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分泌多是精神病过多会有什么危害?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作者:科技日报
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多巴胺
图片来源:蝌蚪五线谱
双十一又快到了,在电商的营销刺激下,许多网友摩拳擦掌疯狂购物,结果囤积了很多根本用不着的东西。购物成瘾只是上瘾一族的一种。
在平时生活中留意一下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人:爱看书的人不断收集资料,远超过他一生的阅读量;喜欢吃零食的人不停地吃零食,明明知道对身体没有好处;爱看电视的人在夜里迟迟不愿离开电视机,可能并没有真正想看的节目;迷恋网游和社交网站的人,其实未必真的喜欢那些“练级”和“偷菜”的重复操作。
这些人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是什么对人体具有如此强大的控制能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种对人体的情感和行为都有着巨大影响的神经递质――多巴胺。
多巴胺是人体的奖励中心
多巴胺是由大脑前额皮质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也许它的名字你并不熟悉,对它的分子式更加陌生,但你对它的感觉必然是非常熟悉。它能给人带来渴望、兴奋和期待这类美好的感受。所谓爱情,也正是由脑内大量多巴胺分泌而产生的感觉。
当大脑预见到某种行为会带来利益的时候,它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人体感到渴望和期待。一旦人体产生这种感受,就会去积极地执行这种行动。在长期的进化中,大脑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整个机体去争取利益,在自然界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竞争获胜。
大脑非常理性,它相信即使暂时出现行为的结果不令人满意,但是若能持续遵照长期进化所获得的见解行事,终究会获得利益。这一套机制非常成功,至少在人类步入现代文明世界以前是这样的。
在原始社会,营养丰富的食物是非常罕见的,一旦得到就应当尽量多吃,这显然是非常有益的策略。因为下次再获得食物的时间难以预料,如果仅仅因为感到饱了就停止进食,就太不明智了。
除此之外,物资、书籍和信息,在人类进化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中都是非常短缺的。所以即使暂时用不到,一旦得到就先收集起来,一般来说都会是明智的决定。
被多巴胺激励的行为会在将来得到奖励,人体对此坚定地信奉并根据情况全力执行。这就是多巴胺的作用――对奖励的承诺,所以多巴胺也被称为人体的奖励中心。不过,多巴胺的能力还远不止于此。
多巴胺可被重新编码
由于大脑前额皮质具有高度智能,它可以在生活过程中学习到新的事物,认识和了解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记住它们可能带来的奖励,并对多巴胺的分泌机制重新编码,能够获得这些事物的行为就会得到多巴胺的激励。
我们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学习起来往往更有动力,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也更加愉快而少有压力。这是因为大脑注意到取得好成绩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这种表扬会令自己感觉良好。于是大脑认为这是一种获得奖励的机会,它可以把“努力学习”与“多巴胺的分泌”联系起来,让人在学习过程中真心地感到兴奋而有乐趣。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联系可以自发形成。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自觉地做这件事,那就是所谓“培养学习兴趣”。而其中的机制就是找到把“学习过程”与“多巴胺的分泌”联系起来的方法。
“多巴胺依赖”搅乱生活
毫不夸张地说,人生的大量行为都受多巴胺的指挥,都是为了获得更多更持久的多巴胺的刺激而做出的。在小说《呼啸山庄》中描述的反派希斯克利夫最后的情形,实际也是为了满足多巴胺的持续刺激而无暇吃饭,把自己活活饿死的。
多巴胺作为大脑的一种分泌物质,本是为了人类的利益服务,增加人类在生存竞争中的优势。不过,现代人类生活在一个与以往大不相同的世界,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与人类大脑长期进化时所处的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导致很多对于原始人的生存非常有效的生理设计,放在复杂的现代社会却不能给我们继续带来利益,反而带来危害。
在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后,人类在百万年的进化史中第一次面临着营养、物资、信息过剩的问题。大脑的原始经验大都难以直接应用到这个社会。身处现代社会的人类如果还是简单地依赖原始多巴胺的指挥来行动,就会造成类似贪食、购物狂、信息强迫症等这样的行为偏差。
除了物资等的极大丰富之外,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也并非我们的大脑所熟悉的环境。即使是大脑那种自发地把行为奖励和多巴胺关联的重新编码能力,也难以直接帮助我们在复杂而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所有这些新的情况,都对现代人类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见利思义”促心智成熟
如果能够面对复杂现代社会的考验,我们就可以发展出判断力、意志力等新的技能,由此让我们的心智成熟起来,帮助我们在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立足。
心智成熟的人,应当能够做到孔子所说的“成人”的基本标准――见利思义。其中的“利”就是多巴胺对我们的激励方向,而所谓“义”就是去思考它背后的联系。
