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留守儿童父母的心酸,是父母的错还是社会的无奈

您当前的位置 :
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成社会难题
扫码阅读手机版
&&& 带着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跨越千里与父母相见,是许多留守儿童内心的渴望。为帮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的关爱,海尔发起了&拥抱吧,爸爸&活动,并以贵州毕节市海尔专卖店作为全国首个温情服务站,帮助3名毕节市大方县菁口村的儿童走出大山,跨越1902公里的空间距离,来到父母的务工地温州,感受拥抱的温度。
&&&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成社会难题
&&&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加之部分农村环境偏僻、经济收入差等原因,许多年轻人选择走出家乡去城市打拼,为家庭提供更优渥的生活,在这一现象背后便衍生出一类群体――留守儿童。他们长期或者与家里老人一起生活,或者自己单独居住,长此以往容易表现出心理脆弱、缺乏安全感、教育缺失等社会问题,其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 据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902万人。其中,超过4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见面1-2次,13.6%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见面次数为0。这一庞大的数字不禁引起人们深思,如何真正帮助留守儿童破除障碍找寻缺失的温暖,与同龄人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成为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温情&拥抱&让距离不再是阻碍
&&& 在这一现状下,海尔发起了&拥抱吧,爸爸&活动,帮助3名贵州大山里的留守儿童走出去零距离感受父母的温暖。贵州是留守儿童问题比较重的地区,在当地一些小村落,留守儿童比例甚至达到了60%以上。到达大山深处的毕节市大方县箐口村时,明显感觉到村子&老龄化&严重。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大多数年轻人都已外出打工,村子里仅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坚守。
&&& 活动的对象熊氏3姐弟就生活在这里,3个孩子的沉重负担让他们的父母不得不远赴千里之外赚钱养家。一年的365天时间里,他们仅有1次与孩子相守的机会。8月18日是双胞胎姐妹的生日,此时,她们已经有8个月未与父母见面了。在活动组织人员的带领下,3姐弟走出大山,辗转经过30多个小时的车程,跨越了1902公里来到了父母身边,度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宴会。
&&& 为了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享受亲情的关爱,海尔将毕节市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第一站,之后还将在长春、锦州、武汉、西安、长沙、郑州、合肥、徐州、太原、唐山、成都、贵阳、厦门、福州、南宁、昆明、济南、济宁共计18个城市继续开展&拥抱吧爸爸&公益活动,并率先将全国1000家海尔专卖店打造成温情服务站,帮助更多留守儿童享受亲情的关爱。
&&&关爱留守儿童成为一场&社会行动&
&&& 留守儿童群体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不少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而选择分离,去周边城市甚至千里之外的大城市辛苦打拼,然而留守儿童期待父母的陪伴却远胜于物质。孩子的思念,家长的无奈,成为难以协调的矛盾。
&&& 当距离、时间不再是孩子与父母见面的阻碍,联系、订票、上路、见面,一连串看似很简单的动作,恰恰是海尔破解这一矛盾的关键。跨越空间零距离拥抱、享受亲情的爱与温暖,这是海尔&拥抱吧,爸爸&公益活动的意义所在。
&&& 同时,海尔的这场公益行动也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广泛关注和重新思考,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走近留守儿童,去触摸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并且提供长期稳定的解决方案,才是社会企业和人群联合起来共同解决留守儿童难题的真正核心。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父母在留守儿童心中已经死了是社会的悲哀-中新网
父母在留守儿童心中已经死了是社会的悲哀
日 10: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要有多大仇,才会让一个孩子诅咒父母“已经离世”,认定其对自己“几乎没有影响”? 7月21日,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11.4%的孩子称自己父母月内离世,这一比率明显高于中国年平均死亡率。另外,农村学校学生中,因父母均外出而无人照料的留守状态学生占近三成。而这些儿童中,超一成农村完全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不见一面。
  对于监护情况差的留守儿童,民政部明确提出,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要将摸底排查中发现的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花名册,通报给同级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及时会同村(居)民委员会联系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责令其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其进行教育、训诫,要求其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新京报》7月23日)
  听上去,这是个好办法。留守儿童有了父母的陪伴,可谓皆大欢喜。但问题要是真这么容易解决,就好了。根据调查显示,华中、西南、西北三个地区的完全留守儿童占55.8%,也就是过了半。这三个地区恰恰是时下的欠发达地区。那里的家长为何热衷于外出打工?答案不言而喻。调查还显示,有近40%的农村完全留守儿童只能与母亲见面1到2次。天底下又有多少忍心弃骨肉于不顾的父母呢?他们未能和自己的孩子见面,主因恐怕还是现实条件的限制。强令无监护儿童父母返回,等于将留守儿童问题的责任统统推到了他们头上。这些为下一顿饭而烦恼的父母,扛得起么?
