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广西省河池市区划和2017城乡区划代码查询属性代码是多少,能给我网站吗,高考用,急

历史沿革/来宾市
先秦以前,来宾市域属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岭南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今来宾市属桂林郡,郡治布山(今贵港市境)。
汉初,来宾市属南越国。
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平定南越国,析其地为郁林、交趾等9郡,今市境属郁林郡(郡治布山,今贵港市境)。在今武宣县境设置中留县,象州县境设置桂林县,是来宾市境有行政建置之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兴宾区西南部属郁林郡领方县(县治今宾阳县)管辖。
东汉时,中留县改为中溜县,隶属依旧。
三国属吴。凤凰三年(274年)&分郁林郡地,增置桂林、始安、临贺三郡,桂林郡位于今来宾市境内,郡治武安(今象州县境),是来宾市境内第一次设置郡级(相当于地级)建置,桂林郡辖武安、桂林、潭中等县,今市境内有武安县(今象州县境)、桂林县(今武宣、象州境)。今兴宾区西南部及合山属郁林郡临浦县(县治今宾阳,领方县改置)。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武安县更名武熙县。今象州县境有武熙,桂林2县,武宣县境有中胄县,改属郁林郡。迁江、合山属郁林郡领方县。
东晋太兴元年(318年),分郁林郡设晋兴郡(郡治晋兴县,今南宁市),市境内武熙、桂林、中胄3县属之。
南北朝、宋、齐时,置桂林郡、郡治武熙、后迁中溜、齐复将郡治迁回武熙。在今武宣县境复置中溜县,中溜县域包括今武宣县和兴宾区东部,象州境有武熙县,裁桂林县;同时在今忻城县境设置腾溪县,亦属桂林郡。梁时,桂林郡治又迁回中溜,中溜县改称中胄县,在今象州置韶阳郡,领阳寿、武化、长风、淮阳4县,阳寿(今象州县城)为郡治,忻城县境无建置县,改属龙州马平郡(郡治今柳州)。陈沿梁制。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增置桂林县,开皇十一年武宣县地并入桂林县,属始安郡,县治在今象州县境。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置象州,在今象州县境内设有淮阳、西宁、桂林3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淮阳改名阳宁。
大业二年(606年)撤象州,今象州县境置阳寿、桂林2县,将阳宁并入阳寿,西宁并入桂林县,改属始安郡(郡治始安县,今桂林市)。阳寿、桂林2县包括今象州、武宣、兴宾等地,忻城县境依然无建置县,亦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象州,辖阳寿、西宁、桂林、武德、武仙5县,州治阳寿(今象州县城)&,属岭南道;今武宣县境分桂林县地,增设武仙县;今象州县境置阳寿、西宁、桂林、武德、武化、长风6县,其中武化、长风2县属晏州(州治今荔浦县境);今兴宾区境置阳德、归化、文安三县,属昆州(州治今柳州市境),其后改阳德县为循德县,改文安县为乐沙县。
唐贞观初,在忻城县地置羁縻芝州、羁縻归思州、羁縻纡州3州,芝州辖忻城、平西、富川、乐光、乐艳、思龙、多云7个小县,纡州(今思练镇一带)&,治东区县,管东区、吉陵、宾安、南山、都邦、纡质6个小县;归思州(今大塘镇一带)治履博县,领履博、罗遵、都恩、吉南、许水5个小县。
贞观五年(631年),在迁江置羁縻思刚州,属邕州都督府。
贞观十二年(638年)撤西宁并入武德,同年撤晏州,长风、武化2县改属象州,次年州治迁至武化。
乾封元年(666年),撤桂林县并入武仙县。
乾封二年(667年)&,乐沙县改为怀义县,并于兴宾地置严州,统辖循德、归化、怀义3县。
天宝元年(742年)象州改为象郡(又名象山郡),撤武德县并入阳寿县,郡辖4县。芝州改称忻城郡,属桂州都督府。
天宝二年(743),将怀义县改为来宾县,隶严州。
乾元元年(758年)&,象郡复称象州;忻城郡复称芝州。
大历十一年(776年),撤长风县并入武化县,州治迁阳寿。从此至唐末象州辖阳寿、武化、武仙3县,地域包括今象州县、武宣县;严州辖循德、归化、怀义3县,地域为今兴宾区大部地区;羁縻思刚州辖今兴宾区西南部和合山市。羁縻芝州、羁縻归思州、羁縻纡州3州辖今忻城县等地域。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楚。
南汉乾和九年(951年)属南汉。行政区划依唐制不变,象州辖阳寿、武化、武仙3县,州治阳寿;严州辖来宾、循德、归化3县;兴宾区西南部及合山属羁縻思刚州;忻城县地属芝州、归思州、纡州。
宋开宝四年(971年),象州归宋,沿旧制。
开宝七年(974年)&,撤销严州,将循德、归化县地并入来宾县,隶象州。
景德四年(1007年),升象州为防御州。
熙宁四年(1071年),撤销武化县并入阳寿县。
元祐元年(1086年),恢复武化县,南宋时又撤销。此后至宋末,象州辖阳寿、武仙、来宾3县。景定三年(1262年),象州州治从阳寿迁至来宾县之蓬莱洲。
宋天禧四年(1020年),废思刚州设迁江县,属宾州,为迁江得名之始,沿称至1952年并入来宾县始废。
宋庆历三年(1043年),以羁縻芝州、归思、纡州地合并置忻城县,属广南西路右江道宜州管辖,宣和元年(1119年)属右江道庆远军,咸淳元年(1265年)属庆远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象州归元,设安抚司,属湖广行中书省;迁江县属宾州;忻城县属庆远路安抚司。
十五年(1278年),改象州为路,治所从蓬莱洲迁回阳寿;十六年(1279年)忻城县改属庆远路总管府。
大德年间(年),象州复改为州,辖阳寿、来宾、武仙3县;迁江县属宾州;忻城县改属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
元末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今市境属广西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廖永忠攻下象州,象州属柳州府(府治今柳州市);忻城县属庆远府。
