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喝什么才能变成吸血鬼迅速从单纯的人变成这样的社会大佬?很认真的问.调侃的绕路.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99%的人错把品牌当营销—品牌到底如何做?
99%的人错把品牌当营销—品牌到底如何做?
今天很高兴来到对话CMO的活动,我想先问下在座的各位,有谁知道一个神奇的物种叫做品牌战略咨询公司?据我所知,进入中国的不超过5家,但这5家公司却基本包揽了国内外的五百强企业的品牌服务,像可口可乐、微软、华为、海尔、李宁都曾经花过百万级甚至几千万级的费用,请他们做品牌战略,架构,视觉和体验设计。但这些公司却一直保持着很神秘的姿态,不像4A公司那么活跃在公众视野。创业前我就一直任职于在这些故作神秘的品牌咨询公司。2014年底身边很多人开始创业,找我做品牌咨询,他们擅长做产品,擅长做渠道,擅长做运营,偏偏不太会做品牌这件事情,而且很多人认为品牌就是营销,就是推广,就是传播,更多的聚焦在品牌的表现和传播上,恰恰忽略品牌的本质,其实是品牌的战略梳理和体系化管理.因此我创办了思创客,一家专注为创新创业公司提供战略定位,视觉表达,体验接触点,品牌创意传播的一站式品牌外脑机构,希望能在这股创业大潮中,陪伴我们的创业者孵化出来几个能够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我们经常听到大家在问,没有这么多钱,也没有这么多资源的企业要怎么做品牌?不如我们先来了解下品牌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产品是事实,品牌是认知。但恰恰有时候,认知大于事实。这就是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举个例子,情人节到了,给女朋友送玫瑰,其实一束玫瑰在鲜花市场,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但是有个品牌叫roseonly,能把一束玫瑰卖到几千块,还有很多女生点名就要男朋友或老公买roseonly,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品牌传递了一个认知,买roseonly就意味着一生只爱一个人。这么一来,女生当然希望男朋友要买这个品牌,拿别的花糊弄我就分手。同样两个东西,有时候从事实上来看,很难说谁更好谁更坏,但是在实际的选择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这种偏好不管是出于实际的事实优势,还是飘忽的情感因素,都能影响到我们的判断。而品牌这个载体,做好了可以有效的控制我们组织在大众心中的认知,最终形成偏好。再给大家举个例子,现在时间紧张,大家经常会吃快餐,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杨国福麻辣烫,一个是西少爷肉夹馍,有人说喜欢吃杨国福,也有喜欢吃西少爷,杨国福很有名,做了很多年,现在开了很多家连锁店,市值也很高,但是他的成功是用时间换金钱的传统运营方式,一家一家的开,一家一家的做,赚取薄利。听说大老板还很爱微服私访,经常带着便衣保镖一家一家去吃麻辣烫,看商家做得干净不干净。但这么努力的经营背后,会让你对杨国福产生特别的偏爱吗?如果换一个李国福,每串便宜1块钱,店面环境和卫生程度也差不多,是不是就立马去了?回过头我们再看看西少爷,2013年诞生,2016年年末B轮融资1150万美元,开遍大北京城,甚至成为互联网餐饮品牌的典范之一,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当你走进去一家西少爷店,从风格到菜单再到店内放的视频,都是有明显的品牌特色,传播上采用的表达方式也是年轻人喜欢的风格,慢慢的西少爷就累积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很多人去吃西少爷,不是为了吃那碗凉皮,还是为了体验下互联网餐饮文化。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们的品牌让我们产品有了更加极致的表达,让我们在市场中更有辨别度,更有认同感,融资也方便,销售也容易。虽然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企业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能马上赚到钱,但是采用正确的路径坚持系统的品牌建设,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品牌让企业更值钱。但很可惜的是,很多企业虽然意识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可避免的做了很多错误的判单。让我们先看这样一个例子,易到品牌在传播做了什么。看看这些广告,上面写了的关键词每一个都不一样,从女神出驾,关爱儿童,买一百充二百,共享汽车新生态,到用车新生活等等,八张图,讲了八个宣传语,请问大家能记住哪一个?它把用户当学霸,当记忆天王了,这样的组合拳就算投放效果再猛,最后结果怎么能有效?表面上看,这是品牌传播出现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品牌战略出现了问题。我们再看另外三个案例,分别看看还有哪些错误阻碍了我们建设品牌这件事。第一个是恒大冰泉,一年砸了20多个亿做品牌,其实他的关键词讲的很清晰,“中国真矿泉,长白山天然水”,但是什么是真矿泉,真矿泉对人们意味着什么?讲水好的企业有千千万,基本上是个卖水的品牌就讲自己的水好,就好像大家都用美女作为称呼,美女就不再是一个特别的称谓,而是非常普通的表达,你想要让一个女生记住你,叫美女就是不够的,反而换一个词还称呼她也许才能被记住。1.不独特,说什么都记不住第二是一个短租平台,有两个宣传海报“让陌生人住进我家”和“住过多少地方才发现对方的心是自己最好的房间”,风格和文案截然不同,其实哪一个都挺不错的,但是全说了就等于一个都没说。这其实是我们做品牌经常犯的一个通病,特别容易跟热点,而忘了自己的品牌系统性。2.不连贯,是品牌建设的大忌讳为什么不要盲目跟热点?不仅仅是因为这么做会打破你固有的品牌体系换操作,还有一个更残酷的点,就是有些热点你的品牌基因就注定你是跟不上的。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杜蕾斯做得这么好,我们怎么做不上去呢?我想跟大家说,品牌从战略上讲是有人格模型的,杜蕾斯人格模型最适合八卦传播的娱乐者,天然具有传播链接性。但如果你的品牌人格是智者形象,你能想像一个智者讲八卦的样子么?是不是很奇怪?所以说从品牌战略上来看,杜蕾斯跟热点这件事,可能你就学不会。第三是小米黑科技,黑科技定义本身很复杂,如果再想卖给普通用户,晦涩的表达肯定是加大了传播的难度。好的品牌传播是要满足三个点的,,第一点能记住,第二点被打动,第三点产生购买的欲望。我们经常说先有看法,再有想法,有了想法才有做法,所以好的品牌一定要做到清晰化。3.不清晰,说了也白说但想要做到品牌传播清晰化也是很难的,因为大家的语境是不一样的,曾经有一个纪录片讲出海,采访的记者就问出海的渔夫这是什么鱼,渔夫说是海鱼,记者继续问这是什么海鱼,渔夫说这是大鱼,再继续问,渔夫就打死说不清楚了,因为他的语音体系中就没有把鱼分的这么细。还有一个真实的笑话也是讲传播的差异性。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北方人,他老婆是南方人,有天跟他说:“你下班回家买点青菜”,于是他就买了土豆、南瓜、柿子椒,回到家他老婆就问他:“不是让你去买青菜么?”他很纳闷的回答道:“这不就是青菜么?”他老婆就怒了,说:“这是什么青菜呀,青菜是戴绿叶的,你买的这是蔬菜。”你看,如果我们在品牌建设中忽略了这些东西,就算我们有了清晰的定位,我们依然无法被受众买单。所以品牌关乎什么?其实更关乎是对战略的梳理,而非战术的解决。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加班、熬夜,但最后输出的结果,还经常被别人说你这个创意不够好,不够对,改。最后演变成惨烈的撕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创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老板说红色好看,你就很难说服他觉得黑色更好,客户说我喜欢小鲜肉代言,你不能让她改变说大叔更有魅力,到最后就变成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讨论上升到战略层面,通过审视分析,你可以清晰论证品牌因为定位在这样的战略方向上,所以黑色就比红色更符合品牌调性,因为我们的品牌人格特征,所以大叔比鲜肉的代言更有说服力,在战略方向明确的前提下,我们在做战术的组合,我们的沟通胜算就会更大些。因为不论是客户还是老板,都是更认同战略这件事的。所以如何站在客户和老板的角度,以战略思维去和他们辩证的看战术选择,也是很多品牌从业者们需要提升的能力。别用创意去撕逼,要用逻辑去说服,可能是你们要牢记的一件事情。虽然经常要撕逼,但我经常在说,也许我们这群品牌从业者遇到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到了一个品牌前行的时代。以前我们经常品牌、营销、市场、推广、沟通、传播傻傻分不清,一讲都知道,一用就出错。因为改革开放之后,国内企业基本以营销为主,认为做好营销,做好传播,就能把品牌做好。直到近几年大家还觉得做品牌就是做广告。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认知提升,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分散,我们再也实现不了一个广告赢天下的美梦了,中国品牌也即将迎来爆发性的增长阶段,因为单纯的做好营销,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品牌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我们能活下来的品牌寥寥无几,大多都是靠营销火爆一时又昙花一现。其实在西方,一直先品牌后营销的,在大规模的营销之前,认真研究品牌发展战略,输出独特的品牌定位主张,打造一致清晰的用户体验,跟消费者深层连接互动,将品牌和各个职能模块共创在一起,是非常常规的做法。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是用品牌的价值观去招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当一个企业有非常清晰的品牌和价值观,招人都变得更容易。很多时候,品牌是不知不觉之间累积势能,最后助推企业发展,举个例子,链家和我爱我家在一起,基本上是平行的,甚至大多数地产中介公司都是一样的。但现在你会慢慢发现,链家已然成了行业老大,遍地开花,他的店面环境是最显著的,他的销售过程是非常清晰的,他的app界面体验是十分友好的,在各大小区还能看到他的经纪人海报,其实这些都是关乎于品牌的建设,通过这些举动,你会发现链家的品牌越来越值得信任,即使它的中介费用要高出很多,很多人还是愿意找他。说了这么多,品牌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打广告,做营销,做推广吗?其实品牌的定义有很多答案,在中国没有品牌学,只有广告学、公关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这个几个和品牌相近的学科。如果你百度一下,你会发现有关于品牌的观点千奇百怪。最近中国传媒大学刚刚在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下开了一个品牌方向,我有幸被邀请为导师之一给他们讲课,看到他们的课本,和我十几年前上课时用的基本一样。