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在国际学校接送孩子上,数学学的太少了,很多内容都学不到,怎么办有好的方法推荐吗?

解答选择国际学校时遇到的那些难题【教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2,527贴子:
解答选择国际学校时遇到的那些难题收藏
一些家长在选择国际学校时候肯定会有一些问题。直接上国际学校好还是在公立小学先打好基础再去?几年级转学去国际学校最合适?英语方面不太好又该怎么办?面对国际学校择校,家长们又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问题如何解答!  问答一 为什么会选择进国际学校?  将家长们选择国际学校的原因做如下分类:  1.为了孩子以后出国留学做准备;  2.对我国的义务教育不满,为了维护孩子的天性;  3.由于户籍、重点学校资源少等原因择校困难;  4.父母工作忙导致没有时间陪孩子学习,想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5.现行教育下孩子成绩不理想,认为换一个学习环境或许有改变,能提高孩子的自信的。  问答二 直接上国际学校好,还是在公立小学先打好基础再去?  教育专家指出在公立小学先打好基础再去国际学校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1.在公立小学能打一个更牢的基础。举个例子,公立学校会比较重视写字,包括笔顺和其他的一些中文基础训练。国际学校虽然有中文课程,这方面的要求会弱一些。  2.中文要比英文难学的多,如果让孩子过早的去接触英文,孩子就不会再喜欢中文了。我们家就遇到这个问题,你让女儿写写日记,她就不愿用中文写,觉得那个字太麻烦。中文的笔画,象形字,这些还是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建立感性认识,打下基础。  3.中国将来的发展地位在国际上应该越来越重要,工作机会也会比较多,中文基础好比英文的基础好还要重要,所以说家长们还是不要轻易的让孩子失去这个学习母语的机会。国际学校也是学中文,但是我观察下来他们在阅读背诵,包括字词的训练强度方面,没有公立学校那么严格。  问答三 如果先上一段公立学校再去国际学校,几年级转学比较合适?  个人认为最理想的转入国际学校时间是小学五六年级后。这个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打的牢,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语言方面,11、12岁捡起英语速度很快的。不过前提条件是一定要在他在去国际学校之前就学好英语,不然的话,孩子一旦到了全英文的环境,英语跟不上听课听不懂,就会很容易让他有一种疏离感。不过五年级毕业之后,考国际学校的难度很大,可以说大家都想在这个年龄段进国际学校。国际学校的位置却非常有限。中间的四五年级的话,难度会小一些。但是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个年级过来的话,又不太舍得放弃后面的小学教育,所以怎么决定还要看所在地的国际学校的录取难度。  问答四 如果先上一段公立学校,那语言方面怎么办?  语言方面的培训机构很多,我想说的是切忌不要经常跟风。一个培训体系坚持到底,这样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规划。如果总给孩子更换,比如说今年学瑞思,明年华尔街,反而耽误很多宝贵时间。  问答五 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国际部哪个更好呢?  就北京来讲,公办或是民办学校的国际部非常难进,因为这些国际部都属于四中二中这样的重点校高中部。另外有些学校的国际部只收外籍的学生。民办的话能招生数量相对多一些,选择余地也会大一些!但就教学质量来说,公办和正规的民办没有太明显的差异。  问答六 孩子上国际学校,家长应该做什么准备?  很多国际学校在招生面试时会要求父母一起参加,其实这就是学校在考量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所以送孩子上国际学校,家长也应该做好准备。  1.考虑好孩子未来的路。在给孩子选择国际学校之前,想清楚将来希望到什么地方留学?确定不参加高考吗?一定不能盲目跟风,要通过网络或其他一些媒体多做功课,对国际教育多方面了解一下,看哪一种教学模式更适合自己孩子。  2.评估家庭的经济条件。根据家里的经济条件和经济计划来选择国际学校。国际教育开支非常大,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或者到研究生,费用不菲,开支周期也很长。  3.改变国际学校=去名校挣大钱的传统错误思维。