洪武二年(1369年),撤销阳寿县归并象州,改象州为散州,初辖武仙、来宾2县;迁江县改属柳州府;忻城县改属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
洪武三年(1370年),忻城县又改属庆远府。
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武仙、来宾2县改属柳州府。
宣德六年(1431年),武仙县改称武宣县,县治由阴江(今三里镇旧县村)移至高立(今武宣镇)。
弘治十年(1497年),降忻城正县为土县,仍属庆远府。
清顺治八年(1651年)春,孔有德略取柳州旁近诸州县,象州、武宣县、来宾县、迁江县、忻城土县归清,建置沿明制。
雍正三年(1725年),武宣县、迁江县、来宾县改属宾州直隶州。
雍正八年(1730年),武宣县改属右江道浔州府(府治今桂平县境)。
雍正十二年(1734年),迁江县又改属思恩府(府治今武鸣县境),来宾县还属柳州府。
咸丰六年(1856年),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率部攻取象州、武宣县,改象州为相州,改武宣县为文兴县。
咸丰十一年(1862年),清兵收复相州及武宣县,相州复称象州,文兴县复称武宣县。
宣统二年(1910年),其地归入宜山县,但仍称忻城土县。
民国元年(1912年),清代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广西省划分为十府,象州改称象县,来宾县、象县属柳州府;武宣县属浔州府;迁江县属思恩府;忻城土县属庆远府。2年6月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来宾县、武宣县、象县、迁江县、忻城土县由省直辖。
民国六年(1917年),广西省划分为6道,来宾县、象县、忻城土县属柳江道,武宣县属苍梧道,迁江县属南宁道。
民国十五年(1926年),广西省撤消道制,分为若干区,来宾县、象县、迁江县、忻城土县属柳江区,武宣县属苍梧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忻城土县复称忻城县,来宾县、象县、迁江县、忻城县属柳江行政督察区。武宣县属苍梧行政督察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广西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来宾县、象县属柳州民团区;武宣县属苍梧民团区;忻城县宜山民团区;迁江县属宾阳民团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武宣县属梧州民团区;迁江县属南宁民团区;来宾县、象县、忻城县属柳州民团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民党广西省府开始在金秀瑶山内建立乡村保甲等政权机构,再次确认周围荔浦、修仁、蒙山、平南、桂平、象县、武宣7县分管金秀瑶山。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广西省忻城县属柳州行政监督区;象县、武宣县属梧州行政监督区;来宾县、忻城县属南宁行政监督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9月,来宾县、武宣县、象县属浔州行政监督区;迁江县属南宁行政监督区;忻城县属庆远行政监督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用数字编行政督察区,迁江县属第一区(治南宁);武宣县、象县属第三区(治苍梧);来宾县、忻城县属第四区(治柳州);国民党广西省政府在金秀瑶山设立县一级机构—金秀警备区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象县、忻城县改属第二区(柳州);7月,金秀警备区署改为金秀设治局。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象县又改属第三区(治苍梧);同年冬,广西省府撤销金秀设治局,改建金秀警备区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秋,金秀警备区署改为金秀警察局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解放前夕,迁江县属第一区(治南宁);来宾县、武宣县、象县、忻城县属第二区(治柳州)。11月1日,国民党金秀警察局奉命改名为金秀警察中队。
1949年11月到12月,各县相继解放,建立人民政权,来宾县、武宣县、象县属柳州专区;迁江县、忻城县属武鸣专区。金秀瑶山区依旧属周围7县分管。
1950年,忻城县改属宜山专区。
1952年,迁江县并入来宾县;武宣县与象县合并为石龙县(驻石龙镇),来宾县、石龙县、忻城县属宜山专区。5月25日成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级),属平乐专区。
1955年8月,大瑶山瑶族自治区改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
1958年,宜山专区改名为柳州专区,专署由宜山县庆远镇迁驻柳州市,来宾县、石龙县、忻城县属柳州专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改属柳州专区。
日,经国务院批准,石龙县更名象州县。
1962年3月,复置武宣县(驻武宣镇),象州县城迁至象州镇。
日,大瑶山瑶族自治县改为金秀瑶族自治县。
1970年,柳州专区改称柳州地区,来宾县、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属柳州地区。
日,设立合山市,来宾县的北泗公社划归合山市,属柳州地区。
日,撤消柳州地区和来宾县,设立地级来宾市和兴宾区,来宾市管辖兴宾区、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代管县级合山市。
行政区划/来宾市
