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可以做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北京协和医院基因检测测?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率及其基因变异
&  由美国格伊辛格卫生系统(Geisinger Health System, GHS)和Regeneron遗传学中心(Regeneron Genetics
Center, RGC)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威胁生命的被称作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的遗传病未被充分诊断和治疗。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within a single U.S. health care
system”。GHS和RGC合作完成的另一项发表在同期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描述了DiscovEHR组群(DiscovEHR
cohort)中首批50,726名成年人参与者的外显子组测序和分析结果,其中这些人都是格伊辛格MyCode社区健康计划(Geisinger MyCode
Community Health Initiative)的成员。  在针对FH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DiscovEHR组群中导致FH的基因变异体,然后将这些研究结果与包含在格伊辛格电子健康记录中去除身份信息的这些病人的病史进行比较。  传统上,在美国,FH是在具有高胆固醇的而且也具有早期心脏病和中风家族史的病人体内得到确诊的。对FH的遗传测试当前在临床实践中并不是常见的。  FH是由一种让人体不能够从血液中移除“坏”胆固醇的缺陷而导致的。这种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然后积累着,经常未被检测到,而且能够导致因心脏病或中风发作而早死,即便是非常年轻的人。  这项新研究的结果发现很多未被确诊的FH病例,而且有助确定总体人群中FH发病率。  格伊辛格卫生系统临床基因组学主任Michael F.
Murray博士说,“这项研究表明FH发病率要大约是曾经认为的2倍,而且对FH的大规模遗传测试有助鉴定出在其他情形下会被漏检的病例。如今,我们希望利用DNA测序对病人进行更好地管理。”  在第二项研究的众多发现之一是每256人当中有1人拥有来自三种FH基因中的一种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它表明携带一种有害的FH基因变异的参与者要比没有一种FH基因变异的那些人具有显著更高的“坏”胆固醇。他们也具有显著增加的一般冠状动脉疾病和早发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几率。  RGC转化遗传学副主任Noura
Abul-Husn博士说,“能够将病人的去除身份信息的病史与他们的DNA数据结合在一起是这个领域少数机构拥有的一种优势。通过与RGC独特的技术和分析资源相结合,我们能够获得有意义的发现,从而可能加快当今的精准医疗实施和开发未来新的或改善的药物。”  第二项研究鉴定出已被确定导致FH的基因LDLR、APOB和PCSK9中的35种突变。仅有24%的携带导致FH的基因变异的人在他们的电子健康记录中有充分条件来支持可能的或确定的FH确诊,这意味着若没有基因确诊,这些病人中的很多人将未被确诊和可能未被治疗。确实,42%的携带这些导致FH的基因变异的人最近并没有服用他汀类药物,即降低胆固醇的一线药物。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携带导致FH的基因变异的人当中,不到一半的人实现降低胆固醇的目标。  格伊辛格卫生系统执行副总裁、首席科学家David H.
