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八一学院的军事铁路科技信息管理平台和网页设计的书本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是谁编写的

本公司主要经营教育等。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缺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广大客户惠顾!
其他教育公司
2017新注册公司
@ 京ICP证100626││││││ ││
用户名登陆
  您现在的位置: >>
>>
 >>  >>  >>  >>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士官梦圆“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央电大八一学院办学纪实)
中国网 | 时间:
19:44:20 |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在教育部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单位共同努力下,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中央电大用全新的视角拓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模式,建成了全军最大的远程教学平台
军事变革呼唤高素质士官远程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社会,更应强军强兵
  那是新世纪的头一年,北京军区某高炮旅迎来了第一批新装备,为了驾驭这些高技术装备,旅里挑选了20多名尖子士官。然而面对复杂的电路图,士官们一个个懵了,结果新装备在库房里封存了两个月。年底上级要组织演练检验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情况,旅里只好从厂家请来几名工程师,穿上迷彩服顶替出征。
  这种尴尬的局面深刻暴露出改善士官学历结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是在这一年,经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批准,具体负责全军士官在职学历教育的中央电大八一学院,走进了士官们的生活。
  几年之后,全旅80%的士官分批报名参加了中央电大的现代远程学历教育,而面对上级装备给该部的两辆新型通信车,5名刚刚拿到学历证书的士官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操作规程并顺利实现了通信。旅长陈发感慨地说:“以前是装备等人,现在是人等装备。士官知识结构的这一改变,使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了!”
  据统计,新的体制编制调整之后,士官已达到全军总人数的40%。然而全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士官没有经过院校的系统培训,现有的士官学校仅能解决10%的培训任务。相对于装备的逐步现代化和指挥干部队伍的逐渐大学生化,士官队伍的这种知识结构就成为一块“短板”。科技强军,人才为本,人的现代化比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更为重要。作为“兵头将尾”的士官,如果在学历结构上不能和干部队伍实现衔接,科技强军的精兵之路就难以有所作为。
  改变士官知识结构唯一的办法就是抓好士官的在职学历教育和培训。然而,出于国防的需要,部队驻地一般都分散在高原、海岛、戈壁等偏僻艰苦的地带,条件有限。士官数量庞大,岗位重要,传统教育方式显得力不从心。如何让这些奉献青春保家卫国的军人既能安心服役,又不脱离社会的进步?对于这些常年坚守在祖国近1400万海陆国土的官兵,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整个社会正在步入学习化和终身教育的社会,作为新宠的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为现有教育模式投入了活力,也必将给未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让卫星网络真正服务于中国军人教育”的想法得到了军务部和总参首长的认可。
  日,总部领导带着有关部长、局长到教育部,与教育部领导专题审议依托中央电大开展士官学历教育事宜。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当即表示“部队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这次会议将此项工作定名为“八一工程”,并决定依托中央电大建立八一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为全军士官现代远程教育无偿提供两个频道的卫星网络支持,实行全方位的免费服务。一种在时间、空间和组合方式上适应部队艰苦、分散特点的“天地网”合一的士官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新的模式既是对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承继,又有所创新。
创新在职教育管理体系突出以“军”为本,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
  2002年新年度开训的时候,某部的350余名士官学员由于随部队野外驻训,不能按时组织电视教学。于是该部领导就想办法将接收到的课件和学习内容刻录成光盘,派专人送到野营训练场地,供士官们利用训练间隙,分散组织学习或自学。在保证学习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士官们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现代远程教育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由于部队任务繁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士官学员难以按照电大课程安排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通过八一学院分布在各站点的专用卫星接收系统,将卫星传送的数字信号储存在计算机服务器内,链接部队的局域网,学员便可以根据部队的工作实际和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地在计算机上反复学习。在服务器内可以储存2至3个月的IP数字课件,刻成光盘后也能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使用。