首先,我们应当在感到多巴胺对我们施加影响的同时,了解其背后形成的原因,了解那种渴望、兴奋、期待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用智慧去分析那些原因是否真的值得我们那么兴奋地去努力争取。
其次,我们还可以学会主动利用多巴胺的这种可重新编码的激励性质,来帮助我们修正自身的不良爱好,培养好习惯。多巴胺能为我们带来渴望、兴奋和期待这类美好的感受,但也不能任其驱使,让自己沦为购物狂、收藏癖、吃货、电视迷或网虫。
■延伸阅读
魔法蘑菇帮你戒掉烟瘾
据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迷幻蘑菇里面的致幻剂成分――裸盖菇素,能够帮助有长期吸烟史的人戒除烟瘾。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神经病药理学期刊》。
魔法蘑菇,或称之为“魔菇”,是一种可以引起幻觉的蘑菇,其所含有的致幻成分――脱磷酸裸盖菇素及裸盖菇素一旦被摄入,你的情绪以及知觉和行为都会被它们改变。这种经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轻飘飘的感觉”。一些研究提出,致幻剂可能有治疗性的作用,例如对于抑郁的治疗。而早期的研究也发现,裸盖菇素很可能对物质使用障碍的患者有好处,但并未有任何相关的后继性研究进行。
为了弄清究竟这种能够引起幻觉的成分是否真的能够帮助吸烟的人戒除烟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精神状态健康的10位男性和5位女性自愿者。这些参与者们都是50岁左右的年纪,在30年里平均每天吸20只烟的有尼古丁依赖性的吸烟者,并且他们在过去都大约有6次尝试戒烟的经历。
试验的第一阶段,受试者们都服用了适量的裸盖菇素(20mg/70kg)的药片。而后,在长达八周多的第二阶段里面,他们被给予一个更高的剂量(30mg/70kg)。这整个过程里参与者们都被严密的观察着,当然是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面。一些人合上眼睛听着音乐,他们都被鼓励着去放松,去关注自己的内在感觉。
这个试验的进行同时,还搭配了更为复杂的帮助受试者放弃吸烟的一个认知行为治疗项目。在该治疗项目中,受试者们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并被建议书写日记,用以记录他们最想吸烟的时刻。
六个月之后,研究人员发现80%的受试者都戒烟了。这一比率较其他通常只有30%成功率的像尼古丁替代疗法和行为治疗的同类型疗法要高出许多。
尽管试验不能表明裸盖菇素的功效,但它似乎在现在的戒烟项目中起到了非常大的协调作用,研究人员总结说。
在你开始搜索魔法蘑菇的培植工具之前,研究人员警示说,这些都是在结构性的治疗项目环境下严格控制剂量的结果。
“正如其他直接与尼古丁受体作用的药物一样,戒烟不是一个对裸盖菇素的简单的生物反应。”主要撰稿人马修?约翰逊说,“在精心准备的治疗环境中执行治疗之后,裸盖菇素可以让人陷入对生活的思索,点亮改变你的星星之火。”
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这个研究只是没有对照组的预备试验,需要深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试验结果。因此,研究人员计划推进裸盖菇素和尼古丁贴剂比较的补充试验。()
(责任编辑:胡秋)
小编提示:87%用户都在上阅读,扫描立刻下载!
您还可以这样阅读微信扫一扫,体验新式阅读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生物谷微信账号:bioonnews 我们提供多种阅读途径供您选择,随时随地掌握医药生物领域最新资讯。
立足行业,提供求职招聘,中高端人才搜索,人才培训及对接等服务 Ta的文章
欢迎行业评论、发现、小道消息、官方爆料、采访约稿
订阅我们的资讯
关注我们新浪微博
中国的市场的确存在很大的隐患,干细胞行业是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个体化医疗是未来医学研究与应用的趋势,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在基于生物分子标志物的诊疗策略
中国疫苗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排名最领先的跨国疫苗制造巨头前来淘金。多巴胺(Dopamine) 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化学名:4-(2-乙胺基)苯-1,2-二酚
化学式:C8H11NO2
分子式:153.178
熔点128°C
【药理作用】
本品为体内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具有β受体激动作用,也有一定的受体激动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排血量,加快心率作用较轻微(不如异丙肾上腺素明显);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升高动脉压,对内脏血管(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则使之扩张,增加血流量;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从而促使及钠排泄量增多。用于各种类型,包括中毒性1JLl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中枢性休克、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足血容量的病人更有意义。DARPP-32基因有三种变体:TT TC CC ,这些变体决定大脑中多巴胺的水平。
【适应症】
1、 适用于、、内毒素、心脏、、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
2、 补容量后休克仍不能纠正者,尤其有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
3、 由于本品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洋地黄和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4、 多巴胺能够治疗
