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手的广州画册设计bord请懂的老师鉴别下

湘版美术神奇的小画册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湘版美术神奇的小画册教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组 1 山中访友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 2* 山雨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4 3 草虫的村落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6 4* 索溪峪的“野”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9口语交际?习作一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2 回顾?拓展一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20 第二组 5 詹天佑 6 怀念母亲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23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267* 彩色的翅膀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29 8* 中华少年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32 口语交际?习作二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35 回顾?拓展二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41 第三组 9 穷人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44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47 11 唯一的听众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49 12* 用心灵去倾听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52 口语交际?习作三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54 回顾?拓展三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58 第四组 13 只有一个地球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60 14* 鹿和狼的故事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63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EEEEEEEEEEEEEEEEEEEEEEE65 16* 青山不老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691 口语交际?习作四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72 回顾?拓展四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82 第五组 17 少年闰土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86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EEEEEEEEEEEEEEEEEEEEEEE89 19* 一面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92 20* 有的人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95 口语交际?习作五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98 回顾?拓展五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05 第六组 诗海拾贝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08 与诗同行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16 第七组 21 老人与海鸥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21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EEEEEEEEEEEEEEEEEEEEEEE126 23 最后一头战象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28 24* 金色的脚印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32 口语交际?习作七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35 回顾?拓展七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40 第八组 25 伯牙绝弦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43 26 月光曲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4727* 蒙娜丽莎之约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50 28* 我的舞台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53 口语交际?习作八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56 回顾?拓展八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1632 1 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津津乐道、德高望重”等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3.背诵喜欢的部分,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表达感情的方法。重点、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老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二个人二次备课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 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 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 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 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 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栀子花 幽静 俯身凝望 瀑布 陡峭 蕴含 津津乐道 二、合作交流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课后题一:说说作 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 (二)读后交流,梳理问题。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 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2.细读课文,找出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 有着深厚的感情的语句,进行交流。 三、品读体验3 过度: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 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和他一起会晤我们 的好朋友。 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要求学生先将有关的段落有感 情的读一遍,然后再回答问题。 )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一品读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 章内容。 (一)古桥。 1.作者为什么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是老桥?(因为 在作者的眼中老桥就如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 ) 2.老桥的“德高望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读第 三段,找关键句子。 (1)时间长,望重。从“岁月悠悠”这个词可以理解 到也许老桥站的时间不止几百年也许时间更长,所以它 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名望。 (2)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 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唯 有你依然如旧。” (3)总结:这一弓腰、一俯身就是几百年啊,这几百 年中,桥上的人(悲欢离合) ,水中的鱼(由小鱼长成大 鱼) ,空中的月(有阴晴圆缺) ,都不断的变化着、更新 着。只有老桥这样坚韧不拔地弓着腰、俯着身为人类服 务着,像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德高望重” 。 (4)指导读。 (二)树林里。 1.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他把自 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 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2.自由读句体会。抓“知己” “人树相融” 3.小结: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 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奇特的想象中,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 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4 (三)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这句话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 2. “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 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 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 重新梳妆吗?清凉的山泉回答道: “______ 四、拓展延伸 (一)体验: 1.讲述自己一次与自然美景亲密接触的经历。 2.回想自己以前阅读过的有关亲近自然、从自然中 获得人生灵感的文章,并与同学分享。 (二)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 自然界的朋友? 问题: 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 说些什么? 4.总结: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 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 系。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山中观景(事) 热爱自然(情) ____。 ”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5 2* 山 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 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 达独特感受的方法。重点、难点:1.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 2.感受本课语言的优美。教学准备:教师可以准备课文插图的彩色挂图以及优美的轻音乐,以创设情境,辅助朗读。 有条件的还可以剪辑制作类似本课所描绘的山林雨景的录像片或简单的动画片段。 二次 个人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课件播放歌曲: 《春雨沙沙》 。2.交流:在这优美的旋律中你听懂了什么?通过观 察,你看到了什么? 3.课件展示下雨时不同的画面,今天让我们随作家 赵丽宏走进《山雨》 。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画出下面这些词语,多读几遍。 歌谣 清晰 柔软 蹄啭 幽静 凝聚 轻盈 余韵 奇妙无比 3.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 写山雨的 4.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山雨”三个时段的特点。 雨来: 雨中: 雨后: 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 (一)课文重点写什么?6 (二)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最喜欢?并在这些语句旁 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在小组内互读课文,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重点描绘了由远而近的歌 谣般动听的雨声和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 ) (1) 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 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2)美读展示。朗读不强求学生步调一致,鼓励学 生读出个人的感受体验。 (3)阅读感受交流。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课件的播 放(倾听奇妙的雨声,欣赏雨中的美景) ,融入自己的体 验,想象如诗如画的山林雨景,品味优美抒情的语言, 感悟作者的情感。