给他们讲课的时候,他们说:“老师,我分不清什么是营销,什么是广告,什么是品牌。”听到这句话之后我就笑了,因为和那时候我们上学的情况基本是一样的。现在我想分享一个我对品牌的理解,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或者代表我曾经就职的国际品牌咨询公司的定义,“品牌其实是在受众心中形成的一个独特的形象承诺,它可以提升受众对产品的偏好度,帮助受众形成认知联系,是建立与受众忠诚关系的基石,品牌是别人认为我们自己是谁,是一种承诺,这个承诺能快速让受众理解我是什么,我代表什么,我们存在的意义什么。“可以说,所有的营销是为了让品牌更加清晰、独特、深入人心。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的品牌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如果像以前一样,品牌只追求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是远远不够的。第一、除了知名度,还要刷存在感,心理学上有一个熟悉法则,一个东西在你面前出现一次,你没有感觉,但是连续出现三次以上你一定会记住他,会对他产生熟悉感。第二、除了美誉度,更要追求口碑度,不妨去看一下,有多少人会帮你主动去做传播,我们经常说做用户运营,做媒体关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其实都是在做口碑。在互联网时代中,有时一个小的事件一旦发酵就是一个危机,如果解决不好,品牌就功亏一篑。第三、不仅要忠诚,更要死忠粉,死忠粉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忠诚度的再次界定。一些小品牌为什么可以活下去,并可以活很久,甚至可以和一些大品牌抗衡,就是因为它们有非常忠诚的死忠粉。这些死忠粉对品牌有强烈的感情,认可品牌的价值观。我一直认为创意和逻辑是品牌两个缺一不可的要素。首先品牌要有逻辑性,也就是通过理性的审视、逻辑的梳理,最终提炼出品牌的战略方向。同时要在表现与传播上强调创意性,因为品牌是跟人交流接触的载体,必须要把它赋予创意化的形象。有一点建议,在面对你的老板和客户的时候大家尽可能的去在逻辑上说服,而不要用创意去撕逼,因为创意这件事很难去做分辨,但是逻辑方法论是很容易被别人接受跟引导的。第一个错误,名气不等于有效品牌资产,误以为一次爆炸性的传播,品牌自然就出名了。所谓出名活动,未必对品牌真的帮助。第二个错误,品牌就是讲故事,会讲故事都是做好品牌吗。过度沉迷于讲故事,往往会制造出事故。第三个错误,经常急于求变,不怕烧钱,结果适得其反,产品可以变,方式可以变,但品牌的统一性不能变。可能是多年咨询顾问的训练,我本人是一个工具控和方法论控,在品牌建设中,我也倡导大家用工具跟逻辑减少品牌错误率,先用左脑再用右脑,先用理性再用感性,用逻辑去说服,不要用创意撕逼。找到品牌的最大价值点,坚持脑、心、手三位一体原则。第一,走脑,用一句话定义出来品牌,形成在人们脑海中的认知和记忆,在大脑中记住你。这里有就有很多定位和分析工具,如STP,USP等。第二,用心,表现和体验上走心,让人们在情感上认同你。如何在表现和体验上做到用心?不管是情感独特,更要是符合定位,可以考虑使用接触点模型先做好规划。第三,用手,在落地中让消费者形成品牌记忆,其实传播上也有很多好的工具,诸如messagehouse等,能将传播信息归类,做好关键信息,辅助信息的梳理,以及搭配的适合渠道等。第一招,品牌自检,你的品牌是否具备第一眼要素(命名、标识、口号),是否具有议价能力(品牌价值),是否具备谈论价值(故事、体验、口碑)。先看看自己的品牌处在何种阶段。第二招,逻辑正确,要用正确的逻辑构建品牌,用正确的方式做事才能做出正确的事情,定位、表现、体验、传播缺一不可。第三招,协同作战,不要孤军作战,品牌需要体系化运营,有态度的广告,有口碑的传播,有效应的活动,都是建设品牌的方法。第四招,三位一体,企业即品牌,产品即品牌,用户即品牌,品牌工作是跟公司所有人联系在一起,我建议CMO跨界,做一点COO的事情。因为这样可以将公司所有的一切都向品牌靠拢,品牌无小事,有大的格局思维,才能不断发挥出超强的能力。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品牌体验关乎着一言一行,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跟品牌有关。第一:正视一切可利用的品牌资源和内容。你会发现,在这个品牌思维的指导下,营销活动,是可以花小钱办大事的。例如我们之前给嘀嗒拼车做了一次事件营销,没有花一分cost,做得也很成功。当时这个活动是想吸引女性用户使用嘀嗒拼,2014年共享思维还没盛行,对拼车很多人是抱有质疑态度,尤其是女性。为了提升大家对拼车的认知,在当年的情人节,我们就做了一个小活动,找出北京8个商圈的女性特征,做了一个出街推广的活动,在嘀嗒内部找了8个长相体面、没有攻击性的,比较顺眼的男生,在这八个商圈内举牌宣传,每一牌子上都有一个结合用户利益和品牌定位相关的内容,例如在望京的牌子上写的是“望京有时跟爱情很像容易迷路,嘀嗒拼车都是熟人,永不绕路”。像南锣古巷是“努力读了这么多书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废话的人,嘀嗒拼车,有趣的人与你同行。“你会发现,这些文案都是切合了这个商圈的女性特征,还给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品牌利益点,结果主动扫二维码的女生超过我们的想象,因为这次活动后,嘀嗒拼车的女性活跃起来了,再加上后续的不断营销活动,嘀嗒拼车男女开始均衡,而且因为不停的做有态度的品牌活动,在当时还没有Uber的前提下,嘀嗒拼车瞬间在众多拼车软件中脱颖而出,也是在那场拼车大战中唯一活到现在的拼车软件。其实一切的组织资源都可以在内部发生很大的效应,正式品牌资源,合理利用你的品牌,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品牌内容。第二,洞察品牌和受众的连接点。在战略格局清晰明确的前提下,更要从细节入手,因为品牌关乎人们的认知和感受,所有我们在具体建设中,既有大局观,也要是细节控。如果在品牌体验中重视细节,你可以更轻易的俘获用户的心,帮助消费者形成选择偏好,当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你,进而不由自主地选择了你,你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你可以卖得比别人贵,还能让别人倒着追,这其实是做品牌做到很成功的地步。最后一段话,送给大家,当你的老板,你的客户和你说要砍品牌预算的时候,你可以把这段话念给他们听:今天在品牌上的所有周折,都是对未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节省;今天在品牌上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将千万倍地在市场上赚回来。希望我们每个品牌都能成为企业值钱的资产,在10年、20年、30年后,有中国自己的品牌,能够屹立在世界舞台上,具备长久的生命活力。这就是思创客的品牌梦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为理财学习者提供专业的线上财商教育。
作者最新文章师太总在云游中,不是神游,就是心游……
神州大地,值得一游的地方实在太多,选择是阿依黛的提议。此前,于我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而神秘的地方。我开始翻查资料,为出行做准备工作。很巧合的,大姐夫今年正好是在黔东南的过的春节,还带回了一些视频资料,听我说要去黔东南,他便把资料给我看,还介绍了很多他的所见所闻,逐渐地,我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反排木鼓舞、锦鸡舞、芦笙,乃至整个&歌舞之州&黔东南有了初步的印象。我又把2004年10月号的《中国国家地理&专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然后上网看了许多游记、攻略,这才拟出了一份详细的行程表。然而,不管计划是如何的详尽,永远不可能预测现实的一切,就像玩飞行棋的时候,你预先并不知道骰子滚出的点数会是多少,因此飞机落在哪一个点上纯属偶然。旅行,很多时候是&人算不如天算&,当你踏上路途,就会有数不清的&意料之外&接踵而至,意外的失望、意外的惊喜&&
  ,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州府,也是走进黔东南的第一站。
  7月23日一早,我赶至的首班客车。早晨7点的班车,居然已经人潮涌涌。在我前面落座的一个穿着笔挺衬衫的小伙子,上车以后就不停地打电话,感觉上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旅游公司、咨询策划公司或者礼仪服务公司的主管,一直听他在吩咐电话那头的人(也许是公司里的下属、秘书一类的)&把我办公室桌上的光盘带来&&&、&记得带上投影仪&&&、&带上我的西装&&&我想,可能是他们公司要在凯里搞什么活动吧,要不,带这些东西干啥呢?
  正想着,又上来五个人,一来就把大客车的最后排都坐满了,其中两个穿着很多个口袋的那种摄影背心,看样子像是新闻记者或是摄影发烧友一类的,还有两个民工模样,从他们的表情和神态,看得出来是受雇来搬运行李的,大概这行李便是摄影器材吧。另外有一个老板模样的男人,一坐下来就掏出手机打电话,一口的腔:&张老板啊,我们现在赶去凯里,我提前两天订酒店,凯里的星级酒店都订满了&&嗯嗯&&啊啊&&我去到以后再看看,再找个酒店&&&两天前凯里的星级酒店就订满了?太夸张了吧?我想,网上的那些游记,可从来没提过凯里会是这么热门的一个旅游城市啊。
  班车满座,一个空位也没有,一点儿也不像首班车的样子,下面还站了好多人在等下一趟班车。我环顾了一下车上,怎么看怎么感觉有点不大对劲,好像这车上去凯里的人多半都不是回家、办事、旅游,而是不约而同地奔着去参加一个什么活动似的,这让我感到纳闷极了。
  快10点的时候,客车驶进凯里市区,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不远处是一条弧形的巨大的侗族,还有上的标志性建筑物&&宝塔式亭阁,后来我才知道这条风雨桥样式的围廊是黔东南州民族体育场的外廊。坐在车上,风雨桥围廊内的情形看不见,但是围廊外的上人潮汹涌,挤得水泄不通,围廊内的精彩可想而知。凯里的大街上停了很多警车,路上站着很多警察在指挥交通、维持秩序,每一个路口、人行道旁都有披着绶带的中小学生在协助维持交通秩序,为路人指引方向。这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是中国移动发来的一条短信,&欢迎您来到黔东南地区,7月23日-8月3日,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在凯里举行&&&我恍然!原来今天是&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这是属于黔东南的一个盛会,如何能不万人空巷呢!
  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惊喜之余,我又禁不住隐隐有些担忧,凯里的盛况,是不是意味着属于深处、清水江畔的苗乡侗寨歌舞,都聚集到凯里来了呢?没有了歌舞,寨子还要去吗?
日星期四 晴热的啊!
留在凯里看艺术节现场,固然是难得的好机会,过门不入未免有点可惜。但是据我所得的信息,现在即使留在凯里,也很难找到投宿的地方,恐怕艺术节表演的门票也不可能买到了。我犹豫了两分钟之后,终于还是决定按原计划直接南下进寨子,缺少了歌舞灵动的寨子,说不定会多一分宁静呢?