2016年,来宾市辖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设40个镇、26个乡、4个街道,721个行政村,74个社区。市政府驻来宾市人民路1号。区县名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邮政编码政府驻地兴宾区4404115546100来宾市前卫路合山市35015546500岭南镇象州县189840545800象州镇武宣县173943545900武宣镇忻城县254140546200城关镇金秀瑶族自治县251715545700金秀镇
地理环境/来宾市
位置境域来宾市公园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位居广西中部,故有“桂中”之称,来宾市是桂北与桂南、桂西与桂东的连接部,来宾市是桂北与桂南、桂西与桂东的连接部,北与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市交界,东与梧州市、桂林市、贵港市相邻,西与河池市、南宁市相交,南与贵港市、南宁市毗邻,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东经108°24′-110°28′,北纬23°16′-24°29′之间,总面积1341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来宾市处桂中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头高中间低,从西北向东南呈缓缓倾斜的湖盆状。山地占38.4%,丘陵占26.2%,平原占22.5%,台地占8.8%,其他占4.1%。东部为大瑶山山脉。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圣堂山海拔1979米,为桂中最高峰。气候来宾市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从市内南缘通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30℃。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5.6℃。月平均气温高于15℃的月份为3-11月,年气温低于10℃的天数在10天以下,气温高于20℃以上的天数多达198天左右。本市地处北回归线贯穿地带,日照比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58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36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占全年的70%左右,5月降水量最多,1月降水量最少。年平均无霜期331天。年平均初霜期在12月25日前后,终霜期在2月5日前后。水文主要河流有红水河、清水河、柳江河、黔江。红水河从市中心穿城而过,境内河段长307公里,为境内最长的河流。清水河是红水河一级支流,境内河段长为90公里。柳江河境内河段长64公里,红水河境内河段长118公里。此外,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河和溪涧遍布全市,河网密度约0.&31公里/平方公里。地下河广泛发育,有很多岩溶泉水。
自然资源/来宾市
来宾市鱼类资源较丰富,据记载鱼类有160种,其中鲤科最多,共有100种,占总数62.5%。其次为鳅科和平鳍鳅科,分别为13种和9种。鱼类区系成分基本上由南方热带和江河平原两个区系复合体构成。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赤眼鳟、黄颡鱼、倒刺鲃、光倒刺鲃、斑鳠、长臀鮠、大眼卷口鱼、花虾、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鲮鱼、鲶鱼、胡子鲶、泥鳅、黄鳝、斑鳢、鳜鱼、鳗鲡、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鳗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等。
水生植物资源主要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金鱼藻、喜旱莲子草、菹草、芜萍、苦草、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消落区陆生植物有: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青菜类、象草、黑麦草等,消落区陆生植物成为库区的主要营养源之一。
来宾市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禽异兽主要有:瑶山鳄蜥、猕猴、穿山甲、水獭、小灵猫、蟒、猫头鹰、金钱龟、山瑞鳖等。
植物资源主要有:松、杉、柏、苦楝、香椿、桉、柚、杨桃、龙眼、麻黄、桐树、金银花等。稀有珍贵树种有:银杉、树蕨、白豆杉、福建柏、香花木等。矿产资源
截至2005年,来宾市已探明各种矿藏20多种。重要矿产资源有煤、锰、铜、铅、锌和重晶石,其中煤储量1.39亿吨,锰储量641.66万吨,铅储量1496.79万吨,锌储量1551.35万吨,重晶石储量1299.92万吨。其中重晶石、煤炭、锰等7种矿藏储量居广西首位,象州重晶石连续多年出口居广西第一,合山号称“广西煤都”。金秀大瑶山蕴藏着金、铜、铁、水晶、重晶石、花岗石等十多种矿产,素有“万宝山”之称。水资源
来宾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114.&0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53.&6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34.&17万千瓦(不含过境河流),可开发量14.&86万千瓦,已开发量3.&44万千瓦。
人口民族/来宾市