Ledbetter博士说,“格伊辛格卫生系统致力于将这项重要的研究直接转化为改善对我们的病人的治疗。”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干净清爽的头发给外在形象加了很多分,所有头发如果...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早上起来口苦的现象,很多...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它的危害不容小觑,...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检测及其在产前基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皮肤肌腱多部位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临床分为纯合子(重症)和杂合子(轻症)两种类型:纯合子患者罕见发病率为1/百万,但病情严重,青少年时期就出现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As)甚至心肌梗死而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杂合子患者发病率为1/500,症状虽不及纯合子严重但其As进展仍然加速。由于FH是As最危险因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认为,FH的病理基础是基因突变导致体内胆固醇代谢异常。虽然已经发现6种致病基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B100(ApoB100)、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等,但LDLR是最主要的致病基因。因此,筛查FH患者及其家系LDLR基因突变对于早期诊断、遗传咨询、产前基因诊断及日后基因治疗至关重要。由于FH纯合子患者症状严重且无法治愈,产前基因诊断尽早发现纯合子胎儿是最有效预防措施,可避免FH纯合子患儿的出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对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避免重症患儿出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思路。  
[目的]  
通过收集5个生育过重症FH患儿并有再次妊娠愿望的妇女及其核心家系,在排除其他致病基因突变后着重筛查LDLR基因突变,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到的新突变位点进行蛋白结构改变预测,初步阐明该突变位点的致病机制。进而分别对再次妊娠的妇女在孕早期取羊水脱落细胞提取胎儿DNA,检测该家系内LDLR基因存在突变的位点,并与家系先证者及其父母比对,明确胎儿携带致病突变位点及数目,推断是否为重症患儿,完成超早期诊断。  
[方法]  
1、根据陈在嘉主编《临床冠心病学》中制定的FH临床诊断标准,选取5个生育过临床确诊FH纯合子患儿并有再次妊娠愿望的妇女及其核心家系,进行问卷调查,记录临床症状、体征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和心肌核素显像等影像学辅助检查。  
2、取患者空腹抗凝血,血浆用于脂蛋白检测及肝肾功能检测,血细胞用于提取基因组DNA。  
3、PCR扩增ApoB100基因后测序,排除ApoB100 Q3500位点附近的突变。  
4、采用降落PCR方法对LDLR启动子及全部18个外显子跨越部分内含子进行扩增,测序后筛查突变位点。  
5、对筛查到的新突变将核酸序列转换为氨基酸序列,以氨基酸序列为模板,使用SWISS-MODEL服务器预测突变LDLR蛋白的三级结构及突变位点附近氨基酸原子非局部环境能量并与野生型比较,推测新突变位点的致病性。  
6、对再次妊娠的家系妇女,于孕16~20周时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提取胎儿脱落细胞DNA。  
7、分别检测胎儿相应家系LDLR基因突变,并与该家系成员比对,判断胎儿是否为重症。  
[结果]  
1、入选的5个家系第一胎患儿(先证者)均符合FH纯合子的临床诊断,皮肤多部位黄色瘤,血清胆固醇水平大幅增高(9.90~24.65 mmol/L),家系夫妇双方都符合FH杂合子的临床诊断。  
2、入选的5个家系均未检测出ApoB100核苷酸序列Q3500R、R3531C和R3500W位点突变;  
3、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5例纯合子患儿LDLR基因均为复合杂合突变(C122Y/L561F;C201F/1358+32C>T;Y398X/A606T;I402T/C356G;H562Y/P664L),且分别来自其父母的遗传,其中C201F(G>T at665),C356G(T>G at1129),Y398X(C>A at1257)为新突变。  
4、生物信息学发现C201F和Y398X突变的LDLR蛋白的三级结构与正常明显不同,C201F突变蛋白配体结合域末端较正常蛋白缺失一个α螺旋,蛋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同时由于氨基酸是极性变化导致LDLR蛋白的疏水性发生变化,预测突变蛋白结合LDL的能力大大降低。突变Y398X的LDLR蛋白缺失两个β折叠,EGF前体结构域较正常缩短;原子非局部环境评估发现C201F突变、C356G突变以及Y398X突变后,该位点附近氨基酸原子非局部环境能量增高,稳定性下降。  
5、入选的5个家系妇女已经有4个成功再次妊娠,于孕16~20周时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成功抽取羊水,并提取胎儿脱落细胞。DNA。  
