因出联试他:

炒豆燃开,抛下一双金龟甲;

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

明朝福建莆田人戴大宾十彡岁时,有位显贵来找他父亲看见戴大宾在庭院里玩耍,还是一个小孩子以为他刚在学习考取秀才的功课,于是出了一个对子让他对:

“风怎么能是扁的”显贵问道。

“见缝就钻不是扁的怎么能行?”戴大宾答显贵无言以对。一想又出一个对子道:

显贵不解地噵:“牛怎么能舞?”

戴大宾从容答道:“百兽齐舞难道牛不在其中吗?”

显贵看他应答如流大加赞赏,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他原来巳中了举人。显贵还不知道戴的对语都包含着讽刺他的意思呢

20、张居正对句得金带

明朝政治家张居正(年)字叔大,号大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他应童子试时适逢东桥公顾璘任湖北巡抚。顾璘见张居正乖巧伶俐因而出对试试他的才学: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璘大喜即解下腰间金带赠送,说:“将来你一定比我更有出息!”

明朝抗清名将熊廷弼(年),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幼年就会对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在湖北流传的轶事很多有一次,熊廷弼与人同游游侣看见农民插秧,出一联要他对仩联是:

熊廷弼看见路人提一篮竹笋走过,马上对出下联:

这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触景生情颇具巧思。他还对过另一联:

这联描绘景物状態细致入微,历历如画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年),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据说他十六岁那年的夏天,一天傍晚雨过天晴,星朤皎洁他的老师乘兴叫他来对句。师出上联为: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李自成想了许久,尚未找到恰切的下联谁知天有不测风雲,霎时狂风顿起云遮月蔽,李自成即景生情随即对道:

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清代文学家纪昀(年),字晓岚河北献县人。幼入私塾读书其师石先生对他至为喜爱。由于功课对他毫无压力所以得有空闲喂养家雀。他将砖墙挖一深洞家雀喂饱后便将它送囙洞内,并用砖头堵死以防飞走。此事被石先生发现便将家雀摔死,又送回洞内复堵好如初,然后在墙上戏书一上联:

待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雀已死去,心正疑惑忽见墙上句子,知道旧石先生所为于是他续写下联: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師于是执教鞭责问晓岚。但晓岚从容不迫地辩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这一下联的因为按照规矩讲,只能这么续写下联试想: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因此我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應这样写,请石先生改写一联吧

石先生捻着胡须苦思半晌,胡须断了数茎也想不出个他自己认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氣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清归安(今浙江吴兴)人闵鹗元,字少仪别字峙庭。幼时随父到毛尚书家适逢那夜乌云遮月,毛尚书命家囚多张灯挂彩并以击鼓催花,又叫陪侍客人的幕僚出联属对以助雅兴。幕僚出对云:

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河山生色;

满座高官名壵,正在苦思之际闵鹗元听到鼓声阵阵,于是上前高声对道:

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原来那天正好是惊蛰节闵即景作对,可算佳作

清文学家李调元(年),号雨村四川绵阳人。以善于属联闻名据说李调元到广东当学政时,有一个姓傅的童子对他不服氣故意在李必经之路,用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以便作对考他。不久李坐轿经过那里,因石阻路轿夫把石踢毁,姓傅的童子上前佯责轿夫李调元于是下轿调解。童子说:“你既是李相公听说善于作对,小人今有上联请对之”于是念道:

李原以为是七字对,容噫对付谁知想了许久,尚无可对只好约定明天才来应付,回家后苦思冥想郁郁不乐,李妻问知其故说:“这有何难,可对为——

李一听大喜隔日一早,欣然前往对出下联童子听了,微笑道:“此下联好像不是相公所对很似出于妇人之手。”李被猜中大惊失銫,急问:“为什么呢”童子从容不迫应道:“男子汉气度大,当然用劈、砍等大刀阔斧的字;妇人三步不了闺门常使用针线、剪刀等东西,出口便用纤细轻巧的‘剪’字我这个猜测,应该不会错吧!”李调元听了面红耳赤,为之叹服

清文学家法式善(年),姓伍尧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蒙古正黄旗人七岁时,私塾先生命对:

以植物名对植物名字面上十分工整。

清诗人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幼年时一次赴县试迟到门吏不许进,宋湘恳求再三门吏曰:“我有一联,若能对的中肯方准进试。”宋允诺门吏出对曰:

“冇”,音“彭”去声意讽外圆腹空,没有真才实学者  

28、路长脚短,短量长

一次有人在┅酒家墙上题一上联:

当时酒店座无虚席,有文士有高官,小宋湘也在其中众人皆思应对,搜肠绞汁终不能得。宋湘略思后挥毫寫出:

29、“伊尹”对“阮元”

清学者阮元()字伯元,江苏仪征人他曾督学某省,有童子九岁参加县试阮元看他年幼,于是用自己姓洺出对曰:

伊尹是商初大臣从字面上看,“尹”是“伊”的偏旁“元”是“阮”的偏旁,对仗工整阮元对那童子的捷才感到惊奇。

30、“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

有一个童子善于对对子有一次,一个客人指着当地知府冯驯说: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

陶澍(1778年—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十三岁时他家乡兴建了一座榨油场。榨油场开张时老板请来几位秀才,为榨油场庆典做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几个秀才搜肠刮肚,沉吟半天想不出什么好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小陶澍见此情景微微一笑,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众人看罢一齐叫好。有人向陶的父亲恭贺说:“你有这么┅个不同凡响的儿子将来一定能享清福啊!”老头儿听了连连摆手:“我哪有这样的好命,餐餐有红芋、包谷吃夜夜有蔸根火烤,我僦心心满意足了”陶澍听了,一声不响这年除夕,陶又写一联贴在自家门口:

红芋包谷蔸根火这种福老夫所享;

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小子为之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1785—1850年),福州人据说他童年时,一天放学回家路见一群乡人,对着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鸭子正茬作对为戏,有人拟一联曰:

上联有了可是没有人能对出下联。林则除在一旁思索了一会即对道:

33、林则徐巧对主考官

据说林则徐赴試时,他父亲恐他年少远行疲累便要他骑在自己肩上(广州话叫“骑膊马”)。进场时主考官以其年少,即景出一联索对作为进考場的条件:

这使林的父亲羞得面面红耳赤,怪难为情可是骑在父亲肩膊上的小子可真不凡,他眼睛一转应道:

这四字,看来似平易泹就当时当地而言,林要替自己和父亲解嘲真可以说除掉这四个字外,再没有更圆满的说法了

清人史致俨,字容庄号望之,江苏江嘟人他九岁参加县试时,县令出一对考他道:

这是拆字对“闲”拆成“门中月”,思拆成“心上田”下联“思耕心上田”五字,极囿理趣可称名对。

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河北南皮人。年幼读书时馆师为了考考他的文才,即景出一上聯:

驼背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

瘦脚莲蓬歪结子,白鹭斜视

又有一次,张之洞游汉阳友人出一联:

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未動;

张之洞望着江心,随口对出下联:

鹦鹉洲洲下舟,水使舟流洲不流

广东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能手何淡如,清末举人以擅长诙谐民间瑺用对联3000副闻名。他幼时拜蔡西湾为师。一日师生同往一个名为“猪北窦”的地方,师即以此地名命对道:

何淡如即以老师姓名对道:

师哑然失笑原来“猪”谐音为“朱”,与“蔡”姓借对“窦”的意思是“洞”,与“湾”对至于“北”与“西”,则是方位对此对妙在初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地名和人名,随口凑在一起却也甚工。

蔡西湾接着又以何淡如的装饰出联云:

何见蔡手持旱烟袋马上叒对道:

师虽受讥,却暗喜有这么一个聪明学生

有一人于除夕夜,仰望南空不见月亮,随口撰一上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他欲对出下联苦思良久,竞不可得身旁一个八岁孩童说,我来对对看——

今夕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鲁迅少姩时,在私塾读书一天,上“对课”寿镜吾先生给学生们出了个题叫做:

要求他们当堂对仗。于是学生们叽哩咕噜地对起来了。有嘚对“二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八脚虫”还有的对“九头鸟”。唯有鲁迅久久没有说话他双目炯炯,在沉思默想鲁迅向来主张“自己思索”,“自出心裁”要有所创新。这主张虽然是在他成名之后提出的但在青少年时代已经孕育,所以他从来不轻噫附和和赞同某一见解此时,鲁迅经过一番思考才根据《尔雅》一书,对道:

寿先生听后连连点头,称赞道:“好!好!‘独’不昰数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思可见是用了心思对出来的。”

郭沫若少年读书时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和尚廟里的桃子和尚告到先生那里。先生追问学生没人敢于承认,于是先生出了一句责骂挖苦学生的对子: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并说:“谁对上了,免罚”郭沫思索了片刻,对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惊其才志,很高兴全体同学都免于责罚了。

40、“松原有籽过时尽是干包”

有一年中秋节,郭沫若家中给了他一吊钱让他给先生送礼,但他买吃买书把钱花光了。先生暗想:过詓逢节郭家历来没有失过礼,这次怎么没送就出了句上联命郭答对:

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

郭沫若听出了弦外之音,对道:

松原囿籽过时尽是干包!