人口来宾市地标建筑根据《来宾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209.97万人。其中,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08.72万人,占51.78%;女性人口为101.25万人,占48.2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38;0-14岁人口为43.56万人,占20.75%;15-59岁人口为137.98万人,占65.71%;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44万人,占13.5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33万人,占9.68%。
截至2015年末,来宾市总人口为265.8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4万人,常住人口为218.2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2.1%,城镇人口88.76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40.7%。全年出生人口4.46万人,出生率为14.44‰;死亡人口1.26万人,死亡率为5.91‰;自然增长率为8.53‰。全市总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表(2010年)县(市、区)总人口常住人口全市合计24982362099711兴宾区1015165910282忻城县405384312441象州县354918285202武宣县431330353253金秀瑶族自治县152212124037合山市139227114496民族
来宾是一座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和睦聚居城市,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回族、仫佬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12个民族,以壮族为主,201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1.29万人,占76.82%;汉族人口为48.68万人,占23.18%。
领导/来宾市
市委书记:农生文
市长:雷应敏
常务副市长:莫&桦
副市长:韦凤云、饶为国、刘德祥、吴穆鹏、朱贾莲、莫建平、谭介辉
秘书长:刘伟东
副秘书长:林世权、黄&涛、韦焕清、黄彩波、雷应天、梁朝、谢其渊(截至2016年2月)
经济/来宾市
综述2015年来宾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7.70亿元,比2014年增长3.4%;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8.15亿元,比2014年增长3.2%;2015年财政收入50.02亿元,比2014年下降13.9%;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11亿元,比2014年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77元,比2014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79元,比2014年增长8.1%。第一产业2015年来宾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22亿元,比2014年增长2.1%。其中,种植业产值133.32亿元,比2014年增长1.3%;林业产值15.60亿元,比2014年增长5.2%;牧业产值62.65亿元,比2014年增长2.3%;渔业产值6.74亿元,比2014年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1亿元,比2014年增长5.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9.52亿元,比2014年增长2.1%。
2015年粮食种植面积172.67千公顷,比2014年减少0.6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78千公顷,比2014年增加1.26千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50.21千公顷,比2014年减少16.2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6.61千公顷,比2014年增加2.66千公顷;木薯种植面积7.63千公顷,比2014年增加0.3千公顷;果园面积42.1千公顷,比2014年增加6.9千公顷;桑园面积38.9千公顷,比2014年增加1.6千公顷。
2015年粮食产量81.57万吨,比2014年减少0.25万吨,比2014年下降0.3%。其中,夏粮产量46.95万吨,比2014年下降0.1%;早稻产量35.61万吨,比2014年下降1.3%;秋粮产量33.24万吨,比2014年下降0.6%。油料产量3.88万吨,比2014年增长8.0%;甘蔗产量1204.78万吨,比2014年下降3.0%;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20.47万吨,比2014年增长6.6%;园林水果产量47.93万吨,比2014年增长10.0%。
2015年生猪存栏117.51万头,比2014年增长8.9%。2015年生猪出栏144.56万头,比2014年下降2.1%。2015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14.96万吨,比2014年下降0.5%。其中,猪肉产量10.81万吨,比2014年下降2.1%;牛肉产量1.55万吨,比2014年增长5.9%;羊肉产量0.33万吨,比2014年增长5.1%;禽肉产量2.27万吨,比2014年增长2.1%。2015年禽蛋产量0.41万吨,比2014年增长4.8%。牛奶产量0.55万吨,比2014年增长2.4%。蚕茧产量6.69万吨,比2014年增长2.4%。水产品产量6.66万吨,比2014年增长5.1%。2015年木材采伐量173.3万立方米,比2014年增长1.2%。松脂产量1.91万吨,比2014年增长2.1%。第二产业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34.13亿元,比2014年下降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5.44亿元,比2014年下降3.1%。全部工业增加值158.59亿元,比2014年下降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4年下降0.8%,其中,轻工业比2014年下降7.0%,重工业比2014年增长2.0%。
