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乱请绕行)我和初二的表妹一起睡觉今年21岁,高中学历,打算参加2019年的统考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afs_0415_《一字千斤》--如何定制完美的商业计划a.doc 16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aafs_0415_《一字千斤》--如何定制完美的商业计划aafs_0415_《一字千斤》--如何定制完美的商业计划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字千斤》
为什么李泽楷一夜之间能赚回李嘉诚近乎一辈子的资产;为什么雅虎、搜狐等在一夜之间从一无所有到巨额资产的神话般飞跃?新经济时代向资本的原始积累说不,从一无所有到亿万资产只需
惊险一跳?商业计划书,一字又何止千金?? 如何制定完美的商业计划书?如何一步登天获得风险投资?
如何定制完美的商业计划
          第一章 大学生一步登天创业潮
          第二章 赢得风险投资的步骤
              步骤一:将知识转化为知本
              步骤二:挖掘和论证知本的市场潜力:
              步骤三:一次获得风险投资
              步骤四:阶梯融资,渐次获得风险投资
          第三章 商业计划书的编写规范与样本
              一 商业计划书的编写规范
              二 风险融资商业计划书样本
              三 风险融资商业计划书案例分析
              四 公司内部商业计划书样本摘要
          第四章 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简介
第五章 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简介
2000年出现了一股风险投资热。因为对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寄予很大的希望,各种媒体对风险投资给予强劲的报道;其次,方方面面对风险投资有了很大的兴趣。要求风险投资的人越来越多,有一批企业开始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管理。此外,科技企业主板上市的门槛开始放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开始吸纳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已经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现在,关键是进入实质的运作和操作,让科技企业真正获得风险投资,让投资青真正获得回报。   1.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确保产品和服务等有充分的市场需求,并且公司能以独特的方式来推广,建立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详尽的市场分析:对目标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对当前和未来可能的竞争对手有充分的了解和预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足够的市场信息并作全面细致的分析。 3.现实的财务预测:应用上面的市场分析的数据作出客观、现实和一定程度上的保守盈利预测。 4;明确的投资回收方式:转售企业给后期投资者,为其他大企业收购,公开上市和企业回购股票。 5.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确保企业管理层有充分的技术、营销和财务管理的能力来实现公司的潜力,确保有效的董事会和咨询委员来支持管理层。   需要强调的是,风险投资公司在审核风险投资申请时,对创业者本身的素质以及管理团队的组成极其重视。所以创业者在企业规划书中必须于此不惜笔墨。因为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命运的最重要的资本。而如果要想获取海外风险投资,你的管理团队必须是国际化的。   为你的事业筹措资金需要全力以赴。制定你的商业计划是你迈向成功的最重要的一步。要想获得风险投资,你必须得制定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商业计划课业指导公司的发展,并能让人了解“你要去哪儿”和“你怎样去”。   执行总结   写执行总结时要抓住“买主”的心思。执行总结应描述你的产品或服务及市场前景,管理机制,公司的结构,预计的高潮,资金申请,资金使用和投资期限。简明扼要地解释下列条款,并且在以后的商业计划书中详尽阐述和证实这些条款。   ●公司历史   你的公司的形成过程,你的创意起源,以及公司的发展过程背景等。   ●目标陈述   道出公司的目标,要有分量,但切记夸夸其谈。   ●市场定位   你的公司在探求什么样的位置使其能在竞争中取胜。与竞争对手相比,你有那些优势?你必须证明你自己正在做什么,你将要做什么。   ●市场调查   这应是你或第三方所做的调查,它支持你的判断:你的产品确实有市场、有顾客。这将形成支持你预期计划中的价格点和收入假设的中流抵柱,以此向投资人表明你的公司能获得巨额利润。   ●财务概述   你应简明地突出、勾画你出色的财务计划。这只是概述,这只是略略计算三年内的销售额、净收入、净价值将达到多少。这里将不含有具体信息和证据。那些将在财务计划中出现。   ●个人简历   投资人关心你是否具备成功的潜力。着重突出那些证明你有能力使该企业成功的资料。详尽地描述你地学历、以往的成功或使你更加坚强的失败。   ●管理层   管理层十分重要。给出所有参与者的详细履历,同时,介绍他们将在事业成功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你的管理才能或你的管理队伍还不够强大,那么要想获得投资并成功地创业,你必须加强你的管理队伍。   战略定位   ●市场畅达   行业的一般定义   目前的规模和要求   潜在的目标市场   潜在的市场增长   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行业的技术评估   行业的发展方向   行业目前的状况   ●市场策略   获得市场份额的初期计划   用于市场渗透的可利用或可分配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微信扫一扫,
我今年打算参加成人高考,想咨询下专升本函授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历国家承认吗
责任编辑:putian发布时间: 20:45浏览26次
★报名方式:在线咨询qq:(吴老师)&&联系手机:(吴老师)欢迎咨询& & & & & & & & 欢迎报名建筑工程技术为普通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设的一门专业,属于土建施工类专业。该专业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接受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的研究、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主要开设于土建类专业为特色的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为普通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设的一门专业,属于土建施工类专业。该专业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接受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的研究、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给排水工程五个方面,专业应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从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测量员、资料员、预算员等等。该专业主要开设于土建类专业为特色的院校。成人高考所办理的文凭,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国家承认文凭,学历电子注册,条件合格的可授予学士学位。用人单位可在中国教育部网官方网站查询。学历性质:自考/成教本科,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在职硕士、&学历用途:可求职,评职称,考公务员,可用于国内的一切大型考试,更可以用于出国留学。一、长沙理工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福建教育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湖南工程学院 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黎明职业大学 闽江学院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莆田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 武夷学院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二、热门专业1、专科1)文科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法律事务、刑事执行、法律文秘、金融管理与实务、投资与理财、会计电算化、会计、会计与审计、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秘等2)理科类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信息与计 算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与服务营销、公路运输与管理、通信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畜牧兽医2、本科1)教育学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历史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2)经管类汉语言文学、法学、治安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3)文史类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心理学、保险等4)理工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1)加速人的发展;2)发掘人的潜能;3)提升人的价值;4)健全人的个性。8.学校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条件。第一,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第二,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地成效;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9.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而环境与教育是人发展的外因福建函授报名注意事项:福建函授报名将于8月下旬启动,网上报名并同步填报志愿,这也意味着,考生从现在起就要对报考院校、专业以及考试科目了然于心了。但有些考生并没有吃透招考政策,菏泽函授报名,须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福建函授报名入口不能随便选  8月份的报名是正式报名,现在可以在网上进行预报名,在培训机构和函授站都可以。选择预报名的入口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机构的网站,不要轻易的泄露个人信息,以免有人利用你的个人信息注册报名。选择正规的机构,在报名、缴费等环节便可以获得协助,还可以参加培训。  免试入学有规定  由于福建函授考生大都为社会在职人员,很多考生都希望通过走捷径来完成上大学的梦想,所以,“交钱免试入学”也就成为不少非法网站和机构进行牟利的“神器”。然而,在福建函授招生以及录取的过程中,“交钱免试入学”根本行不通,只有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才能免试入学。福建函授报名时,免试入学的条件可自行查询,看自己是否符合。  依分数择优录取  在录取上,福建函授按照分数优先原则进行录取,即根据“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和录取的专业。有的机构宣称可以让考生提前就读或提前毕业,这是不可能的。即便上了辅导班,也不能保证包过。因为整个的招录过程,既不是函授院校,更不是培训机构可以掌控的。  报志愿需谨慎  考生在福建函授报名时,只能了解函授高校的招生专业,不能获知招生计划。而真正的招生计划,则会根据报名后的生源情况来公布,因此,考生不仅不能相信网上各类招生计划,在填报志愿时还需慎之又慎。  按照正规的流程,报名参加福建函授考试,充分了解相关的政策,吃透了再报考,便不会出错了。一般各大专科学校都有提供专升本考试的,在读期间就可以报的,不过你要等到大三的时候(一般专科是三年)报。然后在放假期间考试,这个也和各个省市规定而言的。专科文凭只是代表专科,专升本之后你就是本科生的,这在社会上又提高了一个档次,专科就业非常难,要想找个好工作,本科文凭是最起码的条件。字靠文凭和正规的专升本文凭不一样,没有专升本以后的本科文凭厉害  福建省2016年全国成人高考报名启动,即日起开始报名,现在报名可以参加统一组织的成人高考阳光计划。考生可以点击在线报名,网上报名后带身份证复印件四张、二寸蓝底照片两张来报名处理场确认。特别说明:成人高考报考可到本中心指定报名点报名提交报名材料即可。中国公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报名热线:可直接添加在线咨询&qq:(吴老师)移动固定电话:(吴老师)同学们也可用手机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二维码,吴老师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报名服务!& & & &&
该内容系 putian 分享发布,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通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本网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若该文章内容涉嫌侵权,请发邮件qq:。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4-.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 ,上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思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上政办发〔2017〕19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上思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 2017年7月28日