个人认为选择国际化之路的家长们不能想着去国际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去名校去挣大钱,我们不能去一方面期待孩子接受开放的教育,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又再期望他选择高薪的工作谋生。  问答七 家长英语不太好怎么办?  很多国际学校对于家长的参与要求很高!如果家长英语不太好的话,期末评估结果会上传到校园网络系统,还有孩子的学习动向、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等等,还有就是面对面的家长会或者需要跟老师邮件沟通时都会不方便,所以小编个人建议家长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充实一下自己,毕竟天底下的父母们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发展能够做到付出一切。  问答八 国际学校老师流动性大对孩子有影响么?  个人认为国际学校老师流动性大对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至于在择校时可以看一下办学时间,时间比较长的学校相对来说各方面都会稳定些。其实国际学校的老师的流动性远远比不上小孩子的流动性,几乎每个学期都会有孩子转走的情况发生。小孩儿能够寻找一个长期的亲密的朋友(北京话叫发小)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  问答九 外籍学生数量是衡量学校的标准吗?  事实上,外籍同学数量与孩子成长之间,在统计学上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因为正规的国际学校本身对老师的资质要求很严格,相同教育体系中只收外籍生的学校和中外都收的学校在办学水平上相差不大。家庭的教育还是更主要的,不见得说学校里都是老外,孩子就能成长得更积极更正面。  问答十 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学校?  1硬件条件不决定一切。大部分中国的家长都既希望孩子能够选一个硬件非常好的学校,又一定有一定比例的中文教学,外教和外籍学生的数量也要尽量的多,毕业生的去向至少世界前五十。实际上我觉得这些条件实际上都不是真正客观的去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  2.合适最重要。首先要考虑学校采用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是否与自己子女培养目标契合;其次要看这个学校的录取的难度大不大,如果录取比较宽松,就说明它的生源会比较杂。事实上,决定学校好坏的最终还是生源。  问答十一 国际学校希望孩子多才多艺,要给孩子报特长班吗?  未来社会分工应该是变化非常快,我们很难去根据我们目前的眼界来判断孩子将来对他来说什么更重要,所以我觉得家长一定要充分地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培养能够受益终生的一技之长和学习兴趣,这两点都非常重要,但是不建议家长们随波逐流,盲目选择,而且贪多嚼不烂。  问答十二 有好的国际学校可以推荐吗?  国际学校中,以北京上海风头最劲,广州这两年因为需求大幅度增加而兴起了很多国际学校,但是选择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还是结合孩子以后的发展来选择,您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进行咨询哦,育路专业的老师会为您推荐最适合您的国际学校,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国际学校专家亲述:选对教育孩子将受益一生来源: 窍门网 时间: 21:58:00 点击:次  教育规划是完全的个性化范畴,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孩子的特点迥异。开始反思之前参与的公开演讲和多微信群大规模分享是不是真的有价值,还是在给听众徒增焦虑。
  解决个性化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解答。半年多,先后有了70多次面谈,还有很多朋友在等待会面。最有趣的是80%的谈话对象是我工作中接触不到的家长(微博群体,孩子3岁的、2岁的、甚至襁褓中的。
  和我日常工作中所接触的家庭一样,这是一群高知识程度的社会精英,大部分有海外求学或生活经历。特殊的只是更年轻,他们是80、85后的新新家长。
  教育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但由于孩子的成长是一次性的,家长难免会产生疑问:如果我给他选择了另一种教育,他会不会更好?