主要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2014年下降13.3%,其中,制糖业比2014年下降17.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2014年增长3.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2014年下降3.9%;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比%,其中,电力生产业比2014年下降8.6%,电力供应业比2014年增长6.7%。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49.44亿元,与2014年持平;利税总额18.75亿元,比2014年增长5.2%;盈亏相抵后净亏损21.59亿元,同比增亏52.9%。
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5.26亿元,由亏转盈;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3.47亿元,比2014年下降24.6%;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亏损8.36亿元,增亏92.6%;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亏损5.05亿元,增亏105.3%。
2015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9.46亿元,比2014年增长12.1%。第三产业2015年进出口总额6722万美元,比2014年下降37.1%。其中,出口总额4003万美元,比2014年下降14.4%,进口总额2719万美元,比2014年下降54.6%。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233万美元,比2014年下降20.0%;其它企业出口1780万美元,比2014年下降36.8%。
2015年批准项目合同外资额4033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67.1%;外商直接投资额2966万美元,比2014年增长252.3%。
2015年累计接待游客1545.28万人次,同比增长26.8%。其中,入境旅游人数2.01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5.8%;国内游客1543.28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26.8%。实现旅游总收入102.68亿元,比2014年增长35.3%。
其中,入境旅游收入902.28万美元,比2014年增长10.7%;国内旅游收入102.09亿元,比2014年增长35.4%。
社会事业/来宾市
科学技术2014年度来宾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项目22项,其中:特别贡献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
2015年受理专利申请680件,同比增长62.3%,获国家授权专利286件,同比增长123.4%。组织创新计划项目82项,其中农业科技开发项目35项,工业创新项目22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1件。教育事业2015年来宾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8027人,上线率85.6%。中小学建设投入经费4.34亿元,新建校舍27.62万平方米。
截至2015年,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普通高校414人,职业中学490人,技工学校103人,普通中学7206人,普通小学10059人。
截至2015年,来宾市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招生3616人,在校生9498人,毕业生1976人;职业中学10所,招生6402人,在校生15427人,毕业生3222人;技工学校招生1661人,在校生1025人,毕业生655人;普通中学82所,招生3.33万人,在校生11.94万人,毕业生2.91万人。其中,高中阶段在校生4.21万人,普通小学423所,招生3.28万人,在校生18.29万人,毕业生2.70万人。幼儿园940所,在园幼儿8.86万人。享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学生20.81万人。文体事业2015年末来宾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7个,各种艺术表演团体304个,剧场、影剧院数7个,乡镇文化站66个,村级文艺卫生综合楼708座,村级文艺舞台788个,县级文物管理所5个。2015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全年出版各类报纸1550万份,各类期刊4000册,图书5000册。