  急部队教育之所急,帮部队教育之所需,是中央电大八一学院的办学准则。部队战备任务和封闭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士官远程教育模式不同于一般的远程教育模式。中央电大校领导和业务部门敏锐地意识到,必须要突出以“军”为本的特色,多层次、全方位地为提高广大士官学员的受教育水平服务。
  管理就是一种服务,由部队建制单位组织教学的管理模式便是一种创举。这种适应在职学习的教学教务管理模式,有效突破了部队培训在数量、时间、空间和行政管理方面的限制。以部队组织编制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师级单位设立教学中心;旅、团级单位设立教学辅导站;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主管首长任组长,机关业务部门成立办公室。另外,聘请部队或地方人员组成教学管理、辅导教师和技术服务“三支队伍”落实教学过程,管理人员为机关干部或指定专门干部,辅导教师由具有合格学历的部队干部、士官或聘请地方院校教师担任,技术支持人员一般由部队技术干部或士官担任。
  针对部队训练在考试时间上与中央电大统一考试时间有冲突的问题,中央电大专门为八一学院调整了考试时间,在每年的10月份为士官学员增加了一次考试的机会。一系列有效措施将士官学习和教学活动纳入部队教育训练轨道,既保证了学习时间、质量,也克服了部队学员外出学习远离营区、失管失控等问题。
  同时,中央电大还成立了学院办公室,加强对八一学院各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建立了一套较为严格的教学制度,对教员怎么教、学员怎么学、管理人员怎么管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规范。每年,还要组成多个培训小组,到部队进行教学管理和技术支持培训。中央电大的校领导和业务部门也多次到条件艰苦的八一学院教学站点巡教。
  目前,全军士官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试点,已经初具规模,从北部边疆额尔古纳到南端宝岛南沙群岛,东起舟山群岛、西到喀什,在全军军、师、旅、团级部队机构上建立的近500个教学站点上,先后有5万余士官学员参加了现代远程教育学习。
精编教材精选教师质量是永远的生命线不因姓“军”特殊化
  秉承中央电大“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程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的原则,八一学院严格按照总部的要求和教育部的规定,视教育质量为生命线,把一本本统编教材、一堂堂优质课、一门门实用技术,送到每个士官学员手中。
  为了真正夯实士官科学文化基础,中央电大教学管理部门从全军各类士官的实际出发,重点设计了大专、中专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精选出法律、计算机、中小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烹饪、汽车运用与维修等8个专业,优化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健全管理机制,创新教育模式,使士官现代远程教育保留了普通中、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不因姓“军”而特殊化、简单化。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中央电大统设的必修课占60%左右,其教材和课件来自中央电大,选修课、自开课占40%左右。按照部队首长的有关指示精神,士官远程教育要兼顾提高部队战斗力、士官完成本职工作和增强转业后就业竞争能力等三方面的需要。为此,中央电大专门组织制作了一批具有军队特色的教学资源,如所有专业学员都必修的《军事高科技知识》、《部队基层管理教育》和《军事基础知识》三门公共课,另外还有《军事法学》、《军队条令条例讲解》等军事专业课,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扩大士官学员的应用知识面。
  另外,针对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士官队伍计算机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的情况,八一学院进行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改革试点,开办了电大系统第一个以应用型技术为主的计算机大专专业;并以“部队管理学”课程取代大专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课程。
  为了强化士官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央电大在原有师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主讲教师、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三支教师队伍组成的“特种部队”,提出了“请名师上星”的口号,聘请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防化指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军内外著名专家、学者30余人担任各门课程主讲。以《军事高科技知识》和《部队基层管理》这两门课程为例,其教材均由我军权威教学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专门撰写或编撰。其主讲教师,前者由“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防化学院朱建新教授担任,后者由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张秦洞、谭汝坤两位大校担任,深受学员们欢迎。《军事法学》、《军队条令条例讲解辅导》等专业课程教材,由军事科学院等权威科研或教学机构专门撰写和制作,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和实验成果,其理论性、系统性、知识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责任教师由八一学院教职员组成,其职责是负责课程教学设计,负责与主讲教师及学员联系,跟踪学习过程。辅导教师由教学点聘任,负责教学组织、学习辅导、作业批改等工作。目前,各教学站点共计聘请专兼职教师1600余名,投入200余万元制作并播出各类用于职业教育的IP课件1000余学时。