凯里到的班车很频密,我要去的就在凯里与之间。这是一辆破旧的中巴车,我一上车,车上就有两个年纪大约在50岁左右的阿姨问我:&去哪里呀?&跟我说话的阿姨头上梳着苗族妇女的高髻,发髻后面横插着一把木梳,座位旁边的地上放着两个竹篮,里面装的是苗族的银饰。我说:&去朗德。&她说:&我们也是去朗德呀!一起下车吧。&我说:&好啊!&中巴上面已经坐了不少人,我在车后排找了个座位坐下来,又问:&阿姨,你们是上寨还是下寨的?&她说:&上寨。&正好,我就是要去上寨的,这下找着个向导了。我前面有两个女孩子,正摊开一张黔东南的地图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我的直觉告诉我,她们也是背包客,没准儿也是去朗德的。
大约走了1个小时,车子在一个小镇停了下来,苗族阿姨站起来,喊我:&到朗德了,下车吧。&那两个女孩子果然也站了起来。路边有大大的写着&朗德&的路牌,旅行资料说,班车停靠的地方是朗德下寨,走进上寨还有一段大约20分钟的路程。我问那两个女孩:&你们也是去吗?&她们说是。我说:&你们从哪里来的?&她们说:&,你呢?&我说:&。&出门在外,因偶遇而同行是常有的事,谈话间得知她们下一个目的地也是苗寨,我们便自然而然地结伴而行了。苗族阿姨说她们要在镇上先吃了午饭再回寨,我们看时间尚早,便告别了她们,先行徒步入寨。
也许是因为离州府凯里很近,而且又是较早商业化的苗寨,从下寨走去上寨的路已经修得很平整。一路上风清日朗,来往的人极少,途中遇到几个出寨的背包客,远远地就向我们招手,说:&好玩啊,多玩几天吧,米酒,一定要尝尝啊!&呵呵,热情,是背包客的共同特征。
苗寨依山,侗寨傍水,据说是族人的祖训。刻有&&四个大字的木寨门矗立在山坡下,远远地就看到有两个背着大背包的女孩子站在寨门下照相,大概也是刚来的,我朝她们招了招手。朗德上寨规模不大,密密的吊脚木楼依着山势向坡上延伸,占据了半面山坡,坡上坡下都是梯田。寨子里很安静,不像那些开发过度的古村落那样到处都是卖假古董的摊档。虽然看到我们在寨子里行走,也会不时地有人从家里提个竹篮出来,上前向我们兜售银饰、蜡染、刺绣,但卖东西的人也不纠缠,你只要笑着摇头,他便也就笑着走开。
正在寨子里四处晃悠的时候,跟我们一起下车的苗族阿姨赶上来了,我们便跟着她回家。坡上并排建着三栋簇新的木楼,一条长廊把三栋木楼连成一体,在寨门下照相的那两个女孩正在长廊上说说笑笑,说的是话。我把大背包放下在阿姨的客厅里,就走过去想跟她们打声招呼,但这时她们已经不知走到哪里去玩了。有一个苗族大姐看我们走过来,就问是否要吃午饭,她说刚才两个女孩也是在她家订了饭。我跟两个姑娘商量了一下,觉得先点好饭菜再去玩也好,回来就可以吃饭了,也不耽误。这时候,苗族阿姨走过来说:&你要是在这家吃饭,就把行李放在这家吧,这样方便些。&我这才知道,原来这连体的三栋木楼,分属三个不同的家庭,我原本以为是一家的呢!阿姨带我们上来,我们却在别家吃饭,看得出来她有些失望,我向她连连道歉,她反而不好意思地连忙笑笑说:&没关系,没关系。&
点了餐我们继续闲逛。穿行在纵横交错的小巷子里,四周都是苗式吊脚楼,大小相当、样式雷同,不注意的话还真容易迷路呢。有个开小杂货店的大嫂问我们想不想穿苗服照相,一想到姹紫嫣红、环珮叮当的苗服,我们都心动了。大嫂马上拿出一套苗服来,长裙、外套、长命锁、银冠、银锦鸡&&哗,行头够复杂的。可是一套不够,我们三个人都想穿呢,大嫂说没办法,只能轮着穿,因为一般一家只有一套苗服。这时,旁边有个阿姨走上来拉住我说:&我家也有啊,你上我家去吧。&我跟着她转进一条狭长的巷子,走进她家。一个中年男人正坐在厨房的灶堂前烧火,看我走进来,笑着对我点头。阿姨让我在堂屋里等着,自己就噔噔噔地上楼去了。堂屋幽暗,四壁只有一扇窗户透光,正午的阳光穿过窗户,在地上投射出一块耀眼的光斑,显得周围更加昏暗。堂屋很简陋,中间有一个火塘,四处堆放着衣物和一些杂物。阿姨从楼上噔噔噔地跑下来,搬出一整套苗服的行头。外套很厚重,里层是厚厚的粗棉布,外层是亮蓝色的绒布,上面密密地绣着各种各样的图案,衣领、袖口、下摆、背后还缀满了各种各样的银饰。我怪叫一声:&哈,这么厚啊!热啊!&阿姨笑说:&这是我自己做的,上面的花都是自己绣的,只有自己做的衣服才会这么厚,那些机绣的就薄些&&&要穿当然就穿原汁原味的,可是30多度的天气穿着这件厚厚的外套,那种滋味可想而知。长裙是一条一条彩带拼成的,每一条彩带上都绣满了花。穿上外套和长裙,再戴上片状的银制长命锁,马上就有一种花团锦簇的感觉了。但是最重头的还是头饰呢。阿姨帮我把头发拢好,用一条毛巾束起来,再套上一个银冠。苗族是一个嗜银的民族,银饰越多越精致越华丽,代表越富有,所以一般的苗族家庭都会倾其所有来打造银饰。穿苗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戴银牛角,那是必须别人帮忙,不可能自己戴的,因为这时候你身上已经缀满了银饰,手都抬不高了。阿姨让我站到门外去,因为银牛角很高很大,在屋里戴上了,就出不了门了。好不容易把一套行头都穿戴好,头上沉甸甸的,每走动一步,身上的银器都会互相碰撞摩擦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悦耳的声音,我觉得自己顿时像一个盛装出巡的公主一样隆重其事。看那些苗族姑娘的舞步那么轻盈,又怎么想得到原来她们的服饰是这样厚重的呢!
好不容易才穿戴整齐,大热天都舍不得脱啊。我们在芦笙场上狂拍照的时候,两个广东MM回来了,马上就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兴高采烈地跟我们合影起来。
中午在客栈的长廊上排开桌子一起吃饭,按15元一位的餐标准备的午饭非常丰盛,满满地摆了一桌,米酒是免费的,但浓烈呛人,我们一人只要了一小杯。两个广东MM是从苗寨北上而来,行走的方向正好与我们相反。据说她们下午要去离凯里很近的投宿,明天一早赶去凯里参加艺术节的狂欢游行,中午游行结束后再直接从凯里坐车南下。又是两个疯狂的背包MM,为了看艺术节狂欢,不惜走重复的路,明知道在凯里找不到住的地方,还晓得在投宿,倒也是个好办法。萍水相逢是一种缘分,有时旅途的意义并不在于风景,而在于心情和人。因此,我一向比较抗拒旅行团赶鸭子式的旅行,看的虽然是同样的风景,但却完全破坏了你那种淡定从容的心情,尤其是破坏了旅途中才会有的萍水相逢的惊喜和新奇,还有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苍茫感觉。
日星期三 风雨欲来
午饭后,两个广东MM告别了我们继续北上,我和两个上海MM在寨子里四处转悠,看到陆陆续续有一些旅行团和背包客进寨,旅行团通常是走马观花,呼拉拉地来,呼拉拉地拍照,然后又呼拉拉地走,惯于行走的背包客则通常显得优哉悠哉。寨民们对游客的来去已经司空见惯,寨子依然显得宁静安详。客栈的大姐告诉我们,寨里的表演队都去了凯里,今天不会有歌舞表演了,要是在以往,寨子里每天在芦笙场上都会表演歌舞的。这当然早已在我的预料之中,因此也没有多少失望。
从朗德上寨去西江苗寨,必须在雷山县城转车。朗德上寨离雷山县城已经很近了,我们一出寨就遇到了一辆去雷山的小面包车。车子行驶到雷山郊区的时候,我们看到河对岸正在举行斗牛比赛。记得大姐夫说过,雷山、一带的苗寨,过节的时候常常举行斗牛比赛,用来角斗的是平常用于耕作的水牛,据说因为赢家常常会获得奖金,因此有些人家便不惜花重金买来擅斗的水牛,擅长于角斗的水牛,有时要价非常高。司机很善解人意地问我们是否想看斗牛,他可以停车等候。两个上海MM似乎兴趣不大,而且据说雷山去西江的班车并不多,因此我也有点担心耽搁了时间会误了去西江的车,再说斗牛比赛在河对岸,隔岸观火始终有点不过瘾,于是我们说不用停车了,在车上看看就行了。司机便特意放慢了车速,让我们看。
我们到雷山客运站的时候,往西江的班车正要开出,车上已经坐满了人。售票员见我们要去西江,便招呼着车上已经落座的人开始调整座位,腾出三个位置给我们坐,有一些人就只能坐在地上,车头的机箱上或者小板凳上。我觉得有些奇怪,人家明明已经坐得好好的,为什么我们一上车,就要占人家的座位呢?后来我才明白,原来那些不坐正座的人,都是在中途下车的,而我们要去的西江是终点站,所以售票员特地让我们坐正座的。原来还有这种约定俗成的讲究,我恍然。
刚落座,车上有一个穿红T恤的男人冲我笑着说:&你不是去朗德了吗?怎么又去西江啦?&我一下子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是谁,莫非他认错人了?可是他怎么知道我去朗德了呢?想了许久,我终于想起来了,原来这个红衣男人,是凯里至朗德的车上,坐在我旁边的那个乘客,我还一直没注意过他呢!
下午的阳光很强烈,没有空调的车厢里尘土飞扬,空气燥热,还总是有几只讨厌的绿头苍蝇在头上嘤嘤嗯嗯。中途不断地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车子走走停停,使得原本不远的路程显得缓慢、冗长而枯燥。红衣男人旁边的座位空了,我便坐上去。经常独自旅行使我学会了搭讪的本事,这一招有时候是很管用的。我问他:&你也去西江?&他说:&我就是西江的,我回家呢!&红衣男人很健谈,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苗族男人的豪爽热情表露无遗。他掏出身份证给我看,说他姓周,是西江中学的老师,刚去开会学习回来。把身份证给一个陌生人看,这在戒心很重的城市人看来,是很希罕的事。周老师显然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了,但依然有着山里人的那种纯朴爽朗。
说笑间,西江苗寨便到了。从坡上的公路望下去,只见密密匝匝的吊脚楼首尾相连、鳞次栉比,铺满了山坡两边,山谷下一条长街穿寨而过。这便是号称天下第一苗寨的西江苗寨了,整个寨子有一千多户人家,因此称为&&,这是黔东南规模最大的寨子。
走在长街上,两边都是房屋、客栈、商铺,比起朗德上寨热闹多了。那两个广东MM说过,只要是挂了红灯笼的人家,都是可以的,嘻嘻,这倒是个很好的辨识方法。我们在长街上找了广东MM住过的&有家客栈&,与苗族的木楼不同,这家客栈虽然也融合了民族样式,却是混凝土现代建筑,分前楼和后楼,前后楼之间是一个天井。客栈前厅内部是西式装修风格,像一个COFE的样子,客房简单而整洁,很像学生宿舍。有一班学生,正聚集在前厅里上网、看电视、聊天,他们互相翻看着画册,说着与&写生&有关的事情,大概是艺术学校来实习的学生,看他们悠闲的、懒散的样子,估计在这里已经住了好些时日了。
客栈的老板是个中年男人,口音,斯文谦逊,更像个文人而不是生意人。店里的服务员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怯生生的,非常有趣。在天井的水槽里吭哧吭哧地努力洗着衣服,吹着凉风、晒着太阳,突然很有一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我暗暗地笑自己,三十好几的人了,还经常一个人走南闯北,对陌生人冒充自己是大学生,也许就是面对岁月流逝的一种不甘心的表现吧。此情此景,会给自己一种美好的错觉,以为自己真的还是一个大学生。两个上海MM才真的是大学生,跟她们走在一起,我明显地感觉到与她们之间因为阅历不同而存在的差距,而她们认为假期出来旅游的一定也是大学生了,从无怀疑我竟然是一个老师,呵呵。
西江苗寨的表演队同样地去了凯里参加艺术节,因此寨子里也没有表演了,这对于我行走的心情,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西江苗寨较之朗德上寨,其商业化程度更高了一些,因此游客更多,寨子更热闹。其实商业化并非一件绝对不好的事情,如果不是商业化所提供的这些吃、住、行的便利,游客又怎么可能在一个古朴的村寨里享受到现代化提供的如此休闲自在的生活呢?那些以自虐为乐的苦行驴毕竟是少数,即使是驴,有时也不免想要腐败一下,人之常情啊。而黔东南于我的印象,始终是纯洁美好的,即使是商业化的村寨,依然保持着那一种朴素、自然的民风,让人感到轻松自如。
西江苗寨有足够多的客栈,是一个极好的休闲静养之地,我想起了阿三她们。虽说一个人闯荡惯了,但每到一处落脚之地,面对四壁,总不免感到有些寂寥,如果有三五知己同行,又将是另一种心情了。然而,现代的都市人,想要三五知己把臂同游,那是如何奢侈的事啊!
