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创新设计】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 学案:第五单元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Word版含答案.docx 1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60 &&
【创新设计】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 学案:第五单元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Word版含答案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一、探寻公正的理想国
1.背景
(1)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生活悲惨。
(2)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
2.代表、主张及意义
代表主张意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建立合作组织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二、《共产党宣言》
1.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宣言——《共产党宣言》。
2.内容
(1)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3)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4)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
(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3)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易混易错] 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走向灭亡。马克思主义宣布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这是从历史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的,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尚有漫长的路程。
三、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
1.背景
(1)民族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
(2)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2.成立:日,工人群众发动了起义。梯也尔逃往凡尔赛,巴黎公社接管了政权。
3.性质:新型的工人政权。
4.措施
(1)政治:最高权力机关是公社委员会,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2)经济: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3)教育: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等。
(4)其他:公社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5.结果:日,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下失败。
6.意义:巴黎公社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主题一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固有的基本矛盾的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工人阶级已觉醒。
(3)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实践基础:马、恩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
2.《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及重大意义
材料一 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
材料二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时,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运动却恰恰相反。”
据上述材料扼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和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
答案 从材料一信息看,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用阶级斗争学说诠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材料二中提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差异,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是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
 图解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
主题二 巴黎公社革命
1.爆发的偶然性与自发性
(1)在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时候,资本主义经济在法国还远没有发展到顶峰,而无产阶级的力量也没有发展到可
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的阶段。巴黎公社是在普法战争失败下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因此具有偶然性。
(2)在革命进行过程中并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完整的工农联盟组织,指导思想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因此具有自发性。
2.失败原因
(1)内因:巴黎公社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彻底粉碎旧的国家机器,没有与农民结成联盟,没有与各地革命者取得联系,错误地始终采取防御政策而没有乘胜追击反革命巢穴等。
(2)外因: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刚刚开始向帝国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还比较稳定,就法国国内而言,资产阶级力量大于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尚未觉悟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组织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革命的程度,也可以说当时的法国并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材料 这次革命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而爆发的……马克思有一段话如实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他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三十讲·
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
上述材料中的“特殊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3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返回 解析 材料谈到巴黎公社成立后在政权建设方面的措施,没有谈到巴黎公社的背景,故A项错误; 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均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可以随时罢免,代表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自治,故B项正确; 巴黎公社的政治体制并不完善,不能说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故C项错误; 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因此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故D项错误。 答案 B 提示 课中思考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 提示 此题中的社会主义有两种含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思想家空想的产物,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出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以后,先进的社会改革家和思想家提出的有针对性地改造社会的方案。它是现实社会的产物,同时,它反映了早期工人阶级的愿望和利益要求。但这些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都因为看不到实践的力量、找不到实现的正确途径和无法认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的根源而流于空想。 提示 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理想的社会理论。两位伟大的导师吸收了以往人类思想的精华,结合当时的实践斗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最具特别意义的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它们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通过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他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力量,并且探索出了创造新社会的方法和途径。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理论武器。所以,社会主义不是来源于思想家的空想,而是来自于工业革命为动力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且将成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归宿。 提示 阅读与思考 想一想,巴黎公社的目标是什么? 提示 巴黎公社的目标是建立共和国,建立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 自我测评 1.简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重大意义。 提示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 2.简析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其留下的深刻启示。 返回 提示 提示 性质:从巴黎公社委员的产生和罢免来看,公社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权;从巴黎公社委员的组成成份看,一半是工人;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措施看,都是真正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的。因此,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启示:①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的残余势力,防止资产阶级反扑;无产阶级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拥有捍卫主权的力量;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广泛的同盟。 ②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尚处于上升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无产阶级本身作为一个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缺乏一个统一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提示 返回 ③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巴黎公社全面、彻底的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措施,勇于请人民监督、敢于对人民负责的执政理念,值得发扬;公社战士为人类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可贵精神,感人至深。 * * * * * * * * 学案2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课标要求 一、探寻公正的理想国 1.背景 (1)19世纪初,随着
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2)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了一股_____
思潮。 2.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3.主张 (1)圣西门主张实业制度,被公认为“