&&&& 上思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 委托单位:上思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编制单位:钦州学院
编制时间:二一六年十一月
第二节& 降低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负担.............................................................. 41
为巩固扶贫成果,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成功实现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全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防城港市整市推进十万大山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全县扶贫开发实际情况,特制订《上思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精准扶贫机制为导向,坚持政府为主导,举全县之力量,努力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使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一)“十二五”扶贫开发成就
自2011年开始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全县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民收入增幅大,贫困人口逐步减少。
2015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52元,比2010年增加3200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82%,年平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至2015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4.6万人减至1.6万人,共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贫困人口数量持续下降,贫困发生率由23.9%下降到8.14%,贫困问题明显缓解。
2.大力推进扶贫搬迁工程,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迁出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5770.29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成易地搬迁安置962人。其中集中安置住房74套,建筑面积达到1.258万平方米涉及342人;无土安置住房140套,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安置620人。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铺设道路6公里,新建人畜饮水1处,铺设供水管道1000米,电网建设2公里。各项目点基本解决移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通讯难等问题,搬迁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各项目点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指导,帮助农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进一步增加群众的收入。对于水源涵养区、天然林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等迁出区,群众搬迁后随即进行封山育林,因此森林植被砍伐明显减少,毁林开耕现象基本消除,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得到了有效遏制,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产业开发初显成效,群众收入结构逐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产业化扶贫项目1569万元,扶持整村发展特色产业。其中,继续发挥糖料蔗在稳定贫困家庭收入中的支撑地位,完成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1.73万亩,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同时,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10个,覆盖贫困户达80%以上,项目区甘蔗平均产量得到提升,种植户每亩甘蔗的投入成本显著减少,贫困群众原料蔗增产10%-15%,纯收入增加11%-17%;另外,在具备条件的村镇发展香菇种植、淮山种植、名优水果种植、澳洲坚果种植等特色优势种植业2.4万亩,其中覆盖贫困户1100多户;扶持村民养殖肉牛、黑山羊、肉鸡、黑豚、桂香鸭等,覆盖贫困户2800多户;近年来乡村特色产业覆盖面逐年拉大,每个村庄基本形成“糖料蔗+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全县注重提升贫困群众的致富技能,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五年来共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256期,有1.1万人受惠,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32期2500多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多人,每年通过产业发展、外出务工等,实现贫困地区人均增收900元以上,保证贫困地区群众稳定脱贫。
4.社会各项事业深入推进,保障贫困区持续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县进一步加快贫困区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贫困区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扶贫方面,全县投资2.436亿元,实施22个“改薄”项目,组织实施教育助学到户计划、雨露计划等一系列教育资助政策,受补助学生人数达1.2万多人,其中全县义务教育7-15岁适龄儿童27243人,就读27243人,无因贫辍学现象;全县21个贫困村村委会都有钢混或砖混结构的办公用房、培训用房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建村级卫生室15个1700多平方米,每个村均有符合标准的卫生室,医务人员、医疗设施、基本药物配备齐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99.03%和90.01%,群众卫生保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网络广播方面,全县83个行政村已有81个通网络宽带,行政村网络宽带通达率97.5%,各村委所在地或村小学基本通网络宽带,并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社会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5.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基础得到夯实。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加强贫困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调整充实了一批村党支部书记,加强了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工作;先后组织贫困村“两委”干部参加县级培训500多人次,“两委”班子建设得到加强,贫困村干部素质和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得到提高;村“两委”干部及广大党员广泛开展了与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工作,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上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整村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贫困村党组织基本达到“五个好”、“五村两规范”建设效果。
(二)“十二五”发展存在的问题
全县“十二五”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扶贫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产业规模不大,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项目少,发展途径单一;产业力量弱,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不长,带动能力不强;另外产业科技含量也普遍较低,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二是贫困户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等、靠、要”依赖思想相当普遍。由于长期贫困,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贫困户仍然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身求发展盼富裕愿望不强,小农意识严重,摆脱贫困思路不清。虽然经过努力,贫困群众收入能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但是依靠政策增收的比例较大,如何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实现贫困户稳步增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三是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普遍劳动技能不高,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没有掌握实用技术,就业和增收渠道受到很大限制。
二、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脱贫攻坚面临的机遇
一是从中央到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市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安排的支农投入不断增加。全县县委、县政府切实践行各项扶贫政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为全县扶贫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二是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开发工作经验。经过近年的实践探索,全县在组织领导、整村推进、异地搬迁、资金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化扶贫、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圆满完成了扶贫开发任务,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积累了许多成功做法和经验,可为我们更好开展“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三是地方财政投入能力逐步增强。近年来,全县县域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可用财力逐年增加,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十三五”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
1.全县贫困人口规模还比较大,且分布不均衡。新一轮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结果显示,2015年底全县仍有贫困村32个,贫困人口3976户16473人,占农村人口的8.14%。全县贫困面仍比较大,扶贫任务还十分艰巨。
2.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部分村行路难、饮水难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十二五”期间,全县虽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贫困村屯基础设施建设,绝大多数贫困村屯通了公路。但由于山高地陡,加上近年来强台风、强暴雨的影响,使原本就十分薄弱的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同时,还有部分贫困村屯尚未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全县贫困村屯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无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3.产业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增收步伐缓慢,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仍然艰巨。经过持续扶持,村级产业已初显成效,但由于一些村自然条件差,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少,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出去打工多,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难度较大。目前上规模上品牌的产业还不多,保持稳定收入的产业较为单一,不少村还没有找准具有地方优势或者适宜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扶贫产业以传统项目为主、产业分散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4.扶贫攻坚难度大。大多重点村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素质低等综合因素制约,加上自然灾害严重、农村低保覆盖面小,解决温饱问题和稳定农民收入难度较大。