  在中央电大2004年4月开展的首届“教学创新奖”评选活动中,八一学院主讲教师许江瑞大校主讲的《军事法学》课件获教学创新奖。2003年9月,八一学院作为为部队服务的院校应邀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等教育软件展”,在高校区布置了两个展台,全面展示了八一学院特殊的“天网”、“地网”相结合的远程教育平台,以及适应部队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扎实的基础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情况,成为展览会上的一大亮点。国务委员陈至立、李岚清同志、教育部部长周济、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等领导都专门来到八一学院展台观看,十分认真地听取了中央电大及八一学院的汇报,并对八一学院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
天网链地网构成远程教育回路用最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打造中国士官队伍
  早在2000年秋季开学典礼的时侯,士官学员们就把中央电大亲切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士官远程教育采用天、地网合一的远程教学模式,“天网”和“地网”像两道彩虹,托起了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天网”是指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免费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卫星宽带传输网的两个专用频道:IP数据广播频道和电视频道。两频道传播信号质量好,覆盖面广,互相补充,在时间、空间以及组合方式上非常适应部队机动性强和分散的特点,只要安装一套小型专用卫星接收系统,士官学员便能不受地域的限制,进行全天候学习,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飞进军营的两道彩虹”。
  “天网”覆盖面广,不受地形和条件的限制,但是仅靠“天网”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地网”,形成闭合回路,方能完成学员与教师、学校之间的沟通。
  由军网和因特网共同组成的中央电大八一学院“地网”,发挥着传递和反馈教学、教务管理信息,进行专题教学讨论,答疑解惑的功能,在充分实现师生互动的同时,还解决了八一学院与各教学中心、辅导站三级之间的通讯问题,实现了“天网”、“地网”互动式的教学。
  为使远程教育平台实行“天地合一”,适应部队远程教育授课的需求,在总部机关和士官远程教育教学站点所在部队党委、首长以及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电大管理部门自筹资金600余万元,先后建起了小型演播室、多媒体教室、虚拟演播室、视频及IP课件制作室,建设了通往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资源传输专线;将地网主要部分接入了军网,实现了各教学站点与中央电大教学基站的互联;依靠天地网相结合的远程教育网络,中央电大的士官远程教育还开通了直播课堂。
  在“天网”“地网”打造的远程教育回路里,只要安装一套专用接收系统,同部队普遍拥有的电化教室、局域网或闭路电视联接起来,士官学员便能不受地域限制进行全天候学习。从2000年,第一批士官远程教育专用接收设备在北京军区7个试点单位安装调试成功以来,目前,八一学院已协助多个军区(兵种)500余个教学站点配备了接收终端设备,绝大多数部队教学站点都将卫星接收的信号同部队的电化教室、局域网或闭路电视连接起来,进一步扩大了服务面,方便士官安排学习。
  远程教育是依靠现代电子和通信技术传递资源的教学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在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中央电大副校长于云秀等人的积极促成下,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网络教室技术也率先应用于士官远程教育。2004年初,中央电大捐赠的示范网络教室分别在北部边境的锡林郭勒和南海海疆的西沙群岛揭牌并投入使用。紧接着,由教育部科技司和职成司捐赠的、中央电大承办的5套网络教室设备分别安装在了首都北京、青藏高原、舟山群岛、威海要塞、南沙群岛等地部(分)队。7个网络教室的建成,对士官远程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现如今,从冬季零下40多度的北部边界到波涛万里的南海海疆,从东部平原到西北高原,一支支“军旅标兵”、“高原卫士”、“天涯哨兵”等英雄部队加入远程教育的学习,一批批士官在这里“放飞自己的理想”,圆梦“没有围墙的大学”。
推动远程教育规模发展点燃未来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星星之火
  中国人口总数的80%在农村,中国军人总数的60%以上来自农村。
  没有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也就很难有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事实。
  在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军队的士官大部分将面临二次就业的严峻选择。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大力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二次就业的竞争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士官教育问题又是农村教育问题的延续。这些士官退役后回到农村,拥有一技之长的士官还能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成为点燃中国农村希望的星星之火!