6、胎儿LDLR基因检测并与家系成员比对证实,1例不携带其家系内任何突变,2例携带所在家系中的1个突变,1例携带其家系内的2个突变。  
[结论]  
1、入选5个家系均符合FH的临床诊断,其中5个患儿为FH纯合子,父母为FH杂合子。  
2、5个家系分别检测到10种互不相同LDLR基因突变,其中G>T665,T>G1129,C>A1257国内外未见报道,可能是新突变。  
3、新突变位点导致的LDLR蛋白三级结构不规律改变及原子非局部环境变化可能是导致FH患者LDLR功能缺失的病理机制。  
4、胎儿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推断:1例为正常个体,2例为FH杂合子,1例为FH重症患儿。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收集5个重症FH家系重点检测LDLR基因突变,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3个新突变位点进行蛋白结构改变的预测,初步阐明该突变的致病机制。进而获取4例再次妊娠妇女羊水脱落细胞的胎儿DNA,检测该家系内LDLR基因存在突变的位点,推断是否为重症患儿,实现超早期诊断。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旭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筛查的意义
发表时间: 18:18
家族性因其症状严重,常导致患儿出现严重,,常在青少年期间即出现,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家族性患者早期基因诊断和筛查十分必要。首先,基因诊断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不但能对患者进行诊断,而且可以帮助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诊断该病。进而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达到预防,提高生存生活质量。再者,基因诊断的患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精准”治疗,目前用于临床的降脂药物有多种选择,近期即将进入临床的PCSK9抑制剂为家族性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武器,很可能成为家族性高固醇患者降脂治疗的福音。本人所在安贞医院和王绿娅教授团队致力于该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竭尽所能为患者提供最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最后,家族性高胆固醇患儿因其症状严重,难以治愈,成为家庭的不幸,有的父母甚至因此不敢再要孩子,基因检测可以通过对父母进行检查,进行优生优育,避免出现先天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突变的可能。安贞医院作为北京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国家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和北医三院常年合作,开展家族性患者的优生优育,让这样的家庭告别担忧,拥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宝宝。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2:49
王旭大夫的信息
王旭大夫电话咨询
王旭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王旭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旭大夫提问
王旭的咨询范围:
冠心病心绞痛, 高脂血症, 心肌梗死
王旭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心血管内科好评科室
心血管内科分类问答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闻多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发表时间: 11:49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症的发病机制是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缺如或异常,导致体内LDL代谢异常,造成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 [1-3]。FH分为杂合子FH和纯合子FH,在美国,杂合子FH发病率约1/500,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率稍高些;纯合子FH非常罕见,在美国发病率为1/百万[4-7]。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治疗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漏诊和治疗不足的新共识文件[8]对杂合子FH的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学进行了简要介绍, Nordestgaard表示,写作组仅能找到20个国家和地区的诊断率数据;使用能接受的FH估计发病率(1/500),实际确诊的病例数:荷兰33 000例(FH诊断率71%),美国68 000例,加拿大620 000例,诊断率&1%。一项copenhagen研究对69000名大众人群进行了筛查,发现明确或可能患有fh的患病率要高得多:每筛查200人就有1例。