如: ① “沙啦啦, 沙啦啦??” (感受雨实实在在的声音)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 , “像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 曲” , “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 (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 写出了山雨声音的神奇、 美妙,给人无限的遐想) ③“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山林的嫩绿之中, 绿得耀眼,绿的透明。 ” (展示了山林的秀美和意境。 ) ④“这清新的绿色” ??(由山林雨中的色彩美, 感悟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 ) 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 1、 开展读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配乐朗读比赛。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或根据自己对课文 的理解画一幅“山雨图” 。 板书设计: 雨来 山雨 雨中 雨后 喜爱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7 3教学目标:草虫的村落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 “心灵对话” 。 3.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准备:关于重点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 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 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 把课文读通顺。思考: “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印象? (2)字词检查。 静谧 ( ) 亲戚 ( . . 僻 静( . 二、合作交流 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一)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草虫的村落”在哪儿? 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二)交流反馈。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 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个森林是在 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8二个人二次备课) 寒暄 ( . ) 熙熙 攘攘( ) ..) 烘 烤( . 庞 然大物( .) ) 2.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 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 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 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 村落” 。 ) 3.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 什么? 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 亲戚的住宅。 ”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 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 :有建 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 生活。 (三)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 虫的村落”的? 1.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 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理解“追随” ) 2.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 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 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 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 才使他忘了世界, 忘了自己, 才会发现这 “草虫的村落” , 才会发现──(生齐读)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 我多么得意啊! ” 三、品读体验 (一)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 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 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9 (二)学生自由读句子,画句子。 1.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 ,从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 2.你是从哪儿看出它的勇敢的? (1)师范读课文,学生聆听:你走进村落,体会到 了什么? (2)看来同学们真的走进去,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 一读这一自然段。 (3)这段话中那几个词体现了游侠的形象,从文中 圈画出来。 师生一起读这一自然段(师比划左冲右撞的手势) 看着老师的手势一起读,生读。 (4)大家想一想,在身高高于他数十倍的森林里左冲 右撞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呢?(学生可能会回答: 他可能会遇到坎坷的石头;还可能有小溪阻拦了他的去 路;有比他大的虫子妨碍他。 ) (5)走这条路还真就不容易,文中还真有个词说明了 不容易,是哪个词?终于 (6)把这些词放文中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这一段。齐读 (7)她的朗读让你的感觉到这个游侠怎么样?(很勇 敢、坚韧不拔,坚持有毅力,一直找到自己的家。 ) 四、拓展延伸 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 注意展开想象, 融入自己 的感受。 (随堂落实“小练笔” ) 板书设计 3 草虫的村落 黑甲虫 ―― 游侠 小圆虫 ―― 少女 (想象丰富,感受独特)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10 4索溪峪的“野”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 行“心灵对话” 。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重点、难点:通过体悟关键句段,让学生感受索溪峪的“野” ,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教学准备: 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等有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 二次 个人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一)课件展示,揭题导入。 1.欣赏张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风光。 2.揭示课题:索溪峪的“野” 。 索溪峪:索溪峪因索溪而得名,位于武陵源的东部,是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政府所在地。这里以奇峰秀水、 钟乳洞和深壑著名。主要景点有黄龙洞、宝峰湖、十里 画廊、西海、百丈峡、索溪、一线天等。索溪峪景区面 积约 180 平方公里, 区内约有 2 000 多座独具特色的险峰。 (二)初读课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读通顺句子。 绵亘 蜿蜒( ) 窈窕 淑女( ) . . 旁逸 斜出( . ) 返璞 归真( . ) 2.指名分段读课文,初读反馈。 3.抓题眼,引入研读。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野)11 课文通过哪几方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 2.讨论交流。 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 性十足、连游人也渐渐变得“野”起来。 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 (一) 读了课文, 索溪峪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野) 课文通过哪几方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 (二)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分组研读,交流讨论,体 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 的? (三)赏析。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 1.学习“山是野的” 。 (1)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 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 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 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 (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 (2)赏析句子: “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 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 ‘一线天’ ,什么‘百丈峡’ ,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 ”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 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 (3)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 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 (4)有感情朗读, 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 谈谈自己的收获。 2. 在品读完索溪峪的山“野”后,剩下的索溪峪的 水“野” ,野物“野” ,游人“野”就让学生小组内自由 阅读,然后再全班交流。 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 1.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 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 :这里 的山野、水野,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连来这里游 览观景的游人也返朴归真,渐渐变得“野”起来。作者 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在写景中表达了自己畅12 游其中的愉快的心情。 2.课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描写张家界、索溪 峪的文章,细细品读,注意体会:他们对索溪峪的感受 是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板书设计:4 索溪峪的野 山野 水野 物野 人野 热爱大自然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13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重点、难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二次个人二次备课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 《山雨》 《草虫的 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 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 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 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 想联翩。 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一)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 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二)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1.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14 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2.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 大自然的声音。 3.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 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 联想和想象。 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一)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二)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一)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二)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 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三)评价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他的故事最令你感 兴趣的什么地方?