  1.最短的面谈
  全程对话仅15分钟,面谈者表示已经获得了满意的答案,无需占用更多时间了。
  夫妻两个是投资领域的名人,儿子在读一所学区房已经卖到30万/米的名小,家庭教育计划是儿子研究生阶段才选择留学(微博。这个在社会中位于金字塔尖上的家庭,某日惊觉圈子里的朋友不是把子女送到国外就是已经转到国际学校了,发现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已经没法跟别人谈子女培养了,因为大家选择的道路截然不同。
  “我儿子成绩特别好,是全年级第一、升旗手、班干部;小学搞快乐教育,相对多数公立学校氛围不错。家庭内部讨论过换学校,孩子自己舍不得小伙伴儿,他的班主任也不同意转学。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给孩子转到国际学校。”
  “国际教育追求的是批判性的思维,您要想做国际教育家长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孩子是自己的,选择什么道路都范不上证明给别人看,您说是吧。以小朋友的情况看,学习能力很强,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很新。如果只是为了家长的所谓面子而强迫孩子换学习环境,肯定不科学。坚持家庭已有的升学规划是不错的选择,每个孩子的优势方面都不一样,孩子成长忌讳攀比…。”
  “您说的跟我们想的一样,不过没有专家来当面肯定,还得焦虑,为了转不转学的事儿,我们两口子一直睡不好觉,您这一说我踏实了,太感谢了。”
  国际教育好比公交车,我们只能看到它的起点和方向。和传统教育相比,它有条件让每位乘客保持舒适和优雅,但是谁也无法预测旅途中的经历。家庭必须慎重选择,切莫跟风。
  2.最长的面谈
  全程超过6个小时,包括一起晚餐的时间。来了两个家庭的四位家长。
  一家在读公立名牌小学,一家在读著名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读公立的家长觉得学校人太多,老师太严厉,什么都要统一,对学生个体关注严重不够;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家长觉得校方把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业太松,爱学不学没人管,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是不是建议两个小伙伴儿都转学到小班制双语学校就解决问题了呢?一个孩子是不是真的可以双母语呢?鱼和熊掌兼得的案例又有多少?
  从七十次面谈的实践经验来看,引导习惯人云亦云的成年人去独立思考往往会费力不讨好。“你让我自己考虑,那我找你这专家干吗用?”
  个人理解,行家是经验分享者而不能替别人拿主意,尤其是选择教育道路这种将会影响孩子人生轨迹的大问题。
  他们只看到了各自教育系统的问题,而没有看到优势的部分。 国际教育和传统教育并没有高下之分,所谓一个在培养人一个是培养奴才的偏激论调,是我坚决反对的。
  家长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先搞清楚什么叫“最好的教育”更重要。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即是最好的教育。
  当然,只给别人信息和案例,而不去影响别人的决策,难了...
  3.行家插不上话的面谈
  年轻夫妇,从初中到博士都在海外完成的,对于教育有着完整的自有理论体系。条理分明的介绍了自己家庭对于两个孩子的长期培养计划。3岁开始教西班牙语,5岁学编程,中国教育的问题在哪里,澳洲的教育缺陷是什么,美式教育的不足有哪些。
  “我们不期待学校太多,但需要更多的家庭培养空间,孩子需要最大的自由”。夫妻两个想法不同之时还伴有阶段性的精彩辩论,我多数时间只是旁听和提问。
  我的总结:以你们家的知识水平和经济能力,应该创办homeschool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北京几家华德福学校和民办双语学校都是从homeschool演化而来的,初衷就源自创办者对子女培养的特殊需求。
  任何一所学校相对家庭来说都是强势的一方,国际学校尽管以尊重个体为前提,也依旧是讲规矩的地方,对于礼仪和自我约束力的严格要求远超传统学校,绝不是很多家长想象中的那种宽松。
  追求极致的自由和特殊教育方式,您就在家学习好了,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养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修行,培养孩子过于技术化了,可能会失去很多乐趣。当下的社会不缺优秀的父母,希望正常的父母也能更多一些...