三、本规划实施依据、范围、期限
(一)本规划制订依据
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相关政策文件,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2.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和防城港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扶贫开发相关政策文件和相关专项规划。
(二)本规划实施范围
本规划实施范围为:全县8个乡镇83个行政村,2015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国家新制定贫困标准线以下的人口为新阶段扶持的重点对象。
(三)规划实施期限
本规划基期为2015年,规划期限是2016至2020年。
“十三五”期间,是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十年规划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间节点。全县围绕“精准、聚焦、可行”原则,以打造“脱贫攻坚先行区”为总目标,努力构建城乡“全域均衡”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按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要求,改善全县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绝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2019年进入扫尾阶段,提前实现全县贫困户全部脱贫销号、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全县成功脱贫摘帽。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全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扶贫机制体制创新,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基础设施扶贫、特色产业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实施金融创新扶贫、医疗解困低保兜底扶贫、搬迁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确保全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有效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强化乡(镇)一级扶贫责任,统筹城乡发展,以集中连片低收入村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聚合各方面支农项目资金,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开发扶贫与生活救助”两轮驱动战略,确保所有低收入人口得到有效扶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
三、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发展的原则
从全县集中连片和特殊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抓好精准扶贫,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指导、分类施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专项计划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作用,在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土地整治、人口发展、生态和社会环境投资和项目上,优先照顾贫困区域,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贫困区域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四、自力更生,外力帮扶
教育引导贫困村干部和贫困户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充分发挥贫困村和贫困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处理好政府扶持、社会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继续推行参与式扶贫,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拓宽帮扶领域,提高帮扶水平。
五、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各行业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发挥各行业、各职能部门优势,通过以整合项目资金的方式,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形成行业及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六、坚持精准贫困,到村到户的原则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始终瞄准集中连片贫困区域和低收入人口,以贫困村、低收入人口为基本对象,以增加收入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实行资金扶持到户、项目覆盖到户、技术服务到户、干部帮扶到户、集中力量解决致贫的主要问题。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区域和贫困村,在规划编制和资金、物资的投放上,坚持先难后易,优先扶持最贫困的村和最需要帮扶的人群。
七、坚持责任到人,领导干部负责制原则
对于特殊扶贫对象(收入困难、劳力不足、社会拓展能力差等),实行领导干部负责帮扶制,依据自治区及防城港市要求,结合全县实际,按不同干部级别责任到人。
八、加强督查,违法必究
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等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对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从严惩处。
第三节& 脱贫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县要完成3976户,共计16473人的脱贫目标。确保到2019年底,实现全县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本县平均水平,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具体目标任务:
一、全县贫困户、贫困村以及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分别实现“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于”和“九有一低于”标准;计划2016年完成脱贫人口30%,到年底实现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5500名贫困人口脱贫销号;2017年完成40%贫困人口及13个贫困村、5777人脱贫摘帽;2018年完成30%贫困人口及1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到2019年,确保全县32个贫困村、1647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整县顺利脱贫目标任务。
产业发展方面,根据各贫困村资源状况,加大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帮扶力度。到2020年,实现全县32个贫困村都有一个主导产品能带动村民稳步增收,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进一步改善村屯道路通行条件,重点推进贫困户所在村屯的道路建设,构建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年计划完成建设扶贫攻坚道路800公里,预计总投资32000万元。实施自然村(20户以上)通硬化道路600公里左右,实现“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等级路、屯屯通硬化路、户户连上路”;教育方面,优化贫困地区学校布局,积极筹措资金加快贫困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设备,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和公开招聘,新聘用教师80名充实到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加强师资力量,让贫困群众的子女就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2016年已开工建设上思中学新校区、南岸小学、南岸幼儿园和公正乡中心幼儿园等4所学校,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程18个项目。医疗方面,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县人民医院进行扩建,加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完成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一批基本医疗设备,为32个贫困村卫生室各配备1台健康一体机,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村,切实降低群众医疗支出。“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全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彻底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对全县建档立卡人员建立五道医疗保障制度;住房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加强贫困户危房改造力度,年,计划完成26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383户一般贫困村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时期,全面解决95%以上农户饮水问题。
二、继续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实现摆脱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年,全县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实施”原则,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到2020年,总规划搬迁涉及的8个乡镇83行政村,共计1877户7505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基本解决脱贫致富问题。
三、全面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按照“五个一批”来开展旅游扶贫工作,通过旅游企业就业帮扶脱贫一批、通过扶贫村屯旅游开发帮扶脱贫一批、以旅游技能培训引导进行就业帮扶脱贫一批、以旅游大项目建设带动帮扶脱贫一批以及通过鼓励自主创业参与旅游服务帮扶脱贫一批。到2019年,力争全县通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2195人脱贫。
产业增收脱贫一批
第一节& 特色产业扶贫
一、产业扶贫现状和扶贫目标&&&&
(一)上思县产业扶贫现状
多年来,全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开发工作,按照“精准、聚焦、可行”原则,举全县之力推动整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五年来累计脱贫4.43万人,年均减贫率达15%,上思被列入“国家社会扶贫创新协作帮扶试点县”。仅2015年,县财政就投入1.2亿多元,整合完成各类扶贫投入5.95亿元,实现脱贫人口6000多人。
具体工作中,全县创新实施“扶贫+”模式,形成“扶贫+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党内关爱”等多种方式,每个精准贫困户至少获得实施1个以上“扶贫+”帮扶;推动总投资15亿元的十二项扶贫工程全面落实,完成了一批村屯道路、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三个千万元扶持计划”,发展了水果、肉牛、中草药等一批特色扶贫产业;建立一系列扶贫长效机制,率先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创新开展党内关爱工程,实行对因病致贫患者进行“二次补助”,对危房改造贫困户进行“二次补贴”等扶贫长效政策。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多次被自治区扶贫部门给予肯定。全县整县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全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根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上思县被列为2017年全区首批脱贫摘帽的6个贫困县之一。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县委、县政府决心把脱贫摘帽工作作为当前全县头等大事来抓,以打造“脱贫攻坚先行区”为总目标,确保到2017年底,全面实现2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70%贫困人口脱贫销号。争取到2019年提前实现全县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把全县打造成为“脱贫攻坚先行区”。
(二)产业扶贫目标
根据贫困村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以及贫困村及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通过产业扶贫的实施,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产业脱贫增收效果显现。到2020年,全县32个贫困村都有一个主导产品能带动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的3976户贫困户稳步增收,最后达到脱贫的目标。