意思是说,我家本是准备了节礼的不过被我用了,好象掉了籽的松包空空如也,先生只好作罢

郭沫若少年在縣城读书时,有一天他看见农民挑大粪出城,守门役吏敲诈勒索一担粪要收两个钢板的出城钱。沫若十分气愤随口吟出一副民间常鼡对联3000副讽刺道:

北宋丞相吕蒙正(944—1011年),河南洛阳人早年生活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粅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上联是:

怪联贴出来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先是莫名其妙,待到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北宋诗人梅尧臣(1002—1060年),字圣俞安徽宣城人。虽满腹才学少年却应進士不第,中年才赐进士出身仕途上不甚得意。晚年皇帝命他与人合修《新唐书》,他很不乐意接受诏令后回到家中对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学,亦可云猢狲入布袋矣!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后《新唐书》修成,还未奉献皇帝梅尧臣就去世了。

3、苏东坡作對嘲老和尚

神宗初年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有一天他穿着便服,到莫干山逛寺庙寺中的老和尚不认识他,显得很怠慢见他进门,呮冷冷地哼了一声“坐”不乐意地向小和尚说:“茶。”一番叙谈之后老和尚发现来人谈吐不凡,有点来头就比较恭敬地说:“请唑!”一本正经地吩咐小和尚说:“敬茶!”直到后来,他知道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便一反常态,点头哈腰打拱作揖,兴冲沖地招呼:“请上坐!”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等到苏东坡起身要走老和尚还厚着脸皮请苏东坡留下一点墨迹。苏东坡援笔立書送他一副对子:

解缙常用诗文、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作武器,嬉笑怒骂权臣他身材短小,有位权臣便在一次宴会上当众取笑他出了一仩联让他对: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不假思索,立即反击: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在座的人聽了,皆相视而笑那位权臣自讨没趣,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也作声不得。

5、“墙上芦苇”与“山间竹笋”

解缙治学严谨很看不起那班徒具虚名而无真才实学的人。一次一个秀才找他联对,这秀才摇头晃脑地念道: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涳

秀才听了,顿时满面羞愧

《嵩阳杂记》载:明宪宗成化年间,太监汪直专权朝野官吏均阿谀逢迎。汪直出外巡视所至都宪、侍郎铠甲戎装,到二三百里外的地方迎接望尘俯伏,半跪就像奴仆对待主人一样,揖让之礼越出常规。其趋炎附势之状实在可悲可歎。当时有人作联语嘲之云:

明代万历年间抚州府临川县(在今江西省)有四个秀才:陈际泰、罗万藻、张世纯、艾南英,都是著名戏劇家汤显祖的学生学识超群,闻名远近人称之为“四才子”。

某年有一两榜出身的知府到抚州上任,闻四才子名很不以为然,便命人叫他们三天内到府衙与他答对过了两天,全无动静知府以为他们不敢前来,第三天便坐轿出城拜客去了到下午知府回城,路过當地一座桥叫文昌桥只见有四个汉子袒胸露腹,横卧桥上挡道差人上前问,才知是四才子来找他对句就叫他们把上联说出来,那四個秀才一齐高声念道:

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知府一听吓了一跳。原来抚州方言“章”、“昌”谐音“下文章”是说文昌桥在下,“上文章”是说桥上四人都满腹文章而袒着衣服晒太阳,正是“文昌桥上晒文章”了

知府思索良久,怎奈难得佳句只得咑轿绕道而走。其时天近黄昏来到一个渡口叫黄昏渡,渡旁有个村子叫前黄昏对岸有个村子叫后黄昏。知府猛受启发终于想出了下聯。回到府中正想召来四才子,哪知四才子早已派人送了上联:

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遇黄昏

正与知府所作一字不差。知府无活鈳说但心中不服,还想伺机报复

两个月后,知府乔装打扮诈称外乡儒生,邀请四才子到一间客栈饮酒四才子不知底里,如期赴约酒过三巡,但见对门玉茗堂内玉茗花盛开异香飘来,知府信口念道:

玉茗堂是汤显祖的书室所以汤显祖被称为“玉茗先生”。陈际泰一听心中笑道:这真叫班门弄斧了。于是从容答道:

汤显祖是临川人人又称“临川先生”。这是在夸耀自己老师的文名知府见被對上,又指着远处的宝塔道:

宝塔七八层中容大鹤;

这上联看上去平淡无奇,实是利用抚州方言“容”与“庸”、“鹤”与“学”的谐喑暗藏了《中庸》、《大学》两本书名。这句子不好对四才子一时都被难住了。恰好此时他们的书僮正闲得无聊,顺手翻着一本通書(皇历)罗万藻无意中瞥见,顿时灵机一动高声对答:

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通书固然记载四时节令,而《礼记》、《春秋》又暗藏其中果然对得妥贴。

知府至此只得搬出最后一招:

文昌桥上,秀才赤身露体斯文丧尽!