哪一点你最欣赏,最值得你学习?是 不是运用了联想与想象,融入了自身的感受?你有什么 好的建议? 第 2 课时(习作指导)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 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 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 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 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一)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 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 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二)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15 我是一棵××树 小树与鸟的对话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声音 蟋蟀在唱歌 听雨 游××× ?? (三)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 膀。 记事的文章, 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一)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 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二)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三)组内互读互改。 第 3 课时(习作讲评) 一、佳作赏读,交流评价 (一)老师发现,在同学们的笔下,那花鸟虫鱼, 那风雪雨霜都成了鲜活的生命。现在请几位同学把他们 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用心听,想一想他们为什 么能写得这样好。 (二)请作者一一上讲台朗读他们的片断。 (三)师生共同评议。教师适时引导评价。 二、着手修改,比照赏析 (一)相信刚才的欣赏与评价,对大家有很大的启 发和帮助。请同学们拿起笔,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二)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发现经过修改后有很 大改善的典型。 (三)请“修改典型” (第一个环节上来交流的同学16 除外)上台朗读自己前后不同的语句或片断并简要解释 这样修改的原因。 (四)教师口头叙述刚才巡视发现的有严重缺陷的 病文(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选择教师口头叙述的 方式来开展评价) 。 请同学们来谈谈看法, 提出修改良策。 三、小组合作,互评互改 (一)在四人小组内互相通读自己的作文,相互提 出优点、缺点及修改意见。 (二)各自修改。 (三)互相将修改前后的语句或片断读一读,肯定 修改的可取之处。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附例文:例文一 我是一只小蝌蚪 作者 白硕 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身子,披着一身黑色的长袍, 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这就是我,一只小蝌蚪,一只渴 望自由的小蝌蚪。 我原来住在一条清澈的小河里,和伙伴们成群结伴 地在河里游来游去,欢乐无比。啊,春天到了,和煦的 阳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我们可高兴啦!甩着长尾 巴来到美丽的浅滩上,生命的乐章在向我们奏响,我们 躺在浅滩上,柔软的河水,柔软的河水,仿佛就像母亲 暖暖的胸怀,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在浅滩上尽情地 嬉戏、玩耍、是多么自由,多么地欢畅呀。 不知什么时候,河边来了一群淘气的孩子。这时, 我有着不祥的预感,厄运将要降临在我们身边。无知而 又自私的孩子们一个劲儿地扔着塑料袋,易拉罐??突 然,一块沉重而巨大的石块扔在我们中间,顿时水花四 溅,不知道有多少同伴命丧黄泉。天啊,人类真是太残 忍了,从这以后,经常有孩子拿起塑料袋或口袋来捕捉 我们,我们的伙伴经常有被他们捉走的。我们的心都碎 了。 一天,我被一个小孩子捉住了,关在那冰冷闷气的17 玻璃瓶里,没有鲜美的水藻,没有要好的伙伴,也没有 小河那样的宽阔美丽。我只能随着玻璃瓶边缘慢慢地游 动,在小河里生活习惯了的我,怎么能适应这窄小阴暗 的小瓶子呢?我就像一只被囚禁于笼子里的小鸟,没有 了自由,失去了希望。后来,我只能每天躺在冰冷的瓶 子里,回忆着过去的自由,思念着伙伴的情谊。渴望生 活的我,伴着泪入睡,是多么地悲哀。我已知道,我再 也无法拥有以往的幸福,以往的欢乐,以往的自由了。 我已支持不了几天了,在我奄奄一息的时候,我想:人 类啊,你们会后悔的,你们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我绝望 了,我多么希望生命的乐章再次向我奏响,我多么希望 回到那美丽的小河中。和伙伴们尽情地玩耍。但对于现 在的我来说,这将成为过去,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这时,我仿佛闻到了清清的草香,看到了绿绿的草地, 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河里,清清的河水如同一条蓝绸带, 飘向遥远的天边,迎接着新一轮阳光,我和伙伴们生活 在自由的乐土里。 文章简评:本文的小作者大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 一个小蝌蚪,以小蝌蚪的眼光看世界,结合自己的生活 体验,用有趣的语言,描述了小蝌蚪的所见所闻所想。 文中的环境描述十分逼真,生活细节的描述十分有趣, 被捉后的心理描述十分细腻,结尾部分的抒发感想十分 感人。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想象作文。 例文二 猕猴桃的自述 作者 李明 我叫猕猴桃,是一种藤类果树。 在那漫山遍野的灌木丛林中,我并不怎么显眼,甚 至还有些逊色。真的,我的颜色并不像许多树木那样郁 郁葱葱、苍翠欲滴,而是绿中带黄。我的叶片近乎圆形, 叶柄较短,基部往往呈紫红色,光滑无毛。叶面中部和 端都,有小而弯的锯齿。 我的果实也不可爱,果实表皮是黄褐色的,皮上有 短短的绒毛,不像葡萄那样晶莹发亮,也不像苹果那样 艳美夺目。但你可不要因为我的外貌丑陋就藐视我,我18 的果实的美味,却是许多果类所不能比的。 我,属猕猴桃科。我的历史也算悠久了,明朝就有 关于我的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写我: “其形如 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善食,故有此名。 ”因为我原产中 国,所以又有“中华猕猴桃”之称。祖国长江流域各省 的山区,都有我的足迹。 由于我是藤类,所以需要棚架供我缠绕,可我又是 野生的,当然不会有人为我造相搭架。我只能因地制宜 地攀着其他树木生长。相比之下,我不喜欢乔木和草类。 因为我喜爱阳光,乔木太高,不能满足我对阳光的要求, 因此,森林里不见我的踪影。草类又太矮太软,经不住 我的缠绕。我最喜欢灌木,我可以爬到它们的顶端,去 沐浴着阳光。 我对气温的要求很苛刻,低温会使我枯萎,结不出 果实来。我对土壤的要求也很苛刻,溪水两旁是我理想 的生长地方,那儿有机质多,土壤肥沃,排水性好。要 是生长在贫瘠的土壤里,就会未老先衰。如果气温、土 壤都适合我的需要,我就能结出硕大的果实。 我的果实别有风味,甜中带酸,还散发出一种清香, 妙不可言。我的果实中合有大量的维生素 C,是柑桔的 5 -10 倍,所以人们对我有“维生素果”和“营养果”之 誉。现在,人们又发现了我的药用价值。我的果实对高 血压、心血管病、肝炎等疾病,都有疗效。 目前, 祖国各地已开始对我们进入深入的栽培研究,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为祖国建设作 出贡献。 文章简评:这是一篇介绍猕猴桃的有关知识的说明 文。通篇采用拟人的写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猕 猴桃的叶与果的外形特征,它的历史、产地和得名缘由, 以及它生长的理想环境和它的价值。由于它是野果,所 以有关它的栽培就一笔带过。文章重点突出,抓住它的 “果” (果的外形、结硕果的条件、果的风味、果的营养 价值和药用价值)来介绍。形式活泼、新颖。全文条理 清楚,层次分明。19 例文三 我是小雪花西安 作者 王亮 冬天的天空,有时落下一些白色的结晶体,那就是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雪花。 我既不需要土地的养育,也不需要阳光的照耀,更不需 要园丁的施肥、浇灌和修剪。这就是我与别的花的不同 之处。 我原来并没有那洁白而又晶莹的身躯,只不过是一 缕水蒸汽而已。不过由于我在天空中越升越高,与周围 的云结合在一起后,天气骤然变冷,我和云兄弟被冻得 直哆嗦。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还是挡不住寒气。没 办法,我们只有使出最后一招──释放体内的热量,这 样一来,空气变暖了,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下雪不冷的原 因。但我们体内的温度急骤下降,我们就由轻盈的水气 变成了朵朵美丽的雪花。我们的体重也骤然增加,空气 再也浮不住我们, 我们就从空中跳伞般地纷纷飘落下来。 霎时,田野里,房屋上,树枝上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别看冬天一场雪,我们的数量以亿为计数单位,可在这 数以亿计的雪花中从来没有相同的两朵,换句话说,我 们的家族中从来没有诞生过双胞胎。这就是大自然所创 造的奇迹。虽说这样,但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形状,大体 上属于六角形,以此为基础,连成片状、星状、针状, 柱状和不规则状五大类。 我们雪花是人类的挚友。干燥的冬季,我们不仅可 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洁净空 气,减少人类疾病的发作。另外,我们雪花的另一个重 要作用,就是给冬麦等农作物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 , 使它们安全越冬,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 人们常说: “农家要吃饭,九九雪甭断” ,还说“冬天麦 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这些溢美之词都是人类朋 友对我们雪花所做贡献的称赞。 古城西安有古关中的八大胜景之一, 叫 “杨柳风雪” , 那个“雪”可不是我们雪花兄弟,只是柳絮的飘飞和我 们雪花的飘落相似,像飘雪一样,于是骚客们便拿我们20 雪花来形容柳絮罢了,柳絮和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近年来,由于地球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气温普 遍升高(还有人类不注意保护大气环境) ,我们也越来越 少地光临人间了。我们呼吁人类朋友要很好地保护地球 大气层,否则人类以后再提到我们时,就像神话传说一 样了。 我,一片小小的雪花,但我的兄弟姐妹们团结一起, 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地球上众多的江河的源头,都是我 的兄弟姐妹化融化而成,变成了滔滔的江河,哺育了人 类。 文章简评:本文用自述的方式,拟人的手法,生动 的语言,对雪花的形成过程、作用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说 明,并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环境。文章说明语言灵活多样, 拟人的手法亲切,比喻生动形象,平实的语言准确引用 使文章有趣。特别是将“杨柳风雪”的“雪”与雪花作 比较,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文章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21 回顾拓展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 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学生积累古诗。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二次个人二次备课(一)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 《山 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 《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 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 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 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 象。 (二)联系《草虫的村落》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 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三)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 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 (一) 在许多描写景物,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 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 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二)出示课件(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22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1.学生自由吟诵。 2.尝试理解。 (三)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 的联想与想象。 1.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 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 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2.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 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 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 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 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 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 想。 