一边在寨子里闲逛,一边胡思乱想,倒也舒坦得很。有几个背大背包初来乍到的男女,径直向山上走去,带头的中年男士自称来自上海,我便说我来自广东。山下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客栈,为何他们要舍近求远呢?要知道背着大背包登到寨顶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感觉挺纳闷,便跟着他们的路线向山上走去,想探个究竟。山坡顶上也是一栋木楼,除了比较新之外,并无特别之处。刚才背包上山的男女就是进了这家客栈,还可以听到他们的说笑声从屋里传来。一个女子倚在&美人靠&(木楼阁的栏杆做成靠椅的形状)上向外张望。我们在下面向她招手,她便喊着:&上来坐坐吧。&
我们登上寨顶的那户人家的后院,院墙上挂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牯藏头&三个大字,下面一行小字&苗王,苗族节庆和祭祀均由他家定&。莫非这是苗王之家?我们在院子里四处张望,一个中年男人在厨房里忙碌着,从窗口探出头来招呼我们:&听说来了三个广东美女?&我咯咯笑着说:&一个广东的,两个上海的,不知道算不算美女,呵呵!&说着便有一个**端着菜盆走出来,很热情地招呼:&进去坐坐吧。&大概她便是这家的女主人了。
我们在路上遇到的背包男女已经入住这家客栈,这时候正坐在中堂悠闲地喝茶,见我们来了,很热情地上来招呼。中堂的北面竖着一面大鼓,墙上挂着芦笙和鼓槌,还有一面&苗寨之首,苗歌之源&的锦旗。那面号令全寨的大鼓证明,这果然便是苗王之家了,难怪这几个背包男女要不辞辛苦地爬上山顶来住了。苗王家雄踞全寨的最高点,坐北朝南,四周群山环绕,站在中堂的敞廊远眺,整个寨子一览无余,自有一种指点的王者风范。让我们颇为惊讶的是,原来刚才在厨房里忙碌着的中年男人,便是苗王了,真是王者风骨,藏而不露!此行虽然没有看到歌舞表演,但能拜会天下第一苗寨的苗王之家,也是意外的惊喜啊!
日星期四 雨后
24日清晨,一缕和煦的阳光洒进房间里的时候,两个上海MM已经离开西江,赶早班车回凯里了。我又是孤身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我坐在芦笙场旁边,静静地体味着这个苗寨的清晨。远处的连绵群山还笼罩在薄薄的雾霭之中,柔和的阳光已经唤醒了苗寨的灵气,缕缕炊烟从寨子里缓缓升起,随着清风飘散开来,送来一阵阵温暖的家的气息。几条土狗在芦笙场上旁若无人地追逐嬉戏,还有几条土狗则大模斯样地躺在长街中间睡懒觉,任凭旁边几只公鸡、母鸡在来回走动、啄食。空气悠闲得让人觉得时间仿佛都是凝滞的、静止的。直到艺校的学生陆陆续续背着画夹出门,卖肉的摊子也陆陆续续在街口排开阵势,苗寨的一天才真正开始了。
我收拾行囊,继续赶路。这一天的计划是赶到县的。要去往榕江,依旧要回雷山转车。
上午从西江去雷山的人不多,原定8点半的班车,一直拖到9点钟还没有开出。司机把车停在寨门口,一直不停地按喇叭,好像在通知寨里的人,去雷山的车要开啦,要坐车的人赶快来啦!我的经验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赶车,心急是没有用的。在这里,时间不是金钱,效率也不是生命,何不将就放下那种焦躁的心态,既来之,则安之呢?
车子终于开动了,照例是开开停停,晃了个把小时才到雷山。可是,雷山并没有始发至榕江的班车,在车站售票员和小卖店老板娘的指引下,我打出租车到加油站路口,据说这里是凯里往榕江、方向去的长途班车的必经之地,只能在这里拦过路车。凯里往榕江的居然是&长途班车&,我颇为惊讶,在我的印象中,凯里至榕江的路程并不算远。
等了半个多小时,果然有两班凯里开往方向的大客车驶过,但司机告知车上已经满座了。路边有一个也在等车去黎平的女子对我说,她从早上8点多等到现在11点了,都没等到一辆有座的车,我问她:&这里去黎平要多长时间?&她说:&8个小时,你去榕江,是一半的路程。&我瞠目结舌。
又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又有一辆写着&凯里-榕江&的大客车驶来,我拦停了车,问:&我去榕江,有座吗?&售票员跟司机商量了几句,就对我说:&上来吧!&我赶紧背起大包冲上了车。司机指了指车门旁边那个座位说:&现在车上没有座,你先坐这里吧,等去到永乐,就有人下车了。&我生怕司机不让我上车,哪里还在乎有座还是没座呢,赶忙道了谢就在司机指定的座位上坐下来。这是旅游大巴上的售票员坐的那种位置,在车门旁边,坐在上面,面前就是车前窗,脚下悬空着,只有抱着门轴才能坐得稳,很有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可是,有座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售票员把座位让给了我,自己坐在地上,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车子驶离雷山县城的时候,路口有警察查车,司机让售票员坐在地上别伸头,警察在车下面看了看,就放行了。我这才明白,原来这里对超员车辆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难怪刚才那两趟班车都说没有座就不让我上车了。
雷山往榕江的公路全是山路,公路开在半山腰上,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有句俗语形容贵州的气候与地形,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上车的时候还是丽日晴天,走了不多远,就开始下起滂沱大雨,虽然雨刮在不停地扫着喷洒在车窗玻璃上的雨水,但能见度还是很低,车子穿行在山岭之间,一路都是急弯,不时地还看到山体滑坡残留的痕迹,本来就不宽敞的公路,还有多处出现裂纹和崩塌,使得通行处仅能容一辆大客车勉强通过,遇到会车时,更是险象环生。我坐在车头悬空的座位上,手紧紧地握住门轴,手心都是汗,每转一个急弯,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儿上,气都不敢喘。司机倒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手下方向盘轻转,就把险情化解于无形。看我一路上都默不做声,司机终于忍不住说:&你去榕江啊?挺厉害的,我走这样的路,你不害怕吗?&我说:&还好吧,以前去过,也是这样的山路。&司机的语气便多了几分钦佩:&这里去榕江,其实只有130、140公里左右的路,但都是这样的山路,所以走得慢,要四五个小时。很多人坐你现在坐的这个位置都受不了的,每次看见我会车,都会吓得叫起来&&&我笑了笑,其实我心里又何尝不害怕呢!司机知道我是广东来的,便一路和我攀谈起来,说他春运的时候专门开凯里到的班车,还说他到、打工的经历,说东莞的私企老板如何不讲诚信、克扣工钱等等。说得我倒挺不好意思起来,好像自己就是那个克扣工钱的老板了,正想说几句安慰司机的话,不想他倒先安慰起我来:&没事儿,打工嘛,合适就干,不合适就不干,是吧?没啥的。&哈,真是个有趣的司机大哥!
中午12点多,班车开到永乐镇,司机把车停下来,说:&下车吃饭啦!&路边有两三家小饭馆,车上的人有的进去饭馆吃饭,有的就拿出干粮吃起来。我怕吃饭的时间不够了,就在路边小卖店买了一包饼干、一盒牛奶,坐在路边吃起来。不料这次停车的时间很长,司机吃饱了饭,又慢悠悠地点了根烟,抽完了烟,才让饭馆老板接了根水管把车里车外冲洗了一下。司机正想招呼乘客上车,有人告诉他:&别忙,有一家子还没吃完饭呢!&我向饭馆里望去,果然有一家三口还在点菜吃着大餐。呵,长途班车中途停车还能吃大餐的,真是少见。司机也不着急,一直等到那家人吃饱喝足走出饭馆,问了句:&吃好了吧?&然后才招呼其他乘客上车。
司机对我说:&有人下车了,车上有座了,你去后面坐吧。&果然我在后面找着了一个空位,坐在一个年轻姑娘旁边。刚落座不久,旁边的姑娘就从袋子里掏出一个梨子递给我:&吃吧,干净的。&这让我错愕不已。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出门在外,陌生人给的东西一定不能吃,面对这个姑娘递过来的梨子,我不知接好还是不接好,一时之间非常尴尬。终于我还是接过来了,这个姑娘的眼神是这样热情和真诚,看不出一点恶意。我注意到她一路上都捧着一本中学英语的教材在看,大概她是个中学英语老师吧?吃着姑娘给的鲜甜的梨子,我心里暗暗笑自己的多疑。我又突然想起《天下无贼》那部电影来,几个通天大盗在火车上斗智斗勇不亦乐乎,而带着巨款的傻根儿仍然懵懵懂懂、一无所知,正因为单纯得像一张白纸,竟然打动了最狡猾的大盗最温情脆弱的神经,嘻嘻!黔东南的旅程时时在提醒着我,活得简单,才会快乐。
日星期日 台风过后的一丝清凉
下午4点多,车子终于到达榕江县城。坐了4个多小时的过山车,人也被折腾得差不多了。我想,今晚就留宿在吧,权当休整一下。于是,我一改往常把行李寄存在车站的习惯,背上了我的大背包。
车江侗寨在榕江县城东面,出租小汽车径直把我送到寨门口,从外面一眼就可以看到鼓楼的雄姿。网上的资料说,车江侗寨由上、中、下宝侗寨组成,因此又称&&,是全国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区,号称&天下第一侗寨&。寨门口设有售票处,门票10元。我在网上看过许多游记、攻略都说,车江侗寨只有这个寨门是售票的,其实旁边就有许多个出入口,都不用买票。但我从来都是个比较守规矩的人,即使明知道有其他入口,也很少会逃票,于是我还是乖乖地买了门票,顺便问了一句售票员:&寨里有可以住宿的客栈吗?&她看了看我,迟疑了半分钟后笑笑说:&有倒是有,只是条件都比较差&&&我想,条件差不差我倒不太在意,只要有就行了。
进寨门就是一个宽敞的场院,巨大的白色鼓楼矗立在场院的正前方,下午4点多的阳光依然很毒辣,有几个寨民顶着烈日在场院上翻晒着玉米。一群穿着印有&中南民族大学&字样黑T恤的大学生,正围着鼓楼在拍照、记录。鼓楼雄伟高大,由下向上望去,蓝天白云下密密的洁白的檐楣层层叠叠,看得人眼花。这是一栋建于2001年的鼓楼,看起来很新,檐上的彩画和檐下的雕刻都与传统鼓楼有点不同。鼓楼是侗族村寨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全寨人议事、举行各种重要活动仪式和平日休闲的场所,具有&图腾&的性质,通常占据全寨最显著、最核心的位置。我在鼓楼内外仔细看了看,拍了几张照片,有点好像要中暑的感觉,连忙向古榕荫处走去。