  4.夫妻意见不一致的面谈
  70多次会面中,年轻夫妻意见完全一致,坚决选择小众道路的居多。与我这种典型的70后仅仅相差了一代人,教育观念的割裂何以至此也是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梳理的。
  当然,意见相左的也并不少。一方主张传统教育的基本功扎实,从小学会适者生存,要读公立名校。一方不希望把孩子刻意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人,而是看重孩子自身的独特性,害怕社会磨平了孩子的特点,非国际学校不进。
  约来的目的就是看看行家到底会挺哪一方?相对来说,倾向传统教育的妈妈居多,倾向国际教育的爸爸为主。
  当然,我发现很多家长并不了解现在的传统教育。因为教育是这个社会唯一鸿儒大家和贩夫走卒都可以随意批判的话题。很多学龄前的家长对传统教育有着众多误解,认知大多来自网上那些吐槽教育的“深度好文”。
  我会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要花时间自己去看学校,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去跟过来人交谈,去接触学校的招生老师,而不只是想当然的否定某一种教育方式。
  未来是一个高度关联、无孔不入的智能世界。我们的孩子,他们面临的环境会远远超出我们这代人的经验可以理解的范畴。以往依靠智商和经验的工作岗位早晚会被机器人替代。
  那么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将会决定其前途,到底是追求共性的教育适合自己的孩子,还是强调个性的教育适合,得自己去思考。
  子女教育道路的选择,实际是家长教育价值观的考量。选择国际教育这条非主流的成长道路,切莫叶公好龙,多了解多思考...
  结束语:?没有这些新新家长的热情邀约,我可能永远不会去了解学区房和电脑派位究竟是怎么回事;不会知道南加州的华裔孩子在如何学中文;不会关注赴美生子后的国内求学路;更不会花时间去了解幼儿园阶段的双语教学方法…真诚感谢约我交流的家长朋友们!
  (公众号世青国际教育研究中心)
  随着国际学校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学生升学拥有更多选择机会,另一方面繁杂的信息也使家 长陷入了择校困境。为此,新浪教育(微博在4月中下旬举办“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京沪两地近百余所国际学校将参展。欲知更多信息,详见: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火热开启
  此外,新浪教育为此次展会特推出针对国际学校家 长的调查,填写此调查者择校展当天可优先预留讲座区座位,调查详见:这些择校问题你是否也遇到过?
  快速报名择校巡展入口:这个窍门方法实用吗?怎么样?如果喜欢国际学校专家亲述:选对教育孩子将受益一生,请分享给好友。本文网址:。国际学校专家亲述:选对教育孩子将受益一生内容概述:教育规划是完全的个性化范畴,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孩子的特点迥异。开始反思之前参与的公开演讲和多微信群大规模分享是不是真的有价值,还是在给听众徒分享到:上一篇:
下一篇: 窍门技巧实用方法不二诀窍你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国际学校家长必读:你跟上孩子的步伐了吗
  在生活中,总有老一辈的人感慨现在的孩子不听话,难教育。可是,现在的孩子究竟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听话呢?  亦或是大环境的变化,孩子成长的方式早已不像以前那样死板和教条,而部分没能跟上时代脚步的人,会因此觉得孩子离经叛道呢?  正如教育家怀特所言:“教育不是为了教人谋生,而是教人创造生活。”  现如今的家庭教育之难,难在什么地方?  各位父母,你真的了解现在的孩子吗?  我在这个问题上很有发言权,因为近20年来,我大概接触了8000个家庭案例。  当今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当今的孩子是什么人?我们要从本质上来把握。假如我们不能从本质上来把握,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不会在点子上。  ”  从1993年以后孩子们就开始不一样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是1993年中国取缔了粮票,这件事情年纪大的是不是还记得?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里面,取缔了粮票意味着什么?我们吃饭不愁了。  当一个民族吃饭不愁,我们会愁什么呢?我们的需要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人对人的需要不一样了,家长对孩子的需要不一样了,社会对人的需要不一样,人对社会的需要不一样了。  我们来看1993年以后的人的基本特征,首先,他们都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  独套公寓里的独子有什么样的人生感受呢?你可以去试试,到春天的时候,买一只刚刚生出来的小鸡,养着它,给它好吃好喝,你看看是不是两个礼拜以后小鸡就死掉了,因为小鸡也会孤独。  现在的孩子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  那么孤独会有哪些麻烦?  