二、产业扶贫重点任务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强农村产业“五化”即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有效实施惠农强农政策,助推甘蔗、香糯、肉牛、水果、中草药等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不断增强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作用,探索“土地流转+小贷入股+公司分红+基地合作+劳务合作+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优势产业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实现贫困家庭有收入来源和增收保障。
(一)甘蔗
1.基地培育。大力打造“上思蔗糖”品牌,培育建设成为“上思县十万大山甘蔗”生产基地,“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桂糖40、桂糖42、桂糖43、桂辐98-296和粤糖93-159等五个高产蔗品种,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主要在叫安、思阳、那琴、平福、南屏、在妙等乡镇种植。重点帮扶南屏瑶族乡巴乃贫困村种植,辐射带动100多户贫困户脱贫。
2.产品加工与销售。依托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上思上上糖业有限公司与昌菱制糖有限公司,从种植、收购、加工、到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产品销售,执行“一条龙”服务;采取与上上糖业有限公司、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合作销售蔗糖成品重要渠道。
3.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龙头企业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公司+基地+农户”和“能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形成购销关系稳固、利益联结紧密的链结机制。
(二)香糯
1.基地培育。重点培育壮大十万大山特色品牌“上思香糯”,计划在在妙镇佛子村打造1个连片面积3000亩的上思香糯种植示范基地。在思阳、在妙、叫安、那琴等4个乡镇建设上思香糯生产基地总共800亩以上。到2020年全县香糯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引导1500多户贫困户参与就业创业。坚持标准化生产,鼓励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2.产品加工与销售。引导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如思甜土特产有限公司等,从种植、收购、加工、到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产品销售,执行“一条龙”服务;打造上思香糯地理标志品牌,采取“互联网+”,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拓宽上思香糯产品销售市场。
3.利益联结机制。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农户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或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形成购销关系稳固、利益联结紧密的链结机制。
(三)中草药
1.基地培育。以创建上思“十万大山中草药”品牌为突破口,培育建设成为“全县十万大山中草药”生产基地。“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草珊瑚、牛大力、铁皮石斛、茯苓、灵芝、何首乌等中草药。全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主要在叫安、思阳、那琴、平福、南屏等乡(镇)贫困村种植,项目可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引导有实力的药业企业或合作组织因地种药、林下套种,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基地化种植、标准化和园区化生产,争取实现这一有利资源带动一批农户脱贫致富,同时推动中草药产业的发展。
2.产品加工与销售。依托有实力的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提供种苗供应、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的全程保障。重点建设玲芝堂药业两条中药深加工厂车间生产线,通过对中草药深加工,形成中药饮片、养生保健产品、天然药物提取物等终端产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采取与桂林三金药业有限公司、广西玉林中药专业市场等合作销售药材为重要渠道,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利用“互联网+”,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拓宽“十万大山中草药”产品销售市场。
3.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龙头企业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以“公司+基地+农户”和“能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进中草药生产流通企事业、中草药生产企业和农民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共建集中连片中草药生产基地,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形成购销关系稳固、利益联结紧密的链结机制。
全县玲芝堂药业有限公司壮药种植示范基地位于叫安镇平江村,占地2500亩,项目投资500万,主要种植草珊瑚、铁皮石斛、金线莲等中草药,并建设深加工工厂,项目主要覆盖思阳镇、叫安镇和南屏乡。
全县安广种养合作社集观光、旅游、种植、养殖为一体,位于那琴乡龙楼村,计划在林下种植草珊瑚2000亩,投入400万元,发展高产草珊瑚,项目主要覆盖那琴乡和公正乡。
(四)水果
1.种植基地建设。至2020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8万亩,新增面积1.8万亩,年计划每年新增0.4万亩。全县水果品种以柑桔(茂谷柑、沃柑、红江橙、沙糖桔、红心蜜柚等)、百香果、火龙果、早熟梨、李、菠萝、澳洲坚果等为主。其中柑桔主要分布于那琴、公正、叫安、华兰等乡(镇);百香果、火龙果主要分布于叫安、思阳、那琴等乡(镇);澳洲坚果种植主要分布在公正乡、那琴乡、叫安镇和平福乡,目前主要任务是巩固现有种植面积,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实现增产增收;其它水果分布全县。2020年全县水果年产量达到3.8万吨(2015年1.3万吨),平均以每年0.5万吨的速度递增;产值1.2亿元(2015年5000万元),平均以每年1200万元递增。
2.加工、储藏保鲜及销售。引导、引进建成企业1-2家,进行鲜橙汁加工,消化当地产品;建成相当规模的冷链保鲜冷库,储藏保鲜当季水果产品,调节市场供求;利用信息平台,发布产品信息,推销特色水果产品;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商销售。
3.利益联结机制。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为模式,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体,以土地入股、劳务参与等多种形式,促发农户参与产业开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五)水产畜禽
1.基地建设。采取“互联网+基地+贫困户”特色养殖的经营模式,扶持鼓励贫困户发展牛、羊、猪、鸭、鱼等生态养殖产业。一是计划建立4个肉牛饲养量300头以上的养殖扶贫示范基地,5个饲养山羊100只以上的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饲料种植扶贫示范基地2个,通过示范建设带动贫困户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和牧草种植。全县计划扶持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581户,养牛1901头,肉羊养殖105户,养羊1045只,饲料作物种植135户,种植面积640亩。通过扶持贫困户发展牧草业生产,带动1821个贫困户发展养殖,惠及贫困人口3944人。二是计划建立5个饲养量1万羽的林下、果园养鸡扶贫示范基地,建立4个渔业生产扶贫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建设带动贫困户发展家禽、生猪养殖和水产养殖。全县计划扶持贫困户贫困户发展肉鸡养殖382户,饲养肉鸡18800羽;肉鸭养殖312户,饲养肉鸭14250羽;生猪养殖323户,饲养肉猪896头;稻田、山塘水库养鱼258户,养殖面积1207亩。通过扶持贫困户发展家禽、生猪和水产养殖生产,带动1295个贫困养殖户脱贫,惠及贫困人口5787人。
2.产品加工与销售。引进肉类加工企业进驻上思,重点在思阳、在妙、叫安和那琴等乡(镇)引进2-3家肉牛精深加工企业,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饲料加工、屠宰加工、食品加工、冷链物流运输等产业化项目,形成产业关联度高的生态循环农牧产业集群;打通南宁、钦州、防城港等区内市场,采取“互联网+”打通国内市场,搭建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平台,转变经营方式,进行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不断拓宽产品销售市场。
3.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或企业+贫困户”的模式,让贫困户通过资金或产业入股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化龙头企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形成购销关系稳固、利益联结紧密的联结机制。
三、产业扶贫资金筹措方案
(一)资金需求测算
甘蔗产业需800吨甘蔗苗,计划投入资金70万元;香糯产业需要旱改水1500亩,计划投入资金3000万元;中草药产业计划种植中草药4500亩,计划投入资金900万元;全县养殖产业发展扶贫项目建设需要发展资金9251万元。
(二)资金筹措方案
甘蔗产业基金需要县本级财政划拨,约需要资金70万元;香糯产业资金筹措一是利用县国土局土地平整项目资金1500万元;二是引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打造示范园区,自筹资金1000万元;三是政府投入基础设施水、电、路等建设200万元;四是争取自治区、市等上级资金投入300万元;中草药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进行融资,其中全县玲芝堂药业有限公司计划投入资金500万元,全县安广种养合作社计划投资400万元,总共投入900万元;水产畜禽业主要是通过贫困户自筹、扶贫贷款资金、自治区、市、县三级扶持补助资金等三方面解决。其中,贫困户自筹资金1138万元,扶贫贷款资金2845万元,县级扶持补助资金580万元,市级扶持补助资金1100万元,自治区扶持补助资金1200万元。
四、政策保障
(一)做好农村资产收益工作
做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证书》,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让承包者吃下“长效定心丸”,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在年做好华兰镇和在妙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基础上,2016年在思阳镇、那琴乡和公正乡等三个乡(镇)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7年在叫安镇、平福乡和南屏瑶族乡等三个乡(镇)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8年前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贫困户住房财产权、林权等财产出让、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引导贫困户土地依法有序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流转和参股,推动贫困户资源向股权、资金向股金、农民向股民转变。
(二)做好金融贴息贷款工作
实施“十亿元金融贷款”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和贷款贴息,撬动金融部门扶贫贷款3亿元,对贫困户、农民、农民工提供5万元以下、3年内免担保和免抵押金额贴息贷款。对有能力直接融资5万元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在保持现有种养殖收入的基础上,补齐收入缺口,通过融资5万元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实现人均增收。对能授信5万元以下(含5万元),但无能力或无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通过进行“牵手互助”脱贫,实现人均年牵手分红0.1万元。对没有授信额度的贫困户,通过专项资金收入股权化,实现人均增收。对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按其直接带动贫困户脱贫户数给予不能超过100万元贷款。对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其直接带动贫困户脱贫户数给予最高贷款不超过1000万元。
(三)做好农技服务工作
采取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方式,将致富经送到农户手中,帮助叩开致富大门。一是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工创业技能培训”等培训项目,大力帮扶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争取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二是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农时季节,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各扶贫村授课,努力提高贫困户种养技能和致富能力。三是深入开展“一村一名农业技术指导员”活动。按照一村一名技术指导员要求,全县共有83个行政村,聘请农业技术指导员83名,围绕甘蔗、水稻、蔬菜三个主导产业,以“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农业技术的到位率。四是开展“一对一”养殖指导服务活动,每个示范户保证有一名技术人员联系,联系养殖户的技术人员每月到户指导2次以上,确保养殖技术到位。