3.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 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 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 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 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 的赞美。 (四)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23 原诗。 三、趣味语文 (一)让学生自读故事,读准、读通。 (二)同桌交流: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一”字诗的 妙处? (三)全班交流。 (四)补充自己了解或搜集到的趣味语文材料。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24 5詹天佑教学目标:1.学会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重点、难点:1.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师:詹天佑像, “人”字形的线路图。 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二次 个人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板书:詹天佑)知道他吗?谁能用一句话来介 绍詹天佑。 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詹天佑修筑京 张铁路的哪几件事情? 2.汇报交流,用三个词来概括: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路线 三、品读感悟 1.回眸沧桑。 (1)默读。默读 2、3 段,想一想,这两段话当中 哪一些句子,让你的心不平静了,把它划下来,想一想。 (2)交流。 ①社会背景: “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 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 A 是怎样的要挟? (只要中国能自己修就不再过问。 ) B 渲染读: 同学们, 当时这条铁路它连结着华北和西25 北,我国北部的交通的要道。控制了这条铁路,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相当于控制了咱们中国的整个北方。读到 这儿,我们的心情能平静吗?来,拿起书,一起来读一 读这些让我们心情不平静的文字。 ②自然环境:极其恶劣。 ③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修筑过程。 (1)指导学习第四段。 ①勾画詹天佑想、说、做的句子。 ②重点交流想法: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而且 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 A 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 遇到了哪些困难?从 文章里边找一找:山高,坡大,岭长。 B 老师将课文中描写詹天佑遇到困难的部分词语摘 录了下来,请大家自己读读。 高山深涧 黄沙漫天 攀山越岭 悬崖峭壁 山高坡陡 定点构图 狂风怒号 隧道渗水 坠入深涧C 想象读: 读着这些词语, 你的脑子里仿佛浮现出哪 些画面?了解了这些,你再来读读他在困难面前是怎么 想的句子,你一定有更深的感触。 D 补充资料: 孩子们, 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 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困难。老师从课外资料中 摘录了一份: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 修路出钱。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 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 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 相。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 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 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E 谈感受读: 读着屏幕上的文字, 你对詹天佑遇到的26 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了解到了这些,你再来读读这 段话,你一定会有别样的触动。读出心中的感受。 ③你从中体会到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2)自学第五自然段,交流思考: ①詹天佑开凿隧道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用图画出来。 ②这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有什么好处? ③你认为詹天佑是什么样的人。 (3)合作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①詹天佑设计线路有何特点? ②用图画出来,与同桌演示。 ③你认为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3.回顾全文,你认为詹天佑是什么样的人。 四、拓展延伸 1.写话。 (课件屏幕出示:面对着高大的铜像,你 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詹天佑爷爷说??) 2.交流。 五、作业布置 1.抄写喜欢的词句。 2.背诵感受深的部分。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27 6怀念母亲教学目标:1. 学会 8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真挚、 避免等词语。 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母亲、思念祖 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重点、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 。歌曲《我的中国心》 。 二次 个人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谁知道“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 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 宝” ,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 样的情感。 (出示课题《怀念母亲》板书)读,读出“怀 念”的情感。 3.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 起走进《怀念母亲》 。 二、预习探究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 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 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四、品读体验 (一)抓课文主线。 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 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 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28 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二)品读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 ,季老却说“不知道是 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课件出示资料 1:中秋节我吃月饼,母亲吃野菜。 课件出示资料 2: “你娘经常说: ‘早知道送出去回 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 ” (1)学生浏览以上资料谈体会。 (2)联系“11 月 18 日”的日记谈理解。 指读或师范读。 说说感受,谈谈作者思母的原因。 教师相机引读: “我痛哭了几天??数十年如一日。 ” (三)品读思国之情。 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 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 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祖国。 1.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 2.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重点指导句子: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 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谈谈体会,或是质疑。 (2)常人觉得凄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 (3)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 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设计想象说话: 因为季老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4)交流: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 季老为什么 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 (四)升华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母亲成了 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读(课件出29 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又仿佛看到了 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 怎样的面影? 2.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 “结尾” 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3.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 4.体会表达 (1) 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 同。 (如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 ) (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 《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你能想象这 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 (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 五、拓展延伸 1. 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 “母亲” 的有关语句。 2.小结: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 息息相连。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 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 为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祖国母亲怎么能不称之 为“宝”呢? 六、作业 1.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关于爱国方面的歌曲、散文。 板书设计: 6 怀念母亲 敬意 恨 糊 哭 爱慕 寻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30 7*彩色的翅膀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联系, 理解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 回宝石岛。 3.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 国情感。重点、难点:1.体会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怀。 2.理解领悟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有关海岛战士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图片、课件。 二次 个人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宝石岛。 2.揭示课题,明确课型。 (1)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沙,去了解一个真实而 动人的故事。 (2)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我们用精读 课文习得的方法来自主学习。 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交流初读感知。 根据学生读书交流情况,适时板书:战士――昆虫 ――授粉――收获。 三、品读体验,爱国情怀 1.快速默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2.汇报交流。 (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抓住课 文重点语句,体会战士们的爱岛、爱国情怀。 ) (1)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31 只纸箱子。 纸箱里是什么呢?为什么 “紧紧地抱着”纸箱呢? 此时此刻,小高在想些什么?生交流师板书:心系海岛 (2)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 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 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①你们平时是这么吃西瓜的吗?