基于这一发现,nordestgaard说,全世界未确诊的fh病例在1370万至3430万之间。欧洲为180万-450万。& p=&&&FH者早发冠心病的风险很高(50岁男性风险>50%,60岁女性风险>30%)。未经治疗的患者其冠心病症状男性在40岁时出现,女性推迟10~15年。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支持应用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9]。鉴于FH患者LDL-C的高水平导致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所以没有有关他汀用于FH人群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终点研究(由于伦理原因),尽管如此,有观察性研究证实了他汀可以改变这类疾病的临床进程[10]。因此,对于FH的患者不论男女强化血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预防或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一、筛查和诊断(一)、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小组决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儿童,成人和家庭应进行FH筛查,家庭成员应进行FH 筛查。1.成年人血浆中的胆固醇& 8 mmol/L (&310 mg/dL)2.儿童血浆中的胆固醇&6 mmol/L (&230 mg/dL)6毫摩尔/升3.早发性冠心病4.肌腱黄色瘤5.突然心脏过早死亡(二)鼓励医生制定“家族谱系”对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或无FH进行追踪,使用确诊患者后代作为索引病例,并开始进行串联筛查。(三)主要流行的三个临床诊断标准分别来自于英国西蒙标准 [10],美国的 MEDPED 标准 [11],以及荷兰的临床监测指南(DLCN)。共识推荐根据 DLCN 进行临床诊断,若评分> 8 分,则可确诊 FH ;若评分为 6 ~ 8 分,则极可能为 FH ;若评分为 3 ~ 5 分,则可能为 FH;若评分为 0 ~ 2 分,则不太可能是 FH。每组指标只能选择评分最高的因素。评分>5分,黄色瘤患者及早发冠心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推荐其进行基因学检测。评分因素得分家族史一级亲属早发冠心病 (男&55岁; 女性&60 岁years)一级亲属有肌腱黄色瘤和或脸黄瘤,或18岁以内儿童血LDLc大于正常上限的95%可信区间&&&& & 1&&& & & 2&病人有早发冠心病病史 (男&55岁; 女性&60 岁years)2&病人有早发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病史(男&55& span=&&&岁; 女性&60 岁years)1体检发现肌腱黄色瘤645岁以内发现脸黄瘤4胆固醇水平 (mmol/L)LDLC, ≥8.5LDLC, 6.5–8.4LDLC, 5.0–6.4LDLC, 4.0–4.98531LDL受体功能性基因突变的测定为阳性8(四)我国 FH 临床诊断主要来源于1998 年出版的《临床冠心病学》提出的标准 [12]:成人血清总胆固醇> 7.8 mmol/L,16 岁以下儿童总胆固醇> 6. 7 mmol/L或成人LDL-C >4.4 mmol/L,患者或亲属有肌腱黄色瘤者诊断为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未达纯合子标准者诊断为杂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缺乏分子生物学诊断。因此,亟需开展我国自己的 FH 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化管理策略。二、治疗目标&&&就治疗目标而言,一旦确诊为 FH,患者必须立即接受治疗。与 ESC/EAS血脂异常指南提出血脂控制目标一致,共识所推荐的 FH 治疗首要目标仍是 LDL-C 达标。成人患者< 2.5 mmol/L(< 100 mg/dl),伴冠心病或患者则为< 1.8 mmol/L(70 mg/dl)或LDL-C较基线水平至少下降50%。FH儿童(8-10岁)的LDL控制目标为&3.5 mmol/L (&135 mg/dL),比成人更“宽松”,因为要考虑儿童的正常生长。然而,不论是成人 FH 或儿童 FH 患者,现有治疗手段下,这一目标值很难实现。降低 LDL-C 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降低总死亡率。LDL-C 每降低1 mmol/L,5 年内心血管死亡率降低 22%,总死亡率降低12%。三、治疗措施(一)生活方式改善:有效的饮食调节和适当的运动是治疗FH患者的前体条件。通过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降低LDL-C的水平变异很大,取决于患者的初始饮食、依从性以及遗传反应性。多数患者LDL-C下降10%~15%[13,14]。强调低脂饮食,食物脂肪应限制在每日25~35g左右、胆固醇每日&300mg。对于纯合子型fh,目前常用反复换血来降低血清ldl水平。鼓励临床医生将fh患者转给注册营养师或其他有资质的营养专家进行医学营养治疗和建议,使得ldl-c达到饮食控制所能达到的最大降幅。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第三次成人治疗建议(atp& span=&&&Ⅲ)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所要求的饮食,对于FH患者,建议限制总脂肪(占能量摄入的25%~35%),饱和脂肪酸(占能量摄入<7%=,以及胆固醇(<200 mg/d=的摄入。