(四)做好企业帮带工作
积极开展“引企进村”活动,每个行政村要引进1家以上企业(或加工种植、养殖基地、专业市场)落户该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对能帮带贫困村脱贫摘帽、扶持贫困户脱贫消号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有能力、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优势,实行“项目、资金、技术”的三帮带,实现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的目标。一是深入推进“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带动模式,提高贫困户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租赁、作价入股、经营权托管,订单农业、技术承包服务、就地务工等方式实现脱贫增收。二是大力发展“合作组织+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倡导合作组织通过种养、经销农产品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五)做好农业保险政策工作
政府与保险公司联手,继续扩大政策性农险的覆盖范围,鼓励贫困参保,让更多享受到农险服务。积极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到、到贫困地区开展农险业务,使其共同承担扶贫重任。积极探索“保险+信贷”的信贷扶贫模式,充分把保险和信贷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效应助推贫困人口走上致富脱贫之路。
(六)其他政策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村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抵押担保形式,提高农村资源资产市场化程度,有效盘活存量资源,不断推动农村资源向股权、资金向股金、农民向股民转变。继续实施肉牛养殖产业屠宰加工扶持政策,对进行肉牛屠宰、加工、销售的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的,县财政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灵活运用退耕还林、海防林、林下种养等惠农政策,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推动林下种植、特色水果的种植。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产业脱贫专责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工信、扶贫、旅游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要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矛盾问题。各乡(镇)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谋划好区域内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二)明确责任。产业脱贫专责工作领导小组要协调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产业扶贫实行属地负责制,党政主要领导要把握重点,亲自协调、亲自调度,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展扶贫产业,帮助扶贫对象脱贫。
(三)强化挂图作战。实行“挂图作战”项目化推进工作法,制作悬挂县、乡(镇)、村三级产业扶贫攻坚“作战图”,对各项任务细化、量化,定人、定责、定时、定查,按图索骥、梯次展开、统筹推进,“年初对账、季度查账、半年催账、年底交账”,做到“人人心中一本账,比学赶超有标杆”,推进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四)强化考核。县、乡(镇)两级分别将产业扶贫纳入对乡、村扶贫工作考评内容;把结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情况纳入精准扶贫的工作内容,推动产业扶贫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同时把结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情况纳入精准扶贫绩效考评内容,按照政府和贫困户双认定的脱贫办法,确保贫困户脱得出,可持续,真脱贫。
第二节& 电商扶贫
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抓紧抓好抓成效。通过“到村到户到项目”,接入并形成通畅的电子商务交易通道,以电商购销对接广域大市场,突破贫困村本地市场狭小、资源匮乏的制约,实现“卖得掉、卖得好、卖的久”和“买得到、买的对、买的省”的目标。引导和支持电商企业进入贫困村开展业务,依法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加强对优质特色产品的品牌打造和宣传营销,培育一批“互联网+特色农业”的知名品牌。依托供销合作社、邮政和流通企业,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套和综合服务网络。鼓励和扶持贫困面广的乡镇建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门店,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办网店,积极推进知名电商落地。
组织动员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开展电商培训,以电商助贫节支增收、改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实效形成示范,激发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贫困村发展电子商务和贫困群众利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能力,为电子商务“到村到户到项目”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全县扶贫攻坚增添新动力。
第三节& 资产收益扶贫
建立资产收益扶持制度,能够将财政扶贫资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部分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等作为贫困户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中的股份,使贫困户享受分红、就业、技术指导、产品回购等多种收益,从而建立市场主体、合作组织与贫困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通过股权纽带,把贫困农户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连接起来,改变过去点对点的扶贫模式,将贫困户从狭隘的生产空间、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中解放出来。
(一)推进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
创新模式,使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变资金为股金。将财政投入到村的各类资金,原则上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资本金,投入到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形成村集体和农户持有的股金。
一是把财政资金转变为股金。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财政投入到农村的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村集体发展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股金,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和农民受益的方式,集中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按股比分享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以财政资金撬动各方面资金。坚持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村集体资金、个人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参与农村发展。
三是注重资金投入的公平性、规范性和风险控制。坚持政府主导、严格把控,确保资金落实到户,确保分红公平。建立完善资金投入的流程,构建入股方式、入股程序、股权管理、股金退出、风险防控等机制,保障资金安全。坚持把资金投入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成长性好的产业平台上,确保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最大化。
(二)推进资源变股权,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等,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转换为企业、合作社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是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等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
二是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在坚持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既让经营主体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又让入股农户通过以承包地入股成为参与者,促进农户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
三是积极推进集体资产入股。在对农村集体资源进行清理核实、确定核属关系的基础上,经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同意,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山、滩涂、水面、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等资源和资产协商评估入股,使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股权,按比例获得收益。
(三)推进农民变股民,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农民变股民,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等入股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股份获得收益。同时将财政定向投放到贫困户的帮扶资金,转变为贫困户持股,投入到村集体领办和创办的经济组织获益。
一是政府主导农民入股实现增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要针对贫困户特别是那些居住在深山区、石漠化地区、不具备脱贫条件的“两无”人员(无业可扶、无力可扶),采取“个人资助、组织协助、社会帮扶”的方式,通过优先确权登记、优先财政注资、优先担保支持、优先提供贷款、优先产业覆盖、优先教育引导等“八个优先”,让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有机会、有条件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本地或异地优势产业中占有股份、获得收益、实现脱贫。
二是政府推动农民入股实现增收。在政府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和推动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变为股民,让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在参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回乡入股实现增收。鼓励农民在“三变”改革中创业就业,支持企业商人、返乡农民工等回乡创业就业,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有资金、会经营的农民企业家、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带动农民群众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第三章& 转移就业脱贫一批
第一节&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一)建立完善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
提升对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水平。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培训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力争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5%以上。免费对贫困户劳动力开展订单、订岗、定向、菜单式培训。对贫困户“两后生”开展一学年(10个月)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学费全免,生活费补助、培训补助,实行应补尽补,完成后可继续参加中高职培训。2017年,对新增“两后生”和贫困地区有需求的劳动力基本实现全员培训,到2019年,绝大部分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培训合格证书。推行劳务输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持续加强以贫困群众为主要对象的科技培训,继续围绕蚕桑、甘蔗、药材、水果、蔬菜、畜牧、水产、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工作,通过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将贫困村村支书、村主任和镇分管扶贫领导的培训纳入县级党政干部培训规划。资助贫困村一名村干部接受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逐步提高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二)加大对贫困户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资助力度