我们一起来尝尝这 个西瓜吧!也可以想象画面,还可以模仿战士们吃西瓜 时的神情和动作。 你从中尝出了什么?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课文! (来之 不易;喜悦;希望。 ) ②从哪儿看出这个西瓜来之不易?用文中的句子说 说? 狂风暴雨可以摧残西瓜,可摧打不垮战士建设海岛 的信心和决心。板书:建设海岛 ③残存下来的这个西瓜在战士们的精心照料下终于 成熟了, 端详着手中的西瓜, 战士们怎舍得一下子吃掉? 战士们都笑着??(指读) 是啊,一个西瓜成熟了,将会收获更多的西瓜,这 是一个满载着希望的西瓜, 想到这儿, 战士们都笑着?? (齐读) (3)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 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 色的翅膀。 ①“彩色的翅膀”指的是什么? ②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③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做题目?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是啊,美丽的西沙群岛花团锦簇,蜂飞蝶舞,瓜 果飘香,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我们在美妙的乐曲 声中再次去感受边防战士艰苦而快乐的海岛生活吧! (播 放配乐图片) 2.同学们,正是因为这些人民子弟兵,扎根海岛, 建设海岛,保卫着海岛,这里的天更蓝,这里的水更美,32 这里的人更欢!我们坚信,可敬的边防战士建设海岛的 美好愿望一定会迎着朝阳,乘着彩色的翅膀,绽放奇异 的光彩! 五、作业 给远在祖国海岛的边防战士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 里话。 板书设计: 7* 昆虫 ↓ 授粉 ↓ 收获 ↓ ↓ 安居乐业 爱岛 扎根海岛 爱国 ↓ 建设海岛 ↓ 心系海岛 彩色的翅膀 ← 战士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33 8 * 中华少年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 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教学准备: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 件?收集相关的资料。二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个人二次备课1.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欣赏:祖国风光,配乐《长江之歌》 。 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一下。 3.祖国正走向富强, 作为他的儿女, 你感到怎么样? 那让我们自豪地读:中华少年。 二、明确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 2.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深情。 3.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个性创作。 三、初读,字正腔圆 1. 自由朗读课文, 带有生字、 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 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承担“甲、乙、34 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 正、指导。 四、品读,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 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一)第 1 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 、 “宝岛──乳燕” 、 “草原──雄鹰” 、 “黄土坡──红高粱” 。 (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 2 )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 么?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二)第 2 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放声朗读: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 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三)第 3.4 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先人与先烈?你最想介 绍的是哪一位? 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的用典,如, 《水浒传》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端午 节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四)第 5 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出示: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 看见的场景。 出示并提问: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 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 件?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35 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 (五)第 6.7.8 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 创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 的诗句,可以问老师。 指名小组,汇报朗读。教师作精要的点评,以肯定 与鼓励为主。 五、美读,声情并茂 1.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的话,说说读 了这首诗的体会。 2.自由组合,排练朗诵。 3. 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 4 位同学, 分别担任 “甲、 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配上背景音乐。 六、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36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1. 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 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 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 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重点、难点: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 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 的基本方法与规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找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 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 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二次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口语交际) 一、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 1.演讲稿导入。个人二次备课教师将一段演讲稿展示在屏幕上,声情并茂地读给 学生听,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演讲的魅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亲,那便是──中国。 可记得这一位“母亲”?她飘散的长发是千万条悠 悠贯穿的河川;她的背脊,虽老迈仍硬朗,是五岳,是 阴山,是祁连,是??那宽大而慈爱的胸膛,是青藏连 接云贵吧!她伸展的手臂从东北的谷仓,到长江的沿岸, 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无尽的沃土,是她温暖的双手。 啊!母亲!您的胸膛隐藏着多少灿烂的血泪史。曾经, 你骄傲过,自豪过;也曾经,你黯然伤神过,愤怒过。37 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您孕育了长青的江水,也培育出 千千万万属于您的孩子。 2.谈感受。同学们,听了刚才这段话,你有什么感 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很亲切、很有感染力等) 3.发现特点。将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发给大家,读 了之后,说说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到的文章有哪些不 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爱我中华情 于玉光 同学们: (一二两段见上文) 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叫做中国人。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 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勤 俭而乐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 ─金黄、翠绿、朱红、靛蓝。他们向往自然,爱恋自然, 对于万物有着浓浓的情谊。李白躺在床上,看见窗外的 月光, 因而想起自己的故乡,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融合为 一,凝结成一种潇洒而美丽的诗情。王维独居空山幽谷, 却不觉孤寂, 浑然有万物皆我友朋的情怀,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使自己的生活 艺术化、情趣化,不也正是古今人人所追求的吗?南国 情柔,北国情壮,万里长空下,一片碧绿的草原,风吹 草浪,几只巨鹰旋空而鸣,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其实, 月儿本无情,群山之所以予人娴静,草原之所以予人壮 丽之感,都是因为多情的人赋予它们生命,使它们鲜活, 使它们富丽。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 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 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 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 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38 (1)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不同之处: 不同处: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物;没有故事情节;也 不写景色;以表达情感为主;就好象在和我们谈话?? 相同处:有题目;分段写;有重点;表达作者的观 点和感情?? (2)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就是一个人围绕一 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在公开场合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 别人。 4.提出学习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 稿。 二、回顾学习成果,学写演讲稿 1.引导确定主题。快速默读提示的第一段,想想这 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板书:祖国在我心中) 2.演讲稿的内容。 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段。交流,梳理: 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 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 主体; 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3.重点指导写法。 (1)主体: 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我们再来研究演讲 稿主体部分的要求:注意结合具体的材料,把要表达的 观点说清楚。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首先要有观 点;其次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 (2)观点:围绕着“祖国”说一句话。 交流、梳理并板书: 祖国风光秀丽;祖国文化灿烂;祖国历史悠久;祖 国人才辈出;祖国科技发达;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 人民勤劳智慧?? 4.尝试写片段。 选黑板上“祖国??”的一个句子,用一些具体的 材料将一句话展开为一段话。39 第 2 课时(习作指导) 一、交流演讲稿片段 1.用实物投影展示三类学生的演讲稿片段。 2.集体修改需要改进的演讲稿片段。 (展示写具体 的过程,让全体学生知道怎么修改。 ) 3.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4.再次请 3 位学生读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二、合成完整的演讲稿 1.指导选材。 刚才我们以一个片段为例子,谈了怎么样将观点写 具体。其实,一篇好的演讲稿子,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 观点,有可能有一组观点。比如,要想写写祖国值得我 们深深热爱,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很多方面来写,大家 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材料,哪些可以说明祖国值得我们自 豪? 