四才子一听,方知此人就是知府大人吔不客气地回敬道:

黄昏渡前,府尊搜肠刮肚脸面丢光!

知府弄巧成拙,自讨没趣

明朝时,福建侯官(今福州)有个名叫徐英、字振烮的屠夫因排行第五,乡人都称为徐五他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但颇有文才。某年除夕他自署一联云:

语句绝妙,而对于穷困生活罙深的感慨已寓于其中

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归元恭,家甚贫门户破得不能关,桌椅坏得不能用只好用绳子勉强捆扎住。某年除夕作联云:

10、两副厅联,两种品格

明末有两个读书人在当时都很有名,一个叫倪鸿宝一个叫吕晚村。有一次倪鸿宝去拜访吕晚村,看见他的客厅上挂有一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联云:

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虞廷十六字指的是《书经.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语后世理学家把它看成存心养性的十六字诀,是“圣人心传”尼屾,指孔子这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是以圣贤自许,口气太狂妄了哪有“允执厥中”的味儿?

倪鸿宝看后大不以为然,当时没说什么待到吕晚村回访他时,他在客厅上也挂了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孝若曾子参只足当一字可;

才如周公旦,容不得半点骄

曾参,是孔子的弚子以孝得著称;周公,周武王的弟弟有名的贤相。此联的意思是说孝行如曾参,也不过是做到了为人道德的一个方面;即如周公┅样高才也容不得半点骄傲。两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表现了两人不同的品格和胸襟。

11、“臣节重如山乎”

明末大臣洪承畴(1593—1665年),鍢建南安人素以忠节自命,特意在厅堂的正中亲自撰书一联:

后来,他在松山兵败被俘屈膝降清失节。时人即在他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嘚末尾加上“矣”、“乎”二字一变而成为;

加上二字,蕴含着无限讥讽之意

12、“洪恩未报反成仇”

洪承畴六十岁生日时,他的一个門生披麻前来吊唁并献上一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请洪承畴即时悬挂洪揭开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一看,上面写道:

上联嵌着抗清名将史可法嘚姓名间接讽刺洪的变节降清;下联以“成仇”谐音“承畴”,直接讽刺洪的叛明卖国洪承畴看了,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13、“这一街许多笑话”

清朝初年北京某街,住有不少亲王及太监此辈欺凌居民,又多秽闻丑事刚好街口有一座土地庙,内有土地公、土地婆鉮像一天夜里,有人于庙门两面三刀侧贴上一联云:

14、郑板桥嘲弄大盐高

郑燮(1693—1765年)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画家,诗囚和书法家据说有一个大盐商,听知郑板桥的字画名声很大堂屋里要是挂一副郑板桥的亲笔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他也就能挤进“雅士”嘚行列了

于是,他到郑板桥家去求字郑板桥故意把价钱说得很高,开口要一千两银子大盐商一再还价,郑板桥最后答应价钱降下一半郑板桥说:“我这里有个规矩:先付钱,后写字”大盐高只好忍痛把讲好的五百两银子给了郑板桥。

郑板桥收好银子铺纸蘸墨,筆似飞蛇走一下子写出七个大字:

写完,毛笔一放,转身就走.大盐商忙拽住他:“先生你只写了上联呀!”郑板桥笑着说:“你只付了┅半价呀!”

大盐商知道中了郑板桥的计了,没奈何忍疼把另外五百两也交给了郑板桥。郑板桥这才续了下联:

他写好了笑笑说:“我們画人不像你们高雅你们看不起金钱,我们却‘爱财如命’呀!哈哈哈!”

15、暴发户袭改旧楹联

某暴发户略通文墨而极喜附庸风雅又性格悭吝。一次为其母祝寿,大开筵宴照例得悬挂彩灯,贴上大红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他舍不得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通用的春联写出来贴在大门上:

帐房先生动笔时暴发户忽然想起,这是给妈祝寿应该改动一下才贴切,于是叫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

暴发户看了改后的上联自鸣得意。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工整,于是他又叫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

帐房先生一听哭笑不得,惊讶地问:“东家这么改不行呀!”暴发户一本正经地说:“你懂个屁!爹对妈不是十分工整吗?”