还需指导患者辅助摄入植物固醇/甾烷醇酯2 g/d以及可溶性纤维10~20 g/d,上述两者均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15,16]。除了遵从TLC饮食建议外,FH患者需要通过体育锻炼以及合适的热量摄入以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如果患者超重或,显著减轻体重可以改善血脂水平。每减轻1公斤体重可以实现LDL-C浓度下降大约0.8 mg/dl[17]。并建议限制饮酒以及戒烟。已知戒烟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8]以减少FH患者除高脂血症之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负担。接受药物治疗的FH患者不能忽视饮食调整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辅助降脂药物直接降低LDL-C浓度[19-21]。需要对FH患者强调饮食管理对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性,而且需要全面解释吸烟的不良影响。(二)药物治疗FH患者会经常制定生活方式改善计划,但通常来讲,仅仅改善生活方式对于LDL-C达标往往是不够的[22]。由于在妊娠以及哺乳期间某些药物可能有害。本节FH的治疗建议主要针对没有禁忌证或非怀孕女性。1.他汀类药物:FH一旦确诊(除外引起高胆固醇血症的继发因素),成年FH患者初始即需要接受高效力他汀的治疗(像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使得LDL-C较基线下降≥50%(其中匹伐他汀、辛伐他汀使LDL-C较基线水平下降50%的可能性较小)[6,7,23]。一般来讲,低效力的他汀(像氟伐他汀、洛伐他汀以及普伐他汀)不适宜用于FH患者的初始治疗。他汀抑制HMGCoA还原酶,即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使得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以及肝脏LDL受体上调。LDL受体活性增加使得循环中LDL-C浓度降低。杂合子FH患者50%LDL受体具有功能,所以他们对他汀的反应良好。甚至有些纯合子FH患者其LDL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但其LDL受体活性足以使他们对他汀治疗反应良好。不过总体而言还不足以使LDL-C达标[24,25]。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他汀应用到最大允许剂量时可使LDL-C降低50%~60%[26-28]。2.非他汀类药物:他汀对于那些不能使用他汀的患者,应建议联合应用其他降低LDL-C的药物。在那些不能耐受高效力他汀的最大允许剂量时,也可考虑加用一种或多种非他汀的降胆固醇药物,以使LDL-C下降≥50%。(1)依折麦布:特异性地抑制胆固醇以及植物醇的吸收,通过与小肠上皮细胞结合,干扰NPC1CL1甾固醇类的转运。胆固醇从肠道到肝脏的重吸收减少会导致肝脏LDL受体代偿性增加,从而增加肝脏对循环LDL以及其他脂蛋白颗粒的摄取。依折麦布单独使用或者与他汀联合使用时可以降低LDL-C约15%~20%,因此对于不能耐受他汀的FH患者,依折麦布可以与其他降脂药物联合使用[32-37]。(2)胆酸螯合剂(盐酸考来维仑、消胆胺考来烯胺、考来替泊):是阴离子交换化合物,阻止胆汁酸在肠道的重吸收。它们可降低LDL-C浓度达20%[38],用于经他汀治疗的FH患者需进一步降低LDL-C的联合治疗[39]。由于它们不被系统吸收,所以通常认为较其他降脂药物安全。消胆胺考来烯胺、考来替泊可出现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尤其是以及多种药物间相互作用。市场上最新的胆汁酸螯合剂是盐酸考来维仑。与消胆胺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相比,它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少,而且在较低剂量即发挥效应,因此它在临床使用时患者依从性更好。它还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改善2型患者的血糖控制。因此,推荐盐酸考来维仑作为用于FH患者治疗的胆酸螯合剂。盐酸考来维仑与他汀联合应用可进一步降低LDL-C达20%[39]。(3)烟酸:烟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可以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以及LDL-C,同时升高HDL-C,但由于其扩张血管,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潮红等[40-42]。烟酸分为速释、缓释以及恒速释放三种剂型。缓释产品最常用,恒速释放剂型由于其潜在肝毒性而不被推荐。推荐烟酸缓释剂(剂量不超过2 g/d)与稳定剂量他汀联合,可以有效降低LDL-C[43,44],烟酸虽然可以降低LDL-c,但2013年公布的 HPS2-THRIVE研究结果显示其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烟酸并不能改善预后;其发生副作用(尤其感染和出血)的几率远大于预计的概率,达3%;其在中国人群中肌病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人群。(4)普罗布考:为强烈的抗氧化剂,有利于抑制AS的形成与发展,可使黄色瘤减轻或消退,能使患者血浆TC降低25%,LDL-C降低10%~15%,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效果较好。