一条清亮的江水傍寨而过,沿江都是古老的,粗壮虬劲的树干有的需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巨大的树冠枝繁叶茂,枝叶几乎伸到了江面上,连排的榕树撑起一片密密的浓荫,遮出一片阴凉清静处。老人坐在树荫下的木凳上纳凉、闲聊,年轻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扑克,调皮的孩童则在追逐打闹,甚或躲进榕树洞里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沿着江边在榕树荫下穿行,一群光屁股的小孩正在清凉的江水里嬉闹,传来阵阵欢笑声,树荫下、河岸边有成群的鸭子在乘凉、觅食,右边是连片的木屋,非常安静。
一路行来,很多人家都门户紧闭,好不容易见到一家挂着&农旅游接待点&木牌的人家,但依然是门户紧闭,不见人声。而他旁边的一户人家正在办丧事,门口挂着挽联,堂屋里几个披麻戴孝的亲属在烧着纸钱。我不知道少数民族对丧事有什么禁忌,也自觉在这里留宿不太妥当,于是便打消了住在寨里的打算,背着大背包继续前行。
也许是我背着大背囊、戴着迷彩帽显得比较&异相&,有一男一女经过时还回头狠狠地看了我几眼,然后就听到男的跟女的笑着说:&人吧?&虽然不止一次被朋友戏称为&娃娃&,但那男人语气中的揶揄意味还是让我心里涌出一丝不悦。
这个寨子放眼望去都是木屋,侗寨与苗寨最大的不同,就是苗寨通常都是依山而居,为适应坡度,房屋都做成吊脚楼的样式,而侗寨则是傍水而建,平地起房,因此木屋的样式比较普通。转过几道巷子,有两个小男孩在墙根下玩泥巴,我举起相机对着他们拍了几张照片。小男孩甲就对着乙说:&哎,拍照的!&乙回过头来看我,说:&给糖,不给糖不许拍照。&许多旅行资料上都说过,进去村寨最好是带上糖果发给那里的小孩子,所以临行前我已经买了两包糖放在大背包里,然而,因为我一向出去都惯于把大背包寄存,只背小背包,这时候我竟忘了自己是背着大背包的。我对男孩说:&对不起哦,姐姐没有糖。你们在干什么呢?在种花吗?&男孩甲说:&是,种花。&男孩乙不依不饶说:&给糖!&我试图表示友好,便走上前去夸他:&这么小就会种花呀,真是了不起!&可是男孩乙还在嘟嘟囔囔地说着:&给我糖,不给糖我砸你!&我看他手上拿着小石头,恨恨地向屋顶扔去,心想,这小家伙招惹不得,还是走吧。走出不远,我才突然想起,啊,我不是背着大背包的嘛!糖就在大背包里啊!正想把糖拿出来,回去送给那两个小男孩,想想又觉得多此一举了,于是作罢。正行走间,说我是日本人的那对男女又迎面走来,这次,男的还装腔作势地说了句&HELLO&。我觉得好笑,我若是日本人,不是应该对我说日语吗?
今天的经历有点破坏我的心情,更让我彻底打消了在寨里留宿的计划,于是我径直出寨,坐上1路公交车回到榕江汽车站。榕江县城不大,感觉也不整齐清洁,没有什么像样的旅馆,我想,住在榕江县城也没什么意思,这时候,榕江往的末班车即将开出,我便干脆上车直下。
从江车的司机认得我是下午坐&凯里-榕江&车来的,对我非常热情,看我翻开地图查找从江的寨子,他便自告奋勇地说:&你想去哪里告诉我,对从江我很熟的。&我说:&我要去岜沙、高增和。&司机说:&岜沙和高增离从江都不远,可以坐三轮去,远一些,从江应该有班车去的。&司机给我的信息非常重要。事实上,在黔东南旅行要去参观的寨子,绝大多数都不在县城里,有一些甚至离县城甚远,而在网上能搜索到的交通信息,有很多都是过时或者已经不适用的了,因此,获得这些进寨的交通信息,是最为重要的,误了一趟车,也许就意味着要耽搁一整天的时间。
听了从江车司机提供的信息,我对明天的行程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这时便心安理得地欣赏起沿途的风景来。榕江到从江,一路都是沿着畔而行。夕阳西下,江水清流,炊烟袅袅,洁白雄伟的鼓楼和俏丽雅致的风雨桥时隐时现,我的心里不禁轻轻飘过那首悠扬动听的旋律:&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啊,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啊,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啊,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虽然唱的是傣族,可是用在此时此地,是多么贴切啊!
日星期一 阴天
7月25日,是进入黔东南的第三天,这三天里从凯里走到了从江,已经走了朗德上寨、西江苗寨和车江侗寨,行程比预定的计划紧凑了许多。接下来要去的、和,都属于从江县。
昨晚到达从江县城时天已入黑,在汽车站旁边随便找了家宾馆(叫&&,很好听的名字)落脚,晚饭都没有吃呢。一个人出门,确实有很多的不便之处,住旅馆得一个人包一个房间,是一种资源浪费,吃饭又没法点菜,常常便只能凑和着吃点干粮、快餐什么的,错过了很多地方美食,真是可惜啊!
25日清晨,我早早地就到汽车站打听进寨的班车信息,调度室的师傅告知,每天下午2点有一趟去小黄的班车,至于岜沙和高增,因为距县城都只有7公里左右的路程,因此没有班车前往,要去可以坐出租车。我计划上午先去岜沙,下午赶2点的班车去小黄,晚上在小黄住宿,明天回从江再转去高增,自我感觉这应该是个比较合理的计划,于是回宾馆去退了房,把行李寄存在汽车站,我便叫了个出租车去岜沙。
从江县城到,7公里,车程15分钟,司机要价20元,感觉还不算贵。因为在榕江县城到车江侗寨才3公里左右的路,司机居然收了我15块钱呢(偶尔被骗,也是少不免的,嘻嘻)。
司机径直把我送进寨里,在芦笙场的山坡下停了车,告知了行走的路线,又留了电话给我,说我回去的时候如果需要他开车来接,就给他打电话。我觉得自己总是能碰到很多热心人,运气还真是不错的。
岜沙苗寨分为三个区域,一片是寨门左边山坡顶的芦笙场和坡下的寨子,一片是寨门右边山坡下的&竹海幽径&,还有一片是进寨门后沿着公路往前大约300米处有一条小路穿进去的&王家寨&。我看了看手表,早上8点刚过,时候还早,我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细细地品味这个被称为&最后的**部落&的寨子。
按着山坡下指示牌的方向,我沿着石阶登上坡顶。坡顶是一片直径10米左右的圆形泥土平地,旁边竖着&古芦笙堂&的木牌,还有两处残留的篝火痕迹。平地周边环绕着几条长木凳。山坡上古木参天,金色的晨光从树桠间投射下来,形成忽明忽暗的光影,透着几分幽静神秘的气息。穿过芦笙场,从山坡的另一面走下去,就看到一块&祭拜坡&的木牌,这个山坡,是岜沙苗人举行祭拜仪式的地方,祭拜东方,不知是不是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呢?我想。高大的树木上垂吊着一些很粗的麻绳,有些还挂着秋千板,我想起岜沙苗寨有一个节日叫做&秋千节&,大概这些便是&秋千节&时用到的秋千吧?我细细地端详着这些道具,想像着各种仪式的场景。然而,所有的热闹都是我的想像,这时候周围静悄悄,除了一些小虫子不厌其烦地在头上、脸前嘤嘤嗯嗯地唱歌之外,到处悄无声息,好像寨子还在沉睡未醒。
我沿着坡下的小路一直走进寨子,透过照相机的液晶屏,我远远地看到一个穿百褶短裙的苗族姑娘挑着满满的一担青草在小巷道里穿行,一个苗族大嫂正在自家房屋旁边弯着腰费力地汲水,一条白狗半躺在晒台上,竖着脑袋,警惕的眼神穿过竹丛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
在一户人家的房前,我停了下来。女主人正在院子里种一棵小树,一个小男孩坐在墙根的地上玩耍。早就听说过,在大多数的苗寨都应该看女人,因为苗族女子拥有华丽的服饰,而男子的装束则平淡无奇,惟独在岜沙,是应该看男人的。因为岜沙男子有着独特的服饰和发型,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佩枪的苗族,岜沙男子都是优秀的**。这个墙根下玩耍的男孩,就是未来的**,虽然**的气质还没有表现,但岜沙男子的样貌特征已经显露出来了。小男孩头发剃得光光的,只剩下头顶中间的一撮头发留得很长,几绺长发耷拉下来,贴在脑门上,特别像《三毛流浪记》里的小三毛,可爱极了!我给他拍了两张照片,他发现了,抬头好奇地看着我,我递了一颗糖果给他,他也不怯生,大大方方地接过来,咬开糖纸就吃。这时,她母亲,那个种树的女人,用苗语跟小男孩说了句什么,我听不懂,大概是问男孩我给他什么了吧,男孩用苗语回答了他母亲,我猜测是说&糖果&一类的词语,女人便对我友善而有点羞涩地笑了笑。
寨子的木屋墙上、电线杆上写了或挂了很多标语,大多数都是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或者义务教育政策的,比如&生男是名誉,生女是福气&,&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跑,需补偿和脱盲的一个不能缺&,&不送儿女上初中,愧对国家和祖宗&等等,还有一些是普法教育的,比如&谁破坏通信光缆,必须倾家荡产&之类的。这些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标语,细细品味,还是很耐人寻味的。标语文化一直是我比较留心的景观之一。标语,这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途中曾经见到一条巨幅标语&初中不毕业,打工无企业&,其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威慑力,较之&必须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提法,不是要强烈得多吗!呵呵,我不得不再次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可限量!