祖国祖国风光秀丽;祖国文化灿烂;祖国历史悠久; 祖国人才辈出;祖国科技发达;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中 国人民勤劳智慧;祖国的汉字有魅力?? 2.请大家选择上面观点中的两个内容,也可以自己再补 充,用上节课学到的将观点写具体的方法,把其它两个 观点写具体。 2.学生继续写演讲稿子。 3.写完后就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交流、评价。 4.指导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好的 结尾,对于演讲稿非常重要。请大家欣赏这两个演讲稿 子的结尾。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 阳楼,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 “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 喷涌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号召式结尾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 国。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 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 飞吧祖国。──总结式结尾40 其他形式的:自然结尾,留有思索余地的结尾等。 5.学生尝试写结尾。 6.指导加标题。 参考题目: 《我爱祖国》 《腾飞吧,巨龙》 《我自豪, 我是中国人》 《我们都有一个家》 《祖国,我的母亲》 《生 我养我的这块土地》 三、修改演讲稿 1.指出演讲稿的特殊性──主要以听为主的文字。 2 .课件出示一篇书面化语言较明显的演讲稿为例 子,谈谈修改文章的语言:简洁、有力,声声入耳。 3.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4.分小组交流修改后的完整的演讲稿。 第 3 课时(演讲展示) 一、准备 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以某个爱国人士的姓名来 命名这个小组。活动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最终评 出最佳团队奖、最佳口才奖,最具亲和力奖,最有人气 奖等奖项。活动设立主持人两名。活动开始前,放背景 音乐《中国人》 。黑板上画中国地图,写上主题词“祖国 在我心中”字样。 根据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况,确定内容: “祖国在我心 中”演讲会。 二、了解注意事项 演讲尽量脱开稿子,或者半脱稿;站立姿势要大方, 不忸怩;精神饱满,声音洪亮;语速要适中;要注意眼 神的交流;每组推一个优秀演讲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反 复练习,然后在再课上演讲。 三、演讲(示范稿) 同学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我国 虽然历史悠久, 但是在大家的心中有一段忘不掉的经历。 抗日战争、虎门销烟、九.一八、七.七事变多历历在目。 但我国的历史也有光辉璀璨的一面。41 是古人发明了汉字。很久以前,古人并不会写字、 记事,有人想出了绳结记事法,但是太麻烦了。就有一 位叫仓颉的人发明了甲骨文。 在我国的文化史上那些诗人、文学家是不可缺少的。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千古绝句;孟郊的《游子吟》 歌颂了伟大的母亲;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他的思乡 之情。还有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 迅称为‘史家绝唱,无韵之离骚’ ;孙武的《孙子兵法》 是古典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孔子写的《礼记》是中国古 代一部分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我国还有美丽的大好河山。长城是我国古代人们的 一个骄傲,长城全长 6330 公里,在太空上,用肉眼看是 一目了然。珠穆朗玛峰高达 8444.43 千米;纳木错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高达 4718 米;雅鲁藏布大 峡谷是世界上第一大峡谷,深 6009 米?? 让我们把这悲惨的历史铭记在心中,去创造更美好 的未来,让祖国更加富强!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四、评奖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42 回顾拓展二教学目标:1.善于和同学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2.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 3.积累名人名言,感悟伟人的爱国情操,受到感染,积累语言。重点、难点:积累名人名言,感悟伟人的爱国情操,受到感染,积累语言。教学准备:1.整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爱国的格言、古诗词。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二次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个人二次备课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 你,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二、分块推进,纵横联系 (一)交流平台 1.忆课文,交流收获 (1)用直线将相关的词语连起来,并说说理由: 季羡林 詹天佑 雷达兵 小高 京张铁路 《怀念母亲》 蝴蝶 授粉(2)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引导评议: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谈活动,交流感受 (1)谈谈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3) 引导学生说说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问题, 是怎样克服、解决的?由小组内指定同学进行记录。 (4)推荐交流活动情况,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大家一 起讨论,提出方案。43 ( 5 )谈谈自己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收 获? (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评定,然后引导全班进 行互评,评比”最佳活动小组” 、 “最佳活动者” 。 (二)日积月累 1. 身为炎黄子孙, 我们为自己是黄种人而感到骄傲;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 自豪。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表 达着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自己祖国的钟情。 2.出示名人名言。 (1)自由朗读。 (2)选择一两句,说说含义。 (3) 展开想象: 你仿佛看到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 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 A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这是选自 1949 年 4 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 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主要意思是只有热爱自己 的民族才能有自信心,才能有为祖国、为民族而献身的 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 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源于对生育自己的故 土、家乡、民族的爱。 B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 民。 这是 1981 年 2 月 14 日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 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英文版写的序言中一句充溢着 爱国激情的话语, 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把自己的一切 奉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他这种无限高尚的爱 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C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唯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 有真进步。 这句话选自鲁迅的《华盖集续集?学界的三魂》 ,文 中他分析中国的国魂有官魂、匪魂和民魂三种,他认为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44 真进步” 。 D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 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这句话选自巴金的《随想录》 ,体现了巴金对祖国、 对人民深沉而执着的爱。 (4)尝试背诵。 3.交流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1)朗读。 (2)介绍所收集句子或古诗词的意思,谈谈自己的 想法。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积累。 (三)展示台 1.展示准备 (1)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 说课本中这些学生分别展示的是什么? (2)分组,综合性活动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为一 组。 (3)以组为单位,确定自己组内展示的内容,展示 的形式,展示的特色以及分工情况。鼓励学生自行设计 新的展示形式。 (4)各组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进行展示准备。 2.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展示会 (1)各组轮流展示、介绍自己组的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 (3)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 “毅力奖” “才 艺奖” “创造奖” “勤劳奖”等个人奖。 三、内化吸收,巩固运用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以及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我 们对祖国有了更深的了解。愿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为祖 国作出更大的贡献。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45 9 穷 人教学目标:1.学会“搁、填、怨”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自作自受”等词语。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 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3.练习续写课文。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二次个人二次备课1.默读课文,把下面词语在文中圈出来,并多读几 遍。 搁板 掀起 魁梧 倒霉 自作自受 忐忑不安 忧虑 撕破2.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描写穷人“穷”的: 描写环境的: 描写人物心理的: 3.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1) 课文主要写了 个穷人,全文以 这件事, 前后设置了 (2) 本文的作者是 家 的著名作品还有 、 、 、 三 两 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 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我知道他 。46。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4.通过预习,桑娜和她的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 印象? 二、合作交流 1.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三、品读体验 (一)理解: “穷”人(精神上的富有) 1.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 样的印象? (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 别人、有同情心、淳朴??) 2.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环境、人 物对话、心理活动。 ) 3.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 用“──”勾出来。 (二)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领悟各 种描写的作用。 1.环境描写的句子。 (1) 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 地睡着。 ①屋外的环境是怎样的?屋内的环境是怎样的? ②从这一对比强烈的环境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 词语中体会到的?在文中画出来。 (2)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睡得正香甜。 ①在文中找出邻居西蒙家“穷”的词语。 ②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此次此刻,你的心情是怎 样的? 2.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 (1)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 可。 ” ①“这样做”是指怎样做? ②你知道桑娜“非这样做”的原因吗? 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7 (2) “不,没有人!??