进一步健全大专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以贫困户“两后生”为主要对象,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历教育,培养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型技能型人才,其中,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按规定享受国家及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高等教育可享受贫困补助、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岗位等扶持政策。对贫困户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免学费,考上高等教育学校的,给予助学补助、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岗位等扶持。决不能因为贫困让一个贫困户子女读不起书,同时也要消除和减缓因子女读书而成为贫困户。
(三)提高贫困农民工技能培训精准度
深入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对外出务工贫困人口的岗位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对自主参加扶贫部门以外的部门举办的技能培训,并取得国家承认可在网上查证到职业资格证、上岗证的我区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次性补助。到2020年,力争使各类农村转移就业贫困人口都有机会接受一次相应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绝大部分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有职业资格证书,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
第二节& 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
(一)加快建设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十三五”期间,全县将逐步完善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劳动准入制度,同时完善贫困人口就业跟踪服务体系,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县、乡(镇)、村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积极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鼓励并创造条件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大对劳动力创业、创新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着力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协定建设,鼓励和引导片区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贫困地区劳动力。大力支持工、农、商、贸以及服务业等领域的创业、就业。
积极实施“春风行动”,定期组织用工企业针对贫困户举办招聘会。鼓励培训机构输送贫困劳动力就业,对成功介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就业合同(协议)的,可按自治区有关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加强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由人社部门对企业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由乡镇组织相关人员进村入户将岗位信息送至贫困户家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赴企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与企业取得联系,并给予一定的交通费补贴,促其上岗就业。强化跟踪回访,加强对贫困群众务工指导和维权服务。
(二)搭建转移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实现劳动就业、子女入学、升学考试、医疗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领域“一证通”。在城镇就业稳定、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可帮助落户城镇,有序实现市民化。
(三)建立贫困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推动返乡农民工实施大众创业,依托工业集中区和木材加工区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吸引农民工进城入园创业务工,培育发展一批小微企业。在每个创业园自治区补助财政资金500万元,15公顷用地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示范性农民工创业园。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搭建电商发展平台,加快实施“快递下乡”工程,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导贫困户中青年劳动力通过电商创业,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第四章& 住房保障脱贫一批
第一节& 易地搬迁精准识别搬迁对象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稳步推进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十三五”期间,以扶贫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的搬迁规模为基准,按照精准识别的要求,全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38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上经精准识别需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675人,共计搬迁7505人左右。
根据国家、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确定的重点对象,结合全县实际,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对象是居住在生存和发展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兼顾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源保护区,受地质灾害威胁大等区域的村屯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需与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按不超过搬迁规模10%的比例确定并分年度实施。
搬迁对象的确定是一个动态过程,各乡(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搬迁对象意愿变化进行适当调整,确保精准搬迁,实现精准脱贫。总原则是年初勾选年度计划搬迁对象,年末调整勾选实际搬迁对象。搬迁对象最终以入户勾选调查造册、经户主签字同意后列入当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的对象为准。
“十三五”期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涉及的乡(镇)有8个,贫困村32个,贫困人口1.6万多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水库移民区或生态敏感地区,这些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一)勾选搬迁对象
年,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实施”原则,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总规划搬迁涉及8个乡镇80多个行政村,共计1877户7505人。(详见附件1:表4.1 上思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涉及乡镇、行政村名录。)
(二)脱贫攻坚目标
确保到2020年,1877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基本解决脱贫致富问题,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生产生活设施目标。规划建设安置房16.88万平方米左右,规划道路建设20公里左右,铺设饮水管道14公里左右,电网建设6公里左右,其他附属设施1.8万平方米左右。通过安置房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目标。规划建设教育设施(幼儿园、小学、中学)1720平方米左右,通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安置点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安置点群众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
土地整治及征地目标。规划征地23.94公顷,基本农田改造0.5万亩,新增及改善灌面0.5万亩,宅基地复垦0.2万亩。
后续产业发展目标。围绕各个安置点建设,加强对安置群众的劳动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力争每户搬迁群众有1-2人以上掌握至少1门的生产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为移民开展农业生产、外出务工就业奠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政府扶持和招商引资的市场调节方式,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基地,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手工业、特色旅游业、服务业、零售业等后续产业,5年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左右,为搬迁群众增加就业机会。确保后续产业能够满足搬迁群众的就业、增收的需要,实现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
第二节& 积极稳妥实施搬迁安置
一、搬迁规模与方式
(一)实施区域与搬迁规模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区域主要涉及全县8个乡(镇)32个脱贫摘帽村,以及县域内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地方病多发区、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区等面上村。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包括居住在以上区域,且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扶贫成本极高,无法实现就地脱贫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经过精准识别需要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
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实施”原则,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共1877户,7505人。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08户,6830人,确需要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169户,675人。按安置方式分,集中安置7505人。在集中安置方式中,依托县城安置7044人,依托重点乡镇安置461人。每年搬迁安置计划安排为:2016年搬迁2394人(含2014、2015年自治区下达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783人。注:年间,全县计划实施651户2745人搬迁。已完成安置214户962人。其中:2014年重点镇安置74户342人。2015年市场房源安置140户620人)其中建档立卡2155人,同步搬迁239人;2017年搬迁2992人,其中建档立卡2720人,同步搬迁272人;2018年搬迁2119人,其中建档立卡1955人,同步搬迁164人;2019~2020年进行搬迁扫尾工作,不具体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详见:附件2和附件3)
(二)搬迁方式
1.实施梯度搬迁。以县城为龙头,充分发挥县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资源优势,带动县、乡、村“三级联动”,根据搬迁户意愿和选择,对贫困群众中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尤其是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务工的,引导他们进县城进产业园区进景区集中安置;对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乡镇安置的搬迁对象,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对没有离乡意愿、自身条件差(包括一些五保户、智障和残疾人员)、打算长期在农村发展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中心村(包括敬老院、养老院)。(详见:附件2和附件3)