  为此,中央电大在士官远程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士官学员完成本职工作以及退役后就业的需要,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方式。2003年,士官远程教育正式开始开展职业资格培训,目前已开展包括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系统操作在内的12种职业资格培训项目,去年已培训学员2000余人。为了帮助部队士官就业,毕业士官学员人才库同有关劳动和社会人才网链接,凡退出现役的学员可由此进入劳动与人才市场,推荐给社会。
  中央电大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叫响了“全心全意为士官服务”的口号。学员们在享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每年支付的学费,只相当于地方同等学历学生收费的五分之一。学校还将收费的大部分留给各教学中心和教学辅导站,用以改善基层办学条件。为了减轻学员的负担,中央电大出版社为士官学员印制了简装本教材;士官远程教育试点初期,校领导还指示向部队士官学员赠送了部分教材。
  士官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之所以在短期内形成如此规模,不仅仅是因为远程教育手段的高技术化,还因为中央电大采用的是国内优秀教材,所有课程全部由专家教授主讲,颁发的学历证书是国家承认的正式文凭并得到国际的认可。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国家承认的文凭,满足了广大士官强烈的学习愿望。这就是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
  一些深深受益的士官学员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对于一名21世纪的军人来说,在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尤其是计算机领域,谁敢保证自己的知识够用?自己原有那点知识应付平时的工作都非常吃力,更不用说要高标准地完成任务了。参加士官远程教育后,所学专业与我的岗位有密切联系,很好地指导了我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原来看不懂的专业书籍,慢慢也能理解了。一年来,共维护微机200余台次、培养操作员40余人,为部队的办公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部地处大山深处,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以前每天干完工作,大家无事可干,感到非常空虚、无聊。如今稍一有空,大家自然而然地看起书来。这样的业余生活过得丰富充实、有滋有味。感谢士官远程教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广大士官是学习的主体,更是学习的受益者。士官远程教育大大激发了部队士兵服役期成才的热情。优秀士官周爱峰带着问题学习相关技术知识,对数字通信和传真通信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实际操作,手把手地传授给大家,使通信畅通率大大提高,荣立三等功。某边防团修理所士官学员王学文,结合汽车维修实际把各种原理图、性能指标记得滚瓜烂熟,心得笔记记了18本,共计60多万字,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望、闻、问、切”的绝活,修理各种车辆500多台次,带出20多位汽车修理工,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他们中退伍或转业回到家乡者,已经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
满足终身学习需求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任重道远
  日,中央电大八一学院首批士官学员毕业典礼在北京军区某装甲团举行。在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当军队和地方有关领导将一本本由教育部监制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证书》颁发给423名毕业学员时,全场掌声雷动。这些圆了“大学梦”的士官,抚摸着墨绿色的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正式文凭,无不激情满怀。截至去年9月,先后有6000余名士官学员获得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中央电大各类学历证书。
  把士官远程教育放到终身教育体系的大框架下来考虑和实施,必须强化电大系统总体的学习支持服务功能。中央电大副校长于云秀说,21世纪的前20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电大要充分认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主动适应日趋广泛和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需求以及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提升电大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电大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要实现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为终身学习服务的转变,不断增强远程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远程教育是教育创新的产物,而且其发展对于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体制的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都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士官远程教育开展五年以来成果显著,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前进的困难和问题。中央电大有关负责人说,部分单位教学支持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繁重的战备训练任务使得教学过程未能完全按计划落实;部队需要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也较为缺乏等。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非一日之功。目前,中央电大正在认真研究在部队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规律,积极探索具有部队特色的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部队有关方面合作,加强士官学历教育教学点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同时根据部队的特点,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教学、教务管理办法,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指导、监控和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在教学组织形式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主动适应新形势下部队建设的需要,采取多层次办学模式,提高部队士官素质,培养军队适用型人才和军地两用人才。(《中国教育报》日)
作者: 叶莎莎  责任编辑: 文远
中央电大新闻
  日至5日,“2009全国社区音乐活动展播”专题研讨会在浙江杭州萧山区召开。 
 ◆ 地方电大新闻        
  7月8日下午,安徽省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秦亚东一行莅临我校,就全省干部教育网络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 专题报道          
 ◆ 招生简章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中国网电大频道   版权所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电子邮件:电话:中央广播电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产品经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运营总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生