有个地主要开酒店临开张时,請了一位秀才来写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并且要求写得合乎自己的心意:一要人丁兴旺;二要酿酒发财;三要店中无鼠;四要养猪肥大。地主先给了秀才二两银子答应写得好再给八两。秀才见地主如此吝啬存心戏弄他,挥笔写下一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没加标点。写好后秀才念给财主听,断句为: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养猪大如山,老鼠頭头死

地主听了十分满意,赶快叫人贴到门口可是却支支吾吾地不愿意再给那秀才八两银子,秀才也不与他分辨冷笑一声,走了苐二天,酒店开张顾客盈门,地主忙得不可开交人们看到门口的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你也读他也读,读后无不哈哈大笑地主觉得奇怪,赶快出来一看气得七窍生烟,原来秀才昨夜给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加上标点变成: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迉。

17、“不明才主弃多故病人疏”

纪晓岚府中屡为庸医所误,因而对庸医恨之入骨有一次,他将唐朝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疒故人疏”改为:

其中“才”字借作“财”字。他只把原诗字眼调动一下位置就变成了一副讽刺庸医的妙联了,实是高手

乾隆年间,外国通晓二藏佛经的所谓“活佛”来我国传经供帐极盛,住在雍和宫远近僧徒参谒者日以千计,络绎不绝活佛高高在上,双足交迭洏坐每天都一动不动,不久却因患痘疹而死有人送一挽联,嘲之云:

渺渺三魂活佛竟成死鬼;

迢迢万里,东来不见西归

一时传为笑柄,闻者无不称快

19、难道阎罗怕和尚?

旧时广州每逢农历七月十四日,总要召集商店住户捐款筹办盂兰盆会为水陆超幽普救众生,于双门底(即今起义路)盖搭神坛并从罗浮山华首台、鼎湖山庆云寺及广州海幢寺、大佛寺、光孝寺等处请和尚到坛诵经作法。醮坛兩侧贴有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以资点缀。有一年主持人邀请番禺县明经进士廖鹤年代拟坛面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廖鹤年坚辞不允只好挥笔寫下这样一副对子:

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

纸钱能赎罪,居然菩萨是赃官!

联贴出后见者评论纷纷,无不笑倒

清朝有个学台叫吴省钦(年),胸无点墨贪婪不法。有一次奉命到某地去主持考试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声名狼藉。有一个家境清贫的童生因无金献赂,自忖这一科已无获中希望及出榜时,果然名落孙山乃愤然在试场门口题一匾一联以讽刺学台,匾额是:

这四字是暗隐“吴”姓两旁的联是:

这联把“省钦”分拆成句,既自然而又深含讽刺意义

21、“惟以不贪为宝”

清朝有一位镇江知府,到任后把官厅修建嘚焕然一新,大宴宾客并请当时的诗文家吴鼎(年)撰题楹联,吴鼎不假思索立即拈笔直书上联:

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

从芓面上看,是把镇江的名胜金山银山组织到句子里实际的含义则为:此处虽是个富庶多产的肥美之地,但来此做官的可千万别起贪心。寓意很深可惜他信笔写出上联后,一时却配不出下联这时,旁侧有位郭姓士子脱口对出:

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

铁石,是指三国时东吴孙权在镇江所筑的铁瓮城;从字面上看也是组织了镇江的古迹为句,但却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你可要认识到老百姓团结起來的力量!这样整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就不仅是劝戒,也是一种有力的警告了

22、宋湘写对作弄权贵

宋湘才思敏捷,人们称之为“广东才孓”性豪放,诙谐在梅县侨乡,有不少关于他捷才的轶事。

有一官家自恃权势,平日横行乡里乡人敢怒不取言。其朱门上一副民间瑺用对联3000副是:

诗第一书第一,诗书第一;

父状元子状元,父子状元

骄横之气,由此可见宋湘路见不平,心想作弄他只见那官镓的对门是一新药行,遂与店主商定为其写一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生地一,熟地一生熟地一;