【注意事项】
⑴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胺类药高度敏感的病人,可能对本品也异常敏感。
⑵对人体研究尚不充分,动物实验未见有致畸。给妊娠鼠有导致新生仔鼠存活率降低,而且存活者潜在形成的报道。孕妇应用时必须权衡利弊。
⑶本品是否排入乳汁未定,但在乳母应用未发生问题。
⑷本品在小儿应用未有充分研究。
⑸本品在老年人应用未有充分研究,但未见报告发生问题
(6)多巴胺不足则会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严重会令病人的手脚不自主地震动或导致帕金森氏症。
(7)应用多巴胺治疗前必须先纠正低血容量。
(8)突然停药可产生严重,故停用时应逐渐递减。
(9)在滴注本品时须进行血压、心排血量、及尿量的监测。
(10)吸烟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
【慎用禁用】
①患者不宜使用
②闭塞性血管病(或有既往史者),包括动脉栓塞、、、(如)、性动脉内膜炎、等慎用;
③对肢端循环不良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注意坏死及坏疽的可能性;
④频繁的室性时应用本品也须谨慎。
【药物相互作用】
⑴ 与硝普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合用,注意心排血量的改变,比单用本品时反应不同。
⑵ 大剂量多巴胺与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酚妥拉明、妥拉唑林 (Tolazoline) 等同用,后者的扩血管效应可被本品的外周血管的收缩作用拮抗。
⑶ 与全麻药(尤其是环丙烷或卤代碳氢化合物)合用由于后者可使心肌对多巴胺异常敏感,引起室性。
⑷ 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可拮抗多巴胺对心脏的β1受体作用。
⑸ 与硝酸酯类同用,可减弱硝酸酯的抗及多巴胺的升压效应。
⑹ 与利尿药同用,一方面由于本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可增加利尿作用;另一方面本品自身还有直接的利尿作用。
⑺ 与胍乙啶同用时,可加强多巴胺的加压效应,使胍乙啶的降压作用减弱,导致及心律失常。
⑻ 与三环类抗药同时应用,可能增加多巴胺的心血管作用,引起心律失常、、。
⑼ 与抑制剂同用,可延长及加强多巴胺的效应;已知本品是通过单胺化酶代谢,在给多巴胺前2-3周曾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初量至少减到常用剂量的 1/10。
⑽ 与同时静注可产生与。在用多巴胺时,如必须用苯妥英纳抗治疗时,则须考虑两药交替使用。
欢迎你,jessfgs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多巴胺分泌过多会怎么样? - 知乎2被浏览79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毒品为什么会让人上瘾?|多巴胺|分泌_凤凰资讯
毒品为什么会让人上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前,国内知名编剧陈万宁(宁财神)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让许多喜欢他作品的观众感到痛心和不解。那么,从科学层面上说,毒品为什么会让人上瘾,又为什么难以戒除?
原标题:毒品为什么会让人上瘾?多巴胺分子式日前,国内知名编剧陈万宁(宁财神)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让许多喜欢他作品的观众感到痛心和不解。那么,从科学层面上说,毒品为什么会让人上瘾,又为什么难以戒除?据国家禁毒委员会专家李建华介绍,事实上对于这样的问题,科学界也仍然在探索之中,并没有统一确切的最终答案。不过,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疾病。人脑中有一种物质叫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能够传递兴奋及愉悦等信息,因此它又被称作“快乐物质”。当我们遇到快乐的事情时,多巴胺会大量产生,占据了人脑中的鸦片受体,产生幸福快乐的感觉。从生理学上来讲,爱情的感觉就是大量产生多巴胺的结果。而毒品的种类虽然多种多样,但本质上都是刺激人在生理上产生大量的多巴胺。我们的大脑很精密,当多巴胺太少时,大脑就会收到负反馈,通过一系列的化学神经递质反应产生多巴胺,维持一个正常状态。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总是遇到那么多快乐开心的事情,让我们的身体大量产生多巴胺。有人想追求兴奋快乐的刺激,就去寻求外部药物的帮助。吗啡就是一种外来的多巴胺刺激物,当大量吗啡进入大脑,吗啡与人体的多巴胺有一个选择性竞争的过程,也就是说,吗啡会被鸦片受体优先结合。大脑会收到正反馈报告:多巴胺过多,库存积压,这样一来,人体自身分泌多巴胺能力会逐步下降最后趋于停止。吗啡扼制了原来人体内多巴胺的形成和释放,破坏了人体内的“生态平衡”,形成人体在生理、心理上的依赖,只有不断递增外来“摄入”,才能保持人体生理、心理上的平衡。反复多次后,人体对毒品的耐受性提高,药物作用逐渐减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剂量连续不断抑制身体反应,愈陷愈深不能自拔。长此以往,生产多巴胺的工厂荒废了,萎缩了。一旦停止外来供应,大脑一时又无法补充多巴胺,身体就会陷入一场供需危机,这就是戒断反应。当长时间使用吗啡之后,突然停用,人体自身被抑制的多巴胺分泌功能,不会随之马上恢复,人就会出现因多巴胺分泌失调引发的各种生理症状,如流涕流泪、头昏脑涨、乏力嗜睡,甚至有万蚁噬骨的不适痛楚。这就是我们失去了抑制痛感的机制的下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40022
播放数:1810737
播放数:138686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巴胺分泌多是精神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