  儿童怎会无监护?根源还在中国经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状态。父母双双外出,恐怕和经济状况的窘迫不无关系。即使落后地区的无监护儿童父母统统留守,在缺乏教育方法、经济基础的情况下,能否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未来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白马镇少年事件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例子。2016年,广西玉林白马镇的三名辍学少年对一名智障男子进行殴打,并致其烧伤死亡。据报道,其中一位少年“父亲多病,母亲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花1000多块钱从越南买来的媳妇,他们都管不了小锋,只好由着他的性子去”。如果不能为这些留守儿童负责,即使父母在家也无济于事。
  民政部将目光聚焦于无监护儿童,并不意味着有了家长的监护,一切就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部分家长将留守儿童交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来看管,而他们能不能尽到监护责任,没有人敢打包票。7月 23日,连云港市东海县两名留守儿童模仿电影 《蜘蛛侠》中的情节,爬上观光电梯顶部,结果被困,幸亏被巡逻至此的民警及时发现,才避免一起惨剧的发生。经调查,因爷爷奶奶年纪较大,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经常自己出门玩耍,结果险酿悲剧。
  当然,引导无监护儿童父母回家的初衷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无论是无监护留守儿童,还是有监护留守儿童,最需要的还是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他们的青春不该荒芜,更不该有仇恨。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已经死了,这不仅是家庭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对此,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李勤余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左盛丹】
>相关新闻: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切换城市]
[02-21]留守儿童增多是父母的错吗??存档
UID:184442
在线时间5小时
小鱼币21经验值44魅力值0人气值1
&DIV tar?&留守增多是父母的错吗??孩子的外公,,孩子都是在厦户口,同一地址,湖滨南路813号。户口入户10年,孩子出生后长到日入园年纪,结果被回应湖滨南路813号片区的孩子没有公立幼儿园接收??普通工薪家庭供养孩子的苦岂是各位老爷们凭坐几次公交就能体会的???怨不得社会不满情绪的爆发!!!!每月挣的那点钱只好让孩子在老家上那的幼儿园,好好的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孩子中班了,和父母也疏远了,留守儿童增多是父母的错吗????谁能出点实用的点子?????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1 条评分
大哥,你这叫什么留守儿童?山区那些孩子听了都思密达了!
UID:226775
在线时间2316小时
小鱼币163经验值3622魅力值-1人气值243
孩子爸爸的户口在哪?上幼儿园好像孩子户口要在爸爸妈妈名下的房子里吧?没公立念就念私立的吧,放家长身边总是比较好的!有朋友家附近就是没公立的,也在只能送私立了!
UID:251846
在线时间333小时
小鱼币186经验值147魅力值0人气值1
都是厦门户口还说什么留守儿童,那外省的怎么办?
UID:453469
在线时间563小时
小鱼币417经验值2337魅力值-4人气值59
大哥,你这叫什么留守儿童?山区那些孩子听了都思密达了!
UID:486989
在线时间1752小时
小鱼币5358经验值4481魅力值-2人气值77
社会体制问题!