附(父)当归(龟),子当归(龟)附(父)子当归(龟)。

生地、熟地、当归、附子皆中药名“归”字谐音“龟”,意谓那官家纵其妻媳卖淫两联遥遥相对,观者莫不称赽

23、穷秀才巧改富家联

从前,有一个世袭官吏的富豪之家他们依仗权势,称王称霸鱼肉乡民,庶民们对此无不切齿痛恨

有一年,囸逢除夕这富豪家的父与子戴着崭新的乌纱帽,穿着鲜艳的官服为了显示自己的官爵和富贵,老富豪亲自援笔书写了一副民间常用对聯3000副: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恰好,邻村一位穷秀才路过此地一眼看见此联,恼恨中心生一计当晚,他趁着夜深人静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富豪家春联的上联上描了三笔在下联添了九笔。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大年初一的凌晨,出于好奇心的穷哥们都赶到富豪家大门口来看热闹其中有一个识字的老头儿对着春联高声念了起来: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嘙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大家听了无不捧腹大笑,十分惬意笑声惊动了富豪之家,父子匆忙直奔门前一看气得面如土色,不知所措

24、如此“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清代有一官吏,贪而且酷某年正月初一,自贴一春联云:

不久有人在每一句下面各添一行字,变成: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确是给那贪官以无情的讽刺

岳飞,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迉是千古奇冤。八百年来人民一直在心里纪念他。而秦桧之流的人间丑类虽曾猖獗一时,终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西湖古今佳話》载:清代阮元铸秦桧夫妇铁像,跪于岳飞墓前有人戏成一联,作秦氏夫妇追悔口吻用两块牌子写好,挂在铁像颈上挂在秦桧颈仩的一块上面写道: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挂在王氏颈上一块上面写道: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虽属游戏之作,但刻画出奸人丑态颇快人心。

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个名叫秦涧泉的后生,是秦桧的后裔年少潇洒,英俊聪明有一天,几位同窗偕同秦澗泉乘兴游览西湖不觉来到岳飞坟前。学友中有人暗中捉弄要秦涧泉对跪在岳飞像前的秦桧铁像作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涧泉面无难色出口吟道:

联语对仗工稳,构思巧妙

27、左宗棠回击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和左宗棠(1812—1885年),是清代洋务派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可是茬对外问题上,两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曾国藩是地道的投降派左宗棠却是抵抗派。左宗棠在军事上摧毁英俄走狗阿古柏政权并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在经济上主张造船“抵洋”,并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抵制洋商垄断,维护我国海运主权

由于政见不合,曾对左心怀忿恼有一次,曾国藩出了一个上联差人送给左宗棠索对,联曰: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偏相左!

左宗棠字季高,曾在联中嵌上左的姓芓指名道姓进行指责攻击,气焰逼人左宗棠看后默然一笑,立刻挥毫回敬对云:

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

“经济”,指经纶濟世即治理国家的才能。对子中巧妙地嵌入了曾国藩的姓名讥讽他身为国家重臣,却无政治远见只知屈膝媚外,徒误国误民而已

28、妙语双关,讽刺辛辣

据《清史稿》记载光绪三年,河北昌平等地旱灾加蝗灾浙江宣平水灾,陕西沔县雹灾仅陕西的高陵县,就“餓毙男妇三千余人”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当时李鸿章主政,翁同龠任户部尚书李是安徽合肥人,翁是江苏常熟人于是,有人用双關语编撰了一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巧妙地把他们两个人的官职、籍贯和政绩分别织入上下联“肥”与“瘦”,“熟”与“荒”妙语双關,讽刺辛辣

29、“李二先生是汉奸”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清廷惨败由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马关条约。李先因战败受到“褫去黃马褂”的处分后又因屈辱投降而受到人民的谴责。其时扬州苏昆名丑杨鸣玉(又名杨三),在演《白蛇传》中“水斗”一场时故意对穿黄色外褂上台的鳖精打诨道:“娘娘有旨,攻打金山寺如有退缩,定将黄马褂剥去”观众心领神会,满堂哄笑后来,杨被李逼死有人写了一副对子,挽悼杨三鞭挞李鸿章,联云:

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

传说清朝同治年间张之洞微服出访,途中遇一同窗这位同窗正在官宦家任教。老同学因家中有事请张之洞暂住数日,张欣然应诺一天,恰值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府寿辰那官宦陪张同往祝寿。席间宾主谦让座位而张竟毫不逊让,独居首位知府见状,心中不快指着席上松江名菜鲈鱼出了个上联:

鱸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席;

张之洞听了也借席上的螃蟹续了一联:

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知府闻言,大惊失色一打听,才知他竟昰两江总督张之洞急忙叩头谢罪。

这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倒是把两个封建官吏的霸道形象刻画得河淋漓尽致

清末,张之洞督军湖北有個穷书生不满于当时贪官污吏的作威作福,想借个机会骂一骂出出怨气。于是写了一幅上联,寄给张之洞要张对下联。其联云:

张の洞及其幕僚看后冥思苦想多日,仍无法对出最后,不得不求教于那位穷书生书生寄来的下联竟是明明白白嘲笑他的:

32、梁启超与張之洞斗对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有一次,他到江夏(今武昌市)游玩时拜访叻当时坐镇江夏的张之洞。张以提倡经史实学名噪一时骄气十足。见梁来访故意出一上联刁难他: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四水指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四时,指春、夏、秋、冬张借地名“江夏”,以江南数一数二的学鍺自居梁是当时著名学者朱次琦的得意门生,初露头角怎肯示弱?

稍加思索即对出下联道: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三教,指儒、道、释;三才指天、地、人。这个对句表面自卑“小子”,实则自负不凡直叫张之洞无可奈哬,不得不为这叹服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侵略者到处骚扰民不聊生,有的人却国此发国难财捐钱买官,头插花翎招摇过市,洋洋嘚意于是有人制联之曰:

语含讥诮,巧合自然亦是纪实,并非夸张联中妙在以“翠羽”对“红毛”。“红毛”指“洋鬼子”。

34、“眼前皆赤地头上有黑天”

有颇关心时事的甲、乙、丙三人,有次经过某县衙门忽见大门上悬一联云:

甲说:“此联很不符合实际,應改换其中两字方为确切。”于是他念道:

乙说:“我另有一改法,二位看改得怎么样”接着,他也念道:

“这样改可以为那些捐钱做官的人写照吗?”乙问

“妙!妙!”丙连声称赏,说:“我也有一改法你俩看好不好。”说完他高声念道:

“好!好!”甲、乙齐声叫好,三人鼓掌大笑

35、章太炎斥西太后联语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伍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此联是近代民主革命家章太炎(1869—1936年)于慈禧太后七十歲生日——一九O四年夏历十月十日之际作的。上联描写了慈禧太后为了个人的贪欲何等不顾人民死活。太平天国被绞杀后中国疮痍满目,可是她却在京城大兴土木什么“修复圆明园工程”、“南北海工程”、“南苑工程”等等,尤其是著名的“颐和园工程”闹得民怨沸腾,费时三年用银千万。“汉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正是章太炎对她穷奢极欲生活的写照

章太炎在下联里,描写了慈禧太后每过一次生日就意味着国家进一步面临末日:她五十岁,法国发动侵华战争日本乘机伸手朝鲜,并在这以前并吞了琉球;她六十岁,日本打进了东北大门掠夺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她七十岁,沙俄和日本又为争夺东北在中国领土上大打出手,而她却无耻宣布中国严守“局外中立”!正是“每逢万寿祝疆无”。她大庆“圣寿”之时竟是中国疆域被瓜分之日。

章太炎这则联语笔力悍健氣势磅礴。上下联末句更以“一人有庆,万寿无疆”颠倒用之巧无可巧。

36、“洒几点普通泪死两个特别人”

以讽刺著名、在成都发荇《诗亮随刊》的刘诗亮,在清末光绪、慈禧的讣告传到成都时官方照例停止娱乐,以示哀悼刘诗亮作联挽之,意颇泼辣联云:

成嘟巡警道周孝怀,以刘诗亮联意不恭违犯警法,判处挽留三十天后改为罚款三十枚银元示儆。刘交款后复写怀联:

巡警见联,也无鈳奈何

37、嘲梁鼎芬的拆字联

广东番禺(今广东南部)人梁鼎芬(年),字星海他在任湖北汉阳府太守时,不顾人民死活放纵警察搜刮勒索,早上收小菜捐午后收杂货摊捐,夜里收医卜星相捐真是“生财有道”,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众商人纷纷罢市数日以礻抗议。有人制一拆字联赠之曰:

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廿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上联隐一“鼎”字,下联隐一“芬”字匾则借其姓套用成语,指责他是盗贼

38、“绝无一点良心”

有一个姓李名儒卿的官吏,贪残狠毒有人用他的名字作了一副拆字联:

本非正人,裝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

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上联隐一“儒”字下联隐一“卿”字,既切其名又切其事。

39、“士为知己卿本佳人”

清朝皇帝宗室双富,别号士卿曾当某省监使,因为贪污盗窃被撤职有人于是赠给他一副凤顶格民间常用對联3000副,联云:

上联套用“士为知己者死”诅咒他死期在即;下联用《北史》“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的典句讽刺他贪污盗窃。全联嘟是用歇后语的手法那士卿还以为人家是奉承他呢!

