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描写山水田园的古诗,田园古诗3首,要短一点,意思要短一点急急急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练习(教案)(7)_爱师网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练习(教案)(7)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练习(教案)(7)文章来自:爱师网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练习(教案)一、古代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1、怀古诗(咏史诗、咏怀诗、凭吊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如:白梅(元?王冕)赏析: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试析这首诗的主旨及其表现出的的诗人的情感。答案:这株白梅高洁绝俗,而又不孤芳自赏,它愿意把自己的清香贡献出来,以加快春天的到来,寄托了诗人的理想。《白梅》的前两句将“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手法,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3、山水田园诗(写景抒情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田园乐》(两首)王维其一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其二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注:一瓢句:以颜回借指安贫乐道之士。《论语》:“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山客:王维自居》1、王维字______,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______合称“王孟”。2、“五柳先生”指_________。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怀?3、“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是怎样的画面?请你描述一下答案:1、摩诘。孟浩然。2、以安贫乐道的颜回和归隐的陶渊明自比,表达了不慕富贵、淡泊、崇尚自然的思想。3、春日融融,和风拂面,山间一处静静的小院里,落花满地,绿荫渐浓。枝间不时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鸣。贪玩的家童不知去何处玩耍,只见一只扫帚扔在院子里,一位老者正在安眠。4、边塞诗(战争诗):这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忧怨,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或者状写兵士的艰苦生活。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如:《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⑴“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答:⑵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答案:⑴借代的修辞手法。⑵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文章来自:爱师网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练习(教案)一、古代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1、怀古诗(咏史诗、咏怀诗、凭吊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如:白梅(元?王冕)赏析: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试析这首诗的主旨及其表现出的的诗人的情感。答案:这株白梅高洁绝俗,而又不孤芳自赏,它愿意把自己的清香贡献出来,以加快春天的到来,寄托了诗人的理想。《白梅》的前两句将“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手法,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3、山水田园诗(写景抒情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田园乐》(两首)王维其一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其二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注:一瓢句:以颜回借指安贫乐道之士。《论语》:“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山客:王维自居》1、王维字______,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______合称“王孟”。2、“五柳先生”指_________。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怀?3、“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是怎样的画面?请你描述一下答案:1、摩诘。孟浩然。2、以安贫乐道的颜回和归隐的陶渊明自比,表达了不慕富贵、淡泊、崇尚自然的思想。3、春日融融,和风拂面,山间一处静静的小院里,落花满地,绿荫渐浓。枝间不时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鸣。贪玩的家童不知去何处玩耍,只见一只扫帚扔在院子里,一位老者正在安眠。4、边塞诗(战争诗):这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忧怨,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或者状写兵士的艰苦生活。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如:《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⑴“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答:⑵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答案:⑴借代的修辞手法。⑵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文章来自:爱师网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练习(教案)一、古代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1、怀古诗(咏史诗、咏怀诗、凭吊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如:白梅(元?王冕)赏析: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试析这首诗的主旨及其表现出的的诗人的情感。答案:这株白梅高洁绝俗,而又不孤芳自赏,它愿意把自己的清香贡献出来,以加快春天的到来,寄托了诗人的理想。《白梅》的前两句将“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手法,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3、山水田园诗(写景抒情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田园乐》(两首)王维其一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其二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注:一瓢句:以颜回借指安贫乐道之士。《论语》:“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山客:王维自居》1、王维字______,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______合称“王孟”。2、“五柳先生”指_________。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怀?3、“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是怎样的画面?请你描述一下答案:1、摩诘。孟浩然。2、以安贫乐道的颜回和归隐的陶渊明自比,表达了不慕富贵、淡泊、崇尚自然的思想。3、春日融融,和风拂面,山间一处静静的小院里,落花满地,绿荫渐浓。枝间不时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鸣。贪玩的家童不知去何处玩耍,只见一只扫帚扔在院子里,一位老者正在安眠。4、边塞诗(战争诗):这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忧怨,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或者状写兵士的艰苦生活。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如:《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⑴“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答:⑵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答案:⑴借代的修辞手法。⑵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文章来自:爱师网5、行旅诗(羁旅诗,思乡怀人):古人或者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鉴赏羁旅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1)把握情感类别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的《征人怨》。(2)挖掘关键信息: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标题中的“怀归”就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3)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②“鸿雁传书”。③“折柳送别”。④“杜鹃啼血”等。(4)注意两种手法:①乐景衬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7、宫怨诗与闺怨诗: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宫怨诗)然后回答问题。《宫词》朱庆余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画面,表现了主人公的怎样情感?答案: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无遗。(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闺怨诗),然后回答问题。《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吴声子夜歌①薛奇童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①此诗一作《古意》,作者为崔国辅。A、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写白露、飞霜,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B、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较这两首诗,说说内容上的“同”和写法上的“异”。答案:A、借景物的冷清,突出宫女内心孤寂。(表明夜已深,人不寐,表现宫女内心的愁怨也对)B、内容上,两诗同样写秋夜怨思,同样写望月以表达宫女的怨情。写法上,李白从正面写宫女隔帘“望秋月”,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奇童则从反面写来,见月,怕望而增添愁思,不堪忍受,所以不忍见,这样反面写来更使幽怨之情达到极点。6、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如:《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⑵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答:答案:⑴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⑵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文章来自:爱师网7、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白居易的《长恨歌》。二、古诗中常见思想感分析(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二)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三)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边关思乡: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四)离愁别恨1、依依惜别的深情: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2、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五)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胜今衰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诗歌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文章来自:爱师网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解析】"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1)A(2)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3)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3)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1)《游褒禅山记》(2)B(3)“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文章来自:爱师网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答案】(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吕本中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文章来自:爱师网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1)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2)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11、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答案】⑴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⑵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文章来自:爱师网14、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①周德清(),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答案】(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2)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答:(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16、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答:(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2)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1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⑴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答案】⑴屈原白居易⑵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水田园的古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