一、人一孤独,无端伤感,莫名其妙流眼泪;  二、人一孤独,思考力就变得非常强,所以麻烦就来了,既不思考吃,又不思考穿,他就过早地思考了一个终极问题,最高哲学问题,“我存在有什么意义?”  我们现在的孩子,连四岁的孩子就会在那里发呆了,你不知道他小脑袋里想什么。  一旦人有这种问题,痛苦就伴随着他了。所以我们教育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得知道自己的子女是什么人,才可以有方向。  1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  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杭州这样的城市里,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  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他内心里面的苦闷你知道吗?  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我看到一个四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是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  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这些大人又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  可名牌大学在中国就这么几所,凭什么就你们家孩子去呢?  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三的学生来找我咨询,他们所有的症状都是一样的:到了高三不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整天看小说。  你问他想不想考大学?他回答,想,还要考好的。  那为什么不投入呢?因为他们焦虑不堪。  我只要说一句话他们就会淌眼泪,我说:“你可能考不到你觉得理想的大学,然后你会觉得实在对不起你的家长,他们对你太好了,是不是?”  孩子们一听眼泪就淌下来。  孩子们太可怜了。  我跟这些孩子说:“谁告诉你,你家长的幸福要你来负责任?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幸福负责任。比如说两个人谈恋爱,一个男的对女的说‘嫁给我吧,我会给你一生一世的幸福’,结果没有三天就吵翻天了。孩子们,你记住,幸福是自己的主观人生体验。”  有一个妈妈,她培育了一个博士儿子,这个博士后来做了外交官,谁都羡慕这个妈妈,但是她天天在吃抗抑郁症药。  还有一个妈妈,她的儿子只不过是个普通工人,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妈妈天天在乐呵呵地跳广场舞。  所以,幸福不是别人能给的,而是自己的主观体验。父母们要告诉孩子不要背这个包袱,轻装往前走,这个才是给孩子正能量。  讲一句贴心的话,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要记住,不是他要来的,如果他要选择未必会选你,你是单向选择。  我跟我儿子经常说的话是,“儿子,咱们母子一场,彼此不要嫌弃,你不嫌我,我不嫌你。”  孩子没有这种重担,他才能轻装往前行,他才不会有一考试就焦虑。  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东西是孩子们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师。  你想想看,如果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要面对一群焦虑的人,人人对孩子拉橡皮筋,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学习,那孩子可能就完了。  跟焦虑的人在一起,会疲惫不堪,我们孩子所遇到的压力是全世界没有的。  美国的学校不应试吗?也应试的,人家的学习任务也很重,可是人家的老师和家长不是我们这样的内心世界,我们(父母)自己太脆弱、不够强大。  2当今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  现在孩子的第二个特征是对话语权要求非常高。这绝对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在中国几千年来是没有的。  我有时候在思考,独生子女政策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它会推动民主进程。为什么呢?  首先,人的环境不一样。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我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现在孩子的生活是这样的,他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直接跟大人对话,为什么你说话我不可以说话呢?  反过来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者,还是秉承老一套。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中学生被老师教育的时候,老师在训他,这个中学生就这样子,“你讲好了。差不多了讲好了吧?我可以进教室了吧?”他根本不会听你讲的。为什么?  因为你不了解他话语权要求很高,你没有给他平等的对话。  这也就是我们职场上马上要面对的93年以后的人。  