2015年全年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金银铜牌20枚,其中金牌4枚,银牌6枚,铜牌10枚;在广西比赛中获金银铜牌111枚,其中金牌31枚,银牌28枚,铜牌52枚。医疗卫生2015年末来宾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和计生机构)214个,其中,医院97个,等级医院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卫生技术人员944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30人,注册护士399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917张,其中,医院9414张,等级医院4808张。
2015来宾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5.16万人,参合率99.1%。劳动就业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7189人,比2014年减少1329人,下降8.7%。城镇登记失业率3.2%,比2014年下降0.27%。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人数46294人,比2014年下降12.5%。环境保护2015年来宾市能源消费总量378.07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2014年下降1.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1%。“十二五”期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8%。
2015年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5.0%,比2014年增长5.5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1437公顷,比2014年增长10.9%。农村自来水累计受益人口188.22万人。城市建设2015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为6803万元,同比下降51.8%。城市道路总长度192公里,比2014年增加13.6%;城市铺装道路面积579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加4.5%。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8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3931万吨。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均为85%,比2014年增长5.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绿化覆盖面积1524公顷,比2014年增长11.5%。
交通/来宾市
公路:国道有209国道、322国道、323国道;高速公路有G72柳南高速、G7212柳北高速、武平高速。
铁路:湘桂铁路、柳南城际铁路。主要火车站:来宾站、来宾北站、宾阳站。
航运:珠江水系重要支系红水河、柳江在此交汇,有5个县(市、区)通航,顺流而下,百吨船舶可直航广州、香港、澳门,内河通航里程347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近200万吨。
航空:从来宾到周边南宁、柳州、桂林的三个机场,车程最短为40分钟,最长为2小时。最近来宾市区的机场为柳州白莲机场。
文化/来宾市
麒麟山人文化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被称为壮家始祖的“麒麟山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秦统一岭南时,在今来宾市境内首设县级行政建治,已有2200多年历史,汉、三国、南北朝均在境内设桂林郡治。经专家学者考察证实,来宾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保存有以盘古神话为核心的包括盘古寺庙、地名、节日、歌舞、剧本唱词等在内的原生态的盘古文化。观赏石文化合山奇石最初发现于1992年冬,当时被统称为“彩陶石”,因质地细腻,水洗度高,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石皮有一层似古代彩色陶瓷的釉面而得名。2008年,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合山市“中国观赏石之乡”。民族语言普通话为通用语,汉语方言有西南官话桂柳片来宾话、客家语(麼个话)及壮语东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柳黔土语。
分布地区有:
兴宾区:来宾话(柳州话)、铁路柳州话(火车站附近)、铁路普通话(火车站附近)、壮语(东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客家话(麻介话);
合山市:来宾话(柳州话)、壮语(东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
金秀瑶族自治县:瑶语、壮语(柳黔土语)、来宾话(柳州话);
武宣县:来宾话(武宣话、柳州话)、瑶语(境内零星分布)、壮语(东红水河土语分河南片及河北片)、客家话(境内零星分布)、伢话(北部乡镇零星分布)、湖南话(境内零星分布);
象州县:来宾话(柳州话)、壮语(东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瑶族语言(境内零星分布);
忻城县:来宾话(柳州话)、壮语(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
注:普通话作为全国标准语言和广泛推广的语言,在来宾市全境都有分布。
来宾的宣传语为:“天下来宾,来者上宾”。特产来宾有金秀大瑶山灵香草、绞股兰、灵芝,武宣的三华季、龙眼,象州大米、象州粉葛,忻城乳鸽酒、金银花等土特产。
风景名胜/来宾市