那么多关于教育的标语,证明了这个地区教育状况的相对落后,也恰恰证明了当地人对教育重要性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现象。寨子里惟一的砖石混凝土建筑是一栋三层的楼房,在公路右边的山坡下,楼房前是一个水泥地篮球场。我站在公路边上望去,远远地就看到楼房墙上挂着一个&岜沙希望小学&的黑色木牌,楼房的墙上还粉刷着&求实、开拓、负重、进取&的校训。一个小学要求孩子以&负重&为训,难道是考虑到教育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需从娃娃抓起吗?我自顾自思量着校训里&负重&这个词。学校正在放暑假,静悄悄的没有人,有些教室的门敞开着。我想进学校看看,刚走下山坡的台阶,篮球场上三条正在睡懒觉的大狗突然跳起来,一边汪汪地狂吠,一边向我扑来。虽说养狗的人不怕狗,可是突然被三条大狗围攻,还是不免心里发悚,我立即停下了脚步。大狗们与我对峙了一会儿,不再步步进逼,但还是汪汪地吠着。我只好退回去公路上,打消了进学校看看的打算。直到我走出老远,那几条好事的大狗还在不依不饶地吠叫着。
进王家寨的小路掩映在密密的丛林之中,如果不是路口有一个明显的指示牌,我是决计想不到这会是一条进寨的通道的。穿过这条长长的狭窄的林中小道,前面远远地就看到鳞次栉比的木屋了。有许多高大的木架矗立在小路的两边,我想了许久也搞不懂这些木架子是做什么用的,难道是晾晒架吗?从一些旅行资料上,我知道岜沙人是不喜欢人家给他们照相的,认为这样会摄走他们的灵魂。难怪我每次举起相机,我要拍摄的对象就会背过脸去匆匆忙忙地走开。我站在进王家寨的小山坡上,照相机对着坡下一户人家,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本来似乎是要出门忙什么的,一看到我的照相机,马上又缩了回去,还时不时地探出头来观察我。这反倒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偷窥者一样,心里特别过意不去。为了不惊扰寨子里的人,我在山坡上停下了脚步,不再进寨去了。还好照相机的液晶屏可以转方向,当我要拍摄某个对象的时候,我可以不用看着他,这样不至于给他造成很大的困扰。
我站在山坡上观望,寨子里可见的人不多,刚才那户人家的女主人见我不再拍照,这才大大方方地走出门打水,有一个年轻姑娘站在屋前的巷子里梳洗着她的一头乌黑顺直的长发,姿势非常优美,有一条大母狗从某户人家的门口窜出来,后面竟陆陆续续地跟着七八条蹒跚学步的小狗,走在最后的那条小狗特别顽皮,走着玩着,一下子就钻进了草丛里掉了队,母狗跑回来用嘴拱了它一下,不知是责备还是爱抚,小狗便屁颠屁颠地跟着母狗跑走了。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寨子里有趣的人与事,却见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一蹦一跳地朝我跑来,跑到我跟前,也不说话,只是站着好奇地看着我。我掏出一颗糖递给他,问他:&小朋友,上学了吗?&他点点头,一下又跑走了,过了一会儿,又跑了回来,后面竟然跟着一个更小的小男孩和一个模样长得很标致的小女孩。我把糖果分给他们,问他们:&你们都上学了吗?&小女孩很机灵,指了指那个很小的男孩,说:&他还不上学,我上二年级了。&我说:&站好,姐姐给你们照相好吗?&三个小家伙很配合地站好等我照相,只是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子低头忙着撕糖纸,看也不看我,女孩子则斯文得多,静静地站在那里,对着我的镜头露出浅浅的笑。
我是一心想来岜沙看**的雄姿的,但是这一路来,在寨子里遇见的都是女人、孩子和老人,青壮年男人很少见,好不容易在路上见到一个扛锄头的男人,我还没举起相机,他已经急急忙忙地走过去了。唉,莫非**都到凯里表演去了?
日星期二 没完没了的雨
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岜沙**,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失望。我回到寨门口,这里有几家客栈,其中一家名字叫&**部落&。走进去,里面静悄悄,我在厅里的一张长椅上坐下来休息。这是一个不大的厅堂,墙壁上挂着几幅白布,上面密密麻麻的是游客的签名和提字。白布的旁边还挂着几本留言本,我随手拿下一本来看,上面写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自助游客的感想、宣言,还画了不少有趣的漫画,非常可爱,不禁让我想起的&玛吉阿米的留言簿&。四顾无人,我掏出钢笔,在留言本上写了两句话,画上两朵小花,然后把留言本摊开在茶几上,翻到自己签名的那一页,又把自己的墨镜和迷彩帽放在旁边,拿出相机给这堆物件留了个影,呵,有点行为艺术的意味。
正在孤芳自赏的时候,楼上下来一个穿橙色T恤的男子,好像刚睡醒的样子。我以为他是客栈的老板,跟他聊了一会儿,才知道原来他是个司机,一群来的自助游客从凯里雇了他的车,一路走到这里来的。司机听我说起下午要去小黄,就指了指门外说:&那是我的车,他们好像也是要去小黄,你跟他们商量一下,或者坐这个车一起去,反正分摊点油费嘛。&门外停了一辆面包车,我想,要是能拼车一起去小黄,我就不用在从江赶班车了,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正说话间,门外进来一群年轻男女,司机说:&就是他们了。&我跟为首的一位穿绿衣的女孩子打了声招呼,问了一句:&你们下午去小黄吗?我想坐你们的车,可以吗?&绿衣女孩迟疑了一下,面露难色:&我们的车很挤了,原本8个座位现在已经坐了10个人。&我连忙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只是随口问问。&本来我的计划就是很随意的,自然不必强人所难。
他们发现我是讲广州话的,又听说我是个老师,很快就跟我熟络起来,原来,他们都是的中小学老师呢,相同的语言和相同的职业,在这里相遇,不是缘分是什么?他们是昨晚入夜的时候到岜沙的,在**部落住了一晚,上午刚去看了芦笙场那边寨子回来休息呢。大家休息了一会儿,决定再去到处逛逛,我便跟他们一起往&竹海幽径&的方向走下去。台阶下是一片幽静的竹林,再往前去就见到一个寨门,寨门前面是一片房屋。
我们一行人说说笑笑着走进寨子,引来了一些注视的目光,有一家三口在阳台上探出头来看,我们便顺势问道:&请问可以上你家看看吗?&男主人四十岁左右,一脸的憨厚,笑着说:&可以,上来吧。&这是一栋两层的吊脚楼,底层养牲畜,二层住人,两条黑狗躺在木楼梯上,见我们来了,懒洋洋地睁了下眼睛,也不让路。男女主人和一个小男孩在阳台上迎接我们,我们七八个人一起上来,本来就不宽敞的阳台显得更加拥挤了。上来了才发现,这是一家四口,原来屋里还有一个大一点的男孩。那几个澳门女孩一上来,给了些糖果给两个孩子,就围着那个小男孩不停地拍照。后来我说,不如跟全家人一起照吧。男女主人开始还在羞涩地推辞着,后来男主人同意了,说:&嗯,那我去换件衣服吧。&他走进屋里,几分钟后,换了一套岜沙苗族男人的传统服饰出来,黑亮的棉布,上身是一件斜襟的外衣,下身是一条宽松的长裤。他又把头发梳理了一下,纶成一个圆锥形的发髻。女主人则忙着帮小男孩梳头纶髻。我终于近距离地看到了岜沙男子的古代武士服饰和独特发型!难得这一家人很慷慨大方,坐在那里随我们拍,这让我们大大地过了一把拍照的瘾,几个照相机轮翻轰炸,简直像是开新闻发布会一样。
回到**部落时,见到了跟澳门朋友同车来的其他几个游客,一对的男女,一个的女孩子(在澳门教书的)和一个的男孩子。原来他们这一车人真是够多的,而且也是拼的团呢!听他们的打算,下午去小黄以后,就要北上折回凯里了,只有男孩准备继续南下,路线居然与我计划的路线很相似。
我原本打算等他们离开岜沙后,就打电话找早上送我来的出租车司机来接我,但最后,他们还是决定让我加入他们的队伍,同车前往小黄。8个座的面包车坐了这么多人,还堆满了行李,果然拥挤得很,像一辆大篷车。但既然是志同道合一起去旅行,大家也就没什么顾忌,很快就像老朋友一样了。在车上,我们才互相自我介绍&&五个澳门女孩:绿衣女孩叫阿葵,是他们这一团人的发起者和管家婆,还有四个分别叫阿好、阿碧、宋莹和Anita,澳门男孩阿恒是阿葵的男朋友;女孩叫阿聪;台湾男士是王老师,他的同伴叫美芳;香港男孩叫阿坤。一下子记住这么多人的名字还能对得上号,我觉得自己还算了不起的啦!
旅行资料上曾经提到,从江往小黄的路况很差,我来之前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心想,那些资料都过时了吧,那上面说从江往小黄没有班车,现在班车都有了,没准儿路也修好了呢!可是,我还是太乐观了点。出了从江县城不远,路况果然越来越差,都是沙石土路,车子走在上面颠簸得厉害,风一吹还红尘滚滚。去小黄似乎是他们临时决定的行程,司机大哥是凯里开出租车的,对从江的路也不熟悉,因此没料到路会这么难走,大概是心疼自己的车,司机脸色开始有点阴沉,说这么差的路,怎么着这一程都得要300块钱才能去,阿葵一路上都在就油费和路费跟司机讨价还价。我只是临时凑分子,自然用不着操心任何事情,这下不用自己赶班车去小黄,还可以正正经经地吃顿饭了,真好。
路牌显示从江到小黄是27公里,我们原本打算到小黄以后再吃午饭,可是路况实在太差,车走得慢,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小黄呢。走了半个多小时,车子从一个寨子经过,这里居然就是,原来高增就在从江至小黄的路上,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司机停了车,对我们说:&这里是高增,干脆在这里吃午饭吧,你们可以先在高增玩玩再去小黄。&这时候已经中午了,我们想想也觉得有道理。再说,我本来就打算要来高增侗寨的,这回又省心了!听说&高增出美女&,呵呵,不知这次能不能见到美女呢?
日星期三 阴雨不断
大抵关于某地出俊男或美女的传言都只是源于人们美好的想像,又也许是因为我们在高增的旅行只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坐下来细细体察,因此,作为政府所在地的高增侗寨,虽然是一个规模比较大、人口比较多的寨子,但我们并没有见到什么现实中的美女,倒是昨天的美女(老太太)和明天的美女(小女孩)见了一些,即便是如此,也没有发现她们特别的有美女的潜质和特质。我们宁愿相信,美女大多能歌善舞,而能歌善舞者,这会儿不是应该都聚集在凯里表演吗?此行错过的实在是太多了!