UID:184442
在线时间5小时
小鱼币21经验值44魅力值0人气值1
回 2楼(淡紫色的梦) 的帖子
请您注意,我说的是自己条件完全符合孩子上公历幼儿园的条件,所属小区没有公里幼儿园规划,私立的一个月2钱多3千的,那点工资怎么。。。
UID:184442
在线时间5小时
小鱼币21经验值44魅力值0人气值1
回 3楼(保拾洁大叔) 的帖子
都像哥那么有钱,就不说话了
UID:451183
在线时间768小时
小鱼币126经验值1488魅力值-2人气值153
哎~~~~~~~~~~~~~~我们在面对跟政府打交道的时候,总是显得特别的渺小和苍白。
UID:464749
在线时间1091小时
小鱼币1437经验值9753魅力值13人气值573
片区米有公立幼儿园规划,认倒霉啊,搬家到有公立幼儿园的地方?是否可行,反正你上面说的孩子有厦门户籍啊,置换啥的?不然就只能上私立了
此ID两人共用,彼此可相互负责彼此的言论。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还没有账号?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关注小鱼微信帐号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宜春学院政法学院;2013年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姓名:黄新宇学号:;本(本/专)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年级:1;调查报告题目:关于老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状况研究成;日;调查目的:;为了帮助学者分析留守儿童社会现象,促进政府出台有;的问题;时间:;日至25日;地点:;七琴镇、新干县城对象:;我镇(七琴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2013年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黄新宇
本(本/专)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
年级:12级 调查报告题目:关于老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状况研究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日 调查目的:
为了帮助学者分析留守儿童社会现象,促进政府出台有利政策措施,更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时间:
日至25日 地点:
七琴镇、新干县城 对象: 我镇(七琴镇)的七琴小学一部、二部,七琴中学,及位于我所在县城(新干县)的新干中学、新干二中的老师和学生,留守儿童,也采访了一些刚刚外出回家的农民工父母 正文部分 留守儿童,在百度名片中是这样解释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个,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在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因而催生出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通过走访、问卷和查阅相关资料,在日至25日为期五天的社会调查中,我收集了一些有关留守儿童的资料,也发现了一些有关留守儿童的问题,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问题,日常生活方面问题等。在期间,我走访了我镇(七琴镇)的七琴小学一部、二部,七琴中学,及位于我所在县城(新干县)的新干中学、新干二中的老师和同学,也采访了一些刚刚外出回家的农民工父母,尽管说这次的社会调查走的地方多,有些累人,但是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调查,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留守儿童盼望父母回家和 1
父母的无奈及老师给予留守儿童的厚望。 儿童承载着未来,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同样如此,他们需要保护。今年一月,为了帮助学者分析留守儿童社会现象,促进政府出台有利政策措施,更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受学校委托,我们利用寒假休息时间进行江西省高校社会科学重点招标课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调查。 日开始,我首先开展调查的地方是学校。经过说明,七琴小学一部、二部,七琴中学,及位于我所在县城(新干县)的新干中学、新干二中的老师非常理解的和支持我的调查,欣然同意了接受我的社会调查。同学亦非常的配合我的调查,认真填写了调查问卷“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调查问卷(思想道德卷)(调查问卷详见附录)。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有关留守儿童的情况,于日,在结束了对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后,我又先后走访了邻村临镇的一些刚刚外出回家的农民工父母及其亲友,在他们的积极配合下,我又丰富了本次调查的数据。 据了解,目前我县外出务农的农民工已经超过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夫妻双方在外务工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调查中发现,在校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数量占全部中小学生总数的60%。调查问卷显示,“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78%。由叔伯舅姨等亲戚照料的占14%。“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一般半年以上才回家一次。其中62%的家长一年回家一次,有10%左右的家长常年在外。当问及“你想念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吗?”有57%的孩子表示非常想父母,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8%的孩子表示“习惯了,不想”。在生活上,有48%的孩子回答“你在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什么?”