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碣石国家公园园葡萄树王还可以许愿?

中国首座国家公园知识馆开馆
   《中国国家公园创新模式蓝皮书》《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同期发布
   喜迎旅发会,相约在昌黎。9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开馆暨《中国国家公园创新模式蓝皮书》与《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仪式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葡萄小镇文创社区隆重举行。
   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开馆暨《中国国家公园创新模式蓝皮书》与《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会现场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市长张瑞书、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冯志永、中共昌黎县委书记刘学彬、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吕国新、昌黎县人民政府县长赵青英、法国葡萄酒品鉴协会会长满仁厚以及华夏幸福(32.88 +0.46%,诊股)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了本次发布仪式,一起见证了中国首座国家公园知识馆&&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的诞生,以及《中国国家公园创新模式蓝皮书》与《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两本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中国国家公园创新模式蓝皮书》正式发布
   2017年初,昌黎县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积极探索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102平方公里的碣石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产业小镇、美丽乡村&为三大支撑,以生态修复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宗旨,以产业转型为支撑,构建系统破解新常态下生态、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总体策略。
   作为&碣石国家公园&的开山之作,昌黎县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总投资60亿元的葡萄小镇。按照&一线六点&的空间布局,重点建设葡萄溪谷河道景观带,葡萄小镇文创社区、矿坑公园、幸福广场、百年湾里、葡萄树王、春日望海观景平台。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作为葡萄小镇文创社区的子项目,以其恢弘的气势、丰富的内涵广受市民瞩目。
  打造国家公园 探索全域发展新格局
   作为全面开放的国内首座国家公园主题体验馆,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旨在向游客传播碣石文化和国家公园知识,全方位展示昌黎碣石文化和国家公园的历史、价值与未来发展的可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精神、科学、教育、游憩的多功能空间。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与嘉宾参观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
   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结合丰富的互动展览形式,呈现了世界坐标、天下公园、战略宏图、碣石十书、生命瀑布、东临碣石和文化大观等七个部分的国家公园知识系统。
   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的核心区域为&东临碣石&,系统阐述了碣石国家公园自然地貌、历史文化、战略定位及其规划发展策略;&生命瀑布&以多样化的生物标本,艺术的形态展现了碣石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意义;&碣石十书&则全面展现了创新型国家公园建设方法体系的成果,指导从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产业转型、美丽乡村到全域旅游的生态、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整体实践。
   据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执行馆长介绍,在知识馆中,游客通过对世界国家公园发展史、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河北昌黎实践等维度的了解,从中领略世界国家公园的精神与风采,分享国家公园的价值与未来的可能。该知识馆也必将成为创新型国家公园的观念思考、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对话窗口与互动平台。