曾经有个老总找我,说他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在开会的时候负责做记录,会上老总发完言,实习生说:“我也来讲”,老总说:“怎么轮到你讲?”他说:“我为什么不可以讲?我也了解啊!”于是这个老总就看不懂了。  我跟他说,你要看懂他们话语权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让他有话语的可能性,他就到网上去说,你堵不住他的。  所以各位,你想想看,有这种平等话语权要求的民族,它怎么不是进步的呢?  这是对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一种挑战,你要面对的是我们的文化怎么来衔接,只有把它衔接好了以后,孩子才能够平稳地过渡,而不受到他前代人的压制,这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3当今的孩子知识面宽广  各位在座的老师你不要生气,现在的孩子他未必是要到你这里来接受知识的,好多课都有光盘,他可以买来光盘自己看,而且都是名师讲的。  现在的老师没有权威性,不像我们小时候,家里如果没有一本书,老师就是万宝全书,现在没有这样的老师。  你也别指望你做这样的老师,或者说你可能得不到这样老师的感受。  老师不理解这点就会打击学生,就否定现在的学生不如过去的学生。其实这就是时代的特征,跟不上的话,那是老师的问题。  在杭州,有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已经走过半个地球了。  老师在教室里面讲加拿大,学生说,“我在加拿大待过很长时间,老师你去过没有?”  那么各位,这个书怎么教?我讲的都是非常实际的东西,教育要针对这些问题才能对未来的学生有用。  4当今的孩子都很善良  我们所有的1993年以后孩子的父母都会说他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有一点,孩子是非常善良的。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理由如下:你在马路上,但凡看到一个乞丐,小孩子的脚步就有点迈不开了,他会拖住他妈妈尽量慢一点,实际上他想让他的妈妈捐点钱给这个乞丐。  小孩子很善良,原因是他有爱,他是浸润在爱当中长大的,他是在一个物质丰厚的时代里长大的,这样的人他一定善良,一定有爱心。  爱心不是空穴来风,爱心是有条件的。现在的孩子具备了基础条件,所以他有同情心,他同情弱者,他爱别人。所以他的道德判断水平要比我们这代人高多了。  因为不同的身世,两代人的道德水准是不同的。  所以我觉得非常有信心,后面的年轻人他们会越来越好,他们没有经过文化大革命,这一代孩子是有希望的。我们做家长的绝对不要辜负了他们,他们都是好孩子。  5当今都市里的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当今都市中的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也是教育的结果。  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而我们的学校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  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  比如说现在的中学生都在玩“手办”,人数大概比例是1/4。什么叫手办?“手办”就是以日本动漫为模板所制作的那些玩偶。  他一个人跟这些玩偶在玩,有的时候玩偶还带一些色情,一个男孩子玩到他会爱上这个玩偶,然后就会在虚拟世界里捣鼓真实感。  他们在网上交流,似乎这个玩偶是一个活人一样,最后他反而在真实世界里有虚拟感。两个人在网上聊好了以后准备见面,坐在一起,居然没有话,结果说,“我们网上去说吧,再见。”就到网上去说了。  有一个场景,有几个四、五岁的孩子,他们在一间没有大人的房间里。如果我们以常识来看,这个房间一定翻天了,地上都是水,弄得一塌糊涂。  但现实是,这个房间门一打开,鸦雀无声,每个小孩都很安静,比老人院还宁静。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一不怕死,二就怕苦”。  你跟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将来会过什么什么苦日子,他会跟你说,“不可能的,如果到那天我会去死的。”  人家连死都不怕还会怕什么?让我们怎么教育?  如果正在读这篇文章的有负责德育的校长,请思考一下: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德育活动应该做什么?  因为孩子们现实感很弱,学校应该提供这种帮助,模拟法庭,模拟超市,模拟社区……去搞这些东西。  有一个高中生跟我说,学校请来一个老掉牙的战争年代的老军人跟他们说,“我们战争年代如此艰苦,你们这些人到现在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天天想着穿名牌。”  那个高中生说,“老爷爷,你们革命不是为了我们穿名牌,是为了什么呀?”  所以我们的德育教育真该动动脑筋了。孩子缺什么?你要给他什么?  德育教育是育人,不是灌输某些东西,你要把他育成一个健康的人,不然一个没有现实感的人,到后来他的人格会有问题的。  曾经有一次有个重点中学高中的学生,她带了一个手机给我们看,她说,“老师,我们在玩这个东西”,我一看吓一跳。  玩什么?一人割自己一刀,很好玩吗?这种行为我们怎么理解?这就是现实感缺乏的表现,他必须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可惜,我们教育者全然不知。我们只知道他的成绩上去了还是下去了,而成绩下来有太多的因素。  