关注文化传媒
中文名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组织形式:
创建时间:
1982年10月
总部所在地:
产品服务:
组织出版教材、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基本概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它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出版社,也是广播电视教育的专业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依托中央电大,面向中国,依靠一支由著名专家、中青年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作者队伍,组织出版电大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出版现代的学术专著、成人教育图书及面向社会的一般图书。现在年出书和电子出版物1000多种,重版书占80%,教材和学术著作占90%以上。一批图书获得国家或地区优秀奖。与此同时,出版社还建立出版基金,资助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出版,使确有学术价值的得以顺利出版。电大出版社将自己的业务范围和位置确定在以下三个方面:(1)出版电大教材和学术著作,特别是反映当代远程教育成果的学术专著;(2)出版成人教育方面的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3)出版为电大教育战线服务的社会用书。现在这些业务已初步落实,出版特色逐渐形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21世纪要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重大国际影响的开放性大学,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事业也要取得重大发展。因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方针是:依托本校、面向中国、走向。目标是到2010年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建设成为出版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的学术著作和成人高等教育教材,拥有一流的作者队伍、编辑队伍、出版队伍、发行队伍和管理队伍,具有现代化的出版手段和管理、经营手段,具有雄厚的综合实力、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及管理水平,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特点、中国特色的一流的。
组织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社领导分工如下:
?&旷天鉴:出版社副总经理,主持出版社日常工作,主管经营工作。
?&周永胜:出版社党支部书记,主管党务和人事工作。
?&任&岩:出版社总编辑,主管编辑和信息化工作。
?&何勇军:出版社副总经理,主管大众图书策划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职能部门分为:开放教育事业部、职业教育事业部、大众图书事业部、综合事业部、信息化与数字出版事业部、总编室、营销中心、项目部、行管部。部分职能部门职责如下:
财务部工作职责:正确、及时、完整地记录、反映、核算并监督出版社的经济活动及收支情况,负责各类书刊的成本核算并依法纳税。
出版部工作职责:出版社内连接编辑部与发行部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具有一定生产性质的重要中间环节。负责电大教材及社会图书的版式设计、排版、校对、印刷、装订、入库等项工作。&开发部工作职责:在出版社领导下从事岗位培训和远程教育服务以及项目开发等与培训有关的业务开发、制作任务,并承办出版社交办的各项任务。
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检查各部门执行社委会决定的情况,并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其中包括:文秘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安全保卫工作、离退休人员生活福利工作、节假日或病号等慰问组织工作、设备管理工作、合同工合同管理及保险工作、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发行部工作职责:发行部是中央电大出版社五大部门之一,它承担着出版社全部出版物的宣传、销售和物流等任务。发行部下设五个科室,即发行科、储运科及三个读者服务部。发行科:承担中国电大系统本版以及外版图书的批销供给服务,工作及电大版社会图书的推广、批销、宣传工作。读者服务部:主要面对零散读者、机关团体及县一级地方电大分校教材的补定工作。储运科:主要承担出版社所有图书的收、储以及发运工作。
编辑部工作职责:负责电大教材及社会图书选题的组稿、编辑、审读工作,以及合同管理、对外合作等编务工作。
部门职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财务部工作职责:正确、及时、完整地记录、反映、核算并监督出版社的经济活动及收支情况,负责各类书刊的并依法纳税。出版部工作职责:是出版社内连接编辑部与发行部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具有一定生产性质的重要中间环节。负责电大教材及社会图书的版式设计、排版、校对、、装订、入库等项工作。
开发部工作职责:在出版社领导下从事岗位培训和远程教育服务以及项目开发等与培训有关的业务开发、制作,并承办出版社交办的各项任务。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检查各部门执行社委会决定的情况,并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其中包括:文秘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安全保卫工作、离退休人员生活福利工作、节假日或病号等慰问组织工作、设备管理工作、合同工合同管理及保险工作、下达的各项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发行部工作职责:发行部是中央电大出版社五大部门之一,它承担着出版社全部出版物的宣传、销售和物流等任务。发行部下设五个科室,即发行科、储运科及三个读者服务部。发行科:承担中国电大系统本版以及外版图书的批销供给服务,工作及电大版社会图书的推广、批销、宣传工作。读者服务部:主要面对零散、机关团体及县一级地方电大分校教材的补定工作。储运科:主要承担出版社所有图书的收、储以及发运工作。编辑部工作职责:负责电大教材及社会图书选题的组稿、、审读工作,以及合同管理、对外合作等编务工作。
历史发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从那时到1995年,出版社本部多次搬迁,从教育部红星楼,到实验中学,再到35中学、156中学、、二龙路中学、电教大楼及目前的出版社大楼。历届社领导带领全体员工克服重重困难,努力为电大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出版了大量教材,满足了中国电大师生的需要,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出版社自身也在奋斗中逐渐发展壮大。
1996年以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版社从出版单一的电大大专教材,发展到出版电大本科、大专、中专和岗位培训等多层次教材,并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出版、专升本系列教材,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作出版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系列教材,与卫生部合作出版全科医师培训系列教材,与信息产业部合作出版网络管理系列教材,与中央电学院合作出版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中等专业技术系列教材。
获奖情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长期以来,出版社坚持奉行精品图书战略。有近百种图书及电子出版物获奖。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活动中,电大社出版的教材获一等奖,《政治经济学》、《大众传播学》、《合同法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获二等奖。中央电大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实施,为进一步促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在2002年举办了建校以来最大规模的电大优秀教材的评选活动,我社有80种教材获奖。