时表示除找老师、家长、同学外的其他方法。调查还发现,有20%的留守儿童上学经常迟到旷课,有22%的人经常沉迷游戏中,30%的人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30%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财、破坏公物的行为,抽烟、喝酒等行为数见不鲜。 基于以上的情况存在的问题: 1、自由散漫,不服管教。不少留守儿童因为父亲或母亲,或者父母双方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缺于有力的管教,对自己放纵,养成了许多坏习惯,诸如旷课、沉迷电子游戏、打架斗殴、说谎等等,他们还经常逃课去打电子游戏或上网,成绩一落千丈,几乎每次考试都倒数几名。在调查中中,有一位母亲含着泪说:以前我的孩子成绩还算不错,在班上的中等偏上,可是就在去年我们夫妻外出一年,他天天跑网吧,玩游戏,现在的成绩跌倒了班上的倒数,就因为我们夫妻都出去了,家里就他爷爷奶奶,老人家怎么管得住他。 2、成绩偏差。留守儿童中,很大一部分人学习上缺乏自主性,自觉性,上课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问卷调查时,在问题 “你在上课时,()A.认真听讲 B.有时认真,有时不认真 C.常常不认真”中,20%选择“认真听讲”,19%选择“有时认真,有时不认真”,33%选择“常常不认真”。不少教师告诉我,大多数留守儿童厌学倾向严重,成绩普遍偏差,认为读书无用。更有甚者,许多学生初中未毕业就退学。 3、家教缺位,不良行为突出。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不少留守儿童养成不良的习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30%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财、破坏公物的行为,抽烟、喝酒等行为数见不鲜。《半月谈》日刊文《留守少年儿童犯罪呈多发态势》指出,16岁到18岁阶段少年犯罪占总案件的比例,2008年为10%,2009年为13%,2010年到达17%,而今年(2012年)1月此类案件数就与去年前四个月总和持平。 4、心理问题严重。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察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待人处事往往有盲目性,随意性,冲动性,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成为小混混,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调查发现,有20%的留守儿童上学经常迟到旷课,有22%的 2
人经常沉迷游戏中,30%的人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研究室主任杨艳杰教授认为,这些孩子(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情感丰富而脆弱――依耐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5、留守儿童安全难以保障。不久前,我在百度新闻看到过一则新闻《是怎样的环境导致11岁女孩怀孕》,日9点多,11岁的留守小女孩小雨(化名)跟随父母来到杭州滨江区妇幼保健院,急症科的医生和护士都被吓了一跳:小雨已经怀有近8个月的身孕了。这只是众多留守女孩遭受性侵导致怀孕的案例中的一例,在我国农村,一些留守女孩遭受性侵导致怀孕的的事情可谓并不少见。除此之外,溺水、触电、食物中毒频频危害着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弥补这些严重的事情发生。 1、家庭。 1.1、家长要改变育人观念。现在很多家长青睐“棍棒”教育,认为“严师出高徒”。恰恰相反,如此只会加剧孩子对家长、学习的厌恶,从而产生叛逆的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份引导。在调查时发现,有将近一半的留守儿童反映难以接受父母或者监护人过于苛刻的教育,他们表示,正是他们过分要求自己事事比人优先的心理,让自己难以适应现在的学习,以至于厌学,或者忤逆父母的意愿行事。所以,家长要改变育人观念,放弃“棍棒”教育,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和指向。 1.2、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常年在外地务工,对家里的孩子缺少过问,也是在外务工的父母的一个通病。有些父母常年在外地,家里的小孩有什么情况都不清楚,有甚者部分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读书,不知道班主任是谁。家长应该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情况,或是借助电话与孩子交流沟通。父母可以将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育,孩子可以向父母诉说生活、学习上的不愉快,这不仅加强了同他们的联系,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良好教育。 1.3、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的方式,或者就近择业。在调查中,“您是夫妻双方在外打工还是夫妻一方在外打工?”,23%的是夫妻双方在外打工,15%的是夫妻一方在外打工。再此我建议各位家长,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一方可以选择就近在本地务工,这样不仅可以经常回家照顾自己的的孩子,还可以不耽误自己的工期。 2、学校。 2.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时了解留守儿童状况。班主任要做好摸底工作,将留守儿童在校的各个方面表现记入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汇报,形成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的局面。这样,家长可以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情况,教师也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得变化。 2.2、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即亲情热线,师长热线,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的家长定期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教师和家长能够用及时互动,情况相互分享,更优质的开展教学任务,更贴切的关心留守在家的孩子;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因为有调查显示,有相当部分的留守儿童存在自卑、冷漠、不合群等问题。 