   作为一部专门研究国家公园的报告,《中国国家公园创新模式蓝皮书》从我们为何需要国家公园、全球国家公园一般经验、中国国家公园创新模式、国家公园昌黎试验&&碣石国家公园和碣石国家公园创新思维五部分,对国家公园的发展进行了深刻总结,对昌黎碣石国家公园的独特魅力进行了多视角阐述。提出国家公园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保护一个国家或区域内特殊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或文化的遗产,包括特殊的地形、植被、野生动物、以及不同时期或区域的人类文化,以供从事生态教育、科学研究及休闲游憩之用,妥善维护以供子孙永世共享。碣石国家公园的建设,将使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及其意义更臻完善。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市长张瑞书与法国专家亲切交流
   昌黎县委、县政府积极打造碣石国家公园,目的在于着力构建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四生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样板,带动&山海城原一体&联动发展,并以碣石国家公园的建设为战略转型契机和支点,带动昌黎全县域高起点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昌黎全域发展新格局。
  发布权威论著 推动红酒产业新蝶变
   由法国葡萄酒品鉴协会、法国葡萄酒品鉴与感官大学、华夏幸福基业未来城市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从世界优秀葡萄酒产区概况调查研究、昌黎葡萄酒产业现状和展望、对昌黎产区现有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等方面,深度剖析了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区及昌黎当地的葡萄酒产业。
《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
   作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昌黎历经3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建立集生产、研发、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葡萄酒全产业体系。凭借先发优势,昌黎干红葡萄酒产量三分天下有其一,出口量曾占到全国的80%,影响带动了全国各地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并享有&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的美誉。数据显示,2016年昌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6亿元,其中葡萄酒产业年营业收入已超过25亿元。
   《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突出产区特色和文化特色,大力推进&红酒+康养+旅游&,加快由做产业向做文化的转变、由售产品向品生活的转变、由求规模向重品质的转变,通过全域旅游促进美丽蝶变,推动红酒产业从第二产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华丽转身。
嘉宾对《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内容进行解读
   未来,昌黎借助&碣石国家公园&的发展契机,在跨专业、跨文化和跨时空的观念启蒙下,再次引入以法国葡萄酒品鉴协会为代表的高层次技术与学术资源,经过专家团队的深入研究,提出昌黎葡萄酒产业六大发展战略,并在&葡萄有机种植技术&&昌黎葡萄酒产区规划&&葡萄酒新产品研制&&法国酒庄联袂运营模式&&葡萄酒产业与职业培训体系&&昌黎葡萄酒特色旅游&以及&昌黎葡萄酒品牌营销&等方面制定实施计划,全维度、高起点带动昌黎葡萄酒产业与企业的升级转型,创造具有国际标准和昌黎特色的葡萄酒生产模式和消费文化,将&昌黎产区&打造为世界级特色葡萄酒产区。
责编:马若思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我国首座国家公园知识馆在我市开馆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9月16日,我国首座国家公园知识馆——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开馆仪式在昌黎县葡萄小镇文创社区举行。《中国国家公园创新模式蓝皮书》《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在开馆仪式上同时发布。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瑞书,副市长冯志永,法中城乡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法方院长梅洛、法国葡萄酒品鉴协会会长满仁厚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馆仪式。
昌黎东临渤海,北依碣石,历史上曾有九代帝王登临碣石。这里不仅有深邃厚重的人文历史、淳朴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秀美新奇的自然风光,而且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为推动生态、经济、文化协同发展,昌黎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提出规划打造碣石国家公园的构想。
今年年初,昌黎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标准,以生态修复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宗旨,以产业转型为支撑,组织了60 余人的国内外专家团队,进行了多次跨文化、跨专业的对话与深入研讨,提出了包括预测未来发展趋势、鉴别土地潜在价值、定义国家公园政策、推演生态经济模型、谨慎划定建设用地、鼓励公交出行策略、促进能源自给自足、引入负碳建设理念、驾驭管理水体资源、建立地域可识别性在内的十项战略计划,着力打造102平方公里的碣石国家公园。
作为“碣石国家公园”的开山之作,昌黎县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总投资60亿元的葡萄小镇,重点建设葡萄溪谷河道景观带、葡萄小镇文创社区、矿坑公园、幸福广场、百年湾里、葡萄树王、春日望海观景平台。
