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齿轮啮合间隙标准来作间隙运动,齿轮啮合间隙标准一般选用多大模数,是不是模数越大越好,这样抗冲击就强一些?

《简易的不完全齿轮机构》
简易的不完全齿轮机构
●产品介绍●?40?《机械研究与应用》’96No4介绍一种简易的不完全齿轮机构陈安岳(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工厂不完全渐开线齿轮机构能将主动轮的等速连续运动转换成从动轮的间歇运动。其动与停的时间比不受机构结构的限制,制造也较方便,用于某种特定的场合,能充分体现它的优越性。我们研制的一台端面镗缸机,就是应用这种机构来带动走刀运动的,如图一所示。镇江212003)们所设计的机构是内啮合式的不完全齿轮机构)。能不能不?。1.3.5.刀盘。刀具在试验刚开始阶段,就发现主动轮的首齿进入啮合时,与从动轮发生齿顶干涉现象。于是,我们就将主动轮的首齿齿顶倒角修整(图3)。经运转试验,照样发生摆线针轮减速器输入轴转速1450rpm,传动比为17,则输出轴的转速为85rpm,然后分两路传动。一路直接带动刀盘运转,作切削运动。另一路传给不完全齿轮机构的主动轮,带动从动轮。主动轮的假想齿数Z1′=60,实际齿数Z1=5,从动轮的假想齿数等于实际齿数,即Z1′=Z2=170,模数m=1.5,压力角α=20°。这样,传动比i=5:170,再传给另一端的小齿轮(Z小=10,m=1),最后带动齿条(即刀焊)作送进运动,进给量S≈0.3毫米/转。图3(1)主动轮传动轴(2)钢球(3)弹簧图4(4)调节螺丝齿顶干涉现象。我们经过理论计算,得到如下几个参数:从动轮齿顶高系数为标准值,ha23=1,主动轮来齿修正齿顶高系数h3am=0.257,主动轮首齿修正齿顶高系数has=0.1。按照这个计算结果,主动轮首、末两齿的齿顶高基*不完全齿轮机构应由三部分组成(图2):(1)主动轮1与从动轮2,(2)一对锁止弧3,(3)缓冲机构。因为我们采用摆线针轮减速器,已将转速降得低,所以就将缓冲机构省掉了。但要加工锁止弧,尤其是我Po—动力气源压力(MPa)DA、dA—分别为大气缸A的活塞直径和活塞杆式中14137N(约1413.7kgf)的推力。3试用结果该气缸具有液压缸动作平稳的特性,尤其是工作过直径(mm)DB—气液缸B的活塞直径(mm)2当气源压力为0.45MPa,(4.5kgf/cm),结构尺程中,只有在压靠工件后才自动进行增压,其压力变化的过渡过程非常柔和,具有智能化的特性,故非常适用于精密工件的铆压工序。寸,大气缸A活塞直径DA=100mm,活塞杆直径dA=25气液缸B活塞直径DB50mm时,可获得●农机化●?41?《机械研究与应用》’96No4对我省现有几种主要小麦穴播机的分析左智林肃张建忠兰州730046)(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摘要该文通过对甘肃省现有几种主要小麦地膜穴播机的试验、示范,针对每种机型分析了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改制过渡机型、联手技术攻关的建议。1引言地膜小麦栽培技术是我省重点推广的一项抗旱保2.1.1优点上述系列机型主要工作部件鸭咀、滚筒与籽种箱为一体,排种机构都采用了传统穴(点)播机的不可调充籽杯机构。为了满足小麦颗粒大小和播量不同的要求,设计了小孔充籽杯。此种设计使得机具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比较方便。,定鸭,型体丰满,鸭咀粮夺丰收,实现小麦稳产高产,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突破性技术和重大举措。去冬今春,全省农机部门,为有效地促进和配合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及时在各地组织实施了“小麦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通过上、下部门的通力协作,在短短几个月中,就组织生产出万台不同型号的小麦穴播机。据不完全统计,1996,地膜穴播2.67,、示范、推广及机具的应用,对省内几种主要的小麦穴播机在设计、制造、性能及作业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以供参考。22.1,,从。人力机具较适宜当地水、旱地使用。2.1.22.1.2.1缺点不可调式充籽杯排种机构,无论机、畜力牵引或人力推进,都必须保证一定的匀速前进速度,即种籽箱内籽粒要按前进方向以一定的速度围绕滚筒内壁旋转,均匀流动,进行充籽,否则,排种均匀性较差。而人力推进式机具在松软的苗床及地膜上作业,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从而作业时,排种量无法调整,在品种不同的情况下穴粒均匀性降低。2.1.2.2设计、制造质量及性能分析酒泉种子机机械厂、酒泉市农机厂和敦煌市农机厂生产的小四轮拖拉机悬挂2BMX—7型、2BM—7型铺膜穴播机和2BX—1型,2BX—2型人力推进式系列小麦穴播机,均是80年代在新疆垦区引入的玉米、棉花穴(点)播机(铺膜或不铺膜机型)的基础上,又集10多年研究生产经验研制出来的。其总体设计、工艺水平和制造质量在全省是比较好的。但各厂家的产品质量差别较大。本上都给修正掉了才能避免齿顶的干涉现象。实际试验结果果真如此。但当做连续运转试验时,想不到一下子又给卡死了。拆开来一看,发现还是主动轮首齿与从动轮发生齿顶干涉所致。索性再将该齿的齿顶继续修低。想不到新的问题又发生了,运转时这个首齿竟不起啮合作用,而原来第二个齿却变成了首齿,进入啮合时又与从动轮发生齿顶干涉现象。如继续重复上述的做法,势必造成将主动轮所有齿都一一给修正光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由于充籽杯结构特点所致,要求种籽箱内装入种子有上下限量,过多过少都将影响种子流动及充种性能,又不便观察种子多少,给操作者增添了麻烦。