2.3、教师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度。调查显示,在很多教师眼里,留守儿童于双差生画上了等号,属于不受欢迎的一群,留守儿童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关爱明显要少于非留守儿童。教师应该像父母一应,给予留守儿童一样的关爱。 2.4、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据了解有些留守儿童冷漠不合群很大程度上是感受不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给予的温暖,让他们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外人,因而会对同学老师冷漠。在学校,老师们应该多开展一些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讲座等活动, 3
让其他同学正确认识留守儿童,教导同学伸出自己的手,去给予留守儿童以关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 3、社会 3.1、开展更多的有关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让更多人行动起来,一起关爱留守儿童。日,@幸福重庆、@人人爱重庆、@我爱重庆、@陈卜文、@80天一、@蛙哇鸡,重庆本土的六个草根微博大号发了一条微博:“某山区,记者对孩子母亲说:尽量让孩子少吃方便面。母亲说:没关系,不经常吃。因为今天是孩子的生日,其实我们根本舍不得吃??当你们吃火锅时,他们连一包方便面都吃不上。重庆很多好心人,#重庆微博公益行#由草根微博发起,让我们在春节前给他们送去一丝温暖吧,期待你的加入。”这条微博很快被网友转发上千次,不少热心网友和爱心企业报名参加。“从内心关爱留守儿童,用草根的力量做公益,通过微博呼吁网友长期持续地关注这些地方。”公益微博发起人之一的陈卜文说。关爱留守儿童,其实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是大家共同的事,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3.2、更多的公益组织参与到其中来,一起关爱留守儿童。郑州日的郑州慈善总会理事会暨表彰大会上公布了郑州市慈善总会的计划,郑州将建立10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慈善组织可发展到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我们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公益福利的发展,各类慈善组织应该尽我所能,最大力度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包括留守儿童。 3.3、各类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帮助留守儿童。日,浙江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江苏洋河酒厂宁波办事处的葛鸿飞先生在看到“慈善一日捐”公告后,将原来打算用于搞庆典的35万元经费全部捐给了市慈善总会(浙江)和宁海慈善总会。他们认为把这笔费用捐给慈善机构用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比搞庆典活动更有意义。如果有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的老总能参与进来,同出一份力,那么我们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更多有需要帮助者得队伍将会壮大,力量将会变强。 4、政府。 4.1、各级政府要真正按中央的要求加大小学基础的投资力度,为留守儿童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4.2、各级政府要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更多的教育资源,要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待遇,做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平等。 4.3、各级政府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加快乡镇经济的发展,让农民工不出远门也能赚钱,也能更好的照顾教育孩子。
这次的社会调查,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对话是:“出来这么久,都会把孩子忘记了的。”“父母是不会忘记孩子,孩子倒可能忘记父母的。”这一段对话,我听出了父母的无奈,不得已才外出打工,不得已才让孩子留在家中,不得已才好久不联系孩子。这一段对话中,我也听出了父母的担心,担心孩子忘记自己,担心孩子和自己感情生疏,担心孩子不听自己劝而走上歪门邪路。这是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调查,让我重新认识了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刻的感受到父母、教师、其他监护人和社会人士对留守在家的孩子的期望和关爱。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问题、措施。 附录: “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调查问卷(思想道德卷) 你好!我们是江西宜春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受学校委托,我们利用寒假休息时间进行江西省高校社会科学重点招标课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调查问卷。为了帮助学者分析 4