2.按不同对象实施分类搬迁。
(1)对经过精准识别需要整村整屯搬迁的实行整体搬迁。重点支持以自然村落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特别是对20户以下扶贫成本极高的自然村(屯)实施整体搬迁,迁出地原则上不再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2)对特殊贫困群众实行差别化搬迁。通过严格的调查评估,确认属于特殊贫困群体的由政府兜底,把解决这部分特殊贫困群体的搬迁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搬迁对象采取敬老院、养老院、分散、利用公租房过渡安置和加强小额信贷支持、结对帮扶等办法解决搬迁住房问题,确保搬得出,不落下。
(3)对历年异地安置租地群众实行分层分类搬迁。对于不用二次搬迁能就地解决租地移民永久性住房的,主要通过常规扶贫方式逐步实现租地移民与土地脱钩;对于就地解决不了租地移民永久性住房的,通过纳入扶贫移民搬迁规划,进行二次搬迁给予解决,最终实现租地移民与土地脱钩的目标。
(4)对自主移民遗留的历史问题实行专项解决。对建档立卡农户纳入本地“十三五”扶贫移民搬迁规划;非建档立卡搬迁农户,有序、合法引导其搬迁,能列入规划尽量列入规划;已脱贫、融入当地生活的自主移民,尽力解决其土地、户籍等权益合法化问题。
二、安置方式
采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
(一)集中安置:主要包括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乡村旅游区、中心村安置等。
依托县城、产业园、重点镇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在县城、产业园区、重点镇附近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且有一定劳动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
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或旅游景区,引导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发展乡村旅游。
依托中心村安置。依托靠近交通要道的中心村,新开垦或调整使用耕地建设移民新村,引导本行政村内或周边行政村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搬迁对象就近集中安置。
(二)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
插花安置。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当地政府采取回购空置房、配置相应耕地等资源安置部门搬迁对象。
投亲靠友等其他安置方式。引导搬迁对象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除享受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政策外,迁出地和迁入地政府应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各乡镇可从实际出发自行确定安置方式,原则上在本地安置,本地水土资源确难以承载的可酌情考虑跨乡镇安置。
安置点实行统一冠名。全县所有新建设的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统一冠名为“老乡家园―XXX移民安置小区”,积极打造全县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品牌。
三、移民搬迁计划总投资
“十三五”时期,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需要进行住房、生产生活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共需投入资金52487万元。其中征地费用需投入13509万元,占总投资的26%;住房建设需投入27029万元,占总投资51%;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需投入8367万元,占总投资16%;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投入1083万元,占总投资2%;不可预见费用2499万元,占总投资5%。(详见附件4)
第三节& 促进搬迁群众稳步脱贫
围绕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力争年对0.7505万生存条件恶劣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在县城和就近乡镇安置点集中建设移民住房,配套建设水、电、路、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实行产城融合发展,发展后续产业,就近安排移民劳务和就业;迁出区进行自然生态修复重建和环境建设,让搬迁群众能够安居乐业。根据搬迁农户劳动力自己所长,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辟发家立业之路,实现预期目标,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实现精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一、移民搬迁工程建设
(一)住房建设
规划年搬迁的农村贫困人口和生态移民人口规模为1877户,7505人,按户一套住房配置来建设、户均90平方米的标准计算,共需建标准住房1877套,合计16.89万平方米。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县城安置、重点镇安置、产业园区安置、旅游景区安置、中心村安置及分散安置等多种类型的安置方式。
1.县城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安置全域范围内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且有一定劳务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重点解决自愿到县城集中安置的搬迁农户,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征地、统一规划、分批建设、集中招标、统一管理,集中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标准用房,每一搬迁农户建设住房90平方米。“十三五”时期,计划在县城集中安置点建设1048套廉价适用商品住房,专门安置搬迁移民。
2.重点乡镇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在重点城镇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且有一定劳务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由政府统一规划、分批建设、集中招标、统一管理,由所在乡镇具体组织实施,集中安置易地搬迁农户,建设搬迁移民安置住房。因地制宜建设安置用房,搬迁农户建一层住房的,为其打好继续加1-2层的地基;也可以集中建设5-6层廉价适用商品住房。“十三五”期间,计划在乡镇集中安置点建设113套廉价适用商品住房,专门安置搬迁移民。
3.产业园区安置。在县城工业园区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且有一定劳务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由所政府统一规划、分批建设、集中招标、统一管理,由所在乡镇具体组织实施,集中安置易地搬迁农户并建设安置住房716套。
4.乡村旅游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集中安置,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或旅游景区,引导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发展乡村旅游。由政府统一规划、分批建设、集中招标、统一管理,由所在乡镇具体组织实施,集中安置搬迁农户并解决住房问题。
5.中心村安置。依托靠近交通要道的中心村、依托新开垦或调整使用的耕地,在乡镇或行政村规划建设移民新村,引导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搬迁对象就近集中安置。
(二)基础设施建设
1.县城安置。小区配套建设相应的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搬迁移民安置所需的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统一纳入规划安置点建设。做到安置点通硬化道路、统一配套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户户通自来水、通电、通互联网、通电视等。
2.重点城镇安置。由政府统一规划、分批建设、集中招标、统一管理,由所在乡镇具体组织实施,由所在乡镇政府组织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做到安置点通硬化道路、统一配套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户户通自来水、通电、通互联网、通电视等。
3.产业园区安置。由政府统一规划、分批建设、集中招标、统一管理,由所在乡镇具体组织实施,所在乡镇政府组织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做到安置点通硬化道路、统一配套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户户通自来水、通电、通互联网、通电视等。
4.乡村旅游区安置。由政府统一规划、分批建设、集中招标、统一管理,由所在乡镇具体组织实施,由所在乡镇政府组织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做到安置点通硬化道路、统一配套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户户通自来水、通电、通互联网、通电视等。
5.中心村安置。由所在乡镇政府组织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做到安置点通硬化道路、统一配套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户户通自来水、通电、通互联网、通电视等。
(三)公共服务设施
为解决移民群众后顾之忧,确保移民搬的放心,按照城镇建设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和移民规划的总体要求,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建立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站式后续服务平台,促进安置点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为移民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城镇安置点力争形成具有现代城镇发展与民族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建设风格,既保持地方特色又融入城市元素,有助于移民户能尽快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对于安置人口规模较小和分散安置的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不予考虑,移民的公共服务问题就地就近解决。
1.县城集中安置。小区除配套建设相应的水、电、路、燃气、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之外,移民搬迁农户及其子女就近入幼儿园、学校上学,看病就医方便,安置小区或安置点配套建设文化室、活动广场。养老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纳入当地城镇管理,服务均等。
2.重点城镇集中安置。在乡镇政府所在地附近,由乡镇政府组织统一规划建设配套建设相应的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移民搬迁农户及其子女就近入幼儿园、学校上学,看病就医方便。
3.中心村或乡村旅游区集中安置。在非乡镇政府所在地附近、而是在交通沿线择地集中安置的,或在乡村旅游区集中安置的,由乡镇政府组织统一规划建设配套建设相应的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移民搬迁农户及其子女就近入幼儿园、学校上学,看病就医方便。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四)土地整治
1.加强基本农田整治和小型水利渠道建设。重点是在移民搬迁生产安置区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优先纳入自治区耕地整治计划,重点保障。有条件的地方,按照“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集中整治建设标准高产农田0.2万亩,以有利于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并配套建设农田水利渠道,做到旱涝保收。
2.整治旱(坡)地。在移民搬迁生产安置区加大对旱(坡)地整治力度,将农民承包的细碎化的土地通过平整,由小块变大块,并培植土地肥力,变成标准的高效高产农田。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发展节水农业、高效农业和特色生态农业。有后续土地开垦条件的,加大未利用土地的开垦与整治力度,扩大耕地面积,解决好移民搬迁生产用地。
3.对原有宅基地的复垦整治。对迁出户的原有宅基地由村委会组织复垦整治,转包给当地的农户。或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封山育林,实施生态修复重建,增加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详见附件5)
二、安置点产业脱贫
(一)搬迁移民安置产业发展重点
1.建设农林牧生产基地。针对安置区优势资源和市场行情,针对安置区优势资源和市场行情,大力发展适销对路、适宜当地发展的水果、蔬菜、药材、肉牛、土鸡等特色产业。建设规模为改造建设优质高标准水果基地、建设高标准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山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优质肉牛基地,并配套建设粗、精加工生产线,同时安排生产、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大力发展适销对路、适宜当地发展的有机特色农业基地,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业布局。