来宾市兴宾区的麒麟山人遗址是广西壮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忻城县的莫氏土司衙署被誉为“壮乡故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筑群;武宣县的百崖大峡谷凭借其独特的峡谷风光,有“广西的九寨沟”之美誉,是寻幽探险的最佳选择;大瑶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金秀境内的大瑶山山脉中段,总面积为11124公顷,始建于1997年12月。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大瑶山,198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莫氏土司衙署:全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忻城县城关镇,始建于明万历十年,是全国仅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长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
武宣文庙: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宣县城。始建于明朝宣德六年。
文辉塔:又名迁江宝塔,坐落在桂中古镇迁江镇扶济村红水河北岸上,建造时间不详。
百崖大峡谷:位于武宣县东乡镇高达村,系国家AAA级景区。
古象温泉:坐落于象州县城郊的温泉风景区内,温泉水质属高热矿泉水。
莲花山景区:位于金秀县城西北部15公里处,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350米。
著名人物/来宾市
谢洪:宋代武宣县东乡波斗村人,谢家“二凤”同科进士,知贺州。
谢泽:宋代武宣县东乡波斗村人,谢家“二凤”同科进士,知昭州。
莫敬诚:元朝正统五年(1440年)授予忻城莫氏土司第一任土知县。
莫镇威:忻城县莫氏土司第八任土知县,明万历十年(1582年)始建有“壮乡故宫”美称的莫氏土司衙署。
廖盛泰:明代清益将军,原籍福建省兴化府蒲田县二十四都赖溪村,后迁居武宣县,廖盛泰古墓位于武宣县三里镇五星村。
陈仁:1706年-1780年,武宣县三里镇台村人,陈家“双龙”陈仁陈旭两兄弟同科进士。
陈旭:1706年-??&武宣县三里镇台村人,陈家“双龙”陈仁陈旭两兄弟同科进士。
郑献甫:1801年-1872年,象州县寺村乡白石村人,清代经师、诗坛名人,岭南才子。
刘季三:??-1860年,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人,清朝武功将军。
萧朝贵:壮族&1820年-1852年,武宣县罗渌垌人,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重要领袖。
陈亚贵:壮族&1826年-1850年10月,武宣县东乡下平岭村人,年少学过少林拳术。为天地会重要首领之一。
覃贵福:壮族&1839年-1913年,武宣县东乡镇福隆村人,太平天国十年庚申科天试武进士第一人。
翟富文:1865年-1942年,来宾城厢人,民国初国会众议院议员。
刘炳宇:1869年-1923年,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人,清光绪中叶考取武举,民国时期,广西自治军第十路军司令。
黄肇熙:1869年-1942年,武宣县二塘镇樟村人,广西自治军第四军司令官,授陆军少将。
苏寿松:1873年-1939年,象州南街人,广西现代教育家,象州最早的留学生。
郭松年:汉族1876年-1950年,武宣县桐岭镇雅岗村人,广西督军署秘书长,广东督军府少将参谋长,中华民国国会参议员。
刘达庆:1881年—1922年,武宣县河马乡马台村人,国民革命军中央第七军军长。
刘玉山:1884年-1950年,武宣县东乡镇马台村人,民国时期广州大元帅府中山建国军第七军军长,授中将衔。
韦敬礼:壮族&1906年-1988年,武宣县通挽镇伏柳村人,武宣县革命领导人之一,建国初中共武宣县工委书记,武宣县长。
廖冰兄:原名廖东生日-日,武宣县桐岭镇湾龙村,世界著名漫画家。
江明彬:1916年-1947年,武宣县桐岭镇桐岭街人,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贵县(今贵港市)和武宣县地下党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先后担任中共贵县县委书记、中共武宣县特别支部书记。
韦章平:壮族&1920年-2009年,象州县大乐乡石朋村,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韦纯束:壮族&1922年出生,象州县寺村镇中团村委交址村人,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现为广西地方志编委会名誉主任。
黄格胜:壮族&1950年9月出生,武宣县桐岭人,现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广西区委主委,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广西艺术学院院长,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
陈保善:壮族,1959年出生,武宣县通挽镇禄欢村人,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教授,世界六位著名真菌病毒学专家中的第五号人物。
李宁:壮族&日出生,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人,“体操王子”。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8次
参与编辑人数:2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20:05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省河池市天峨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