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作为葡萄小镇文创社区的子项目,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结合丰富的互动展览形式,呈现了世界坐标、天下公园、战略宏图、碣石十书、生命瀑布、东临碣石和文化大观等七个部分的国家公园知识系统,是我国首座国家公园主题体验馆。据执行馆长李彤介绍,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旨在向游客传播碣石文化和国家公园知识,全方位展示昌黎碣石文化和国家公园的历史、价值与未来发展的可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精神、科学、教育、游憩的多功能空间。
当天,张瑞书、冯志永分别启动了《中国国家公园创新模式蓝皮书》和《昌黎葡萄酒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记者:傅春秘
图片来自长城网
编辑:王美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碣石国家公园古韵新风 唤醒昌黎文化记忆金秋九月,第二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秦皇岛隆重召开,美丽的小城昌黎县的葡萄小镇,以容姿焕发的新面貌、独具一格的新魅力呈现在了广大游客面前。作为碣石国家公园的开篇之作,眼前的葡萄小镇已然一派生机,而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坑也已蜕变成“矿坑公园”,碣石山居、星汉街市、翠岛梨园、葡萄树王等景观也让整个碣石国家公园形成了“文化生态创意带”,真正打造了“葡萄架下的生活方式”。矿坑公园美丽蝶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是两千年前,魏武帝曹操赞叹碣石山的诗句。千百年来,碣石山的壮美山色吸引了一代代文人墨客。然而,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碣石山被开山劈石,留下了满目疮痍。对于“矿坑公园”的修复,昌黎县政府没少下功夫。在景观设计上,通过营造观花风景林、观叶风景林、增加本土地植被及花灌木,营造出山野林趣;在功能上,公园提供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功能,展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理念,启示游人注重生态保护。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河北昌黎打造碣石国家公园 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_商讯_产经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河北昌黎打造碣石国家公园 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
本文来源于 
第二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的脚步已经临近,作为主办地之一的秦皇岛昌黎县,正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国家公园标准,全力以赴对碣石山片区进行全域打造。
2017年初,昌黎县提出按照&创新型国家公园模式&,将碣石山风景区周边102平方公里区域打造为碣石国家公园的战略发展目标。
昌黎打造碣石国家公园的构想得到了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今年3月,秦皇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孟祥伟提出&争取把碣石山纳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今年6月17日,秦皇岛市长张瑞书在昌黎县调研旅发大会项目时提出&努力把碣石山公园打造成国家公园&。
&碣石国家公园的建设开发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构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样板,全力建设京唐秦轴线上的&微中心&,带动昌黎&山海城原一体&联动发展。昌黎将以碣石国家公园的建设为战略转型契机和支点,带动昌黎全县域高起点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昌黎全域发展新格局。&昌黎县委书记刘学彬表示。
生态修复:废弃矿坑变身生态公园
初秋时节,傍晚时分,位于昌黎县十里铺乡的矿坑公园内,绿草满坡,花儿绽放,几位老人正在带着孩子纳凉。
此情此景,让人很难想象,仅仅几个月前,这片区域还是一个因多年采石挖山遗留下的废弃矿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十分严重,被当地人称为昌黎的&伤疤&。
这些在特定历史时期因发展经济留下的&伤疤&,必须通过生态修复来医治。而这一理念,恰恰与碣石国家公园的开发相契合。
日,国务院提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必将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生态优先性、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被列为国家公园建设的三大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正是碣石国家公园开发建设中的基本原则。
经过长时间探索、研究,昌黎在碣石国家公园的设计理念中,提出四大生态修复理念:生态结构完整性理念,尊重碣石山自然生物环境;生物群落自然演替理念,利用自然的后续力量进行自我更新;生物多样性理念,实现生态结构的逐步完整;&负碳&发展理念,实现开发过程中碳排放量总和为负值。