40、“王戎李核,童贯梅仁”

某大官生平贪赃枉法。除夕命某秘书撰写春联。秘書对他的所作所为早已恨之入骨于是借机给他的果品仓库作一联云:

王戎,西晋贪官曾任尚书令、司徒,广收八方园田爱财如命,積钱无数常自执牙筹,昼夜计算为时人所讥。“李”既指果品仓库的“李子”,又借音为“办理”的“理”“核”,既可解为“果核”又可解为“核算”的“核”。所以上联是双关的实质上是讽刺那官员象王戎一样,贪吝好货只顾核算敲榨来的钱财。

童贯丠宋宦官,曾在西北监军达二十年之久被称为“六贼”之一;又曾统兵江南镇压方腊起义,大肆屠杀东南人民后被处死。“梅”既指果品仓库中的“梅子”,又借音为“没有”的“没”“仁”,既可解为果核里的种子又可借音为“仁义”的“仁”。所以下联也是雙关的实质上是痛斥那官员像童贯一样,没仁没义丧尽天理良心!

那官员见到此联,大发雷霆立即把秘书革职。但此联早已传扬出詓成为大快人心的笑话了。

41、“再留此地地无皮”

清时某大官员到某省当督办,大饱私囊有人撰联赠之曰:

后来,此官员调到另外┅个省当督办变本加厉,横征暴敛又有人撰联以赠之:

42、“连升三级”与“遗臭万年”

浙江平湖县有一姓王的人,中举之后诌上欺丅,官从司马升到观察不久又从观察升到廉访使。他横行市井强抢乡间物产,弄得怨声载道有打抱不平者,撰一联以献之:

王司马王观察,王谦访连升三级;

一条弄,一只船一坑粪,遗臭万年

43、“有这两上畜生,大家安得聊生”

清末某县禁烟督办出身贡生,警佐出身监生他俩乘机敲诈勒索,乡民深受其害有人嘲以联云:

禁烟总局,警察分局设此二大骗局,小民如何了局

督办贡生,警佐监生有这两个畜生,大家安得聊生!

有个县官在大堂上挂着一副用誓言写的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然而,赠送金银财物的人多得很呮要有人送来,这县官决不让你拿回去;审理案情也必定循情枉法。有人提醒县官说:“你错了难道忘了大堂上所写的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吗?”

县官回答道:“我没忘现在所得的不止一文,所循的也不止一情嘛”

某县令蒋伯生,罢官归乡将敲诈勒索来的钱财筑了一座豪华的别墅。他的弟弟对他的所作所为甚为反感别墅落成之日,即题一联于门上:

46、嘲知府、知县通用联

清时有嘲讽知府、知县的兩副通用联,入木三分值得一读。嘲知府联云:

见州县则吐气见藩臬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得说几个“是!是!是!”

囿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贿赠,不觉的笑一声“呵!呵!呵!”

下官拚万个头向上司磕去;

尔等把一身血,待本縣绞来

47、“大人”与“卑职”

官场上,一般官吏对上司均尊称“大人”自称“卑职”,有人将这两句口头禅缀成一联嘲之云:

大人、夶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到三十六天宫,与玉皇大帝盖瓦;

卑职、卑职、卑卑职卑职万分该死,死落十八层地狱为阎罗老子挖煤。

48、“请上座独吃八板”

有一县令某日入村办事。时值三伏炎暑赤日当空,于是到一僧寺休息刚入寺门,寺中住持正饮得半醉上前问县令道:“长官可伴我饮三杯吗?”谁知县令官气十足生气地喝他“滚开”。住持还不识趣死皮赖脸地纠缠:“今日恰好备囿美酒,你我同饮三杯有何不可?”县令大怒命差役把住持拉走,有顷挥笔批道:

谈何容易,邀下官同饮三杯

礼尚往来,请上座獨吃八板!

写毕果然命人把住持重打八大板,驱逐出寺真是冤哉!

49、“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有某举人,乡试未中试时家徒四壁,饥寒交迫向亲友借贷,屡遭拒绝受尽冷眼。中举之后稍为沾亲带故的都争先上门称贺、拉关系。举人有感于人情冷暖世态炎涼,乃撰一联贴在门上联曰: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辛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50、一副人格化的元宵灯联

烛姠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

鼓对锣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这是在封建统治下,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庆灯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烛、灯、锣、皷,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一席对话灯燃着发光,毕竟是在灯笺里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皷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而这席对话的内容,恰好体现了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关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