留守儿童社会现象,促进政府出台有利政策措施,更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现向你了解一些情况,请根据相关提示如实作答,并在选定的题号上打√号。请予支持配合。谢谢! 一、家长卷:_省_市_县(区)_乡(镇、街道)_村 1. 您村庄留守儿童多吗?()A.很多 B.有一些 C.很少 2. 您是常年在外打工还是每年在外打工一段时间?()A.常年在外 B.一段时间在外 3. 您是夫妻双方在外打工还是夫妻一方在外打工?()A.夫妻双方 B.夫妻一方 如果夫妻双方在外打工,是在一个地方吗?()A.是 B.不是 4.您在外打工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吗?()A.全在身边 B.部分在身边 C.都没在身边 5.您在外打工会想念或担心自己的小孩吗?()A.非常 B.会 C.有点 D.不会 6.如果条件允许,您希望将自己的小孩留在自己的身边吗?()A.非常想 B.想 C.有点想 D.不想 7.您一般将自己的小孩交给谁来来照顾?()A.爷爷奶奶 B.外公外婆 C.其他亲戚 8.您觉得他们能管好小孩的思想道德教育吗?()A.能 B.还可以 C.不能 9.您会经常过问留守在家的小孩的情况吗?()A.经常会 B.偶尔会 C.不会 10.您觉得打工回家后您的小孩对您有疏远的感觉吗?()A.没有 B.有点 C.很疏远 11.您认为您的小孩在思想道德方面有什么问题?()A.很多 B.没有 C.有点 最后,您最想对政府、学校或社会说的一句话是_ 一、教师卷:_省_市_县(区)_乡(镇、街道)_学校 1.您所在班级留守儿童比例大概是()A.不到20% B.20-40% C.40-60% D.60-80% E.80%以上 2.您认为您身边的留守儿童都是问题儿童吗?()A.不是 B.一部分是 C.大多数是 3.在道德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普遍()A.更好 B.差不多 C.更差 D.不清楚 4.在道德品质方面,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A.自卑 B.不诚实 C.没有理想 D.缺乏安全感 E.是非不分 F.冷漠 G.不合群 H.不懂礼貌 5.您觉得留守儿童身上最好的品质是什么?()A.诚实 B.勤奋 C.乐观 D.善良 E.懂礼貌 6.和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难教吗?()A.和其他学生一样 B.不太好教 C.非常难教 7.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最大的难题是什么?()A.思想道德 B.学习成绩 C.心理健康 D.安全 8.如果在教育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选择,您会选择()A.前者 B.后者 C.无所谓 9.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您最愿意承担哪些责任?()A.安全监护 B.知识传授 C.情感关爱 D.行为榜样 10.您所在班级的留守儿童监护人与您联系吗?()A.经常联系 B.较少联系 C.从不联系 最后,您最想对政府、学校、社会或家长说的一句话是_ 三、学生卷:_省_市_县(区)_乡(镇、街道)_村,年龄_性别_ 1.你爸爸妈妈都在外地还是爸爸或妈妈在外地打工?()A.爸爸妈妈 B.爸爸 C.妈妈 2.你想念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吗?()A.非常想 B.想 C.不太想 D.习惯了,不想 3.爸爸妈妈在外地,你感觉()A.很自豪 B.不想让别人知道 C.很羡慕其他同学 D.没有感觉 4.在学校里,和你玩的好的同学多吗?()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没有 5.你为什么上学?()A.给爸妈争光 B.爸妈让上的 C.减轻家里负担 D.能找个好工作 E.不知道 6.你长大后的理想是()A.报效祖国 B.报答父母 C.个人出人头地 D.其他
7.你最崇拜谁?()A.科学家 B.英雄 C.明星 D.有钱人 E.模范人物 F.其他 8.如果两个同学在教室里吵架,你会()A.劝阻 B.围观 C.起哄 D.与己无关不予理睬 9.你的同学买东西多找一元钱,你认为应该怎么做?()A.应该立即退还 B.不是偷来的应当归自己 C.若有人能发现就退还 D.仅一元钱算什么 10.当你感到孤独时,你会()A.告诉爸妈 B.告诉老师 C.闷在心里 D.找同学 E.其他 11.你在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时,你会采用的方式是()A.求助于爸妈 B.求助于老师C.找同学帮忙 D.找亲友帮忙 E.其他 12.你在上课时,()A.认真听讲 B.有时认真,有时不认真 C.常常不认真 13.当你受到老师或家长善意的正确的批评时,你会()A.诚恳接受,心存感激,认真反思,下决心改正 B.心里不服气,嘴上不说 C.总是怪老师或家长态度不好。有时顶撞,甚至当面骂人 D.表面接受背后骂人 14.观看演出时,表演结束后,你会()A.热烈地鼓掌 B.无所谓,无论精彩与否,都不鼓掌C.不好就喝倒彩 15.当你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等需照顾的人的时候,你会()A.大方的让座B.装作没看见 C.想让但又不好意思,就没让 16.当别人帮助或关心你的时候,你会()A.每次都道谢 B.偶尔或很少 C.认为受人关心是应该的 D.不习惯道谢或不知道道谢 17.当你有不周到或冒犯他人之处时,你会()A.每次都说“对不起” B.对方说,我也说C.偶尔说 D.从来不道歉 18.你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文明用语吗?()A.大家都夸我是有礼貌的孩子 B.对熟悉的人我挺礼貌的 C.我还要努力 19.平时你能热心地主动帮助别人吗?()A.能 B.有时能 C.不能 20.父母不在身边,你觉得自己性格变了吗?()A.变得更好 B.变得更坏 C.没变 21.你的老师经常会关心你吗?()A.很关心 B.很少关心 C.不关心 22.你是否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A.我很棒,我做的很好 B.我做的很一般 C.我做的比很多人差 D.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23.你认为世界上最开心的地方()A.你的家 B.学校 C.朋友家 D.商店 E.网吧 F.旅游点 G.游乐场 H.野外 24.你最感谢的人是谁?()A.父母 B.在家照顾自己的人 C.老师 D.其他 25.你认为自己是个诚实的孩子吗?()A.是,从不说谎 B.基本是,有时也说谎 C.不是,经常说谎 26.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会教育你吗?()A.会 B.有时会 C.从来不会 最后,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是?_ 调查完毕,谢谢你的合作!
6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寒假的作业57等内容。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守儿童的父母的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