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 ①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②她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担心? 3.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我?”桑娜脸色苍白??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 (3)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 字说明什么? (三)课文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 为题? 四、巩固延伸 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 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 了无限的忧虑。 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 后??” 板书设计: 9 桑娜 穷 人 渔夫 (高尚)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48 10~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 的感激之情。 2.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 行动、 心理描写, 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2.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教学准备:搜集相关事例、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 1.读课文,读准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 瘦削 . 疑惑 . 流( 一如( 拭 泪 . 叮嘱 . )忘返 )往 瞥 见 . 羞愧 . 尴尬 .. 张皇 . )心 )二次个人二次备课2.读课文,补充下面的词语。 刻骨( 羞愧不(3.根据预习填空。 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是 父亲 “嫌我看书” 的真正原因是 残疾青年的 “没马说有马” 的良苦用心是 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情况。 三、品读体验 (一)品读重点句段,感受不同人物的品质。 1.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49, , 。4.“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 溜之大吉。 (1)画出这段话中的三个成语。 (2)从中你体会到“我”的什么精神? 2.当时我完全忘记白看书的尴尬??书页中分明多 了几张毛票。 (1)分别圈出描写父亲神情、动作、语言的词语和 句子,读一读。 (2)你感受到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3. 他先是一愣??冲屋里叫道: “碧云,你出来一 下! ” (1)文中残疾青年“一愣”说明什么?“眼睛一亮” 又说明什么? (2)他家没有马,本不需要马草,残疾青年为什么 还“认真地看了马草”? (3) 这段言行和神态描写烘托出了青年人什么样的 美好心灵? (二)你怎么看待“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美丽的 谎言? 四、巩固延伸 课文中的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 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 人?你身边有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板书设计: 10 残疾青年 热心、善良 别饿坏了那匹马 “ 我” 爱读书、诚实、有志气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50 11 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1.学会“悠、议、歉、溜、嘿、割”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 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 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 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 1.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画出来,多读几遍。 沮丧 白痴 ( . 沮 丧( . 羞愧 兴奋 ) ) 洋溢 演奏 ( . 抱歉 ( . 尽心尽力 ) ) 、 、 、 、 潜滋暗长 2.下面带点的字很难读,写出它的读音。二次个人二次备课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词语。 (1) 描写 “我” 心理的 (2)描写老妇人神态的 4.读课文,做题。 (1)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她做了一件什么事? (2)描写老妇人神态平静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 次?画出来,多读几遍。 5.通过预习课文,你有不懂的问题吗? 二、合作交流 1.导入。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51。 。 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 (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 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 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 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 唯一的 (理 解词语) 2.检查预习情况。 三、品读体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蹑手蹑脚 沮丧 荒唐 2.品读重点句段,领悟人物感情,学习表达方法。 (1)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 了我,说: “是我打搅了你吗,??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 话,请继续吧。 ” ①用近义词理解词语。 抱歉( 怎样的? ③读读老妇人说的这句话,她为什么要这样说?用 意何在? (2)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 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 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我心里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感觉。 ①把老妇人常对我说的这句话补充完整。 ②老妇人的心感受到了什么?小伙子“从未有过的 感觉”又是什么? (3) 有一次, 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了她是聋子,??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 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①“我”为什么忘记她是个聋子? ②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3.积累句子,读写结合。 (1)摘抄写老妇人“三次平静”的句子。 。 ) 打搅( ) 介意( ) ②从“抱歉” “溜走”两词你体会到“我”的心理是52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 ①当我沮丧地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 佛在说: ②当我每天去小树林练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 佛在说: ③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 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4.一个小伙子从一个“音乐白痴”到“著名小提琴 手” ,从“唯一的听众”到“成百上千的观众” ,这一成 长历程,源自一个“耳聋”的老人,源于一个美丽的谎 言。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 四、巩固延伸 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妇人一样, 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说说。 板书设计: 老人 力量 帮助 11 唯一的听众 信心 我 鼓励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53 12~用心灵去倾听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 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 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 1.读课文,读准词语中带点的字。 着 迷 谋 面 出差 处 . . . 问讯 . 2.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画横线部分的意思。 (1)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 释。 ( ) ) ) (2)一个比我们这个世界更为美丽的地方。 ( (3) 我非常想认识这个如同我第二位母亲的人。 ( 3.按提示找出文中的句子。 (1)相识: (2)相知: (3)相别: 二、合作交流 1.谈话揭题。 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 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 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 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 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情况。54二次个人二次备课 三、品读体验 1.品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 二个母亲的人。 (2)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 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一对从未谋面,素不相识的人,成了 “母女”二人心灵的 和 。 。 这一特殊感情的建立源于一个简单的问讯电话,它成了 (3)可爱的小鸟的确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比我们这个 世界更为美丽的地方,幸福地歌唱。 (4)苏珊临死前给我留了一张纸条:汤米,我要另一个 世界去歌唱。 “到另一个世界”实际是指什么?苏珊为什么要把“死” 说成“到另一个世界” ,由此你体会到什么? 2.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一写 法的好处。 四、巩固延伸 小练笔: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板书设计 12*用心灵去倾听 细心 善良 耐心 乐观人 间 真 情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55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 要有真情实感, 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 画。重点、难点: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 2.尽量使学生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奖品。 2.学生:搜集与“诚信”或“善意的谎言”有关的事例、名言警句。 二次 个人二次备课 第 1 课时(口语交际) 一、读题引入 1.读课本“口语交际” ,理解辩题。 2.确定观点,准备辩论。 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再选择支持 自己观点的事例,准备5分钟。 二、辩论 (1)小组辩论。 ①八人为一组,进行辩论,每组推荐一人准备参加 全班辩论。 ②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补充修 改。 (2)班级辩论。 ①说明要求:在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 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等。 ②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 (3)汇报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辩论。 三、师生点评辩论情况56教学过程: 四、教师总结,达成共识 1.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 的认识。 2.诚信是美德,是大前提,社会应该弘扬诚信,时 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做到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 每一个人做起,不论大小长幼,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环 境,营造强有力的诚信氛围,诚信很重要,但是有些场 合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 五、评选“辩论小明星” 第 2 课时(习作指导) 一、交流谈话,情境导入 1.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 孩子,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感受到陌生人对你的 关爱吗?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2. 这节课我们就将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下 来,再修改成为佳作。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文中习作提示。 