对外服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远距离教材销售中心复兴门分部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对外服务的窗口,是具有远程教育特色的专业书店。“中心”开展批销、邮购、零售等业务,主要经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字和音像教材,以及全国各家出版社出版的远程教育方面的理论书籍和教材。
电子编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为了统一协调与管理物的选题开发与编辑出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3月成立了电子编辑室。
基本职能:按照中央电大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分阶段地对电大主干课程进行电子化改造;加强与中央电大各教学部、地方各级电大以及其他教学机构的广泛合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断推出新的电子出版物;规模与效益兼顾,积极、稳妥地培育;指定产品宣传与推广计划,树立意识,强化质量管理。
发展设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欧阳中石先生贺词确定1个目标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种类丰富、便于自主学习、品质优秀的学习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综合素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实现2个转型:;出版业务转型。树立3种意识:特色意识;品牌意识;精细服务意识。强化4大业务板块:电大教材;证书教材;高职、中职教材;社区教育教材。建立5大机制:提高出版质量机制;证书教育、高职高专、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和推展机制;营销运营和信息反馈机制;队伍培养机制;奖惩机制。建设6个“基地”:电大教材基地;教师研究、学术交流基地;远程教育学术出版基地;合作出版基地;社会读者服务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基本思路:以出版电大学习资源和学术专著为主体,以服务高职高专和社会读者为两翼,以合作出版为补充,以研究开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为引导,以发挥电大出版社优势为保障,开展多种形式的出版、服务、经营,不断提高和,把出版社建设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多功能的、综合性的现代化的知名文化产品企业。
奉献爱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特殊党费四川发生8级强烈以来,出版社的党员同志时刻关注灾区人民的疾苦,积极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带头为灾区人民捐款,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当看到中央组织部的全体党员以缴纳的形式为灾区人民再次捐款的消息,他们纷纷表示要再次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日上午,中央电大出版社党支部在出版大楼举行了特殊党费缴纳活动。党支部书记、出版社社长刘臣同志介绍了抗震救灾以来电大出版社所做的工作情况和学校党委近期的有关工作部署,一些党员也谈了自己的感想。这次活动有19位党员参加,共缴纳特殊党费16000元。这笔特殊党费已经上交学校党委,并将通过中央组织部转交灾区人民。支援灾区,筑起爱的长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捐款15万元日,四川发上了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引起了举国人民的关注,灾区人民的情况同样牵动着我们出版社每一个职工的心。在这紧急时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接到了新闻出版署的捐款通知,5月16日出版社在全体职工个人捐款(26250元)奉献爱心的基础上,又追加捐款15万元。本次捐款在《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以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的名义捐出,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的肯定。同时,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本次捐助款项于5月19日汇至民政部救灾捐款账户,用于支援灾区灾后重建。出版社全体职工向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灾害无情,人间有爱。四川汶川地震引起了举国人民的关注,灾区人民的情况同样牵动着我们出版社每一个职工的心。5月14日,出版社党支部、办公室、工会和团支部联合发出倡议:为了支持灾区的抗震救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灾区人们贡献自己的力量。倡议发出后,社领导带头捐献,全社职工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解囊相助。更有年轻的同志不仅捐钱还主动要求为灾区人民献血,场面十分感人。两天来,出版社共有214人为灾区捐献人民币计26250元。善款将及时转到灾区,祝愿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
社长致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沈鹏先生题词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万众一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之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迎来了光辉灿烂的20周年华诞。我们为此感到高兴,向电大出版社全体员工表示由衷的祝贺。电大出版社的20年,是艰苦创业的20年,也是蓬勃发展的20年。20年来,电大出版社始终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为电大教学和科研服务,为中国服务的办社宗旨,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建社借款5万元起家,到现在已经具备年发行码洋2个亿的规模与能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综合实力进入高校出版社前八强的先进行列,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和鼓励。电大出版社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电大事业发展;得益于和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中国电大系统的大力支持;得益于中央电大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社以来,电大出版社承担了电大教材的出版发行任务,对中国电大学生提供了学习支持服务,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专门型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电大出版社还专设了教材建设基金,扶植高优学术著作的出版,支持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几年来,电大出版社进步加强经营管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在新的世纪,希望电大出版社全体员工以20周年社庆为契机,谦虚谨慎,奋发进取。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把电大远程教育出版事业做大做强,为中国的远程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成绩。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4次
参与编辑人数: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13:59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科技信息管理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