2.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信息通信服务业,努力改造和提升住宿餐饮等传统产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第三产业,发展多层次多业态的养生养老服务。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兴建规模适度的养老机构、安居养老公寓、酒店式养老公寓,发展为养老人群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在内的新型社区服务。加大移民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等保障住房供应,支持企业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建立覆盖面广、标准高、方式科学的住房体系。构建新型业态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大力推进具有民族风格的城乡商业街区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消费环境差距,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服务业。
3.产城融商合发展,有条件的支持在工业园区集中安置移民就业。对移民户开展创业和就业培训,积极组织和帮助移民劳动力在当地从事二三产业就业,积极组织到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就业。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行公司+基地+搬迁农户的方式,重点发展有机稻米、有机蔬菜、药材和特种牲畜水产养殖等现代农业示范,提高投入产出率,解决好移民户长远生计。
5.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宜居、休闲养生、乡村休闲、山地旅游等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旅游收入,增加就业岗位。以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品牌为重点,培育一批生态旅游基地品牌,建设一批特色乡村生态旅游区。
6.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利用各地农业独特优势,按照现代养生理念改造升级传统种养业,制定养生种养业产品和产业标准,培育特色农产品“有机、绿色”统一品牌,支持企业集团建设养生种养业示范基地,以基地辐射带动广大农户。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壮大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强养生种养业基础建设,不断提升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的物质技术支撑能力,完善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优势资源和品牌,重点发展有机香糯、玉米、八角、坚果、无公害蔬菜,以及土鸡、肉牛等特色农产品,建设生态、有机、规模、高效、安全的养生种养业基地。
(二)加大就业培训
对搬迁农户具有劳动能力的,由所在县(乡镇)统一组织、统一培训、推荐就业。重点进行实用技术就业培训,并推荐到相应岗位就业;经过培训结业的,也可以统一组织到外地就业。
推进搬迁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全面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免费对贫困户劳动力开展订单、订岗、定向、菜单式培训。支持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在贫困地区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搬迁贫困户“两后生”开展2-3年职业技能学历教育,按规定给予培训补助和生活补助,到2017年,对新增“两后生”和贫困地区有需求的劳动力基本实现全员培训;到2020年,绝大部分搬迁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培训合格证书。
加大对搬迁农民工创业扶持力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返乡创业登记方式,降低返乡创业门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支持,对农民工初次创办的企业,免除属于自治区、市、县收入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全面落实扶持农民工创业的土地政策,每年安排专项用地指标保障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建设。鼓励农民工租赁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发展二、三产业,支持农民工以租赁、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旅游业、服务业或加工业。鼓励支持企业使用贫困农民工。建立健全农民工创业激励机制,树立农民工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迁出区生态恢复
(一)加强迁出区生态修复重建。为改善原迁出区生态环境恶劣,坡陡山高,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在对迁出户的责任田由村委会转包给当地的农户,对承包的山地结合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进行封山育林的同时,对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实现生态修复重建,增加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保障生态安全。
(二)加强迁出区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小流域水土保持、农村能源建设和森林防火等,促进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政策,实施水源地涵养与保护工程,保护和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
(三)加强迁出区现存森林植被保护,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对生态退化严重区采取封禁措施,对中、轻度石漠化地区,调整耕种制度,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建立各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机制,开展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资源本底调查评估,完善生物物种资源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地貌多样性保护区,建立严格的保护和管理机制,保护自然遗存地资源和景观。在确保其资源完整性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合理适度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业。
(四)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增强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补偿功能,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资源补偿方法和模式,让生态移民搬迁农户得到必要的生态、资源补偿资金用于扶贫移民开发,增强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四节&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以“改善和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和住房安全问题”为落脚点,重点关注“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农户,解决贫困农户无住房、住房不安全等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县拟对2617户建档立卡贫苦户和2383户一般贫困户的危旧房进行改造,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年,实施1104户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和1726户一般贫困村民危房改造工程;年,完成1050户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和500户一般贫困村民危房改造;2020年,完成对4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57户一般贫困户村民的危房进行改造,彻底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详见附件6和附件7)。
一、危房改造范围
(一)解决无房贫困户基本住房问题。坚持自愿原则,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重点帮扶与一般帮扶同步推进。通过精准识别出来的农村贫困人口,对基本无投劳能力和自筹能力的危房特困农户,包括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及赤贫农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重点帮扶,优先考虑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特困农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和伤残军人家庭,每年重点帮扶户数不得少于当地农村危房改造总户数的25%,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伤残军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占农村危房改造帮扶对象总数不低于40%。
(二)解决D级危房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各地方政府成立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按照标准核准危房,完成辖区所有D级危房入户调查工作,并张榜公示,分年度对D级危房贫困农户住房进行全面改造,切实保障农户住房安全,重点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农户解决安居问题。通过精准识别纳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贫困人口,居住房屋为D级危房的,依照程序审核公示后,中央、省、县三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给予每户相应的补助,不足部分由扶贫、移民等部门依据各自政策另行予以补助,全部补助总额不得超过建房成本。县住建、扶贫、移民等部门加强衔接,整合落实相关政策、资金和项目,切实解决好D级危房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
(三)解决搬迁移民住房问题。对搬迁移民采取集中安置,各安置点统一建设搬迁标准用房,保障移民正常生活条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砖混或砖木或土木或木质结构的住房,房屋主体稳固安全,无倒塌危险,人均13平方米以上。
二、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一)农村危房改造对象
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贫困户。
(二)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审批
1.申请。农户自愿申请,申请人应如实申报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居住房屋危险等级、家庭经济收入、年人均纯收入、是否接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等内容,并如实提供下列资料:
(1)农户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户主应签字/按手印);
(2)户口簿、户主居民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
(3)如属于五保、低保、残疾、建档立卡、计生等特殊贫困户,还需提供民政、残联和扶贫部门核发或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留存复印件)。
2.民主评议。村委会接到户主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根据危房等级评定结果和农户贫困程度,对所有申请者的材料进行评议,按贫困程度初步议定参与农村危房改造的顺序,并将议定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和村民小组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公示上要标明自治区、市、县三级举报电话。公示10天后,将群众意见及所有申请者的排序结果和申请有关材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
3.乡镇审核及公示。乡镇人民政府接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根据农村危房改造的年度任务,按排序结果从高到低初步拟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并组织人员上门核查,提出初步核查意见,将包括拟补助对象名单、拟改造方式、拟补助标准等的审核结果,在乡镇及村级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并拍照,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结束无异议后,乡镇将审核名单及村级评议结果等相关材料整理汇总上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4.县级审定及公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抽查核实,提出初步核查意见,并分批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进行审议。审定结果(包括补助对象名单、改造方式和补助标准等)在县级政务外网、公共媒体以及村两级政务公开栏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妹故意装睡让我享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