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2)写前先构思: ①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 ②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3)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 (4)抒发真情实感。 三、挖掘记忆,交流构思 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的内容,作为 示例,引导学生体会、交流。 2.指名学生交流。 3.学生评议,补充: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 ②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 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4. 教师总结、点拨:57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 启发学生从一下几个角度去搜索题材: (1)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 个月、上星期、最近?? (2)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 郊外?? (3) 人物: 父母、 外公外婆、 爷爷奶奶、 老师同学?? 四、回顾课文,小结方法 (1)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 (2) 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 神态、 动作和心理活动。 (3)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4)语言平实,感情真实。 五、习作取题,试写初稿 1.学生进行习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注意收集比较有创意的文题或题材。 ) 3.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4.找喜欢的伙伴修改。 5.对换习作,取长补短。 第 3 课时(习作讲评)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1)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 句、 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2)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 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 百遍才最后付印。──海明威 2.交流习作。 (1)大声朗读习作。 (2) 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 同桌间交流, 互相讨论、 评点。 二、佳作共赏 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58 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笔记。 2.学生自评。 3.师提出问题: (1)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 (2)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 (3) 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 4.学生评点,教师总结。 5.教师推荐好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点迷津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 2.师生讨论如何修改。 3.动手修改。 4.学生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誊抄习作 学生将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59 回顾?拓展三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 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 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二次个人二次备课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 作用。 (1)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 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 (2)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 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 (3) “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 悠悠的小令。 ”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 的体会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 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一起欣赏 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 4.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60 5.全班交流句意。 (1) “轻诺必寡信” 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2) “民无信不立” 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 生存之本。 (3)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4)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 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5)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 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6.学生自由吟诵。 7.同桌互读。 8.男女生比赛读。 9.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三、课外书屋 1.自由读。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3.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4.拓展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片段)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61 13教学目标:只有一个地球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生态环境”等词语。 2.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2.了解人类为什么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通过课外阅读后体会环保的深刻意义。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或视频。教学过程:一、读导语,明要求 同学们,在上一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人与 人之间相处的真情。其实,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 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组课文,先读读本组 课文的单元导语。想一想,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 些任务? 二、预习探究,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①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情况?个人二次备课2.读完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合作交流,了解地球 1.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地球的资料。 2.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情况? 四、品读课文,体会内涵 1.感悟地球的渺小。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 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 你的理由。62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 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 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 粒微尘都算不上。 2.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1)默读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①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②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 长及来之不易。 ③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 破坏。 (2)交流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 的破坏。 ①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 ②品读句子: 但是,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3.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 品读句子: 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 的意思,这个词说明“40 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 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 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②感悟最小的范围, 即 “40 万亿公里” 有多远? (以 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 1.5 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一估计, 40 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 ③指导朗读。 (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 4.感悟重点句段。课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重温“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 破碎了”这句话,联系全文说说对它的理解。 (2)讨论:保护好地球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造福子孙后代,造福人类自己。 )63 (3) 回应课题, 说说课题为什么叫 “只有一个地球” 。 五、明确本文说明方法 1.作为一篇科普读物,作者运用的是多种多样的说 明方法。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1)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 是那样的渺小,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有限的。 (2)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地球的美丽,是人类和 地球生命能够生存的环境。 (3)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地球上的自 然资源是有限的:一是不能再生的资源被不加节制地开 采;二是能够再生的资源遭到破坏。 2.教师小结: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但向读者介 绍了科普知识,更能使大家警醒,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 任。 六、联系课文,拓展延伸: 世界地球日:每年的 4 月 22 日,你能给它定个主题 吗?例如我国申办 2002 年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 运,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善待地球)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的外观 地球的资源 移居外星球 保护好地球可 爱 容易破碎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64 14~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 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重点、难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对比质疑,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图片(茂盛的森林) ,师讲解:这就 是美国亚里桑那洲的凯巴伯森林,在 20 世纪初,这里还 是松衫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中出没。 而到 1942 年,这里却成了这幅光景(出示荒凉的图片) 那里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苟延残喘。 2.质疑 看了这些画面,听了老师的讲解,现在你心里面最 想知道什么呢? (总结学生质疑:为什么会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画册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