然而,俊男、美女平时见得已经够多的了,就算是见不到高增美女,也没什么大的遗憾,最关键的是,在这里,我们终于吃上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我们就餐的客栈老板特别上了一盘当地的特产&&腊肉。肥瘦相间的、切得薄薄的紫红色腊肉,拌着酸辣的酱料,甘香可口。可是,我们一桌人,除了司机大哥、浙江女孩阿聪和我喜欢吃之外,其他人居然都不喜欢吃。女孩子嫌肉太肥、油太多,男孩子嫌太酸太辣。哈,到底是东南沿海来的朋友,接受不了贵州的口味也不奇怪。不过我觉得自己还真是够可以的了,基本上去到一个地方,就没有什么不吃的东西,如果不吃,那多半是出于卫生的考虑而不是因为口味的问题。贵州菜口味重,偏酸偏辣,那种酸不是一般酿造醋的酸味,而是他们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一种特殊酱料的酸味,西南地区多潮湿、阴气重,因此偏爱吃辣,这都是有讲究的。只要不是酸倒牙和辣穿胃的,我都可以接受。即使是去到,很多外地人喝不惯酥油茶,我还是觉得酥油茶很香,也有很多人告诫说外地人吃了藏面容易拉肚子水土不服,我吃了好几天,一点事儿都没有。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训练出来的&清道夫&一样的功能,呵呵。
酒足饭饱,我们继续赶路去小黄。我们把今天行程的最大希望都寄托在了。小黄,那可是著名的&侗歌之乡&啊!侗人三宝:鼓楼、侗歌、风雨桥,其中鼓楼和风雨桥都见识过了,惟有侗族大歌,是必须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体会的。侗族大歌的复杂的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都极为罕见的,而小黄侗寨,是以侗族大歌闻名的寨子,据说那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擅唱侗歌,唱歌,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以下摘录几段网上对&侗歌&和&小黄侗寨&的介绍:
&小黄是极负盛名的&侗歌窝&,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不论是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村里现有歌队20多支,队员1000多人,不仅有姑娘队、罗汉(男青年)队,亦有娃娃和老年队。他们以唱歌为乐,以唱歌为荣。小孩从呀呀学语起,父母就开始教他们唱歌,女童五岁开始穿裙子,也就开始与伙伴一起自由组成歌队了,请公认的唱得好的歌师来教。歌师的教学是无偿奉献,而乡亲们却视为极神圣的职责。歌师对歌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她们除了田间耕作、家务劳动外,整日带着歌队,直到这群女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出嫁为止。在小黄,没有一个儿童不进歌队的,不认男女,婚前经过十几年的训练,婚后仍然加入歌队,直到年迈歌不动为止,不少家庭三代人都分别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歌队里,这些歌队在鼓楼里的长凳上都有位置。1989年,县政府还在小黄小学开办了民族班,开设侗歌课,教学生侗歌,吸引儿童进校学文化。这是全县唯一开设过侗歌课的学校。&
&侗歌按曲调分为几个派系,小黄侗歌侗族地区称为&嘎小黄&。至今,小黄流传着大量的侗族民歌,丰富多彩,远近闻名,如男女对唱情歌、大歌、琵琶歌、蝉歌、拦路歌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高、中、低音浑为一体,以其和声的完美协调、格调的柔和委婉、旋律的曲雅优美著称于世。歌队由一人领唱,然后合唱,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不时听到鸟叫蝉鸣、江河奔流、山谷回响的声音,把听众带入到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娃娃队童声单纯嘹亮,天真活泼;姑娘队的歌声清纯如水,慢慢注入在场的每个人的心田;罗汉队的声音浑厚如山,似穿过天地万物,给人一种神奇的享受,进而产生莫名的冲动。不少到小黄考察的专家、学者听了侗族大歌后,都为其完美的天然和声拍案叫绝,认为这种祖辈流传下来的合唱绝响是一般合唱演员难以练出来的。&
&在小黄,处处有歌,事事有歌。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生活,以歌传言。每逢节日庆典,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聚在鼓楼对歌,用歌传情,用歌讴颂盛世丰年;当夜事降临,侗家姑娘、小伙三三两两相邀到村口、溪边,一边弹琵琶、一边唱着悠美的情歌,歌声穿过夜空,划破宁静的山乡,像在叙说一个古老而优美的爱情故事。&
我对侗族大歌充满了热烈的期待,就因为这样,即使明知道去小黄的路很难走,还是下决心要到小黄去。路况之差难以形容,大概是曾经下过暴雨,有几段路居然还布满泥泞、沟壑纵横。颠簸了一个多小时,转了几道山,居然还没有寨子的影踪。司机有点不耐烦了,很郑重地说:&再往前走一会儿,如果还找不到的话,我们就回去了。&这时候大家都不作声了。虽然觉得就这样放弃实在太可惜,但是我们谁也没有把握今天是否能到得了小黄。天色有点阴沉,像要下雨的样子,路况很差,要是下雨就更麻烦了。最要命的是,走了半天也没见一点迹象,是不是走错路了,谁的心里都没底。
司机沉着脸继续开车,车里一片沉闷。车子又转过一道山梁,司机突然叫了一声:&哎,到了吧?&我们抬眼一看,果然,前面远处有一道簇新的风雨桥横跨在两坡之间,风雨桥那边,就是密密的寨子!我们大家都情不自禁欢呼起来,朝思暮想的小黄终于到了!
环抱深处的小黄侗寨,并不像岜沙苗寨那样安静得不见人声。走进寨子,花桥上有休憩聊天的寨民,路上有追逐玩耍的孩童,门口有三三两两一边纺线、刺绣一边聊天的妇女,还不时地有鹅群&喔喔&叫着,蹒跚着走过。但是,游客很少,寨子里的公厕都上了锁,可见今天这里除了我们没有别的游客了。
花桥旁边小卖店门口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在玩耍,宋莹上去派巧克力,阿葵她们照例是拿出相机不停地拍。两个小女孩开始还很害羞,后来在妈妈(坐在店里的老板娘)的鼓励下,开始像模像样地给我们唱起了侗歌。清脆稚嫩的童声演绎着美妙的侗歌,让我们赞叹不已。从小孩子就会唱侗歌,果然名不虚传。我们问小卖店老板娘,哪里有客栈可以住宿。她居然一脸的茫然,好像弄不明白我们的意思,好半天,才叫我们往寨子里再走走看看。
往寨子深处走了十分钟,看到路边有好几座看起来比较新的木楼,清一色挂着&歌堂旅馆&的小木牌,惟一不同的是,木牌上写着各楼主人的姓名。随便找了一家,问:&请问可以住宿吗?&迎出来的大嫂憨笑着,却好像也是不明白我们的意思,也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我们纳闷极了,小黄侗寨难道没有接待过游客住宿吗?不可能呀,这么出名的寨子,不会没有游客来呀。再说,既然好几座都叫&歌堂旅馆&,那不明摆着是可以住宿的吗?我们让司机先找个地方停好车,我们在寨子里到处走走,晚一点再找住宿的吧,这么大的寨子还能没住的吗?
据说小黄的人习惯晚睡晚起,下午才开始唱侗歌。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侗歌表演呢?我问坐在路边的一个大叔:&请问寨里有没有侗歌表演?&他说:&现在没有,你们要是想看,可以包场。&我问:&包场多少钱?&他说:&600块。&我问阿葵:&600块包场,看不看?&阿葵说:&太贵了!&我不知道这一场侗歌表演的规模到底会是怎样,因此对600块一场的性价比没有概念。但是想想,如果规模很宏大,观众只有我们这十个人,未免缺点气氛,但是如果规模很小,那600块一场,似乎也是有点太贵了。
大叔看我们很迟疑,又说:&如果你们不想包场,可以请一些老年人来唱侗歌给你们听,给他们每人20块钱就可以了。&我又问阿葵:&听不听?&阿葵好像兴趣不大,我自然也不便说什么,就对大叔说:&我们再商量一下,谢谢您。&
我们继续在寨子里晃荡。有三个从我们进寨就一直跟在后面看热闹的小女孩突然走上来说:&姐姐,我们会唱歌。&我们问:&是吗?都上几年级啦?&三个女孩都说是上二年级了,然后就自觉地站成一排,唱起侗歌来。三个小女孩随便往那儿一站,就好像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能一首接一首地唱,而且还能高低音阶、合唱独唱配合得非常精准,确实让我们大感惊讶。在我们的夸奖下,小姑娘们唱得很起劲,宋莹马上抓了几把巧克力分给她们,大家又给她们合了影。但是,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小姑娘们却支支吾吾地不肯离开。后来我们才弄明白,原来这三个小女孩不仅仅想要糖,她们要的是钱!看着三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居然向我们要钱,这真的是让我们大跌眼镜。这么小的孩子居然就知道给游客唱歌就要索取金钱,这种庸俗而煞风景的风气,与古朴、幽僻的小黄侗寨是多么格格不入啊!不管她们这种坏风气是怎样养成的,这钱是无论如何不能给她们的。
我们对小姑娘说:&小朋友,你们歌唱得很好听,姐姐很喜欢,可是,要钱是不对的,知道吗?&但是小女孩们显然不吃我们这一套,不管我们如何劝说,她们还是纠缠着要我们给钱。最后,我们也有点生气了,干脆不理她们,自顾自地走开。不料那三个小女孩一路跟在我们后面,我们去哪里,她们就跟到哪里。
走过一户人家,有一个非常乖巧的穿白裙子的小女孩坐在门口玩耍,我给了她一颗糖,她妈妈教她说:&谢谢!&我说:&不用谢,你好可爱,几岁了?姐姐给你照相好吗?&她妈妈教她说:&三岁了&,又说:&唱歌给姐姐听吧,快!&我一听要唱歌给我听,不知道接下来是不是又要我给钱了,连忙说:&不用唱了,不用唱了,姐姐赶时间,要走了。&咔嚓了两张照片就落荒而逃。
那三个小女孩依然不依不饶地跟着我们,不管我们怎样劝说都不肯作罢,最后竟然还哭起来。天!这就是小黄吗!我们已经全然没有在这里留宿的兴趣,匆匆上了车就绝尘而去,甚至开出寨口那个风雨桥时,都忘了来时曾经说过傍晚要在这里拍夕阳下的风雨桥的,车子都没停就走过去了。
在岜沙没见到**,在高增没遇到美女,最糟糕的是,在小黄听了几个小孩唱侗歌,就被三个小姑娘追了九条街要钱,这简直让我们唏嘘不已。回去的路上,一车的人都有点闷闷不乐,车子也很不识趣,不停地出问题,一会儿是车轱辘上的沙盖掉了下来,一会儿是车底下的后备胎掉了下来,还咕录录地滚了老远。
离开小黄,原本说好了大家回从江县城去吃晚饭和住宿的,大概是今天的经历实在是有点坏兴致,阿葵他们最后决定直接开回榕江去,明天就从榕江回凯里了。我和香港男孩阿坤都是要往南走的,于是车子在从江把我们放下来,就载着阿葵他们北去榕江。
我和阿坤下了车,两个都背着大背囊的人站在从江大桥桥头,我问阿坤:&嗯,接下来,我们是要分头走,还是一起走呢?&阿坤迟疑了一下,笑了笑说:&嗯,还是一起走吧。&我说:&那好,我们先去找住的地方!&
接下来的路,我要跟这个陌生的香港男孩同行,不再是孤身一人啦。
日星期四 还是阴天
阿坤,一个戴眼镜的、斯斯文文、常常表现出有点羞涩的香港男孩。在我的旅行经历中,这还是第一次跟一个陌生的男孩子同行呢。以往独自出远门,在某些必要的时候,我会对别人谎称自己是人、人或者人,总之不说是广东人。这么做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出于保护自己的考虑,因为很多外地人对广东人是有着误解和偏见的。而这样的谎言在我的标准普通话的掩护下,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被发现。不过,这次与阿坤同行,这种谎话就没法再说了,因为阿坤的普通话实在是&&,呵呵。幸运的是,在黔东南这片纯洁善良的土地上,我们没有遇到之前所担心的事情,即使知道我们一个来自香港、一个来自广州,也没有人对我们表现出恶意,恰恰相反,我们因此还得到了更多的礼遇和善待。这也许也是我爱上黔东南的又一个理由。
26日清晨,我和阿坤前往从江汽车站,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黎平县的侗寨。经过昨天一天的折腾,我们的情绪都有点低落和茫然。往南去的路会越来越难走,而我们并不知道等待我们的会是怎样的情景,如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那这些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岂不是太不值得了吗?