但在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尚无临床研究证实其效果。贝特类(吉非罗齐、非诺贝特酸以及非诺贝特)降低甘油三酯,升高HDL-C,但不降低LDL-C,而且贝特类可以增加他汀诱发的肌病风险[45],因此贝特类应该谨慎使用。不过非诺贝特酸是FDA批准与低剂量他汀联合应用的贝特类药物。如果同时存在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也可以应用反式omega-3脂肪酸酯。(5)新药:目前主要在研或新上市的其他药物中,能够明显降低LDL-c,且有较多临床试验证实的有以下三种:抑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酶/kexin&9(PCSK9)的单克隆抗体;载脂蛋白B合成抑制剂Mipomersen;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 抑制剂。靶向PCSK9抗体降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的患者的LDL胆固醇水平;该类药物的应用是安全的;但就其改善临床终点事件还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6)其他:除了植物甾醇(石烯醇)和可溶性纤维这些作为TLC饮食的辅助治疗之外,其他非药物调脂物质像大豆、红曲以及绿茶,对于一些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有帮助[14,80-82]。但这些物质在已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FH患者中应用需谨慎:大豆(具有FDA批准用于降低胆固醇的适应证,但近期研究表明其效应非常弱);红曲(某些产品包含洛伐他汀活性成分,所以应当按照洛伐他汀应用,而且不能与其他他汀合用);绿茶(对于其降胆固醇作用仅有流行病学资料建议,而缺乏临床试验数据证实)。3.联合治疗:在选择联合治疗时需考虑的另一项重要因素是潜在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他汀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与细胞色素P450代谢、药物转运体以及酸化有关。因此,他汀与以下药物联合应用时需谨慎,包括贝特类(主要是吉非罗齐)、抗真菌药物(除了可与他汀联合应用的特比萘芬)、大环内酯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环孢素、蛋白酶抑制剂。经常饮用西柚汁的患者服用他汀也需谨慎。由于瑞舒伐他汀不像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它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 3A4途径代谢,所以它与其他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小。胆酸螯合剂尤其是消胆胺考来烯胺、考来替泊可以减少其他药物的吸收。依折麦布通过特殊的作用机制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因此不干扰其他药物的吸收。在选择联合治疗时需考虑的其他主要因素还包括血脂其他成分异常情况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情况,特别是高血压、(1型或2型)以及这些可增加冠心病风险的疾病。除了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对于FH患者还需强调诊治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FH患者的预后主要依赖于LDL-C所降低的程度,但治疗其他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以及吸烟等,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脏病的风险。4.洗脱治疗:对于通过饮食以及最大剂量药物治疗(6个月后)LDL降低幅度仍不能达标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有禁忌者,可以考虑采用洗脱LDL的治疗方案,建议用于以下患者:纯合子FH,LDL-C≥300 mg/dl(或非HDL-C≥330 mg/dl);杂合子FH患者LDL-C≥300 mg/dl(或非HDL-C≥330mg/dl)合并0~1个危险因素;杂合子FH患者LDL-C≥200 mg/dl(或非HDL-C≥230 mg/dl)及高危特征如合并≥2个危险因素或脂蛋白(a)≥50 mg/dl;④杂合子LDL-C≥160 mg/dl(或非HDL-C≥190 mg/dl)及合并极高危特征(确诊的冠心病,其他心血管疾病,或者)。洗脱LDL是美国FDA批准的一种方法,通过应用硫酸右旋糖酐纤维素或肝素进行体外沉淀选择性地从循环中去除ApoB颗粒[49-52]。这一过程需要每1~2周重复一次。在一次操作中,洗脱LDL通常可以去除至少60%ApoB所含的脂蛋白[51]。基线血脂水平越高,对洗脱LDL治疗的反应越好。鉴于ApoB合成和循环的周期性特性,通常在大约12~13天时高胆固醇血症复发[53]。同时应用他汀可以增强洗脱LDL的效果[54]。长期治疗可以使LDL-C下降20%~40%[55]。几项临床试验证实了洗脱LDL可以预防并延缓心血管疾病进展[48,56-62],可以改善内皮功能[63],扩张冠状动脉[63],改善微循环[64]以及心肌灌注[65]。洗脱LDL还可以促使脂黄瘤的消退[51],改善血管性疾病相关的标记物,包括脂蛋白(a)[66]。洗脱LDL是惟一可以使脂蛋白(a)持续下降超过50%的治疗方案[67]。