而作为碣石国家公园开发中的重要一项,矿坑公园将成为秦皇岛市乃至全省生态修复的一个标杆。
碣石山脚下的这座矿坑公园,面积为16万平方米。为重塑山体外貌和生态体系,采用了生态修复、艺术修复的手段,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系统地对这一区域进行了规划设计与深度改造。矿坑公园结合场地记忆和生态修复的理念,以一条时间轴作为主要导览路线,将矿山修复历程通过立体花园、垂直绿化、艺术小品、山体灯光秀等方式,成为民众休闲、体验、游览、健身的立体生态花园。
目前,全县对10处破损山体近40万平方米进行修复绿化。此外,碣石国家公园项目还对域内重要的泄洪渠道&&位于碣石山脚下的大沙河山洪沟进行生态治理,系统性地进行河道治理与景观营造。如今,昔日由于植被和山体破坏遭受损毁的河道已经焕然一新,河道先期修复长度达2.9公里。河中水草葱茏,河岸不远处已被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覆盖。
昔日的矿坑和河道如重生一般,再次跳动起生命的脉搏。
转型升级:打造特色休闲度假新业态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生态文明不是对传统产业的简单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产业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绿色转型。
碣石国家公园的建设理念亦是如此:既要坚持生态优先,又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昌黎产区拥有葡萄基地面积5万亩,和法国著名的&世界红酒之乡&波尔多同处北纬39度,适合葡萄的生长。这里栽植葡萄的历史已达500余年,葡萄品种百余种,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之乡。
然而,经过连续多年开发的昌黎葡萄产业却在近年遇到了瓶颈。以往单一的葡萄产业模式,已不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为此,昌黎在打造碣石国家公园的过程中,制定了葡萄酒产业优化策略和全季旅游战略,着力打造葡萄小镇,实现葡萄全产业链开发。
碣石国家公园葡萄小镇计划投资60亿元,总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辐射17个村近4万村民。小镇着力打造原乡、生态、人文旅游度假产业,包含葡萄溪谷河道景观带,葡萄小镇文创社区、矿坑公园、幸福广场、百年湾里、葡萄树王、春日望海观景平台在内的&一线六点&新业态,引领全县葡萄产业提质升级,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发展。
&葡萄小镇是碣石山整体开发的开山之作,对于昌黎县发展全域旅游、调整产业结构、拉开城市框架都具有着重要意义。&昌黎县碣石山片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侯秀伟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昌黎县借鉴台湾家庭循环农庄经验研制的创新型乡村产业综合体,创造性地提出了在葡萄小镇建设&四产院落&的概念。四产&&顾名思义,就是聚合了一产科学种植,二产精益生产和三产服务提升之后实现的高附加值产业形态。昌黎县政府将四产院落视为葡萄产业孵化器,它将在提升农民科学种植水平、精益生产质量和创意服务水平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最终实现小镇葡萄产业的转型升级。
文化传承:延续碣石千年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总书记的这段重要指示,无疑为碣石国家公园的开发路径指明了方向:除实现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外,传承碣石文化也是碣石国家公园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
翻开泛黄的历史书页,我们能看到延续千年的碣石文脉。
悠久的历史、神秘的传说、险要的位置,为雄浑巍峨的碣石增添了无限的魅力。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晋宣帝、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唐太宗等著名帝王曾先后登临碣石,或求仙记功,或巡疆扩土,或歌以咏志。
碣石文化,作为标注昌黎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符号,彰显出其无可替代的独特韵彩。
今日,碣石山已不是帝王专属,而是大自然赠与每个人的财富。碣石山千年文脉,需要在经济开发与生态修复中得到传承。昌黎重点在碣石国家公园内打造的国家公园知识馆,就是传播碣石文化的载体之一。
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结合互动丰富的展览形式,呈现七个部分组成的国家公园知识系统:世界坐标、天下公园、战略宏图、碣石十书、生命瀑布、东临碣石和文化大观。
作为国内首座国家公园知识馆,它旨在向游客传播碣石文化和国家公园知识,让游客在馆内开启一场文化之旅,让碣石山文化魅力为更多人熟知。
碣石文化是昌黎文化的代表,但昌黎文化绝不只是碣石文化。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昌黎拥有以&三歌一影&为代表的丰富民间艺术,即:地秧歌、民歌、吹歌和皮影戏。为弘扬昌黎民间艺术,碣石国家公园内还将建设&翠岛梨园&。&翠岛梨园&取自唐太宗于碣石山所作《春日望海》中的&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根据规划,&翠岛梨园&建成后将成为昌黎本地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的展示窗口,每天有固定时间进行昌黎民间艺术文化表演,让游客近距离体验昌黎民间文化。
(编辑:姚道辉)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碣石国家公园知识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