从江没有直达的车,车站的工作人员告知要坐到洛香再转。从江往洛香的班车8点20分开出,这趟车走的路线很有意思,自从江开出不久之后,就进入三江县境内,过了一阵子,又折回贵州从江县境内。嘻,还是一趟省际班车呢!只是,这黔交界的公路,路况实在是差,难怪曾经看过有网友说,在这条路上坐车,背包一定要裹上保护套,否则就会像刚从土里挖出来的一样,呵呵!
一路晃荡,人也被晃得晕头转向的。过了不知道多久,车突然停了下来,轰鸣的马达声一停,车里显得格外安静。我睁开眼睛,发现车里空空荡荡,只剩下我、阿坤和售票员了。我问售票员:&到了吗?&他说:&洛香到了。&我看了一下窗外,这里俨然是一个不发达、不热闹的小市集,班车就随便停在市集旁边,也不像是个车站的样子。售票员倒是很热心,他指了指后面一辆小面的,对我说:&你们去肇兴,可以打那种小面的去。&我叫醒阿坤,下了车,就去找那辆小面的。小面的司机说包车去肇兴,8公里,20分钟左右的车程,要价是40元,看我们有点犹豫,就说:&不贵的啦,我看你们是学生才开这个价,要是老板样的或者外国人,我至少开60呢!你们就算坐农用三轮车去,也要30块。&我看看阿坤,他点点头,我们就上了车。
小面的司机一路开车一路跟我们聊天,他问:&你们去肇兴是看什么呀?看他们过节吗?&我说:&我们不知道有什么看的呀,现在有节日吗?&司机一听就来劲了,说:&嘿,那你们来巧了!今天他们过什么节日呢!好久没下雨了,好像是求雨的吧,杀猪宰牛,中午要吃长桌饭,好热闹的!很多外国人都去了呢!&我和阿坤听说,立马眼睛都开始放光了。黔东南号称&百节之州&,可是我们来得不巧,在寨子里一个节日也没碰上,惟一在凯里举行的艺术节,也是擦肩而过,难道是上天要安慰我们,特意让我们在肇兴侗寨过个节日吗!
小面的把我们送到肇兴侗寨长街中心的十字路口,这里是整个寨子的中心点,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呵!整个寨子果然已经像一片欢乐的海洋!肇兴侗寨有著名的鼓楼群和花桥群,五座鼓楼和四座花桥,以&仁、义、礼、智、信&的名序自东向西排列在上肇兴寨里。居然是&仁、义、礼、智、信&,难道这是儒家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渗透的痕迹吗?长街两边是客栈、饭店和卖工艺品、日用品的小店铺,游人如鲫,热闹非凡,真是难以想象,这个偏僻的侗寨,居然会有如此繁华的景象!
从十字路口到智团鼓楼下的长街南侧,已经排起了一条桌椅的长龙。我和阿坤像两个捡了宝贝的兴奋莫名的孩子一样,又好像担心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梦,不知道会不会突然就消失。我说:&真是过节喔!今天我们怎么办呢?&阿坤好像也一下子没了主意。还是我比较快地清醒过来,当机立断地说:&先去问问班车的信息,再决定今天是走还是不走。&问了好几个人,说法都不一样,但大致的信息是,肇兴去三江的班车上午才有,下午不会有了。原本我们只是打算在肇兴看看,下午就去或者三江的,但现在怎么办呢?没有车怎么办呢?关键是,肇兴这里在过节呀!怎么办呢?我和阿坤还是不太放心,寨子就这么大了,谁知道吃了过节的长桌饭之后,是不是就散伙了呢!于是,我果断地对阿坤说:&管它,我们先把行李寄存起来,如果吃完长桌饭没别的事了,我们到处看看就走吧,如果还有别的节目,再找住的地方不迟!&阿坤点头表示同意。
寄存了行李,我们背上照相机,马上融入沸腾的节日气氛当中。&到底过的是什么节啊?&我揪住路边一个扛摄像机、穿摄影背心,看起来像摄影发烧友的人问。他说:&喊天节呢!求雨的。&这时候我还不知道&喊天节&是一个什么具体内容的节日,听名字估计是与天、与农业、与祈祷收成有关的节日吧。从礼团鼓楼的巷子里走出一群穿长袍的老人,后面还跟着一些穿侗族盛装的姑娘小伙子,我们赶紧往礼团鼓楼走去。看来仪式刚刚结束,地上的大铁锅里灰烬刚灭,到处撒满了鞭炮的碎屑,空气中还飘荡着一股硫磺味。一个大叔正在打扫战场。啊!我们来晚了,太可惜了!阿坤跟那个扫地的大叔说了几句话,回来跟我说:&喊天的仪式早上开始,现在刚结束了,中午是吃长桌饭。听说下午还有别的活动,吹芦笙什么的。&我凑上去问大叔:&吹芦笙是几点钟,在哪里举行啊?&大叔说:&大概下午2点,各个鼓楼都有的。&没有赶上&喊天&的仪式,太遗憾了!我和阿坤简直要捶胸顿足了。可是,稍感安慰的是,接下来还有别的节目呢,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错过了!
寨子里到处烟雾缭绕,每一个鼓楼都在忙着烧火做饭。我们赶到摆长桌宴的现场,长街旁边就有好几处烧火煮饭的地方,到处烟熏火燎、香气扑鼻。男人们在忙着切肉、烧火、掌勺,女人们就忙着拣菜、洗涮、分拣碗筷,紧张、忙碌而井井有条。我和阿坤正在说话的时候,旁边一个正在摘花椒的穿侗装的大姐突然用广州话跟我们说:&你们广东来的?&我们大吃一惊,说:&大姐你也是广东的吗?&她笑着说:&不是,我是这里本地人,我在广东打了好几年工,所以会说广州话呀!遇到广东来的我就觉得特别亲切、舒服。&哦,原来如此!我们趁机向大姐打听这长桌宴的情况,大姐告知,原来这喊天节的长桌宴,物资和资金都是政府和相关旅游部门资助的,既是肇兴侗寨的传统节日活动,也是对外推广旅游宣传的一种方式,目的就是让游客能亲身参与到侗族的节日当中,玩得高兴、玩得热闹、玩得开心,从而达到宣传肇兴、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的目的。哦!大姐又说:&长桌宴是任何人都可以吃的,本地人、游客,只要想吃,都可以坐上去吃,不要钱的,你们中午也来吃吧!&哗!这么好的事情,当然要去吃啦!
智团鼓楼下是最大的烹饪场地,柴火烧得噼哩啪啦响,几口大铁锅正在冒着热气腾腾的烟,其中一口大铁锅里煮的是猪肉,大块大块的猪肉在沸水里翻滚着,锅面上漂起厚厚一层白花花的油沫。地上一只大铁盆里装着一大盆红通通的肉,仔细看看,肉是煮熟的猪肉片,用&折儿根&(即鱼腥草)、花椒和其他一些调料拌匀了,至于为什么是那种鲜红色,据说是因为拌了生猪血的缘故。旁边还摆着几桶已经煮好的菜,有一个大嫂,正忙着将锅里已经蒸好的糯米饭分装进一个一个的竹篓子里,再用红色糯米捏制而成的篓盖子把竹篓盖上。
有一大群广东人围在智团鼓楼下看热闹,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广东的企业家,是一个自驾团,这时候正在跟当地一个领导(不知道是黎平县的县长还是肇兴乡的乡长)聊着的事情。我拉住其中一个人问:&你们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时候走?&他说:&早上来的,打算下午开车走呢。&我这才有点放心。我所担心的是,他们这么大的一团人,要是留宿在肇兴,加上其他已经来到和陆续在赶来的游客,也许这里的客栈就会很紧张了。
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却不经意中听到他们的领队在商量找客栈留宿的事情,我马上对阿坤说:&看情况很热闹,今天我们不走了吧?如果不走的话,恐怕要先去找客栈,晚了我怕找不着住的了。&阿坤正有此意。我的意见是要找一家鼓楼旁边的客栈来住,因为根据侗族的习俗,所有重要的仪式和活动都会在鼓楼举行,只要住在鼓楼旁边,就可以保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会错过任何精彩的瞬间。阿坤显然非常同意我的意见,于是我们考察了几个鼓楼的位置以后,最终选定了礼团鼓楼旁边的一家&侗乡风情客栈&。礼团鼓楼就是早上举行喊天仪式的地方,鼓楼对面有一个戏台,还挂着&肇兴侗族歌舞表演活动中心&的牌子,住在这里准没错!
客栈的老板娘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大娘,很亲切。听说我们是广东来的,就一直拉住阿坤的手不放,说自己的儿子也像阿坤这么大了,在工作呢,好久都不回来一趟,她常常想儿子都想得掉眼泪呢!大娘家的客栈是三层的木楼,我和阿坤把三楼的两个房间都包了下来,我的房间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礼团鼓楼,三楼的露台也是正对着鼓楼,景观非常好。哈哈,我简直开始有点佩服自己的机灵和果断了!
日星期五 雨终于停了!
长街上涌来越来越多的人,像一片沸腾的海洋。热腾腾的饭菜已经端上桌,甘醇的米酒已经斟满了酒杯,每一条长桌旁边的地上都放了盛满糯米饭的竹篓,身穿侗族盛装的寨民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落座,更有无数的&长枪短炮&穿梭于人群之中,镜头中的景象让人精神亢奋。&嘭&嘭&嘭&三声土炮巨响,人们一起举杯祝酒,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场面非常壮观。我和阿坤奔前跑后,爬上爬下,希望能把这盛大的场面收录下来,这时候我真是懊恼之极,怎么不把摄像机带来呢!
等我们想起要找个座位坐下来的时候,长桌宴上已经密密挤挤地坐满了人,几个当地媒体的朋友连忙腾出两个座位,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我们像其他人一样,从盛饭的竹篓里挖出一砣米饭,用手捏成饭团,就着桌上大瓷碗里盛的菜吃起来。因为兴奋,饭菜吃在嘴里,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了。一个背照相机的男士,自我介绍说是当地媒体的工作人员,一边吃饭还一边给我们介绍起当地的风俗,我这才知道,喊天节的活动远远不止长桌宴,接下来的精彩更加让人期待。
午后,长桌宴散去,寨子里恢复了难得的、短暂的平静,又仿佛是在为下一场盛况蓄积着更强大的能量。我们回到客栈,阿坤大概是兴奋过度累坏了,一会儿就没了声响。我到楼下大娘那里烧了一壶开水,汲了一杯清茶,又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露台上,这才舒舒服服地坐下来,细细地回味着那些美好的细节。
远处群山隐隐,天上白云悠悠,轻风阵阵拂面而过,送来丝丝清凉。一两条狗、三五只鸡在石板路上悠闲懒散地踱步,几个顽皮的小孩钻进点土炮的台子下面,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笑声。这一切是那么详和、美好,如梦如幻,让人难以相信。我捧起那杯热茶,清新的茶香慢慢蒸腾,告诉我这一切并不是梦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拿起手机,给好友发信息,想与众人共享这喜悦的时刻,好友们在千里之外仿佛也感染了那喜洋洋的气氛,看到他们发来的回讯,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这美好的情景原来真的是现实。
陆陆续续地,开始有一些穿侗装的少女挑着扁担来到鼓楼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迅速怀孕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