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的孩子,这些都是他的内心的一些痛苦点。  6当今的孩子对个性化生活要求非常高  他们还有一个特征,个性化要求非常高。  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现在的孩子是“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他必须要展现个性。  那么我们的教育允许吗?设计出来让他展现个性的平台了吗?我们班级的班会课是不是提供了呢?  有一个孩子跑到我这边,说他就是非要留长头发,穿花衣服,校服到门口就脱掉了,结果教导主任跟他说,要不剪头发就不要来。  后来我打电话给他班主任,我说,“你知道吗?这个孩子的动漫知识,我连做他的小学生都不配。你把一节班会课给他,让他展现一下做好的PPT,我相信他从此就会改变。”  这个是我们现在孩子的又一个特征所在。  如果你要压抑他,他就抗争。抗争的途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跟你打,我们叫逆反。  为什么逆反?逆反是因为你不允许他长大。  逆反有“硬抗”这样的形式,就是你说东他一定要说西,你说要好好读书考高中,他就跟你说要考职业学校。  那么“硬抗”还好一点,如果“软抗”就麻烦了。  如果老师、家长“强大无比”,是“不可战胜的”,孩子反抗的能量应付全部转移到里面,结果各类精神问题都出来了,导致现在15岁以后的孩子,神经症高发。  我们培养孩子健康是很要紧的,所以要充分满足他的个性展现,我们的学校德育活动要有这样的意识。  7当今的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  最后我想总结的是,现在的孩子是活在“第三只笼子”里的。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笼子,让一个老鼠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装一个门,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这个门,门打开以后有一个食物会进来,这个老鼠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老鼠会怎么做呢?会一直踩。  如果第二只笼子是这样的,老鼠踩一下,电击一下,踩一下,电击一下,以老鼠的智力会怎么做呢?不踩了。  如果“第三只笼子”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电击,老鼠就不知道应该踩还是不踩,这个老鼠会在里面纠结死。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家长对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但同时给他压力,就像电击,孩子们如同老鼠在第三个笼子。  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嘴巴不说,心里是这样想的。  各行各业,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这些人一定是输得起的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你只让他成功,不让他输,家长们见到孩子回家第一句话问的是,“宝宝,你今天得几个五角星啊?”“一个。”“小明得了几个啊?”“两个。”“你明天要超过他,要得三个。”  作为家长,你跟儿子下棋他会输吗?他肯输吗?十个有九个孩子是不肯输的,有的孩子还会拿象棋砸妈妈的头,他输了就急。  怎么会这样呢?你想要让他成功,却不让他有成功的品质,你一开始就不培养这种品质,他不就是第三只笼子里的老鼠吗?  还有,我们每家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在看到数学难题、物理难题能够迎战,锲而不舍。  学奥数的时候再难的题目也能克服,我们希望孩子意志力、控制力很强,可是你知道意志力、控制力是从哪里来的吗?  在杭州,家长们从小学开始给孩子找最好的学校,初中、高中一直是好学校,等高考完了以后,再帮孩子找什么样的专业读大学以便运用关系找得到工作,等到找了一份工作以后,觉得差不多了,就买一套房子给孩子,发动亲朋好友给孩子介绍女朋友,然后再拿钱出来给孩子办婚事,婚事办好了养孩子,最后自己帮孩子带孙子。  你要控制他一生,还需要他有一种迎战困难的自控力,又是这个悖论。这个人不是在第三只笼子里是在哪里?  其实他都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非常明确,但有的家庭期望太高,这是不可以的。  特别是对独生子女,你不把一个很具体的目标告诉他,这个人要崩溃。  实际上高要求只有对自己,不能对别人。孩子非常清楚他的目标在哪里,可是心里也很清楚,自己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那么你想想看,他不是纠结死吗?  这就是老鼠在第三只笼子里的感受。  希望父母或者老师,可以重新了解下这代人到底需要什么?  当然若你正好处在这个时代中的独生子女,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环境给你带来的一些细微变化。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尹菲]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学校数学教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