2.1.2.3由于鸭嘴直径较其它机型大,地膜穿孔较大,虽有利于出苗,相对减少了放苗工作量,但却降低了地膜保墒、保温效果和防风能力。分析其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主动轮惯性较大,没有固定的静止位置所引起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设计锁止弧而引起的。紧接着我们就在主动轮的传动轴上设计一种简易结构(如图4)。主动轮就有固定的静止位置。主动轮首、末两齿的齿顶高仍按理论计算结果加以修正。试验结果,运转相当平稳,完全达到设计的要求。这套装置得到用户的好评,我们从中也得到很大的收获。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bd0cf3050e43c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查看: 32929|回复: 63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各位高手:
最近我接到一个变速箱的任务,里面齿轮不是很多,但是有一对啮合的齿轮,根据能测量的数据算下来,一个模数是2.5,一个模数是2.75,我就晕了,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中心距又该怎么计算呢?# W+ X- N# ~) Z1 L; H& u
请各位大侠指点,多谢!
Re: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没有这样设计的,你仔细测量一下,我想模数应该是一样的,应该是2.5,而不是2.75,因为2.5是标准模数中一的第一系列,是优先采用的.
Re: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谢谢楼上的答复,那你们能告诉我如果有一对齿轮放在你们面前,你们又是怎么操作怎么计算的呢,我想照你们的方法再算算,看能不能得到答案,谢谢了
Re: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各位大哥,你们怎么不回答啊,帮帮忙啊
Re: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 && &渐开线齿轮啮合的条件为1)两齿轮的模数必须相等;(2)两齿轮的压力角必须相等;(3)对斜齿轮而言,两齿轮的螺旋角必须相等,而旋向相向.
& && &从楼主所说的变速箱来说,其中的齿轮肯定为直齿轮,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测公法线长度来测模数.多测几组公法线长度数据,取其平均值,然后求基圆齿距pb=w(k+1)-wk,根据pb基圆齿距表就可以查出模数和压力角了.上面的w(k+1)、wk分别为跨齿数为k+1、k时的公法线长度.
Re: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是不是齿轮磨损造成的计算误差,你在仔细看看
Re: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看一下是不是有一个是变位齿轮,看看是瘦了还是胖了,尖了还是平了.中心距是不是mz1+mz2
Re: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模数不一样肯定不会啮合,你要仔细测量.对照齿轮的计算公式,用几种方法来相互验证数据.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变位的情况
Re: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如果相等于测量的中心距,那么不是变位齿轮3 g* _. E7 b( p4 Z* f- L& }
Re: 模数不一样,怎么啮合?---[请教]
因为小弟平时接触齿轮实在太少,所以对于变位很是迷茫,我附上几张图片供各位大哥指点。小齿轮为12齿,齿顶圆直径约为38.45,齿根圆直径约为27.95,2齿公法线长度为12.8。大齿轮为36齿,齿顶圆直径约为92.25,齿根圆直径约为81.6,3齿间公法线长度为18.6。% T2 T* r1 W, }. \3 p* h! a
如果不变位,根据公式D顶=(z+2)m,则小齿轮模数为2.746,大齿轮模数为2.427* X3 t# a7 m- N: S$ u8 N
& && && && && && &根据公式D根=(z-2.5)m,则小齿轮模数为2.942,大齿轮模数为2.439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很困惑,能否有位大哥指出我的错误,不慎感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工作时间:9:00-17:00
Powered by标准齿轮模数_中国百科网
标准齿轮模数
    
标准齿轮模数尺数计算公式 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 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 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 比如:M4 32齿 齿顶圆直径=(32+2)*4=136mm 分度圆直径=32*4=128mm...
÷齿数 =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 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
收录时间:日 22:44:15 来 源:[标签:来源]作者:[标签:作者]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齿轮间隙国家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