”的最早预言家。 (2)傅立叶和欧文都主张建立合作组织。欧文建立“新和谐公社”。 4.意义: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之一。 答案 历史叙述 工业革命 空想 社会主义 工业社会 不成熟的理论是由不成熟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深度点拨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历史条件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必要条件是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并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易混易错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前提,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其提供了阶级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c118d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警惕“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多次批评了那种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观点。他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它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共产主义理想前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人老调重弹,宣扬“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鼓噪声再次泛起。为了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袭,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关于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论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一、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某些鼓吹“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人,也看到了这个事实,所以总是通过攻击马克思主义来否定共产主义理想。他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空想”,“共产主义是虚构”。这从反面告诉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
   习近平总书记把坚定理想信念同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对领导干部的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说:“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同上书,第5页)
   为什么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呢?因为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也可称为科学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只能是空想。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说,当马克思和他在1847年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工人运动中的共产主义还是一种“只是出于本能的、往往有些粗陋的共产主义”,“但它已经强大到足以形成两种空想的共产主义体系:在法国有卡贝的‘伊加利亚’共产主义,在德国有魏特林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21页)这时工人运动还没有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新的科学世界观,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同时也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工人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宣言》就是受这个同盟的代表大会委托为它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既是马克思主义问世的标志,同时又是共产党诞生的标志。这一事实表明,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同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体系。它的全部理论为共产主义理想提供了逻辑严谨的论证。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亿万人民的实践,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前进的历程,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为它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证明。
   党员干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研读。对于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变成科学的问题,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的著作中做了系统论述。这是我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不能不认真研读的著作。恩格斯1877年撰写的马克思传略《卡尔·马克思》和1883年3月发表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论述马克思生平和思想的两篇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恩格斯着重指出,马克思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他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这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伟大的发现”。“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45、461、546页)这些论述告诉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来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关键是要学习掌握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论述“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时,对唯物史观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做了深刻阐述。
   第一,学习掌握唯物史观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6页)这个论断一语中的,指明了能不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根本”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否牢固。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剥削阶级偏见的影响,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被唯心史观所统治,即使是费尔巴哈那样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也陷入了唯心史观。直到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代表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马克思总结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才“在整个世界观史观上实现了变革”,使“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57、459页)马克思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因此,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社会发展是由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从此,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共产主义不再是空想,而是被马克思揭示出来的、由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历史的必然。可见,对于人类思想史来说,唯物史观的产生是一个根本变革;而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通过学习树立唯物史观,就是解决好世界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因此,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为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奠定世界观、历史观的基础。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说:“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7页)这一论述根据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运动规律,指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在马克思之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在唯心史观支配下,都是从空想出发去谈论所谓“一般社会”应当如何如何,而马克思抛弃了他们虚构出来的“一般社会”,专门去研究现实存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10页)马克思倾注毕生心血研究资本主义,写作《资本论》。他研究了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根据这些材料极其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活动规律。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时,他的分析“仅限于社会成员之间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一次也没有利用这些生产关系以外的任何因素来说明问题”。(《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162页)通过这样的研究,马克思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恩格斯概括地指出,生产已经是社会的活动,而社会的产品被个别资本家占有,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不相容,“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现代社会就在这一切矛盾中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65页)这一基本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冲突的萌芽,正是它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社会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不是个人的对抗,而是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对抗。因此,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并不是由哪一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必然导致的结果,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趋势。
   看不到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长期性,就不能深刻理解它的必然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同时,又指出这“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他还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7页)
   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本身就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表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做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论断,他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2页)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由于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沙皇俄国,后来又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等国家取得了胜利,表明这些国家的特殊国情已经使其形成了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当代世界仍然占据着优势地位。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迅速加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高新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显示出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同生产力更发达的资本主义长期合作和斗争。我们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在提出两个“决不会”的同时,明确指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地位,他说:“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2页)这就告诉我们,两个“决不会”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是统一在一起的,这种统一正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表现。我们既要看到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的长期性,又要看到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最终消亡的必然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论》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畅销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重新引起世人重视,人们纷纷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寻求当代社会问题的答案。这一事实再次证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我们必须把认识共产主义理想的长期性和它的必然性统一起来,以强大的战略定力向着远大理想前进。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说社会主义价值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