尽管洗脱LDL对于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是有效的,而且对于纯合子FH是惟一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但该方案费时(每1~2周需要花3小时以上)而且非常昂贵[68,69]。(三)妊娠期女性他汀、依折麦布以及烟酸不能用于怀孕或哺乳期女性。FH女性患者应该接受怀孕前建议或在取消避孕措施前停用他汀、依折麦布以及烟酸至少4周,在妊娠以及哺乳期不能服用上述药物。建议妊娠期女性根据内科医生建议来服用其他的降脂药物。对于那些意外怀孕的FH女性患者,应立即终止他汀、依折麦布以及烟酸治疗并尽早咨询医生。妊娠期的治疗选择:妊娠期LDL-C浓度会由于激素变化而升高[70-72]。由于胆固醇对于胚胎以及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是必需的,所以认为在非FH患者这种变化是有益的。但对于FH女性患者,激素引起的胆固醇增加以及为防止出生缺陷而停用他汀(X类)、依折麦布(C类)和烟酸(C类)等因素会导致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盐酸考来维仑是妊娠期B类降脂药物,因而当适应证明确时可以应用。不过妊娠期无法进行对照试验。如果存在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者是纯合子FH,那么在妊娠期间可考虑进行洗脱LDL治疗。尽管没有明确推荐,但病例性研究已经提供了有关FH女性患者妊娠期间进行洗脱LDL治疗的安全性证据[73]。(四)难于管理的患者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的LDL-C不能达到NCEP ATPⅢ的目标值[74,75]。他们当中很多是FH患者以及那些不愿接受降脂治疗的患者。这些难于管理的患者,特别是纯合子FH,应用当前可用的药物不能使LDL-C达标,因而需要改变治疗方法来降低胆固醇[76]。对于那些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者不能耐受洗脱LDL的方法,其他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包括部分回肠旁路术以及肝脏移植术。肝脏移植术由于可以提供正常LDL受体所以通常会导致LDL水平明显下降,但由于移植风险高而非常少用。部分回肠旁路术也很少应用来治疗FH。基因治疗是另一种治疗选择,由于其潜在不良反应以及长期安全性有待解决,所以目前仍处于考察阶段[77-80]。(五).心理治疗:FH往往在儿童时发病,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时间短且危害大,容易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被贴上了疾病的标签(心理压抑);②生活和工作没有保障;③直系亲属的道德责难;④对后代的担忧[81]。所以对FH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六).基因治疗:对于杂合子型FH,可以通过药物来刺激LDLR的表达,使LDL水平下降。但对于纯合子型FH,仅用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分子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基因转运技术的发展,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基因治疗是FHC的根本治疗。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科学家们已建立了FHC基因治疗的动物模型:WHH兔[82](Watanbe heritable hyperlipidemic rabbits)及LDLR基因敲除大鼠[83]。Pakkanen M 等用WHH兔为动物模型,采用在体内将基因转导入肝脏的已经改进了的方法来研究其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疗效。具体方法是:将鼠白血病病毒—获得性逆转录病毒(包含了LDLR-cDNA)反复注入门静脉,并同时行部分(10%)肝脏切除术及用质粒/脂质体介导的胸腺嘧啶激酶基因转移后用ganciclovir(9-1;3-二羟-2-丙氧甲基鸟嘌呤)治疗来刺激肝脏细胞增生。治疗2~3月之后,血浆LDL水平最大下降了35%,并仍有20%的WHH兔在随后的52周的随访期内LDL水平有持续的下降,而且其中50%的WHH兔的甘油三脂也有下降[84]。在上述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已经证实了这种基因治疗的安全性,早在1992年Grossman等就开始将其应用于临床。操作步骤大致相同,包括切除部分肝脏,分离肝细胞及培养肝细胞并经过至少一个周期的细胞分裂期后,用重组的包含LDL受体cDNA的逆转录病毒感染肝细胞。第二天,把转染的肝细胞通过导管注入到肠系膜下静脉并同时切除肝脏。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需要手术切除肝脏及需要在体外培养大量的肝细胞,而且很难对移植的肝细胞进行定量[85]。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09:34
张闻多大夫的信息
张闻多大夫电话咨询
张闻多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张闻多大夫
张闻多的咨询范围:
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
张闻多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心血管内科好评科室
心血管内科分类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鑫诺美迪基因检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